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杨志刚)_第1页
漫谈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杨志刚)_第2页
漫谈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杨志刚)_第3页
漫谈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杨志刚)_第4页
漫谈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杨志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漫谈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纲一、文化遗产热:从观念转变到制度建设1.观念转变的题中之义2.标志性的重要事件二、有形文化遗产与无形文化遗产1.文化遗产的概念与界定2.无形文化遗产初论三、遗产的新类型与保护新思维1.遗产新类型2.保护新思维知识点汇总T01:文化遗产的概念知识点说明:《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T02:文化景观知识点说明:1992年,《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以下简称《操作指南》)提出将文化景观(culturallandscape)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确定了文化景观的特征和标准。文化景观被认为是“自然与人类的共同结晶”,包含了“各种人类与自然环境互动的情况”,“反映的是能持续使用土地的特殊手段,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的特性及局限性,以及它与自然之间特殊的精神联系”。T03:工业遗产知识点说明:工业遗产包括具有历史、技术、社会、建筑或科学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这些遗存包括建筑物和机械、车间、作坊、工厂、矿场、提炼加工厂、仓库、能源生产转化利用地、运输和所有它的基础设施以及与工业有关的社会活动场所如住房、宗教场所等。„„研究的场所主要集中在十八世纪后半期工业革命开始至今的时间范围,同时也探索其早期前工业及原始工业的根源。T04:历史地区和文化线路知识点说明“历史地区(HistoricalAreas)是不可移动的遗产(ImmovableHeritage)”,特指人类居住地(或曾经的居住地),主要是城镇、村庄等地区。此后,作为不可移动遗产的历史城镇、街区备受关注,其特殊的个性,又促使人们不断地思考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方案加以妥善保护。T05:档案文献遗产知识点说明:在可移动文化遗产中,档案文献资料是一个比较特殊、在管理上也相对独立的种类。一般的可移动文化遗产收藏或陈列于博物馆和私人住所而大量的档案文献则由图书馆、档案馆保存。T06:数字遗产知识点说明:“数字遗产由人类的知识和表达方式的独特资源组成。它包括以数字方式生成的或从现有的模拟资源转化成数字形式的有关文化、教育、科学和行政管理的资源及有关技术、法律、医学及其他领域的信息。那些‘原生数字'资源,除了数字形式外,别无其他形式。”一、 文化遗产热:从观念转变到制度建设二、 有形文化遗产与无形文化遗产三、遗产的新类型与保护新思维一、文化遗产热:从观念转变到制度建设1.观念转变的题中之义身边的例子:在20世纪90年代,一些到国外出访或游览归来的某些人士对所到的一些国家或城市比如意大利、罗马等等表示出失望,会不屑一顾的说:在那里怎么看到的尽是一些破旧的东西。他们不知道这些破旧的东西(比如古代罗马时期的历史建筑,像斗兽场)积淀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是当地人民同时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并且充满着美感;他们更不明白,正是这些看起来破旧的东西给这些国家或城市增添了无穷的魅力,成为一种文化的骄傲,而且给当地的旅游和经济带来可观的效益。然而到了近十年,这种抱怨少了,被取而代之的言论往往是对这些国家的文化遗产以及保护工作的赞美。我们可以分析出,时下文化遗产正在成为一种“文化”或“品位”的象征与试金石。这一转变说明了遗产的话语正从社会的边缘进入中心,特别是媒体在对相关热点事件进行追踪、拷问时,令人感觉它已俨然成为一种强势话语,甚至是时尚的话语。今天,打开电视、翻开报纸、进入网络,映入眼帘的有关文化遗产保护的资讯可谓多矣。毫不夸张地说,已形成了一个“文化遗产热”。从20世纪90年代到今天,上述转变大概经过了十年。在欧洲也差不多用十年经历了一个对文化遗产保护观念转变的说法,但比中国早了约30年。2.标志性的重要事件最近十年中国对文化遗产的观念转变过程,伴随着一些重要的事件,这些重要事件对于遗产的宣传、普及起了比较大的推动作用。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于2004年6、7月间在中国苏州召开,国人对遗产的意识和热情空前高涨。民众、官员、学者、文人、媒体、商人、企业家,他们从各自的角度关注着遗产。在这次会议前后,顺应历史的变动,三种有一定规格的遗产刊物应运而生,这也成为遗产话语在中国得到进一步宣扬的鲜活例证。其一是中华书局主办的双月刊《中华遗产》,于2004年6月创刊。其二是《中国文化遗产》,由中国文物报社主办。其三是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赞助并授权,以一年四辑的形式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世界遗产》。中华书局从2004年开始出版的《中国世界遗产年鉴》问世。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共同主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代表处协办,拥有依靠官方背景的强势话语权。以编年的形式记录与遗产有关的事件、项目、人物、组织机构、法律规章等等,显示了对这一领域的认可和重视,表明中国的遗产事业开始步入一个新的成熟期。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报社也颁布《中国文化遗产年鉴》;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颁布,2002年予以修订;2005年12月22日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确立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文化遗产日”,是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建设上的一个里程碑。二、有形文化遗产与无形文化遗产文化遗产的概念与界定《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规定,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以上对“文化遗产”概念的界定,在充分体现中国具体国情包括既有概念系统、用语习惯的同时,也尽可能地借鉴了国际社会对文化遗产的分类和相关术语。讲到国际社会的分类和术语,必定会涉及《世界遗产公约》(全称为《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年)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年)。其实这两个公约的意义,绝不仅限于“分类和术语”,它们在全球范围极大地推动了最近几十年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截至2005年8月,已有180个国家和地区加入了《世界遗产公约》(1972年),在137个国家和地区遴选出812项各类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87年,中国6项进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又有广东开平雕楼,成为第35处。近几十年来,对世界遗产项目的申请、准备、评审以及成功后的庆贺、宣传、维护,已成为许许多多国家和地区社会文化发展中的一件大事。随着一个个国家加入《世界遗产公约》及其他相关国际公约、宪章,并付诸行动,对“遗产”的有关新意识、新观念也就在全球范围播散开来。评选世界遗产已经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旗舰项目,形成、出现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保护数字遗产宪章》和《世界记忆名录》(世界记忆工程)等等。无形文化遗产初论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第一个涉及无形遗产保护的公开性文件,即由第25届成员国大会通过的《保护传统和民间文化的建议案》(RecommendationonSafeguardingofTraditionalCultureandFolklore)。该建议案呼吁,应加强对folklore的重视和保护。该词的本意是民间传说,然而这里应作广义的理解,即传统和大众的文化(folklore这个词究竟应怎样翻译,以便完整地表达出其复杂和丰富的内涵,还有待探讨)。它们具有重要的、独特的精神价值,却又极其的脆弱,面临着消亡的威胁。建议案为以后的无形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一个总体框架,分7个方面:界定(definition)。指出Folklore的形式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仪式、习俗、手工艺、建造术及其他艺术形式。它们的标准和价值主要靠口头相传。确认(identification)。即搜集、编目,形成系统的记录。保存(conservation)。用有形的形态将其保存下来并能得到利用,如建立档案库,建造博物馆或博物馆中用以展示传统和大众文化的专区。保护(preservation)。指保护这些传统本身,及其传播者。传播(dissemination)。通过展示活动、节日、影片、讨论班、训练课程、研讨会等各种形式,或借助出版、电视、广播等媒体,促进大众对Folklore的了解和认识。保护(protection)。这里特指对与Folklore相关的智力成果在现今法制社会中各种权利的保护。国际合作(internationalco-operation)。通过国家之间各种形式的合作,促进对Folklore的保护。在1989年的《保护传统和民间文化的建议案》基础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展开了全球范围的无形遗产调查。至2001年5月,首次评选出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MasterpiecesoftheOralandIntangibleHeritageofHumanity)。在这个遴选活动中,又提出了两个有关于无形遗产的新概念:1)文化空间,2)传统和大众的文化表达形式。“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所评选的,就是一些“文化空间”(culturespaces),或“传统和大众的文化表达形式"(traditionalandpopularformsofculturalexpression)。2001年提出的代表作名录具体分为6类(associatedthemes):文化空间(CulturalSpaces)传统技艺(TraditionalKnowledgeandKnow-how)传统口头表演(OralTradition)表演艺术(PerformingArt)传统音乐(TraditionalMusic)宗教与节日仪式(RitualandFestivalEvent)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出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共28项。2003年11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11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了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申报的“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中国、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榜上有名。三、遗产的新类型与保护新思维近十几年来,国际遗产保护领域思想活跃,新说纷呈,有关行动成效卓著,不仅传递、积累了知识,更推动了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同时也有力地改进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提升了人类对于生活品质的理解和信念。反映在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并推动的世界遗产项目(本项目已演变为一场波及全球的运动和潮流)方面,容易观察到的是,遗产类型不断丰富,遗产的话语持续扩张,与遗产相关的活动增进了跨文化的交往和彼此的理解与融合,也切切实实地影响了人类的生活现实及理想蓝图。遗产新类型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或具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背景的相关国际文件,遗产新类型主要包括:文化景观1992年版《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以下简称《操作指南》)提出将文化景观(culturallandscape)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确定了文化景观的特征和标准。文化景观被认为是“自然与人类的共同结晶”,包含了“各种人类与自然环境互动的情况”,“反映的是能持续使用土地的特殊手段,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的特性及局限性,以及它与自然之间特殊的精神联系”。根据《操作指南》,文化景观主要分成三类,分别是:最易于辨别的,由人类设计并创造、具有明确规划的景观。包括通常与宗教或其他纪念性和整体性建筑相关的、具有美学意义的花园或广场景观。有机发展出来的景观。最初形成于社会、文化、行政或宗教要求,并在与自然环境相适应之中发展成当前的形式。这种景观反映了其形式的演变过程及构成特点,又分成残留(或化石)类景观和连续类景观两小类。连续类景观在近代社会仍保持积极的社会作用。综合类文化景观,它需具备通过某些物质遗产所展现的强烈的宗教、艺术或文化影响,而其中物质遗产本身的意义则居其次,或不复存在。1995年,菲律宾水稻梯田(RiceTerracesofthePhilippineCordileras)以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后,中国庐山(LushanNationalPark,1996年)、法国圣埃米利昂葡萄园(JurisdictionofSaint-Emilion,1999年)、匈牙利图加葡萄酒产区(TokajWineRegionHistoricCulturalLandscape,2002年)、阿富汗巴米扬河谷(CulturalLandscapeandArchaeologicalRemainsoftheBamiyanValley,2003年)等遗产,作为文化景观列入名录。(2)工业遗产对工业遗产的关注和保护起始于英国。十九世纪末出现的“工业考古学”(industrialarchaeology)致力于对工业遗迹和遗物的记录保存,在改变考古学发展取向的同时,开始了对工业遗产的挖掘与保护。伴随工业化进程及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也伴随着相关理论探索及实践经验的积累,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工业考古学逐步走向成熟。与此同时,有关工业遗产(industrialheritage,也可译作“产业遗产”)的思想也初步形成。1973年,英国成立了“工业考古协会(AIA)”,又在铁桥峡谷博物馆——这里是世界铁桥的发源地、工业革命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举办了第一届国际工业纪念物大会(FICCIM)。在1978年的第三届国际工业纪念物大会(瑞典)上,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专门从事工业遗产保护的国际性组织一一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TICCIH),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即将其接纳为咨询机构。此后,保护工业遗产的浪潮逐步席卷已经完成工业化的国家,并扩散至全球。1999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和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又签署协议,合作开展工业遗产的保护和研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不断有工业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较早的如:法国的阿尔克-塞南皇家盐场(RoyalSaltworksofArc-et-Senans,1982年),加德桥(PontduGard,1985年),英国的铁桥峡谷(IronbridgeGorge,1986年),等等。九十年代以后,世界遗产项目对工业遗产给与更多的关注,德国的弗尔克林根铁工厂(VolklingenIronworks,1994年)、埃森的煤矿工业群(TheZollvereinCoalMineIndustrialComplexinEssen,2001年),荷兰的金德代克-埃尔斯豪特的风车网络(MillNetworkatKinderdijk-Elshout,1997年)、沃达蒸汽泵站(D.F.WoudaSteamPumpingStation,1998年),中国的青城山和都江堰灌溉工程(MountqinchengandtheDujiangyanIrrigationSystem,2000年)等,纷纷进入名录。2003年7月,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通过《下塔吉尔宪章。宪章明确了工业遗产的定义、价值,就其认定、记录、立法保护等进行了论述。它指出:“工业遗产包括具有历史、技术、社会、建筑或科学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这些遗存包括建筑物和机械、车间、作坊、工厂、矿场、提炼加工厂、仓库、能源生产转化利用地、运输和所有它的基础设施以及与工业有关的社会活动场所如住房、宗教场所等。„„研究的场所主要集中在十八世纪后半期工业革命开始至今的时间范围,同时也探索其早期前工业及原始工业的根源。”由此说来工业遗产具有广义和狭义两层含义:狭义的指工业革命以来的工业文化遗产,广义的则还包括原始工业和早期前工业的遗产,诸如中国的都江堰。(3)历史地区和文化线路根据1976年《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案》,“历史地区(HistoricalAreas)是不可移动的遗产(ImmovableHeritage)",特指人类居住地(或曾经的居住地),主要是城镇、村庄等地区。此后,作为不可移动遗产的历史城镇、街区备受关注,其特殊的个性,又促使人们不断地思考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方案加以妥善保护。由此诞生了《保护历史城镇和城区宪章》,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全体大会第八届会议于1987年通过。上述观念很快被世界遗产项目所吸收,1978年的《操作指南》就提出要对具有突出价值的城市规划进行保护,同年第二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公布的第一批世界遗产名单中,就有厄瓜多尔的奎多古城(CityofQuito)、波兰的科瑞考历史中心地区(Cracow'sHistoricCentre),迄今已有一大批历史地区名列世界遗产榜中。“历史地区”越出了《世界遗产公约》对文化遗产所作的界定——该界定将文化遗产归为三类:文物(monuments,又译作纪念物)、建筑群(groupsofbuildings)、遗址(sites)——而正式形成区域类遗产(或遗产区域)的概念。在“历史地区”遗产类型的基础上,美国又率先提出了“遗产廊道”(HeritageCorridors)的保护和开发利用问题。所谓遗产廊道系一种带状的遗产区域,或是基于河流、峡谷、道路、运河、铁路线等已有的通道,或是经过有意的规划、整理、连接,由沿线一连串的遗产点与自然景色串联、缀合成的一个遗产综合体。遗产廊道融会、交织了自然和人文因素,构成一种距离不等、长短不一的景观路线,有学者称之为“文化线路”、“线性遗产”,属于一种带状的或线形的历史地区,依靠山系、水系或特定的通道而形成。(4)档案文献遗产在可移动文化遗产中,档案文献资料是一个比较特殊、在管理上也相对独立的种类。一般的可移动文化遗产收藏或陈列于博物馆和私人住所,而大量的档案文献则由图书馆、档案馆保存。1972年《世界遗产公约》引发了对自然和人工环境中珍贵的不可移动遗产的关注,进而也触发了人类保护其他类型遗产的巨大热情。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世界记忆工程"(MemoryoftheWorldProgramme),以作为世界遗产项目的延伸。其关注的重点是文献遗产(documentaryheritage),目的是对手稿、图书馆和档案馆保存的任何介质的珍贵文件,以及口述历史的记录等展开及时和必要的保护与管理。世界记忆工程有4个目标,它们同样重要且互为补充:保护:采用最佳的技术手段保护具有世界意义的文献遗产,并鼓励对具有国家和地区意义的文献遗产的保护;利用:让文献遗产得到最大限度的、不受任何歧视的平等利用(按:这里强调的是对遗产共享和利用的民主化,即只要是根据本国档案法可以开放的档案文献,就应该一视同仁地对任何人开放。世界记忆工程同时强调保护的目的在于利用,而利用又是争取进一步保护的最佳手段);产品的销售:开发以文献遗产为基础的各种产品并广泛推销(赢利所得的资金也用于文献遗产的保护);认识:提高世界各国对其文献遗产、特别是对具有世界意义的文献遗产的认识。与保护世界遗产地的做法一样,世界记忆工程对人类文献遗产进行权威性的评估与登录,形成一部《世界记忆名录》(TheMemoryoftheWorldRegister),以促进对列入名录的文献遗产的抢救和保护。世界记忆工程成立了国际咨询委员会,由该委员会负责鉴定哪些文献遗产可以列入名录。1997年,确定了第一批共38项文献遗产列入名单。以后每隔一年增补一次,1999年确定了9项,2001年确定21项,2003年确定23项。例如:埃及苏伊士运河的相关文献(TheMemoryoftheSuezCanal,1997年)俄帝国时代的地图(MapsoftheRussianempireanditscollectionofthe18thcentury, 1997年)德国歌德的著作原稿(TheliteraryestateofGoethe, 2001年)德国古登堡1455年印制的欧洲第一部印本书《四十二行圣经》(42-lineGutenbergBible, 2001年)(5)数字遗产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普及,数字化生存方式的愈益深入,一种全新的遗产类型又逐渐形成,那就是数字遗产(digitalheritage)。“数字遗产由人类的知识和表达方式的独特资源组成。它包括以数字方式生成的或从现有的模拟资源转化成数字形式的有关文化、教育、科学和行政管理的资源及有关技术、法律、医学及其他领域的信息。那些‘原生数字'资源,除了数字形式外,别无其他形式。”数字资源的形式多种多样,且日益增多,包括文字、数据库、静止的和活动的图像、声音和图表、软件和网页等。它们存在的时间不长,需要有意地制作、维护和管理才能保存下来。这类资源大多具有长久的价值和意义,因而是一种应为当代人和后代人而加以保护和保存的遗产。各种语言、世界各地和人类的各种知识或表达方式都可能有这种呈增长趋势的遗产。”数字遗产包括从病历到DVD影碟,从卫星监视数据到网站呈现的多媒体,从超市收银机里的消费数据到人类基因组的科研数据文件,从新闻档案到图书馆的目录等内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很早就关注数字遗产的保护问题。一些国家和组织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即着手拟定电子文书(electronicrecords)保护的有关标准,以后不断举行研讨会等有关活动,从管理、内容、技术、相关资源运用等多个角度,展开数字档案保护策略的思考。2002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广泛征求各国对数字化产品的保护意见后,制定出《数字遗产保护宪章》,它说:“注意到信息和创造性表达方式方面的这些资源的生产、传播、使用和保存越来越多地采用数字化的形式,从而产生了一种新的遗产,意识到利用这些遗产将为人类知识的创造、交流和共享提供更多的机会,认识到这种数字遗产正濒临消失的危险”,所以借助宪章的形式制定有关原则。该宪章共分12条,涉及数字遗产的范围、使用数字遗产的权利、防止其消失的行动和必要措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作用等。保护新思维从以上遗产新类型的生成和定型过程,可以辨识我们人类蕴含其中的新思维大致可归纳为三点:(1) 不断地拓展遗产的类型,丰富、完善遗产的概念系统,并从整体性、均衡性的角度把握作为对象世界的遗产,进而思考和追求人类生活的本质。(2) 基于对人性的深入思考,越来越强调遗产领域的原真性和多样性,希望籍此建设和保持一个适宜于人类居住的条件,从而培育并提升人类优良的本性遗产的原真性关乎人类的“记忆”,生物和文化的多样性理论力图维护人类的“根脉”。原真性、多样性好比是“土壤”中的成分,为栽培、滋养人类所不可忽缺。因而,世界遗产的遴选固然以稀缺性(甚至唯一性)为其条件,但尽可能地让遗产的谱系呈现多元和丰富多彩,却又是该项目始终坚持的另一主张。这就可以理解为何不可移动遗产的类型会越来越丰富(其意义不仅仅在于让更多的人类创造物、大自然杰作或文化与自然互动的结晶,甚至如梯田,得以呈现于公众的视野,为其提供审美资源),而同时非物质遗产、档案文献遗产、数字遗产也在短短几年内纷纷走入了世界遗产项目。(3)从发展和规划的角度,动态地评估和审视遗产的价值与意义,将人类过往的遗存、遗迹,与我们当下的处境和未来的发展相结合,一并考量。遗产领域的探索,包含着对人类发展道路或模式的思考与选择。围绕遗产,关涉的其实不单单是人类的“记忆”,还有如何从中找寻一套最优化发展方案的努力。结语在世界遗产项目凯歌猛进的同时,负面的现象也逐渐伴生。以中国大陆而言,不少世界遗产地或多或少都收到过来自媒体或专家、公众的批评质疑,原因往往是过度地开发与利用、商业化冲击和建设性破坏。许多当地政府对申报世界遗产充满积极性,当一旦金字招牌到手,也就会意味着大功告成、一劳永逸,乃至滋生任凭坐吃山空的心态。世界遗产的申报、规划及管理中,局部利益、眼前利益也时常作祟,缺乏眼光、作为不当,绝不少见。又例如,最近两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情空前高涨,然而何谓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又何为,诸如此类的一些基本问题并没有厘清,从而引出的问题多多。再如,尽管遗产保护的整体性取向已广为人知,但如何真正落实,又如何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仍然困难重重。这一切,不可能简单地从管理与操作层面全面解决,而有必要回归问题的本源。本讲即试图从一个侧面考察世界遗产项目推进的过程及所蕴含的新思维,以对当下世界遗产的规划与管理有所助益。回到生活本质,回到人性,着眼于发展,并真正站到可持续的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