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新进展课件_第1页
机械通气新进展课件_第2页
机械通气新进展课件_第3页
机械通气新进展课件_第4页
机械通气新进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呼吸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护理新进展

概要一、概念除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以外的、无创伤的机械通气二、适应症神志清楚有咳嗽、咳痰能力血气分析指标达2型呼衰标准(Po2<60mmHg,Pco2>50mmHg)中至重度呼吸困难,伴有辅助呼吸肌的参与和腹部矛盾运动中至重度酸中毒()和高碳酸血症呼吸频率>25次/分三、无创通气的禁忌症呼吸停止心血管系统不稳定(低血压、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嗜睡、精神状态损伤、无法合作的患者有高度误吸的危险性有粘稠或大量的分泌物有颅面部创伤、鼻咽部异常过度肥胖四、并发症及护理措施

口鼻干燥感:嘱患者适量饮水,覆盖湿无菌纱布。每天口腔护理后涂抹润唇膏。加强气道湿化,注意湿化温度。

眼角膜干燥:经常检查面罩是否漏气,在眼部涂眼膏,嘱患者闭眼。

紧张与焦虑:嘱放松呼吸、耐心解释、床旁监护、加强沟通。面罩漏气:选择合适的头带、检查管路是否漏气、松紧适合、垫纱布。胃肠胀气:采取半卧位用鼻呼吸、纱布湿润后覆盖口唇部、按摩腹部、遵医嘱应用增加胃肠蠕动的药物。面部皮肤的压红和破溃:固定带松紧以伸入两指为宜,避免过紧,选择合适大小的鼻(面)罩。固定带下垫纱布及渗液吸收贴。误吸:避免饱餐后进行通气;鼓励患者有效地咳嗽排痰;分泌物明显增多且引流不畅者,建立人工气道,床旁备吸引器。一、操作步骤:评估病人—吸痰的时机在病人床边(约50cm)听到痰鸣音呼吸机高压报警听诊痰鸣音评估病人—吸痰的深度气管切开者约30cm气管插管者约40-50cm吸痰前给予吸纯氧2-3min,观察spo2根据病人的痰液情况判断是否气管内滴入药物检查吸痰管效期及包装右手戴无菌手套持吸痰管保持无菌

开放气道吸引手法:轻送—旋转—提升时间:小于10-15s观察:生命体征痰液情况回吸NS冲管,将吸痰管缠绕右手中,翻转手套包裹扔医疗垃圾桶给予2-3min纯氧吸入听呼吸音,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并记录不当吸痰的不良后果气道粘膜损伤加重缺氧肺不张心律失常支气管哮喘患者,可能诱发支气管痉挛一、概述呼吸道生理功能上呼吸道:加温、加湿、过滤下呼吸道:气体交换人工气道湿化的目的:保持呼吸道的温度和湿度稀释呼吸道内分泌物,易于吸引人工气道内湿化管理人工气道湿化的方法加热湿化器雾化吸入气道内滴药人工鼻加热湿化器使用要求:温度设置:32-37℃相对湿度:95%-100%湿化液:无菌蒸馏水或无菌注射用水湿化量:24h不少于250ml雾化吸入注意事项雾化器安装在呼吸机送气管路无菌操作剩余雾化液及时处理气道内滴入:常用气道内间断滴注和持续给药法一般根据病人痰液粘稠度适时滴入每次滴入的量3-5ml滴入湿化液:0.9%NS、0.45%NS、2%NaHCO3气道内滴入操作注意事项:吸气相时滴入药液滴入药液时要沿气管导管壁滴入(注意不要带针头)滴入速度不要过快人工气道湿化的标准分泌物

吸引管病人湿化满意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