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523-T 385-2023 玉米品种九圣禾2468杂交制种技术规程_第1页
DB6523-T 385-2023 玉米品种九圣禾2468杂交制种技术规程_第2页
DB6523-T 385-2023 玉米品种九圣禾2468杂交制种技术规程_第3页
DB6523-T 385-2023 玉米品种九圣禾2468杂交制种技术规程_第4页
DB6523-T 385-2023 玉米品种九圣禾2468杂交制种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5.020CCS

B

056523

DB

6523/T

—2023玉米品种九圣禾

杂交制种技术规程Technical

code

for

hybrid

seed

2468昌吉回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

6523/T

385—2023本文件按照GB/T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昌吉回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发展玛纳斯有限公司、滨湖镇农业(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张振、鲁娜、王荣、陈龙、陈吉武、刘辉、骆世旭、冯艳玲、马晶晶、妥晓雨、侯亚晨。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请咨询新疆九圣禾农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5427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西外环与健康西路交汇处)。0994-23662580994-2345361。0994-23256600994-2325660831100。0994-25862990994-2586298;邮编:。DB

6523/T

385—2023玉米品种九圣禾

2468

杂交制种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玉米品种九圣禾2468量检验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昌吉回族自治州行政区域范围内玉米品种九圣禾2468的杂交制种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文件。GB

4404.1-2008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GB/T

7415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

15671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GB/T

玉米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GB

20464 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NY/T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NY/T

农作物种子定量包装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DB65/T

2134-2004 玉米杂交种繁殖制种生产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自交系原种 basic

seed

of

inbred

line[来源:GB/T

17315-2011,3.1.2]3.2杂交种种子 commercial

hybrid

seed直接用于大田生产的杂交种子。[来源:GB/T

17315-2011,3.4]3.3空间隔离 space

一定的空间隔离距离。[来源:DB65/T

2134-2004,3.13,有修改]DB

6523/T

385—20233.4时间隔离time

隔离。[来源:DB65/T

2134-2004,3.12]3.5屏障隔离barrier

isolation[来源:DB65/T

2134-2004,3.11,有修改]3.6散粉株 powder

plant母本花丝抽出后至萎蔫前,如果发现植株上出现雄穗小花花药外露10个以上,即定为散粉株。4 隔离区选择4.1 空间隔离玉米制种田距其他玉米花粉源空间水平直线距离不少于

m。4.2时间隔离玉米制种田与春播玉米其他玉米田播期相差不少于

d。4.3 屏障隔离玉米制种田与其他玉米花粉来源地之间空间距离不足300

m时,玉米制种田与其他玉米花粉来源地采用以村庄、树林、河堤、山岗、沙丘等屏障为隔离,自然屏障隔离带宽不少于50

m,高秆作物(2

m

m

m

m10

m;制种玉米田与其他制种玉米花粉来源地采用父本、林带或高杆作物隔离。5基地选择5.1基地选择选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滴灌系统健全、土壤肥力均匀、集中连片、交通便利的地块。5.2 土壤肥力别以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高低来衡量。适宜制种田为:土壤有机质指标

g/kg~20

g/kg标0.5

g/kg~

g/kg,速效磷指标8

mg/kg~20

mg/kg,速效钾指标

mg/kg。6 播前准备6.1 整地DB

6523/T

385—2023要求应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6.2 基肥在秋耕前,将磷酸二铵20

kg/667

25

kg/667

㎡作为基肥,深耕翻入20

~25

6.3 苗前除草春季气温稳定到8

℃-异丙甲草胺

80

mL/667㎡,如果土壤比较干旱或者预报短期内不会降雨,应在施药后浅层混土2

cm~3

cm进行土壤封闭除草。6.4 亲本种子亲本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1-2008中4.2.2的质量要求,即纯度≥99.0%、净度≥99.0%、发芽率≥85%、水分≤13.0%。6.5 种子包衣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宜施用咯菌腈悬浮种衣剂20

mL/kg+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4mL/kg,父本种子和母本种子包衣应选择不同颜色,以区分父母本种子,可以减少病原菌的初侵染,包衣种子应符合GB/T

15671的质量要求。7 播种7.1 播种时间

5

cm~10

cm地温稳定在

℃~12

播种时间为四月中上旬。7.2 播种方式

cm促进出苗一致。父、母本同期播种,一期父本播种,5

d后播二期父本播种50%,父母本行比为1:7,3

cm~5

6500

株/667

1100株/667

㎡。可根据土壤肥力、质地、管理水平、水肥投入等因素合理调整播种密度,综合条件好的地块可以适当增加父母本密度,综合条件差的地块应合理减少密度。8 田间管理8.1 出苗出苗后及时查苗,对未钻出膜的幼苗进行放苗,防止高温烧苗。8.2 间苗、定苗43展开叶时开始间苗,展开叶~54拔除杂苗、异型苗、劣苗、可疑苗和病苗等三类苗,保留大小和颜色一致的苗。8.3 苗后除草3

2

46%kg/667

264%kg/667

2硫酸钾(48%kg/667

2kg/667

230501030104014504050303030380441525DB

6523/T

385—2023春玉米3展开叶~4550

g/L50

㎡进行苗后除草。8.4 中耕父、母本出苗显行即可中耕,中耕2次~3次,第一次中耕深度10

,第二次中耕深度15

cm,,第三次中耕深度15

cm,每次间隔10

d左右。8.5 去杂、去劣分3次去杂。第一次去杂在4展开叶~5展开叶期进行,去大苗、异型苗、可疑苗和病苗;第二次去杂在7展开叶~8除高大杂株、异型株、可疑株和矮小株。去杂后,父本杂株率应低于0.05%;母本杂株率应低于0.1%。在去杂过程中应将杂株从根部砍除。8.6 水肥管理8.6.1 滴水全生育期需滴水910次,总需水量

400

m³/667

㎡左右。玉米需水规律和生育点抓好拔节至孕穗期、抽雄扬花期和灌浆至成熟期三个阶段的灌水,其余时间根据土壤干旱情况滴水。8.6.2 追肥)40

㎡~50

kg/667

㎡,

20

kg/667

㎡,64%)20

30

kg/667

㎡,可溶性锌肥3

kg/667

㎡~4

kg/667

1NY/T496的规定。表1 全生育期水肥管理表DB

6523/T

385—20238.7 去雄8.7.1母本去雄母本摸苞带叶去雄,在母本雄穗未出穗前,带12片叶及时、干净彻底拔除雄穗,不留分枝,全部拔净,发现一株母本散粉株,周围5

m以内植株全部砍除。最后一次去雄结束后,未见雄穗的母本弱小株,应整株拔除,彻底清理。8.7.2 去雄标准单次检查母本散粉株不超过0.2%,三次检查母本散粉株累计不超过0.5%。8.7.3 砍除父本母本授粉结束后7

d内,必须把制种田间的所有父本从根部砍除,以利通风透光和防虫作业,提高制种产量。8.8 病虫害防治8.8.1 细菌性茎腐病防治玉米抽穗期用25%丙环唑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重点喷果穗及下部茎叶,用以防治茎腐病。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NY/T

1276的规定。8.8.2 玉米螟、棉铃虫在大喇叭口时期,应用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mL/667

15

mL/667

㎡;在幼虫孵化高峰期间,用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0

mL/667

㎡+1%12

mL/667

㎡进行喷施防治。农药使用应符合

8321、NY/T

1276的规定。8.8.3 双斑萤叶甲、蚜虫、叶螨于6月底7月上中旬成虫盛发期,选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000倍液~4000倍液或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悬浮剂10

mL,兑水30

L

进行均匀喷雾防治,用于防治双斑萤叶甲。喷施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15

20

mL/667

㎡兑水40

kg~60

kg均匀喷雾,用以防治蚜虫。适时施用18%阿维菌素EC200027%阿维螺螨酯40006000倍液、7500倍液均匀喷雾,用以防治叶螨。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的规定。9 收获9.1 果穗收获57

d35%左右时选择自走式玉米果穗收获机收获果穗,可获得最大活力种子。9.2 果穗运输果穗上车后用遮阳网遮盖。带皮果穗运输车辆应在6

h内到场(300

km以内),到场后3

h内完成卸车扒皮。扒皮果穗运输车辆应在16

h内到场(600

km),到场后8

h内完成卸车。9.3 穗选DB

6523/T

385—2023咬穗、未成熟穗等影响到种子质量的其它杂穗。穗选后杂穗不高于0.1%、霉变病腐穗不高于0.5%。9.4 烘干当水分高于时,使用

℃~34

℃热风烘干,待水分降至30%时,放入38

℃烘干仓进行75

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