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饮食文化教案1_第1页
中外饮食文化教案1_第2页
中外饮食文化教案1_第3页
中外饮食文化教案1_第4页
中外饮食文化教案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外饮食文化教案1第一篇:中外饮食文化教案1中西餐饮礼仪中的异同教学目标:1.了解中外根本餐桌礼仪,及形成渊源2.了解中外餐桌文化的根本区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存在着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它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正是不同民族创造性的表达。中国与英美等西方国家对于饮食观念、饮食的侧重点、饮食习惯、餐桌礼仪、饮食制作、饮食结构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揭示这些差异以及内在的原因,有助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深化跨文化交际研究二、中国饮食文化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表现文化不同方面,表现出来的是人们长期生活习惯所积累的文化差异一个民族的饮食的习惯长期的积累,形成了一种亚文化。例如中国,与欧美等国就有着明显的饮食文化差异。1.饮食结构的不同我们知道,中西方饮食结构存在明显差异。中国人的饮食以谷物为主,肉少粮多,辅以菜蔬,即饭是主食,菜是为了下饭;而西方的饮食则是以肉、奶为主,谷物为辅的。这种不同的饮食结构与其历史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在中国古代甚至于是近现代历史时期,农业一直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历朝历代政府都会公布各种各样的举措去鼓励农业开展,因而农业所占比例较大,其他行业开展受到抑制。相应的,农作物就成为了主要的食物来源。人们的生活以五谷杂粮为主要的营养提供,果类食物也起到辅助的作用,肉类食物只能算是罕有的点缀了。2.饮食制作的不同2.烹制准则的不同中西烹饪中处处显示的“随意〞与“标准〞也表达了其饮食文化的不同。西方人强调科学与营养,因此其烹制过程表达了科学性和标准性。在烹制过程中,西方人会完全依照菜谱,为了到达准确无误,他们甚至会动用天平、液体量杯、刻度锅等。因此西方人制作菜肴往往比拟机械,缺乏新意,毫无特色可言。相反,中国烹饪却崇尚随意性。中国烹饪中,不仅讲究各大菜系要有各自的风味与特色,也还讲求各大菜系之间交叉融合。同一道菜,由于地区、季节、对象、作用、等级的不同,在操作上可作不同的处理,从而其色、香、味变化多端。如果离开了随意性,变化多端的中国菜肴,就会失去其独特魅力。3.烹制方式的不同在中国,烹饪是一种艺术,它有极强的趣味性,甚至还带有一定的游戏性。中国烹饪方法奇多:溜、焖、烧、氽、蒸、炸、酥、烩、扒、炖、爆、炒、砂锅、拔丝等无所不有。做出的菜肴更是让人眼花缭乱。而且中国烹饪还极重刀工、火候,菜的形状可以切得五花八门:块、片、丝、条、丁、冷雕等;不同的刀工或不同的蔬菜烹制的火候也是不同的,这就使得菜肴的滋味以及其中所含的营养成分都存在差异。西方的烹饪方法不像中国那样复杂多变。他们只追求食物的营养,只求吃饱吃好,而不重视饮食带来的乐趣。他们的菜肴以煎、炒、蒸、冷拼为主,蔬菜通常切成大块儿或大片儿的,然后入锅,直到全熟能够食用为止。4.用餐方式这是中西饮食文化中最明显的差异表现,也是中方文化中的社会心理、价值观、民族习俗方面的差异在饮食上的表现。通常中国人请客吃饭采取的是一种“共享〞的方式,大家共享一席,共享桌上的菜肴,往往一道菜刚上桌,在主人的殷勤招呼下,众人通力合作,共同“消灭〞盘中之物,最后结账也是争相付钱。一切行为都强调突出的是一个“合〞字。而受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西方人请客吃饭的习惯是每人一份,且主客双方各自点自己的饭菜,不必考虑他人的口味和喜好,用餐时也只吃自己的盘中餐,付钱也往往采取AA制,各人自付各人账。5.餐桌礼仪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形成了灿烂丰富、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中国饮食以食表意,以物传情。中国的饮食文化令人拍案叫绝,赏心悦目。这种悦目,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成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指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作为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自有一套程序:1、主人折柬相邀,临时迎客于门外。2、宾客到时,互致问候,引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3、客齐后导客入席,以左为上,视为首席,相对首座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4、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5、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讲究:应先敬长者和主宾,最后才是主人。6、宴饮结束,引导客人入客厅小坐,上茶,直到辞别。这种传统宴饮礼仪在我国大局部地区保存完整,如山东、香港及台湾,许多影视作品。三、中西方饮食文化研究的意义研究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文化人类学意义中西饮食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现象众多表现形式之一,通过对其分析研究,可以培养人们积极地接受西方的饮食文化,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时候,要注意西方的礼仪标准,从而在求同存异的根底上更好地把握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其次,可以培养人们在跨文化交际时的适应能力。因为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之初,往往会感受到文化冲突的力量。通过对饮食差异的分析研究,可以有效地防止交际双方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不理解或误解。第二篇:中外饮食文化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原因分析及其研究意义文化人类学的最一般的目标,是努力理解所有人类文化以及这些文化的创造进程的相似点及区别,为了实现这个目,就必须进行比拟。跨文化比拟研究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一种根本方法。人类的文化基质是共有的,中西文化的差异性是历史的而不是自然生就的。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饮食文化往往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化的浓缩。中国与英美等西方国家对于饮食的观点和态度、饮食的内容及特点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揭示这些差异以及内在的原因,有助于跨越文化鸿沟,有助于世界性的文化融合。一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表现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凝聚起来的生活方式的总称。当一个民族形成了固定的饮食习惯、饮食技巧和饮食观念后,便构成了一种亚文化。中国与英美等西方国家对于饮食的观点和态度、饮食的内容及特点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主要有:其一,饮食观念、味道和营养。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管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力求口味清淡和膳食的均衡,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西方人在摄取食物时根本上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理解饮食的,饮食只是一种手段,而享受在饮食中并不占重要位置,故而不会过分地追求口味。然而,中国人却是一种感性饮食观念。中国人很重视“吃〞,“民以食为天〞。人们把吃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不仅维持生存,还用它维持健康,即“药补不如食补〞;同时人们对美味展开了孜孜不倦的追求。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词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词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词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其二,烹饪用料的选择。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吃大块肉、整块鸡等。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烹调时,在用料上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可能在中国人看来都是极好的原料。西餐原料主要是动物类和海洋鱼类,辅以植物类;中餐原料主要是植物类和淡水鱼类,辅以动物类。其三,用餐方式。这是中西饮食文化中最明显的差异表现,也是中方文化中的社会心理、价值观、民族习俗方面的差异在饮食上的表现。通常中国人请客吃饭采取的是一种“共享〞的方式,大家共享一席,共享桌上的菜肴,往往一道菜刚上桌,在主人的殷勤招呼下,众人通力合作,共同“消灭〞盘中之物,最后结账也是争相付钱。一切行为都强调突出的是一个“合〞字。而受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西方人请客吃饭的习惯是每人一份,且主客双方各自点自己的饭菜,不必考虑他人的口味和喜好,用餐时也只吃自己的盘中餐,付钱也往往采取从制,各人自付各人账。其四,用餐礼仪。这方面中西两者更显不同。在中国古代,在用餐过程中,就有一套繁文缛节。《礼记·曲记》载:“共食不饱,共饭不择手,毋放饭,毋固获,毋扬饭,卒食,客自前跪,撤饭齐以授相者,主人辞于客,然后客坐。〞意思是:大家共同吃饭时,不可以只顾自己吃饭。如果和别人一起吃饭,必须检查手的清洁。不要把多余的饭放回锅里,不要专占着食物,也不要簸扬着热饭。吃完饭后,客人应该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的盘碟,交给主人,主人跟着起身,请客人不要劳动,然后客人再坐下。这些礼仪有的在现代也是必要的礼貌。在西方宴席上,主人一般只给客人夹一次菜,其余由客人自主食用,假设客人不要,也不便硬让人家再吃,也不要按中国人的习惯频频给客人劝酒、夹菜。吃东西时,也不要发出响声,但客人要注意赞赏主人准备的饭菜。假设与人谈话,只能与邻座的交谈,不要与距离远的交谈。二、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内在原因1.中西方饮食文化的渊源。中西方在社会开展、传统文化思想、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1)中国传统文化。早期中国文化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很大。中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南部,西北面是茫茫的沙漠、草原和戈壁,东南则是茫茫的大海。中国文化的温床——黄河流域,土地比拟肥沃,但是气候条件比拟恶劣。中外饮食文化论文黄河流域在其开展过程中逐渐干旱,逐渐变得不利于农业生产。尽管先秦诸子百家,相互诘难,殚精竭力,却殊途同归,目的都是要建立一个没有争斗的理想世界。中国文化还具有另外的两大特征:一是追求适用,杜绝一切不实用的东西。(2)西方文化。广义的西方文化是指产生于西半球与东方文化相对应的文化体系。狭义的西方文化即仅指欧洲文化。在论及西方文化之成因、起源时,本文取狭义之西方文化。西方文化的童年时代——希腊文明,是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她的源头在地中海东北部的爱琴海。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形成了希腊独特的生产方式和特有的文明。从起源意义上说,由于这种文明的发源地是古希腊的地中海,所提供的天然生活资料不是那么充裕,人们必须努力探索自然的奥秘,尽可能多地从自然界中获取财富,进而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效劳人类就成了欧洲精神的主流。这种对自然界的探索欲、征服欲促进了自然科学的诞生。在征服自然、培养科学意识的过程中,西方人特别重视开展理性思维,理性成了西方文化的典型特征。理性就是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进行冷静的思考、分析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行事力求符合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西方文化的另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以个人为社会本位,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人格的尊严。众人之间利益界限划清楚显,各人有各人的生活空间,互不干预。西方文化还是一种“罪感文化〞,基督教教义认为人生来是有罪的,这与以人为中心的世俗的世界观看起来相矛盾,事实上又并行不悖,相互补充。前者鼓励人的创造性,大胆地向自然索取;后者起着标准行为的作用,以上帝的惩罚来制约人的恣意妄为。2.东西文化差异影响饮食差异。饮食观念是人们在食物的制作和食用过程中所形成的观念,深受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尤其是哲学的影响。不同的哲学思想及由此形成的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将产生不同的饮食观念。首先,从哲学思想看,中国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核心是讲究“气〞与“有无相生〞,西方哲学思想则讲究实体与虚空的别离与对立。其次,从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来看,基于哲学思想的不同,中西的文化精神和思维模式也大不相同:中国讲究天人合一,强调整体功能;西方讲究天人别离,强调形式结构。而它们决定了各自饮食观念的不同。第三,在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上,由于宇宙模式的不同,中国强调整体功能,西方强调形式结构。中国的整体功能是包含了未知局部的整体功能。它的整体性质的显现是靠整体之气灌注于各局部之中的结果。各局部的实体结构是相对次要的,而整体灌注在这一实体结构中的“气〞才是最重要的。西方人对形式结构的强调也直接源于其宇宙模式。西方人眼中的世界是一个实体的世界,对实体世界的具体化、精确化就是形式。在西方人看来,个性和个体的是人与社会开展的根本动力之一,是形成美的重要因素,崇尚个性突出,由此产生的宴请礼仪、饮酒方式、席间气氛也大不相同。在中国,群体文化,也就是集体主义,是主导价值观。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更加强调个人主义,重视个体的价值与尊严,强调个体的特征与差异,提倡新颖,鼓励独特风格。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反映出人们生产生活空间和方式的差异,其中饮食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方面,中西方饮食文化便沿着各自的道路开展起来。在中国,饮食已上升到了一种几乎超越其他一切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举足轻重的东西,这也反映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其中最为常见的是中国人之间相互询问的那句“你吃过了吗?〞。小孩刚出生,要吃;到了满月,要吃;过一周岁,要吃;等到了结婚,也要吃;人到了花甲、古稀之年,更要觥筹交错庆祝一番;最后去地了,仍要吃,叫做“自喜事〞。客人来了要吃,称之“接风洗尘〞;客人出门要吃,谓之“饯行〞;乔迁要吃;晋职要吃——通过吃可以交流信息,表达欢送或惜别的心情,甚至感情上的**也往往借助于酒菜来平息。吃的形式后面蕴涵着一种丰富的心理和文化的意义以及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吃不仅仅停留在原有的交际功能上,已转化成对社会心理的一种调节。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饮食仅仅作为一种生存的必要手段和交际方式。林语堂先生曾说:“西方人的饮食观念不同于中国,英美人仅以‘吃’为对一个生物的机器注入燃料,保证其正常的运行,只要他们吃了以后能保持身体健康、结实,足以抵御病菌、疾病的攻击,其他皆在缺乏道中。〞就交际手段而言,美国《礼仪事典》一书中讲到这类宴请的目的时作了如下的总结:“向提供效劳者表示感谢;对刚刚达成的一笔交易表示庆祝;为了赢得客户或新客户的信任;请人帮助;引见他人;建议或讨论某些想法。〞从中不难看出,“吃〞虽然重要,但是从文化的意义上看,在西方国家只是停留在简单的交流、交际的层面上,并没有像在中国那样被赋予更多、更为重要的“使命〞。通过对其分析研究,可以培养人们积极地接受西方的饮食文化,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时候,要注意西方的礼仪标准,从而在求同存异的根底上更好地把握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其次,可以培养人们在跨文化交际时的适应能力。因为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之初,往往会感受到文化冲突的力量。通过对饮食差异的分析研究,可以有效地防止交际双方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不理解或误解。第三篇:饮食文化教案1绪论第一节饮食文化的概念与研究内容一、“饮食〞的定义饮食,做名词时指各种饮品和食物;做动词时则指喝什么、吃什么,以及怎么喝、怎么吃。饮食包括三个局部:一是饮食原料的加工生产;二是制成的产品;三是对饮食品的消费,即吃与喝。二、“文化〞的定义关于文化的定义,100多年来各国学者从符号学、标准性等多种角度提出了260余种不尽相同的看法,可谓众说纷纭,见仁见智,莫衷一是。从字源上来看,英文与法文的“文化〞一词均为culture,原从拉丁文的cultura而来。拉丁文cultura有耕种、居住、练习、注意、敬神几种含义,可见它的含义比拟广泛。英文中的“农业〞一词agriculture,“蚕丝业〞一词silkculture,“体育〞一词physicalculture,都由culture构成,显然都有“文化〞的含义在内。对“文化〞的理解,中外比拟一致的倾向是宽泛论观点,即“大文化〞观点。诚然,在众多的定义中,宽窄程度是不尽相同的,但它具有广泛和侧重精神方面两个主要特点。将“文化〞的各种解释归纳起来,则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意识形态〔如思想、道德、风气、宗教、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学术等〕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和制度。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三、“饮食文化〞的定义〔一〕饮食的潜意识中国“吃〞的观念与西方完全不同。西方人对“吃〞的理解非常简单,肚子饿了就吃饭,有什么吃什么;而中国人对吃则非常讲究。1、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交等一切事情,都跟“吃〞有关系。2、“吃〞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有着深刻的影响,“吃〞〔或文言文中的“食〞〕被赋予各种感情色彩。人们把很多原来跟吃没有什么关系的事情,都跟吃联系在了一起。例如:被冷落叫“吃闭门羹〞,被人趋捧最棒叫“吃香〞,一往无阻、非常走红叫“吃得开〞;干工作不怕困难叫“吃苦〞,受到损失叫“吃亏〞,得到好处叫“吃到甜头〞,衣食有余叫“吃着不尽〞;承受祖宗余荫叫“食德〞,把不讲信用叫“食言而肥〞等。这说明了“吃〞在生活中的地位和深层意识的影响,也反映了中国饮食心态与文化心态在其深层结构上是和谐一致的。在传统文化中,一句很重要的话叫“民以食为天〞。所以要认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就必须介绍饮食文化。〔二〕“饮食文化〞的定义“饮食文化〞是一个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哲学的普泛的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者和知识界普遍认同的理解,“饮食文化〞学术概念的涵义是指在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根底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人类的食事活动包括这样一些内容:食生产:食物原料开发〔开掘、研制、培育〕、生产〔种植、养殖〕,食品加工制作〔家庭饮食、酒店饭馆餐饮、工厂生产〕,食料与食品保鲜、平安贮藏,饮食器具制作,社会食生产管理与组织。食生活:食料、食品获取〔如购置食料、食品〕,食料、食品流通,食品制作〔如家庭饮食烹调〕,食物消费〔进食〕,饮食社会活动与食事礼仪,社会食生活管理与组织。食事象:人类食事或与之相关的各种行为、现象。食思想:人们的食认识、知识、观念、理论。食惯制:习惯、风俗、传统等。食生产、食生活和食事象是人类食事活动的三个根本的物质性基点,正是这三个根本的物质基点决定了某一具体人群或民族饮食文化的坚实架构;而食思想、食惯制是人类食事活动精神领域的习俗、传统、心理、思想等范畴,组成它的血肉。显然,这是一种比拟宽泛的理解。它可以简略成如下表述:什么人,在什么条件下吃,吃什么,怎么吃,吃了以后怎样等事象、精神、规律的集合。四、饮食文化的研究内容饮食文化说起来似乎是无形的,实际是有形的,而且是有价的。〔一〕饮食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有研究者笼统地认为:人们吃什么,怎么做,怎么吃,吃的目的,吃的效果,吃的观念,吃的情趣,吃的礼仪,都属于饮食文化范畴。它贯穿于餐饮企业经营和食事活动的全过程,表达在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之中。菜文化,这是饮食文化的根底。人们享受饮食文化,要通过食物这个载体去实现。小吃文化,这是最具民族特色和区域特色,最有食文化韵味的一种民族文化。人们通过小吃可以领略民间饮食的古朴淳厚的文化底蕴。筵席宴会文化,这是一种社交文化,是饮食文化的综合表达。它的文化品位最高,文化含量最大,最能反映企业的文化档次。餐厅文化,这是一种环境文化。餐厅的装饰、布置、风格、情调,都会给客人留下深刻印象,而且是第一印象。效劳文化,这是一种形象文化——人的形象文化。效劳员是代表企业为客人效劳的“大使〞,她们的装束打扮、效劳动作、神态气质,都反映企业的形象。营销文化,这是一种企业文化。它表达企业的经营理念、宗旨、特点以及营销策略、方式等,是企业包装和推销自己、赢得市场的重要手段。〔二〕也有的认为:饮食文化学孕育出烹调学、食品制造学、食疗学、饮食民俗学、饮食用具学等科学。〔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学泰认为:饮食文化主要指饮食与人、人群的关系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意义。〔四〕饮食文化是关于人类〔或一个民族〕在什么条件下吃、吃什么、怎么吃、吃了以后怎样等等的学问。因而它便由食物原料〔生产、开发、选择、分类等〕、加工技术和制作工艺、保藏、保鲜、饮食商业和效劳、加工工具和饮食器具,以及有关习俗、制度、心理、思想等,构成了特定的学科领域。对上述领域的具体研究,便分别形成了诸如原料学、烹饪工艺学及食疗保健、饮食思想、饮食考古、饮食商业、餐饮楼馆建设与效劳设施、饮食心理、公共关系、饮食风格、饮食典籍和生物化学、营养学、储藏保鲜等科技文化、思想理论研究的具体分支。以上诸项,又均可从史的角度作分别和总体的研究,从而构成了饮食文化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体系。其中研究的重点为食事的形态、方式、过程、规律与社会、历史功能。本课程本着再现历史、分析事实、阐释科学、揭示规律、总结经验、继承精华的原则,从饮食文化的理论根底、饮食文化的区位性和层次性、饮食民俗、茶文化和酒文化、饮食思想、食礼、传统食品、食具文化、饮食方式及其对生态、健康的影响等方面作概要和系统的介绍。第二节饮食文化研究的根本状况一、历史上滞后的饮食文化研究中国的民族文化,自秦始皇厉行专“学法令〞文化专制政策始,便开始走上了封建专制的“政治文化〞的道路,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则使这种“政治文化〞确定了儒学的根本内容。说它是封建专制的“政治文化〞,是因为它的核心是治封建之国,治封建之家,修封建之人身,即纳入封建之道的政治色彩极浓的文化。在这种封建的专制政治和封建的政治文化的气氛之中,几乎一切士与准士的知识群都埋头于传统和正统的政治文化之学习研究中,“皓首穷经〞,学以干禄。除这种直接或间接效劳于封建治术的政治文化之外的一切文化科学门类,大多都被视为“虚应〞〔《红楼梦》中贾政语〕和“末技〞。至于烹调技艺的地位,在统治者的眼中,更是属于微缺乏道的下下之品了。厨作,那是贱民所从事的下作之业。所以,事厨者一向被称为“厨役〞、“厨子〞等等。不仅如此,即便是属于上等社会的成员,如果他把个人饮食之事视为第一等大事而置于封建道德之上,甚至是过于追求饮食,那他就成了所谓的“饮食之人〞,“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这“大人〞亦即“君子〞,“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这种凝滞僵硬的文化形态,如同樊笼桎梏一般地约束着民族文化的开展。晋朝是个很奢华的时代,望族名门之后何曾既是著名学者,又是个权重望高于一时的大人物,但只因他“厨膳滋味,过于王者〞,而在生前死后多遭非议。儒家视自己的“道〞高于一切,主张毕生循道、卫道,为道可“杀身〞,为道可“舍生〞。饮食,活命养生,固是民天大事,但在历代封建统治者和道家看来,只有它统一和服从于封建之道时才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在这种传统思想之下,很难想象有多少人能把饮食生活当做一种学问去认真研究。更何况,儒者的“仁爱〞之心,是不能见到畜禽等有生命之物为人所宰杀的,“君子远庖厨,凡有血气之类,弗身贱也〞,君子是根本不能身践厨作之地的。正因为如此,就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的一种反常现象,即一方面有不断开展的“吃〞的文化,另一方面却是相对落后的研究和关于饮食文化研究很少的记录文字留世。明中叶以前,关于饮食生活与烹调技艺的文字记载,一般说来不仅数量很少,而且大多流于文人墨客浮泛粗陋的游戏之笔,难以按实求骥。诚如清人博明《西斋偶得》所云:“由今溯古,推饮食、音乐二者越数百年则全不可知。《周礼》、《齐民要术》、唐人食谱,全不知何味,《东京梦华录》所记汴城、杭城食料,大半不知其名。〞两汉以下至唐之前,尽管有数部以“食经〞名世的著述见录于史籍,却又多佚而不传,后人难窥其详。倒是一些农书和草本书保存了些相关资料,却又因非专述饮食与烹调,故不可视为饮食文化之专著。明中叶以后,由于文化的再次下移运动,饮食文化的研究开始深化和系统化,表现为专著增多,且富于实践性,涌现了较多的美食家和饮食理论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进步。尽管如此,他们仍没有完全跳出传统的研究模式,这些学人的研究根本上是一种实录性的文字,缺少分析和综合,还仍然停留在较浮浅的层面,仍属于一种文学之士的余暇笔墨,远没有成为一门学科,没有形成一定的研究领域和研究风气。因此,总的说来,在数千年漫长的历史上,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是迟滞落后的,远远不适应饮食文化开展的历史要求,两者极不协调。二、近代国内饮食文化研究状况中国人开始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刻反思,应当说是在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发生以后,尤其是近代西风东渐和民族先驱“睁眼看世界〞以后。正是这种中西文化交流,确切些说应当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振刷,不仅给了我们新的方法,也给了我们新的力量、新的生机。很显然,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一方面要跳出传统的文学之士余暇笔墨的模式,另一方面更要用近代科学来武装研究者的头脑。而这两者在封闭的传统文化空间中是难以办到的,西方文化则给了我们新的方法、新的力量。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科学研究,如同历史文化其他专项研究的开展一样,根本上是20世纪以来的事情。科学认识民族饮食文化,并明确指出其为“文化〞,当首推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这位哲人在他的《建国方略》、《三民主义》等文献中,曾对祖国饮食文化作了颇富启示性的精辟论述。他指出:“是烹调之术本于文明而生,非孕乎文明之种族,则辨味不精;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中国烹调之妙,亦只说明进化之深也。〞孙先生认为,作为饮食文化重要组成局部的烹调技艺的开展与整个饮食文化水平的提高,同整个民族的经济、文化的开展紧密相连,是社会进化的结果,是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他从中西文化比拟的角度,论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和优点。孙先生之后,诸如蔡元培、林语堂、梁实秋、周作人、郭沫假设等文化名人,也都不乏此类论点。他们一致认为,“烹任是属于文化范畴,饮食是一种文明,可以说是‘饮食文化’„„烹任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要看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生活文明,从饮食去观察,多少总可以看出一些的〞。“职业无分高低,厨师为人解决吃的问题,烹饪为艺术为科学„„烹饪而称之为艺术,当然不仅是指一般在案前操动刀俎或在灶前掌勺的技巧而言。艺术家皆有个性,皆有其独到之处„„不是任何人按照其制法便可如法炮制的,必定在选材上有考究,刀法上有考究,然后火力的强弱,时间的久暂,作料的配搭,咸淡的酌量,都能融会贯穿,得心应手。„„从前一个饭馆只有三两样拿手菜,确实做到无懈可击的地步,而且不虞人仿制,因为如果可以仿制得来,那就不成其为艺术。师傅可以把手艺传给徒弟,但是可传授的是知识,是技术,最高的—点微妙是靠自己心领神会的。〞“总括起来烹调这一门应属于文化范畴,我们这个国家历史文化传统悠久,烹调是劳动人民和专家们辛勤地总结了多方面经验积累起来的一门艺术〞。但以上这些还只是一般性的议论,或是缘事兴说,或为借题而论,尚不属学科和专业的研究。其中,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林语堂先生。林语堂〔1895~1976〕,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之一,在中西文化比拟研究和沟通中西文化方面,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和卓有奉献的。1936他年赴美任教前和长期居留美国期间撰写了许多旨在向欧美介绍中国文化的文章,如《中国养生术》、《我们怎样吃》等。应当说,林先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释说颇有独到的见地,也是极富启示意义的。但是他所著的关于饮食方面的文章,根本上仍属于漫笔散文之类,也还算不得严格意义的饮食文化学术著作。这一期间,与饮食文化密切相关的专业史研究,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资料和成果。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金受申先生在《立言画刊》的“北京通〞专栏上发表了大量关于北京饮食风情的短文,均属北京饮食文化掌故之作。后又由北京市政协文史资科研究委员会、东城区政协文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辑,于1989年由北京出版社出版。但进入40年代末直至70年代中叶以前,中国大陆上的饮食文化研究文著则寥假设晨星。中国饮食文化作为一门边缘性的学科,它的兴衰演变随着社会政治、军事、经济的状况及政府的政策而变化,时兴时衰。但总的来说,可以分为:1911~1949年的兴起阶段;1949~1979年缓慢开展阶段;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大陆的中国饮食文化研究开始进入繁荣阶段。20世纪80年代大陆的中国饮食文化研究,主要表达在对有关中国饮食文化的文献典籍进行注释、重印,编辑出版一些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中国饮食文化著作,如孟诜著的《食疗本草》的手抄本存于敦煌藏经洞中,被斯坦因盗往英国,后又辗转日本,我国卫生部从日本影印回国出版。20世纪90年代以来,无论是研究的角度还是研究的深度,都远远超过80年代。人们的饮食消费观念已逐渐趋于成熟,以前的生猛海鲜横行大江南北,狂吃滥饮、比财斗富的场面已鲜见于茶楼酒馆。当人们从比财富、吃面子的狂躁虚荣中逐渐冷静下来,理性消费逐渐占了上风,返朴归真、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成了迫切的要求,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内在文化品味的凸现,要求有一批既对饮食文化有深入研究、又深谙饮食之道的专家。所以这个时期的中国饮食文化研究,具体表达在有关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著作纷纷涌现,在研究力度和研究深度上都有了进一步的拓展。三、海外的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热潮中国饮食文化近现代研究的兴起,并非在中国大陆,也并非是由华人为中坚力量率先做起来的。严格地说,中国食文化研究在近现代的兴起,是由日本学者率先开始并以该国学者为主力队伍的。这就是“世界瞩目,先著一鞭〞的第三个阶段。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至今的半个多世纪里,有大批日本学者从事中国食文化研究并提供了堪称丰硕的成果,面且这种势头还更趋兴旺。而在1940~1970年这30余年里,则几乎完全是日本学者垄断着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领地,其中以筱田统和田中静一先生等老一辈学者的成就最高、影响最大,也为中国学界和食文化学者所熟知与敬仰。日本学者之外,对中国饮食文化研究做出了先导性奉献的,当以李盛雨等为代表的韩国学者的工作。而由于中日两国的“一衣带水〞和中国与朝鲜半岛的紧密毗连,中日、中国与朝鲜半岛长久交往的历史事实,其学者食文化研究的许多著述,都有相当局部的中国食文化内容或相当的参考意义,其中日本学者的成果尤为突出。在日本学者之后研究中国食文化的,是海外华人学者和个别欧美汉学家。他们的研究连同日本学者的研究共同构成了中国食文化研究开展过程中的第三个阶段。综观数十年间海外学者的中国食文化研究,可以说是思想活泼,范围广泛,学者如林,成果丰硕。相对中国大陆的研究队伍和研究现状而言,这些特点显得格外鲜明。所谓学者如林,是指研究者大都是文史专家、哲学家、文化学者等,有些甚至是著作等身、卓有建树的大学问家。这些研究者在开拓食文化领域之前大都已经是博学多识、建树颇丰的学者,即由成名之学而后治食史或食文化。他们坚实深厚的功力、科学圆熟的方法,求实的精神和严肃的态度都是足堪称道的。由根本的资料入手,广征博引、推勘论列,实事求是地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是这些研究者的共同方法论。四、方兴未艾的中国饮食文化研究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进入了以中国人自己的研究为重心的深化阶段。对饮食的研究是以烹饪为中心进行的,许多意见都是在“烹饪王国〞的旗帜和意识下发表的。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的10余年间,菜谱类书和烹饪技术普及读物的大量出版是研究的根本特色和主要成果。自80年代初起,陆续出版了一些烹饪专业大中专教材和饮食文化方面的书籍,以饮食史、饮食风俗、饮食艺术等饮食文化内容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图书有数百种之多。90年代的饮食文化研究出现了一个空前高潮。目前,从事饮食文化研究的队伍时分庞大。五、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趋势随着科技的迅速进步和经济的高度开展,人们的饮食观念也在随之转变,进而对自己的饮食生活提出新的更高的时代要求。饮食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活泼、更新、开展的趋势。人们不仅希望吃到美味可口、营养丰富、快捷方便、风味多样、科学平安、功能有效的食品,而且对食生活开始更新观念的审视。这必将大力推动中国饮食文化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犁深,中国饮食文化民族史、人类学、民俗学、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以及区域史、专门史的研究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既不会囿于某一或某些领域的事象层面,也不会仅仅局限于单纯的“弘扬〞,一定会在人类饮食文明和民族饮食文化的历史存在与开展结构中透视和探究民族食生产、食生活、饮食文化的更丰富表象与更深刻内涵;不仅注视食事的昨天,更会注重今天和明天。作为饮食文化重要内容的烹任研究,必将走出厚古和国粹观念的影响,在传统与习俗为人们一如既往重视的同时,必然会通过对传统工艺标准化、标准化、科学化的深入探讨和研究整理,逐步实现传统食物加工的社会化、工业化、现代化。传统烹任的革命性变革是不可防止的,这一变革正在进行中。烹任研究不仅要看过去,更要把注意力放在民众现实生活、放在民族群众日常三餐的内容及其变化上。作为中国饮食文化重要组成局部的茶文化、酒文化以及食品和进食文化等,都将更深入地开展研究。史料钩沉〔如从正史、方志、笔记、诗词、小说等史文典籍中搜检出饮食文化史料〕、文献整理、饮食考古、文字训诂、食品科技史、民族饮食风习、中外饮食文化交流与比拟等领域都将成为研究的重点。2007年绍兴中国酱文化博物馆的建成开放,代表着学术研究与现实民生紧密衔接、食品生产与食品文化密切结合的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新趋势。它标志着从原始农业一路走下来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正在从食生产、食消费的大国开展成为人类历史上饮食文化与文明同样高度开展与兴旺的伟大民族,中国人在不断建设自己美好饮食生活的同时,会使人类饮食文化变得更光明、更美好。第三节绿色生活一、“绿色生活〞的定义绿色生活是将环境保护与人们的日常衣食住行的生活融入一体的新文明、新风气的生活。绿色生活是一种现代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态度,要求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一种平安、健康、无公害、无污染的生活;是人类通过自身的所有实际行动,来实践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最终目的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天然节奏和自然循环相一致。因此,绿色生活是新世纪的时尚,它表达着一个人的文明与素养。绿色生活作为一种现代生活方式,包括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1、节约资源、减少污染: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经济迅速开展,对资源的需求量猛增,〔建国初期,某国领导人来中国视察,感慨地说:中国的道路真宽敞,一点都不堵车,其实中国的道路一点都不宽,只是当时中国的机动车太少,因此对资源的消耗很少;2010年12月24日北京对购车进行了限制,小客车2011年限购24万辆,欲购车者除了符合规定条件外,采用摇号方式进行,2011年1月26日首次摇出17600辆,中签率10.6比1,2月26日中签率降为16.6比1。再如大家熟知的一次性筷子,我国是出口日本的大国,日本每年约消耗257亿双一次性筷子,日本仅生产3%,97%依靠进口,其中的99%从中国进口;日本的森林覆盖率为64%,而我国缺乏17%,且1999年日本将进口一次性筷子的关税从5.2%下调到4.7%;假设一棵树可生产1万双,则每年需要250万棵树,相当于几万亩的森林。〕同时由于过度开发和技术的相对落后造成资源日渐贫乏,环境问题也显现出来,倡导绿色生活,要求人们充分而无污染或少污染地利用资源;2、绿色消费、环保选购:绿色生活还倡导人们选购环保节能产品,比方节能日光灯,选购小排量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3、重复使用、屡次利用:充分利用资源,其中很重要的一局部,比方一纸多用,双面打印,一水多用等;4、分类回收、循环再生:对于废旧电池类的回收不仅能防止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还能回收贵重金属等;5、保护自然、万物共存:环境问题日益明显,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类的生产生活所排放的废弃物超出了自然净化所能承受的能力,破坏了大自然中的平衡。二、饮食文化与绿色生活中国人传统的饮食追求,是“美味享受、饮食养生〞。把饮食的味觉感受摆在首要的位置,中国的传统饮食观,不存在营养的概念,只讲饮食养生,把饮食作为一种艺术,以浪漫主义的态度追求饮食的精神享受。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理论,形成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食物结构,可以看出这种食物结构是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我们现在的饮食结构是什么样的呢?很显然,肉类等的比例大大增加了,这种饮食结构是科学、合理的吗?是有利于保护环境的吗?换言之,这种饮食是绿色的吗?因为绿色饮食是绿色生活的重要组成局部,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绿色饮食呢?同学们也许会说尽量选择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没错,这样可以通过市场的调节作用,逐渐将那些在生产中对环境产生破坏的食品淘汰。还有就是要养成绿色的饮食习惯,即尽量减少畜禽肉类的比例。我们吃肉,吃这些动物性的膳食,首先我们的身体出问题了,地球的健康也与肉食有关,让地球的能源消耗得非常快,造成整个地球、人文、经济非常大的负担。土地退化引起土壤流失、贫瘠、污染、缺水、盐碱化、生物链破坏等,影响全球1/3人口吃饭问题。“减少畜禽肉鱼〞的比例在减少“富贵病〞的同时也非常有利于地球和环境。这是因为生产这些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首先,对于肉类,2007年7月,英国一科学家艾伦·卡佛特,用数学运算的模式算出人类使用能源的21%是花在饲养家畜上面,他进一步提出这21%的能源还没有包括生产饲料、机械屠宰、包装、运输与冷藏等间接排放CO2的过程,而CO2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使气候变暖。同时在生产这些产品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另类的粮食糟蹋,如经过科学家的计算,饲养一头乳牛要损失78%的蛋白质;乳牛产生的牛奶蛋白质含量很高,怎么会有损失呢?事实上如果把饲喂乳牛的这些谷类里面的蛋白质总和加起来再扣掉它所生产出来的牛乳的蛋白质,发现还有78%的蛋白质是损失的,这个损失的比例太大了,我们用这么好的植物性蛋白来换动物蛋白质,而且还要损失78%,这还是损失最少的;养一头肉鸡要损失83%的蛋白质,养一头肉猪损失88%的蛋白质,养一头肉牛居然损失94%的蛋白质。我们必须宏观考虑以上结论:〔1〕集约养殖牲畜是养活人类最昂贵的方式;〔2〕生产动物性蛋白效率极低,大概要用16~20倍的植物蛋白来交换,而动物性蛋白居然还不如植物性蛋白;〔3〕生产肉所需要的水是小麦的100倍,是马铃薯的200倍。美国也有科学家呼吁:美国人均肉量减半可减少30%农业用地和24%的水污染,这个紧张的生活立即就得到舒缓,地球这一严重的负担也可以得到某种程度的舒缓。吃肉是这个样子,吃鱼会不会好些呢?吃鱼问题更大,超过半数市售鱼残留过量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POPs是指人类合成、能持久存在环境中通过食物链累积,并对人类健康有严重危害的化学物质。科学家发现POPs会储存在动物的脂肪组织里面,很容易被脂肪组织吸收,且排不出去,因而通过食物链的累积会放大到原值的上万倍以上。POPs对人体的伤害有多大?致畸、致癌、致突变,对肝、肾等内脏、神经、内分泌以及生殖系统有急、慢性毒性,又叫环境荷尔蒙。它会干扰生态平衡,会使很多的动物性别错乱,也干扰到整个生殖系统的正常表现。戴奥辛〔二噁英〕是举世最毒的物质之一,亿分之一克就能毒死一成人,清华大学的一些研究说明:有些深海鱼油、鱼肝油中二噁英含量超标严重,最高超过允许值的24倍,会导致肝肿大、疲倦、恶心、高血钙等;另外一种叫六氯苯〔六六六〕,短期高浓度接触六氯苯会引发呼吸衰竭,新生婴儿夭折等。POPs可通过母体传给婴儿,越冷地区越容易累积POPs,像北极圈、南极圈,这些地区的鱼中POPs含量相应增高,爱斯基摩人母乳含POPs较其他地区多,胚胎和婴儿时期最脆弱,发育中的大脑、神经和免疫系统受到这些污染物侵害最大,孕妇应防止吃这些鱼类。还有一些饱吸化学毒物的水生物,如一粒生蚝每小时可过滤37.85公升水,水被过滤掉了,而水中有害的化合物还留在生蚝里面,一个月生蚝体内所储存水中有毒的化学物品会超过七万倍的浓缩量。同时捕鱼对生态还会产生极大影响。据科学家评估,北大西洋过度捕捞的情况非常严重,将导致海洋生态在未来几年崩溃。假设过度捕捞的情况持续下去,拖网渔船在不久的将来捞起来的只剩下水母和浮游生物。拖网捕鱼每次约能捞起15吨鱼货。渔船后面拖着一张大网,网的边缘用坚硬的特殊的结构架构起来,拖的结果整个海床会被一次性破坏掉,宁静的海床聚集着多种深海珊瑚、海绵、鱼类,也是小鱼虾孕育地,可是被拖网一扫,千万年结晶立即毁于一旦,带来非常严重的生态破坏,全球52%的海洋渔业资源已由这种捕鱼方式消耗殆尽,海床被破坏,鱼产卵的家被破坏,无法进行繁殖。山埃捕鱼摧毁珊瑚生态。山埃是一种化学药品,可令珊瑚鱼头昏脑胀轻易被活捉,有的吃活珊瑚鱼,有的欣赏。用山埃捉一条活鱼便摧毁1平方米珊瑚,珊瑚礁形成需花上千、上万年,破坏后复原无期。据统计,香港是全球进口珊瑚鱼最多的地方,每年消耗量约两万五千吨,也有的通过此口岸分配到很多地方,60年代至今已消耗100万公斤的山埃,35mg山埃就能毒死一名70公斤成年人,100万公斤足够夺去286亿人的性命。炸药捕鱼如同杀鸡取卵。把炸药埋在海床上,在水底引爆炸药渔民便可捞起死鱼,但爆炸威力强烈,往往将海底变成废墟。延绳钓捕鱼误捕严重。一条船后面拉着一条长100公里的尼龙绳,绳上挂着数以千计、万计的鱼钩,开过去的地方就在钓海底的鱼货。预估全球每天有500万个鱼钩在海底里面捕鱼。可是捕到的只是鱼吗?延绳钓的误捕严重,海鸟会误食鱼钩而死亡,鱼钩常常活生生的把海鸟跟海龟钩死,或者是缠死,因为它长100公里,海鸟捕食鱼类时,鱼正好被鱼钩钩住,这样海鸟在不知情的情况之下跳下来,吃到鱼的同时也被鱼钩钩住。每年估计误捕4万海龟、30万鸟类,其中包括10万只濒临绝种的信天翁。围网捕鱼误捕更为严重。围网就是两条船拉起一条网,这个网的长度可以是1公里,深度300米。两条船向两边绕开来,中间就形成一个圆圈,把鱼货困在里面。围网捕鱼误捕非常严重,据美国海洋气象研究所评估,自1959年起逾600万头海豚被围网误捕。因为有些鱼〔如鲔鱼〕常常会跟海豚一起出现,而这些是非常有经济价值的鱼货,捕鱼的人虽然没有看到要捕的鱼,但是看到了海豚,就把网围起来,把所有的鱼都捕上来,这些海豚往往被捕到船上的时候已经奄奄一息,再被误捕的人推倒海里面去,这样一上一下往往造成这些海豚的死亡,海洋生态哪禁得起这样的蹂躏?全球误捕的状况非常严重,约25%的鱼是误捕的,每年约680万到2700万吨,被误捕后再被丢到海里去。鱼翅的捕获非常残忍。把捕到的鲨鱼的鱼翅切掉之后,正在大量流血的整个鱼体,就被推倒海里面去,让它自生自灭。人的口腹之欲很小,蔬食菜羹尽可充腹,但是却造成这么多无辜的生物非常残忍地死亡。过度和非法捕捞造成海洋生态多样性日趋脆弱,海洋生物多样性以惊人速度下降,有90%大型海洋鱼类已经消失。养殖渔业中提供给人类将近1/3的海产,吃养殖的鱼问题依然极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养鱼业消耗全球87%的鱼油和53%的鱼粮;养殖过程中会排放大量污水;养殖时会喂食抗生素、抗菌剂、生长激素等,对人体的影响也较大;建立养鱼场也摧毁海洋生态,一个渔场平均寿命约为5~6年,废弃后海洋的生态、沿海的生态也会跟着受到很大的冲击。抗生素滥用与残留问题严重,鱼类霍乱弧菌抗药性可传递给人类霍乱弧菌,从而引起感染性疾病,为治疗带来困难,在家禽家畜中亦然;硝基呋喃是动物用的抗菌剂,广泛添加于水产和畜禽饲料,而其为致癌物,近年来超标严重。化学药品通过食物链长期在体内富集,造成肝肾功能的障碍,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引起多重功能障碍。因此,如何标准我们的日常饮食,做到绿色生活,值得每一个人深思。第四篇:中外饮食文化的差异中外饮食文化的差异——《看舌尖上的中国》有感朱有为学号1210520126一、饮食观念的差异饮食本是人类最根本的活动,但假设将问题提到为什么吃、怎么吃的层次,它就表达为一种意识或观念了。在饮食观念上,中西方有着明显的差异。西方是一种理性的、讲求科学的饮食观念。他们强调饮食的营养价值,注重食物所含蛋白质、脂肪、热量和维生素的多少,而不追求食物的色、香、味、形的完美。即便是口味千篇一律,甚至味同嚼蜡,他们也会遵从理智的告诫,将它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西方人吃的是营养。他们很少或几乎不把饮食与精神享受联系起来。在饮食上反映出一种强烈的实用与功利的目的性。中国人的饮食强调感性和艺术性,追求饮食的口味感觉,而不注意食物的营养成份,多从“色、香、味、形、器〞等方面来评价饮食的好坏优劣,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简单地说,中国人吃的是口味。“味〞,是中国饮食的魅力所在。中国人饮食的目的,除了果腹充饥,同时还满足对美味的渴望,带来身心的愉悦。二、食物种类首先中卫饮食文化的差异表现在于食物种类或者说是食材上,比方中国人是以米饭、面条、面饼为主食,而西方人则不同,它们则以面包为主食,几乎不吃米饭。如果从三餐角度来分析的话,早上中国人喜欢喝粥、吃面条、吃大饼油条、喝豆浆、吃榨菜、萝卜干,而西方人则吃三明治、面包、牛奶,佐以花生酱,奶酪等等。午餐的话,他们喜欢吃汉堡包,配以可乐,咖啡等饮料,而中国人的午餐则是米饭,面条,炒菜加上一个汤,晚饭的话中国人的晚餐和午餐区别不大,而西方人则会享用牛排,土豆泥〔羹〕,一整只烤鸡等等。三、烹饪方法中国烹饪方法奇多:溜、焖、烧、汆、蒸、炸、酥、烩、扒、炖、爆、炒、砂锅、拔丝等无所不有,做出的菜肴更是让人眼花缭乱。中餐工艺的变化较为复杂,很多菜点都费工费时,点缀过多,进盘的很多不能食用,不但造成原料的浪费,而且效果未必好。中国厨行有句话:“厨师三分艺,用料七分功〞强调厨师个人对原料的选择、分档使用的重要性,也就是原料的标准对菜肴的出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西方人饮食强调科学与营养,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标准行事,菜肴制作标准化,因而厨师的工作就成为一种极其单调的机械性工作。再者,西方人进食的目的首在摄取营养,只要营养够标准,其他尽可宽容,因而今日土豆牛排,明日牛排土豆,厨师在食客一无苛求极其宽容的态度下,每日重复着机械性的工作,当然无趣味可言。西方的烹饪方法不像中国那样复杂多变,西餐的装盘立体感强,可食性强,所有进盘的食品绝大多数都能食用,点缀品就是主菜的配菜。西餐的原料多项选择择新鲜、无污染、天然、操作工艺自然的,尽量发挥其本味,干货原料用的不是太多,牛奶在西餐中是不可缺少的原料。供给商已根据原料的特点,使其进一步标准化、标准化,厨师不再是单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判断和确定使用哪种原料。四、食用习惯饮食方式也即怎么吃的问题,在这一点上,中西方存在明显的差异。在中国无论是家庭用餐还是正式宴席,都是聚餐围坐,共享一席。人们相互敬酒、劝菜,要借此表达出人们之间的相互尊敬、礼让的美德以及和睦、团圆的气氛。特别是在各种年节里,更是借饮食而合欢。这种会食方式,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传统,它是以氏族宗法观念为根底的。会食方式首先在家庭及家族中普遍存在,继而推广到家族之外。中国人常通过这种用餐方式来教化和表达各种“礼〞,来反映长幼、尊卑、亲疏、贵贱等关系以及交流感情。由于这种围坐共饮的方式迎合了传统家族观念,客观上起到了维护家庭稳定和促进家庭成员团结和睦的作用,所以长久地流传下来。合家老小,欢聚一堂宴饮也确是一种天伦之乐。但同时这种用餐方式也有它的弊端,主要是不讲科学、不卫生,浪费也很大。现在,人们已逐渐认识到这种弊端,开始改革,如我国的国宴已实行了分餐制,但在全社会尚有待于普及。在“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饮食纪录片中,这种亲情、团圆,家的感觉或许比那些美食更加明显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到达交谊的目的。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表达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表达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在一些电影中经常可以看见。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五、使用器具的差异中国人的餐具主要是筷子、辅之以匙,以及各种形状的杯、盘、碗、碟。中国烹饪讲究餐具的造型、大小、色彩与菜品的协调,讲究“美器〞,把饮食当作艺术活动来对待,不仅要一饱口福,还要从中得到一种美的艺术享受。西方人多用金属刀叉,主要有不锈钢餐具,以及各种杯、盘、盅、碟,也是各司其职,不能混用。但西餐在装盘配器上不象中国人这样强调艺术美,其餐具的种类、菜肴的造型,都较为单调。简言之,西方人重在食物的内容,而中国人则强调菜肴的形式和从中获得的感受在上海的西餐馆这种感受尤为明显。其实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远远不止于此,还有饮食礼仪,饮食内容等等。其实正是存在了不同,所以我们的食物才会如此多彩美味。第五篇:中外饮食文化不同之处研究中外饮食文化不同之处研究简介:中外饮食文化论文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原因分析及其研究意义摘要:中西方在饮食文化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文章分析了形成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内在原因,其意义在于既能有助于深刻理解中西文化中的不同之处,跨越文化交际障碍,又能培养人们在跨文化交际时的适应能力,有效地防止交际双方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解。文化人类学的最一般的目标,是努力理解所有人类文化以及这些文化的创造进程的相似点及区别,为了实现这个目,就必须进行比拟。跨文化比拟研究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一种根本方法。人类的文化基质是共有的,中西文化的差异性是历史的而不是自然生就的。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饮食文化往往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化的浓缩。中国与英美等西方国家对于饮食的观点和态度、饮食的内容及特点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揭示这些差异以及内在的原因,有助于跨越文化鸿沟,有助于世界性的文化融合。一、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表现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凝聚起来的生活方式的总称。当一个民族形成了固定的饮食习惯、饮食技巧和饮食观念后,便构成了一种亚文化。中国与英美等西方国家对于饮食的观点和态度、饮食的内容及特点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主要有:其一,饮食观念、味道和营养。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管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力求口味清淡和膳食的均衡,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西方人在摄取食物时根本上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理解饮食的,饮食只是一种手段,而享受在饮食中并不占重要位置,故而不会过分地追求口味。然而,中国人却是一种感性饮食观念。中国人很重视“吃〞,“民以食为天〞人们把吃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不仅维持生存,还用它维持健康,即“药补不如食补〞;同时人们对美味展开了孜孜不倦的追求。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词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词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词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其二,烹饪用料的选择。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吃大块肉、整块鸡等。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烹调时,在用料上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可能在中国人看来都是极好的原料。西餐原料主要是动物类和海洋鱼类,辅以植物类;中餐原料主要是植物类和淡水鱼类,辅以动物类。其三,用餐方式。这是中西饮食文化中最明显的差异表现,也是中方文化中的社会心理、价值观、民族习俗方面的差异在饮食上的表现。通常中国人请客吃饭采取的是一种“共享〞的方式,大家共享一席,共享桌上的菜肴,往往一道菜刚上桌,在主人的殷勤招呼下,众人通力合作,共同“消灭〞盘中之物,最后结账也是争相付钱。一切行为都强调突出的是一个“合〞字。而受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西方人请客吃饭的习惯是每人一份,且主客双方各自点自己的饭菜,不必考虑他人的口味和喜好,用餐时也只吃自己的盘中餐,付钱也往往采取从制,各人自付各人账。其四,用餐礼仪。这方面中西两者更显不同。在中国古代,在用餐过程中,就有一套繁文缛节。《礼记•曲记》载:“共食不饱,共饭不择手,毋放饭,毋固获,毋扬饭。卒食,客自前跪,撤饭齐以授相者,主人辞于客,然后客坐。〞意思是:大家共同吃饭时,不可以只顾自己吃饭。如果和别人一起吃饭,必须检查手的清洁。不要把多余的饭放回锅里,不要专占着食物,也不要簸扬着热饭。吃完饭后,客人应该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的盘碟,交给主人,主人跟着起身,请客人不要劳动,然后客人再坐下。这些礼仪有的在现代也是必要的礼貌。在西方宴席上,主人一般只给客人夹一次菜,其余由客人自主食用,假设客人不要,也不便硬让人家再吃,也不要按中国人的习惯频频给客人劝酒、夹菜。吃东西时,也不要发出响声,但客人要注意赞赏主人准备的饭菜。假设与人谈话,只能与邻座的交谈,不要与距离远的交谈。二、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内在原因1.中西方饮食文化的渊源。中西方在社会开展、传统文化思想、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1)中国传统文化。早期中国文化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很大。中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南部,西北面是茫茫的沙漠、草原和戈壁,东南则是茫茫的大海。中国文化的温床—黄河流域,土地比拟肥沃,但是气候条件比拟恶劣。中外饮食文化论文黄河流域在其开展过程中逐渐干旱,逐渐变得不利于农业生产。尽管先秦诸子百家,相互诘难,殚精竭力,却殊途同归,目的都是要建立一个没有争斗的理想世界。中国文化还具有另外的两大特征:一是追求适用,杜绝一切不实用的东西。历史上,所有的实用的技术十分兴旺,如农业科技和医学十分兴旺,而有关的非实用的一些东西则无法开展;二是中国文化表现出特有的仁爱特征。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者爱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2)西方文化。广义的西方文化是指产生于西半球与东方文化相对应的文化体系。狭义的西方文化即仅指欧洲文化。在论及西方文化之成因、起源时,本文取狭义之西方文化。西方文化的童年时代—希腊文明,是世界最古老的文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