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安全社区建设讲议_第1页
浅谈安全社区建设讲议_第2页
浅谈安全社区建设讲议_第3页
浅谈安全社区建设讲议_第4页
浅谈安全社区建设讲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PAGE5浅谈安全社区建设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安全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安全社区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它的理念是安全、健康、和谐;基本原则是人人都平等享有安全和健康的权利;目的是最大限度降低事故与伤害的发生,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广泛参与下,全省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在近年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取得明显成效。魏宏省长对社区批示是“效果明显,就不断推开并深化”。目前,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已将安全社区建设纳入全省十项民生工程。近期,全省安全社区会上提出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思想认识要进一步提升,建设水平要进一步提升,保障能力要进一步”的工作要求,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建设目标的完成。第一节作好思想准备和知识准备通过培训,要解决安全社区是什么,安全社区建设为什么,怎样开展安全社区建设三个问题。一、思想准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的新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指示,充分认识安全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6月6日关于安全生产工作批示要抓紧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党政一把手必须亲力亲为、亲自动手抓。要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奖惩,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24日在青岛市考察黄岛经济开发区黄潍输油管线事故抢险工作时讲话。安全生产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是不能踩的“红线”。要认真总结前一阶段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汲取生命和鲜血换来得教训,筑牢科学管理的安全防线。——2013年12月在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全体会议召开之际,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安全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各级党政领导必须增强安全生产事关执政宗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事关民生、稳定大局的使命感,增加“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责任体系建设的紧迫感,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戒惧之心,把握安全生产工作决策部署、政策措施和方针原则、加强对安全生产生产工作的切实领导,早日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为什么要建成小康社会,为了老百姓过上小康生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就是为人民服务。现状是“gdp”为大,忘记了为了谁的根本问题。“四风”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新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小康社会必然是安全的社会。安全的社会应该抓好安全生产的基层基础工作。安全的社会不仅企业是安全的,社区也应该是安全的,会正式提出安全社区的概念。我国安全社区建设目前经历了三个阶段。2002年开始逐步接受、2005年以前的试点阶段;2006年5月1日,以在全国范围实施《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为标志,我国安全社区建设全面启动,进入规范阶段;2008年11月以后进入蓬勃发展阶段。四川省安全社区建设受得了省委、省政府和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四川省委省政府将安全社区建设纳入全省民生工程项目,构建大安全格局和公共安全服务体系,作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和源头管理,扩大安全管理工作的范围和深度的重要举措。2009年开始探索推进安全社区建设。从2013年起,安全社区建设作为民生工程,纳入了省政府目标考核,引起了市(州)、县(区、市)、乡(镇)、街道的重视。全省安全社区建设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和支持。截至2013年底,全省21个市(州)共启动备案四川省安全社区678个,全国安全社区228个;建成四川省安全社区137个,建成全国安全社区15个。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职业健康协会、全国安全社区促进中心充分肯定四川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经验和成效,给予大力支持。3、安全社区类型(1)以街道办事处为基本单元的城市社区;(2)以乡(镇)为基本单元的农村社区;(3)以企业为基本单元的企业主导型安全社区(主要是指规模较大、生产经营系统相对独立、完整,同时具有相对独立、自主管理的生活服务设施和家属住宅区、企业自主开展安全社区建设的基本单元);(4)以工业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基本单元的园区型安全社区(主要是指地方政府批准成立的具有相对独立、完整的管理机构和生产经营、研究开发系统,由管理机构负责组织进行安全社区建设的基本单元);(5)在少数民族地区创建的民族特色型安全社区;(6)其它类型(如灾后重建型)的社区。三、安全社区建设“三个十二”重点:全员参与资源整合持续改进全员参与资源整合持续改进1、资源整合安全社区建设工作要求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安办牵头、部门联建、工作参与”的工作机制,旨在突破以往部门的“单打独斗”,它有效解决了“条块分割、互不统属”的传统社区管理运输模式,有效地整合了职能部门、商业机构、学校、医院、社会团体等方面资源,形成了高效的工作网络。资源整合主要包括四个层面:(1)与街道(乡镇)管理工作有关的上级政府职能部门的资源整合,比如:交警、公安、消防、民政等部门能使用的行政资源和项目资源;(2)将街道(乡镇)内部各部门之间整合起来,围绕区域大安全的共同目标群策群力,而不是仅仅由街道安办来承担这一庞大的系统工程;(3)整合社区内各类组织的有用资源,建立“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与服务模式,比如:联络学校、医院、养老中心等各类公益性或非盈利性社会组织、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志愿者队伍共同参与安全社区建设;(四)将街道(乡镇)以往开展的“平安社区”、“生态社区”、“文明社区”等建设活动取得的成果整合起来,围绕安全社区建设和基本要求进行完善。2、全员参与要最大限度降低事故与伤害的发生,实现“人人都平等享有安全和健康权利”,除了提升物的安全状态、增强环境的安全因素外,最为根本的是全面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只有人们参与其中,才能逐步由“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从被动享受到主动参与,必然将增添主要翁角色,发挥更大的作用。从社区成员结构来看,主要包括政府、居民、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等5个方面,安全社区必须充分了解各成员的安全健康需求及建议,充分发挥各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最终建设成果也应由所有成员共享。因此,在开展建设之时,要做好广泛的宣传发动,提高知晓率和全员参与率,凝聚各种力量共同推进。3、持续改进安全、健康是动态的,没有绝对的状态值,随着公众安全健康意识提升和需求的增加,安全社区建设内涵将不断深化、外延将不断扩展、内容也将不断丰富,只有长期的、持续的进行安全促进,才能使整体安全绩效稳步改进与持续提高,因此,这项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4、持续改进方法:安全社区建设持续改进方法遵循PDCA质量管理循环理论,即不断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通俗的理解为在重复循环社区诊断、制定目标计划、策划实施安全促进项目、项目评估这个程序步骤。持续改进内容:应针对辖区持续新增的安全风险或问题、过往开展的安全促进项目未达到预期目标、按计划实施的促进项目。(二)十二大要素:安全社区建设机构与职责信息交流和全员参与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事故与伤害预防目标及计划安全促进项目宣传教育与培训应急预案和响应监测与监督事故与伤害记录安全社区建设档案预防与纠正措施评审与持续改进(1)安全社区建设机构与职责建立包括辖区内外的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志愿者组织和居民代表等在内的领导机构(促进委员会或者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有关工作组),共同开展安全社区建设。领导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搞好顶层设计,建立长效的体制机制,提供组织保障和必要的人、财、物、技术等资源保障;整合各类资源,实现全员参与,组织评审社区安全绩效和持续改进。工作机构的任务包括:组织开展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工作,确定重点人群、重点问题、重点场所和居民需求;组织制定体现社区特点的、切实可行的安全目标和计划;组织实施安全促进项目;提供每一年度工作总结和反映工作过程的档案资料。(2)信息交流和全员参与建立事故和伤害预防的信息交流机制和全员参与机制。建立横向各职能部门、各单位和组织间的有效协商机制和合作伙伴关系;建立纵向与辖区居民的信息交流与信息反馈渠道,及时处理、反馈公众的意见、建议和需求信息;建立群众组织和志愿者组织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提高全员参与率;积极组织参与国内外安全社区网络活动和安全社区建设经验交流活动。(3)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开展危险源辨识、事故与伤害隐患排查等工作,确定“三重点一需求”(重点人群、重点问题、重点场所,居民需求),为制定安全目标和计划提供依据。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内容应包括:适用的安全健康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及执行情况;事故与伤害数据分析;各类场所、环境、设施和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源及其风险程度;各类人员的安全需求;社区安全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危险源控制措施及事故与伤害预防措施的有效性。(4)事故与伤害预防目标及计划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和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的结果制定安全目标,包括不同层次、不同项目的工作目标以及事故与伤害控制目标,并根据目标要求制定事故与伤害预防计划。计划应覆盖不同的性别、年龄、职业和环境状况,针对社区内高危人群、高风险环境或公众关注的安全问题并能够长期、持续、有效地实施。(5)安全促进项目为实现事故与伤害预防目标及计划,策划实施多种形式的安全促进项目。安全促进是为了达到和保持理想的安全水平,通过策划、组织和活动向人群提供必须的保障条件的过程。安全促进项目就是实施这一过程的具体体现,它是安全社区建设的核心。安全促进项目应重点针对高危人群、高风险环境和弱势群体。安全促进项目的实施方案内容应包括:实施该项目的目的、对象、形式及方法;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项目所需资源的配置和实施的时间进度表;项目实施的预期效果与验证方法及标准。(6)宣传教育与培训社区应利用各种宣传教育培训设施,有计划地开展宣传教育与培训活动,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应针对不同层次人群的安全意识与能力、需求进行不同的培训教育,以提高社区人员安全意识和防范事故与伤害的能力。采取适宜的方式定期检验成效。(7)应急预案和响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或者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落实预防措施和具体应急响应措施。确保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减少或消除事故、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做到: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保障涉险人员安全;快速、有序、高效地实施应急响应措施;组织现场及周围相关人员疏散;组织现场急救和医疗救援。根据应急预案,抓好应急救援物资准备。(8)监测与监督建立行政监督,企事业单位、群众组织和居民的公众监督以及媒体监督机制,形成共建社区和共管社区的氛围。安全监测与监督内容应包括:事故与伤害预防目标的实现情况;安全促进计划与项目的实施效果;重点场所、设备与设施安全管理状况;高危人群与高风险环境的管理情况;相关安全健康法律、法规、标准的符合情况;社区人员安全意识与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情况;工作、居住和活动环境中危险有害因素的监测;全员参与度及其效果。(9)事故与伤害记录建立事故与伤害记录制度,明确事故与伤害信息收集渠道,为实现持续改进提供依据。事故与伤害记录应能提供以下信息:事故与伤害发生的基本情况;伤害方式及部位;伤害发生的原因;伤害类别、严重程度等;受伤害患者的医疗结果等。记录应实事求是,具有可追溯性。(10)安全社区建设档案建立规范、齐全的安全社区建设档案,制定安全社区建设档案管理办法,明确档案的使用、发放、保存和处置要求,将安全社区建设全过程的信息予以保留。重点是领导机构研究安全社区建设的会议记录、决定、文件,各工作组(项目组)工作记录会议记录、安全促进项目建设方案及其实施过程记录,应急演练、社区诊断、满意度调查等的档案。(11)预防与纠正措施针对安全监测与监督、事故、伤害、事件及不符合的调查,制定预防与纠正措施并予以实施。预防与纠正措施旨在减少由事故、事件、不符合产生的影响,消除所确认事故、事件、不符合的根源,防止同类事情的再次发生。对预防与纠正措施的落实情况应予以跟踪,确保纠正措施的效果已达到计划要求和所采取的预防措施能防止同类不符合的产生。(12)评审与持续改进根据安全绩效评审制度和方法,并定期进行评审,为持续不断地开展安全社区建设提供依据。评审内容应包括:安全目标和计划,安全促进项目及其实施过程,安全社区建设效果,确定应持续进行或应调整的计划和项目,为新一轮安全促进计划和项目提供信息。社区应持续改进安全促进工作,持续推进安全社区建设,降低、控制和消除各类事故与伤害风险,促进社区居民安全保障水平的提高。(三)十二大类别即十二大(十二加一)安全促进项目:为了实现事故与伤害预防目标及计划,社区应组织实施多种形式的安全促进项目,安全促进项目的重点应针对高危人群、高风险环境和弱势群体。工作场所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社会治安、学校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家居安全、老年人安全、儿童安全、公共场所安全、体育运动安全、涉水安全、防灾减灾与环境安全。其中工作场所(其中特别是小商场超市、学校幼儿园、医院、餐馆、旅馆、歌舞娱乐场、网吧、美容洗浴、生产加工场所等“九小场所”)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社会治安、食品药品、家居安全、学校安全促进项目是关注重点。四、安全社区建设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制定好计划和方案是安全社区建设成功的关键。安全社区建设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计划是方案的指导,方案是计划的具体体现。计划和方案构成了安全社区建设的蓝图。(一)安全社区建设计划为了实现安全社区建设任务和目标,规范安全社区建设,安全社区建设促进委员会或者领导小组应该制定安全社区建设计划。安全社区建设计划由建设任务、目标、时间、人员、方法、经费等部分组成。建设任务。居民需求产生的任务;由上级下达的民生工程任务;本辖区实际情况产生的抓好安全基层基础工作的任务。目标。防范或者排除社区存在的事故与伤害的隐患,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增加居民的安全知识、提升居民的安全技能,建设公共安全体系,努力使社区居民人人平等的享有安全健康和谐的权利。还包括具体的阶段性目标。时间。是指实施安全促进项目,实现安全社区建设的任务所需要的阶段性的时间资源。如一年或者两年,应该倒排工期,具体到每一年的不同阶段、季度等等。超过两年的应该设计为工作规划,如五年规划等等。人员。组织动员社区内的所有居民(包括暂住在社区内的居民)。包括组织领导机构、工作机构的具体工作人员,关心、支持、参与的人员,志愿者等等。方法。资源整合,全员参与,持续改进。包括具体的社区诊断、项目确定,实施项目的措施、手段等等。经费。推动工作、实现建设任务、达到或者接近目标所需要的资金。包括本社区能够纳入财政支持范围的经费、上级支持的经费、通过努力能够整合用于安全社区建设的社区内外的资金以及必要的物资。(二)安全社区建设方案方案是计划的体现。包括安全社区建设的整体方案和安全促进项目的具体方案。整体方案指导具体方案,具体方案是整体方案的组成部分。方案应该包括六个要素:什么事、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方法、什么要求。什么事。根据社区诊断,确定“三重点一需求”、“两高一脆弱”,应该优先解决什么问题,为居民办什么事情。具体表现为工作组、项目组的任务。什么人。谁来办事、谁来落实任务。包括工作组、项目组构成。应该落实到人头,不能只落实到参与或者配合的部门。什么时间。实施安全促进项目的时间要求,包括阶段性的进度要求,也应该倒排工期。什么地点。安全促进项目实施的具体部位、区域。什么方法。包括实施项目、实现安全促进目标应该综合运用的手段、措施等等。什么要求。包括工作组、项目组的工作机制的建立,责任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工作质量、绩效评估,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总结等方面的要求。五、抓好安全社区建设五个主要环节根据安全社区建设标准的基本要求,安全社区启动备案后,主要历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准问题、解决问题和持续改进5个主要环节,并循环往复、持续不断。发现问题,摸清家底,明确“安全社区建设机构与职责”。开展安全社区建设,首先要通过调研,从整体、全局层面摸清自己的家底和特点,包括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已取得的成绩、行之有效的惯例、能够调配的资源;了解和掌握社区安全基本状况,搞清楚社区安全现状处于什么位置和水平,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够成立覆盖面广、资源整合到位的领导机构,成立具有针对性的、符合辖区实际的工作场所、道路交通、消防、社会治安、居家安全、防震减灾等需要重点关注行业领域的工作机构并明确其相应的职责权限。分析问题,开展“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与评价是整个安全社区建设过程中的的基础工作。社区应建立并落实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制度,为制定安全目标和计划提供依据。此阶段是对发现的问题作深入研判(了解)和分析。组织机构通过信息收集和资料分析,对社区安全管理情况和安全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和系统评价,确定社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薄弱环节,确定居民的安全意识、行为能力和急需提供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服务工作,从而确定有待改进的重点方向。开展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的过程就象医生诊断病情一样,所以又称之为社区诊断。社区应将诊断工作常态化,以便随时了解和掌握事故与伤害发生情况,及时识别和更新危险源及其控制措施。找准问题,即制定“事故与伤害预防目标及计划”。通过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环节,认清了社区人群伤害的发展趋势与分布特点,确定了需要关注的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环境和群众的安全需求。事故与伤害预防目标和计划,就是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和考虑社区规模、经济、人口等而制定,它需要体现事故与伤害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有效性、连续性,并能够长期执行。目标包括社区各相关职能部门和层次的安全健康目标,各工作机构(安全促进工作组)工作目标,伤害预防目标、伤害控制目标和伤害干预目标等。目标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考虑可选技术方案,自身经济能力,并尽可能地量化与分解,以便具有可操作性。根据目标要求,社区应制定相关安全计划,确定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案,换句话说,安全促进计划是为实现安全目标设计的途径和方案,具有更强的针对性。解决问题,即策划实施“安全促进项目”,这是安全社区建设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根据控制目标和计划的要求,社区应策划相应的安全促进项目,实施风险控制措施或伤害干预措施,降低社区整体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降低事故和伤害发生率。安全促进项目应有实施方案,应明确相关职能部门和人员的职责、权限,还应考虑方案的可行性和预期效果。持续改进,即“评审与持续改进”。要全面了解安全社区促进项目的成效,是否达到预期的安全目标,一般通过内部自评和外部评审的方式,对建设单位的制度建设情况、机制运行情况以及促进项目成效等进行验证,实现持续改进。绩效的内部评审是领导机构的一项重要职责,应采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和评价指标开展动态评估,及时更新不足之处。外部评审中,开展四川省安全社区评定验收必须符合“启动备案并持续开展安全社区建设一年以上”;开展全国安全社区评定验收必须符合“启动备案并持续开展安全社区建设两年以上”。通过外部评审授予“四川省安全社区”和“全国安全社区”只是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而不是最终目的,其实质就是通过建立自我诊断、自我预警、自我防范、自我评估、自我改进的伤害与事故的“免疫系统”,不断提升社区的整体安全水平,提高居民对社区安全的满意度安全社区建设基本流程六、搞好安全社区建设应该注意的问题(一)在安全社区建设当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区1、重视程度不够,被动接受安全社区建设任务,因此敷衍了事,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上不积极。存在两头小,中间大的问题;2、虽然重视,但缺乏明白人,但不注意学习掌握安全社区理念、标准和建设方法,导致安全社区建设不规范;3、没有建立系统的安全社区工作机制,缺乏总体规划和目标,就事论事,挂一漏万;4、安全促进工作没有针对性,不突出重点,偏离事故预防和伤害干预主题;以行政工作和日常工作代替项目,重管理措施、软件建设、轻硬件建设。5、安全促进项目履面不够,造点,抓点漏面,抓线漏片,以一次宣传、一次教育、一次活动就作为一个项目,还有就是把一个项目分拆成几个项目;6、回顾性总结代替安全促进,以工作报告代替建设过程;7、作为政绩工程,短期行为,没有考虑长效机制建设;8、表面化、形式化,不求实效;9、简单复制,或凭想象编制项目,无法验证;10、安全宣传教育形式走偏,重安全社区宣传,轻安全知道宣传教育;11、安全社区工作人员要注意保持稳定性,更换后的安全社区工作人员要及时进行培训,了解前期安全社区工作情况,掌握安全社区理念和建设方法;12、动态进行社区诊断不够,方法不当,诊断过程和结果没有逻辑关系,诊断结果与安全促进项目脱节;13、档案不能反应安全社区建设过程,补充痕迹明显,过程缺失。(二)安全社区评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安全社区工作报告把关要严。2、第二次评定(复查)要规范,整改一定要落实,否则将流于形式,对以后开展建设工作造成不必要的障碍。第二次评定人员一定要有首次评定的人员参与,一是对情况熟悉,二是减少工作量。(三”1、实现“三个转变”观念转变;作风转变;方法转变。观念转变:安全社区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是社会治理工作的具体体现,是建设公共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覆盖本行政单位辖区范围内所有单位和成员的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当成达标活动、政绩工程、面子工程;不要急功近利、要有持久作战的思想观念。存在问题:主要是认为在辖区范围内的几个点位、小区开展的安全社区建设,认为这些点位打造成亮点就能够通过通过现场验证和综合评定,建成四川省或者全国安全社区。作风转变:真抓实干,不搞花架子,不瞒上欺下;不搞“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空喊口号。扎扎实实的开展社区诊断,根据“三重点一需求”、“两高一脆弱”认认真真确定安全促进项目,实实在在的解决问题。方法转变:在资源整合、全员参与、持续改进方面狠下功夫。循序渐进,扎实推进,避免突击式、运动式、以点代面式、打造亮点式;避免转发文件——大会号召——签订责任书——写好总结——迎接检查的老套路。2、注意“三个结合”与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相结合、与兄弟部门工作相结合、与本地实际相结合。(1)与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最大的中心工作。当地党委、政府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而开展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和谐社会建设,文明城市建设,双拥模范城市建设,统筹城乡两化互动,幸福城市建设等等,是党委、政府关注的重点。安全社区建设是实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重要措施,也应该是这些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而且必须结合起来。(2)与兄弟部门工作结合兄弟部门的工作,是党委、政府工作的具体体现。要互相支持,从不同侧面形成合力,共建共享。安全社区建设和党委、政府的每一个部门的工作都有关系。如政法委、公安、交警、消防、安监局、交通局、民政局、工会、妇联、共青团、残疾人联合会、经济管理部门、劳动和人事部门、城乡建设管理部门、环境保护部门等等,要主动和别人的工作相结合(如防盗窃项目和综治部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平安中国建设相结合、消防安全促进项目和消防部门的“剿灭火患”行动相结合、交通安全项目和交警部门的交通安全“五进”活动相结合、安全隐患治理和经济主管部门的百日安全活动相结合、小区建设和民政部门的和谐小区建设结合,残疾人安全和残疾人联合会的残疾人关爱行动相结合,志愿者队伍建设和共青团的志愿者关爱行动相结合,妇女儿童工作和妇联合会工作相结合等等),互动互补,互相促进,资源共享、成效共享,才能得到大家的支持。(3)与本地实际相结合不脱离群众、不脱离实际才能取得成效。结合当地实际,针对当地突出问题,根据居民需求提出对策措施,才能有效解决问题,才能得到大多数居民的参与和支持。第二节搞好社区资源及存在主要问题的调查搞清楚社会资源是为了实现资源整合、搞清楚全员参与的渠道和方式。避免安监部门和乡镇、街道办工作人员单打独斗、孤军奋战。除了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工会、妇联、共青团、学校、医院、残疾人联合会、基金会、慈善协会等等以外,要特别注意中介组织如安全评价机构、环境评价机构、职业健康评价机构、检测检验机构和民间文艺团体、协会等等。除了优质资源以外,还有注意了解和掌握不良资源或者负面资源,尽量做到扬长避短。调查思路:公安——社会治安管理情况,人口构成、流动人口管理情况,社会治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数据及整改思路。交警——交通安全管理情况,交通事故和伤害、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保有量、机动车驾驶员数据及管理教育情况,交通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思路。消防——消防安全管理情况,火灾事故和伤害主要问题、原因、数据、存在的火灾隐患及整改思路。安监——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情况,生产安全事故和职业危害主要问题、原因、数据、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思路。经济主管部门——生产经营单位类别、分布及管理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思路。卫生局(医院、卫生所)——事故和伤害的数量、类别、构成、原因等数据,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思路。教育局——学校、幼儿园分布及安全管理情况,事故和伤害的数量、类别、构成、原因,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思路。劳动和人事保障部门——生产经营单位劳动者权益保障情况,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五险一金)缴纳情况、农民工工作场所、生活场所安全和劳动保护用品发放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思路。交通局——社区的公路、水路、铁路安全管理及交通设施情况,交通运输单位(客运、货运、)分布及安全管理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思路。水务局——水资源分布及管理情况,水利设施及饮水安全安全管理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思路。环保局——环境安全管理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思路。建设局——建设工程数量、分布及安全管理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思路。城市管理局——城市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思路。

国土资源局——防灾减灾安全管理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思路。

工商行政管理局——个体经营户和公共经营场所分布情况、安全管理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思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思路。体育运动管理局——公众体育运动中的常见问题,常见伤害预防。工会——生产经营单位工会组织建设情况、职工安全生产和权益保护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思路。妇联——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思路。共青团——生产经营单位共青团组织建设情况、青年志愿者队伍建设管理情况。老干部、老年人管理部门——老干部、老年人数量、构成、分布情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老干部、老年人需求情况。残疾人联合会——残疾人数量、分布、帮扶情况,残疾人权益保护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思路,红十字会——红十字会建设和管理情况,在社会公益事业方面发挥作用情况。电力公司——电力设施安全管理情况,居民用电安全管理教育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思路。天然气公司——天然气设施安全管理情况、居民用气安全管理教育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思路。自来水公司——自来水供水设施安全管理情况,居民用水安全管理教育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思路。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居民需求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要求:1、安全社区建设开始以前两年的数据,特别是事故和伤害的数据,要尽可能的了解和掌握;2、目前居民的需求和反映的主要问题,要搞清楚;3、问题准确、数据真实、解决问题的思路正确。第三节落实四大保障一、组织保障: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安监办牵头、全员参与、跨界联合、共建共享。建立领导机构(促进委员会)和工作机构(促进委员会办公室、各安全促进项目组)。要体现资源整合、跨界联合、全员参与的理念。人员落实:专兼职人员落实到人头、项目组组长、副组长、组成人员落实到人头,志愿者队伍落实到人头。特别是要邀请和落实专业部门(如公安、交警、消防、医院、学校、安监、城管、天然气公司、电力公司、自来水公司)的专业人员加入项目组。二、措施保障:制定好规划、计划、实施方案、工作制度。1、规划应该体现安全社区建设两年以上的要求和目标;2、计划应该分年度制定,应该包括事故与伤害风险调查、安全促进项目、宣传教育与培训、信息交流、监察与监督、绩效评估、应急预案与演练、档案管理等方面的要求;3、实施方案应该落实各安全促进项目组的具体部门和人员、任务、目标、措施、责任包括考核奖惩,方案应该尽可能考虑结合安全社区建设十二大要素和十二大工作重点。4、工作制度应该包括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的责任制度、会议制度(领导机构至少每个季度开一次会议、工作机构至少每个月或者每两个月开一次会议)、安全检查制度、宣传教育制度、信息交流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等。三、制度保障安全社区建设中应该考虑以下制度1、安全社区建设机构的制度责任制度:明确党政领导和部门负责人、部门、参与建设单位的责任。会议制度:领导机构至少每季度一次,工作机构至少每两个月一次。学习培训制度: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的骨干都应该参加培训,成为明白人。绩效考评制度:定期考评安全社区建设绩效特别是安全促进项目的绩效,至少应该半年一次。奖惩制度:明确分管领导和各部门在安全社区建设中的奖惩要求、明确对各项目组工作的奖惩要求。经费保障制度:明确安全社区建设的经费保障措施、渠道,明确大额资金使用的程序和权限等等。2、信息交流和全员参与制度信息交流制度:各项目组每月应该上报工作进度和有关信息;建设单位应该定期向上级安全社区建设促进委员会报告工作情况、汇报需要上级帮助解决的问题和需要上级协调整合的资源等。志愿者队伍建设管理制度:包括志愿者队伍运行机制、志愿者的权利义务、管理要求、人员更替补充、激励等。3、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制度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评价制度:明确参与评价人员的工作方法、辨识和评价的范围、责任、评价结果的运用、资料的整理和归档等。4、事故与伤害预防目标及计划制度目标计划管理制度:确定目标的依据、权限、实施目标的责任单位责任人、目标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与检查、目标的修订等。5、安全促进项目制度安全促进项目管理制度:包括项目的确定权限、项目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项目运行机制,项目实施过程记录,项目实施效果的评审,项目组经费、持续改进等。6、项目组工作制度包括项目组领导和成员的岗位责任、工作计划、质量要求、时间进度,项目组会议、项目执行情况的交流、监督检查,项目组成员的激励约束等。7、宣传教育与培训制度宣传教育制度:包括责任单位、责任人,宣传教育的计划、内容、方式,受教育对象、层次,教育时间,宣传教育场所、宣传教育经费,教材、资料,宣传教育记录,效果考核,资料记录。社区机动车驾驶员、高危人群、脆弱群体、社区居民等,都应该参加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培训教育。8、应急预案和响应制度应急预案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种类,制定的责任单位,审批程序,应急预案的宣传培训,应急预案资料的发放,应急预案的启动,应急预案的修订等。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管理制度:应急救援队伍的工作机制,建设管理责任单位、责任人,目标任务,队伍的培训教育,队伍的装备、经费,队伍的激励约束,队伍的调整补充等。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管理制度:管理机制,物资、装备的取得渠道,存放地点,管理责任,使用方式等。9、监测与监督制度伤害监测管理制度:明确监测管理机制,责任单位责任人,监测点、监测内容、监测频次,监测结果的报告,监测资料的管理、运用等。安全检查制度:责任单位、责任人,检查范围、对象、时间频次,检查结果记录、报告、运用,档案资料管理等。10、事故与伤害记录制度事故与伤害记录管理,责任单位、责任人,记录种类、格式、内容,记录结果运用。11、安全社区建设档案制度档案制度:责任单位、责任人,档案建设范围,档案的内容,信息、资料的分类,经费等。档案管理制度:管理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分类管理,使用,发放,保存,处置等。12、预防与纠正措施制度隐患整改制度:对安全社区建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落实整改防范的责任单位、责任人,整改要求,整改时限,结果验证,资料记录等。13、评审与持续改进制度评审管理制度:规定安全促进计划、项目、效果评审的责任单位、责任人,评审的范围、期限、程序、频次,评审结果的运用,持续改进的目标、计划、措施等。四、经费保障经费落实到财政预算内,包括工作经费、专项经费、奖励经费。还应该邀请社会赞助、请求上级支持,还可以把辖区内开展的中心工作、进行的有关改造、专项活动的投入,计算到安全投入以内。第四节安全社区建设有关宣传工作要求一、广而告之向上级汇报宣传,向辖区内的上级机关、部门宣传,向辖区内的学校、社会团体、生产经营单位、各小区、街道宣传;邀请上级领导、辖区内的机关、生产经营单位、学校、社会团体、文艺团体的有关人员、知名人士、慈善家出席启动仪式,邀请媒体出席和宣传启动仪式。二、组织启动仪式确定启动方式。落实启动仪式的时间、地点、出席人员、程序。准备好领导讲话,落实社区代表发言、生产经营单位代表发言、学校代表、志愿者代表发言、文艺团体表演。三、营造气氛准备安全社区建设的倡议书、印刷安全社区建设的有关资料(包括安全社区建设的目的、意义、要求的宣传品,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小常识)、制作有安全社区建设信息的小礼品。请安监、公安、交警、消防、环保、城管、建设、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工会、妇联、共青团、残疾人联合会、电力、天然气、自来水公司、银行等单位提供安全宣传品、纪念品,请有关生产经营单位、企业家、慈善家提供宣传品、纪念品。请摄影家协会、媒体前来摄影、宣传。四、安全社区建设过程中宣传教育常见问题:(一)培训传播面不够。仅仅政府工作人员中知道在开展安全社区建设,有的只注意在打造的点位的传播。(二)培训传播渠道单一。单纯理解为开会、外出考察学习,不注意内部交流。不注意整合其它资源和渠道。如法制大讲堂、道德讲堂、文化讲堂等。不注意发动和利用政府其他管理部门、专业公司(天然气公司、供电公司、自来水公司、交通运输公司、物业管理公司、安全评价公司等)、社会组织(驾驶员协会、餐饮协会、书画协会、花鸟协会、钓鱼协会、学会、商会、同学会、同乡会、残疾人联合会、慈善组织等)、群众团体(工会、共青团、妇女联合会)、特别是中老年人文艺活动团体。不注意利用大中小学校、党校、驾驶员学校、家长学校、居民学校、培训教育单位、老年大学等等机构和载体。不注意发动和争取民主党派、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退休在家的共产党员、志愿者的参与和支持。(三)宣传教育形式单一。注重书面资料,没有充分利用典型事故案例、实物、媒体、影像资料。(四)仅仅理解为安全社区建设的初期的任务,没有贯穿始终的宣传教育培训传播计划和培训方案。(五)不注意动员基层社区和群众。政府部门有关人员“自娱自乐、孤军奋战”,安监部门“自找苦吃”;没有建立自愿持续参与的志愿者队伍和志愿者队伍管理制度。有的随意拼凑志愿者队伍名单,有的临时指定志愿者。第五节安全社区建设常见问题一、领导班子重视不够把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仅仅当做安监局、安监办负责综合监管的安全生产工作;仅仅当做突击性的达标活动,没有充分认识安全社区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持续性;有的把它和日常工作对立起来、隔裂开来。二、不注意顶层设计和机制建设领导班子成员名单进了促进委员会,但是没有建立工作机制。主要领导没有亲力亲为,仅仅是分管安监办的领导在操心,班子成员之间协调困难,有的甚至分管安监办领导指挥不动其他领导分管部门的项目组工作人员。三、安监部门单打独斗不注意整合社会资源如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尤其是卫生部门、专业机构、社会组织、非安全监管部门。机构仅仅落实在名单上,或者虽有机构但没有发挥作用;有的仅仅写上由有关部门牵头负责,有关部门配合。四、职能部门代替安全社区促进机构以传统的管理机制代替安全促进机制。安全社区机构成员随意拼凑。没有体现跨部门合作的要求,工作机构没有包括专业技术人员、社会组织代表、志愿者及居民代表等。五、制定的工作和会议制度没有可操作性有的社区制度规定促进委员会每年开一次会议。制定的长期安全工作目标不具可实现性或很随意。安全社区投入无计划,写工作报告时任意罗列。六、被动接受任务对安全社区建设的有关文件、资料学习不够。不注意培养明白人。对安全社区和安全社区建设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问题没有清楚的认识。七、为“启动”而启动家底不清、情况不明。不知道辖区内的资源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或者事故与伤害的主要风险以及居民的需求,不清楚本辖区的特点。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创建任务,匆匆忙忙启动并在省推进办或成都支持中心备案、“挂号”。八、没有符合辖区实际、针对特点的切实可行的方案问题不清楚、计划不清楚、时间进度等任务不具体、责任不落实、人员不落实,措施不具体,仓促上阵。启动后很长一段时间还不知道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九、备案过程中,不能区分备案的主体,不注意备案时间有的几个月后甚至跨年度以后才想起备案;上级审核单位没有认真审核下级的方案,盖章了事。第六节备案要求和注意事项备案依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四川省安全社区创建评定办法(暂行)〉和〈四川省省级安全社区评定标准(试行)〉的通知》川安办〔2012〕94号第二章备案第六条已经启动安全社区建设的单位,应当在启动之后及时做好备案工作。“省级安全社区”与“全国安全社区”可同时备案。第七条备案的基本条件:(一)组织保障:落实安全社区建设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保证安全社区建设的组织实施。(二)措施保障:制定安全社区建设实施规划、实施方案、年度工作目标、工作计划以及工作制度,保证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持续、有效开展。(三)人员保障:落实专兼职工作人员,明确其工作职责,保证安全社区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四)经费保障:落实安全社区建设专项资金,保证安全社区建设顺利开展。第八条备案应提交的材料:(一)按要求填写《“省级安全社区”备案表》(附表1)或《“全国安全社区”备案表》(附表2)。(二)启动安全社区建设的文件,成立领导机构、工作机构的文件,启动仪式上的照片等相关资料。(三)《安全社区建设规划》和《安全社区建设年度计划》及《安全社区建设实施方案》。(四)书面材料一式三份,电子版一份,寄送成都支持中心。第九条“省级安全社区”备案程序:(一)安全社区建设正式启动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向成都支持中心备案。超过时间者,启动时间以邮寄备案表当日邮局戳日往前推30天。(二)成都支持中心自收到备案材料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备案材料审核。审核通过后上报省推进办。审核未通过,则以书面形式告知申报单位存在的问题和整改的方向,及时重新备案。第十条“全国安全社区”备案程序:(一)安全社区建设正式启动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向成都支持中心备案。超过时间的,启动时间以邮寄备案表当日邮局戳日往前推30天。(二)成都支持中心自收到备案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备案材料审核。审核通过后上报全国安全社区促进中心(以下简称促进中心)。审核未通过,则以书面形式告知申报单位存在的问题和整改的方向,及时重新备案。第十一条成都支持中心定期向省推进办汇总上报全省安全社区建设备案情况。第十二条成都支持中心根据全省安全社区建设进展情况,组织专家到基层指导安全社区建设,开展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工作。注意事项:备案的主体是乡镇或者街道或者是经过确认的企业、开发区,不能是乡镇的村社或者街道下属的社区。启动安全社区建设是全辖区范围或者街道办事处辖区范围;企业主导型社区应该是企业的全部管理范围,包括生产经营管理系统、技术开发系统、宣传教育培训系统、后勤保障系统、家属生活区管理系统;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包括由上级政府授权管理的范围。安全社区现场验证、评审准备工作主讲人:肖成新第一节现场评定(验证)程序和要求一、《四川省安全社区创建评定办法(暂行)》中明确了现场评定的申请和现场评定程序:第三章评定申请与初审第十三条认真开展安全社区建设,经自查合格并符合申请评定基本条件的安全社区建设基本单位,可向成都支持中心提出评定申请。第十四条申请“四川省安全社区”评定程序:(一)申请评定基本条件:1、按照四川省安全社区建设相关标准,持续开展安全社区建设一年以上。2、有效地预防、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在当地政府下达的控制考核指标以内,各类事故与伤害指标有持续降低的趋势。(二)凡已备案“四川省安全社区”并符合申请评定基本条件的社区,按要求填写《“四川省安全社区”评定申请书》。经所在地县级以上安全监管局审核同意,出具推荐意见并经市级安全监管局签章后,向成都支持中心提出评定申请。成都支持中心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材料初审。(三)材料初审通过后,成都支持中心20个工作日内组织专家评定组进行现场评定。材料初审未通过,成都支持中心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单位存在的问题和整改的方向,重新提出评定申请。(四)社区提交评定申请的材料应包含以下内容:1、《“四川省安全社区”评定申请书》(附表3)。2、建设安全社区工作报告。主要内容应包括:社区概况、工业和商贸网点分布情况,安全促进工作取得的成效、各类伤害与事故监测结果、持续改进目标与计划等。3、安全社区建设启动时间证明材料。4、社区联系方式,包括地址、电话、网址、电子信箱和联系人等。(五)书面材料一式三份,电子版一份,寄送至成都支持中心。第十五条申请“全国安全社区”初评程序:(一)申请“全国安全社区”初评基本条件:1、按照《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AQ/T9001-2006),持续开展安全社区建设两年以上。2、有效地预防、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及其他各类事故与伤害指标连续两年在当地政府下达的控制考核指标以内。(二)凡已备案“全国安全社区”,原则上已取得“四川省安全社区”称号并持续改进一年以上,符合申请条件的社区,按要求填写《“全国安全社区”评定申请书》(附表4)。经所在地县级以上安全监管局审核同意,出具推荐意见并经市级安全监管局签章,向成都支持中心提出初评申请。成都支持中心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材料初审。(三)材料初审通过后,成都支持中心30个工作日内组织专家评定组按《全国安全社区现场评定指标(暂行)》进行现场初评。材料初审未通过,成都支持中心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单位存在的问题和整改的方向,重新提出初评申请。(四)社区提交评定申请的材料所含内容按《全国安全社区评定管理办法(暂行)》要求执行。书面材料一式四份、电子版一份,寄送成都支持中心。第四章现场评定第十六条成都支持中心组织专家评定组对材料审核通过的“四川省安全社区”申请单位进行现场评定。现场评定程序和办法按四川省安全社区建设相关规定执行。(一)现场评定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专家评定组出具现场评定报告。(二)成都支持中心将现场评定报告上报省推进办,由省推进办按相关规定组织综合评定。第十七条对材料审核通过的“全国安全社区”申请单位进行现场初评。成都支持中心按照促进中心要求组织专家评定组进行现场初评,此项工作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专家评定组出具现场初评报告,并将现场初评意见反馈至申请单位。第五章综合评定及授牌第十八条申请“四川省安全社区”综合评定。(一)成都支持中心按照《四川省安全社区评定标准(试行)》对申请单位评分在120分以上的,上报至省推进办进行综合评定;评分在90至119分的给予三个月整改时间,整改完成后经成都支持中心再次验证,验证合格后上报省推进办进行综合评定;评分不足90分的,不予上报。(二)省推进办自收到成都支持中心的现场评定报告后,在20个工作日内按相关规定组织综合评定。二、现场评定(验证)程序(一)成立专家组,确定督导员专家组成员在省安办的安全社区建设专家队伍中随机挑选;督导员由省安办确定。(二)专家初步通读、了解被评定单位的材料申请评定单位在向全国安全社区成都支持中心提交评定申请材料以后,成都支持中心将及时将申请单位的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报告送给有关专家学习、审查。(三)到达现场,开展评定(验证)1、召开首次会议。听取建设单位工作情况汇报和会议交流。时间大约半天。参加首次会议人员要求。安全社区建设促进委员会全体成员和各安全促进项目组负责人。首次会议开始时,专家组组长代表到会专家宣读承诺。明确在现场评定中的纪律和要求。首次会议由被评定单位的党委负责人主持,政府(行政)主要负责人汇报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应该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听取汇报以后,专家组成员和督导就工作报告和安全社区建设中的有关问题,分别提问,与到会人员交流互动、沟通。以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申请单位的安全社区建设情况特别是安全促进项目的背景、推进、持续改进情况和居民反映。现场交流互动时,安全社区建设促进委员会成员和各安全促进项目组负责人应该尊重专家,实事求是的回答专家的提问。如果有需要会议之后沟通的情况,在现场不要更多的争论。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应该明确承诺改进。2、现场查看(时间大约一天半)(1)查档案可以集中在一个地方查看。不方便集中的档案、原始记录等可以在点位的现场查看。档案应该全面反映安全社区建设的进程,各安全促进项目应该分项目组成卷宗,便于专家按项目查看安全社区建设的痕迹。(2)看现场到工作报告中提到的项目开展和实施场所,主要验证资源整合、项目工作痕迹和成效。看现场时专家分组开展工作,每个专家一个组。督导随机参加,不再另外安排分组。(3)听介绍主要验证全员参与和持续改进情况。听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开展情况,重点是过去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过程,取得的成效和持续改进的方向。(4)问居民和居民交谈,了解居民对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知晓情况、参与情况、满意度。3、专家组汇总情况专家组成员根据工作报告、会议交流、现场查看情况,按照十二大要素(十二个一级指标)和五十个二级指标,讨论确定被评定单位的得分;确定和被评定单位交换意见的文本。时间大约在第三个半天的后两小时以内。4、召开末次会议时间在一个小时以内,专家组组长向被评定单位交换意见,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之处和改进方向。参加首次会议人员都应该参加末次会议。第二节工作报告和现场准备要求一、工作报告要求(一)工作报告的真实性工作的真实性体现在以下方面——是否做到领导重视,实行了“三个纳入”。是否注重体制与机制建设,是否做到了资源整合、全员参与、持续改进,是否开展了扎实的社区诊断工作,是否找准了老百姓普遍关注的问题,是否有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的安全促进项目,是否脚踏实地推动安全促进项目,是否认真、广泛的发动群众,是否努力解决存在的问题。等等。工作报告应该真实反映建设单位安全社区建设的全过程。尽量回答安全社区建设十二个一级指标和五十个二级指标提出的问题。特别要清楚回答安全促进项目的设立背景、工作成效和持续改进要求。不要故意拔高、不要故意隐瞒问题和缺点,不要出现前后矛盾的表述。有了工作的真实性,才有报告的真实性。(二)目标和计划的合理性是否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安全社区建设目标和规划、年度计划,计划要合理并留有余地。安全社区建设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事业,要一步一个脚印的推进。不要动不动提出事故和伤害大幅度下降的安全绩效目标,看起来很鼓舞士气,但是容易出现急功近利的问题。目标计划太高容易挫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也容易导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浮夸现象要在认真开展社区诊断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目标计划。目标和计划要留有余地。事故和伤害次数和人数不能出现小数点以后的数据。使用的数据要前后统一、要经过有关专业部门和专业人员确认。领导和项目组成员要统一按照工作报告的表述和数据来回答专家提问。(三)档案和资料的完整性要能够完整的反映安全社区建设的全过程。各项工作是否都有痕迹并具可追溯性。各项工作的档案资料是否齐全等等。包括安全社区建设的规划和年度计划,安全社区建设促进委员会的工作、各安全促进项目组的工作情况。事故和伤害调查的数据的记录,宣传教育与培训的计划、实施情况的记录,应急预案及其演练情况和记录,志愿者队伍建设情况及其活动记录,安全大检查记录,安全社区建设的工作制度等等。特别是安全促进项目,实施以前的情况、实施过程的情况、实施后的成效,都应该有文字和图片以及数字的对比,让人一目了然。二、现场准备要求(一)会议室准备、汇报材料包括影像资料和书面资料、档案资料准备、参加会议人员通知、汇报和发言人员准备。(二)迎接验证的线路确定、点位准备。迎接验证线路一般要准备备份线路,即每一条线路以外还要准备一条线路,供专家随机选择。每一条线路的沿线的点位和准备到达的点位要确定。同时在点位附近的场所也要认真准备。考虑线路和点位时,应该综合考虑有关项目的情况,不仅仅按照一个项目组来确定。专家每到一个点位,一般会同时了解几个方面的情况和问题。(三)点位现场的资料准备、人员准备。现场汇报人员应该熟悉本点位开展安全社区建设的情况,包括过去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措施、推进的过程、取得的成效,下一步改进的方向。尽量用数据说话。(四)现场气氛营造。必要的电视宣传资料、影像资料、宣传专栏、展板。能够反映安全社区建设过程和细节的小提示、小警示、小贴示。现场必要的居民的参与。(五)后勤保障。尊重专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严格按照党中央的规定,搞好党风廉政建设;注意细节,接待无小事。三、现场评定标准解读 四川省安全社区评定标准(试行)序号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现场评定方法参考分值方式与要点0必备条件组织保障。落实安全社区建设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保证安全社区建设的组织实施。查阅资料现场检查评定前提(1)社区主要负责人担任安全区建设领导机构负责人,并合理设置岗位。(2)有安全社区建设的规划及年度方案,保证后续工作的持续开展。(3)有专兼职,足够的各行业人员参与到安全社区建设,并明确职能职责。(4)有安全社区建设专项资金,并能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措施保障。制定安全社区建设规划及方案,保障安全社区建设相关工作持续、有效开展。查阅资料现场检查人员保障。落实专兼职工作人员,明确其工作职责。查阅资料现场检查经费保障。落实安全社区建设专项资金,确保安全社区建设顺利开展。查阅资料现场检查1安全社区建设机构与职责1、有安全社区建设领导机构,成员组成符合跨部门合作的要求,涵盖了辖区内主要相关部门、社会组织及其负责人,负责组织、协调安全社区建设和绩效评审工作。查阅资料15分1、了解成员单位尤其是创建办及人员对自身职责的了解情况和作用发挥情况,并与现场点考察情况综合判断资源整合的充分性;了解社区通过什么方式使全体人员了解自身的职责、作用和权限。组织机构职责是否和日常工作职责一致等,机构设置是否合理,各层次的作用、职责是否明确。2、查看安全社区建设相关制度和管理要求,了解制度的可操作性,并验证制度的执行和实施情况;了解制度或管理要求的发放或传达情况和验证相关人员对制度或管理要求的了解情况。3、查看安全社区创建规划方案或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判断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了解制定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时考虑的相关因素及实际工作中的执行和调整情况。2、有符合社区实际情况的安全社区工作机构,成员包括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社会组织代表、志愿者及社区居民等,负责组织实施安全促进项目。查阅资料现场检查3、建立健全了安全社区建设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的工作制度,明确了其职责并认真实施。查阅资料4、制定了长期和年度的安全社区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查阅资料5、有必要的资金投入,保障安全社区建设顺利进行。查阅资料2信息交流和全员参与6、积极组织和广泛参与辖区内、外的安全社区各类交流活动。查阅资料12分1、查看信息交流制度,判断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完备度;验证不同的信息交流渠道程序的合理性及工作开展情况;包括辖区内居民通过何种方式或渠道了解的安全与伤害预防信息;对公众建议和抱怨的接受和处理等来综合判断信息交流及沟通渠道是否充分。2、查看相关志愿者队伍和社会组织名录,运行机制,包括职责界定情况及作用等;了解志愿者队伍和社会组织的工作情况及效果;针对重要的志愿队伍和社会组织的工作情况应进行重点验证。7、建立了相关安全信息收集、交流、沟通、传递和反馈渠道,保持社区内纵向各层级和横向各部门以及安全社区网络的沟通积极、顺畅。查阅资料8、有持续参与社区安全促进工作的志愿者和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其作用且活动有效果。查阅资料现场检查9、组织社区成员以不同形式广泛参与各类安全促进活动。查阅资料现场检查3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10、选择并运用适用的方法(如隐患排查、安全检查表、社区调查、伤害监测、专家经验等)对社区各类事故与伤害风险进行辨识与分析。查阅资料12分1、制度或风险评价程序的完备性和可操作性。评价方法是否能识别辖区内所有的事故与伤害风险或居民的安全需求,包括不同的方法和具体实施机制。2、对风险辨识的充分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做出判断。是否全面识别出交通、消防、工作场所、社会治安等领域内的事故与伤害风险和安全需求及各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采用的方法是否简单、实用和具有可操作性等;最重要的是识别出风险和安全需求是否和现实一致。3、确认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评价制度的动态适用性和工作开展的持续性,如何监测危险辨识、评价、控制,保证实施的有效性和及时性。11、辨识的事故与伤害风险符合社区实际情况,资料数据真实。查阅资料12、分析容易发生或受到伤害的高危人群、高风险环境和脆弱群体并确定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问题。查阅资料13、建立了各类生产经营和商贸、服务性单位的安全专项台账,及时掌握其安全动态。查阅资料现场检查4事故与伤害预防目标及计划14、根据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与分析的结果、社区实际情况和社区成员的安全需求,制定了事故与伤害预防、控制目标,应有明确的针对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问题的安全促进目标。查阅资料现场检查6分目标的合理性、先进性及实现情况等;目标、计划的对应性;如何体现重大风险、法律法规的要求和持续改进要求,是否对目标和指标进行过评审、修订;针对各层次,进行目标的细化分解;计划是否合理可行。15、制定了覆盖不同人群、环境和设施的并能够长期、持续、有效进行的事故与伤害预防和风险控制计划尤其是针对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问题的安全促进计划。查阅资料5安全促进项目16、依据事故与伤害预防、控制目标和安全促进计划、策划并确定安全促进项目。查阅资料现场检查21分1、抽查项目实施方案,是否有实现促进目标或工作目标的项目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是否对相关责任人或项目组的任务和职责进行了明确的界定,是否阐述了资源、时间安排、评估方法等;实施方案是否定期评审和修订;验证项目的实施是否和实施方案一致。2、项目的实施过程是否体现了跨界参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同部门的职责是否明确,作用发挥情况如何等。3、验证项目的覆盖面。采用人员访谈或者现场查看、抽查方法了解项目覆盖面。如果出现不同项目覆盖面不一致的情况,应以主要或者重点项目的覆盖面为主进行判断。4、项目是否顺利实施。通过人员访谈、查看资料等了解重点促进项目是否按照项目计划或进度如期实施,从而来判断项目是否持续开展。5、项目结构的完整性或措施的充分性。验证报告中描述的项目措施是否如是开展。6、综合项目策划及具体实施情况,综合判断项目的运行机制、包括问题-目标-计划-实施和评估的对应性。17、安全促进项目的策划要针对社区存在的特定问题,有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项目结构完整。查阅资料现场检查18、安全促进项目覆盖了工作场所、消防、交通、社会治安、居家等主要方面。工作场所安全应关注从业人员的职业安全与职业健康。查阅资料现场检查19、安全促进项目覆盖了目标人群或场所,覆盖面不少于50%。查阅资料现场检查20、安全社区工作机构能够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组织或实施各项安全促进项目。查阅资料21、能够体现社会组织、志愿者和社区单位的参与情况,证明已多渠道整合了各类资源。查阅资料现场检查22、安全促进项目实施效果良好,能够提供相应对比数据或客观证据,并用于持续改进。查阅资料6宣传教育与培训23、吸纳和整合能够满足社区需要的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的设施和资源,包括社区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查阅资料现场检查18分1、查看社区或相关部门、辖区内单位制定的宣传教育制度和计划,了解内容的完备性及可操作性。应重点查看不同层次安全教育制度的具体内容,了解如何确定培训需求;是否根据需要对培训计划进行了制定、评审和修改。2、宣传教育的设施和资源是否充分;重要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机制是否完善,利用率情况如何;对培训及考试的要求是否满足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例如学时、持证上岗情况;不同类型的人群的安全意识和能力如何等。3、培训活动和效果是否进行了跟踪检验和记录。24、有符合社区制定的事故与伤害预防计划的宣传教育与培训计划以及相关管理要求。查阅资料25、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实施对社区成员适用的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与培训工作。实施效果能够满足不同需求与要求,达到预期效果。查阅资料现场检查26、安全社区建设领导机构和各工作机构的骨干参加了安全社区标准和建设方法的培训。查阅资料现场检查27、重视安全文化建设,建立并充分运用传播安全知识的渠道和载体。查阅资料28、依据相关要求组织或监督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和职业健康教育。查阅资料7应急预案和响应29、针对社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然事件制定不同层次、具有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或应急响应措施。查阅资料12分1、识别出的潜在突发事件类型是否符合社区实际。2、各层级的应急组织机构设置情况、应急队伍建立情况、应急设备设施、资源的配备和分布(消火栓、消防车等)情况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要求。3、查看相关应急预案和演练记录和人员访谈,了解应急预案的备案情况、应急预案要素完备、可操作性情况;演练频次,评审与更新等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和自身的管理要求。4、应急物资配备情况,包括应急避难场所的设置及分布情况等。5、查看考核记录或与相关人员进行访谈,了解人员的应急能力,包括专兼职的救援人员和居民的应急能力。30、按标准、要求或预案规定配备了应急设施和器材并保持完好。查阅资料现场检查31、整合并合理运用辖区资源,建立了专职或兼职的应急队伍并经常组织活动,能够保证快速、有效的进行应急响应和救援处置。查阅资料32、有针对性的组织应急知识宣传、应急技能培训和必要的应急演练,社区成员具有基本的自救互救知识和应急避险能力。查阅资料现场检查8监测与监督33、有社区专职或兼职安全监督机构、认真履行职责。制定并有效实施社区成员对社区各类安全工作的监测与监督方法。查阅资料9分1、查看相关制度,判断监测监督制度内容是否完备、可操作性。2、验证监测与监督的实施情况(1)是否按照相关制度规定如期实施;(2)监测监督的内容是否全面、频次是否符合要求;(3)是否对目标、指标和项目方案的完成情况进行例行检查;(4)对重点促进项目的实施是否进行了定期的监测与监督,包括阶段目标的实现情况,计划进度的实施情况等。(5)对安全绩效情况是否进行了监视和测量。34、有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定期、不定期、专项及综合安全检查制度并严格执行。检查范围覆盖社区内所有场所、设施和环境,尤其是工矿商贸企业的关键岗位、要害部位。全面、综合性安全检查每年不少于4次。查阅资料现场检查35、事故与伤害数据的监测结果能够按要求如实报告相关主管部门并及时反馈给安全社区建设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查阅资料9事故与伤害记录36、建立了事故与伤害记录制度,能够将社区各类伤害尤其是工作场所、消防、交通、社会治安等方面的事故与伤害进行记录。查阅资料15分1、查看事故与伤害记录制度及管理制度,判断制度的完备性和可操作性。2、查看事故与伤害记录,验证记录的种类、格式、内容等是否符合要求,记录是否真实齐全、完整;标识明确等。3、事故与伤害记录的管理是否按照记录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是否便于查询。4、重点了解工作场所、交通、消防、社会治安四大类数据收集渠道、数据含义及数据是否真实等信息。37、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规范了记录的种类、格式、内容和填写要求,记录内容真实、完整,信息全面。事故与伤害记录应能反映发生的频次和原因。查阅资料38、有事故与伤害记录的管理制度。五年内的事故与伤害记录保存完好,具有可追溯性且便于查阅。查阅资料39、制定专门工作组或专人负责各类伤害记录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并将结果反馈给安全社区建设领导机构和相关工作机构。查阅资料40、伤害记录(包括人群伤害调查)与分析的结果应用于绩效分析、预防与纠正措施及策划安全促进项目等方面。查阅资料现场检查10安全社区建设档案41、建立了适用的、符合社区工作常规的、不同形式的、包含了安全社区建设主要工作和信息的档案。查阅资料9分1、查看安全社区创建档案制度及管理制度,判断制度的完备性和可操作性;档案制度应对档案保留信息、内容等做出具体规定;管理制度应明确档案的分类管理、使用、发放、保存和处置要求。2、看创建档案的信息保留和管理是否按照相关制度的要求执行,内容是否全面,保存管理是否合理;同时,判断档案是否真实便于查阅。42、制定了安全社区创建档案的管理办法,明确档案的使用、发放、保存和处置要求。查阅资料43、安全社区档案的保存、管理符合社区实际情况,满足各单位和部门工作需要。查阅资料11预防与纠正措施44、对社区各类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信息交流、各类安全监测与监督以及社区安全绩效评审或评估工作中发现或反映的问题,采取了有效的整改措施并对整改结果有验证。查阅资料现场检查9分1、是否有预防与纠正方面的制度(包括事故、事件调查分析程序)或管理要求;内容是否完备、流程是否清晰。2、是否有纠正措施实施的记录;是否有由于采取纠正措施而导致相关制度、方案等更改的工作制度等。45、认真调查、分析社区发生的各类事故与伤害,有针对性的制定了纠正措施并予以实施。查阅资料现场检查46、针对已发现的问题和发生的各类事故与伤害,能够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同类问题重复出现。查阅资料现场检查12评审与持续改进47、有安全促进计划、目标、项目与措施、效果评审的制度与方法。查阅资料12分1、是否定期进行安全社区创建效果或项目评审。2、评审的频次、范围、内容、人员是否合理。3、评审结果是否形成记录;评审结果是否体现持续改进;是否体现评价目标的完成情况。4、是否制定了新的建设目标、持续改进计划、对相关制度或管理要求进行更改等。48、每年组织不少于一次的安全社区建设整体工作的安全评审或行政效能监察。对重点安全促进项目进行了计划、过程和效果评审。查阅资料现场检查49、评审结果能够反映安全促进工作的实际效果并用于指导持续改进工作的开展。查阅资料现场检查50、根据随机抽查结果,大多数社区成员对社区总体安全状况表示满意,对实施的重点安全促进项目表示满意。查阅资料现场检查总分150分附:四川省安全社区评分准则一、一级指标中的“必备条件”,是指创建单位申请四川省安全社区评定的前置条件。二、其余12项一级指标,50项二级指标,每项二级指标3分,总分150分。对50项二级指标相关内容有创新且效果显著的,可加1-3分,但加分总数不超过30分。(一)总分120分(含120分)及以上,且各二级指标均不为0分的,该次评定通过;(二)总分90分(含90分)及以上,且各二级指标均不为0分的,可申请在要求的时间内整改而延续该次评定;(三)总分低于90分,或某二级指标为0分的,该次评定不通过。三、每项二级指标评分标准共分为:此项内容有否、有无证据、效果如何。共计三分。第三节工作报告和现场评定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一、工作报告的主要问题(一)不精练。长而空,篇幅不少,有的甚至过百页,但是标准要素与指标内容描述不全或不完善。说空话、套话。应该交代清楚的问题,如项目背景、实施安全促进项目的工作量、具体措施、居民的参与情况,反倒不清楚,或者没有交代。(二)不真实。数据的来源交代不清楚。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时间、过程、效果、居民的满意度,没有写清楚。有的复制其它建设单位的工作报告,把别人做过的事情,写成自己做的事情。(三)不准确。安全社区建设的体制、机制,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及其作用,社区诊断、目标、计划等描述不准确。(四)不完整。安全促进项目立项依据不足,项目针对的目标人群或者“三重点一需求”、“两高一脆弱”描述不完整。(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表达不完整)。(五)不严谨。逻辑混乱,数据和背景前后不一。有的多处重复叙述。有的同一类伤害记录,报告中出现前后几个不同的数据。二、档案管理的主要问题不清楚应该搜集什么资料,应该有的没有完整搜集;日常工作和安全社区建设没有直接关系的却“滥竽充数”。(一)档案资料整理不规范,不能清晰反映安全社区建设过程。没有认真保留工作的痕迹,如安全社区建设体制机制建设情况,项目组工作运行情况,宣传教育和培训的情况,绩效评估情况,持续改进计划,没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