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1章_第1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1章_第2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1章_第3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1章_第4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1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讲茹贡忠第十一章第一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教学目的: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谐社会的科学涵义;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原那么和目标任务.教学重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原那么和主要任务。教学难点: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授课方式:讲授提问多媒体教学学时安排:2学时教学目标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1、历史上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

孔子“和为贵〞的思想;墨子“兼相爱〞、“爱无差〞等的理想社会方案;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理想;《礼记礼运》中描绘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养,矜、寡、孤、独、废者皆有所养〞的理想社会;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提出的“务使天下共享〞,“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社会;康有为提出建立“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5

2.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和谐社会的论述

180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全世界和谐》一文;1824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美国进行共产主义试验,以“新和谐〞命名;1842年,德国空想共产主义者魏特林在《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中把社会主义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并指出新社会的“和谐〞是“全体和谐〞。3我党对和谐社会的认识

(1)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开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我党首次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江泽民在十六大上作报告〕3.我党对和谐社会的认识〔2〕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开展观〞,并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开展〞,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3我党对和谐社会的认识〔3〕2004年10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完整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概念,并将其作为我党五大执政能力之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四中全会〕3我党对和谐社会的认识〔4〕2004年12月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再次说明“和谐社会〞已成为执政党社会建设的新理念。〔5〕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中共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103我党对和谐社会的认识〔6〕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假设干重大问题的决议》全面深刻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那么和重大部署。〔7〕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并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了全面部署。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依据

第一、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第二、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压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第三、这是稳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根底,是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涵义1.科学涵义——2005-2-19中央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胡锦涛说: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胡锦涛在研讨班上讲话〕民主法治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根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正义〕〔公平〕诚信友爱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老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友爱〕充满活力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竞争〕〔奋斗〕安定有序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平安〕〔友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开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2、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二是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三是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1理论意义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开展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说明了我们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必然要求。第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稳固党执政的社会根底、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需要。2实践意义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局部,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研究并作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二,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开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开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2实践意义第三,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开展好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第四,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定和开展利益。第二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想【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掌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原那么和目标任务。【教学目标】:㈠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和谐社会的根本原那么;2、理解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3、明确如何构建和谐社会。㈡思想情感及价值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从我做起构建和谐社会,做和谐人。

【教学方式与手段】:讲授、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2学时(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根本路线、根本纲领、根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开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开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协调开展。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原那么(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开展观,切实抓好开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3)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原那么(4)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5)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开展稳定的关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6)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1〕我们党提出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条件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政治保证。第二、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开展,我国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根底,可以为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开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等提供更充分的物质保证。〔1〕我们党提出和推进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建设的条件

第三、在我国,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为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奠定了坚实的根底。第四、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不断得到稳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教育科技文化事业不断开展,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民族凝聚力显著增加,这些又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文化保障。〔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目标和主要任务第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第二、城乡、区域开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根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第三、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根本建立。第四、根本公共效劳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效劳水平有较大提高。〔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目标和主要任务第五、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气、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第六、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加,创新型国家根本建成。第七、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第八、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第九、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二、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

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抓好的重要任务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1、优化开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第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第二,优化教育结构。第三,推进教育改革创新。第四,坚持教育公益性质。

2、实施扩大就业的开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第一,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

第二,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第三,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

第四,标准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开展和谐劳动关系。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第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奉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第二,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第三,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报告解读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八大报告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报告还提出了“两个同步〞,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开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充分表达了实现开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路。十八大首次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10年翻番十八大报告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23年翻一番,这两个指标同时提出,表达了我们党不是一味的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而是要更加重视居民收入的提高。表达了我们党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价值理念。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

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根本生活

第一,完善根本养老保险制度。

第二,完善根本医疗保险制度。

第三,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四,开展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

第五,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

第六,要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搞好基金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加强基金监管,杜绝非法侵占、挪用,确保社保基金平安。

第七,把解决住房问题放在重要位置。

。5、建立根本医疗卫生制度,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第一,要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开展。

第二,要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为突破口,深化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卫生投入体制、医疗效劳和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

第三,建立国家根本药物制度,保证群众根本用药。

第四,要坚持方案生育的根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第一,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第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第三,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

第四,强化平安生产管理和监督。

第五,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不断提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能力,进一步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整体部署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开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根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开展、循环开展、低碳开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平安作出奉献。*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党的十八大关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整体部署生态文明建设

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根本国策,进一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