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稿-我国大学生职业兴趣现状调查与测验编制-特点_第1页
修改稿-我国大学生职业兴趣现状调查与测验编制-特点_第2页
修改稿-我国大学生职业兴趣现状调查与测验编制-特点_第3页
修改稿-我国大学生职业兴趣现状调查与测验编制-特点_第4页
修改稿-我国大学生职业兴趣现状调查与测验编制-特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2我国大学生职业兴趣的特点调查[摘要]通过对884名大学生进行的调查表明:大学生职业兴趣更多倾向于经营型和权力型,较少倾向于研究型和现实型。大学生职业兴趣类型在性别、年级、专业和地区上差异显著,且在在性别与专业上存在交互作用。[关键词]大学生职业兴趣特点ASurveyonCharacteristicsofVocationalInterestoftheChineseUndergraduatesAbstract:Theinvestigationconductedon884undergraduatesrevealsthefollowings:thevocationalinterestsofundergraduatesaremoreapttoEnterprisingandPowerful,butlessapttoInvestigativeandRealistic;undergraduates’occupationalinteresttypesshowed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ingenders,grades,specialitiesandareas;andalso,theinteractionsbetweengendersandspecialitiesonoccupationalinterest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KeyWords:Undergraduate;VocationalInterest;Characteristic职业兴趣作为影响职业选择的因素之一,在个人择业与岗位择人的互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许多事实证明,兴趣已成为衡量职业满意程度和维持职业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对个体从事职业的稳定性,满意程度和职业效率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社会竞争加剧,就业压力加大,新增的职业种类繁多,这些都要求给予大学生一定的职业指导,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了解职业的一些特点,为今后的升学和就业提供必要的心理准备。本研究采用的自编大学生职业兴趣问卷,将大学生的职业兴趣维度分为以下八个类型:(1)现实型(R,Realistic);(2)研究型(I,Investigative);(3)自然型(N,Natural);(4)艺术型(A,Artistic);(5)社会型(S,Social);(6)权力型(P,Powerful);(7)经营型(E,Enterprising);(8)常规型(C,Conventional)。各类型特点如下:现实型(R,Realistic):喜欢现实的实在工作,在人与事物之间,偏爱与具体事物打交道;对在需要动手的环境中,运用一定的技术操作各种机器机械、制造新产品等感兴趣;喜欢具体而不是抽象的东西,不善于社交。研究型(I,Investigative):喜欢各种研究性的工作,喜欢通过逻辑推理、理论分析、独立思考或实验发现和解决问题,对分析的、推理的和测试的活动感兴趣;以理性思考的方式探究事物,喜欢独立地解决问题,也喜欢通过实验得到新发现。自然型(N,Natural):喜欢户外活动,对大自然中的事物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喜欢探索生命现象,了解各种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和生长发育规律;不喜欢受约束,实干意识比较强。艺术型(A,Artistic):喜欢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借助于音乐、文字、形体、色彩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喜欢从事艺术性的、富有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工作;追求与众不同,厌恶常规性的工作。社会型(S,Social):在人与事物之间,偏爱与人打交道,喜欢社会交往性的工作,善于表达;喜欢倾听和了解他人,关心社会问题,乐于助人,交友广泛,亲和力强,有较强的合作精神,但缺少竞争意识。权力型(P,Powerful):喜欢掌管一些权力,通过掌握权力而获得需要的满足,希望受到众人的尊敬和获得声望;喜欢管理一些事情以发挥重要作用,愿意从事领导和组织工作。经营型(E,Enterprising):对商业信息比较敏感,善于说服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喜欢追求经济效益和个人成就,具有一定的组织计划能力,工作时精力旺盛;喜欢冒险竞争,不喜欢讨论学术问题。常规型(C,Conventional):愿意干有规律的工作,喜欢规范明确、秩序井然的工作环境;偏爱系统性、条理性、规则性比较强的活动;注重细节,追求精确,不太喜欢过多的冒险活动。本次调查旨在通过自编的大学生职业兴趣问卷对中国大学生职业兴趣的基本现状进行了解,并期望该调查结果能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提供参考,帮助大学生认识到自身的职业兴趣和取向,在今后合适的职业领域中实现价值。同时也希望本研究能为职业兴趣的本土化研究做出一点贡献。1研究方法1.1被试随机抽取西南大学、西华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重庆科技学院在读本科生作为本研究的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950份,回收到有效问卷884份,其中男生为415人,女生为458人,未填性别者有11人,回收率为93.05%。1.2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大学生职业兴趣问卷,包括活动分问卷和职业名称分问卷,每个分问卷64个题项,共128个题项。采用“是”、“否”迫选法记分,回答“是”记1分,回答“否”记0分。为了减少被试对题目选项的猜疑性和回答时的倾向性,每个分问卷包含8组题项,每组8个题,按现实型、研究型、自然型、艺术型、社会型、权力型、经营型和常规型的顺序依次排列,而各组中各类型题项均按随机方式选取。1.3研究程序本研究依下列程序进行:(1)问卷施测;(2)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采用Spss10.0和Amos4.0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3)撰写成文。2结果2.1问卷的信度与效度2.1.1信度本问卷的信度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α系数)和重测信度作为指标。活动分问卷的α系数为0.86,重测信度为0.73;职业名称分问卷的α系数为0.90,重测信度为0.80。8个特征值的重测信度系数在0.6050至0.8317之间,且都达到显著相关。2.1.2效度本问卷的维度和题项来源于文献综述、开放式问卷调查以及因素分析的结果,问卷经过职业心理专家以及心理学硕士和博士的多次修订和审查,基本保证了问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各因素与总分间存在着较高的相关,相关系数为0.412—0.599,且极其显著;各个因素之间的相关基本在0.1-0.6之间,绝大多数维度间都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此外,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问卷结构的拟合度指标较好。2.2大学生职业兴趣的一般特点表1大学生职业兴趣的平均得分和标准差因素RINASPEC活动职业名称问卷总分人数884884884884884884884884884884884平均数5.1356.1236.6408.4858.4768.6608.8895.51230.26427.65757.921标准差6.4505.9466.0566.1525.6786.1046.3275.71712.49412.80624.574注:R、I、N、A、S、P、E和C分别代表职业兴趣总问卷中的现实型、研究型、自然型、艺术型、社会型、权力型、经营型和常规型(下同)。2.32.3.1大学生职业兴趣的性别差异检验表2性别因素在各分问卷及总问卷中的得分情况性别人数活动分问卷职业名称分问卷职业兴趣总问卷平均值标准差平均值标准差平均值标准差男性41531.113313.471927.930113.380459.043426.0696女性45829.316611.515927.251112.305256.567723.1639t值-2.124*-.781-1.486Sig..034.435.138注:样本之间方差均为齐性。表3性别因素在各维度上的得分情况RINASPECxtxtxtxtxtxtxtxt男8.29-15.52**7.48-6.75**6.391.207.026.80**9.827.56**8.68-.269.00-.805.171.44女2.284.836.889.797.008.578.665.73注:x表示平均值(下同)2.3.2大学生职业兴趣的年级差异检验表4年级因素在两个分问卷及总问卷中的得分情况年级人数活动分问卷职业名称分问卷职业兴趣总问卷平均值标准差平均值标准差平均值标准差一年级43431.336413.212728.958513.390760.294926.0753二年级18128.547012.534626.524912.608455.071824.4947三年级13829.434810.912426.304311.391955.739121.0593四年级12029.533311.423125.825012.252755.358322.5231F值2.5383.307*2.960*Sig..055.020.031表5年级因素在各维度上的得分情况平方和自由度均方FR组间714.1833238.0615.802**组内35617.22586841.034总变异36331.408871I组间194.325364.7751.828组内30750.38686835.427总变异30944.711871N组间81.727327.242.740组内31971.20486836.833总变异32052.931871A组间534.8733178.2911.324**组内32593.95286837.551总变异33128.826871S组间128.526342.8423.061组内28092.83286832.365总变异28221.358871P组间341.8573113.9528.637*组内32312.16286837.226总变异32654.018871E组间1017.1773339.0593.615**组内34075.75486839.258总变异35092.931871C组间352.7133117.5711.324*组内28228.32286832.521总变异28581.0368712.3.3大学生职业兴趣的专业差异检验表6专业因素在各分问卷及总问卷中的得分情况专业人数活动分问卷职业名称分问卷职业兴趣总问卷平均值标准差平均值标准差平均值标准差文史类52931.238211.801728.419712.211659.657823.1772理工类34328.699713.411226.446113.657555.145826.4742t值2.9392.224*2.654**Sig.2.860.026.008表7专业因素在维度上的得分情况RINASPECxtxtxtxtxtxtxtxt文科4.39-4.315**6.04-.5126.65-.0609.003.292**9.124.281**9.344.073**9.221.9315.912.557*理科6.306.256.677.607.457.638.3724.882.3.4大学生职业兴趣的地区差异检验表8地区因素在两个分问卷及总问卷中的得分情况地区人数“活动”分问卷“职业名称”分问卷职业兴趣总问卷平均值标准差平均值标准差平均值标准差大城市或省会8729.356313.044626.574713.360555.931025.5560中小城市17329.612712.472126.780312.398356.393124.2338小城镇17929.765412.276827.217913.110356.983224.7283农村39631.030312.525228.489912.775759.520224.5104F值.8971.1011.055Sig..442.348.367表9地区因素在各个维度上的得分情况平方和自由度均方FR组间803.2943267.7656.607**组内33679.96883140.529总变异34483.262834I组间1210.4743403.49111.918**组内28133.25783133.855总变异29343.732834N组间186.830362.2771.696组内30520.33783136.727总变异30707.166834A组间425.7243141.9083.753*组内31421.64683137.812总变异31847.370834S组间89.146329.715.920组内26851.14883132.312总变异26940.295834P组间7.14432.381.064组内30880.30083137.160总变异30887.444834E组间27.68239.227.230组内33380.34283140.169总变异33408.024834C组间16.51435.505.167组内27384.17483132.953总变异27400.6878342.3.5大学生职业兴趣的交互作用检验表10专业×性别×年级的多因素方差分析因素Wilks’∧值Sig.专业.962**.000性别.801**.000年级.943**.005专业×性别.976*.016专业×年级.955.072性别×年级.975.784专业×性别×年级.975.7523分析与讨论3.1大学生职业兴趣的一般特点表1为大学生在职业兴趣总问卷以及各类型上的平均得分和标准差。结果显示各类型的平均分中,经营型最高,其次依次为权力型、艺术型、社会型、自然型和研究型,最低的是现实型。这样的现象表明大学生中许多人都有从商的念头,这与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密切相关;并且许多大学生有了较高的知识文化后,不愿意从事比较现实、艰苦的工作,不愿与机械等物品打交道,动手能力比较差,将许多精力和注意力都集中在经济领域和社会交往方面,而较少关注各种研究性的工作。这同李翔宇[1]、周亚娟[2]等人的调查结果部分相似。尽管如此,人的职业兴趣是一个很广泛的系统,因此大学生的职业兴趣很难仅用其中的一种类型概括,许多大学生都表现出多种职业兴趣类型的混合,只存在一种典型职业兴趣类型的大学生是比较罕见的。大学生的职业兴趣呈现多元化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好的,因为当前的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但是对于大学生而言,加强自我了解,思考自己的职业兴趣与实际能力相结合也是很重要的。3.23.2.1大学生职业兴趣的性别差异根据表2和表3的结果显示:活动分问卷上男性与女性得分存在显著差异,男性要略高于女性;职业名称分问卷和职业兴趣总问卷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现实型、研究型上,女性得分远远低于男性;而艺术型上女性得分则远高于男性。这与国内外其它学者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如Peter等人[3]的研究表明,男学生对社会型职业不感兴趣,女学生对现实型职业不感兴趣。龙立荣等人[4]的研究表明,男生在现实型、研究型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女生;而女生在艺术型、社会型和常规型上的得分又显著高于男生。苏永华[5]的研究表明成人男性在现实型、研究型和经营型三个方面无论是总分还是能力和兴趣都高于女性。刘少文等人[6]的研究表明在多数分量表上男女之间显著差异(p<0.05),显示了男女两性兴趣结构上有着较大的差异。柯友凤[7]对中学生的职业兴趣进行了调查,从总体上看,中学生的职业兴趣差异在性别上是比较显著的,男生比较偏向研究类,而女生则偏爱艺术类、社会类、企业类。由此可见,无论是中学生、大学生还是成人,职业兴趣的性别差异都是十分显著的,这与我国的现实情况基本上是吻合的。究其原因,可能与男女在气质、性格和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密切相关。同时社会上还对性别赋予一定的角色期望,将职业“性别化”。这种角色期望也成为职业兴趣性别差异的一个因素。这些差异是正常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职业对人们的职业素质的要求。但是当前社会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普及促使职业越来越中性化,逐渐不分性别,这就要求大学生们应培养多方面的能力,抛弃陈旧观念,踊跃投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中积极作贡献,这应该作为职业教育和生涯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3.2.2大学生职业兴趣的年级差异根据表4和表5的结果显示:职业名称分问卷、职业兴趣总问卷、现实型、艺术型、权力型和常规型的得分在年级(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上的差异显著。进行多重比较后发现,一年级在总问卷上得分显著高于二年级和四年级;而在职业名称分问卷上一年级均显著高于其它三个年级;在现实型维度上一年级的得分显著高于四年级和三年级;在权力型维度上一年级的得分显著高于二年级;在经营型维度上一年级的得分显著高于二年级和四年级;但是,在艺术型维度上四年级的得分显著高于一年级。国外较少涉及大学生职业兴趣的年级差异比较。国内研究大多都是对中学生职业兴趣的年级差异进行了比较。从柯友凤[8]对中学生的年级差异进行的比较来看,在研究类上,高二学生的兴趣显著低于高一学生,在现实类上,高一学生比高二学生更有兴趣,而且从得分来看,高一学生的得分均为最高。本次研究的结果中,除艺术型外,总体上一年级学生在现实型、权力型和经营型等许多类型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其他年级。由此可见,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其开端都是一个职业兴趣发展的特殊时期。由金兹伯格的职业发展理论可知,我国大学生正处于职业选择的现实期,刚刚进入大学的一年级学生正在广泛探索,他们似乎对很多职业都感兴趣,几乎什么职业都想去尝试,这就使得总体上一年级的学生在许多类型上的得分均高于其他年级。但随着专业知识的深入,经过了探索阶段的失败和成功后,职业兴趣便趋于明显和呈现较稳定的趋势,使得对职业的选择朝向专业化方向。3.2.3大学生职业兴趣的专业差异我们将本次调查的专业分为文史类和理工类。文史类具体涉及到了教育学、工商管理、国际贸易、金融、会计、市场营销、工程管理、经济学、法学、国际政治、汉语言文学、外语、历史、图书情报等专业;理工类也具体涉及到了物理、化学、生物、心理学、农学、教育技术学、土木工程、环境工程、资源勘察、冶金工程、地理信息系统、测绘工程、安全工程等专业。专业因素在各维度、各分问卷及总问卷中的得分情况见表6和表7。经t检验发现,在活动分问卷上,两类专业在得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职业兴趣总问卷、职业名称分问卷、现实型、艺术型、社会型、权力型和常规型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除现实型维度外,总体上文史类学生在许多维度上均显著高于理工类学生。在现实型上文史类学生得分远低于理工类学生,这是因为现实型的职业及相关活动与理工科专业的学科性质联系较紧密,理工科学生则倾向选择该类型;在艺术型、社会型、权力型和常规型上文史类学生得分高于理工类学生,这是因为文史类学科的性质和这些职业兴趣类型的特点较为接近,目前社会上这三种职业兴趣类型所涉及的职业及相关活动,大多由文史类专业的人从事,其职业素质要求谨慎、细心、有条理、有原则,人际交往能力较强,有一定的管理能力等等,较强的能力能导致其兴趣的增强。可见,职业兴趣在大学阶段由于专业的不同而已有明显分化,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模式,“专业对口”仍然是影响大学生职业兴趣的重要因素,并且文史类学生的职业兴趣广度要大于理工类学生。李翔宇等人[9]对从中文到艺术等10个专业的大学生在职业兴趣倾向方面的差异性研究也说明了不同专业学生的兴趣类型结构不完全一样。但是,当前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交叉学科不断涌现,社会需求大量具有创新潜力、多学科知识背景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我国高校应积极投入到学科改革中,淡化文理分科,深入贯彻和完善双学位制,将学生放在教育的中心位置,从狭窄的专业教育转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这将有助于大学生培养广泛的职业兴趣,拓宽其择业范围,缓解就业压力,并能促进社会向前发展。3.2.4大学生职业兴趣的地区差异人的职业兴趣与其生长环境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本次调查探讨了家在不同地区(大城市或省会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的大学生的职业兴趣差异。地区因素在总问卷、两个分问卷和各维度上得分的方差分析见表8和表9。结果显示,现实型、研究型和艺术型的得分在地区上的差异显著。经过多重比较后发现:在现实型维度上的地区差异表现为来自农村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地区(大城市或省会城市(p=.006)、中小城市(p=.002)、小城镇(p=.000));在研究型维度上的地区差异表现为农村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地区(大城市或省会城市(p=.000)、中小城市(p=.000)、小城镇(p=.001));而在艺术型维度上的地区差异表现为来自农村的得分显著低于大城市或省会城市(p=.010)和中小城市(p=0.08)。大学生在职业兴趣分问卷和总问卷上地区差异不显著,这表明了地区之间的差异逐步缩小。但在现实型上的地区差异显著,也许与来自农村的学生常常承担较多的家务活,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比较强有关;在研究型上来自农村的学生得分均高于其他三个地区,这可能与农村学生学习勤奋、务实的品质有关;在艺术型上表现出的差异性也许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条件比较艰苦,较少有机会和条件接触艺术类的事物有关。石莉[10]对家在城镇和农村的大学生的职业兴趣地区差异进行了研究,其结果也表明在艺术类型上构成了显著差异。3.2.5大学生职业兴趣在性别、专业及年级上的交互作用本次调查将性别、专业、年级作为自变量进行了多因素方差分析以考察其交互作用(见表10)。结果表明专业、性别和年级的主效应显著;仅专业与性别之间存在交互作用。简单效应分析后发现:理工类学生中,男女在现实型、研究型、自然型、艺术型和社会型上都存在显著差异;文史类学生中,男女在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经营型、活动分问卷和总问卷上存在着显著差异;而女性中,文史类与理工类学生在社会型和权力型上存在显著差异;男性中,文史类和理工类学生在权力型、经营型、常规型、职业名称分问卷和总问卷上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可见,无论专业如何,女性在现实型和研究型上的得分都显著低于男性,而在艺术型和社会型上的得分又显著高于男性,无论性别如何,文史类学生的职业兴趣显著倾向于权力型。这可能还是与男女在气质、性格和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社会上对职业赋予角色期望,将职业“性别化”以及专业学科性质、特点密切相关。理工类女生更倾向于自然型,更喜欢进行户外活动,更愿意探索生命现象,了解各种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和生长发育规律,实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