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信息化现状与发展对策_第1页
新农村信息化现状与发展对策_第2页
新农村信息化现状与发展对策_第3页
新农村信息化现状与发展对策_第4页
新农村信息化现状与发展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农村信息化现状与发展对策(上)一、引言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强调要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强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由此,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成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农业信息化是用信息技术装备现代农业,依靠信息网络化和数字化来支持农业经营管理,监测管理农业资源和环境,支持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信息化。其内涵至少应包括以下六个领域:①农民生活消费信息化;②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化;③农业科学技术信息化;④农业经营管理信息化;⑤农业市场流通信息化;⑥农业资源环境信息化。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突破口,在驾驭农村市场经济中处于前置性的基础地位,其重要作用表现在:①对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进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能够大幅度减少农业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业效益;②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和信息引导,可以促进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环境的改善,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竞争力的增强,促进农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手段;③有助于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和要求,有利于消除城乡之间信息占有和利用的差别,促进农村市场的开拓和城乡协调发展,借助于网络技术,可以建立城乡之间信息传递、互动、交换的平等关系,提升农村发展速度,缩短城乡之间的发展距离,使城乡居民直接分享各种技术知识与市场信息,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农民享受现代社会文明成果,推动科技、文化、社会事业发展;④可以实现农业经营、新农村管理的高效化,促进农村社区性服务组织建设,切实改善农村发展条件,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⑤是农民增收和培养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切实搞好面向农民的信息服务,提高政府管理效率,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对政府转变职能的需要。开展面向农民的微观信息服务,可以使农民充分利用得到的技术和信息提高农业生产率,帮助农民规避市场风险,减少自然风险带来的损失。二、国外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目前,国外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普及程度已经相当高,其研究的重点在知识的处理、自动控制的开发以及网络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①数据库与网络。将各种农业信息加工成数据库并建立农业数据库系统,农业信息数据库将向多元化、全球化、商品化和多媒体化发展;②精确农业。这是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全面结合的一种新型农业,是21世纪农业的发展方向。主要有全球定位系统、农田遥感监测系统等10多个系统组成,其中遥感技术已被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广泛应用于农业资源调查、农业生态环境评价、农林牧灾害监测等方面;③专家系统。建立模型以描述农业生产中非结构化、非系统化的知识,最终建立以主要农作物、畜禽、水产为对象的生产全程管理系统和实用技术系统,促进农业生产的科学管理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利用。④虚拟农业。利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建立数学模型定量而系统地描述作物生长发育、器官建成和产量形成等生理生态过程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数量关系,在此基础上设计出虚拟作物、畜禽,从遗传学角度定向培育农作物,改变传统的育种和科研方式。美国以政府为主体构建了庞大完善规范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美国政府对农业的补贴、支持、财政转移支付,大量的不是直接去补贴农产品生产,而是通过支持农村信息化的办法让农业和农民受益。对于农村信息化建设,美国政府投入比例高,首先是有大量基础投入用于农业信息系统的多项硬件建设,其次是有充足的系统运行经费,每年有数十亿美元的农业信息经费支持,占农业行政事业费的1/10。正是由于有了政府的组织、管理和投入,美国的农村信息化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不仅保障了美国农业的稳定和发展,它们所提供的农村市场经济信息也为世界所共享,对世界农产品贸易起着重大的作用。日本一直十分重视农业和农村的信息化工作,并把其视为推进农村发展的极为重要的资源,政府主要负责3个方面的工作:①农村信息化的市场规则及发展政策的制定;②大容量通讯网络及地方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③农业科技信息网的建立。三、国内新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受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单户经营体制、农业比重大等多种因素影响,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上与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发达国家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上相对容易一些,因此其研究多集中在数据库和农业应用系统的深度开发利用上,而中国则复杂的多。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问题。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不仅提供食品,还为60%的人口提供维持生活的就业部门,尤其在欠发达地区,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主要产业,是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农业提供约40%的工业原料,直接影响1/4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形成。农村市场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2,农村市场总需求对整个国民经济增长具有重大影响。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3/4,农村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份额已达60%。可以说,没有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信息化,就谈不上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然而据CNNIC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农、林、牧、渔等行业的互联网络用户数仅占用户总数的2.3%,国家信息化发展极度不平衡。近年来西部农村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信息化建设,这为推进信息化建设奠定了一定基础。广大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落后,相对发达国家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总体上存在规模小、地域分布不均衡,信息资源缺乏等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政府职能缺失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多学科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因此可以尝试将农村信息化建设进行,如果党政政府不占据主导地位,依靠个别职能部门或农民自我组织发展是很困难的。2.观念滞后观念滞后是影响西部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主观因素,尽管多数地方领导已初步认识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但对具体的实施方法和所需要的支撑体系还不够了解,对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思路还不清晰。部分基层领导由于资金限制、设备短缺,他们认为信息化离农村还很遥远,存在等待、观望的态度,缺乏思想动力。有的恰恰相反,他们盲目追逐先进,争先恐后买来各种设备,却无法结合本地实际,突出区域优势,准确定位,切实推进信息化建设,农村地区农民观念陈旧、思想保守,商品经济意识、市场竞争意识、开放进取意识淡薄也严重阻碍了西部地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步伐。3.“金农”工程普及效果不理想据调查,“金农”工程中仅有农业信息发布系统在农村的普及程度达到69.2%,而农业气象系统、农业土地资源管理系统、农业防灾救助系统的普及率还不到10%,更未涉及到农业深层次的应用领域。“金农”工程最早于1994年12月的“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真正开始启动建设是在2000年以后。直至2002年,工程总体规划才基本完成。但目前为止,很多农民没有听说过该工程,更不清楚具体的内容,不能与21世纪国际主流的农业数据与图像处理、农业系统模拟、农业专家系统、农业计算机网络、农业决策支持、信息实时处理、卫星定位、遥感遥测、地理信息系统等应用同步。术信息和市场信息丰富、点击率高的网站给予奖励,而对那些内容陈旧、信息匮乏的网站予以批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