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列宁主义阶段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列宁主义阶段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列宁主义阶段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列宁主义阶段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列宁主义阶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1/281第四章马克思主义开展的列宁主义阶段列宁其人:列宁的原名是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是他的化名。列宁于1870年4月22日出生在俄国伏尔加河畔的辛比尔斯克,父亲是一位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教育活动家,哥哥亚历山大因参加谋刺沙皇而被处死。在家庭的影响下,1887年秋列宁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然而,不久他就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而被学校开除,遭到逮捕和流放。1888年,回到喀山后,他开始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普列汉诺夫的著作。1892年,他又开始筹建马克思主义小组,并将《共产党宣言》译成了俄文,还写下了第一本著作《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这时的列宁已由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共产主义者了。2024/1/2831895年,列宁在彼得堡创立了彼得堡工人解放协会。这年年底,他再次被捕入狱,14个月的狱中生活后,又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在西伯利亚的3年中,他开始使用“列宁〞这个化名,写出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开展》一书,并与另一位革命者克鲁普斯卡娅结了婚。1900年2月,列宁在西伯利亚的流放结束,回到彼得堡后不久转赴西欧,在德国创办了第一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机关报《火星报》。1903年7月30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布鲁塞尔召开代表大会,会上形成了以列宁为核心的布尔什维克。布尔什维克及其思想体系的产生,标志着列宁主义的形成。2024/1/2841905年11月,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后,列宁回到祖国直接领导革命,并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在民主革命中的策略。12月,莫斯科武装起义失败,列宁又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第二次流亡生活。在此期间,他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等一系列著作,使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全面的开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列宁又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说明了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

2024/1/2851917年3月,沙皇政府被推翻。听到沙皇垮台的消息以后,列宁立即返回俄国,积极准备发动武装起义。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人民终于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革命胜利后,列宁中选为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主席,他领导人民粉碎了帝国主义的三次武装进攻和国内的叛乱,使苏俄的经济建设逐步走上了正轨。列宁不知疲倦的和长期紧张的政治活动,以及社会革命党暗杀造成的创伤,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在晚年患了脑溢血症,但他在病中仍口授了《论合作制》等文章和信件。列宁的全部著述达55卷。2024/1/286

1923年,列宁病情开始恶化,1924年1月21日病逝,终年54岁。遗体经防腐处理后被安放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红墙下的列宁墓中。为纪念列宁,彼得格勒因此改名为列宁格勒,直至苏联解体后于1992年1月恢复圣彼得堡旧名。

2024/1/287列宁的主要著作:《无政府主义和社会主义》〔1901〕《进一步,退两步》〔1904〕《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1905〕《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1905〕《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1908〕《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1908〕《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局部》〔1913〕《马克思主义和改进主义》〔1913〕《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1913〕《卡尔·马克思》〔1914〕《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1916〕《国家与革命》〔1917〕《论“左派〞幼稚性和小资产阶级性》〔1918〕《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1918〕《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1920〕《关于无产阶级文化》〔1920〕《论合作制》〔1922-1923〕《宁肯少些,但要好些》〔1923〕2024/1/288一、世纪之交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命运的思考1.对马克思主义本质问题的新探索第一,是马恩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024/1/289第二,是严整的科学体系三个来源三个组成局部

2024/1/2810第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只有马克思的哲学唯物主义,才给无产阶级指明了摆脱精神奴役的出路。只有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才说明了无产阶级在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中的真正地位。〞

2024/1/2811第四,是行动的指南和科学的方法第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精髓和灵魂“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2024/1/2812第六,无产阶级斗争学说是基石“马克思学说中的主要之点是阶级斗争。〞“只有成认阶级斗争,同时也成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用这块试金石来检验是否真正理解和成认马克思主义。〞2024/1/28132.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命运的时代思考〔1〕不可战胜性科学性革命性开放性创造性实践性2024/1/2814〔2〕曲折性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曲折战斗历程19世纪40年代--90年代:根本敌对的思潮19世纪90年代开始:马克思主义内部的反马克思主义派别

2024/1/2815二、列宁开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境界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哲学笔记》《谈谈辩证法问题》

2024/1/28161、唯物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恩格斯:“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运动无非是一切可感知的运动形式的总和;象‘物质’和‘运动’这样的词无非是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2024/1/2817普列汉诺夫“我们所说的物质的对象(物体),就是那些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的对象,这些对象在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时唤起我们一定的感觉,而这些感觉反过来又成为我们关于外部世界,即关于这些物质对象及它们的相互关系的观念的根底。〞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024/1/28182、认识论:说明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1〕提出了两条对立的认识路线和哲学的党性原那么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哲学的根本问题恩格斯:思维与存在谁是本原的问题〔本体论〕列宁:思维是否是存在的反映的问题〔认识论〕2024/1/2819〔2〕概括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三个重要结论第一,物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在我们之外存在着的----认识的客观性第二,在现象和自在之物之间决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任何原那么的差异,差异仅仅存在于已经认识的东西和尚未认识的东西之间----世界的可知性第三,在认识论上和在科学的其他一切领域中一样,我们应该辨证地思考。也就是说,不要以为我们的认识是一成不变的,而要去分析怎样从不知到知,怎样从不完全的不确切的知到比较完全比较确切的知----认识的辨证性2024/1/2820〔3〕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客观真理论“成认客观的即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真理,也就是这样或那样地成认绝对真理。〞“绝对真理是由开展中的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的。〞2024/1/2821〔4〕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根本的观点。〞“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具有普遍性的品格,并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在这里不要忘记:实践标准实质上决不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让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确实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2024/1/2822〔5〕阐释了认识开展的辨证途径“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辨证途径。〞2024/1/2823〔6〕剖析了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人的认识不是直线(也就是说,不是沿着直线进行的),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这一曲线的任何一个片断、碎片、小段都能被被变成〔被片面地变成〕独立的完整的直线,而这条直线能把人们〔如果只间树木不见森林的话〕引到泥坑里去,引到僧侣主义那里去〔在那里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就会把它稳固起来〕。〞“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2024/1/28243、辩证法:建立了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辩证法的要素》、《谈谈辩证法问题》〔1〕总结了唯物辩证法的16要素★观察的客观性〔不是实例,不是枝节之论,而是自在之物本身〕★这个事物对其他事物的多种多样的关系的全部总和。★这个事物〔或现象〕的开展、它自身的运动、它自身的生命★这个事物中的内在矛盾的倾向。★事物〔现象等等〕是对立面的总和与统一。★这些对立面、矛盾的趋向等等的斗争或展开。2024/1/2825★分析和综合的结合,——各个局部的分解和所有这些局部的总和、总计。★每个事物〔现象等等〕的关系不仅是多种多样的,并且是一般的、普遍的。每个事物〔现象、过程等等〕是和其他的每个事物联系着的。★不仅是对立面的统一,而且是每个规定、质、特征、方面、特性向自己的对立面的转化。★揭示新的方面、关系等等的无限过程。★人对事物、现象、过程等等的认识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深化的无限过程。2024/1/2826★从并存到因果性以及从联系和相互依存的一个形式到另一个更深刻更一般的形式。★在高级阶段重复低级阶段的某些特征、特性等等。★仿佛是向旧东西的回复〔否认的否认〕。★内容对形式以及形式对内容的斗争。抛弃形式、改造内容。★从量到质和从质到量的转化。2024/1/2827〔2〕概括了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统一物之分为两个局部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局部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2024/1/2828三、帝国主义理论的创立1915—1916年,列宁从148本书〔德文106、法文23、英文17、俄文2〕和刊登在49种期刊上的232篇文章〔德文206、法文13、英文13〕中做了共50个印张、合60多万字的摘录、提要和笔记。在此根底上于1916年1-7月写成《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帝国主义论》〕2024/1/28291、概括了帝国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1〕“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开展到这样高的程度,以致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2〕“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融合起来,在这个金融资本的根底上形成了金融寡头。〞2024/1/2830〔3〕“和商品输出不同的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必要性“只要资本主义还是资本主义,过剩的资本就不会用来提高本国民众的生活水平(因为这样会降低资本家的利润),而会输出国外,输出到落后的国家去,以提高利润。〞可能性“在这些落后的国家里,利润通常都是很高的,因为那里资本少,地价比较贱,工资低,原料也廉价。〞“因为许多落后的国家已经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流转,主要的铁道线已经建成或已经开始兴建,开展工业的起码条件已有保证等等。〞2024/1/2831〔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5〕“最大资本主义大国已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2024/1/2832★“如果必须给帝国主义下一个尽量简短的定义,那就应该说,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帝国主义是开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突出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瓜分世界、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世界全部领土瓜分完毕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2024/1/28332、揭示了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1〕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2024/1/2834〔2〕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第一,生产和技术停滞〔同时又加快开展〕的趋势“如果以为这一趋势排除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开展,那就错了。不,在帝国主义时代,某些工业部门,某些资产阶层,某些国家,不同程度地时而表现出这种趋势,时而又表现出那种趋势。整个说来,资本主义的开展比从前要快得多,但是这种开展不仅一般地更不平衡了,而且这种不平衡还特别表现在某些资本最雄厚的国家〔英国〕的腐朽上面。〞2024/1/2835第二,食利阶层和食利国的形成第三,政治上的全面反动和思想文化方面的腐败〔3〕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

36四、关于民族和殖民地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自决权》〔1916〕、《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1920〕、《关于民族或“自治化〞问题》〔1922〕1、论述了帝国主义时代殖民地和民族问题在帝国主义时代,殖民地包括被占领国和附属国,民族划分为被压迫民族和压迫民族“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2、阐述了帝国主义掠夺殖民地民族的政策和方式373、分析了殖民地民族的解放和民族自决权的关系“民族自决权从政治意义上来讲,只是一种独立权,即在政治上同压迫民族自由别离的权利。具体说来,这种政治民主要求,就是有完全的自由来煽动别离、煽动实行别离的民族通过全民投票来解决别离问题。因此,这种要求并不等干别离、分散、成立小国家的要求,它只是反对一切民族压迫的彻底表现。〞“无产阶级不能不反对把被压迫民族强制地留在一个国家的疆界以内,这也就是说,要为自决权而斗争。无产阶级应当要求受“它的〞民族压迫的殖民地和民族有政治别离的自由。否那么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就会始终是一句空话,被压迫民族的工人和压迫民族的工人之间的信任和阶级团结都将无从谈起。〞384、说明了民族解放运动兴起的意义“殖民地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战争必然是他们的民族解放政治的继续。〞“小民族在反帝斗争中无力成为独立的因素,却起一种酵母、霉菌的作用,帮助反帝的真正力量即社会主义无产阶级登上舞台。〞2024/1/2839五、对经济落后国家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探索1、关于社会主义一国胜利论〔1〕社会主义共同胜利论是马、恩的一贯主张“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即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胜利。〞“无论法国人、德国人或是英国人,都不能单独赢得消灭资本主义的荣耀。〞2024/1/2840〔2〕列宁社会主义一国胜利论的提出“经济和政治开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论欧洲联邦口号》〔1915年8月〕“资本主义的开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确定不移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中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期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者是资产阶级以前时期的国家。〞-----《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1916年9月〕412、关于国家与革命的理论-----《国家与革命》〔1917年9月〕〔1〕揭示了国家的起源和本质恩格斯“国家并不是从来就有的。曾经有过不需要国家、而且根本不知国家和国家权力为何物的社会。在经济开展到一定阶段而必然使社会分裂为阶级时,国家就由于这种分裂而成为必要了。〞列宁“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在阶级矛盾客观上到达不能调和的地方、时候和程度,便产生国家。反过来说,国家的存在说明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机关,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关,是建立一种‘秩序’来抑制阶级冲突,使这种压迫合法化、固定化。〞2024/1/2842〔2〕揭示了国家的根本特征和职能国家的根本特征〔同氏族组织不同的地方〕:一是按地区来划分国民,二是公共权力的设立。国家的根本职能:国家的阶级压迫职能决定它的社会职能,社会职能的实施服从于阶级职能,两方面的职能归根到底都是为统治阶级利益效劳的43〔3〕阐述了进行暴力革命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暴力革命“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是社会运动借以为自己开辟道路并摧毁僵化的垂死的政治形式的工具〞。〔马克思〕“这种颂扬决不是‘过头话’,决不是夸张,也决不是论战手段。必须系统地教育群众这样来认识而且正是这样来认识暴力革命,这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全部学说的根底〞。〔列宁〕无产阶级专政:“只有成认阶级斗争,同时也成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用这块试金石来检验是否真正理解和成认马克思主义。〞“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当然不能不产生非常丰富和多样的政治形式,但本质必然是一样的:都是无产阶级专政。〞〔列宁〕2024/1/2844〔4〕揭示了无产阶级民主与资产阶级民主的本质区别“我们决不应该忘记,即使在最民主的资产阶级共和国里,人民仍然摆脱不了当雇佣奴隶的命运。〞“民主共和制是资本主义所能采用的最好的政治外壳,所以资本一掌握这个最好的外壳,就能十分稳固十分可靠地确立自己的权力,以致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无论人员、无论机构、无论政党的任何更换,都不会使这个权力动摇。〞“每隔几年决定一次究竞由统治阶级中的什么人在议会里镇压人民、压迫人民,——这就是资产阶级议会制的真正本质〞。45〔5〕阐述了国家的消亡以及消亡的过程“当国家终于真正成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时,它就使自己成为多余的了。……那时,国家政权对社会关系的干预将先后在各个领域中成为多余的事情而自行停止下来。那时,对人的统治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国家不是‘被废除’的,它是自行消亡的。应当以此来衡量‘自由的人民国家’这个用语,……同时也应当以此来衡量所谓无政府主义者提出的在一天之内废除国家的要求。〞恩格斯《反杜林论》“国家完全消亡的经济根底就是共产主义的高度开展。〞2024/1/2846六、新经济政策的理论与实践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破产〔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布列斯特和约:1918年3月3日,苏俄政府代表团在布列斯特与德国签订和约,规定: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芬兰和白俄罗斯的一局部共计约100万平方公里领土属德军占领;向德交付60亿马克赔款等。布列斯特和约先后被布尔什维克党的七大和苏维埃第4次非常代表大会批准。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后,苏维埃政府于1918年11月13日宣布废除布列斯特和约。2024/1/2847〔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实行工业国有化★禁止自由贸易,取消商品和货币★实行平均主义分配,扩大供给制★实行普遍的义务劳动制度2024/1/2848〔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思想渊源★民粹主义思潮的影响★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的错误搬用★列宁等人对俄国资本主义开展程度的过高估计2024/1/2849〔4〕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绩效评价“应该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绩,但同时必须知道这个功绩的真正限度。‘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我们方案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方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那么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2024/1/28502、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1〕农业方面:由余粮收集制转向粮食税“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阔农民群众的结合。〞2024/1/2851〔2〕工业方面:由全面企业国有化转向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和恢复局部私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和中世纪制度、和小生产、和小生产者散漫性联系着的官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那么是幸福。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是不可防止的,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去〕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道路、方法和方式。〞“国家资本主义在经济上无比地高于我国现时的经济。〞“国家资本主义是我们的救星。〞2024/1/2852新经济政策=〔1〕我们掌握了命脉〔2〕土地归国家所有〔3〕农民经济活动的自由〔4〕大工业〔和大农业〕掌握在我们手里〔5〕私人资本主义〔它有可能和国家资本主义竞争〕〔6〕国家资本主义2024/1/2853国家资本主义的四种形式租让制租借制合作制代购代销制2024/1/2854〔3〕商业方面:由禁止自由贸易转向允许国家调节下的自由贸易“新经济政策的全部意义就在于而且仅仅在于:找到了我们花很大力量所建立的新经济同农民经济的结合。〞

55七、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1、关于俄国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思想〔1〕批判了俄国一国不能建成社会主义的谬论“世界历史开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开展阶段在开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既然建设社会主义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到达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根底上赶上别国人民呢?〞2024/1/2856〔2〕分析了俄国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有利条件第一,国际条件武装干预被粉碎国际无产阶级同情支持世界性民族解放运动2024/1/2857第二,国内条件“我们有国家政权,我们有大批经济资料;如果我们击溃了资本主义,建立了同农民经济的结合,那我们就会成为绝对不可战胜的力量。〞“国家支配着一切大生产资料,无产阶级掌握着国家权力,无产阶级和千百万小农及最小农结成联盟,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已有保证等等,难道这不是我们所需要的一切,难道这不是我们通过合作社,而且仅仅通过合作社……来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所必需的一切吗?这还不是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但这已是建成社会主义社会所必需而且足够的一切。〞582、通过合作制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论合作社》(1923.1.4/1.6)

59〔1〕合作社的性质“合作社在资本主义国家条件下是集体的资本主义机构。〞“而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在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取得了阶级胜利的条件下,文明的合作社工作者的制度就是社会主义的制度。〞60〔2〕合作社的作用“在我国,人们还轻视合作社,还不了解:第一,在原那么方面〔生产资料所有权在国家手中〕,第二,在采用尽可能使农民感到简便易行和容易接受的方法过渡到新制度方面,这种合作社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由于我们国家制度的特点,合作社在我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如果把租让〔顺便说一句,租让在我国并未得到多大的开展〕单独划开,那么在我国的条件下合作社往往是同社会主义完全一致的。〞“对我们来说,合作社的开展也就等于社会主义的开展。〞61〔3〕开展合作社的原那么第一,自愿原那么。“应当检查农民参加的情况,检查参加的自觉性及其质量——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第二,渐进原那么。“使全体居民人人参加合作社,这就需要整整一个历史时代。在最好的情况下,我们度过这个时代也要一二十年。〞62〔4〕开展合作社的措施第一,国家支持。“在政策上要这样对待合作社,就是不仅使它能一般地、经常地享受一定的优待,而且要使这种优待成为纯粹资财上的优待〔如银行利息的上下等等〕。贷给合作社的国家资金,应该比贷给私人企业的多些,即使稍微多一点也好,甚至和给重工业等部门的一样多。〞第二,文化革命。“完全合作化这一条件本身就包含有农民〔正是人数众多的农民〕的文化水平的问题,就是说,没有一场文化革命,要完全合作化是不可能的。〞63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在于开展生产力“在任何社会主义革命中,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解决以后,随着剥夺剥夺者及镇压他们对抗的任务大体上和根本上解决,必然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64〔1〕开展生产力的内涵“开发资源,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真正的和唯一的根底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兴旺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就更是如此。〞“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65〔2〕开展生产力的重大意义第一,稳固社会主义制度,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需要。“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使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资本主义创造了在农奴制度下所没有过的劳动生产率。资本主义可以被最终战胜,而且一定会被最终战胜,同样因为社会主义能够造成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66第二,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逐步消灭工农差异的需要。“改造小农,改造他们的整个心理和习惯,这件事需要花几代人的时间。只有有了物质根底,只有有了技术,只有在农业中大规模地使用拖拉机和机器,只有大规模电气化,才能解决小农这个问题,才能象人们所说的使他们的整个心理健全起来。〞67第三,改变国家落后面貌,建立富裕文明的新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