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考研笔记_第1页
外国教育史-考研笔记_第2页
外国教育史-考研笔记_第3页
外国教育史-考研笔记_第4页
外国教育史-考研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教育的起源教育的起源探讨涉及两个问题,其一是,教育起源于生物进化的哪一个阶段;其次是教育根植于何种根底。意义:科学地解释教育的起源,对于把握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本质区别,把握教育在人类社会开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教育起源的几种代表性学说:〔一〕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这是西方近代关于教育起源论的第一个有代表性的观点,创导者有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将教育视为一种生物现象,将教育过程归结为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的传授活动。在利氏看来,人出生之后便继承了业已形成的现成的教育形式,教育在人类社会中只是不断改变和演讲,只是获得某些新的性质,但本质上和动物界毫无两样。〔二〕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史学家孟禄。孟禄根据原始社会中系统知识、教材、教学形式及教学方法尚未形成的事实,断定原始人的教育过程从未表现出是有意识的过程,儿童仅凭观察和尝试成功的方法,学习如何使用弓箭与射击,其技巧几乎全部是通过失败越来越少的重复模仿的方式学到的。根据孟禄的上述观点,将教育的起源归之为心理现象。〔三〕教育的劳动起源论这是苏联学者最先提出来并被我国学术界普遍接受的一种观点。劳动起源论者据此认为:劳动实践是人们认识的主要源泉,是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手脑等生理结构进步完善并通过遗传给后代的必要条件;原始社会的人们为了保持并延续原始公社的生活,必须由有经验的长辈对年轻一代传授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知识经验,即在劳动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经验,教育是在传授劳动经验的情况下产生的,故教育起源于劳动。〔四〕教育的需要起源论他们并不否认劳动是区别人和动物的本质特征,以及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根本需要,但指出:社会生活内容是多样性的,除了劳动经验外,原始社会形成的一些集体习惯、行为准那么、仪式风俗等也需要通过教育活动传授给下一代,但这些内容不能纳入,至少不能完全纳入劳动的范畴,因此他们认为,更准确的提法是:教育起源于社会生活实际的多方面需要。杨贤江<新教育大纲>大体可分为两类。前两种〔即生物学、心理学起源论〕在西方有一定代表性,可算做一类;在社会主义国家流行,大多为教育的劳动起源论的变种,可算做另一类。比拟:第一类中,不管是将教育解释成生物学现象还是心理学现象,实际上都视教育为一种无意识、无目的的活动。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强调人与动物的联系,有其合理的一面,因为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但进而否认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那么失之偏颇。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论注意到了模仿在儿童学习中的意义,有其合理性,现代心理学理论仍在强调这一观点;但这一理论又进而否认了成人在儿童教育中的指导作用,同样失之偏颇。第二类教育起源论那么将教育看做人类特有的有意识、有目的活动;教育在其原始阶段乃是与物质生产活动和整个社会生活浑然一体的,其目的在于传递社会生活经验,促进个体的形成、开展、完善及社会关系的形成,教育乃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我们认为这类观点总的来说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与辩证法,从而为科学、合理地揭示教育起源问题奠定了根底。二、史前教育的概况原始社会的教育大致具有以下特征:〔1〕和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和经济结构相对应,教育无阶级性,教育权平等,对儿童实行公养公育。〔2〕教育与生产劳动及生活紧密联系,以生产劳动知识、技能的传授为主,同时也传授社会意识。〔3〕教育的组织和方法都还处在原始状态,没有文字、教科书、学校及专职教师,教育的主要方式是成人的典范、讲述、奖惩,以及儿童自己的活动、观察、模仿。一、巴比伦的教育苏美尔文化教育是巴比伦文化教育的前身。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苏美尔人就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城邦。考古家断定这一时期,苏美尔人已经创造了“泥板书〞和文字。最初是图画文字,以后又演进为楔形文字。在巴比伦时期,天文学、数学、医学和建筑学得到了一定的开展。在苏美尔时期已经出现了学校。最早的学校与寺庙有关,由于泥板是主要的书写工具,学校被称为“泥板书舍〞,重视语言和书写能力的教学,管理十分严格。在巴比伦时期,寺庙已有两级:一级是初等教育,主要教授读写;另一级是高等教育,除学习读写以外,还学文法、苏美尔文学、祈祷文学等。教学方法比拟重视师徒传授。通常,苏美尔和巴比伦的文化教育被看作是人类正式教育的起点。从考古的材料来看,这一时期的学校主要是培养文士为主的学校。文士教育一般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教授读写;第二阶段是将志向不同的学生分派到相应的寺庙或国家较高一级的机构接受教育。二、古代埃及的教育与巴比伦一样,古代埃及很早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文字,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埃及有了自己的学校。〔1〕宫廷学校,主要由法老设立。培养官吏〔2〕职官学校,由政府各机关设立。训练专项工作的官员〔3〕僧侣学校,也称寺庙学校,是培训祭司或僧侣的机构,主要设在寺庙。科学技术教育,学术中心〔4〕文士学校,主要培养文士。在埃及的学校教育中,主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注重道德品德的培养。〔2〕练习书写。〔3〕练习词令。〔4〕重视数学和计算。在教学方法上,古埃及的学校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方法:〔1〕以机械教学为主。〔2〕教师多利用问答方法,但不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3〕重视体罚。三、古代印度的教育印度早在公元前2000年以后,就逐步形成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其中婆罗门是僧侣祭司,刹帝利是军事贵族,以上两个属于高级种姓,是特权阶级。吠舍是是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首陀罗地位最低,不属于再生种姓,是没有权利的奴隶,为非“再生〞人。婆罗门教是印度的早期宗教,崇拜“梵天〞,认为梵天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是宇宙的最高主宰。婆罗门教赞成种姓制度,并创立了“善恶因果说〞和“转世轮回说〞。与婆罗门教的开展相适应,婆罗门的教育非常重视这种维持种姓间的等级和进行宗教意识的教育。《吠陀》。前8世纪,‘古儒学校’【19世纪贝尔借鉴产生导生制】。印度的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由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在教育上进行了改革,主张教育应当面向平民。佛教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寺院,教育目的是培养僧侣。佛教的寺院除了进行教学外,还进行一定的学术研究。婆罗门教育和佛教教育的异同:婆是一种私立教育,教师由婆承当,对象多为婆,贵族性,口授和导生制。佛教是依傍寺院,教师为僧侣,对象广泛,教授讲解及个人专研经典结合。教育目的一样:道德陶冶,解脱。古希伯来的教育:第一期〔前14世纪摩西到前586年〕:家教为主。内容宗教信仰为最重要。巴比伦之囚。会堂。第二时期〔前538到1世纪罗马帝国〕:学校教育,会堂附近,《圣经》注解。四、古代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开展的特点:1,产生了最早的科学知识文字和学校教育。2,各国有其特征,总体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学校招收奴隶主的子弟,并按等级门第而安排进入不同的学校。3,内容丰富,智育德育和宗教教育,既反映了统治需要也反映了社会进步及人类多方面的需要。4,教育机构繁多。5,教学方法简单,体罚盛行,实施个别教学。6,教师地位较高。7,未能连续开展。古希腊教育荷马时代的教育〔前1100—前800〕:无学校。军事教育成为根本内容,道德教育。孟禄:荷马时代的教育包含希腊全部教育的萌芽。一、古风时代的教育1.古风时代的教育在众多希腊城邦中,斯巴达和雅典的是最具代表性的。因为,第一,他们代表了两个相反的政治体制类型和教育类型。第二,他们又是现代教育思想和实践的根源。斯巴达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南部的拉各尼亚平原。斯巴达国家的居民分为三个等级。斯巴达人为第一等级,第二等级是皮里阿西人〔perioeci〕,第三个等级是希洛人〔helois〕,为了维护其统治,斯巴达实行举国皆兵的体制,整个国家就是一座军营。〔1〕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斯巴达立法者为了适应其特殊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需要,建立了一套以培养军人为唯一目的的教育制度。这种教育,专门以军事训练为其中心内容,很不重视开展人的智慧和才能。〔2〕斯巴达教育的过程和内容斯巴达的儿童在7岁以前主要在家中接受母亲的教育。从7岁至18岁,儿童进入国家的教育机构,开始军营生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五项竞技〞、神话、传说。埃伦。从18岁起,公民子弟进入高一级的教育机构—青年军事训练团埃佛比〔ephebia〕。年满20岁的公民子弟开始接受实战训练,到30岁时,正式获得公民资格。与绝大多数古代国家不同的是,斯巴达人非常重视女子教育。通过以上对斯巴达教育的分析,可以将斯巴达教育的特征归纳如下:第一,斯巴达人把教育看作最重要的国家职能和社会职能;第二,建立公共的国家教育机关以教育统治阶级的青年一代;第三,整个统治阶级对于教育问题的注意;第四,注意培养勇敢、坚韧性和爱国主义精神,实施体育与军事训练;第五,国家注意女子教育。总之,斯巴达教育的性质是野蛮的、落后的,不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教育内容是片面的。不过,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训练勇敢的战士,用来防御和增强斯巴达国家的实力,维护公民的地位,这在当时是成功的。雅典原是阿提卡半岛上的一个城市的名称,从公元前594年至公元前593年梭伦〔solon〕改革开始,中经前509年至前508年的克利斯提尼〔cleisthenes〕改革,雅典逐步向奴隶主民主制度过渡。这对雅典文化和教育的开展,具有非常深刻的影响。〔1〕雅典教育的目的雅典教育的目的是把统治阶级的子弟培养成为身心和谐开展的能履行公民职责的人。它不仅要把他们训练成为身强力壮的军人,更要求把他们培养成具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2〕雅典教育的过程和内容7岁前,儿童在家中由父母养育。7岁以后,女孩留在家中由母亲负责教育,学习纺织、缝纫等技能。男孩7随后那么开始进入弦琴学校学习。到十二、三岁左右,公民子弟一方面继续在弦琴学校和文法学校学习,另一方面那么进入体操学校,从18~20岁,青年进入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军事教育。到20岁,经过一定的仪式被授予公民称号。与斯巴达教育相比,雅典教育有许多成功之处:第一,它把国家的意志与青少年的内在需要巧妙地结合起来了。第二,它使人的才能、倾向、个性得到充分的开展。雅典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理论在公元前4世纪通过亚历山大帝国的政治威力而广泛流传,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毕达哥拉斯的教育思想:最早。数理派、信条派。教育观念:为求知识而求知识,为人的精神和灵魂的净化接受教育而不带有人任何功利目的。化天心〔数〕为人心【通过对数的研究体会领悟以及日产生活的训练,实现灵魂的净化,到达和谐完全和完美的境界】。希腊教育思想的框架在他的教育主张中已初步形成。二、古典时代的教育“智者派〞的教育活动与教育奉献古典时代是希腊教育开展的黄金时期。以智者的出现为标志,希腊〔尤其是雅典〕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开展阶段。所谓智者〔Sophistes,又称狡辩家〕,在前5世纪后期主要指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作为智者派共同的思想特征是:相对主义、个人主义、感觉主义和疑心主义。智者派的出现在希腊教育开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第一,智者们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因而促进了社会的流动。第二,智者既拓展了学术研究的领域,又扩大了教育内容的范围。第三,智者们最为关心的是道德问题和政治问题,并把系统得到的知识和政治知识作为主要的教育内容。普罗塔格拉的神话说明:1,德德行是城邦存在和开展的前提,人人都应当有德行。2,德行可教,教育在城邦事物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人人都应接受教育和训练的时机。4,道德可教,但应是实际的练习,不是说教。智者对希腊教育思想的开展所作出的奉献尤为突出。正是由于智者的出现,希腊教育思想才真正成型。这主要表现在,希腊教育思想所探讨的根本问题,大多已由智者提出,并在不同程度上作了理论的探讨。简言之,在智者的教育思想中,已经包含了全部希腊教育思想开展的根本线索和方向。三、希腊化时代的教育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开始向东扩张,先后征服了希腊、小亚细亚、叙利亚、埃及和印度〔局部地区〕等地区,建立了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军事帝国,开始了东西方文化和教育相融合的新时期。在希腊化时期,文化和教育方面的变化呈现出明显不同于古典时期的特点。在希腊化时期,教育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诸方面。第一,希腊,特别是雅典的学校教育制度,广泛地传播到小亚细亚、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埃及等广阔地区,从而对这些地区的教育开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第二,文化和教育中心的转移。第三,希腊的初级学校发生蜕变。第四,中等教育日益偏重于知识教学,尤其强调文学教育,体育和美育被无视。第五,希腊化时期教育中真正得到开展的是高等教育。四、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苏格拉底〔Socrates,前469-前399〕,是雅典著名的哲学家。青年时期,苏格拉底接受过初等教育,精通数学和天文学。成年期对政治感兴趣。他在政治上拥护贵族的奴隶主专制,反对奴隶主民主共和制。苏格拉底的思想代表了传统、保守的雅典奴隶主阶级的思想,但其中也有许多值得深思的东西。西方教育思想史上有长远影响的第一位教育家是苏格拉底。培养治国人才,专家治国论者。在教育上,苏格拉底首先提出了什么样的人是有智慧的人,以及知识和智慧的关系问题。苏格拉底得出结论,认为那些所谓有智慧的人其实都不是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在于“自知其无知〞。“自知其无知〞这一思想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苏格拉底的“自知其无知〞的思想,提出了教师在教育和教学方面所应具有的重要的品质和态度,即谦虚品质和真诚“无知〞的态度问题。第二、这一思想也恰恰成为苏格拉底教学方法的根底。“德即知识〞〔VirtueisKnowledge〕的思想,也是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他看来,知识包括一切善,美德是一种关于善的知识。道德的行为之所以发生,首先是因为行为的发生者具有关于道德的知识。苏格拉底高度评价“德即知识〞在教育上的意义。在他看来,因为德即知识,而美德的获得与教育有重要的联系。因此,懂得善的人是通过教育获得的。苏格拉底这种“美德即知识〞的教育观,强调道德中知识的重要性,在教育思想史上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但苏格拉底的这种思想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实践的哲学—道德、寻求道德的一般、教人学会做人、智慧既是德行、自制是德行的根底、守法即是正义、身教重于言教。道德不是天生的,正确的行为基于正确的判断,做坏事的人按照错误的判断行事,没有人会明知故犯,所以教人道德就是教人智慧,教人区分是非、善恶,正确地行事,智慧就是道德。智慧即德行〔知识即道德〕的论断在教育实践上有重要意义。既然正确行为基于正确认识,对于人进行道德教育就是可能的,道德是可教的。后世的教育家因此把开展道德意识、道德判断作为德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知识即道德的观点是不完善的,因为知识并不等于道德。“说美德就是知识,这是不对的;但是说美德不能没有识见〔不能没有知识〕,这句话却有道理。〞三、苏格拉底法“苏格拉底法〞是一种对话式教学方法,它并不是把学生所应知道的原理直接教给学生,而是从学生所熟知的具体事物开始,通过师生间的对话、提问和讨论等方式来揭示学生认识中的矛盾,刺激学生在教师帮助下寻找正确答案,使其得出正确的原理。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这是苏格拉底探索伦理哲学的研究方法,也是他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不将现成的结论硬性的灌输或强加于对方,而是与对方共同讨论,通过不断提问诱导对方认识并成认自己错误,自然而然的得到正确的结论。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到未知。苏格拉底运用这种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1、苏格拉底是“回忆说〞的创始人,认为一切知识都根植于每个人的灵魂之中,这种知识不是从外灌进去的,它需要教师不断的引导出来。2、苏格拉底十分注重思考在一个人生活中的作用。使用条件:1,受教育者必须有探索真理追求知识的愿望和热情。2,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积累了一定的知识。3,对象是有了一定知识根底和推理能力的成年人,不适用于儿童。苏格拉底创立的“苏格拉底方法〞,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提出了一种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思路,也提出了教育者在教学方面所应具有的重要的品质和态度,即谦虚品质和和真诚的“无知〞态度。在苏格拉底的时代,他并未形成系统的教育理论,但他的教育主张直接影响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并通过他们,对西方近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本世纪中叶,他所倡导的“苏格拉底法〞仍为现代教育家所推崇。五、柏拉图的教育思想1.“学习即回忆〞认识就是回忆。学习并不是从外界得到什么东西,它只是回忆灵魂中已有的知识。回忆说是对苏格拉底追求“一般〞的思想的进一步开展。2.《理想国》中的教育观五个阶段:(1)学前教育阶段。(2)初等教育阶段(7至16、17岁)。(3)军人教育阶段(17至20岁)。(4)哲学家预备教育阶段(20至30岁)。(5)哲学家教育阶段(30至35岁)。他重视早期教育,提出了公共学前教育思想。他具体论述了幼儿教育的有关问题,如儿童游戏,选择童话教材的重要性等,也是第一个提出优生主张的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灵魂转向’。重视节制,理智引导欲望。高度评价教育在人的塑造中的作用。第二个理想国中的教育:兴建学校、强迫教育、优生优育、孕妇接受培训、人伦关系孝道成为道德教育内容、对儿童的管理更严厉的态度、对诗人有严格限制、对音乐舞蹈严格审查。他最早从理论上论证了女子受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为近代女子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借鉴依据。他提出了广泛的教学科目。他主张开设的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成为古代的“四艺〞,它和智者“三艺〞(辩论术、修辞术、文法)合为“七艺〞。后来,“七艺〞作为教学内容支配了欧洲中、高等教育达1500年之久。另外,他还具体提出了各门学科的作用。特点:①以英才教育为中心,以培养国家领袖为最终目的,是一种领袖教育。②实行严格考核,层层淘汰制度,以保证少数德、智、体各方面都极优秀的人成为最高统治者。六、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年〕,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师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他一生著述非常丰富,涉及哲学、政治学、物理学、伦理学、逻辑学、植物学、文学,等等。反映在《政治学》和《伦理学》等著作中。亚里士多德认为,要按三个方面来规定灵魂,即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理性的灵魂,相应于植物的、动物的和人的生命。人的灵魂包含两局部,一是非理性灵魂;一是理性灵魂。灵魂的主要功能是感觉和思考。灵魂论在教育论上的意义:1,说明人也是动物,人身上也有动物性的东西与生俱来,采取不成认或企图消灭它,违反人性,也做不到。2,人具有理性,人高于动物,能否用理性领导欲望,使欲望服从理性,是人与动物区分的标志。3,为体育智育德育提供了人性论上的依据。白板说: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如同一块空无所有的白板,它是感觉的接受器,感觉是灵魂感知外界事物的一种能力,灵魂借助于感觉器官而感知外界事物。不否认天性,也不否认灵魂与理性的冲突。公立教育、教育立法。亚里士多德把这种和谐教育的思想与他提出的儿童年龄分期相结合,强调教育应当遵循儿童开展的自然顺序。0~7岁为第一个阶段。优生优育,高雅游戏,蒙以养正。7~14岁为第二个阶段。初等教育,实践先于理论,真正有必须的有用东西。14~21岁为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为理性教育阶段。学习中的兴趣原理、家庭教育的特殊功能。论幸福:人的最高目的,努力去追寻不能靠机遇。轮美德:理性美德伦理美德。中道而行。美德在于实践:动机与效果统一、知与行统一、主观客观统一。在西方教育史上,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儿童年龄分期,并强调教育应遵循儿童自然开展顺序的教育家。他首次提出教育应“遵循自然〞的原理。亚里士多德提到了人形成为人的三个因素:天性、习惯和理性。重视天性、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通过教育开展人的理性,使天性和习惯受理性的领导,人就能成为有良好德行的人。在高度评价教育作用的同时,他并不认为教育在人的形成中的力量是万能的。教育不能使那些天性卑劣又在不良环境中形成坏习惯的人服从理性的领导,对这种人需进行法制。希腊最早书籍:《伊利亚特》《奥德赛》。教育最早书籍《工作与时日》〔田功农时〕古罗马教育一、共和时期的罗马教育在共和前期,罗马教育处于初步开展阶段。从教育的形式看,这时的罗马教育主要是一种家庭教育。从总的方面看,共和前期的罗马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农民、军人为宗旨的教育。共和时期罗马教育的真正开展是在共和后期。开始形成较为系统的学校教育制度。共和后期罗马的学校主要包括:〔1〕初级学校。招收7-12岁的男女儿童,主要内容是拉丁语。《十二铜表法》〔2〕文法学校。招收12-16岁的男童入学,主要学习希腊语、希腊文法。〔3〕修辞学校或雄辩术学校。招收16-20岁的男性,主要进行演说、雄辩的训练,以培养未来的政治家演说家雄辩家。从公元前3世纪开始,具有罗马特色的学校先后建立起来。其中主要有:〔1〕拉丁文法学校。〔2〕拉丁修辞学校。〔3〕医学校。为何重视希腊教育和希腊文:1,政体是奴隶主民主共和国,此种文化与罗马政治经济相适应。2,希腊语是当时的通用语言,通知的需要来掌握希腊语和文化的官员。3,当时希腊的文化水平原告与罗马,不得不学习。从罗马教育的开展历史来看,共和时期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正是在这个时期,罗马教育逐步从原有的、相对落后的状况中摆脱出来,开始建立正规的学校教育制度,从而进入了一个新的开展时期。二、帝国时期的罗马教育公元前30年,共和政体结束,罗马将军乌大维称帝,罗马从此进入帝国时期。在帝国时期,由于政体和社会各方面条件的重大转变,罗马教育出现了一系列显著的变化。改革:1,改变教育目的,把培养演说家改为培养顺民和管理。2,对初等学校实行国家监督,把局部私立学校和修辞学校改为公立。3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以改教师的私人选聘为国教委派。罗马教育上的变化主要包括:〔1〕在教育管理上,帝国政府加强对初级学校频繁的视察和严格的监督。〔2〕教育的时机逐步缩小。〔3〕由于专制政体的建立,通过演说而获得权力、地位、财富和荣誉的社会根底完全丧失了。〔4〕学校教育内容的范围逐步缩小。〔5〕专业或职业教育得到进一步的开展,与此同时出现了法律学校这种新型的专业教育机构。初等学校:平民子女。中等教育:形式主义的分析教学法对文艺复兴后语文教学有很大影响。高等教育:培养官吏。教授职称。专授法律的私人学校。基督教的兴起和早期基督教与的教育活动:初级教义学校、高级教义学校。三、古罗马的教育思想西赛罗〔Cicero,前106—前43〕是古罗马的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是雄辩术教育的积极倡导者,他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论共和国》、《论善与恶的定义》和《论雄辩家》等著作中。西塞罗认为,全部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政治家,而只有优秀的雄辩家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政治家。因此,教育的直接目的就在于培养雄辩家。他指出,一个雄辩家必须具有良好的、多方面的素养。首先,他必须具有广博得知识。在雄辩家所学习的各项知识中,伦理学是最重要的。其次,雄辩家应当具有修辞学方面的特殊训练。1,表达正确,2,通俗易懂,3,优美生动,4,语言与主题相称。再次,雄辩家应该具有优雅的举止风度。西塞罗进一步提出了以“人道〞为教育理想的主张。教育工作必须高度重视道德品质的培养。方法:模拟演说、写作。西塞罗的教育思想对昆体良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昆体良〔Quintinlianus,35-100或40-114〕,古罗马帝国时期的雄辩家、著名教育家。主要著作为《雄辩术原理》一书。它是一部雄辩术的教程,也是一部教育著作。〔1〕雄辩家的培养与西塞罗一样,昆体良也主张把培养善良而精于雄辩术的人作为教育所到达的根本目的。他认为,一个雄辩家既要擅长雄辩,通晓各种有价值的知识,具有较高的才能,同时也应具有崇高的思想、高尚的情操,成为一个善良的人。昆体良充分肯定教育的巨大作用,认为大多数人都具有根本相同的天赋,都能敏捷地、灵敏地学习。昆体良虽然强调教育在人的开展中的作用,但他也认为教育的根本作用并不是绝对的。。教育的要求:首先,要研究儿童的天赋倾向和才能,根据倾向和才能进行教育和教学。其次,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年龄特点。重视天性并不意味这可以无视教育的作用。适应儿童的倾向和才能,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作用,是儿童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没有原材料,技艺也无所用;即使没有记忆,原材料仍有其自然的价值;但技艺的成就大于原材料自然的成就。德行是雄辩家的首要品质:个人的并对于他得到的面貌会起到某种作用,但更重要的事考教育的力量;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论学前教育:识字书写阅读。不能让孩子未爱上学习就厌学,最初的教育是一种娱乐。〔2〕昆体良的教学论昆体良教育思想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是他关于教学问题的一系列主张。教学组织形式:昆体良提出了分班教学的思想。在强调集体教学的同时,昆体良注意到因材施教的问题。专业教育应建立在广博的普通知识根底上。为防止学生因为负担过重而造成疲劳,昆体良主张学习与休息相间。关于启发诱导和提问解答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原那么与方法上,昆体良的一个重要见解是反对体罚。昆体良提出了教学应当适度的原那么。昆体良主张教学应当明白易懂。〔3〕关于教师的论述昆体良高度重视教师的作用。他认为教师应当具有全面的素质。首先,教师应当是才德俱优、言行一致的人。其次教师对学生应当宽严相济。第三,教师应当对学生的教育有耐心,对学生多勉励少斥责,奖惩注意分寸。。第四,教师应懂得教学艺术,教学应当简明扼要明白易懂深入浅出。第五,教师应当深入了解学生的心里特征、个性、才能和倾向,更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昆体良是古罗马时期最为重要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在西欧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人文主义教育的重要思想来源。奥古斯丁〔Augustinus,354~430年〕是基督教教父哲学的集大成着,他是把哲学用在基督教教以上,从而创立了基督教宗教哲学体系的神学家和哲学家。在他的重要著作《忏悔录》中,结合自己的经历,历述了对教育的一系列看法。他的教育哲学成为中世纪基督教教育的理论根底。〔1〕宗教哲学和教育奥古斯丁的最高精神实体就是上帝。上帝是不变的存在的本体,是绝对的精神。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与“地上之城〞的虚构,成为中世纪基督教会实现其国际神权政治以及与世俗国家争夺政治权力的理论根据。这个理论对于加强教会在欧洲国际政治中以及各国中的地位,对于加强教会对教育的控制,起了重要作用。如何认识上帝:通过上帝创造的万物、内省。宗教哲学是把上帝创世说加以理论化。〔2〕灵魂论和知识论人的灵魂是一种精神实体,它也是上帝的创造物。人的灵魂具有三种功能:知、情、意。人的认知活动,在人的灵魂活动中占着极重要的地位。人的认知活动包括三种能力:一是感觉,二是灵魂,三是思想。先验认识论:通过感觉而进入记忆中的东西不是事物本身,而是影像,不是知识。知识概念是人的心灵所固有的。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发现心中已有的真理,而不是去认识客观物质世界。教学活动,就是通过符号、语言、数等等,引起学生对其心中已有概念的重新认识。学习这些目的是认识永恒的存在认识真理,认识上帝的至真至善至美。奥古斯丁的知识论,也同样充满着浓厚的宗教色彩。他强调信仰高于理性,宗教虔诚高于知识。但是,奥古斯丁并没有到达完全弃绝知识的地步。〔3〕伦理学和德育奥古斯丁的原罪论和禁欲主义是他的宗教哲学和教育思想中的两个极重要的理论。到了中世纪,它们就成为基督教教义的重要组成局部。他从圣经中的有关亚当夏娃的故事制造出他的“原罪论〞。它对教育也带来了极坏的影响,它成为中世纪学校恐吓和鞭打儿童的理论根源。奥古斯丁的禁欲主义是他的原罪论的派生物。他每天采取斋戒和鞭打自己身体的方法,来到到禁欲的目的。这种用鞭打而强行克制并进而扑灭人的任何情欲的方法,以后在中世纪的修道院学校中,在大教堂学校中颇为盛行。奥古斯丁的教育哲学对西欧中世纪教育的影响既深又广,西欧中世纪的修道院学校、大教堂学校以及某些大学,无不以他的教育哲学为宗旨,为灵魂。他是中世纪由教会所控制的教育所推行的教育方针、政策的思想渊源。西欧中世纪教育一、基督教教育随着基督教的开展,早期基督教教会学校随之开展起来。1.基督教的教育形式、机构和教育内容在中世纪,西欧的教会学校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修道院学校、大教堂学校和堂区学校。在这三类学校中,修道院学校因其藏书丰富、管理严格等特点而成为最重要的教会学校。修道院学校修道院学校主要是指设在修道院内的教育机构。就其发生而言,修道院学校是基督教修行制度〔或称寺院制度〕的产物。修道院学校分为两局部。一为“内学〞,主要负责对准备充当神职人员的学生的教育。一为“外学〞,负责对不准备担任神职的学生的教育。修道院学校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服从、贞洁、安贫等品质。修道院学校以圣经为主要学习内容。通行的教材为《教义问答》,是基督教教会对初信教者传授根本教义的教材,用问答体裁写成。神学加上“七艺〞构成了修道院学校的主要学习内容,而神学那么成为其他学科的“王冠〞。修道院学校的教师多由修道士和其他神职人员担任。教会学校对学生的管教极为严格,棍棒和鞭条是学校的必备品。〔2〕大教堂学校和堂区学校大教堂学校又称主教学校或座堂学校,一般设在主教的所在地,其性质和水平同修道院学校相近,学校设备和条件比拟好,学科内容也比拟完备。堂区学校一般设在牧师所在的村落,是对一般居民子弟进行初步教育的一种形式。基督教的教育思想神学的世界观是以神学为最高学问,任何世俗学问都服从于上帝的学说。作为一种宗教,设定了一个绝对的、完善的、超越的神,是世界万物的根源,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确定一个超越性的信仰权威,要人们敬畏与信仰,通过“原罪〞理论,引发人们对自我乃至人性的否认与反思,对上帝恩典的信仰与追求及对精神生活和社会教化的强烈关注。在儿童观上,以“原罪论〞为根底,严格控制儿童欲望,加强对儿童的约束和惩戒,戒尺和棍棒是不可缺的,儿童的本质认识,大都不能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无论是相信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依然把儿童看成上帝的造物。无视儿童自身的主体存在束缚儿童健康积极的自主开展。在知识观上,以神学为最高学问,任何世俗学问都服从于上帝的学说,神学为最高目的,科学要服从神学。在目的论上,教育只是基督教传播教义、争取信徒的途径。在信仰者眼中,对人的教育过程就是使人摆脱尘世困扰,逐渐从俗世挣脱出来的过程,教育的最高目的是使人进入绝对真理的世界,成为具有纯粹信仰的人。托马斯·阿奎那〔ThomasAquinas,1224~1274〕是西欧中世纪著名的基督教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也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和大学教师。托马斯·阿奎那在教育和神学的关系中,把教育思想附属于神学之下,形成了神秘、系统、独特的经院主义的教育思想。教育目的论:教育目的就是开展人的通往上帝神性的理智。教育要使不朽的灵魂与上帝沟通。阿奎那的知识观概括的讲,就是感性知识观、理性知识观、神性知识观。感性知识是对物质的实物的知识,感性知识可分外感性知识和内感性知识。论教学:阿奎那十分重视教育教学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运用符号作为媒介,教学离不开语言、文字、图形和实物,知识即寓于这些符号之中。托马斯·阿奎那式的教育方法:第一,正反论辩式。第二,开放调和式。第三,启发诱导式。阿奎那的教育思想处于附属于神学的年代,其内核已蕴含着近代教育思想,强调理性,尊崇科学的重要成分,为教育思想开展到尊重人性的文艺复兴时代,起到了铺石垫路的作用。二、封建主贵族的世俗教育〔1〕宫廷学校:宫廷学校是一种设在国王或贵族宫廷中,主要培养王公贵族后代的教育机构。在781年,查里曼邀请英格兰教士、著名学者阿尔琴〔735~804〕到法兰克王国,协助改良学校,开展教育。在改革和开展宫廷学校的同时,查里曼还致力于对教会学校的改良。787年前后,查里曼发布命令,要求教士不要无视文学的学习,只有虚心诚意地和不甘落后地学习,才能更好地探索经义的奥秘。〔2〕骑士教育:骑士教育是西欧封建社会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它与等级鲜明的欧洲中世纪封建制结构相适应。盛行于十字军东征11、12世纪。武夫教育、骑士教育的目标是训练骑士的标准是剽悍勇猛、虔敬上帝、忠君爱国、宠媚贵妇。骑士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它通常分为三个阶段:1〕从出生到7~8岁,这个阶段为宗教教育阶段。2〕7~8岁以后,这个阶段通常称为“礼仪教育阶段〞。3〕从14~15岁到21岁,被称为“侍从教育阶段〞。骑士教育旨在训练保护封建主世俗利益的武夫,其内容虽也注重培养宗教道德品质,但以养成军士征战能力为主要目的,文化知识极为贫乏。三、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与开展从12世纪开始,西欧教育的开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中世纪大学的建立是这种开展的主要标志。西欧中世纪大学的产生,是社会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工商业的开展、城市的兴起、十字军东征、经院哲学的出现,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就每一所大学的建立而言,又各有其特殊和具体的原因。中世纪大学最初产生于12世纪的意大利、法国和英国。早期中世纪大学通常是在原有的文化教育机构根底上建立起来的。大学的前身有两种,一种是原有的对所有人的教育中心和研究所;另一种是原有的主教学校,最早的中世纪大学就是在此根底上建立、演变而言的。根据管理体制的不同,中世纪大学通常被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波伦亚为代表的“南方型〞大学,又称为“学生大学〞。另一类是以巴黎大学为典型的“北方型〞大学,又称为“先生大学〞。但是,不管是“学生大学〞,还是“先生大学〞,执掌教务的并不是学生和教师个人,而是由他们组成的团体。在中世纪大学创立之初,大学实际上就是一个由教师团体和学生团体组成的“组合〞。在“学生组合〞中,往往按照地籍,组成“同乡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同乡会〞又互相组合,形成更大的区域性组织。“教师组合〞的主要形式是“系〞或“教授会〞。这是按所教学科而形成的教师组织。中世纪大学中更为重要的组织机构是学院。在中世纪大学中,按学科划分一般有四个学院,即文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和神学院。其中,文学院是一种预备性质的机构,为进入其他三个学院作准备。神学院那么是地位最高的学院。中世纪大学建立以后,即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教会和世俗封建主为了争取大学的支持,往往授予大学一定的特权。中世纪大学创立之初,教学内容和课程并不确定,通常是由各大学教师自定的。从13世纪起,经教皇命令和大学法规确定,课程逐步趣于统一和稳定。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解和辩论。大学学习一般分为两个主要阶段,这与学位制度具有直接联系。第一阶段:可获“学生学位〞,在此根底上可获得“硕士〞或“博士〞的学位。根本目的:进行职业训练,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本质来说,中世纪大学是西欧社会开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教会自身不具备创造大学的能力,甚至在最初教会也并不存在开展这种教育的动机。教会控制大学的主要途径:新型托钵修会〔也称教团〕,最著名圣方济各会和多明我会。经院哲学〔scholasticism〕是教父哲学的继续与开展,是中世纪神学哲学化到达最高阶段的产物。它产生于8~9世纪,盛行于12~13世纪。进入13世纪后,由于种种原因,经院哲学逐渐衰落。经院哲学主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调和哲学和神学、理性与信仰之间的矛盾。为了真正解决这个问题,经院哲学家所作的工作之一,就是使神学哲学化。所谓教父哲学:其实是早期的基督教教学者利用古代哲学〔主要是新柏拉图主义〕来解释基督教教义,使基督教信条具有必要的哲学理论根底。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唯实论认为一般概念是存在与个别事物之先的某种精神实在,是第一性的,而物质世界是第二性的,是服从与统一与精神实在。成认理性,理性加强信仰。唯名论者不但更为强调逻辑分析理性思维的重要,而且在‘一般’与‘个别’关系这一根本哲学命题上,只有个别的具体事物才是真实的,一般只代表许多事物的名词而不是客观的是在。‘信仰而后理解’与‘理解才能信仰’2.经院哲学与中世纪大学经院哲学对中世纪教育影响巨大,它与中世纪大学的关系密切,是当时大学的灵魂。第一,直接促进了中世纪大学的兴起和开展。第二,客观上促进了古典学术、文化的传播。第三,确立了理性的合法地位,提出了理性训练的教育目标。第四,经院哲学的思维方法〔形式逻辑的三段论推理〕,不仅是一种学术研究的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训练思维的方法和教学方法。第五,经院哲学内部不同派别的论争,促进了学术的自由探讨,从而有助于大学教育的健康开展。经院哲学家在大学中的学术探讨和争鸣,为中世纪大学摆脱狭窄的“职业〞教育产生了有益的影响。四、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和城市学校的开展中世纪城市与罗马早期的城市的主要区别是它不是以政治为中心的城市,而是以经济为中心的城市。中世纪的城市经济有很大的开展空间和自由。中世纪城市的这种比拟自由和宽松的环境,为城市教育和中世纪大学的产生和开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在中世纪城市的形成过程,市民阶级的形成对于城市的开展、城市文化和城市教育的兴起,具有重要的影响。市民阶级主要由商人、手工业者组成。他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和生产经营的需要,一般都组织起行会。市民阶级的不断壮大促进了市民阶级对教育的广泛需求。在这一时期,促使城市当局建立了新型的教育机构,城市学校出现了。行会学校、基尔特学校。与中世纪其他世俗教育机构不同,中世纪的城市学校大多是由城市当局或行会组织负责开办和进行管理的。因此更具有世俗教育的特点;其次,城市学校比拟强调职业和技术的培训;再次,虽然宗教教育仍然是所有城市学校的重要教学内容,但是起地位受到明显地削弱;第四,城市学校教学水平也比拟低。拜占廷与阿拉伯的教育一、拜占廷的教育〔1〕教育概况1〕世俗教育拜占庭的教育仍然继续了古典教育的传统。希腊语仍然是教学所运用的语言。另外,当西欧的高等教育完全绝迹的时候,拜占庭的高等教育却继续存在。拜占庭的专科学校也较为兴旺。著名的有贝鲁特和君士坦丁堡的法律学校,雅典的哲学学学校,亚历山大里亚的医学校和哲学学校。最重视法律教育2〕教会教育拜占庭教育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继续保持用希腊哲学的观点和论证方法来钻研神学理论,探讨神学问题。它不像西欧教会那样鄙视古典文化。教会学校修道院〔隐修学校〕和座堂学校。拜占庭教会也重视教士应承当的教师职责。在公元7世纪时,君士坦丁堡教会曾经两次公布了关于学校教育的通谕。〔2〕教育的特点及其影响世俗文化教育体系与基督教教会的文化教育体系长期并存、相互影响和对立斗争的局面,形成了拜占庭教育的根本特点。特点:直接继承了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教育遗产;世俗教育体系得到开展;教会的文化教育体系与世俗的文化教育体系长期并存;所有传教士可以结婚对教学有影响。拜占庭教育起了保存和传播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作用。拜占庭的文化教育在13世纪以前对东欧的一些国家的教育有着较大的影响。拜占庭的文化教育对于文艺复兴也起着积极的作用。二、阿拉伯的教育〔1〕教育概况7世纪伊斯兰教建立后,在默罕默德德领导下,阿拉伯半岛归于统一,并迅速成为横跨亚非欧三洲的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帝国。伊斯兰政权建立后,各种类型及各种水平的教育机构才陆续出现。1〕宫廷学校和府邸学校哈里发宫廷中的设备和人才比拟充实,又给传习知识提供便利的条件,慢慢地便形成了宫廷学校。取法哈里发的贵族大臣也常在府邸延聘导师,教育王孙公子。帝王宫廷还举行高深学术的讨论,邀集学者给哈里发讲学论道,是帝王教育的特殊方式。2〕学馆学者之家简称为“学馆〞。学馆以学者为中心传授高深的学识,这和传授简易的根本知识的私人设置的昆它布,在程度上是不同的。3〕清真寺清真寺都在宗教活动之外,从事教学工作。清真寺开始设置昆它布以实施初等教育,慢慢地,清真寺传授高深知识也是极为多见的。当时的宗教和教育紧密结合而不彼此别离,清真寺不但是初等教育的场所,并且通过讲学和论辩而成为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了。教学环、曼色4〕高等教育和图书馆中世纪时,阿拉伯国家的高等教育颇为兴旺。远在公元9世纪时,这里就出现了大学。9世纪初,哈里发迈蒙在巴格达建立赫克迈大学,这是阿拉伯的第一所大学。〔2〕教育的特点及其影响:尊师重教;教育时机均等;神学与实用课程并存;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对方筹集资金影响:对西欧重新认识古希腊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人文主义教育文艺复兴运动世界观:第一、歌颂赞扬人的价值和尊严,核心是人道肯定人的价值低位尊严。第二、宣扬人的思想解放和个性。第三、肯定现实生活的价值和尘世的享乐。第四、提倡学术,尊崇理性。开展历程: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弗吉里奥认为教育目的是对青少年施以通才教育〔自由教育博雅教育〕以培养身心全面开展的人。教育是:一种符合自由人的价值的,使受教育者获得德行和智慧的能唤起和开展那些使人趋于高贵的身心的最高才能的教育。历史、伦理学、雄辩术。维多里诺。格里奥。北欧人文主义教育:伊拉斯谟〔平民生活兄弟会〕,对虔敬和道德的呼唤,培养人的虔敬德行和智慧。文以载道,学文重要,最根本的目的是学古人之道以改造现实社会。维夫斯,《知识论》文艺复兴时期最彻底的教育书籍。最光荣处在于他提出要一心的哲学方法要用心理学方法来解决教育问题。正确认识方法不是演绎法而是归纳法。由感觉到理解,由个别事实到一般事实。莫尔,《乌托邦》圣保罗学校。温菲林。比代,法兰西学院和奎恩学院。差异:1,意大利的具有较强的世俗性,而北方的那么十分强调虔诚与道德价值。2,因政治背景不同,教育的政治功能亦旨趣迥异。一致:1,古典科目构成人文主义课程的根底和主体,2,强调教育与社会的联系,重视治人治世之学力图通过教育改造社会至于自然的改造自然科学的研究尚未受到重视。3,重视古典语言,4,早期人文教育后来走向了形式主义。后期的人文主义:卡斯底格朗,《宫廷人物》,文雅骑士。拉伯雷,《巨人传》,1,阐述一种新的教育自由观。2,主张身心并行开展中视体育,3,要求认识所有的事物,4,提出新的学习方法和途径。拉莫斯,实用性。蒙田,《论学究气》《论儿童教育》,完全绅士。埃利特奥,《行政官之书》,培养绅士非学究,主张学习古典语言应建立在学习本民族语言的根底上,重视教育中具有具体经验的价值。培根,归纳法,知识就是力量,泛知识。3.人文主义教育的根本特征第一,人本主义。人文主义教育在目标上注重个性开展,在教学方法上反对禁欲主义,尊重儿童天性,坚信通过教育这种后天的力量,可以重塑个人、改造社会和自然,这些都表现出人本主义的内涵,人的力量、人的价值被充分肯定。第二,古典主义。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吸收了许多古人的见解,人文主义教育实践尤其是课程设置已具有古典性质,但非纯粹复古,而是古为今用,在当时是一种进步。第三,世俗性。不管从教育目的还是从课程设置等方面看,人文主义教育充溢着浓厚的世俗精神,关注人道而非神道,教育更关注今生而非来世,与中世纪有巨大区别。第四,宗教性。人文主义教育仍具有宗教性,凡乎所有的人文主义教育家都信仰上帝,他们虽然抨击天主教会的弊端,但不反对宗教,更不打算消灭宗教,他们希望以世俗和人文精神改造中世纪陈腐专横的宗教性以造就一种更富世俗色彩和人性色彩的宗教性。第五,贵族性。这是由文艺复兴运动〔并非群众运动〕的性质决定的,人文主义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上层子弟;教育的形式多为宫廷教育和家庭教育而非群众教育;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上层人物如君主、侍臣、绅士等。综上可见,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促进了古典人文学科的开展;人的开展和世俗利益成为教育关注的内容;奠定了近代教育思想的根底,近代的自然主义、国家主义、科学主义、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等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思想渊源。人文主义教育具有两重性,进步性与落后性并存,尽管它还有缺乏之处,但它扫荡了中世纪教育的阴霾,展露出新时代教育的灿烂曙光,开欧洲近代教育之先河。新教教育新教建立: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在宗教领域的继续。新教的实质是个人主义,对大一统的教皇统治具有强大的消解作用。宗教是西方文化的核心,而教育是传播文化的工具,宗教改革必然导致教育改革。1.路德派新教的教育主张与教育实践。路德、梅兰克顿〔无与伦比的德意志人的伟大导师〕、斯图莫〔分级教学制度〕、布根哈根。政治主张:1,主张因信称义,2,主张信徒皆教士,3,提倡新的善功和天职观念。4,主张政教别离。路德派教育的特点是把教会置于国家权力之下办教育。两原那么:教育权由国家而非教会领导;由国家推行普及义务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应重视教育,掌握教育权。2、国家应推行普及、义务的教育。3、重视各类教育的开展。4、重视对学校教育和教学的管理。。《基督教原理》。教育目的双重性,促进宗教信仰;世俗利益。普及教育之父,免费学校创始人。加尔文教派的主要影响是在瑞士的日内瓦。其改革特点有:1、注重为人的开展提供标准化、理性化的环境,强调教会、国家、学校、家庭教育的一体化。2、重视各级各类学校的开展,强调学校教育的系统化。3.英国国教派的教育主张英国的宗教改革又不同于前两者,它形成了国家和教会联合起来的特点。国家和教会两者在最高权力上是平等一致的关系。1、强调教育为国家效劳,重视高等教育。2、初、中等教育由私人团体办理、负责。三、耶稣会派的教育改革1.耶稣会的学校这个团体的目的是确保天主教会的原有阵地,对天主教进行改革,扩大天主教的影响,使天主教在与新教的斗争中取胜。因此非常重视教育,并把力量放在中、高等教育上。挽救了由于新教教育的冲击而导致的天主教教育的颓势。《耶稣会章程》《教学大全》2.耶稣会学校的组织管理与教学方式。三种教育力量的冲突和融合:…………。根本差异主要在于他们所效劳的目的不同。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制度一、英国近代教育制度1.教育概况〔1〕慈善教育英国的初等教育一直由国教会管理,教会初等教育具有慈善性质。17世纪后期,英国社会贫困现象突出,一些属于非国家、教会的个人和团体也创办慈善学校,推动了慈善教育的开展。慈善学校不收学费。课程主要是基督教教义,使儿童勤劳守法。学生毕业不能升入文法学校和公学。当时出现了各样的“免费学校〞、“贫困儿学校〞、“乞儿学校〞、“流动学校〞等。〔2〕文法学校和公学文法学校和公学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是英国富家子弟升入大学的预备学校,属于中等教育性质。公学那么强调学校由公众团体集资兴办,培养一般公职人员,教学设备、条件和教学质量均高于文法学校。文法学校和公学修业年限一般为5年。注重古典语言的学习和上层社会礼仪的培养,同时还进行体育和军事训练。〔3〕学园17世纪,在英国出现,是由非国教派创办的一种新的学校形式,当时主要靠学生交费维持,传授一些实用的知识,后来开展成为一种实科性质的中学。〔4〕星期日学校和“导生制〞学校工业革命后,英国工厂中的童工教育问题引起人们的重视。1780年,报馆经理雷克斯首创“星期日学校〞〔亦称“主日学校〞〕以利用礼拜日对童工进行指导和教育。星期日学校最初仅阅读《圣经》,以后又教初步的读、写、算知识。18世纪90年代,教会人士贝尔在印度,兰卡斯特在伦敦分别创立了“导生制〞学校,也称“相互教学制“。“导生制〞学校的根本方法是先将学生编成小组,每组10人,再制定一个年龄较大且成绩突出者为“导生〞,教师先教“导生〞,“导生〞再对小组进行教学。由于“导生制〞学校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教学方法过于机械,19世纪中期以后为正规初等学校所取代。19世纪初期,随着英国经济的较快开展,要求国家干预教育,对国民进行教育的呼声不断高涨。国家干预教育是工人阶级子女能接受一定的初等教育,从经济上看是符合资产阶级整体利益的,这是促使资产阶级涉足教育的根本教育。1833年,国会通过了“教育补助金〞法,决定每年从国库中拨出2万英镑支柱开展初等教育,开了通过拨款形式国家间接干预教育的先河。1856年,改组教育局,是英国第一个教育管理机构。6.“新大学运动〞19世纪初,英国产业革命要求大学适应新的需要,但当时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仍然恪守古典教育的传统。在社会许多有识之士的推动下,英国开始了新大学运动。1828年,伦敦大学成立,翻开此运动序幕。学院以自然科学学科为主,不进行宗教教学。在其带着下出现许多新的大学。这些学员的共同特点是:由民众办理;注重工业和科学领域;教育面向中产阶级。从此,英国大学在加强与社会联系,扩大受教育对象,推进课程改革等方面发生了重要的变化。7.1870年《初等教育法》19世纪下半期,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普及义务教育的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主要问题。1870年英国政府公布了《初等教育法》〔又称《福斯特法案》〕。法案规定:国家对教育有补助权和监督权;地方设学校委员会管理地方教育;对5~12儿童实施强迫初等教育;在没有学校的地方,允许私人在一年内设校,过期者由地方委员会设立公立学校;学校中世俗科目与宗教科目别离。该法案的公布,标志着英国国民教育制度的正式形成,从此,英国出现了公、私立学校并存的局面〔“双轨制〞〕。2.教育思想培根论教育: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新工具》,知识就是力量。归纳法。培根立志把整个人类知识全部加以改造、建立新的科学知识体系,以便加以传播。‘新大西岛’是培根心目中的一个科学主宰一切的社会,为近代科学教育的兴起提供了重要的鼓励。。。强调道德实践活动、习惯、求知、社会环境对德行的培养影响;教师应注重启发示范直观演示根据教材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注意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学习者应当有思有疑,有探索精神,深入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游历也是教育方式。米尔顿论教育:《论教育》,批评学校教育。《论教育》问世20年后,英国清教徒把他的办学理想变成现实,而且更为注重实科教育。〔1〕洛克论教育洛克是英国著名的实科教育和绅士教育的倡导者,他的“自然、权力根底上的天赋人权〞论和“社会契约〞论、他的“白板说〞,以及他在教育代表作《教育漫话》中所阐述的身世教育的主张都对西方近代教育和社会开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反对流行的“天赋观念〞论,提倡“白板说〞,还认为,五官的感觉只能了解物体的局部性质,内心的“自我反省〞那么可以使人了解复杂的概念。主张经验主义的认识论。洛克高度评价教育在人的形成中的巨大作用,认为人之好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洛克认为一国之中绅士教育是最应该受到重视的。他注重贵族子弟的教育,主张把他们培养成为身体强健、举止优雅、有德行、智慧和才干的事业家。教育对个人幸福事业前途的影响显示出明显的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色彩。关于体育,洛克认为人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他认为每个绅士的身体都必须能适应以后活动中面临的艰苦环境,针对当时贵族子弟多娇生惯养的风气,他强调生活各方面的忍苦耐劳。关于体育见解十分丰富,西方教育史上没有先例。对于德育,他把德行放在比知识更重要的环境。洛克把听从理性的指导、克制自己的欲望看成是一切道德与价值的重要标准及其根底。正确处理‘克制’和‘精神活泼自由’之间的关系是教育真正的秘诀。道德教育的方法首先要重视理性的领导,其次要重视典范示范作用,强调德育中的早期教育、行为习惯和良好典范,主张尽可能不要使用体罚。在智育问题上,洛克尤其强调两点:德行重于学问;学问的内容必须是实际有用的广泛知识。洛克的‘工作学校’:实际上就是贫困儿童收容所、职业分配机关或童工工厂,与他的绅士教育主张形成鲜明地对照。〔2〕斯宾塞论教育斯宾塞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家。其代表作是《教育论》。教育目的和课程设置为“完满生活做准备〞,呼吁教育应从古典主义的传统束缚中解放出来,适应生活、生产的需要,应当教授有价值的知识。科学知识对人类生活最有价值,科学对社会生产起决定的作用,真正科学的本质是宗教。知识价值论针对古典主义者对古典学科价值的辩白,斯宾塞认为,最重的问题不在于某些知识有无价值,而在于它的比拟价值。这个比拟的尺度就是他提出的知识价值论:他认为,学科是否重要是与生活、生产和个人的开展相关系的,为此,他把人类生活的几种主要活动加以分类。它们可以自然的排列成为:①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动;②从获得生活必需品而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动;③目的在抚养和教育子女的活动;④与维持正常的社会和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⑤在生活中的闲暇时间可用于满足爱好和各种感情的活动。根据生活准备说和知识价值论,他提出学校应该开设以下五种类型的课程:第一类是生理学和解剖学。它是直接保全自己的知识,是合理的教育中最重要的一局部。第二类是逻辑学、力学、数学、光学等,是间接保全自己的知识,是使文明生活成为可能的一切过程能够正确进行的根底。第三类是生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是履行父母责任必须的知识。第四类是历史。有利于调节人们的行为,维持正常社会关系。第五类是文学、艺术等。教学原那么与方法①教学应符合儿童心智开展的自然顺序。它包括:从简单到复杂;从不准确到准确;从具体到抽象。②儿童所接受的教育必须在方式和安排上同历史上人类的教育一致。〔类似“复演说〞〕③教学的每个局部都应该从实验到推理。〔直观抽象〕④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和推论。⑤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⑥重视实物教学。赫胥黎论教育:《科学与教育》,特对当时英国教育改革和教育思想的改变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对传统教育的批判。从工业开展和现代生活的需要出发,阐述了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并对古典主义进行了犀利的反驳。自然科学和道德伦理政治社会生活理论根底知识和历史。如何进行科学教育:第一恰中选择论题,第二注重实际教学,第三训练一些有实际经验的教师,第四安排充裕的时间。对无视人文学科的倾向提出批评。二、法国近代教育制度1.教育概况9世纪中叶到15世纪末,法国教育也是以基督教教会的教育体系为主的。文艺复兴时期,法国出现了一批资本主义的手工业工场,资产阶级得到一定的成长。宗教改革以后,教育权主要掌握在天主教手中。17世纪,法国的各级教育仍在天主教会的控制下。初等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识字、教义问答和祈祷。这一时期,法国的中等教育主要是耶稣会中学和文科中学,法国的高等教育也处于教会的管辖之下,大学排斥新教徒的现象非常普遍。从在法国大革命前,法国的学校教育根本上是由天主教会控制的。1789年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改变了欧洲和法国的历史,而且也改变了法国的教育。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先后上台执政的资产阶级各党派都很重视国民教育问题,提出了各自的教育改革方案。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代表立宪派的塔列兰方案、代表吉伦特派的康多塞方案和代表雅各宾派的雷佩尔提方案。他们都主张建立国家教育制度、实行普及教育、要求教育世俗化和科学化等。在客观上指出了法国教育开展的方向和推动了近代法国教育的开展。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主要教育改革方案和教育主张1799年,拿破仑上台,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对教育进行改革,建立了中央集权教育领导体制。在教育改革方面,拿破仑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是要求教育为国家效劳,为国家提供受过训练的忠诚的行政官员,是教育与帝国的社会秩序和专制性质一致。拿破仑首先采取了与天主教会“和解〞的政策,以利用教会的力量来稳固自己的政权。1801年,与罗马教皇签订了“教务专约〞,同意恢复天主教会在法国的合法地位,但要求教会遵守中央政府的各项制度。“教务专约〞的签订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级利用宗教来为其政治利益效劳的开始,但同时也为天主教在法国地位的合法化创造了条件。拿破仑还公布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法令,如《关于公共教育的根本法》、《关于创办帝国大学的法令》、《关于帝国大学条例的政令》。通过以上教育改革,拿破仑逐渐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教育体制。其特点是:第一,教育管理权力高度集中。帝国大学:掌管全国教育行政的最高权力部门---教育行政机构。第二,全国的教育实行学区规划管理,实行大学区制。将全国划分成27个大学区。大学区总长、帝国大学和学区的督学以及学区的大、中学的教师都属于国家官员,由帝国大学总监任免。第三,开办任何学校教育机构必须得到国家的批准;学校的学年安排、课程设置、考试和升级等,在全国都是划一的。第四,一切公立学校的教师都是国家的官吏。在欧洲首创了中学的自由选修制度和以课程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基佐法案》七月王朝时期,法国的初等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开展。1832年,基佐担任教育部长,1833年6月通过了《基佐法案》。法案要求在法国的每一个区都建立一所初级小学,在每个6000人以上的城市设立一所高级小学。他认为,初级小学的任务是进行根本知识、道德和宗教教育。高级小学应通过设置职业课程,使学生获得实际的知识。为了开展初等教育,他还提出重视初等师范学校的思想,这一法案公布后,法国的初等学校和师范学校得到了一定的开展,但这一法案没有提出普及义务教育的思想。《费里法案》1881——1882年,法国教育部长费里公布了两个关于初等教育的法案,被称为《费里法案》。第一个法案中规定了国民教育开展的义务、免费和世俗化原那么,后一个法案是使三个原那么具体化。这些法案规定:6——13岁为义务教育的年龄;免除幼儿园、小学及师范学校的学费;废除《法卢法案》中关于教会对学校的特权,取消公立学校的宗教课,改设道德与公民教育课等。这一法案为这一时期法国初等教育的开展确立了方向,促进了法国义务教育的普及。中等教育的开展19世纪初,法国的中等教育受到拿破仑·第一帝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大批国立中学和市立中学纷纷创办并成为主要中等教育机构。第一帝国以后,法国的中等教育有发生了屡次变化。2.教育思想1.爱尔维修论教育爱尔维修是法国启蒙运动中的主要派别--法国唯物主义者的重要成员之一,从唯物主义认识论出发,他认为人人都是通过感官获得知识,从而获得精神开展的,也就是说,人人生而智力平等、主张教育民主化,这一观点直接抨击了“天赋不平等“,论证社会及教育的等级制度合理的贵族理论。爱尔维修把人的成长归因于教育与环境,但他在这个问题上走了极端,提出“教育万能〞的口号,否认遗传因素的影响,并把改变旧的社会环境的希望寄托于教育,寄托于少数天才人物,从而在社会历史观上陷入了唯心主义。鉴于教育对个人和国家的重大影响,爱尔维修要求彻底改在旧学校,主张由国家创办世俗教育,还倡导人们关心现实的利益。此外,他还论述了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指出人的终生都应在学习和受教育中,主张保护身体,重视体育。2.狄德罗论教育狄德罗是法国启蒙运动和百科全书派的代表人物。他否认了爱尔维修的“教育万能论〞。但他认为教育可以开展人的优点,遏制缺点,肯定教育在个性开展和社会变革中有巨大作用。揭露封建专制剥夺人民受教育权利,主张剥夺教会的教育管理权,把教育教由新的国家政府管理,主张推行免费的强破义务教育;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同培根一样强调科学知识的学习。〔三〕拉夏洛泰的教育思想拉夏洛泰是18世纪中期法国驱逐耶稣会运动的主要倡导人,他的《论国民教育》系统地阐述了国家办学的教育思想,这一思想是基于教会教育特别是对耶稣会教育的批判形成的。拉夏洛泰还从知识和教育的巨大作用角度说明了国家办教育的必要。国民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良好的法国公民,教育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国家。教育任务是使人民心智完善、道德高尚、身体健康。还对教师提出了严格要求,要求教师严谨、有道德、会教书;提倡自然教育;还强调课本的重要性。涂尔干论教育:西方教育社会学的奠基者。《教育与社会学》《道德教育论》。论教育功能:任务在于培养个人使其具备作为社会成员与特定群体成员所必须具备的身心状况。三方面功能:其一教育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的社会化,即教育在于使每个人实现由‘个体我’向‘社会我’的转变;其二教育的功能在于促使个体所隐藏并竭力想要表现出来的能力得到显示,在此根底上培养个体遵守社会秩序服从政治权威等品质;其三,教育还可以将个体适应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各种能力,进行代际间的传递。论道德教育:不是基于宗教默契原那么,而是唯一以理性所成认的观念感情和行为作为根底的教育,一言以蔽之,即唯理教育。论教育学与社会学的关系: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事务,受社会和其子系统制约,从而决定了教育学对社会学具有明显的依赖性。…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主要教育主张和教育改革方案——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先后上台执政的资产阶级各党派都很重视国民教育问题,提出了各自的教育改革方案。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代表立宪派的塔列兰方案、代表吉伦特派的康多塞方案和代表雅各宾派的雷佩尔提方案。他们都主张建立国家教育制度、实行普及教育、要求教育世俗化和科学化等。在客观上指出了法国教育开展的方向和推动了近代法国教育的开展。三、德国近代教育制度1.教育概况在欧洲国家中,德国最早公布强迫普及义务教育的法令。1717年,普鲁士公布了第一个强迫义务教育的法令,规定所有5——12岁的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父母必须送自己的子女入学,如果违纪就要受到处分;贫苦家庭儿童的学费应有地方贫苦家庭救济金支付等。此后,普鲁士又分别于1737和1763年公布有关义务教育的法令。1794年的法令宣布了大中小学校均有国家兴办的具体规定和措施。1840年福禄贝尔设立幼儿园标志着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诞生。1809年首创培养教师的机构—柏林示范学校。1694年建立的哈勒大学就是第一所新式大学。18世纪初,由于工商业的开展和城市生活的需要,实科中学开始在德国出现。1708年,虔敬派教师席姆勒在哈勒开办了“数学、力学和经济学实科中学〞,它是欧洲最早的实科中学之一。40年后,又有人在柏林开办了一所规模更大的实科中学。直到1900年,实科中学才在德国获得与文科中学同等的地位。在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下,德国出现了泛爱主义教育运动,其代表人物巴西多于1774年在德骚开办了一所“泛爱学校〞。泛爱注意教育家强调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激发对人类的广泛的爱,尊重儿童的个性,注重教育的实用性,重视体育和劳动教育,采用实物教学等。泛爱主义教育运动对当时的过的初等教育的改革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8世纪后期,德国也开始改变过去教会控制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局面,加强国家对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控制。在初等教育方面,洪堡德特别重视提供师资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努力改良培养工作。在中等教育方面,洪堡德十分重视文科中学的改革。在高等教育方面,洪堡德重视新大学的建设工作。1810年建立起了柏林大学。柏林大学的建立开创了高等教育“教学与科研〞两大任务并重的新的局面,成为各高校学习的典范。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还出现了新人文主义运动,作为新人文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的德国教育家洪堡曾对各级学校教育进行了改革。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柏林大学的创办。柏林大学倡导“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研究统一〞,不仅对德国大学的现代化,而起对欧美其他国家大学的现代化产生了重要影响。2.教育思想:康德论教育:《论教育》。人与教育:认为教育的艺术与政治的艺术是人类两件最难的事。教育并不是自然赐予人的本能行为,而是人类文化开展的结果,是人为的创造性活动,所以只有人才能对人实施教育,而且必须是具有目的、有标准、有方案的,并且要灵活的运用适当方法。康德与卢梭:高度推崇人性人的尊严,充分肯定人的价值。卢梭认为人性本善,康德认为人性中既有善又有恶。卢梭认为教育就是让人‘返回自然’、恢复本性,而康德那么认为教育必须去恶扬善,特别是要以理性抑制人性中的野性,进而开展人的自然天赋。在教育上他并不推崇卢梭的自然人,而更强调通过教育使人获得知识与道德,成为有道德理性的文明人。经验提供形成知识的材料,理性提供形成知识的机构与知识。‘道德人’的培育:人与动物区别根本是有道德。道德教育中既要注意让儿童自然而自由地成长,又要让他们自觉地接受理性的引导。自由是道德教育的最高目的,但要儿童服从不可防止的需要一定的强制,特别是在成长的早期。广义的体育:体育、管束、训育和道德陶冶。费希特轮国民教育:首任柏林大学校长。论国民教育的作用和目的:完人【具有良好德行,人性完全开展,身心协调平衡开展】。国民素质必须通过教育来培养,只有通过新教育培养全新的完人。论国民教育的途径:全民教育和全面教育。目标为学者和群众两类。智育的真正目的是通过理智训练开展理性从而促进道德的开展。第斯多惠论教育,德国师范教育之父〔1〕论影响人的开展的因素天性或天资、教育和自由自主。天资是造物主安排给人的,是一个人本身能力和活动可能性的根底,是人们开展能力和力量的胚胎。人的天资既有相同性,也有差异性,人的天资是随着时间连续不断的开展的,但是,不是所有人的天资在同一时间是同步开展的。人的开展取决于天资和激发两个条件。天资为人的开展提供可能性,激发使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天资、教育与自由自主的关系:首先,第斯多惠非常重视主动学习,人必须主动掌握知识;其次,教育必须遵循人的天资。第斯多惠从人生观的角度论述教育的目的。他认为,教育的目的与人类的目的一致。在人类思想史上,对人类的使命有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是宗教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人类的使命是相信上帝、爱上帝、敬畏上帝;第二种是哲学的观点,认为人类生活的目的是理性〔道德和幸福〕、真理〔真善美〕、人性;第三种是教育的观点,认为人生最高目的是完善教育,发挥天资、智力、主动性。第斯多惠首先肯定了第三种,又吸收了前两种,得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独立性,使人到达自我完善。自我完善意味着一个人的开展应该是和谐的,教育中的和谐首先是针对全人类而不是个人而言的,因此,不能用同一标准来开展个人的天性;其次,和谐是针对人的身体和精神的统一而言的。和谐开展要求全面开展身体和精神,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①形式教学与实质教学第斯多惠认为,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不能把它们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