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DZT 0300-2017 煤田地震勘探规范_第1页
(高清版)DZT 0300-2017 煤田地震勘探规范_第2页
(高清版)DZT 0300-2017 煤田地震勘探规范_第3页
(高清版)DZT 0300-2017 煤田地震勘探规范_第4页
(高清版)DZT 0300-2017 煤田地震勘探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Specificationforsei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I前言 Ⅲ 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总则 2 24.2勘查阶段地质任务 24.3基本要求 45仪器设备 45.1地震数据采集系统 45.2激发设备 45.3接收设备 45.4测量设备 46技术设计 56.1资料收集及踏勘 56.2采集参数及观测系统选择 56.3工程布置 76.4设计编制与审批 77地震资料采集 87.1设备检验与使用 87.2作业前资料准备 7.3工程测量 7.4二维地震资料采集 7.5三维地震资料采集 7.6折射波地震资料采集 7.7垂直地震剖面(VSP)资料采集 207.8资料整理及实时监控处理 218地震资料处理 8.1处理前的资料准备 8.2二维地震数据处理 8.3三维地震数据处理 8.4折射波数据处理 8.5垂直地震剖面(VSP)数据处理 278.7处理成果图件及要求 8.8处理报告的编写 Ⅱ9地震资料解释 299.1解释前的资料准备 9.2二维地震资料解释 9.3三维地震资料解释 9.4折射波地震资料解释 9.5VSP资料解释 409.6地震资料解释验证 10地震资料评价与验收 4110.1原始资料的验收与评价标准 4110.2处理成果验收与评价标准 4311成果报告的编制与提交 4411.1成果报告编制 4411.2成果报告审批与提交 4511.3资料的归档 46附录A(规范性附录)地震工程量的计算与统计 附录B(规范性附录)地震地质条件种类及类型划分 附录C(规范性附录)设计书、采集报告、处理报告、成果报告的提纲及编写内容 附录D(资料性附录)野外记录格式 附录E(资料性附录)测线的布设方法及其精度要求 69参考文献 71Ⅲ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3)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特种技术勘探中心、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江苏煤炭地质物测队、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山西省煤炭地质局、河北省煤田地质局、陕西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物测队、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物测队、河南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黑龙江省煤田地质物测队。近年来,煤炭资源地震勘查装备持续更新,技术不断提高,成果应用更加广泛。由原国家煤炭工业局2000年12月8日发布的《煤炭煤层气地震勘探规范》(MT/T897—2000)已不完全适应当前煤炭资源地震勘探工作的需要,同时与全国地质矿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的《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也不完全衔接。为了适应煤炭及共伴生矿产资源勘查工作要求,进一步规范煤炭资源地震勘探工作,促进技术进步和勘查精度的提高,经与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协商,将现行的《煤炭煤层气地震勘探规范》(MT/T897—2000)拆分为两部分,将其中资源勘查阶段部分地震勘查技术要求内容修订后,形成《煤田地震勘探规范》,归口全国地质矿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将其中采区地震勘探部分技术要求修订后,形成《煤矿采区地震勘探规范》,仍归口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为此,受中国地质调查局委托,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会同煤炭地震勘探有关单位,经过对地质勘查、科研、院校等单位的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对《煤炭煤层气地震勘探规范》(MT/T897—2000)中资源勘查阶段的地震勘探技术要求进行了修订,编制了本规范。新编制的《煤田地震勘探规范》结合煤炭资源地震勘探技术现状,以先进性、规范性和实用性为原则,确定了规范主要内容,将叠前时间偏移、地震属性解释等先进技术纳入规范中,体现了目前煤炭资源地震勘探技术水平,对进一步规范和促进煤炭地震勘探工作、提高技术水平和成果精度有着重要意义。1煤田地震勘探规范本标准适用于煤炭资源勘查地震勘探工作,也可供其他矿产地震勘探工作者参考。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6722爆破安全规程GB12950地震勘探爆炸安全规程GB16625地震勘探电雷管DZ/T0069地球物理勘查图图式图例及用色标准NB/T51025煤炭资源勘查工程测量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煤田地震勘探seismicexplorationincoalfield研究人工激发的地震波在不同地层内的传播规律,探测地质构造、含煤岩系分布、煤层赋存情况的一种物探方法。震源激发点与VSP观测井井口之间的水平距离。零井源距VSPzerooffsetVSP震源在地表且固定不变,井源距一般不超过最大观测点深度的二十分之一。震源在地表,位置一般固定不变,井源距大于最大观测点深度的二十分之一,一般在最大观测点深度的三分之二左右。从叠前、叠后地震数据中提取出来的运动学、动力学和统计学地震特征值。2地震属性技术seismicattributetechnology煤田二维地震勘探时用于费用预算的物理点,其与实际生产物理点的关系见A.3.4。煤田三维地震勘探时用于费用预算的勘探面积,其与实际勘探面积的关系见A.7.2。煤田地震勘探工作的目的是寻找煤炭及其共伴生矿产资源,在构造、煤层起伏形态控制等方面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提高煤炭资源地质勘查程度,为煤炭资源勘查综合地质报告的编制提供依据。4.2勘查阶段地质任务4.2.1.2工作程度要求适用于综合地震地质条件一般区和简单区,复杂区工作程度要求可适当降低,特别复杂地区不做量化要求,划分方法见附录B。4.2.2预查阶段a)大致了解松散层厚度及变化情况。b)大致了解工作地区构造形态。c)大致了解含煤地层的分布范围和埋藏深度。d)提供参数孔和找煤孔孔位。4.2.3普查阶段a)了解松散层的厚度,当厚度大于或等于200m时,测线上的解释误差不大于9%。b)初步查明勘查区基本构造轮廓,初步评价勘查区构造复杂程度,控制可能影响矿区划分的主要构造。初步查明落差大于或等于100m的断层,并了解其性质、产状及延伸情况,断层在平面上的位置误差不大于200m。c)初步查明主要可采煤层的分布范围。在测线上主要目的层深度解释误差不大于9%。d)初步控制主要煤层的隐伏露头位置,其平面位置误差不大于200m。4.2.4详查阶段3a)基本查明勘查区的构造形态,控制勘查区边界和区内可能影响井田划分的构造,评价勘查区构造复杂程度。查明落差大于或等于50m的断层性质、产状及其延伸情况,其平面位置误差不大于150m。b)基本查明主要煤层的分布范围。当主要煤层底板的深度大于或等于200m时,其解释误差不大于5%;当深度大于或等于100m小于200m时,解释误差不大于10m。c)控制主要煤层隐伏露头位置,其平面位置误差不大于150m。d)初步查明松散层厚度,当厚度大于或等于200m时,其解释误差不大于7%;当厚度大于或等于100m小于200m时,解释误差不大于14m。e)大致了解古河床、古隆起、岩浆岩等对主要煤层的影响范围。f)有条件地区,结合地质资料,初步了解主要煤层厚度变化趋势。4.2.5勘探阶段4.2.5.1勘探阶段总体要求:a)查明井田边界构造及与矿井先期开采地段(第一水平)有关的边界构造。b)查明先期开采地段(第一水平)内落差大于或等于30m的断层;查明初期采区内落差大于或等于20m(地层倾角平缓、构造简单、地震地质条件好的地区为10m~15m)的断层,断层平面位置误差不大于75m;并对小构造的发育程度、分布范围做出评述。c)控制先期开采地段(第一水平)范围内主要煤层的底板等高线,其深度大于或等于200m时,解释误差不大于3%,大于或等于100m小于200m时,解释误差不大于6m。d)控制先期开采地段(第一水平)和初期采区内主要煤层隐伏露头位置,其平面位置误差不大于e)基本查明松散层厚度,当厚度大于或等于200m时,其解释误差不大于5%;当厚度大于或等于100m小于200m时,解释误差不大于10m。f)了解先期开采地段(第一水平)和初期采区内主要煤层受古河床、古隆起、岩浆岩等的影响范围。g)有条件地区,研究先期开采地段(第一水平)和初期采区内主要煤层厚度变化趋势。h)先期开采地段(第一水平)和初期采区以外区域,地质任务与工作程度要求根据工程布置情况确定。4.2.5.2在先期开采地段(第一水平)和初期采区内开展三维地震勘探工作时,地质任务及工作程度要求:a)查明主要煤层中落差大于或等于5m的断层(复杂地区8m),其平面位置误差应控制在30m以b)查明主要煤层中直径大于或等于50m的陷落柱,其平面位置误差应控制在30m以内。c)进一步控制主要煤层底板标高,当深度大于或等于200m时,解释误差不大于1.5%;当深度大于或等于100m小于200m时,解释误差不大于3m。d)查明采区内主要煤层隐伏露头位置,其平面位置误差不大于30m。e)查明松散层厚度,当厚度大于或等于200m时,解释误差不大于2%;当厚度大于或等于100m小于200m时,解释误差不大于4m。f)解释区内主要煤层受小窑采空区、古河床、古隆起、岩浆岩等的影响范围。g)有条件地区,解释区内主要煤层厚度变化趋势。h)解释挠曲等其他地质现象。44.3基本要求4.3.1地震勘探工程设计前,应根据勘查区地震地质条件,对地震工作方法的可行性进行论证。4.3.2地震勘探工作应从勘查区的实际情况和勘查目的出发,正确选择工作方法,合理布置工程,力争以合理的投入和较短的工期,取得最佳的地震地质成果。4.3.3地震勘探工作应以现代地球物理学理论为指导,采用高精度仪器设备和先进的采集、处理、解释技术,提高勘探成果的精度和准确率,适应煤田地质勘查及煤矿建设技术发展的需要。4.3.4地震勘探工作的地质任务与工作程度应根据勘查阶段、工作方法和勘查区地震地质条件及特定4.3.5地震勘探任务要求是在具有相同勘查阶段地质(钻孔)资料的基础上提出的,不具备条件时,要求5仪器设备5.1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应满足如下要求:a)配备一套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及所有备件。b)地震数据采集系统要求动态范围不低于120dB;道畸变不大于0.0005%,记录格式为SEG-D、c)二维地震采集时,配备的地震数据采集系统不低于120道;三维地震采集时,配备的地震数据采集系统不低于600道。激发设备有如下要求:a)炸药震源激发时,一般配备爆炸机1台~5台。c)可控震源激发时,配备可控震源组合系统1套~5套。5.3接收设备配备满足30%以上备用道的地面采集设备,以及与其相应的模拟检波器串或数字检波器。5.4测量设备测量设备配置有如下要求:a)配备全球定位系统(满足RTK测量模式),精度指标应满足:平面误差≤10+2×10-6×d (1)高程误差≤2+2×10-6×d ——测量距离,单位为毫米(mm)。c)配备能够满足四等水准测量的水准仪及与之相匹配的水准标尺。56技术设计6.1资料收集及踏勘编制设计前应根据目的任务广泛收集、研究勘查区及邻区的地质、物探、采掘、测量、遥感等资料,组织现场踏勘,深入调查了解施工条件、地震地质条件。在水陆交互带实施地震勘探时,还应收集如下资料:a)近海海况及水网与陆地关系情况。b)勘查区水下和水面设施分布情况.c)勘查区气象情况,潮汐变化资料、水深、渔业养殖等情况。6.2采集参数及观测系统选择6.2.1基本原则设计中要对地震采集参数、观测系统进行分析论证。勘查区及相邻地区未开展过地震勘探工作的,在设计前宜先开展试验工作,以试验和分析论证结果作为采集参数和观测系统选择的依据。6.2.2二维观测系统设计道距的选择应考虑偏移和叠前二维滤波时不出现空间假频。在低信噪比地区,当勘查区存在较强的相干噪声时,道距应小于或等于主要干扰波视波长的一半。6.2.2.2覆盖次数覆盖次数应根据研究的主要地质目标、资料品质、震源类型和技术经济合理性等因素综合确定,基本原则是保证主要目的层反射波有足够的信噪比。6.2.2.3最小炮检距(偏移距)最小炮检距的选择应考虑最浅目的层的有效覆盖次数,避开由震源产生的强相干噪声的干扰,同时兼顾折射静校正拾取初至需要。6.2.2.4最大炮检距最大炮检距的要求如下:a)最大炮检距宜接近主要目的层的深度。b)有效压制多次波。c)应有足够的叠加速度分析精度。d)还应考虑在接收排列内使反射系数相对稳定。e)主要目的层反射应避开直达波、初至折射波的干涉。f)宜小于最深目的层临界折射炮检距。g)在进行AVO分析时,应满足其对观测范围的技术要求。66.2.2.5观测方式测仪器的能力、地震资料处理的技术要求、观测方式对地震采集效果的影响、地震地质条件等综合分析确定。单边宜在构造或目标体的下倾方向激发、上倾方向接收。6.2.2.6弯线设计工、第二次测量的程序,使各面元中覆盖次数、炮检距、方位角分布达到最优化。应论证共中心点位置的离散程度;根据叠加中心线的选择和面元的划分,同一面元中反射波时差要小于其视周期的四分之一,最小覆盖次数应不小于设计要求的三分之二。6.2.2.7二维地震观测系统表示方法二维观测系统表示时应反映出道距(△x)、最小炮检距(X)、最大炮检距(Xm)等主要观测参数和炮点、检波点的相对位置。可表示为:40-10”或小号放炮“10-40-1200”。6.2.3三维观测系统设计6.2.3.1面元边长面元边长应满足横向分辨率,不应出现空间假频(混叠频率)。6.2.3.2总覆盖次数总覆盖次数应不少于最佳品质二维覆盖次数的三分之二,且分布均匀,横向有足够的覆盖次数。6.2.3.3最大的最小炮检距最大的最小炮检距一般不大于1.0~1.2倍的最浅目的层深度。6.2.3.4最大炮检距最大炮检距应满足6.2.2.4的要求。6.2.3.5偏移孔径偏移孔径应满足如下要求:a)大于第一菲涅尔带半径。b)绕射波能量收敛较好。c)大于倾斜目的层偏移的横向移动距离。6.2.3.6覆盖次数渐减带覆盖次数渐减带一般取目的层深度的20%。76.2.3.7炮检方位角在地层倾角较大的地区,炮检方位角限定应考虑当前资料处理的能力,检查因方位角不同产生的动校正时差,限定横向最大炮检距和炮检方位角的变化。6.3工程布置6.3.1地震测线(线束)布置原则地震测线(线束)布置应遵循以下原则:a)地震主测线宜垂直地层走向或主要构造走向,并在垂直主测线方向布置联络测线。测线应能控制勘查区边界和边缘构造。b)地震主测线宜与地质剖面线重合。c)综合勘查时,地震主测线线距原则上为地质勘查线距的二分之一。d)三维地震勘探采用线束状观测系统时,线束方向一般垂直地层走向或主要构造走向。e)高密度宽方位三维地震勘探,排列片的横纵比大于或等于0.8。6.3.2测网(面元)密度测网(面元)密度依据地质任务要求、构造复杂程度和煤层稳定程度类型综合确定,不同勘查阶段的基本测网(面元)密度见表1。煤矿床水文地质地震勘探测网密度根据专项工作目的,参照表1中要求确定。表1不同勘查阶段的基本测网(面元)密度单位为米二维地震CDP网格(5~10)×(10~20)6.4设计编制与审批6.4.1设计编制6.4.1.1设计依据任务书、合同(协议)书及相关规范、规程编制。6.4.1.2设计编制按附录C.1的要求执行。6.4.1.3综合勘查时,依据综合勘查设计编制地震勘探设计。6.4.1.4同一项目分期、分批实施时,应统一编制设计。地震数据采集、处理、解释、提交报告等应统一要求。6.4.2设计审批6.4.2.1设计经审批后方可实施。86.4.2.2审批后的设计实施过程中若需较大改变时,应按程序报批。7地震资料采集7.1.1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检验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检验分日检、月检和年检b)月检:在施工期间,每30d(自然天数)应按月检项目要求录取检查记录。c)年检:年检要求仪器达到性能稳定,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年检的技术要求。年检后,仪器即投入野外生产的情况下,当月可免做月检。7.1.2检波器的校准7.1.2.1对地震检波器测试仪的要求动圈式检波器校准应使用经过计量部门校准检验合格的检波器测试仪,每台检波器测试仪应配备两个不同自然频率的经过计量部门校准检验合格的标准动圈式检波器用于测试仪的核查。压电检波器校准使用压电检波器测试仪,每台压电检波器测试仪应配备一支经过计量部门校准检验合格的标准压电检波器用于测试仪的核查。7.1.2.2校准项目和技术指标动圈式检波器校准项目和允差范围见表2。表2动圈式检波器校准项目和允差范围校准项目单位(名称)允差范围B级(普通检波器)A级(高精度检波器)直流电阻R。Ω(欧[姆])阻尼系数B自然频率FHz(赫[兹])V/(m/s)(伏[特]每米每秒)MΩ(兆欧[姆])压电检波器校准项目和技术指标见表3。9表3压电检波器校准项目和允差范围单位(名称)允差范围Ω(欧[姆])自然频率F₁Hz(赫[兹])dB(分贝)绝缘电阻R;MΩ(兆欧[姆])注:灵敏度的单位也可以用V/μPa表示,对应允差范围±157.1.3爆炸机的指标要求和检测7.1.3.1数字遥控爆炸同步系统测试项目及技术指标7.1.3.1.1同步精度测试:要求编码器钟TB与译码器返回的验证TB时差不大于一个测试用采样7.1.3.1.2一致性测试:要求同一施工项目使用的所有译码器返回的验证TB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不大于一个测试用采样间隔。7.1.3.2模拟遥控爆炸同步系统测试项目及技术指标7.1.3.2.1同步精度测试:要求编码器钟TB与译码器返回的验证TB时差不大于2ms。7.1.3.2.2稳定性测试:要求同一台编码器的验证TB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不大于一个测试用采样7.1.3.2.3一致性测试:要求同一施工项目使用的所有译码器返回的验证TB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不大于1ms。7.1.3.3中继放炮技术要求7.1.4可控震源的检测和指标要求a)当日生产前在施工现场进行,震源组合激发应满足施工要求。b)自检:检查所有开关位置及c)加载当天生产的工作参数和操作参数。d)自振后无错误显示。e)日检方法(在仪器上进行):按照可控震源控制系统提供的QC检测程序执行日检。f)日检侧重于相位的评价。g)一致性检测以评价相位、振幅的连续性、平缓性为主。月检应满足如下技术要求:a)以生产月(日历天数)计算,前后不超过2d进行一次。评价每台震源的振动性能是否满足施工要求。b)用独立的振动性能测试系统对生产参数下检测信号的最大相位差、平均相位差、最大振幅输出力、平均振幅输出力、振幅输出的失真总量进行测试。c)月检侧重于对输出振幅的平均性评价。年检应满足如下技术要求:a)每个年度进行一次。c)组合振动激发时的同步启动精度不大于0.25ms。d)启动精度不大于0.05mso。e)调校电控箱体系统时钟,误差不大于5×10-°s。7.1.5地震仪器使用地震仪器使用技术要求:a)地震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宜建立仪器使用日志(格式参见附录D中表D.7),记录整套仪器及所有辅助设备的型号、数量及现状;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发生的故障及处理方法。b)操作仪器时,应遵守操作规程及说明书中的有关规定和技术要求。e)仪器室内应保持清洁、整齐,保持正常的工作温度(18C~25C)和湿度(40%~80%),在温度低于5℃,或者高于30℃时,不应启动仪器。d)启动仪器前,应检查电源电压,不正常时,不应启动仪器。仪器启动后,应检查各电路电压,发现有不正常现象时,应立即关断电源,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工作。e)仪器不用时,应关断电源。在通电的情况下,不应搬动、拆装、拔插电路板和进行焊接。插拔电路板前应断电,并进行防静电处理,不应用手触摸电子器件。f)保证仪器绝缘和良好接地条件,防止漏电。g)仪器车不得做其他非生产用车,移动仪器车时,应征得操作员同意。操作员应经常检查车厢及车厢各部分的固定情况;行车时,应有操作员监护,保持中速行驶,应避免剧烈颠簸和急刹车。h)仪器投入生产前,应取得合格的年、月、日检查记录。无合格检查记录,不得投入生产。i)仪器班报、监视记录、磁带盘标签应由当班操作员认真填写、登录。要求填写工整,准确,项目齐全。施工中的特殊情况(如地物、地貌、空道、空炮等)应在班报中注记清楚。j)施工中,操作员应集中精力指挥生产,及时分析记录,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对不合格的记录应立即通知补炮。k)每天收工后,应及时将当日的原始资料全部交给施工员或项目组。1)每天收工后,应及时做好仪器车的清洁整理工作,做好次日的生产准备工作。7.1.6地面站的使用和保养地面站的使用和保养技术要求:b)地面站保持清洁,保护好插头、插座,不工作时带上保护套,工作时要保证插接良好。c)在设备搬运中不得将电瓶和地面设备混装,避免电瓶液腐蚀电缆和地面站。d)遇到雷雨天气,在雷电来临前,尽可能多的断开地面设备的连接。e)地面站维修由仪器维修员负责,其他人员不得打开地面站。仪器维修部门检修人员应做好地面站维修的详细记录。f)地面站入库前应进行测试,保证指标完好。7.1.7电缆的使用和保养电缆的使用和保养技术要求:a)开工前应对电缆进行一次检测和检查。f)电缆过田间土路可挖沟埋置,过柏油马路要用过路保护带,过大公路应架起。h)施工结束,应对电缆进行清洁、整理并检修好。电缆盘绕整齐,每根电缆绕成一盘,每盘大小应均匀一致。7.1.8检波器的使用和保养检波器的使用和保养技术要求:a)同一个地震勘探项目中使用的地震检波器串和压电检波器应具有唯一性的标识。b)地震检波器串的绝缘电阻一般采用检波器测试仪测试,对绝缘性能要求较高的地震作业项目,应使用测试电压不小于100V的绝缘测试表进行绝缘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应符合相应地震检波c)每天开工前应用地震仪器对当日首炮排列中的地震检波器进行测试并保存记录,测试项目和结果应符合相应地震仪器的日检技术要求。后续进入排列的地震检波器串,应实时进行测试并及时整改有问题的地震检波器串,同时做好相应记录。d)施工作业结束后,应对所有地震检波器进行测试,并对测试不合格的地震检波器进行维修,同时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保存测试结果或打印结果。e)动圈式检波器串中个别检波器芯体损坏时,应在室内更换技术特性相同、规格型号相同、经过测试合格的芯体,同时更换新的检波器密封圈。f)压电检波器只能维修芯体以外的部件,芯体损坏应做报废处理。g)地震检波器中除芯体外的部件(如检波器外壳、串线、密封线圈、接插件等)损坏时,应使用相同规格、技术特性且有质量保证能力的厂商提供的配件。h)运输检波器时应防止剧烈震动和雨水淋浸。装卸时应防止剧烈震动。i)地震检波器应保存在一40℃~70℃温度、干燥条件下,无酸性、碱性和其他有害气体,无强电磁场作用和无震动的通风库房;压电检波器应在常压下放置。7.2作业前资料准备7.2.1作业前的检查工作作业前应进行以下检查工作:1)地震仪器的年检或月检、系统检测(含采集站或采集链等)。2)检波器检测。3)可控震源振动性能的检测(含信号校准、一致性测试等)。4)其他非炸药震源系统检测(气枪、电火花、重锤等)。5)遥控爆炸系统同步精度的检测。6)测绘仪器的检测。b)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措施与规定。c)水陆交互带地区应对作业船舶核查,并制定水域施工安全应急计划。7.2.2.1基本要求低、降速带的测定有如下基本要求:a)通常采用小折射或微测井方法测定低、降速带,其测定点位及网度应以全面了解和掌握勘查区表层结构的变化为原则。b)低、降速带的测定工作宜在测线(束)生产前完成,并可作为炸药震源激发井深、激发岩性选择的依据。c)表层结构复杂或低、降速带巨厚区,可采用小折射与微测井相结合的方式调查。d)一个勘查区多种方法联合调查时,应重复不少于2个点位进行相互验证。e)水陆交互带应进行水深调查。7.2.2.2小折射采用小折射方法测定低、降速带有如下要求:a)宜采用相遇时距曲线观测系统,排列宜布设在地形平坦地段。b)排列长度和道间距的选择,以保证低降速带的直达波及高速层折射波都能记录到为原则,排列长度一般宜为低、降速带总厚度的8~10倍。c)排列方向宜沿测线(束)方向布设,或按“十”字形布置。d)选择检波点距时,各速度层至少应有4道控制,初至应清晰,并实测偏移距。e)采用重锤激发时,应充分保证垫板与地面的耦合。7.2.2.3微测井采用微测井方法测定低、降速带有如下要求:a)采用单井时,待测井应穿透低、降速带;采用地面接收时,应布设多道检波器,井口标准道离井口位置应不大于1m;井中激发点(或观测点)间距同一速度层至少应有4组观测数据,初至应清晰。b)采用双井时,井间距选择以不破坏两井间原始地层结构为原则,一般5m左右,两井井深相同(井底同一高程);激发井中参数的选择及地面布设同单井,接收井井口和井底均布设一个检波器。7.2.3干扰波调查7.2.3.1干扰波观测宜采用“L”形、“十”字形观测系统,单个检波器、小道距、长排列(或连续追踪)的方式进行观测,宽频带接收。7.2.3.2环境噪声观测在随机干扰较强、记录信噪比较低的地区,应录制环境噪声,计算随机干扰的相关半径。7.2.4试验工作7.2.4.1基本要求试验工作有如下要求:a)生产前应进行试验工作,以了解勘查区内的地震地质条件和有效波、干扰波的发育情况,选择最佳激发、接收、仪器因素和观测系统等,确定完成地质任务采用的基本工作方法与参数。b)试验前宜根据地质任务和设计要求,结合区内地震地质条件和以往工作经验有针对性地编写出试验方案。c)新勘查区应做全面、系统的试验工作;续勘区可做必要的针对性补充试验。d)试验点、线(束)应选在区内有代表性的不同块段上,并遵循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及单一因素变化的原则。e)对采集质量有显著影响的施工因素应在不同点位或块段上重复试验,增加统计的有效性。f)试验结束后应及时进行资料处理和分析,做出明确结论,写出试验总结,并经项目来源单位或项g)未经试验或试验结论不明确时,不得转入正式生产。h)生产中局部地段记录变坏时,需增做试验,找出原因,调整工作方法,使记录得到改善。7.2.4.2试验资料的处理与分析试验资料应及时处理和分析,要求如下:a)试验资料应进行必要的处理与分析,处理时参数的测试应做到因素单一。结合已知资料分别做单炮、剖面的对比、统计及定量分析工作。b)对影响显著的干扰波应分析其性质、类型及影响的时、空范围,宜计算干扰波的各项参数:视速度、视频率、视波长等,统计干扰波发育规律。c)分析不同试验因素对各目的层的反射波的影响规律,统计有效波的可见范围、频率范围、能量变化范围等。d)估算不同试验因素时各目的层段的信噪比。7.2.4.3试验总结试验总结的主要内容为:试验目的、试验流程及因素、试验点和试验线段(束)的位置及条件、工作量、试验效果的分析及结论、最佳数据采集的方法及因素、问题及建议、相关处理、统计分析的数据表格及如果试验结果与原技术设计存在显著差异时,应进行方法的再次论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技术方案。7.3工程测量7.3.1工作原则测量工作应按照NB/T51025的规定和地震勘探设计执行,工作方法参见附录E。7.3.2测线(束)布设要求7.3.2.1二维地震测线布设在遇到障碍物时,可在激发点或接收点上提前转折,转折角不大于6°,转折段偏离设计测线的最大垂直距离不应大于三分之一线距,并应回到原测线位置和方向上。采用弯曲测线施工时,测线转折时转折角一般宜小于30°,转折点位为激发点或检波点位,并绘出平面施工略图。严重弯曲的地段应增加激发点位,加密观测接收,确保覆盖次数。宽线测线布置应采用线性正交排列型。线提供地震施工使用。7.3.3激发点和接收点布设要求7.3.3.1所有接收点和激发点均应实测坐标和高程,在平地或等倾斜地区,实测有困难时,可通过两侧实测点内插求得,但内插点数不应超过5个,并在最终成果中标注。7.3.3.2三维地震测量应按设计的接收点和激发点坐标位置进行放样测量。施工时,如遇障碍物无法布设激发点,可偏移激发点。在安全和地形允许的情况下,3个以上连续偏移的激发点应位于障碍物的计点的水平位置偏差要求宜小于5m;对于流动的水域、枯潮线至5m水深线,其偏差不得大于10m。7.3.3.4流动水域部分的所有激发点、接收点应当日测量、当日施工,不应提前进行测量工作。静止水7.3.3.5海上或大面积水域施工时,应提供每个激发点激发时的水深数据和测量时间;水深不大于30m时,误差不大于0.3m;水深大于30m时,误差小于实际水深的1%;水深变化剧烈的水域(激发点水深差大于1m),应提供每个激发点的水深数据及测量时间。7.3.3.6在激发点和接收点位置应设置醒目标志,必要时测线端点应设置永久性标志,并注明线号和7.3.3.7以中误差作为衡量精度的标准,以两倍中误差作为极限误差。7.3.3.8激发点、接收点对附近控制点平面位置中误差三维地震不大于±1.0m,二维地震不大于±2.5m;激发点、接收点对附近控制点高程中误差不大于土0.5m。测量资料提交内容包括:a)控制测量成果资料。b)测线端点成果表和所有测线、测点实测成果表。c)测量技术总结。d)测区联测展点图一份。h)仪器检验资料。i)其他有关资料。7.4二维地震资料采集7.4.1采集参数的选择7.4.1.1激发因素激发因素选择的基本原则:a)激发参数的选择以试验结论和技术设计中的规定为准。b)在同一勘查区采用两种震源联合施工时,应做震源激发的对比工作。c)炸药震源激发时,井深、药量参数的选择原则应使记录达到足够的能量,同时具备较宽的频带。d)通过试验选择有利的激发层位。e)组合爆炸方式应由理论计算和试验确定,以最大限度地压制干扰,突出有效波。井组合中心偏离设计激发点位置最大不得超过四分之一道距,平原区组合井各井井底高差不宜超过1m,地表复杂区各井井底高差不超过2m。组合井各井间距一般大于爆炸半径。f)采用可控震源时,一个勘查区所用的扫描信号尽量保持一致,对震源台数及组合形式、扫描方式、扫描频率、扫描长度、振动次数、驱动电平等参数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对噪声的压制效果、勘查区地表条件及地层对有效波信号的吸收与衰减特征等因素,并进行充分试验。扫描频宽应大于或等于2个倍频程。g)可控震源震板应水平放置,且与地面充分耦合;组合中心应与地面测量桩号一致。h)可控震源组内各震点相对高差宜不超过2m,且组合基距应适宜勘查区地震地质条件。i)每天施工前,对可控震源进行日检。生产过程中宜对每台可控震源进行相应的质量监控,其相位、畸变、出力监控的参考指标符合相关技术标准。j)水陆交互带区应对气枪震源激发所选用的阵列组合进行模拟论证,对沉放深度、气枪指标等进行试验。k)采用其他震源方式作为激发源时,在参照产品的技术指标的同时,应进行充分试验。7.4.1.2接收因素接收因素选择的基本原则:a)应在分析区内地震地质条件和试验的基础上,选择检波器自然频率和检波器类型。除水陆交互带外,同一勘查区不得使用不同参数和不同类型的检波器。b)水陆交互带应针对各种条件使用多种不同类型检波器,并提供子波对比资料。合理选择压电检波器沉放深度。c)根据地质任务的要求和干扰波调查资料,在试验的基础上确定检波器的组合形式、连接方式、组内距及组合基距。7.4.1.3观测系统观测系统的选择与表述按6.2.2要求执行。7.4.1.4仪器因素仪器因素选择的基本原则:a)应根据采集方法、技术要求和地震地质条件等选择合适的地震仪器类型。b)应根据勘查目的层、地震信号特征、仪器特点,经试验,合理选择地震仪器工作因素。c)记录长度应能满足最深目的层成像需要,一般以最深目的层反射时间增加1s较为合适。d)当采用可控震源采集方式时,仪器应记录相关前的数据,还应配备相应的软件对记录的辅助道信号、可控震源的DGPS坐标及相位和畸变进行实时监控。7.4.2野外施工的技术要求7.4.2.1仪器站仪器站要求如下:a)按设计和试验结果,正确选择仪器因素。b)生产前要录制合格的日检记录,无合格日检记录,不得投入生产。生产期间要按期进行仪器(含采集站等)的月检。c)对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极性检查时,按SEG地震数据极性标准规定,监视记录直达波初至下跳,记录介质(经计算机)显示为一负数。d)每条测线宜采用全波回放,必要时可采用滤波回放(应有全波回放与滤波回放监视记录的对比)。同一勘查区(或至少同一条测线)滤波通带应统一。e)操作员应认真分析监视记录,及时发现和排除人为缺陷;记录变差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记录质量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f)认真填写仪器班报,填写内容要准确、齐全,字迹要工整,特殊情况应注记。g)同一勘查区多台仪器施工时,至少应在同一条测线上重复做满覆盖次数1km的对比时间剖面。h)每天收工后,应及时将当日的原始资料交施工员或现场解释员验收。i)仪器录制的合格原始数据均要进行备份,按规定保存备查。j)每天生产前要录制环境噪声记录,生产期间随时监视记录道的背景及状况。7.4.2.2放线及检波器埋置放线及检波器埋置要求如下:a)电缆不得拖、拉、踩、压,过道路时应采取防压保护措施;收线时应及时盖好插头防护盖。电缆插头和检波器接头应接触良好,不沾水和泥污;电缆应保持干燥,防止漏电。b)铺设检波器电缆时,不应悬挂在非静止的支架上;水上作业时,宜使检波器电缆线固定在静止支架上。c)检波器的埋置应做到插直、插紧、插准,必要时挖坑埋置或使用加长尾锥。检波器组合时应严格按组合图形埋置,且中心点对准桩号。同一道内的检波器宜尽可能埋置在同一高程上,平原区各埋置点高差不超过0.5m,地表复杂区各埋置点高差不超过1m。特殊埋置条件应在班报中注记。d)在水深小于1.5m的各类水域,不应使用压电式检波器;水陆交互区,防水检波器应加长尾椎以穿透淤泥层。进行组合接收时,应按技术设计或试验所规定的组合参数埋置检波器,埋置状态与耦合条件应达到平、稳、正、直、紧的要求。水深大于3m的各类水域,应使用水下测量定位系统,同时测定压电检波器的实际位置。水下检波器实际位置偏移超限时,应进行二次测量或重新定位。e)因特殊情况,征得现场施工员同意后可适当移动检波器位置,但沿测线方向移动不得大于五分之一道距,垂直测线方向移动不得大于二分之一道距,移动后应在仪器班报中注明。井口检波器埋置距井口不大于1m。f)检波器应轻拿轻放,不应强拉引线,工作结束后应将检波器擦拭干净激发工作要求如下:a)使用炸药震源时,有关安全应执行GB12950、GB6722中的规定。b)炸药的引爆应采用专用的地震勘探电雷管,按GB/T16625中的规定执行。c)药包中的雷管宜放置在药包的顶端,组合爆炸时雷管应串联。d)爆炸井深和药量应按试验总结的要求执行,并在班报中准确记录。e)爆炸机工作性能应良好,多台爆炸机的爆炸信号应一致,最大时差不得大于1ms。致性应符合要求。g)使用气枪震源、重锤震源等其他非炸药震源时,应确保震源组合内有严格的时间同步,同步误差符合相关规定。h)水深小于1.5m的各类水域,应采用井中激发方式或插入式气枪激发方式,激发因素通过试验确定。水深大于1.5m的水域,应采用气枪震源激发。气枪沉放深度应大于1.5m小于4m,激发因素应通过试验确定。各类气枪震源均应配备有实时定位系统,无论采用定点激发还是动态连续激发,均应逐点(气枪阵列中心点)提供激发时的坐标、水深数据和激发时间等。震源沉放深度偏差应小于0.5m。i)气枪激发记录上不应出现重复冲击现象,阵列的同步时差不应超过0.5ms。气枪实际使用的容量与压力、气泡比、峰峰值等指标误差,均不得超过所规定使用指标的10%。j)炮井位于陡崖(坎)边及边坡地带时,宜采用恢复性放炮或适当的偏移进行处理,确保激发能量有效。k)连续空炮(或连续废品)造成总覆盖次数低于设计覆盖次数四分之三时,宜采用变观或补炮进行地震钻井要求如下:线方向偏离距离应不大于二分之一道距,沿垂直测线方向偏离应不大于2个道距。b)井深应按试验总结或设计的规定要求施工,且药包应下到规定的深度。c)多井(坑)组合爆炸时,井(坑行GB6722中关于安全允许距离与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定。e)认真填写钻井班报,特殊情况应在班报中注记。7.4.3弯线地震资料采集复杂地表条件地区(复杂山区、黄土塬区),无法实施直线二维地震资料采集时,可采用弯线地震资料采集方法。除按7.4.1、7.4.2要求执行外,还有如下技术要求:a)采用弯线排列观测系统时,按照总体取直的原则设计测线。一般首先设计出几种可能的观测方案,然后模拟优选。b)尽可能缩小地下CDP点离散度,测线转折角一般不大于30°。c)对每一个激发点、接收点坐标、高程进行实测。7.4.4宽线地震资料采集在低信噪比地区,当使用直线排列在最大炮检距范围内覆盖次数受到限制,而覆盖次数提高对主要目的层信噪比提高有明显作用;或勘查区侧面波发育,利用直线排列难以压制侧面干扰时,可以采用宽线地震资料采集方法。除按7.4.1、7.4.2要求执行外,宽线施工的线数、线距和炮数应以获得高信噪比二维地震时间剖面为目的,在综合考虑论证获得的覆盖次数、CDP间距、主要干扰波参数、施工成本及效益等情况下确定。7.5三维地震资料采集7.5.1观测系统的选择与表述7.5.1.1观测系统选择原则三维观测系统具体参数选择按6.2.3执行,并遵循以下原则:a)观测系统应根据地质任务结合勘查区地震地质条件综合选择,以保证资料有较高的信噪比和分辨率。b)一般采用规则观测系统,在地表条件复杂的地区也可采用不规则观测系统。若采用束状观测系统施工,相邻线束接收线应适当重复。c)面元网格大小和覆盖次数应根据地震地质条件和地质任务要求确定,使面元内炮检距、方位角及覆盖次数分布均匀。d)静校正耦合较好(线距小、线束滚动距离小)。接收线距宜为道距的整数倍,一般为道距的2~6倍,最大线距宜小于第一菲涅尔带半径。e)复杂地表条件下,可根据踏勘情况,确定出既适合于勘查区地表条件,又有利于改善资料品质,有较强跨越能力的多种三维观测系统。f)在满足地质任务的前提下应利用好现有设备,合理选择观测系统,降低采集费用,达到经济与技术合理。g)两种观测系统相接时,采集参数应当考虑数据的衔接性。h)不规则观测系统设计原则:1)当勘查区内有阻碍正常观测系统施工的障碍物时,应实测障碍物的位置和范围,设计不规则观测系统。2)在安全施工的前提下,尽可能进入障碍物区布设激发点和接收点,保证障碍物下地震资料3)不规则与规则观测系统的共中心点网格相接处要合理拼接。4)应分析共中心点覆盖次数、方位角、炮检距的分布,合理调整激发点、接收点位置和间距,尽可能保证主要目的层覆盖次数和炮检距分布的均匀性。7.5.1.2观测系统的表述规则观测系统一般表述为:“接收线数L×炮点数S×单条接收线的接收道数T×下束滚动接收线条数R×覆盖次数+形状”。7.5.2.1应编制相应比例尺的工程布置图,工程布置图宜以主要目的层等高线或主要地形、地物为底图,按西小东大,南小北大的原则编排线束号。整个勘查区每一个激发(接收)点、线编号不得重复,且应建立相对坐标系。7.5.2.2线束方向布设按6.3.1执行,构造简单或边界特殊的勘查区,可从实际出发灵活布置。7.5.2.3两块或两块以上三维勘查区相接时,同期施工应统一进行工程布置;不同期施工,后续工程应建立正确的空间属性文件,激发点、检波点按7.4.1给出的要求执行。7.5.5野外施工的技术要求按7.4.2给出的要求执行。当试验结果与设计存在较大差异时,应提出处理意见,并报项目来源单位审批。7.6折射波地震资料采集7.6.1观测系统的选择采用相遇、追逐观测系统或共深度面元折射法进行观测。在满足地质任务要求的条件下,采用简单、经济的观测系统。当需要追踪连续界面时,可采用连续相遇、追逐时距曲线互换点的连接对比以获得连7.6.1.2接收参数确定针对目的层的深度进行接收参数的试验。7.6.2.1激发点应布置在桩号位置上,如遇障碍物移动激发点位置时,只允许在垂直测线的5m范围内7.6.2.2测线弯折度应小于5°,观测系统应采用共激发点、共接收点等。7.6.2.3要求记录背景平静,能在初至区或续至区清晰地记录主要目的层的折射波,7.7垂直地震剖面(VSP)资料采集7.7.1观测方法的选择7.7.1.1观测系统设计度零线位置。7.7.1.2观测段的选择观测段选择要求如下:a)尽可能地将观测段选在套管范围内,特别是固井质量良好的套管井段,以保证井下检波器与地层能很好地耦合和避免井下事故发生。固井质量差的井段在经过较长时期的岩屑填充和固化c)在斜井中观测时,应根据井斜数据逐一选择观测点位置。d)不应将观测段选择在双层套管段,以避免记录质量严重变差或波形畸变。7.7.1.3井源距VSP观测系统的设计零井源距VSP观测段宜延伸到井口。非零井源距VSP观测段宜采用地质模型正演VSP记录确 (3)b检波器上界深度,单7.7.1.4观测点间距的确定观测点间距应满足空间采样定理,防止空间假频出现,见公式(4): (4)fmy最高激发频率,单位为赫[兹](Hz)。在整个观测井段中,宜保持等观测间距。7.7.1.5井源距的选择井源距选择应根据地面地质条件和地质任务而定,零井源距一般不超过最大观测点深度的二十分之一;非零井源距和变井源距应采用地质模型正演方法确定最佳距离,原则上以初至波不会因地层非均质性而出现初至时间倒转现象为准。7.7.2技术要求井下电缆使用及检查技术要求如下:a)在地面用欧姆表检查电缆的每根缆芯,应具有相同的电阻值。b)在地面用兆欧表检查电缆(包括电缆连接器),每根缆芯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0MΩ。检查前应使电缆与检波器断开,检查后及时将缆芯与外壳短路释放电荷。c)电缆深度的确定,可以使用计数马达或者电缆上的深度标记,宜使用双计数器。严格执行检波器下井前的深度归零,每一个井源距作业完成后,应将检波器提到井口进行深度归零的检查。深度的相对误差应不大于0.1%。d)每年对深度计数系统进行一次检测校正,不合格部件应及时更换。新计数器在使用前应先校验7.7.2.2井下检波器井下检波器使用及检查技术要求如下:a)井下检波器在下井之前,应进行调试。调试方法按检波器使用说明书进行。多级井下检波器在b)用兆欧表测量检波器,各插芯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00MΩ。检查前应将检波器内芯拔出,以免损坏前置放大器。c)检波器敲击试验:将检波器平放于支架上,与地震仪器连接,并给前置放大器供电,用敲击的方式检查各道工作是否正常。使推靠臂完全伸开,要求在5min~10min内不出现松动现象。对多级井下检波器,应保证推靠电流和加力电流的准确。e)检查检波器外壳各个紧固螺丝和安全销有无松动和液压油渗漏现象。f)上述测试项目全部合格后,才能允许检波器下井。7.8资料整理及实时监控处理班报进行核对。7.8.1.2各种班报按测线(束)顺序装订成册,班报式样参见附录D。监视记录分测线(束),按炮序装订成册,每册前应加贴封面;采集因素改变时,应在相应的记录上注明。每张试验记录均应填写试验因素。7.8.1.3地震折射法应绘制观测系统,小折射每道还应标注检波点桩号;VSP、微测井每张记录上应注7.8.1.4原始数据存储介质应做好标识。7.8.1.5二维观测系统图第一炮的45°线首、尾端应注明接收道序号,首端下方0.5cm处注明文件号(炮号)和激发点桩号,并画出观测系统投影。以后每炮均应注明文件号,每5炮标注一次桩号,空炮不应空号。空炮、废炮(可利用废炮除外)可分别用红线和蓝线表示清楚。7.8.1.6三维勘探应画出观测系统的整体显示图,除纵向、横向二维观测系统外,还应画出接收线和激发线的平面位置。7.8.1.7宽线应画出主测线的观测系统图及激发点平面位置图,并标明文件号和测线方位角。弯线应按实际坐标绘出全部激发点、检波点的平面位置图,标明文件号及检波点简化桩号。7.8.1.8建立正确的空间属性文件,激发点、检波点位置变动时,应及时修正。7.8.1.9VSP资料整理还应画出井场布置平面图。7.8.2实时监控处理7.8.2.1为监控野外施工质量,检验试验效果,及时提供当日初步成果,指导次日野外施工,应对当日采集的资料进行实时监控处理。7.8.2.2实时监控处理可在现场也可在室内计算站完成。7.8.2.3现场处理系统应具备地震资料常规处理程序的基本处理模块,如频谱分析、道编辑、初至切除、振幅补偿、滤波、抽道集、静校正、速度分析、动校正、水平叠加、叠后修饰及剖面显示等。三维勘探施工如遇特殊变观时应绘制点位图和覆盖次数图。7.8.2.4实时监控处理应采用最基本的保真处理流程,要求如下:a)观测系统定义正确,基础文件建立正确,平面图绘制清晰。b)近地表复杂地区应做野外静校正。c)对原始数据应做振幅补偿、滤波、反褶积等基本参数测试。d)叠加速度选择合理、自动剩余静校正适当、叠加效果真实。e)剖面显示清晰、能量均匀。7.8.2.5现场处理系统应有必要的工作环境,室内应整洁,温度、湿度应适当,应配备不间断电源。7.8.2.6应及时做好各种原始资料及实时监控处理成果分析,对地震采集参数的正确性及工程设计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优化,以达到取全、取准资料和保证地震勘探效果的目的。7.8.2.7采集结束后应提交采集报告,参见附录C.2。8地震资料处理8.1处理前的资料准备8.1.1基础资料处理所需基础资料包括:a)采集的原始地震道数据、仪器班报。b)观测系统图。c)地震测线和钻孔数据。d)地表静校正资料(地表高程、低速带调查成果)。e)测量资料。f)地震勘探设计、野外采集报告、处理任务书。g)以往地震勘探成果、实时监控处理成果。8.1.2试处理试处理原则与内容包括:b)试验线应选择1条~2条有代表性的测线(束),勘查区面积较大且地质条件变化较大的地区,适当增加试验线(束)。宜选择既包含反射波质量较好且波组连续、突出,又包含信噪比较低的地段进行试处理。c)试处理前应编制试处理计划,确定试验项目及测试参数。试处理项目及参数测试主要包括静校噪比和分辨率均应逐步提高。8.1.3批量处理制定处理顺序及进度安排,列出提交最终处理成果和图件的清单;根据试处理确定的模块、参数及处8.2二维地震数据处理8.2.1.1预处理及叠前处理包括共中心点(CMP)叠加或倾角时差校正(DMO)叠加。包括叠后时间偏移和叠前时间偏移处理。预处理技术要求:a)观测系统定义正确。b)按单次覆盖抽取显示单炮记录(如需要局部可加密),剔除废炮、坏道和不正常道,对于野值应做时窗切除。d)解编炮数与记录长度要和处理任务书(见8.1.1)要求一致。e)对未相关的可控震源资料,相关前应显示辅助道,选用用户提供的正确扫描信号相关。8.2.2.2静校正静校正技术要求a)野外静校正数据正确,交点处静校正量应闭合。b)做初至折射静校正时,交点处的地表结构模型应吻合,求出的静校正量应一致。c)静校正量变化较大地区(段),应显示静校正后的单炮记录和动校正后的CDP道集。d)剩余静校正量求取应选择合适的标准层、时窗长度及滤波参数。e)浅海采集数据,应将炮点和检波点校正到海平面,并根据潮汐记录进行潮差校正。f)海底电缆采集资料除使用水深资料进行检波点深度校正外,还应进行剩余静校正。8.2.2.3叠前去噪叠前去噪技术要求:a)压制强面波、声波、工业干扰、多次波和其他噪声,在噪声压制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振幅能量的相对关系。b)显示一定数量且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单炮记录和叠加时间剖面,检查去噪前后效果。c)去噪后的地震数据信噪比应有所提高,去掉的噪声数据中无明显有效信号。8.2.2.4反褶积反褶积技术要求:a)显示反褶积处理前后有代表性的单炮、叠加时间剖面、自相关函数和振幅谱,检查反褶积处理方法、参数应用的合理性。b)地震记录反褶积处理后应达到压缩地震子波、提高地震分辨率的目的。8.2.2.5速度分析和动校正叠加速度分析和动校正叠加技术要求:a)速度分析点宜选在地形起伏不大、地层倾角平缓、反射波品质较好及波组齐全的地段(在初步叠加时间剖面上选取),间隔一般不大于200m,并根据构造复杂程度适当加密。b)动校正拉伸畸变切除参数选择合理,横向速度变化大的地区应选择空变切除参数。c)解释速度谱时要考虑纵向及横向变化的规律性,对速度跳跃点附近要加密谱点,并分析原因;在测线交点处应检查速度选择的合理性。d)在速度分析点上进行道集动校正显示,以检查速度和切除参数的正确性。e)地表起伏较大山区的速度分析应在野外短波长静校正后进行,动校正后再应用长波长静校正。f)DMO叠加前应进行DMO速度分析。g)水平叠加或DMO叠加,叠加成果无明显规则干扰波,无明显的噪声背景和野值。8.2.2.6偏移速度和偏移偏移技术要求:a)用叠加速度(或DMO速度)建立偏移速度场,偏移速度应通过偏移速度扫描试验确定。b)偏移孔径和倾角应选择足够大,目的层归位合理,断点清晰,无空间假频,在有效波范围内无画弧现象。8.2.2.7叠后处理叠后处理技术要求:a)对叠加和偏移后的数据可适当进行提高信噪比和分辨率的处理。b)提高信噪比处理后的时间剖面,应具有保真性,不模糊地质构造现象,无明显的“蚯蚓化”现象。c)提高分辨率处理后的时间剖面,波组特征应清楚,同时应保持必要的信噪比。8.2.2.8相对振幅保持处理地震地质条件好的地区应采取保真处理,做好叠前、叠后振幅补偿,保持各目的层的相对振幅关系和动力学特征。8.3三维地震数据处理8.3.1处理内容三维地震数据处理除按二维地震数据处理相关要求执行外,还应包括以下内容:a)三维DMO叠加。b)叠后三维数据体插值(CDP网格不大于5m×5m)和三维偏移。c)构造复杂地区应采用叠前时间偏移。8.3.2处理技术要求8.3.2.1预处理预处理技术要求:a)共中心面元道集分选正确,面元大小符合设计要求。b)提供线性动校正和初至拉平时间剖面,绘制激发点、检波点位置分布图、最大和最小炮检距图,以检查炮检位置的正确性。静校正技术要求:a)做基准面静校正前应检查激发点、接收点位置是否正确,并进b)应进行折射(或层析)静校正处理,对求取的静校正数据进行面上平滑处理。c)剩余静校正时,形成模型道的CDP面元个数应通过试验确定。8.3.2.3速度分析和动校正(DMO)叠加速度分析和动校正叠加技术要求:a)速度变化较大地区应做三参量速度分析,一般地区沿纵向速度分析后应做横向速度分析,减小速度场平滑带来的误差。b)速度分析点网格一般不大于200m×200m,构造复杂、速度变化大的区段应适当加密。c)应选择合适的叠加方式,在有倾角变化的地区应采用DMO叠加。8.3.2.4建立偏移速度场和偏移a)在三维构造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三维速度模型。b)三维偏移速度模型可由三维叠加速度求取的均方根速度或DMO速度在测区内钻孔资料的约c)三维速度分析应有速度谱、动校正后的CDP道集显示、等时速度切片等图件;各种图件应显示d)偏移前宜做好相对振幅保持处理,使振幅信息能够反映与目的层(煤层)有关的地质信息。8.3.2.5叠前时间偏移处理叠前时间偏移技术要求:a)用于叠前时间偏移的道集资料应做相对保持振幅处理。b)应根据勘查区资料特征选择合适的偏移方法和合理的偏移参数。偏移孔径和偏移倾角的选择应能保证勘查区内主要目的层(煤层)最大倾角的归位。c)初始偏移速度模型应符合勘查区地质规律。d)检查叠前偏移最终速度模型、共反射道集和切除参数的合理性。e)偏移成果剖面上反射波、断面波应归位合理,绕射波收敛,地质构造反映清晰。8.4折射波数据处理8.4.1应根据测区地质任务和地震地质条件,选择不同的处理模块和处理方法,提高信噪比和分辨率。8.4.2折射波资料处理应绘制出综合时距曲线。8.4.3共面元折射资料处理(包括相关迭代和动、静校正)按8.2中给出的有关要求执行。8.4.4处理时自动拾取同相轴的时间应与单炮记录显示的时间一致。8.4.5解编数据长度和采样率一般应和原始记录一致。8.5垂直地震剖面(VSP)数据处理8.5.1处理内容8.5.1.1零井源距VSP零井源距VSP处理内容及要求:a)原始记录解编及显示,剔除不正常道。b)初至波和监控子波的频谱分析,子波整形处理。c)初至时间拾取(S波应先进行水平分量矢量合成)。d)绘制平均速度和层速度曲线、时深转换曲线。e)选择合适的反褶积参数,对上行波进行反褶积。f)上行波和下行波分离。g)走廊切除,尽量做到深浅层叠加次数一致。h)走廊叠加,不同滤波挡的VSP-LOG显示。i)成果显示:要求有效波清晰,干扰背景弱。图头内容包括:队号、施工井号、施工日期、震点号、井8.5.1.2非零井源距VSP非零井源距VSP处理内容及要求:a)原始记录解编及显示,剔除不正常道。b)设计井旁地层速度模型。c)三分量记录合成,上行波与下行波分离,上行P波与上行P-SV波分离。d)选择合适的反褶积参数,对上行波进行反褶积。e)利用P波和P-SV波初至准确计算纵、横波速度,分别对P波、SV波记录进行动校正。f)偏移叠加(或CDP转换叠加),要求保持振幅处理,主要层位时间和振幅特征与井旁地震剖面一致,比例尺选择按用户要求而定,至少有一张与井旁地震时间剖面相同。8.5.2处理成果8.5.2.1零井源距VSP零井源距VSP处理成果包括:a)原始记录显示:包括井下三分量记录道和子波检波器的垂直分量记录道,S波应包括水平分量的合成记录。b)中间成果显示:包括静态时移后的上行波,反褶积后的上行波,动校正后的上行波。c)最终成果显示:包括走廊切除后的记录,走廊叠加成果。叠加成果以不同滤波挡和正负极性显示。d)频谱分析图:每10道做一个,或根据实际需要而定。e)速度成果:包括平均速度、层速度、均方根速度等。8.5.2.2非零井源距VSP非零井源距VSP处理成果包括:a)原始记录显示:包括井下三分量记录道和监控子波记录道。b)中间成果显示:包括三分量合成后输出的垂直面内互成90°关系的两个记录(或垂直分量记录和水平分量合成记录);波场分离后的下行P波、P—SV波和上行P波、P-SV波;反褶积处理后c)最终成果显示:包括不同滤波挡的偏移叠加或CDP转换叠加成果,并用正负极性不同滤波挡显示。8.6弯线、宽线数据处理8.6.1处理内容8.6.1.1弯线数据处理除按8.2所列有关内容执行外,还要求:a)绘制激发点、检波点野外排列图及激发点至检波点中点平面位置图。b)中心输出剖面应位于各反射点条带的中央,可采用计算机自动拾取或人工确定中心拾取剖面线。c)共反射面元平行于输出线的矩形边一般应等于检波点距的二分之一,垂直于输出线的矩形边尺寸的选择应满足共反射面元道集形成的时间条件。d)宜运用宽线处理方式对各输出剖面进行横向倾角扫描叠加,以充分利用各反射点的数据,提高中心输出剖面质量。8.6.1.2宽线数据处理宽线数据处理的主要内容及要求:a)单线叠加。b)道重排——形成横向道集。c)横向倾角扫描和叠加。d)纵向倾角扫描和叠加。e)根据能量-时间表计算横向倾角、纵向倾角,确定界面真倾角和倾向。f)根据实际需要,可进行窄三维地震数据处理。处理内容及要求参照8.3。弯线数据处理成果包括:a)反射中心点散布图。b)弯线叠加时间剖面。宽线数据处理成果包括:a)单线时间剖面。b)垂向叠加时间剖面。c)横向倾角时间剖面。d)横向宽线叠加时间剖面(ss剖面)。e)宽线超级叠加时间剖面(sss剖面)。f)宽线偏移时间剖面。h)目的反射层的空间产状要素。i)窄三维数据处理成果。8.7处理成果图件及要求8.7.1主要图件时间(深度)剖面、时间(深度)水平切片、速度谱、速度扫描、频谱分析、各种平面图、三维数据立体8.7.2图件要求8.7.2.2时间剖面上一般每隔50ms显示一根计时线,每隔500ms显示加粗的计时线;剖面两端应显示10ms间隔的短计时线及每100ms间隔显示加粗的短计时线。8.7.2.3剖面上方应标记测线桩号,并在上方和下方同时标注CDP号。计时线与深度线应平直、准确、8.7.2.4深度剖面的两端应有深度标记。8.7.2.6水平切片应标注测区名称、时间和坐标。8.7.2.7彩绘图件应有色标标记,同一测区内的同类剖面应采用相同的色标。8.8处理报告的编写资料处理结束后应由处理单位编写处理报告,报告编写提纲见附录C.3。9地震资料解释9.1解释前的资料准备9.1.1二维地震资料解释准备9.1.1.1基础资料二维地震资料解释的主要基础资料为勘查区时间剖面、钻孔综合解释成果、测井曲线、地质成果以及收集到的以往有关地质、物探等成果。在利用以往地质、钻探及物探资料时,应对其工程质量、成果进行必要的评价,基础资料包括:a)水平叠加时间剖面、偏移时间剖面。b)钻孔综合解释成果、测井曲线、地质成果。c)实际材料图。d)地震资料处理报告。e)速度资料:钻孔标定速度数据或速度平面图;地震资料处理所取得的各种速度数据、地震测井、VSP测井等速度资料。f)以往物探勘查、研究资料及成果。g)以往地质资料及成果。h)地形图、地貌图、遥感图像及遥感解译等资料。9.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