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月考自测题_第1页
高三语文月考自测题_第2页
高三语文月考自测题_第3页
高三语文月考自测题_第4页
高三语文月考自测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5分)要求:选择5空填空,超过5空,按前5空评分。(1)

,咏而归。(《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2)杜甫在《蜀相》中描绘诸葛武侯祠春景的诗句是“

”。(3)苏洵在《六国论》中认为齐国灭亡的原因是“

”。(4)荀子在《劝学》中由“木受绳”与“金就砺”引出的感悟是“

”。(5)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塑造了周瑜“

”的儒将形象。2.按要求选择。(5分)(1)近日,电影纪录片《牡丹还魂——白先勇与昆曲复兴》连续登陆上海电影节和北京电影节,收到不俗的评价,青春版《牡丹亭》也再次引起广泛热议,迎来了古老昆曲艺术的华丽回归。对于这一现象可用一副对联来概括,以下选项中合适的一项是()。(2分)A.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B.天地有至情不朽,精神共一剧长青。C.假笑啼中真面目,新笙歌里古衣冠。D.凤管似从天外落,霓裳聊当月中看。(2)某大学汉服社要招纳新社员,社长拟定了一则招新广告,准备发布在学校公众号上,社员们看见后纷纷提出修改建议,下列建议中不合适的一项是(

)。(3分)汉服社招新你想穿着汉服在课堂上学习吗?你想穿着汉服穿行在春夏秋冬的校园吗?你想穿着汉服参加文艺展演吗?……我们的理念就是“校园生活汉服化”!!!快来加入我们吧!报名请联系工学院2024届基地班陈明同学A.号召性语言可化用古诗句,体现汉服社的文化追求。B.需要添加报名时间、报名地点、联系电话和落款等。C.删去“校园生活汉服化”,突出体验,不需要理念。D.要增加精彩的汉服社活动照片,而且要不同场景的。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纯文学”之辩①我可以根据某些独特的形式概括什么是“律诗”,什么是“十四行诗”,但我们无法清晰地界定这个概念的内涵。人们毋宁坦白地承认,“纯文学”仅仅是一个空洞的理念。②大约在八十年代,“纯文学”这个概念开始露面。相对于古典现实主义的叙事成规,相对于再现社会、历史画卷的传统,人们提出了另一种文学理想。人们设想存在另一种“纯粹”的文学,这种文学更加关注语言与形式自身的意义,更加关注人物的内心世界,因而也就更像真正的“文学”。进入九十年代,历史将另一批概念推到了“纯文学”的对面。市场体系、商品和利润带动了大众文化的洪流。许多人觉得,如果不愿意立即沉没,文学就必须改弦易辙。这时,“纯文学”是对于大众文化的一种抵抗。“纯文学”的概念被设想为一面不倒的旗帜。这一面旗帜必须挡住市侩哲学的侵蚀而坚守一个美学的空间。这个概念的出现带来对触目可见的文学现状的反思与批判。这时,空洞的理念显示了出其不意的力量。③“纯文学”曾经不断地重复一个著名的论断:“怎么写”比“写什么”更为重要。坦率地说,确立二者之间的等级关系是愚蠢的,这就像企图断言肌肉与血液哪一个更为重要一样。可是,如果传统的叙事成规、曾经出现的文学成就正在成为一个巨大的牢笼,那么,振聋发聩的夸张就是必要的。如果文学之中的社会、历史已经变成了一堆抽象的概念和数字,如果武侠小说、卡通片、流行歌和肥皂剧正在被许多人形容为艺术的全部,那么,提到“纯文学”是另一种存在又有什么不对?④可以看到,“纯文学”的概念正是在八九十年代的历史文化网络之中产生了批判与反抗的功能。然而,历史的辩证法就在这个时候启动了。(a)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学如果拒绝进入公共领域,就等于放弃了尖锐的批判与反抗。(b)然而,电子传播媒介、现代交通和经济全球化正在将世界联为一体。历史正在向所有的人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问题。(c)当“纯文学”的拥护者继续回避文学与纷杂历史文化的深刻联系时,“纯文学”这个概念就突然丧失了历史的分量。(d)一些理论家与作家力图借用“纯文学”的名义将文学形式或者“私人写作”奉为新的文学教条。他们坚信,文学就是书斋里的一种语言工艺品。⑤总之,我想阐明的是,“纯文学”概念的出现是有益的;但是,这个概念很快就敛去了锐气而产生了保守性。这是不该遗忘的一段复杂的历史曲线。的确,文学的考察时常来自两个隐蔽的源头。一批理论家倾向于认为,文学存在某种不变的“本质”;另一批理论家则否认文学具有某种固定的本质——他们更愿意回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之中确认文学是什么。他们看来,这种“文学”的产生是由那个时期的所有文化条件相互参照之中决定的。这个意义上,所谓的“纯文学”并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模式可以效法。显然,我更多地认同第二种观点。⑦可是,这并不是说“文学”这个概念已经失去所有的约束力。特定的历史生产了“文学”概念之后,这个概念就会负责为这个时代制订一系列文学之为文学的指标。至少现在,我还是依据“文学”这个概念鉴定文学作品与社论、新闻、借条、公约条款和广告之间的差别。我无法描述超历史的“纯文学”,但是,我大致清楚什么可以算作现今的文学。现今的文学之所以具有一种我所认可的美学风格,因为文学保存了丰富的感性经验。这是一个由理性、逻辑和分析技术担当主角的时代,而文学保持了一种感性的自由。这种感性的洞察产生的活力即是文学不断地自我颠覆的原动力。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感性的洞察可能解除某些理性的遮蔽而解放人们的视域。因特网、知识经济或者酒吧、跨国爱情成为许多人言谈之中的时髦语言时,文学的眼光仍然注视着土屋里麻木的脸,路边修自行车的伛偻身姿和生产线上疲惫不堪的打工仔。这个意义上,文学的感性保持了被主导语言所压抑的社会无意识。如果说,理论的解释功能已经演变为一种意识形态,那么,文学的感性经验就是一种不屈的突围。现今,我所承认的文学就是这种文学。3.第②段的“改弦易辙”在文中的含义是

(2分)4.对第③段中作者的观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在文学创作中,“写什么”始终比“怎么写”重要。B.在文学创作中,“怎么写”与“写什么”没有确定性关系。C.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怎么写”与“写什么”具有等级关系。D.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强调“怎么写比写什么重要”是有意义的。5.能够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3分)A.“纯文学”仅仅是一个空洞的理念,它将随着历史语境的消失而被遗忘。B.“纯文学”以各种个性化语言、形式来表现社会、历史,关注人物内心。C.“纯文学”为批判市侩哲学而生,除此之外,对文学本身没有创新价值。D.“纯文学”要想不再空洞,必须突破固定模式,而且还要关注弱势群体。6.第④段画线部分语序不当,请重新排序并阐述理由。(4分)7.联系全文,分析作者对纯文学是如何展开思考的。(5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5分)每把银壶都是一间声音的密室黛安①铺面临街。一进门,叮叮叮!当当当!咣咣咣!呕呕呕!唧哪哪!……我一下子掉进了一张声音的大网。②半人高的砖墙把屋子隔成了内外两间。外间,几个坐在矮凳上的女人正俯身或清洗或擦拭手中的银器;里间,十几个青壮年男人,在各自的位置,手持铁锤,勾着头,正一下下敲打着眼前砧子上的银壶。小镇的人,砧子不叫砧子,叫“铁马”。我四下里撒望一圈,铺子尽头的角落有个空位,我小心绕开地上的工具走过去。突然而至的陌生脚步搅扰了原有的节律,有人疑惑地抬了抬头,但也只是漠然而空洞地扫了我一眼,仍旧低下去,继续手里的活计。③第三次来草海镇了。这几年,我总是试图——实际上也总能——冲破多年淤泥般滞涩的生活,一次次跑进一个个不确定的场景。越遥远内心越澎湃,越生疏感觉越美妙。草海镇差不多家家户户加工银器。走在窄窄的石板路上,听着两边铺子里传出来的连绵不绝的敲击声,就像踩着强弱疏密不同的鼓点行路。暗淡的铁锤与明亮的银器之间,声音先是火花一样迸溅起来,然后滚珠一样到处飞散。有的,鸟雀一样落在我身上。我带着它们,在小镇里走来走去。④大壶,小壶。圆壶,方壶。六角壶,八角壶。铁锤,木锤。大锤,小锤。圆锤,方锤。扁锤,火锤。长柄的,短柄的。粗柄的,细柄的。直柄的,弯柄的。大铁马,小铁马。粗铁马,细铁马。高铁马,矮铁马。圆铁马,方铁马。弓字形的,丁字形的,倒U形的。如昂首的骆驼的,如盛开的蘑菇的。更多的说不出来的形状。铁马插在桩上,壶垫在铁马上,锤子握在师傅手里。有人握住锤柄的末端,有人握中间,有人握柄口。有人把锤举过头顶,有人齐于眉梢,有人贴着鼻尖,有人低于下颌。表面的纷繁与杂乱恰恰呈现了事物内在的严谨与秩序,以前不见得,现在,我突然强烈羡慕起我一直热爱的凡·高。如果此刻非要发生一件奇迹,我希望拥有一支无所不能的神笔。凡·高有一幅静物,梨子、葡萄、柠檬、苹果摆了一堆。他总爱涂厚厚的釉彩,虽然他的颜料、画笔、调色板、调色刀、调色油和松节油都是写信向弟弟提奥要的。“画画是我唯一愿意做的事。”大约在1881年12月18日,凡·高写信对弟弟说。梨子青里透着暖洋洋的红,金黄的柠檬有如滚了一层浓稠的蜂蜜,苹果在我看来仿佛柿子,葡萄则像一群刚刚安静下来的蜂。画面的背景是绚丽的金黄与钴蓝,一圈圈流畅的横纹,像是一个彩色的漩涡,似乎,这些水果随时都会被席卷而走。凡·高内心激荡,即使蔬果这般的静物,也被他画得跃动不安。我若是画家,我就描摹一组壶、锤子、铁马,我要画打壶的人。我有自己的色谱。我会用褐色和铁灰色作背景,而把白留给银壶,让它们泛着神圣的初雪或满月的光。至于人物,专注是他们唯一的神情。而人物的脸色,我要与众不同,我要用颜料直接并且十分用力地画上去,不是真实的肤色,而是酡红、金铜、铬黄、粉紫……我只忠于自己的内心。如此,我眼前的壶匠师傅们,他们的生命,就永远栖息在了我的画布上。他们每个人的灵魂里都有一团火,日后想念草海镇时,我就把画拿出来,去他们的灵魂里取暖。⑤捶打,敲击,敲击,捶打。一把壶,从一张纸一样的银片做成立体的壶的雏形,大约要捶敲三万下。这不是乱说的。我后来在天行家做壶时,我与对面的王华锋师傅一起,他敲我数。他一天就能敲一把壶。他天天敲,一年做三百把壶,那么,他一年至少敲了九百万下。十年的话,就是九千万下。一锤一颗星星,每个壶匠师傅,都钉了一天空的星星。一锤落下,硬的铁与软的银碰撞的瞬间,浑圆如球的声音“腾”一下跃到半空。十几把锤,一锤领着一锤,一声紧跟一声,紧凑,繁密,整个铺子,满满当当的,全是声音的球。锤起锤落间,层层飘落的声音,尘埃一样,落在埋头做活的人身上。银匠师傅们,一代代,就这样一点点白了头。⑥叮叮叮。当当当。咣咣咣。哪哪哪。在银器铺子里,锤子就是乐器,每一把都有独属于自己的音色。这是一个年轻人换了大锤在敲一把大壶。他看上去十八九岁,正是意气风发血气方刚的好年龄。他的力气狂风一样在体内奔突。他整日坐在这间铺子里,银器成就他的同时也囚禁了他。一样地,他成就银器的同时也囚禁了银器。他是一株茂盛的春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气力被他施于手中之器。他经手的壶,如果日后的使用者有一点灵犀,会不会莫名感受到一股逼人的青春的气息?一位长者,五十多岁的样子,白净,瘦高,有古时私塾先生一样的儒雅,架着眼镜,戴着手套,一直当当当当地敲一把锤纹壶,一圈圈,一下下,人不急不躁,锤子不大不小,声音不高不低,节奏不紧不慢,纹路不疏不密。我不好擅自揣测长者的过往,但大半生里,与多数人一样,酸甜苦辣总是有的。生命的苦难如一场又一场雨,人仿佛在露天里,不是被这场雨淋湿,就是被那场雨淋湿。他不用说话。他深谙沉稳与持久的魅力。他的笃定都在一把锤子里。锤声就是他最好的语言。⑦时不时,有人走动。衣服与空气的摩擦之声。言语声。眼神与眼神的碰撞声。心跳声。喝水声。吞咽声。点烟声。吸烟声。烟飘舞之声。烟蒂捻灭声。轻咳声。不知谁打开了手机音乐,连着小音箱,单曲循环邓紫棋粤语的《喜欢你》:黑风内,那酸暗动影…小镇在修路,窗外不断有工程车“哒哒哒哒”驶过之声……铺子叫“春泽”真真是一个好名字。这就是一间春意盎然的铺子。每个物件,有如春天从土地里生出来的草木庄稼,只管自由地发出自己的声音,绿色的,或大或小,或高或低,或粗或细,或清脆或沉闷,或清晰或混沌,或清朗或暧昧,无所顾忌,不亢亦不卑。每个声音都是器物自己该有的最恰当的样子。⑧所有这些,都宝藏一样,永久珍存在每一把月光般纯净明亮的银壶里。8.第③段画线句使用通感的修辞手法,请加以赏析。(3分)9.第④段作者为何要写到梵高的画?请加以分析。(4分)10.本文的语言颇具特色,请以第④段画线部分为例加以赏析。(4分)11.有读者建议将第⑧段删去,以第⑦段结尾,你认为是否合适?请对此加以分析。(4分)(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2—14题。(8分)回乡偶书(其二)(唐)贺知章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过家(宋)黄庭坚络纬①声转急,田车寒不运。儿时手种柳,上与云雨近。舍傍旧佣保,少换老欲尽。宰木②郁苍苍,田园变畦畛。招延屈父党,劳问走婚亲。归来翻作客,顾影良自哂。一生萍托水,万事雪侵鬓。夜阑风陨霜,乾叶落成阵。灯花何故喜,大是报书信。亲年当喜惧,儿齿欲毁龀③。系船三百里,去梦无一寸。[注]①络纬:蟋蟀。②宰木:坟墓上的树木。③毁龁:儿童换牙。12.下列关于两篇作品的体裁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1分)A.绝句律诗

B.曲子词

歌行体C.近体诗古体诗

D.绝句

诗余13.下列对《过家》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作品先以蟋蟀叫声急促写气候转凉,渲染出落寞萧索的氛围。B.作品接着再以柳树、雇工、宰木的明显变化写出了家乡变迁。C.作品接着写作者因为亲戚盛情相邀反而生出到乡似客的感慨。D.作品笔锋一转,以浮萍、风霜、灯花喻指人生境遇喜忧参半。14.上述两篇作品的画线部分在表达情感时哪一个更具有艺术感染力?请对此加以评析。(5分)(四)阅读下寸,完成第15—20题。(19分)韩思复传①韩思复,字绍出,京兆长安人。祖伦,贞观中历左卫率,封长山县男。思复少孤,年十岁,母为语父亡状,感咽几绝,故伦特爱之,尝曰:“此儿必大吾宗。”然家富有,金玉、车马、玩好未尝省。笃学,举秀才高第,袭祖封。永淳中,家益窭,岁饥,京兆杜瑾者,以百绫饷思复,思复方并日食,而绫完封不发。②调梁府仓曹参军,会大旱,辄开仓赈民,州劾责,对曰:“人穷则滥,不如因而活之,无趣为盗贼。”州不能诎。转汴州司户仁恕不行鞭罚以亲丧去官鬻薪自给。姚崇为夏官侍郎,识之,擢司礼博士。五迁礼部郎中。建昌王武攸宁母亡,请鼓吹,思复持不可而止。坐为王同皎所荐,贬始州长史。迁滁州刺史,州有铜官,人铲凿尤苦,思复为贾他鄙,费省获多。有黄芝五生州署,民为刻颂其祥。徙襄州。入拜给事中。③帝作景龙观,思复谏曰:“祸难初弭,土木遽兴,非忧物恤人所急。”不见省。严善思坐谯王重福事,捕送诏狱,有司劾善思“任汝州刺史,与王游;至京师,不暴王谋,但奏东都有兵气。匿反罔上,宜伏诛”。思复曰:“往韦氏擅内,谋危社稷,善思诣相府,白陛下必即位。今诏追善思,书发即至,使有逆节者,肯遽奔命哉?请集百官议。”议多同,善思得免死,流静州。迁中书舍人,数指言得失,颇见纳用。④开元初,为谏议大夫。山东大蝗,宰相姚崇遣使分道捕瘗。思复上言:“夹河州县,飞蝗所至,苗辄尽,今游食至洛,使者往来,不敢显言。且天灾流行,庸可尽瘗①?望陛下悔过责躬,损不急之务,任至公之人,持此诚实以答谴咎,其驱蝗使一切宜罢。”玄宗然之,出其疏付崇,崇建遣思复使山东按所损,还,以实言。崇又遣监察御史刘沼覆视,沼希宰相意,悉易故牒以闻,故河南数州赋不得蠲。崇恶之,出为德州刺史。迁御史大夫,性恬淡,不喜为绳察,徙太子宾客,进爵伯。卒,年七十四,谥曰文。天子亲题其碑曰“有唐忠孝韩长山之墓”。故吏卢僎、邑人孟浩然立石岘山。[注]①瘗:埋。(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一十八》)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1)祸难初弭(

(2)颇见纳用(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1)人穷则滥(

)A.泛滥B.混乱

C.虚言浮词

D.胡作非为(2)匿反罔上(

)A.捕猎B.搜寻

C.欺骗

D.陷害17.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玄宗然之,出其疏付崇,崇建遣思复使山东按所损,还,以实言。18.第②段画“

”线部分有四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四处标识出来。(4分)转汴州司户仁恕不行鞭罚以亲丧去官鬻薪自给。19.根据第②段、第④段,概括韩思复为官的主要原则:□□□□、□□□□。(2分)20.第③段中韩思复为严善思申辩,他的话为何具有说服力?请对此加以分析。(4分)(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12分)登泰山记(清)姚鼐①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②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③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④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⑤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⑥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21.下列虚词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1分)A.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登泰山记》)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促织》)B.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登泰山记》)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苏武传》)C.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登泰山记》)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D.绛皓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十二章》)22.联系全文,分析作者是如何一步步刻画“泰山”形象的。(6分)23.苏轼写《赤壁赋》时,被贬黄州,正值人生低谷;姚鼐写《登泰山记》时,辞官不久,决心再不入仕途。两位作者寄情山水思考人生,请具体分析他们对自然的感悟有何异同。(5分)三写作(70分)24.作文。有人说,作为人应该去寻找生活的意义。也有人说,如果一个人一直在寻找生活的意义,他将不会生活。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按要求填空。(8分)(1)浴乎沂,风乎舞雩(2)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3)与赢而不助五国也(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5)羽扇纶巾2.(1)B(2分)(2)C(3分)

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3.文学要摆脱(改变、抵抗给分,关注不给)市场体系、商品和利润下的大众文化的侵扰(市侩哲学的侵蚀)(首先分析动宾结构:宾语是喻体,要还原。2个点各1分)[讲评试卷的时候强调主语要补出来。]4.D(2分)5.B(3分)6.正确的语序是dbac(1分)(排序不正确得0分)阐述理由(第1点)先指出现象:一些理论家坚持纯文学只有形式或已成为语言工艺品;(先肯定纯文学的价值,从正面评价纯文学的价值、指出文学是一种语言工艺品)(第2点)再摆出辩证法产生效果的背景/大前提:当代文化语境发生巨交;(注意到关联词“然而”,与前文发生转折,转为分析“时代发生变化”下的文学反应)(第3点)小前提:文学作为文化、历史中的重要成分,不可能脱离时代;或假设在时代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如果文学不回应时代,放弃了尖锐的批判。(第4点)结论:那些理论家的主张会让纯文学脱离生命力的土壤,使纯文学失去历史分量。最后一句,从“纯文学”的角度与第⑤段开头相呼应。(阐述理由3分。共4点,答满3点即可)(抓住“然而”,写清楚转折前后内容;C谈的是“纯文学”,与第⑤段开头紧密联系。)7.文章首先结合八九十年代的背景肯定了纯文学的意义在于抵抗文学成规与市侩哲学(大众文化);但纯文华反抗的价值一旦只强调语言形式而脱离当下的历史文化,价值就消失了;接着作者提出对于纯文学的思考应该把它放入文学的概念中/时代的背景中;最后文章指出今天的文学应该体现感性的、自由的、顛覆自我的(表现社会、历史、关注人物内心)真正的文学价值。(5分)(1点2分,2点3分,3点4分,4点5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5分)8.化无形为有形,火花、滚珠、鸟雀的特征:火花——声音明亮、劲健;滚珠——声音圆润,音量由大到小;鸟雀——声音零散、清脆。(3分)评分标准化无形为有形或形象生动1分;声音特征:明亮;响亮;圆润;飞散;传播开;由大到小;由强到弱;冲击力;轻盈;亲近(亲切)——写出2点给2分。贬义词不给分。9以梵高的爱画静物与色彩艳丽,以梵高的内心激荡与专一绘画为类比,类比两类人:一是类比打银壶的师傅们,面对静止的银壶,倾注专一的精神与所有智慧,化入内心的激荡与热爱。也类比自己,以梵高从绘画中找到精神的安慰类比自己从银壶师傅身上获得的生命领悟。使文章内容显得丰富,比单一写打制银壶更丰富,更容易感染人。(4分)评分标准:概括梵高画的特点或梵高人的特点1分;类比1分;类比到师博的专一1分;类比到自己的想要记录师傅们的精神内涵1分。10.综合使用短句、铺陈、排比等手法,将各式各样的银壶、锤子、铁马写出来,将打制银壶的复杂性写出来,而且颇具“我”一个外行观察者视角,让铺子显得既丰富、凌乱又同时具有整饬的感受,也显示出作者走进草海镇打银铺子心情十分激动。(4分)评分标准:短句、铺陈、排比、整句1分:句子意思:各式各样的、丰富器物1分;节奏明快(短句)、罗列展现(整句,铺陈排比)1分;作者心情激动(惊讶、惊喜,觉得新奇、喜爱)1分。11.不合适。第⑧段不仅呼应题目,而且“所有这些”总结了前7段所有的感悟和情感,“每一把月光般纯净明亮的银壶”寄寓的情感太多了,银壶师傅在银壶中倾注的的专一、专心,投入的一生光阴,生命的阅历,银壶诞生过程中的千锤百炼,我在银壶师傳身上获得的抵抗生活淤泥的力量等等都需要一段话来收束。银壶是线索,串起文章始终。合适。第⑦段看似与前六段关系不大,但实际上第⑦段描写的场最是前6段的背景,银壶作为一种传统工艺品,它不仅深深寄寓着银壶师傅在银壶中倾注的的专一、专心,投入的一生光阴,生命的阅历,银壶诞生过程中的千锤百炼,我在银壶师傅身上获得的抵扰生活淤泥的力量等等,更为重要的是它扎根于鲜活的生活,它的生命力无法脱离看似嘈杂的世俗生活。以第⑦段结尾,似乎没有收束段,但恰恰是以更为开放的场景收束全文,更为含蓄,让人回味。(4分)评分标准:光写合适或不合适0分。写了合适或不合适,后面有内容,1分。合适1分;呼应标题1分;“银壶”寄寓的情感或内容1分;线索1分;对前文的收束、提炼、概括1分(五点选四点)不合适1分;全文背景1分;从师父们身上获得的关于鲜活生活的感悟1分;含蓄,回味,想象空间1分。注意:学生可能回答能删,不能删,或哪一段更好,都可以,看具体情况。(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2-14题。(8分)12.C(1分)13.D(2分)14.更有感染力的诗4分,比较的诗歌1分(手法+内容)。更有感染力的诗:手法1分,内容1分,情感1分,效果1分《回乡偶书》画线句手法(以景结情、反衬、画面感、以无情衬有情);《过家》画线句手法(虚写、想象、对比);答案样例:《过家》更具有艺术感染力。《过家》虚写、想象,以后即使离开家乡三百里,梦魂也不会离开一寸,将恋乡之情由眼前延伸到未来,增强眷恋的浓度,而且三百里与一寸的强烈对比,也表明自己无论走到哪里,精神/灵魂之根还在家乡。此句又处于全诗的结尾处,从描写自己离开家乡后家乡的各种物非人非的变化,转到强烈抒情,使渐进中年的作者对家乡根之眷恋喷薄而出。而《回乡偶书》虽然以景结情,以不变的景物反衬出家乡的变迁,但这种物是人非的感慨在《过家》中也有表达,从表达情感的丰富度上,《过家》比《回乡偶书》更具有感染力。(5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