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备考讲座-王大绩现代文阅读_第1页
高考语文备考讲座-王大绩现代文阅读_第2页
高考语文备考讲座-王大绩现代文阅读_第3页
高考语文备考讲座-王大绩现代文阅读_第4页
高考语文备考讲座-王大绩现代文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备考讲座现代文阅读广州现代文阅读·高考考查内容: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

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②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

①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

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⑤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理解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形象思维能力——文学作品

抽象思维能力——科学文章

社会科学文章

自然科学文章

以考查思维能力立意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的特点*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是适应高考特定需要,以考查精读〔信息阅读〕能力立意的试题。*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是自八十年代中期试题改革以来思路最清晰、成效最显著的领域。*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是在语文学科领域跨世纪的突破,对教学和科研有积极引导意义。阅读娱乐性阅读浏览性阅读专业性阅读文章学阅读信息学阅读知能积累认识社会写作样板研究式阅读摘录式阅读传承文化以阅读者的认知积累为依托,以确认、整合为根本手段,准确获取文章中的新鲜信息,从而扩展、补充、校正原有的认知积累,并进行合理的推断、想象、鉴赏的一种阅读方式。*信息学阅读又称精读,是一种以获取新鲜信息为主要取向的阅读方式;*信息阅读能力可示意为:

W=ab(X+Y)确认整合意识确认:对某一语言单位的确切认知

字、词、短语、句子、句群、段……整合:对语言单位之间关系的把握

同级或不同级的⑴似乎刚过完春节,一切都还来不及干呢,已经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真的怎么了得!⑵----⑸……⑹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怪谁呢,很难答复。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写到看到见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⑴作者为什么吃惊?〔不超过8个字〕⑵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怅然?〔不超过10个字〕报秋

[1998年高考试题]1.试题稳定性2.内容陌生性3.文本标准性4.设题整体性5.答案唯一性6.思路确切性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命制的特点1.试题稳定性近年〔1996—2002〕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小文〕一览年度文本选材题数赋分1996造纸新工艺研究自然科学4101997颅脑与肠脑研究自然科学4101998转基因作物研究自然科学4101999动物及人类冬眠研究自然科学4122000铷“小室”实现慢光研究自然科学4122001铜奔马正名社会科学4122002沙尘暴模糊及模糊性判断(北京)

自然社会综合4412121.试题稳定性年度文本文体题数赋分1996贝多芬之谜散文5201997《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论文5201998报秋散文4201999创造宣言论文4182000长城散文4182001门散文4182002话说知音一片树叶(北京)散文散文441818近年〔1996—2002〕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大文〕一览1.试题稳定性一高考试题是最有价值的备考训练材料二关注高考试题文本近年来的微调变化小文:自然科学文章社会科学文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综合的文章大文:论文与散文交替单一散文[散文与其他文学作品交替]社科文:过去大文所选文本强调知名度、文化性和文学性现今小文所选文本强调时代感、知识性和趣味性2.内容陌生性一阅读命题以获取新鲜信息为主要取向二阅读文本陌生程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甄别、选择符合高考命题原理陌生程度适宜的训练材料依托旧知获取新知,是语文学习和语文教学的固有规律3.文本标准性一阅读文本是经命题者改造的标准文本二阅读文本的样式结构等同于课文标准文本的标准性是高考试题信度、区分度不可或缺的保证文本的标准性是考生语文固有能力得以展示的必要条件3.文本规范性1996年试题·贝多芬之谜·思路结构图Ⅰ(1段)贝多芬之前的音乐传统——贝多芬“谜”的背景(2段)贝多芬成为“谜”的原因之一——音乐追求及特点(3段)贝多芬成为“谜”的原因之二——音乐才能及反响Ⅲ(4段)贝多芬对后代音乐的影响——释开“谜”的意义Ⅱ3.文本标准性2002年试题(全国)·沙尘暴·思路结构图①概括介绍“沙尘暴”②具体介绍“沙有利③尘暴”的历史有弊④具体说明“沙尘暴”近年的危害⑤引歌德话提出希望3.文本标准性2002年试题(北京)·科学文章(模糊性)·思路结构图

①概括指出模糊性寓于万物运动之中,②举鸡与蛋、固体与液体的实例说明。

③举三个实例说明客观世界的模糊性,科学发展无力实现客观世界的清晰。④人们利用模糊概念来帮助自己判断。

⑤仿人计算机是模糊理论的重要课题。导入主体尾声3.文本标准性2002年试题〔全国〕·话说知音·思路结构图①这个知音的传说,是纯洁神圣的情操,珍藏在我们的心坎。②讲述知音的传说,抒写知音可贵难得。③联想典籍的知音,希望知音越多越好。④忆伯牙学琴历程,对艺术应不懈追求。⑤应珍惜艺术成果,以期获得更多知音。3.文本标准性2002年试题(北京)·一片树叶·思路结构提纲①短暂的生命会带来无限欣喜②哪怕一片叶子也含生命涵义③就仲夏绿色的叶子展开遐想④风雪寒冬叶芽闪光积聚力量⑤春天新叶吐翠陈叶化作泥土⑥初夏嫩绿泛金暑天青荫浓密⑦秋虫声中绿叶变黄零落泥土⑧一片树叶轮回标志四季转化⑨一片树叶启示我们珍爱生命预测小结回顾哲理遐想启示主体3.文本标准性1996年试题·贝多芬之谜·第二段思路结构图

提分论点(1句)贝多芬音乐追求的特征(2句)当时传统的反响 (3句)贝多芬一生对音乐的追求阐析论证 (4句)《英雄交响乐》中的体现得出结论(5句)当时传统的反响(6句)贝多芬音乐追求的原因

链接4.设题整体性一高考阅读试题和文本是一种有机结合二试题呈弹性缩放的特点符合教学规律整体把握文本的思想感情、思路结构、主旨要点,是解答题目的先决条件对具体材料归纳概括,对精要语句演绎展开,是阅读所需的根本思维方式4.设题整体性筛选信息理解语句24.“只追求乐式”----同时代的传统音乐家的特点

25.“具有产生于思想信念的最高激情”----贝多芬音乐创作的特点

对比归纳主要内容26.“能设计出最好的乐式,又完全不把设计本身作为目的”----揭示文章的中心概括整体 确切理解27.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的比较----对比概括

28.E、C----筛选理解1996年卷24—28题·题目之间关系示意图2002年〔全国〕卷7—10题·题目之间关系示意图4.设题整体性7.下列沙尘暴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核心概念8.下列对“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重要语句9.下列对沙尘暴灾害加剧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重要内容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文外推断由小到大,逐次扩展5.答案唯一性;6.思路确切性一保证大规模选拔型考试答案的权威性二思路确切是保证答案唯一的必要条件甄别、选择符合高考试题的思路清晰、答案确切的训练材料确切的思路要依靠以确认、整合为根本手段的阅读行为探求确切思路依靠标准文本探寻,很多课文是标准文本的典范5.答案唯一性;6.思路确切性1996年试题·《贝多芬之谜》第二段贝多芬所做的,是把音乐完全用作表现心情的手段,完全不把设计乐式本身作为目的。也正是这一点,使得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不得不把他当做一个疯人。不错,他一生非常保守地使用旧的乐式,但是他给它们注入惊人的活力和激情,包括产生于一定思想、信念的那种最高的激情,结果不仅打乱了旧乐式的对称,而且常常使人听不出在感情的风暴下竟还有什么乐式存在了。他的《英雄交响乐》一开始使用了一个乐式〔这是从莫扎特幼年的一个前奏曲里借来的〕,跟着又使用了另外几个漂亮的乐式;这些乐式被赋予了巨大的内在力量,所以到了乐章的中段,这些乐式就全被不客气地打散了。于是,在只追求乐式的音乐家看来,贝多芬是发了疯了。他这么做,只是因为他觉得非如此不可,而且还要求你也觉得非如此不可呢。链接24.第二段中提到的“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所指的一类人是〔不超过20个字〕与贝多芬同时代的只追求乐式的音乐家整体把握与确切理解相结合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应对方略文章体式[含体裁样式、语言表达等]话题范围链接[宏观把握解读微观问题]相关背景[从标题到注释的全部信息]思路脉络情境基调[对于文学作品尤其重要]整体把握与确切理解相结合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应对方略文章体式[含体裁样式、语言表达]话题范围[宏观把握解读微观问题]相关背景[从标题到注释的全部信息]思路脉络情境基调[对于文学作品尤其重要]关注文章要点[标题语、概括语、限示语、对象语、篇章语、主旨语、过渡语、照应语、背景语、文学语]确认整合结合[对词句意义确切认知对词句关系确切把握]调动认知积累[知识积累和认识能力]解文解题链接方略1997年试题·《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节选〕31.关于中国新文学散文的“心”,根据选文推断,以下说法符合作者观点的两项是A.散文应表现作者个性B.散文的内容形式应统一C.散文要反对封建教条D.散文应反映民族化E.散文要突破两重械梏答案:AC链接例如一·1996年试卷·现代文阅读试题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4-28题。贝多芬之谜音乐的作用并不止于创造悦耳的乐式①,它还能表达感情。你可以津津有味地欣赏一首巴赫的序曲,好似欣赏精美的波斯地毯一样,可是乐趣也只限于此。莫扎特那么不然,听了他的《唐璜》前奏曲②,你不可能不怀有一种复杂的心情。它充满了魔鬼式的欢乐,但又使你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去迎接可怖的世界末日。听莫扎特的《天神交响乐》最后一章,你会觉得那是狂欢的音乐,响亮的鼓声如醉如狂,从头到尾交织着一种不寻常的悲伤之美。莫扎特的乐章又是乐式设计的杰作。标题语概括语限示语对象语文学语贝多芬所做的,是把音乐完全用作表现心情的手段,完全不把设计乐式本身作为目的。也正是这一点,使得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不得不把他当做一个疯人。不错,他一生非常保守地使用旧的乐式,但是他给它们注入惊人的活力和激情,包括产生于一定思想、信念的那种最高的激情,结果不仅打乱了旧乐式的对称,而且常常使人听不出在感情的风暴下竟还有什么乐式存在了。他的《英雄交响乐》一开始使用了一个乐式〔这是从莫扎特幼年的一个前奏曲里借来的〕,跟着又使用了另外几个漂亮的乐式;这些乐式被赋予了巨大的内在力量,所以到了乐章的中段,这些乐式就全被不客气地打散了。于是,在只追求乐式的音乐家看来,贝多芬是发了疯了。他这么做,只是因为他觉得非如此不可,而且还要求你也觉得非如此不可呢。主旨语限示语文学语对象语照应语篇章语过渡语这就是贝多芬之谜。他有能力设计最好的乐式;他能写出使你终身受用不尽的乐式;他能挑出那些最枯燥无味的旋律,把它展开得那样引人,使你听上一百次也每次都能发现新东西:一句话,你可以拿所有用来形容以乐式见长的作曲家的话来形容他,但是他的病症,也就是不同于别人之处,在于那冲动人心的品质。他能使我们冲动,用他那奔放的感情左右我们。一位法国作曲家听了贝多芬的音乐觉得不舒服,说:“我爱听了能使我入睡的音乐。”是的,贝多芬的音乐是使你清醒的音乐;而当你想单独一个静一会儿的时候,你就怕听他的音乐。懂了这个,你就从18世纪前进了一步,也从旧式的跳舞音乐前进了一步,不仅懂得贝多芬的音乐,而且也能懂得贝多芬以后最有深度的音乐了。注:①乐式:指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②《唐璜》:莫扎特〔1756-1791〕根据传说而写的歌剧,交织着悲剧和喜剧成分,主人公唐璜是个放纵的贵族,结局是被送入了地狱。文学语限示语背景语24.第二段中提到的“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所指的一类人是〔不超过20个字〕25.最后一段中,作者所说的“最有深度的音乐”是指哪些音乐?〔不超过20个字〕26.作者认为贝多芬的音乐成为一个“谜”的原因是什么?〔不超过32个字〕27.根据文意,简要概括从巴赫到莫扎特到贝多芬在音乐创作上的开展变化。〔不超过60个字〕28.以下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A.不喜欢贝多芬作品的人也为他的激情所左右B.贝多芬常常保守地使用旧的乐式C.贝多芬的作品常常没有乐式D.与贝多芬同时的“伟人”们既不理解他,又无法否认他的成就E.18世纪的音乐是只重乐式的跳舞音乐示例二·1999年试卷·现代文阅读试题《创造宣言》思路结构图Ⅰ(1)提出创造是教育的使命(2—4)具体阐释教育者肩负的创造使命和面临的问题(正面)Ⅱ (5—11)批评不能创造的畏葸观点,鼓励树立创造观念(反面)Ⅲ(12)表示愿为创造献出一切21.文中批评了哪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文本《创造宣言》节录〗第5段首句

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第6段首句

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第8段首句

有人说:年纪太小,不能创造。第9段首句

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第10段首句

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

等死而已,不能创造。第11段

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时时处处,人人都可以创造。22.第四自然段中说“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那么一笔下去,万龙点睛”。这里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么?〖文本《创造宣言》节录〗第4段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那么一笔下去,万龙点睛。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众多的〕活人的塑像〔众多的〕卓越的活人教育方法众多教育对象使众多教育对象成才教育方法不当,可能使众多教育对象被毁;教育方法得当,可能使众多教育对象成才。23.这篇《创造宣言》认为教育者的最大成功是什么?为获得这一成功,教育者要注意哪些问题?〖文本《创造宣言》节录〗第3段①教育者不是造神像,不是造爱人。②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③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我们的石像,我们的爱人。④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⑤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⑥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⑦倘假设创造出丑恶的活人,不但是所塑之像失败,亦是合作塑像者之失败。⑧倘假设活人之塑像是由于集体的创造,而不是个人的创造,那么这成功失败也是属于集体,而不是仅仅属于个人。⑨在一个集体当中,每一个活人之塑像,是这个人来一刀,那个人来一刀,有时是万刀齐发,倘假设刀法不合于交响曲之节奏,那便处处是伤痕,而难以成为真善美之活塑像。要明确教育创造的目标要鼓励学生也创造要注意师生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