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罐区安全管理制度_第1页
仓库、罐区安全管理制度_第2页
仓库、罐区安全管理制度_第3页
仓库、罐区安全管理制度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仓库、罐区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为加强仓库及罐区的安全管理,降低风险,避免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制度。2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仓库、罐区安全管理。3职责与权限3.1安全部负责对仓库、各罐区的监督检查管理。4要求4.1基本要求4.1.1库房、储罐区的建筑设计应符合下列规范要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6、《建筑物设计防雷设计规范》GB50157-2010、《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50034-2004、《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591号。4.1.2备品备件库应严格遵守《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及执行制度的监督机制,做好防火、防洪、防盗、防破坏等工作。4.1.3备品备件库须建立以下管理制度:岗位防火责任制、库房禁烟制度、火源和电源管理制度、出入库登记制度、清点账目制度、安全保管制度、安全操作制度。4.1.4备品备件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要具备以下条件。⑴备品备件库应根据物品性质,配备足够的、适应的消防器材,并应装设消防通讯和警报设备。⑵在仓库、堆垛和储罐区,应设置明显的防火等级标志,信道、出口和通向消防设施的道路应保持畅通。⑶根据储存物品的性质,在物资储存场所配备熟悉现场情况的义务消防组织。⑷物资储存场所应制定有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且责任到人。4.1.4防雷防静电装置应分别符合《建筑物设计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防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50351GB12158-2006),对易燃易爆罐区的防雷、防静电装置还应符合<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SH3097-2006)等有关规定。仓库、罐区工作人员应经常检查防雷、防静电的完好性,发现问题及时向单位领导及有关部门报告,安全部每年组织一次全面的检测、维护,避免失效。4.1.6仓库、罐区内部和危险品仓库、罐区周围10米内,严禁烟火,不得有杂草、垃圾及其它易燃物品存积,以防引起火灾。仓库、罐区确需进行检修时,要制定检修施工方案,并办理“施工许可证”和“动火许可证”。4.1.7搬运物品时,要轻拿轻放,严禁摔打和撞击以及用脚蹬等方式在地面滚动,摆放稳固,如包装有损立即处理。4.1.8非本仓库、罐区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入库。4.2仓库管理4.2.1企业应制定物品入库验收制度,核对、检验进库物品的规格、质量、数量。无产地、名牌、检验合格证的物品不得入库。危险化学品必须挂贴《危险化学品卷标》。4.2.2易燃易爆物品的仓库(堆垛)要采取杜绝火种的安全措施和设立安全警示牌和警句。4.2.3物品的发放,应严格履行手续,认真核实。危险化学品的发放,应严格控制,主管部门应经常检查核准。库内物资要建立明细台账,日清日结。4.2.4危险物品的储存要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的配装规定,对不可配装的危险物品必须严格隔离。4.2.5有氧化性的酸,不能与易燃物品同存一个库房。4.2.6盛装性质相抵触气体的气瓶不可同存一个库房。4.2.7危险物品与普通物品不可同存一个库房。4.2.8剧毒物品应单独存放,必须实行“双人验收、双人发货、双人保管、双门双锁、双本账”的“五双管理制度”。4.2.9储存易燃和可燃物品的仓库、堆垛附近,不准进行试验、分装、封焊、维修、动火等作业,如因特殊需要,本部门办理特殊动火证,采取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作业结束后,彻底清除残余火种。4.2.10应根据所保管的危险物品的性质,为保管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器具。保管人员对防护用品和器具,会使用、会保养。保管危险物品的人员要经过消防知识培训,熟练掌握使用消防器材的技能,了解储存物品的性能和安全储存知识,并取得资格证书,持证上岗。4.2.11甲、乙类物品的包装容器应当牢固、密封,发现破裂、残缺、变形和物品变质、分解等情况时,应当及时处理。4.2.12库内不准设办公室、休息室、住人。每日工作结束后,应进行安全检查,然后关闭门窗,切断电源,方可离开。4.3储罐区安全管理4.3.1各种承压储罐应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其液面计、压力计、温度计、呼吸阀、阻火器、安全阀等安全附件应完好。4.3.2储罐、装卸栈台、安全梯和管架等,均用非燃烧材料建造。4.3.3易燃、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储罐区内,不应有与储罐无关的管道、电缆等穿越,与储罐有关的管道穿过防火(护)堤时,洞口应用不燃材料填实,电缆宜采用跨越防火堤方式铺设,应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4.3.4罐区防火堤的排水管应设置隔油池或水封井,并在出口管上设置切断阀。4.3.5储罐的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应按照《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