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培训课件文言文修辞手法解析高级实操_第1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培训课件文言文修辞手法解析高级实操_第2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培训课件文言文修辞手法解析高级实操_第3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培训课件文言文修辞手法解析高级实操_第4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培训课件文言文修辞手法解析高级实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培训课件文言文修辞手法解析高级实操汇报人:XX2024-02-04目录CONTENTS文言文修辞手法概述比喻手法深入解析拟人手法深入解析夸张手法深入解析排比手法深入解析对偶手法深入解析实战演练与技巧提升01文言文修辞手法概述文言文修辞手法是指在文言文中,作者为了增强表达效果,运用特定的表达方式来修饰、调整语句的方法。定义文言文修辞手法多样,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这些手法使得文言文表达更加生动、形象、有力。特点定义与特点增强表达效果体现作者情感突出文章主题修辞手法的重要性通过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文言文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修辞手法可以传达作者的情感态度,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通过运用修辞手法,可以突出文章的主题,加深读者对文章内容的印象。01020304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常见修辞手法简介通过比喻来使描述更加生动形象,如“心如止水”表示内心平静。将非人类的事物赋予人的特性或情感,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将春风拟人化,表示春风带来了生机。通过排列相同或相似的语句来增强语势和节奏感,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表示对知识的不同态度。通过夸张手法来强调事物的特征或程度,如“白发三千丈”表示愁苦之深。02比喻手法深入解析0102比喻的定义及作用比喻的作用在于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和感染力。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明喻暗喻借喻三者联系明喻、暗喻、借喻的区别与联系用“是”、“成为”等词语将本体和喻体连接起来,表达两者之间的相等关系。直接说明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关系,常用“像”、“如”、“似”等比喻词。明喻、暗喻和借喻都是比喻的修辞手法,都是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相互比较,来揭示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不直接说出本体,而是借用喻体来代替本体进行描述。《诗经》中的比喻01如《关雎》中用“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来比喻淑女的美好和君子的追求。《史记》中的比喻02如《项羽本纪》中用“破釜沉舟”来比喻决心战斗到底,不留后路。唐宋八大家散文中的比喻03如韩愈的《师说》中用“传道授业解惑也”来比喻老师的职责和作用;苏轼的《赤壁赋》中用“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来比喻人生的短暂和渺小。比喻在文言文中的运用实例03拟人手法深入解析拟人是一种修辞手法,把非人类的事物描绘得像人一样,赋予人的思想、感情、行为或语言能力。使描写的事物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想象。拟人的定义及作用作用定义相同点拟人和比喻都是常见的修辞手法,都能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表达效果。不同点比喻是通过打比方的方式来说明事物,侧重于相似点的比较;而拟人则是直接把非人类的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其人的特性和情感。拟人与比喻的异同点《爱莲说》中的“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通过拟人手法,将菊、牡丹和莲分别赋予人的品性和情感。《狼》中的“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将狼拟人化,描绘出狼的狡猾和贪婪。《愚公移山》中的“山神愁惧,以告帝。”将山神拟人化,表现出愚公移山的决心和行动对自然界的影响。拟人在文言文中的运用实例04夸张手法深入解析夸张是一种修辞手法,指为了启发听者或读者的想象力和加强所说的话的力量,用夸大的词语来形容事物。夸张的主要作用是突出事物的特征,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注意。在文学作品中,夸张手法能够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事物的特点,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夸张的定义及作用01020304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技巧运用夸张的种类与技巧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运用丰富的想象;选择恰当的表现角度;注意夸张的合理性。《岳阳楼记》中“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用夸张手法描绘了洞庭湖的广阔浩渺,增强了文章的气势。《木兰诗》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通过夸张手法表现了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的英勇形象。《口技》中“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通过夸张手法形象地描述了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使听众感到身临其境。夸张在文言文中的运用实例05排比手法深入解析定义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增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一种修辞方法。作用排比可以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说服力。排比的定义及作用排比的种类与结构种类成分排比、分句排比、单句排比、复句排比等。结构排比的结构一般由并列的短语或句子构成,这些短语或句子在结构上要相同或相似,在意义上要相关或相近,在语气上要一致或协调。

排比在文言文中的运用实例《岳阳楼记》中的排比文中通过排比手法,描绘了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和迁客骚人的不同情感,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出师表》中的排比文中诸葛亮通过排比手法,列举了自己的北伐理由和战略部署,使文章更加条理清晰、说服力强。《爱莲说》中的排比文中通过排比手法,赞美了莲花的高洁品质和君子之风,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品质的向往和追求。06对偶手法深入解析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定义对偶能够使语言凝练,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节奏鲜明,给人以美感和音乐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作用对偶的定义及作用种类要求对偶的种类与要求对偶要求上下两句在内容上必须相互关联,相互映衬,对比鲜明;在形式上必须对称工整,音韵和谐,节奏一致。根据上下句的形式,对偶可以分为严式对偶和宽式对偶。严式对偶要求上下两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对仗,意思相关;宽式对偶对形式要求较宽松,只要结构基本对称即可。123实例二实例一实例三对偶在文言文中的运用实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这句话运用了对偶手法,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和无私精神。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这句话运用了对偶手法,描绘了落霞、孤鹜、秋水、长天等意象,构成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超然。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这句话运用了对偶手法,通过对比“舍”与“不舍”的不同结果,强调了持之以恒的重要性。07实战演练与技巧提升123掌握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等常见修辞手法,能够准确识别并分析其在文言文中的运用。熟知常见修辞手法了解不同修辞手法在文言文中的表达效果,如比喻可以使描写生动形象,夸张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等。分析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将修辞手法放入具体的语境中进行理解,体会其在文言文中的独特韵味和表达作用。结合语境理解修辞手法识别并分析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借鉴古代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优美句式和修辞手法,提升自己的文言文表达能力。模仿经典句式在掌握传统修辞手法的基础上,尝试运用现代汉语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创新表达,使文言文更加生动有趣。创新表达方式在写作过程中注重语言的锤炼,力求用最简洁、最传神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注重语言锤炼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