我国当前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利弊及解决措施探讨_第1页
我国当前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利弊及解决措施探讨_第2页
我国当前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利弊及解决措施探讨_第3页
我国当前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利弊及解决措施探讨_第4页
我国当前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利弊及解决措施探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当前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利弊及解决措施探讨王春富(贵州大学,贵州省贵阳市550025)摘要:当今世界各国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电力市场化改革,打破垄断,形成竞争的趋势已成必然。近几年来,我国正在加紧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电力市场化建设。然而,在改革过程中,各种矛盾也纷沓至来,由于电力市场化改革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每个国家都有符合自己国家特点的电力市场化改革措施。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应该在吸收借鉴其他国家关于电力市场化改革实践的基础上,逐步走出一条适合中国电力市场行情的路子。本文从电力市场特点、运行情况出发,分析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利弊,提出一些解决措施,论述了进一步推进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建议,以期促进电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中国电力;电力市场化;改革利弊;改革建议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电,这一商品的需求日益增加,成为了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必需品。电力产业也成为了助推国民经济增长的核心产业,有研究表明,电力产业增速与GDP增速是基本同步的。电力产业,是由发电、输电、配电、售电等几个环节组成的电力供应链条,它并不是自然垄断产业。所以,电力产业如何围绕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电力产业的市场效率、确保供电需求等进行改革,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电力市场的特点及其我国电力市场运行情况电力作为商品,具有和其他商品相同的基本属性。电力市场也和一般商品市场一样,具有买卖双方,构成了电力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其中的卖方就是电力生产部门和配电部门,买方就是广大的电力需求者,而电力作为商品进行交易,凭借的就是输电网络这一载体。然而,由于受电力生产企业单机容量、所处的位置、事故时的电力支援能力等影响,电力商品不是同质的,而是有差异的而无差别的。卖方,即电力生产企业,抢占市场,不断地追求利润最大化,这就使得电力市场存在着垄断和竞争。电力市场的特点就是垄断和竞争并存,属垄断竞争型市场。目前,我国基本实现了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华东、南方六大区域电网互联,形成了全国统一电网的局面,这也使得全国的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力度进一步提升。全国的电力供应能力、输电能力得到加强;各类用电客户也不断增加,截止2010年,全国各类用电客户超过3亿户。我国电力市场也经过了一段漫长的改革道路,这一段漫长的改革道路可以大致可分为集资办电、公司制改组、市场化改革三个阶段,这期间的电力市场改革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间断性成果。尽管如此,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仍存在不足,如我国电力市场化进程缓慢,不能很好的发挥市场这一“无形的大手”的作用;电力生产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仍然不强,效益不高;缺乏对于电力生产企业监管的相关体例制度;公众还没真正意义上购电自主选择权。2.我国电力市场改革利弊及解决措施近年来,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中国的电力市场化改革有两个显著特点:首先,我国正处于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的经济转型期,如何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促进电源和电网建设的协调发展,保证电力的有效供给将始终是中国电力工业的重要任务;其次,我国也正处于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体制转轨期,市场发育尚不成熟,如何在不断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建立有效的电力市场运行机制,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行认真研究和探索。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要经过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工作是在制度变迁中进行的,与市场化改革相适应的政府规制政策如结构重组、新规政策和反垄断制度、提供普遍服务和其他社会性规制、竞争性部门与规制部门的边界划分等将起特别重要作用。需要指出的是,市场竞争条件下电力工业资本投资不足有一定的必然性,政府在规制与竞争改革中要建立解决这个问题的机制。一.难以产生真正的市场主体电力工业分割或重组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市场竞争而不是企业分割或行业重组本身;是产生较多的独立的利益主体,并设计一种制度使企业参与到竞争中,具备相对优势的企业赢得竞争的效益,处于劣势的企业将受到市场的惩罚,由此所形成的机制将约束各竞争者的行为,从而产生降低成本和改善服务的效果。我国电力企业基本上是国有的(“集资办电”的资金来源除少数外资外,大部分是地方政府的投资,与非集资电厂的区别仅在于不是中央直接投资),国有资本的高比例使电力企业表现出典型的国有企业病症,经营者缺乏动力和压力进行生产经营,充分利用信息优势把经营亏损的风险传递给作为所有者的国家;或者如张昕竹(2001)指出的一样,由于软预算约束形成恶性竞争。市场利益主体不是对电力工业的分割产生的,而是电力资产的私有化产生的。由于对这个前提的直觉,胡鞍钢(2000)提出了在电力改革中向社会公众出售股份的问题;李京文(2000)提出了国家电网公司海外上市的设想。虽然存在政治和经济制度障碍和8000亿元的巨额电力财产交易的实际问题,但是,笔者认为,由于在电力工业中明显存在财产主体越明晰、定价水平越高从而获利水平越高的事实(叶泽方,1999),国有电力资产的私有化或民营化肯定是一个方向,近期内可以考虑将中央所有的国有电力资产交由地方政府管理,以优惠条件向外商招标出售也是合理的。如果这些办法可能使国家利益受到损害,还可以考虑使不同的省公司交叉持股的办法,尤其是在一个区域电网内的各省公司之间的交叉持股。省公司交叉持股可以在“省为实体”基础上产生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避免“弃水”现象发生(叶泽方,1999)。同时,通过改善省公司的治理结构提高其经营效率。二.市场化改革中的规制侵占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市场竞争改革对不同发电企业的规制侵占是不同的,这种程度上的差异以及规制侵占本身的问题使市场竞争改革陷入一种难以自救的困境中。由于集资电厂执行还本付息电价的时间不同,理论上应该对不同电厂执行不同的规制政策,但实际上这种办法会产生巨大的规制成本。如果强制进行竞价上网,集资电厂一方面在还本付息时期内存在上面的规制侵占问题,另一方面在完成还本付息任务后又会产生缺乏规制的问题;因为集资电厂的电价在补偿完固定资产投资后会大幅度降低,从而在市场上迅速获得不该有的价格竞争优势。因此,对占总容量近一半的集资办电形成的发电企业的规制不管怎样做都是困难的。正是这种困难而不是其他原因极大地影响了目前发电侧竞价上网的改革。美国在处理规制侵占问题时不同州采用了不同的办法,一些州不承认规制侵占或者承认但不对电力公司给予任何补偿,资产搁置问题由各电力公司自行解决;而另一些州如加州接受规制侵占的观点,并于1995年采取相应措施,规定该州电力公司有权在电力传输环节收取电力服务费来收回搁置成本。显然,直接照搬美国的做法是不现实的。笔者得到的启示是,政府对这种规制侵占进行直接补贴是不可取的,这会导致“政治分肥”(植草益,1992);另一方面,政府也没有这个勇气和能力。一条可行的途径是结合目前行业结构重组,产生由不同时期建设电厂、不同类型电厂、不同大小的电厂组合的发电公司,由这些发电公司在内部消化所存在的规制侵占问题,比如将二滩电厂与已经收回或者接近收回固定成本的大型电厂组合成为一个发电公司。由于直接解决这种规制侵占是十分困难的,另一种思路可以考虑更多地从售电侧而不是从发电侧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这样选择可以在保证竞争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下尽量回避发电侧的规制侵占问题,把规制侵占的难题交给由发电企业和用户直接交易的公平的市场解决。三.交易费用大幅度增加如果对国家电力公司执行“双向分割”改革,现有的电力工业生产经营将在纵向和横向司,在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下,子公司或者分公司形式对区域性电网公司的经营管理并没有根本的区别。在电力供给相对过剩的,“省为实体”产生的省电力公司不惜代价保护本省高成本电源排斥外来低成本或清洁电源的问题其实不是这种体制改革所造成的,而是对电网经营企业的规制失效造成的,理论上可以用市场关闭理论进行解释。目前省电力公司在负荷调度上的本位主义并不完全是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行为,甚至由于存在严重的棘轮效应,省电力公司根本没有利润最大化的动机。事实上,影响各省公司生产经营行为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是由电网公司下达的承包利润指标。由于电网公司的利润指标又是由国家电力公司下达的,国家电力公司的承包利润又是由中央政府下达的,因此,终其原因还是政府对国家电力公司的规制政策失效。由于电网间竞争不利于全国的电网形成,而且我国存在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地区不平衡性,标尺竞争并不能在各电网公司间充分展开。因此,如同水电站弃水问题长期存在一样,区域电网公司的有效规制的难题并不会因为国家电网公司或独立区域电网公司的成立而解决。电网经营企业规制难题的核心是建立激励性的规制制度,而建立这种制度的核心又在于获得充分和真实的电网经营企业的信息。规制机构首先应该以最大化社会福利为目标的,而不是以个人或局部利益为目标的。规制机构必须有动力去获取信息,所以,对规制机构进行激励是解决电网经营企业规制难题的一条途径,把规制机构作为政府部门管理显然是简单化的。然后,规制机构必须是有能力获得信息的,这样又提出了提高电网经营企业规制有效性的另一个办法,就是增加规制机构中专业人员的比例。在市场化改革中,电力生产经营的细节能够使除电力工程师以外的其他人感到困惑,从这个角度分析,目前我国电力工业体制改革方案纯粹由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制定未必是科学的。六.有利于竞争的独立电厂的形成问题“厂网分开”是市场化改革的前提,但是,国有电厂产权如果只是从电网分离而不是与国家所有脱离,或者在现有的不同起点的基础上分离,电厂的主体地位不可能形成,独立电厂还是依附于国家的,因而还是不利于竞争的。一些人在独立发电厂的形成上根据现在已经组建了较多的独立电厂的事实而忽视了独立电厂形成中存在的困难。事实上,独立电厂的形成不仅涉及公平竞争条件问题,还涉及利益重新分配问题,而且后者比前者更重要、更复杂。目前已经产生的独立电厂都不是建立在竞价上网基础的,一旦市场竞争对投资者利益所产生的影响兑现,独立电厂的产生过程就需要进行新规制经济学中最复杂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由于涉及复杂的利益调整和在政治稳定前提下利益调整方式选择的局限性,要在短期内产生有利于竞价上网的独立电厂是困难的。不同层次的国家利益代表者、企业职工和其他相关利益者如政府官员都会参与到独立电厂产生的谈判过程中,其结果必然是或者时间长消耗巨大的交易成本,或者时间短得不到公平的结果。目前提出“0+4”或“1+6”方案都是概念性的,一旦实际运作,现有的独立电厂和原来电网经营企业所有的电厂必须参与到新一轮的独立电厂形成中,全部电厂面临“重新洗牌”,类似“政治分肥”的问题必然产生,谁能说这是简单的?而且,在全国范围内组成有限的4家大型发电公司必然会产生发电厂的偷懒问题和同一发电公司内部不同电厂之间的交叉补贴问题,发电厂不是与相同电网内的发电企业竞争,而是与公司内部的发电厂比较,这种比较将缓和发电侧市场竞争的压力,降低发电侧市场竞争的效率。更进一步分析,如果一个电网只有4家发电公司,发电侧的市场结构就是一个典型的寡头垄断市场,而寡头垄断市场存在合谋的可能性,比如发电公司提出相同的报价,这种情况已经在英国电力库竞争模式中出现。3.进一步推进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建议(1)采取有限制的竞争机制,提高竞争力,增加效益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必须走适合中国电力发展的具体国情的道路,应该采取在政府监管下的有限制的竞争机制,提高电力生产企业的竞争力,增加效益。电力产业是一种投资大、价格变化有限、运营效率平稳的产业,如果实行无限度的竞争,将会引发价格战,造成资源浪费,制约电力产业的发展,更严重的会造成企业的破产,而最终引发电力资源短缺,供不应求。然而,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在政府监管下的适度的竞争可以使电力生产企业增强活力和实力,并形成提高效率的压力和动力,最终实现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2)实行有效监管,建立监管体制,确保电力市场化的有效运行在实行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实行与电力市场特点相符合的有效监管体制,规范电力市场行为,维护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模式,从而确保电力市场化的有效运行。在建立对电力市场的监管体制时,应该要注意保持监管体制与市场化改革进程相符合,助推市场化改革进程;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监管有法可依;构建大监管框架,并将监管重点放在市场准入、规则、电价审批、交易、调度等方面,同时,积极吸取别国对于电力产业的监管经验和教训,不断地完善监管体制;此外,注意保持电力监管体制与政府职能转变相一致,让监管体制服务于政府转变职能,而有利于为新型政府的建立。(3)推进电力市场化的全面改革,实现电力产业各方利益均衡电力市场化改革涉及面广,不能单纯地就管理体制和交易方式进改革,这样的改革是片面的、肤浅、不成功的。电力市场化改革,应该囊括电力市场规划、市场准入、电力价格审批、投资运营、市场交易、监管体系等方面。在进行市场化改革时要充分考虑到各个方面之间的影响、协调。系统的电力市场化改革,将有利于推进改革的进程,使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为电力最终实现市场化打下坚实基础。在利益方面,电力市场化改革涉及到各方面利益,在电力市场化改革中要努力调整各方利益格局,使各方利益均衡。随着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日趋增加,既是各行各业的生产资料,又是重要的生活资料,电力市场化改革就要应该要调整其与人民利益的均衡;其次,制定宏观的调控政策,调整电力产业与气电、煤电、油电产业的均衡;再次,电力产业包括发电、输电、配电以及售电各个环节,要调整好电力产业内部各个环节的利益均衡。对电力市场化改革所涉及的各个方面进行统筹兼顾,合理分摊,调整各方的利益均衡,有利于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顺利开展。4.结论电力产业正进入了市场化改革的关键阶段,中国的电力市场化改革应该在不断的实践中寻找出一条符合实际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路子。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在引入竞争机制的同时,要很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提高效率,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社会对电的需求。总之,系统而有效的电力市场化改革措施,有利于实现电力产业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若干意见》,2000年11月和2001年4月。2.余永林:《关于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的几点思考》,载《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第4期。3.张昕竹:《如何深化垄断行业的改革》,载《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6月15日。4.潘家铮:《也谈电力体制的改革问题》,载《中国电力报》2001年2月18日。5.王冬等:《世界电力市场化改革对我们的启示之二:我们不该向国外学什么》,载《中国电力报》2001年7月19日。6.刘纪鹏:《从国电公司改革看我国电力工业发展》,载《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第8期。7.李京文:《关于继续推进我国电力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意见》,载《经济学消息报》2000年5月12日。8.周叔莲、茅于轼、吴敬儒、谢绍雄、朱成章:中国市场经济论坛第57次会议:中国电力行业垄断与竞争的战略研讨会发言,北京,2001年7月23日。9、《加快电力体制改革正当时》,俞燕山,中国经济时报。10、《改革:电力发展的动力之源》,中国经济时报。11、《推进和深化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中国能源战略与政策研究”课题组。12、《改革电力体制防止大起大落》,中华工商时报,2004-12-202:45:48,社评。13、《浅谈市场化条件下的电价改革》,郭莉鸿,《电力学报》,2004年第19卷第2期。14、王锡凡、王秀丽、陈皓勇《电力市场基础》西安交大出版社2003.Abstract:Electricitymarketreformintheworldtodayisinfullswing,tobreakthemonopolyandformedthetrendofthecompetitionhasbecomeinevitable.Inrecentyears,ourcountryissteppingupeffortstodeepenthereformofelectricpowersystem,promotingtheconstructionofmarketizationofelectricpower.However,intheprocessofreform,contradictionsalsotoarriveto,becauseoftheelectricitymarketreformisaworldwidetopic,everycountr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