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史复习整理_第1页
中建史复习整理_第2页
中建史复习整理_第3页
中建史复习整理_第4页
中建史复习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第一章古代建筑发展概况我国古代建筑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历史阶段,其中封建社会是形成我国古典建筑的主要阶段。原始社会逐步掌握了营建地面房屋的技术,创造了原始的木架建筑,满足了基本居住和公共活动的要求。奴隶社会,以夯土墙和木构架为主体的建筑已经初步形成,前期在技术和艺术仍未脱离原始状态,后期出现了瓦屋彩绘的豪华宫殿。封建社会形成了成熟、独特的体系。第一节原始社会建筑(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我国已知最早人类居住地方是天然的岩洞。氏族社会具有代表性的房屋遗址主要有两种:一是长江流域多水地区由巢居发展来的干阑式建筑;另一种是黄河流域由穴居发展来的木骨泥墙房屋。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发现了我国已知最早采用的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一个实例。黄河中游原始社会晚期的文化先后是仰韶文化(母系)和龙山文化(父系)。山西临潼姜寨发现仰韶文化已知,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也是仰韶文化代表。仰韶末期,出现柱子排列整齐,木构架和外墙分工明确的建筑实例。龙山文化住房遗址有了家庭私有的痕迹,出现了双室相连的套间式半穴居。在仰韶时期中已经有了在室内地面和墙上采用白灰抹面,但普遍采用是在龙山时期。龙山文化遗址中还发现了土坯砖。山西襄汾陶寺村龙山文化遗址中出现了白灰墙面上刻画的图案,这是我国已知最古老的居室装饰。原始祭坛和神庙:浙江余杭县的两座祭坛遗址分别位于瑶山和汇观山,都是用土筑成的长方形方坛。中国最古老的神庙遗址发现于辽宁西部的建平县境内。神庙室内已用彩画和线脚来装饰墙面。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对立的出现,城市也逐步形成。龙山文化时期,在聚落外围构筑土城墙的现象比较普遍,把挖壕沟和筑城墙结合起来。第二节 奴隶社会建筑(公元前2070年~前476年)夏公元前2070~前1600年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是夏末都城斟郡。在这遗址中发现了大型宫殿和中小型建筑数十座。其中一号宫殿规模最大。这所建筑遗址是至今发现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的实例。在夏代至商代早期,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建筑群组合已经开始走向定型。商公元前1600~前1046年商朝统治中心以河南中部黄河两岸为中心,东至大海,西至陕西,南抵安徽、湖北、北达河北。出现了文字。1983年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以东五六公里处的尸沟乡,发现了另外一座早商城址,考古学家认为这是商灭夏之后所建的都城 ,主殿是迄今所知最宏大的早商单体建筑遗址。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根据宗法分封制度,奴隶主内部规定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城墙高度、道路宽度以及各种重要建筑物都必须按照等级制造,否则,就是“僭越”。西周有代表性的建筑遗址有陕西岐山凤雏村的早周遗址和湖北蕲春的干阑式木架建筑。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是一座相当严整的四合院式建筑,由二进院落组成。中轴线上依次是影壁、大门、前堂、后室。前堂和后室之间用廊子连结。门、堂、室的两侧为通长的厢房,将庭院围成封闭空间。院落四周有廊环绕。屋顶已采用瓦。这组建筑规模并不大,却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湖北蕲春西周木构架建筑遗址散布在五千平米的范围内,建筑密度相当高。这说明干阑式木构架建筑可能是西周时期长江中下游一种常见的居住建筑类型,对照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社会建筑,可以看到其渊源关系。瓦的发明是西周在建筑上的突出成就,使西周建筑从“茅茨土阶”的简陋状态进入了比较高级的阶段。制瓦技术是从陶器制作发展而来的。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早期建筑遗址中,发现的瓦比较少,可能只用于屋脊、天沟和屋檐。西周中晚期,发现的瓦的数量就比较多了,有的屋顶已经全部铺瓦。瓦的质量也有所提高,并且出现了半瓦当。两处遗址中发现了铺地方砖。凤雏的建筑遗址中发现了在夯土墙上用三合土(白灰+砂+黄泥)抹面。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铁器和耕牛的使用,社会生产力日益提高。奴隶社会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生产关系开始出现。著名木匠公输般(鲁班)就是此时期的匠师。春秋时期,建筑上的重要发展就是瓦的普遍使用和作为诸侯宫室用的高台建筑(或称台榭)的出现。凤翔秦雍城遗址中,出现了36cmX16cmX6cm的砖以及质地坚硬、表面有花纹的空心砖(两者均为青灰色砖),说明中国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开始了用砖的历史。随着诸侯日益追求宫室的华丽,建筑装饰与色彩也更为发展。陵园不用围墙而用隍壕作防卫,可以说是秦陵的一种特色。第三节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战国至南北朝公元前475年~公元589年)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一跃成为强国,建立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战国时期手工业商业发展,城市繁荣,规模日益扩大,出现了一个城市建设的高潮。战国时期高台建筑仍然很盛行。铁制工具的应用,使木构架建筑施工质量和结构技术大为提高。筒瓦和板瓦在宫殿建筑商广泛应用,并有在瓦上涂上朱色的做法。装修用的砖也出现了,当时的制砖水平已经很高了。秦公元前221年~前206年史上著名的阿房宫、秦始皇陵(骊山陵),至今遗址犹存。秦都咸阳的布局是有独创性的,它摒弃了传统的城郭制度。长城起源于战国时期诸侯之间相互攻占自卫。现在所留长城为明朝遗物。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是我国古代建筑史上有一个繁荣时期。它的突出表现就是木构架建筑逐渐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有了很大发展。.后世常见的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主要木结构已经形成。多层木构架建筑已经很普遍,木构架建筑的结构和施工技术有了巨大进步,但是还没有解决大空间建筑的技术问题。.作为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显著特点之一的斗棋,在汉代已经普遍使用。当时斗棋形式很不统一,但是结构作用比较明显,为了保护土墙、木构架和房屋基础,用向外挑出的斗棋承托屋檐,使屋檐挑出足够的深度。.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特色之一的屋顶,形式也开始多样化。当时以悬山顶和庑殿顶为做普遍,歇山与囤顶也有所使用。.在制砖技术和拱券结构方面,汉代有了巨大进步。当时的拱顶有纵联砌法和并列砌法两种。到了东汉,纵联拱称为主流。战国时期,建筑物散水、柱础以及路面已经开始用加工平整的石板,但是我国的石建筑主要是在两汉主要是在东汉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三国、晋、南北朝220~589年由于佛教的传入引起了佛教建筑的发展,高层佛塔出现了,并带来了印度、中亚一带的雕刻、绘画艺术,不仅使我国的石窟、佛像、壁画有了巨大发展,而且也影响到建筑艺术,使汉代比较质朴的建筑风格,变得更为成熟、圆淳。这个时期最突出的建筑类型是佛寺、佛塔和石窟。现存的栖霞山千佛寺就是南朝齐、梁时的王公贵族们施舍而造。北魏统治者建都平城是,开凿云冈石窟。迁都洛阳之后,开凿龙门石窟。北朝佛寺以洛阳的永宁寺为最大,中国的佛教由印度经西域传到内地,初期佛寺布局与印度相仿,仍以塔为主要崇拜对象,置于佛寺中央,而已佛殿为辅,置于塔后。北魏洛阳有很多佛寺是由贵族官僚的邸宅改建的,所谓“舍宅为寺”,前堂给位大殿,后堂改为讲堂。佛塔到中国后缩小变为塔刹,和中国东汉已有的多层木结构阁楼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式的木塔。永宁寺塔是当时最宏伟的一座木塔。南北朝木塔虽然盛行一时,可是没有留存。除了木塔之外,还发现了石塔和砖塔。北魏时所建的河南登封嵩岳寺砖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佛塔。是密檐式塔,仅作礼拜对象。石窟是在山崖上开凿出来的窟洞型佛寺。最早是在新疆的克孜尔石窟,其次是甘肃敦煌莫高窟。后来著名的有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石窟中规模最大的佛像都由皇室或者贵族、官僚出钱修建,窟外往往还有木建筑保护。从建筑功能布局来看,石窟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塔院型,以塔为石窟中心。二是佛殿型,窟中以佛像为主要内容,这类石窟较普遍。三是僧院型,主要供僧侣打坐修行之用。我国自然山水式风景自秦汉开始兴起,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有重大发展。北方十六国时期增加了垂足而坐的高坐具,为宋以后废弃席坐创造了条件,,随之建筑内部增高。石刻方面较汉代有了进一步提高。第四节封建社会中期建筑(隋至宋581~1297年)隋唐至宋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成熟时期。隋581~618年隋朝统一中国,。建筑上主要是兴建都城 大兴城和东都洛阳城,以及大规模的宫殿和园囿,并开通南北大运河、修长城等。大兴城是隋文帝时所建,洛阳城是隋炀帝时所建,这二座都城都被唐朝继承,进一步发展为东西二京,也是我国古代宏伟,严整的方格网道路系统城市规划的范例。其中大兴城又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城市。隋朝留下的建筑物由李春负责建造的著名的河北赵县安济桥,它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敞肩拱桥或称空腹拱桥。除了石桥外,还有大业七年所建的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在陕西西麟游发掘的仁寿宫是隋文帝命宇文恺等人兴建的一座离宫。唐太宗时改建成九成宫,表现出园林建筑特有的风貌。唐618~907年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高潮时期。建筑技术和艺术也有巨大发展和提高。唐代建筑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规模宏大,规划严整。唐朝首都长安是隋朝规划兴建的,但唐集成后又加扩充,使之成为当时世界最宏大繁荣的城市。长安城的规划是我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它不仅影响着渤海国东京城,而且还影响了日本平城京,和后来的平安京。这些城市的布局方式和唐长安城基本相同,只是规模较小。第二、建筑群处理日趋成熟。战国的陵墓通常采用3座、5座建筑横向排列的方式。汉代的宗庙、明堂、辟雍、宫殿、陵墓、丞相府一类最隆重的建筑物,大多采用四面设门阙,用纵横轴线对称的办法,但长安13座礼制建筑仅作简单的排列,各组建筑物之间缺乏有机的组合。到了隋唐,不仅加强了城市总体规划,宫殿、陵墓等建筑也加强了突出主体建筑的空间组合,强调了纵轴方向的陪衬手法。第三、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东汉至南北朝已解决了高层木建筑的技术。当时木架结构特别是斗棋部分,构件形式以及用料都已规格化,说明当时已经有了用材制度,即将木架部分的用料规格化,一律以木料的某一断面为基数计算。用材制度的出现,反映了施工管理水平的进步,加速了施工速度,便于控制木材用料,掌握工程质量,对建筑设计也有促进作用。第四、设计与施工水平提高。掌握设计与施工的民间技术人员 都料(直到元朝仍在沿用)。第五、砖石建筑有进一步发展。隋唐时期,虽然木楼阁式塔仍是塔的主要类型,但是我国保留下来的唐塔全是砖石塔。唐时砖石塔有楼阁式、密檐式和单层塔三种,其中楼阁式砖塔是由楼阁式木塔演变而来。作用可供登临远眺。代表作品:西安大雁塔。密檐塔的砖檐多用叠涩法砌成,仅作礼拜对象。如河南登封法王寺塔、西安小雁塔等。单层塔多作为僧人墓塔,规模小,数量多,如河南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山西平顺海会院明惠大师塔等。唐时砖石塔的外形,已经开始仿效木建筑的方向发展,反映对传统建筑式样的继承和对砖石材料的加工渐趋精致成熟。第六、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唐代建筑的风格是气魄宏伟,严整而又开朗。结构和艺术相结合,没有单纯为装饰出现的构件,达到了力与美的完美统一。唐代琉璃瓦也较北魏时增多了,长安宫殿的琉璃瓦以绿色居多。但是此时琉璃瓦的数量较灰瓦和黑瓦较少,可能多用于屋脊和檐口部分(清代“剪边”)五代907~960年在建筑上,五代时期主要是继承唐代传统,很少新的创造,仅吴越、南唐石塔和砖木混合结构的塔比唐朝有所发展,石塔如南京栖霞山舍利塔、杭州闸口白塔与灵隐寺双石塔;砖木混合结构的塔如苏州虎丘云岩寺塔、杭州宝俶(chu)塔等都是在唐代砖石塔的基础上进一步仿楼阁式木塔。建都于广州的南汉,还铸造了铁塔。宋960~1279年由于两宋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使建筑水平也达到了新的高度,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唐以前的封建都城实行夜禁和里坊制,到了宋朝都城汴梁再也无法实行里坊制和夜禁,虽然仍保留“坊”的名称,但实际内容已经改变。城市消防、交通运输、商店、桥梁都有了新的发展。第二,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北宋时,在政府颁布的建筑预算定额《营造法式》中规定,把“材”作为造屋的尺度标准,即将木架建筑的用料尺寸分成八等,按屋宇大小、主次量屋用“材”。这种方法用文字确定下来作为政府的规定予以颁布是首次,以后历朝木架建筑都沿用这个方法,直到清代。《营造法式》是王安石变法进行改革的产物,为了掌握设计和施工标准,控制财政开支。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著书人是将作监李诫。在此之前,还有都料喻皓所著的《木经》,但原书已失,尽在沈括《梦溪笔谈》中摘录了若干段落。第三,建筑组合方面,在总平面上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以便衬托出主体建筑。第四,建筑装修和色彩有很大发展。这和宋代手工业水平提高及统治阶级追求奢华绚丽是分不开的。明清时期门窗样式基本上是承袭宋代做法,但在清中叶玻璃应用之后,又出现了门窗格子式样的一次大变化。唐代以前建筑色彩以朱、白两色为主,佛光寺大殿木架部分刷土朱色,唐代色彩明快端庄。宋代木架部分采用各种华丽的彩画,屋顶部分大量使用琉璃瓦。唐代以前的室内空间分隔主要依靠织物,宋代主要采用木装修了。家具基本上废弃了唐代以前席坐时代的低矮尺度,普遍采用高桌椅,室内空间也相应提高。第五,砖石建筑的水平达到新的高度。这时砖石建筑主要仍是佛塔,其次是桥梁。目前留下来的宋塔居多。宋塔的特点是:木塔已经很少采用,绝大多数是砖石塔。其中最高的是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高达84米。河南开封祐国寺塔,在砖砌塔身外面加砌了一层铁色琉璃面作外皮,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的琉璃塔。福建泉州开元寺东西两座石塔,用石料仿木建筑形式,高度均为40余米,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塔。宋代砖塔的特点是发展八角形平面(少数用方形、六边形)的可供登临远眺的楼阁式塔,塔身多作筒体结构,墙身及檐部多仿木建筑形式或采用木构屋檐。四川地区多方形密檐塔。宋代所建石桥数量很多,有拱式桥,也有梁式桥。泉州万安桥,长达540米,石梁有11米长。第六,园林兴盛。辽947~1125年颇具唐风,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塔。金1115~1234年西夏1.32~1227年辽代建筑史吸收唐代的北方做法。辽代的墓室特色是除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外,还常用圆形平面。佛塔多数采用砖砌密檐塔,楼阁式塔较少。不少密檐塔外观极力模仿木建筑。其中著名的有北京天宁寺塔、山西灵丘觉山寺塔、河北易县泰宁寺塔等。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是我国唯一的的木塔,是古代木构高层建筑的实例。现存的金代建筑一部分沿袭了辽代传统,有些方面则和宋代建筑接近。建筑色彩是明清宫殿建筑色彩的前驱。从遗存下来的众多佛塔来看,西夏佛教盛行,建筑受宋影响,同时又受吐蕃影响,具有汉藏文化双重内涵。第四节 封建社会后期建筑(元、明、清1271~1911年)元1271~1368年建筑发展处于凋敝状态。忽必烈时,在金中都的北侧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都城,宗教建筑异常兴盛。尤其是藏传佛教,内地出现了喇嘛教寺院,如北京西四的妙应寺白塔,就是位于元朝大都内的一座喇嘛塔,由尼泊尔工匠阿尼哥设计建造的。此后藏传佛塔成了我国佛塔的重要类型之一。木架建筑方面,仍是继承宋、金的传统,但是规模和质量都逊于两宋。例如庙宇中大胆抽去若干柱子,称“减柱法”,或取消室内斗棋,使柱与梁直接联结。这些做法不仅节省木材,还使木构架进一步加强了本身的整体性和稳定性。目前保留下来的元代木建筑代表有:山西洪洞的广胜下寺和山西永济永乐宫。广胜下寺是元代重要的佛教建筑遗迹,正殿柱列布置采用减柱法。永乐宫是当时一座重要道观。3座殿内都有壁画,是元代壁画的典范。明1368~1644年广州是中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建筑方面的进步第一,砖已普遍用于民居砌墙。元代之前,木架建筑主要以土墙为主,砖仅用于铺地、砌筑台基和墙基等。明以后才普遍采用砖墙。大量采用空斗墙,节省了用砖量,推动了砖墙的普及。砖墙的普及又为硬山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从江南一带住宅、祠堂等建筑可以看出,砖细和砖雕的加工很娴熟。各地的城墙和北疆的边墙 长城也用砖包砌筑。出现了全部用砖拱砌成的建筑物 无梁殿,作为防火建筑用。重要实例有明中叶南京灵谷寺无梁殿、北京皇史宬(cheng)及山西太原永祚(zuo)寺、苏州开元寺等处的无梁殿。石灰成本降低,大大促进了它在砌筑胶泥及墙面粉刷方面的使用。第二,琉璃面砖、琉璃瓦的质量提高了,应用面更加广泛。明成祖时建造的南京报恩寺塔,高达80余米,是一座9层的楼阁式砖塔,外表用琉璃砖镶面。山西洪洞广胜寺飞虹塔也用琉璃砖贴面。不但坯体质量高,而且预制拼装技术、色彩质量与品种等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第三,木结构方面,经过元代的简化,到明代形成了新的定型的木构架:斗棋结构作用减少,梁柱构架的整体性加强,构件卷杀简化。斗棋的结构作用减少,柱头上的斗棋中原来作为斜梁用的昂,也成为纯装饰的构件。民用建筑普遍发展,出现了木工行业的术书《鲁班营造正式》。第四,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成熟。南京明孝陵和北京明十三陵是善于利用地形和环境来形成陵墓肃穆气氛的杰出实例。明代建成的北京天坛是我国封建社会末期建筑群处理的优秀实例。明清北京故宫布局也是明代形成的,清代仅作重修与补充。第五,官僚地主私园发达。江南园林兴盛。当时园林风格明显趋于建筑物增多,用石增多,假山追求奇峰阴洞。第六,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彩画以旋子彩画为主要类型。砖石雕刻也吸取了宋代以来的手法,比较圆和纯熟。明代的家具是闻名于世界的,当时家具产地以苏州最著名。风水术到明代已经达到极盛时期。清1636~1911年从1840年前的清朝来看,建筑上大体是沿用明朝的传统,但是下列方面有所发展:第一,园林达到了极盛期。第二,藏传佛教建筑兴盛。顺治二年开始建造的西藏拉萨布达拉宫,是达赖喇嘛的宫殿,又是一座巨大的佛寺,依山而建的高层建筑。各地藏传佛教建筑大体都采用平顶房和坡顶房相结合的办法。康熙、乾隆两朝还在承德避暑山庄东侧与北面山坡上建造了12座喇嘛庙,俗称“外八庙”。第三,住宅建筑百花齐放、丰富多彩。第四,简化单体设计,提高群体与装修设计水平。雍正十二年颁行的工部《工程做法》一书,列举了27种单体建筑的大木做法。有斗棋的的大式木作一律以斗口为标准确定其他大木构件的尺寸。清代宫廷建筑的设计和预算有“样式房”和“算房”承担。第五,建筑技艺仍有所创新。例如采用水湿压弯法,使木料完成弧形檩枋,供小型圆顶建筑使用,采用对接和包镶法,是较小较短木料制成长大的母猪,供楼阁作通柱用。乾隆年间从国外引进了玻璃,使门窗格子的式样发生了巨大变化。北京钟楼和西藏布达拉宫等一批高水皮建筑,显示了清代砖石建筑的成就。第二章城市建设第一节概况中国古代城市有三个要素:统治机构(宫廷、官署)、手工业和商业区、居民区。城市的发展一共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城市初生期,包括原始社会晚期和夏、商、周三代。氏族间的暴力斗争促使以集体防御为目的的筑城活动兴盛起来。许多城内除众多民居外,还有大面积的夯土台,推测是统治者的居住地和活动场所。表明城市处于萌芽状态中。城市三要素的分布还处于散漫无序的状态。城市中的居民仍按氏族聚居,因此城市仍带有氏族聚落的色彩。第二阶段是里坊制确立期,包括春秋至汉。铁器时代的到来封建制度的确立,促成了第一个城市发展的高潮,人口迅速增长和城市生活日趋复杂,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保证全城有效运行。于是新的城市管理和布置模式产生了:把全城分割为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商业与手工业则限制在一些定时开闭的“市”中,使统治者的宫殿衙署占有全城最有利的地位,并用城墙保护起来。“里”和“市”都环以高墙,设里门和市门,全城实行宵禁。这一时期的城市总体布局还比较自由,形式较为多样,有的是大城包小城,有的是两城并列。战国时成书的《考工记》记载的“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被认为是当时诸侯国都城规划的记录,也是中国最早的一种城市规划学说。第三阶段是里坊制极盛期,包括三国至唐。三国时曹魏都城 邺开创了一种布局严整、功能分区明确饿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