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地基处理技术规程_第1页
强夯地基处理技术规程_第2页
强夯地基处理技术规程_第3页
强夯地基处理技术规程_第4页
强夯地基处理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次1总则………………………413基本规定……………………414设计………………………484.1一般规定……………484.2强夯法…………………504.3强夯置换法…………574.4特殊地基强夯…………594.5孔内深层强夯法………635施工………………………675.3施工机具……………675.4施工程序……………685.5施工质量控制与监测…………………697质量检测和验收…………717.1强夯法地基处理质量检测和验收…………………717.2强夯置换地基处理质量检测和验收…………………727.4DDC法质量检测和验收………………721总则1.0.1本条规定了本规程制定的宗旨。强夯及孔内深层强夯地基处理具有施工机具简单、节省材料、有效加固深度大、适用范围广、加固效果显著、造价低廉等优点。近年来,强夯地基处理技术在我区有了较大发展,施工方法和设备快速更新,强夯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使用范围不断扩大。而我区地质条件及岩土工程特性差异较大,应用强夯地基处理的方法、工艺和技术水平良莠不齐。制定一部充分发挥地方特色、同时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和保护环境的技术规程很有必要。1.02本条明确了本规程适用范围。1.03本条规定了强夯及孔内深层强夯地基处理遵循的原则。1.04本条明确了本规程的使用还应符合其他相关标准。3基本规定3.0.1强夯法相当于动力密实法。强夯置换法是利用重锤夯击排开软土,向夯坑内回填块石、碎石、砂或其他颗粒材料,最终形成块(碎)石墩,块(碎)石墩与周围混有砂石的夯间土形成复合地基,其承载力和变形模量有较大的提高,而块(碎)石礅中的空隙为软土孔隙水的排出提供了良好的通道。经过强夯置换法处理的地基,既提高了地基强度,又改善了排水条件,有利于软土固结。强夯半置换法(相当于动力固结法)。单纯的动力固结法,很长时间以来只有理论意义,而没有实际意义,在工程实际中由于孔隙水消散时间过长,或大面积施工时排水路径被封死而失去了实用意义,但利用动力固结原理,通过在夯坑中加硬质粗颗粒填料,建立排水通道,使地基土夯坑周围与夯坑底的孔隙水就近转移,加快土层固结,使得动力固结原理在工程实践中有了应用价值。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将强夯分为以下两类:1强夯法,适用于碎石土、砂类土、低饱和度(Sr<60%)的粉土与黏性土、膨胀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2强夯置换法,适用于高饱和度、软塑~流塑状的淤泥、淤泥质土、粉土、黏性土、膨胀土等对变形控制要求不严的工程。我国高等学校有关教材对强夯加固机理分为三类:1动力密实强夯加固多孔隙、粗颗粒、非饱和土是基于动力密实的机理,即用冲击型动力荷载使土中的孔隙体积减小,土体变得密实,从而提高地基土的强度,非饱和土的夯实过程,就是土中的气相被挤出的过程。2动力固结动力固结理论是梅纳本人提出的,梅纳认为:由于土中存在微小气泡,孔隙水具有压缩性。由于冲击力的反复作用,孔隙水压力上升,地基发生液化。由于裂隙土接近液化或处于液化状态,还由于细粒土的薄膜水有一部分变为自由水,土的透水性增大。由于静置,孔隙水压力降低,土的触变性恢复。强夯法处理细颗粒饱和土,即饱和度较高的黏性土就是基于这一固结机理。但这一机理在很长时间内,在强夯实践中并没有明显效果。3动力置换动力置换可分为整体置换和桩式置换。整体置换是采用强夯将碎石整体挤入淤泥中,其作用机理类似于换土垫层法;桩式置换是通过强夯将碎石土填筑土体中,部分碎石墩间隔地夯入土中,形成桩式或墩式的碎石桩(墩)。其作用机理类似于振冲法等形成的碎石桩,它主要靠碎石摩擦角和墩间土的侧限来维持桩体的平衡,并与墩间土起复合地基的作用。3.0.2本条规定在确定强夯地基处理方案前应完成的工作。强夯施工对地下设施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应对强夯影响范围内的地下设施和周围的建(构)筑物进行详细调查,在掌握充分的第一手资料后方可进行设计,以避免因强夯施工而造成的不良影响,必要时,还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保证地下设施和周围建(构)筑物及其内部设施的安全。强夯法不仅用在天然地基的处理,现在更广泛用于人工填土地基的处理。近年大量的人工建造地基,如挖山填沟、挖山填海地基,成为解决建筑用地的主要途径。人们在大量建造人工地基的时候,也形成了数量不小的人为不良地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1不排水、不清淤、不清基的回填地基。2在未经处理的膨胀土地基上建造填土地基。3不考虑颗粒级配,不控制粒径,不控制回填分层厚度,随意抛填的块石填土地基。4有地下径流出露,不采取引流排泄措施回填的填土地基。以上这些问题不仅给地基处理留下了隐患,同时也增大了地基处理的难度,对于拟采用强夯法处理的人工回填地基,特别要注意这方面的现场调查。强夯施工时产生的振动可能引发场地或其附近存在的岩溶洞穴塌陷,因此应掌握场地或其附近的岩溶勘察资料。3.0.4强夯施工时产生的振动影响的安全距离的确定,历来是强夯施工中的难题,涉及安全标准的确定、地基土的特性、强夯能级的大小、夯锤的底面积大小等诸多因素。如果不进行现场振动测试很难给出确切的依据。但现场振动测试也并不是每项工程都有条件做到,特别是在地基处理方案初步确定阶段就进行现场振动测试也不现实。强夯振动有以下一些普遍规律:1)强夯振动主频率一般在50Hz以下,且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2)强夯振动的振波在短距离内主要以面波的形式向周围扩散。振动强度随着距振源点距离的增大而衰减。振动强度的衰减速率和地基土的特性有关。当地基土层软弱、松散、密实度低、厚度大时,振动强度衰减迅速;当地基土层密实或土层软弱厚度薄、下卧土层坚硬时,振动强度衰减较慢。3)强夯振源点位于相对标高较低处时,在相对标高较高处的振动效应会放大;强夯振源点位于相对标高较高处时,在相对标高较低处的振动效应会衰减。4)强夯振动强度随着能级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夯锤面积的减小而减小。5)强夯引起的振动是一种瞬时型的点振动,振动频率约6HZ~40HZ。振动速度峰值的持续时间较短,地面振动波衰减迅速,其波形不存在叠加问题。同时这种地表振动的强度随着与夯点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弱。根据国内外大量测振资料统计,可大致将强夯振动影响划分为三个区:(a)振动破坏区:一般距离夯点小于10m。该区域内的土体振动加速度大于0.5g,速度大于5cm/s,振幅大于1.0mm。这种振动强度对一般建筑物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如使建筑物墙体开裂等;(b)振动影响区:离夯点距离10m~30m。该区域内的土体振动加速度为0.1g~0.5g,振动速度为1cm/s~5cm/s,振幅为0.2mm~1.0mm。这种振动对一般单层房屋和居民楼不会产生破坏,但有一定的震感。对正在施工的多层房屋或墙体砌体强度尚未达到设计要求的建(构)筑物以及结构较差强度较低的老旧建筑物可能有一定的损伤;(c)相对安全区:距离夯点大于30m。此处的振动加速度已小于0.1g,振动速度小于1cm/s,振幅小于0.2mm。这种振动除对设有精密仪器、仪表、机械、电子计算机的房屋有一定影响外,对一般建(构)筑物均不会造成损坏。3.0.5根据地基土的特点,对强夯振动影响可以做一些初步评估。在确定安全距离时应考虑最大加速度值、振动持续时间以及建筑物动力特性三个因素,同时也不能忽视夯击波的传播介质即施工现场的土质情况及所实施单击夯击能的大小。经验法:可依据国标《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条文说明4.6.1条中规定“强夯的安全影响范围约10m~15m”设防;或按国标《爆破安全规程》GB6722的标准,以控制地面震动速度来确定地面安全振动距离。根据工程实践,在1000kN·m至3000kN·m强夯能量范围内,振动安全距离可按15m~30m控制。本条文强调通过现场振动测试评估强夯振动对建(构)筑物以及建(构)筑物中的设备、设施以及人的生理和心理影响程度进行综合评估后,确定强夯区域与建(构)筑物最小安全距离。现场试验应满足《建筑工程容许振动标准》GB50868的要求。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的强夯振动安全标准,工程界一般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爆破安全规程》GB6722的相关规定,见表3.0.5-1。表3.0.5-1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序号保护对象安全允许振速(cm/s)<10Hz10Hz~50Hz50Hz~100Hz1土窑洞、土坯房、毛石房屋a0.5~1.00.7~1.21.1~1.52一般砖房、非抗震的大型砌块建筑物a2.0~2.52.3~2.82.7~3.03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a3.0~4.03.5~4.54.2~5.04一般古建筑与古迹b0.1~0.30.2~0.40.3~0.55水工隧道c7~156交通隧道c10~207矿山隧道c15~308水电站及发电厂中心控制室设备0.59新浇大体积混凝土d龄期:初凝~3d龄期:3d~7d龄期:7d~28d2.0~3.03.0~7.07.0~12-a选取建筑物安全允许振速时,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的重要性、建筑质量、新旧程度、自振频率、地基条件等因素。b省级以上(含省级)重点保护古建筑与古迹的安全允许振速,应经专家论证选取,并报相应文物管理部门批准。c选取隧道、巷道安全允许振速时,应综合考虑构筑物的重要性、围岩状况、断面大小、爆破方向、地震振动频率等因素。d非挡水新浇大体积混凝土的安全允许振速,可按本表给出的上限值选取。注:1表列频率为主振频率,系指最大振幅所对应波的频率。2频率范围可根据类似工程或现场实测波形选取。选取频率时亦可参考下列数据:峒室爆破<20Hz;深孔爆破10Hz~60Hz;浅孔爆破40Hz~100Hz。因强夯振动波的传播方式及衰减规律同动力及其基础的振动规律十分相似,所以强夯安全标准还可参考动力及其基础车间和房屋的允许极限振幅标准,车间和房屋允许极限振幅参考值见表3.0.5-2。表3.0.5-2车间和房屋的允许极限振幅参考值(mm)精密测量仪实验室0.0精密车床和试验设备车间0.02~0.04自动电力操纵的汽轮发电机0.02铸工部和特殊制型部0.03~0.05行政用房和居住用房0.05~0.07本规程建议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GB50040提供的振动基础振波随距离的衰减公式,计算振动的位移振幅,并以表3.0.4-2的防护标准确定安全距离。(3.0.5-1)式中:——距离夯击点中心处地面上的振动线位移(m);——夯击点处的振动线位移(m);——夯击点处的振动主频,一般为50Hz以下;(3.0.5-2)——夯锤半径;——无量纲系数,按表3选用;——地基土能量吸收系数,按表4选用。表3.0.5-3系数值土的名称振动基础的半径或当量半径(m)0.5及以下1.02.03.04.05.06.07及以上一般黏性土、砂土0.70~0.950.550.450.400.350.25~0.300.23~0.300.15~0.20饱和软土0.70~0.950.50~0.550.400.35~0.400.23~0.300.22~0.300.20~0.250.10~0.20岩石0.80~0.950.70~0.800.65~0.700.60~0.650.55~0.600.50~0.550.45~0.500.25~0.35注:为中间值时,可用插入法。表3.0.5-4地基土能量吸收系数值地基土名称及状态(s/m)岩石(覆盖1.5m~2.0m)页岩、石灰岩(0.385~0.485)×10-3砂岩(0.580~0.775)×10-3硬塑的黏土(0.385~0.525)×10-3中密的块石、卵石(0.850~1.100)×10-3可塑的黏土和中密的粗砂(0.965~1.200)×10-3软塑的黏土、粉土和稍密的中砂、粗砂(1.255~1.450)×10-3淤泥质黏土、粉土和饱和细砂(1.200~1.300)×10-3新近沉积的黏土和非饱和松散砂(1.800~2.050)×10-33.0.6当采用强夯法不足以满足建(构)物对地基的要求时,可以将强夯法与其它地基处理方法相结合,形成多种形式的组合方案进行综合处理,如强夯法+基桩法处理填土地基、强夯法+CFG桩法等,两种或多种地基处理方法组成的联合地基处理方案往往是处理复杂地基或特殊岩土地基的有效方法。3.0.8引自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验算应符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有关规定。3.0.9引自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耐久性应符合《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的有关规定。4设计4.1一般规定4.1.2杂填土分为:建筑垃圾土、生活垃圾土和工业废渣垃圾土以及上述三种垃圾土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的垃圾土。因生活垃圾腐烂后将在土体内部形成空洞,易造成地基的沉陷,所以本条文严禁使用经强夯处理后的生活垃圾形成的杂填土用于各类建(构)筑物的地基。4.1.3以建筑垃圾形成的杂填土,因其适用性受其单个颗粒的粒径影响较大,若施工不当将会对建筑物的安全性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使用前应先进行技术性论证,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进行处理后方可使用。4.1.4强夯的加固效果与地质条件、夯击能量、施工工艺等有关,强调在施工现场有代表性的场地进行试夯或试验性施工,确定其适用性和处理效果;强调强夯置换法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设计与施工工艺的适用性。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以达到预定加固效果。4.1.51试夯结束并达到间隔时间后,可以采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综合判定地基强夯的效果。定量和定性的检测方法如下:(1)定量的方法包括:静载荷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动力触探试验、土工试验。其中;静载荷试验判定地基承载力情况;标准贯入试验、动力触探试验等原位测试及土工试验可用于判定处理后地基的施工质量和均匀性。原位测试及土工试验可在各试夯区的夯点和夯间沿深度进行。(2)定性的方法包括:地质雷达成像检测技术和瑞雷波勘探技术。地质雷达成像检测技术可以很好地反映地基内部不同深度内的密实情况,而瑞雷波勘探技术可以根据波在地基内部的传递情况判定地基土的加固深度。2在进行试夯施工时,应观测、记录、分析每个夯点每击夯沉量、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累计沉降量(夯坑深度)、地面隆起量、相邻夯坑的侧挤情况、夯后地面平均下沉量(强夯置换应测量场地隆起量)。绘制N—S关系曲线(即夯击次数和有效夯沉量的关系曲线),进行隆起、侧挤计算,合理确定饱和夯击能。试夯后应确定的强夯参数包括:单击夯击能量(夯锤质量、夯锤静压力和落距),单点夯击次数和夯击遍数,布点间距及布点形式,起夯面高程,达到饱和夯击能的场区平均夯沉量,收锤标准(锤击贯入度),遍间隔时间等。应进行夯前、夯后各指标沿深度的变化对比,确定是否满足建(构)筑物荷载或地基稳定性的要求,并提出施工检测的质量控制手段和直接检测的指标。为正式大面积施工确定工艺参数。3夯后场地的平均夯沉量或隆起量反映了地基土的有效压实度,通过试夯可修正夯前场地高程和有关参数。4夯击击数和遍数的确定应根据土的工程性质而定,应使土体竖向压缩量最大,而侧向位移最小为原则。5因各类地基土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厚度不同,同时地基土的组成和性质也有差异。通过试夯提出收锤控制标准,能最大程度地调整夯后地基的均匀性。绘制夯击次数和有效夯沉量的关系曲线(N—S关系曲线);收锤标准可以根据该曲线结合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等参数综合判断确定。6强夯振动观测,绘制单点夯击数与地面震动加速度关系曲线、震动速度曲线、分析振动衰减规律和评价减振效果,提出工程的最小安全振动距离和减振措施。4.1.6工程实践表明单点夯和群夯的效果有差异,考虑到“边界效应”,要求试夯区的面积不宜太小,且夯点的排数不宜少于4×4。在有经验的地区,当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类同时,可不进行专门试夯,直接采用成功的工艺、参数。但在施工之前宜进行小片试验性施工,以核实施工工艺和强夯设计参数是否符合现场地质条件。工程规模较大且地基条件复杂时,宜对试夯区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必要的组合,提出若干种对比方案,为大面积施工工艺、参数提供优化的依据。强夯结束后,在填土地基内部有一个应力释放的过程,因此,试夯后的试验检测应在一周或数周后进行,方可得出较为准确的试验结论。应在各试夯区的夯点和夯间沿深度取试样进行室内土工试验和原位测试,并进行夯前、夯后各指标沿深度的变化对比。确定是否满足建(构)筑物荷载或地基变形的要求,提出施工检测的质量控制手段和直接检测的指标。4.1.7通过击实试验测定土的干密度与含水量关系,确定最大干密度和相应最佳含水量。4.1.8当地基地下水位较高时,应坚持先疏后排、疏排结合的方针进行降排水设计。可在地下水补给的上游采取降排水措施,堵截并疏导地下水。4.1.9本规程对强夯能级进行划分时,考虑了与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的规定协调,使二者保持一致。4.2强夯法4.2.1根据强夯动力密实的加固原理,对于粗颗粒土或非饱和土,在夯锤冲击力作用下其结构受到破坏,颗粒重新排列、孔隙体积减小,土体变得密实,从而提高了地基土的强度。非饱和土的夯实过程就是土中的气相被挤出的过程。强夯动力固结的加固原理认为土中存在微小气泡和孔隙水,在冲击力作用下,孔隙水压力上升,地基土发生液化。使细颗粒土的薄膜水有一部分变为自由水,土的透水性增大。经过时效孔隙水压力消散,土的触变性恢复,强度提高。强夯的采用,应注意建(构)筑物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当地基土为低饱和度细粒土,透水性好的硬质粗粒土,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要求较高时,可采用强夯法。并根据处理深度要求,采用不同能级。低饱和度的细粒土地基采用强夯法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达180kPa~220kPa,最大可达250kPa,压缩模量可达8MPa~13MPa,最大可达15MPa;粗颗粒的碎石土、砂土地基采用强夯密实法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达220kPa~250kPa,最大可达280kPa。4.2.2采用强夯法处理后的砂土可液化地基、回填土地基和欠固结地基可有效消除负摩阻力,减轻和消除振陷、液化对桩基的有害影响。对于新近回填的欠固结填土地基,在采取强夯加固后,可有效地减轻和避免钻孔灌注桩成孔过程中塌孔事故的发生。4.2.3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是地基土经强夯地基处理后,地基承载力、变形指标、密实度及其他物理力学指标满足设计要求的深度,对一些特殊性岩土地基应满足特定的要求。1存在液化土层的地基1)全部消除液化沉陷时,采用强夯密实法处理液化土层地基,有效加固深度应处理至液化深度下界。2)部分消除液化沉陷时,处理深度应使处理后的液化指数减小,当判别深度为15m时,其液化指数不宜大于4;当判别深度为20m时,其液化指数不宜大于5。2填土地基1)填土地基在有效加固深度内应满足压实度、强度和变形指标要求;2)易风化、软化、泥化岩块石填土地基有效加固深度内架空大孔隙结构应消除,其特征指标宜采用加固后地基的固体体积率表示,固体体积率宜大于82%;3)硬岩块石填土地基,地基有效加固深度内固体体积率宜大于78%。3有效加固深度的确定方法有试夯法、经验法等,试夯法最为可靠,但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经济投入,对重大工程应通过强夯试验来确定,当在同一类型地基有较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时,也可用当地经验确定有效加固深度。大量试验研究和工程实测资料证明,在土质和单击夯击能一定条件下,其加固深度是有限的。要增大加固深度,就必需提高其单击夯击能。影响加固深度的因素除单击夯击能外,夯击击数、夯击遍数、间隔时间、夯点间距、锤底静压力、地基土性质及处理范围,不同土层的厚度和埋藏顺序以及地下水位埋深等都与加固深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表4.2.3按粗颗粒土和细颗粒土两类土质,推荐了各级别单击夯击能的有效加固深度。应当指出,这个有效加固深度是在达到饱和夯击能后才能实现的。点夯施工宜按表4.2.3推荐的参数选择单击夯击能。满夯能量一般为点夯能量的1/2~1/3。在初步设计时,也可按公式(4.2.3)估算。(4.2.3)式中:——强夯地基有效加固深度(m);——锤的质量(t);——夯锤落距(m);——有效加固深度修正系数。一般土取值范围为:0.34~0.80;可液化砂土地基可取0.4~0.5;碎石土地基可取0.30~0.65;填土地基可取0.28~0.66,对填土沉积较长的硬地层,取小值,对填土沉积时间短的较软地层,取较大值;非饱和黏性土地基,可取0.35~0.45。工程实测资料表明,采用梅纳公式估算有效加固深度将会得出偏大的结果,因此引入修正系数。有效加固深度修正系数与夯击次数、单击夯击能、锤底单位压力、地基土性质、不同土层厚度和埋藏顺序以及地下水位等因素有关。4.2.4夯点常见的三种布置形式见图4.2.4,具体设计时,可根据建筑物的不同要求进行合理选择。(B)三角形布点图(C)梅花形布点图(A)正(长)方形布点图(B)三角形布点图(C)梅花形布点图(A)正(长)方形布点图图图4.2.4夯点布置形式图4.2.5第一遍夯击点间距可取夯锤直径的(1.2~2.5)倍,对处理深度较深或单击夯击能较大的工程,第一遍夯击点间距宜适当增大至夯锤直径的(2.5~3.5)倍。第二遍夯击点应位于第一遍夯击点之间。以后各遍夯击点间距可适当减小。4.2.6强夯设计增加了复夯的概念,主要考虑了当夯点的夯坑深度过深,仅靠满夯解决不了夯坑以上土层的加固密实。图4.2.6不同能级组合夯点间距和布点形式不同能级组合时,宜采用正方形布点。第一遍高能级夯点,夯点间距可采用2.5倍~3.5倍锤底直径。第二遍中等能级夯点,正方形中间点。第三遍低能级夯点,夯点间距取第一遍夯点间距的1/2。3不同能级组合时,可参考以下组合形式:1)6000kN·m、4000kN·m、2000kN·m,满夯能级1500kN·m;2)8000kN·m、5000kN·m、3000kN·m,满夯能级2000kN·m。4.2.7强夯时,当点夯的夯击击数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的规定时,夯点的夯击击数一般在8击~15击之间,当地基为低饱和度、透水性好的地基土时,如果承载力特征值设计要求大于250kPa,压缩模量设计要求大于12MPa,尽管最后两击夯沉量平均值已满足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的规定数值,仍应增加夯击数至15击~20击以上。多项工程检测表明,在单点夯击数15击~20击之间,正是地基强度、压缩模量大幅增长的阶段。6000kN·m~8000kN·m能级强夯的点夯夯击数在达到20击后,地基土6m~8m深度内的压缩模量Es的平均值可达到18MPa~20MPa。当确定最后两击夯沉量平均值的设计值(收锤条件)时,应考虑这一因素,并应经过试夯检测结果确定。最后两击夯沉量平均值的设计值(收锤条件)是强夯设计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强夯处理后地基质量的两个性质:地基土的强度和地基土的均匀性。这项指标的确定与下列因素有关:1与强夯能级有关;2与地基强度、承载力设计要求有关:在相同能级下,地基强度和承载力设计值高时,最后两击夯沉量的平均值可取小值;地基强度和承载力设计值低时,最后两击夯沉量的平均值可取大值。强夯能级不仅同地基强度和承载力设计值的大小有关,更主要的还同强夯加固深度有关。单击夯击能大时,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也大。在某些情况下,地基处理的设计要求首先是加固深度,其次才是强度和承载力,在这种情况下,首遍强夯的质量控制标准是总的夯沉量,总的夯沉量大,加固深度才能够大。而地基强度和承载力的决定因素在于后续的插夯、复夯和满夯等环节,在后续的这些环节中,最后两击夯沉量平均值大小是质量控制的关键。3与地基土的性质有关;对较硬土、黏性土、砂类土和碎石土,最后两击夯沉量平均值应取小值。4与锤底面积有关:依据目前强夯施工技术的发展,夯锤的面积和形状出现了多样化,在同等能级下,夯锤的底面积大小差别很大,用于强夯置换的夯锤底面积在1.5m2左右,而用于强夯的夯锤底面积在4m2~7m2之间。在同等能级下,不同的夯锤底面积取同一个夯沉量控制值是不合理的。由以上分析可看出,不能把最后两击夯沉量平均值控制值绝对化,在工程实践中,应根据地基处理设计要求、地基土类型、强夯施工参数和工艺设计,并通过强夯试验来确定最后两击夯沉量平均值的控制标准。4.2.8两遍夯击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以利于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间隔时间取决于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但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速率与土的类别、夯点间距等因素有关。对于渗透性好的砂土地基等,一般在数小时至数天内即可消散完。但对渗透性差的黏性土地基,一般需要数周才能消散完。夯点间距对孔压消散速率也有很大的影响,夯点间距小,孔压消散慢。反之,夯点间距大,孔压消散快。当缺少实测资料时,可根据地基土的渗透性确定,对于渗透性较差的黏性土地基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3~4周;对于渗透性好的地基土的间隔时间可适当缩短。4.2.9当地基土扰动层厚度在1m~3m时,满夯能级可取1000kN·m~2000kN·m;满夯能级也可根据点夯的能级确定,当主夯能级大于或等于6000kN·m时可取2000kN·m;当主夯能级在4000kN·m~6000kN·m时,可取1500kN·m;当主夯能级小于或等于3000kN·m时,可取1000kN·m。满夯的击数直接决定了地基持力层的强度与承载力,击数过少,持力层的强度和承载力很难提高。满夯锤印搭接1/4锤径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现场直观观察就可以监控满夯的施工质量,保证满夯的加固效果。二是锤印搭接范围不宜过大,搭接范围增大会导致夯锤落地不稳,产生夯锤落点偏移,加固效果反而降低。4.2.11由于基础的应力扩散作用和抗震设防需要,强夯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具体放大范围可根据建筑结构类型和重要性等因素考虑确定。对于一般建筑物,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宜为基底下设计处理深度的1/2倍至2/3倍,并不宜小于3m。对可液化地基,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扩大范围应超过基底下设计处理深度的1/2倍,并不应小于5m;填土地基处理的范围应超出建筑物基础外边缘2/3倍至1.0倍的填土处理厚度。4.2.12强夯法夯后地面的平均夯沉量,一般指从起夯面标高到全部强夯施工完毕后整个平面标高的沉降差,也相当于各遍夯后平均沉降量的累加值。由于强夯后地面平均夯沉量的估算直接关系到建筑场地的土方平衡和工程费用,所以预估强夯地面的平均夯沉量有一定的经济意义和工程意义。根据试夯确定的地面平均夯沉量,由于试夯区面积较小,而实际施工面积较大,与实际情况相比,误差较大,所以强夯地面平均夯沉量的预估,一般应根据工程经验确定。预估强夯地面的平均夯沉量时,所指平均夯沉量包含了点夯、插夯、复夯和满夯等各遍夯后的全部沉降量。根据工程经验确定的不同能级强夯地面平均夯沉量见表4.2.12。表4.2.12各能级强夯地面平均夯沉量预估值能级(kN·m)平均夯沉量(m)能级(kN·m)平均夯沉量(m)10000.3~0.450000.8~1.020000.4~0.560001.0~1.230000.5~0.670001.2~1.440000.6~0.780001.4~1.6注:表中所指能级为主夯点的强夯能级。当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以夯后地基土的压实度为主要控制标准时,地面平均夯沉量也可按下式估算:(4.2.12-1)(4.2.12-2)式中:——预估地面平均夯沉量(m);z——由终夯面下起算的夯实厚度(m);——由起夯面地表向下起算的需处理深度内夯前土的平均干密度(g/cm3);——夯实深度z内夯后土的平均干密度(g/cm3);——需处理深度内底面标高处夯前土的干密度(g/cm3);——夯后土可能达到的最大干密度(g/cm3)。4.3强夯置换法4.3.1强夯置换的加固效果与地质条件、夯击能量、施工工艺、置换材料等有关,强夯置换具有加固效果显著、施工工期短、施工费用低等优点。强夯置换形成散体材料墩体,在提高强度的同时,为桩间土提供了排水通道,有利于墩间地基土的固结。复合地基墩体上设置垫层的主要作用是使墩体与墩间土共同发挥承载作用,同时垫层也起到排水作用。采用强夯置换墩复合地基加固可较大幅度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4.3.2强夯置换施工技术近年来发展很大,强夯置换采用的能级从3000kN·m~10000kN·m,提升到18000kN·m以上。强夯置换的夯锤锤形有普通夯锤、柱锤,也有取得专利技术的异型夯锤,夯锤直径在1.0m~2.5m之间。当采用柱锤和异型夯锤时,置换墩体深度可达10m以上。有效加固深度影响因素很多,除夯锤重和落距外,夯击击数、锤底单位压力、地基土性质、不同土层厚度和埋藏顺序以及地下水位等都与加固深度有密切的关系。鉴于有效加固深度问题的复杂性,且目前尚无适用的计算式,所以本条规定有效加固深度应根据现场试夯或当地经验确定。强夯置换深度是选择该方法进行地基处理的重要依据,又是反映强夯处理效果的重要参数。对于淤泥等黏性土,置换墩应尽量加长。但置换墩体为散体材料,没有沉管等导向工具的话,很少有强夯置换墩体能完全穿透软土层着底在较好土层上。而对于厚度比较大的饱和粉土、粉砂土,因墩下土在施工中密度会增大,强度也有所提高,故在满足地基变形和稳定性要求的条件下,可不穿透该土层。强夯置换的加固原理相当于下列三者之和:强夯置换=强夯(加密)+碎石墩+特大直径排水井。因此,墩间和墩下的粉土或黏性土通过排水与加密,其性状得到改善。本条明确了强夯置换有效加固深度为墩长和墩底压密土厚度之和,应根据现场试验或当地经验确定。墩底压密土厚度一般为lm~2m。单击夯击能大小的选择与地基土的类别有关,粉土、黏性土的夯击能选择应当比砂性土要大。此外,结构类型、上部荷载大小、处理深度和墩体材料也是选择单击夯击能的重要参考因素。表4.3.2“强夯置换深度”经验值引自《复合地基技术规范》50783。4.3.3墩体材料块石过大过多,容易在墩体中留下比较大的孔隙,在建筑物使用过程中容易使墩间软土挤入孔隙,导致局部下沉,所以本条强调了对墩体填料粒径的要求。4.3.4夯击击数应通过现场试夯确定,以夯墩的竖向压缩量最大、夯坑周围隆起量最小为原则。如果隆起量过大,表明夯击效率降低,则夯击击数适当减少。此外,还应考虑施工方便,保证不会因夯坑过深而导致起锤困难等情况的发生。累计夯沉量指单个夯点全部夯击击数各夯沉量的总和。累计夯沉量为设计墩长的1.5倍~2.0倍是个最低限值,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墩体的密实度,与充盈系数的概念有些相似,此处以长度比代替体积比,工程实测中该比值往往很大。4.3.8由于基础的应力扩散作用和抗震设防需要,强夯置换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具体放大范围可根据建筑结构类型和重要性等因素确定。对独立柱基,当柱基面积不大于夯墩面积时,可采用柱下单点夯,一柱一墩。4.3.9加筋垫层有利于调节沉降差异。4.3.14采用强夯半置换法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达200kPa左右,压缩模量多在10MPa,最大可达12MPa。4.4特殊地基强夯4.4.1特殊地基种类较多,本节仅对我区常见的几种特殊地基的强夯施工作出规定。4.4.4对于下部为淤泥,上部为冲填砂的软土地基,碎(砂)石桩联合低能级强夯有突出的加固效果。碎(砂)石桩施工完毕后,其桩头部位有1m左右的松动层,同时,碎(砂)石桩的复合地基承载力不是很高。如果在碎(砂)石桩上部回填一定厚度垫层后进行低能级强夯,可有效地解决冲填砂层及碎(砂)石桩桩头和二次回填层密实度低的问题。4.4.5“人工填土地基”按其回填时间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已填”,就是现状已填至整平标高,“填土”已客观存在;另一种是“未填”,就是现状是原始地形,需填至整平标高,“填土”还未存在。第一种状态可参照各章节;本小节仅针对第二种状态,对人工填土的填料选择、回填前的场地处理、回填方法、强夯施工作出规定。1级配良好的粗粒料;碎石素填土、砂性素填土、粉性素填土、黏性素填土可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公路工程以及市政公用设施基础的地基填料。采用高能级强夯回填料要求碎石含量较高,才能保证达到收锤标准及方便施工。2当采用性能稳定的工业废料、建筑垃圾形成的杂填土分层填筑时,使用前应先进行技术性论证,同时严格控制其使用范围。4根据近几年的强夯经验,在湿润多雨地区当填土材料中土与石的比例小于等于7:3时,填土地基的加固效果较好。在强夯置换施工中,垫层材料和置换材料土石比小于等于3:7时,既可满足置换墩的强度要求,也可满足透水性要求。因此土石比控制是填土地基和高饱和度地基强夯质量的一个有用指标。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条文说明6.4.1条:“经验和专门研究表明,黏性土、粉土中的碎石组分的质量只有超过总质量的25%时,才能起到改善土的工程性质的作用;而在碎石土中,黏粒组分的质量大于总质量的25%时,则对碎石土的工程性质有明显的影响,特别是当含水量较大时”;在3.3.2条碎石土分类中,作为碎石土分类下限的角砾、圆砾的定义为:“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由此将土与石的分类界限定为粒径2mm。为了便于操作,在实际应用中可采用体积比。5淤泥、盐渍土、强膨胀土及有机质含量大于5%的土等土类,因具有遇水软化或膨胀等不良特性,所以本条建议不宜采用。但在不影响公共安全的一些非重要的基础设施方面比如:公园等,在使用时,可先做技术性试验或研究,论证使用的可行性,必要时可采取相关的技术措施后方可使用。6膨胀性岩土作为填筑材料时,应按填筑后工况,重新评价其胀缩性,并应满足《广西膨胀土地区建筑勘察设计施工技术规程》DB45/T396。石灰、粉煤灰可单独或二者混合(二灰)掺入。石灰可以显著改善膨胀土的物理性能,随着石灰掺量的增加,石灰改良膨胀土的自由膨胀率、液限含水率、塑性指数、最大干密度大幅度地降低,而塑限含水率、最优含水率显著地增加,随着石灰掺量的增加,土体黏聚力和内摩擦角也呈现出不同程度递增的趋势,2%~6%之间增加趋势明显,6%~8%之间增长速度缓慢,过量的石灰掺量并不能大幅度地增加石灰改良膨胀土体强度。二灰混合掺入时混合料的干重比可采用石灰6%、粉煤灰9%。施工上必须严格控制含水量及干密度指标,以便使压实挤密的膨胀土既达到提高强度又降低胀缩性的要求。有经验表明膨胀土的填筑含水量可高出其素土最优含水量4个~6个百分点;含水量再高时,不利于改善其胀缩性能。然而其影响因素众多,如不同地区的膨胀土以及膨胀土的类型、掺入的改良剂种类及其比例以及工后含水量变化影响条件等等,因此,应由现场试验后综合确定有关参数。7我区泥岩分布很广,在这些地方建造高填土地基,泥岩成为填土地基材料主要来源。如果不就地取材,从外地购入填土材料,将会加大地基处理成本。同时在土石方平衡、环境保护方面,也造成很大的困难。9开山石料可以作为填土进行分层强夯施工,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800mm。填料的选择对变形模量影响较大,一般规律为:粗颗粒土含量越大,则孔隙水对强夯质量影响越小,强夯质量好,夯后变形模量大。采用土夹石(含石量70%以上)填筑,处理后变形模量可高达30MPa~50MPa。4.4.72块石填土地基的填筑方法应符合以下要求:无论哪一类块石高填土地基,在填筑时,必须采用分层堆填,绝对禁止抛填。分层堆填的厚度可根据运输车辆的吨位,取0.8m~1.2m。通过爆破—开挖—装车—堆卸—推土机推平—机械破碎锤二次破碎大颗粒几道工序,使填料得到最充分的拌合,达到最好的级配。这样强夯地基处理,才能够达到最好的加固效果和最经济的成本。3国内工程近年多采用的强夯能级多为3000kN·m、4000kN·m和6000kN·m,故本规程在表4.4.7中只提供了这三种能级强夯的填土分层厚度。4排水盲沟网应设在两个强夯地基处理分层的中间;排水盲沟网可根据回填土区的高度设一层或数层;排水盲沟应用土工布包裹。4.4.8当填土材料岩性不同,设计要求不同时,填土地基分层强夯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遵循以下规定:1当填土材料为泥岩、板岩和页岩等软岩成份时,这类岩石泥化后的沉陷量大,而级配的控制又不可能完全避免土层中的空隙在强夯后消失,故强夯时,需要较大的能量,将块石击碎,强夯的分层厚度应适当降低,并宜通过试夯确定分层厚度。2对砂岩等易风化的中等硬度的岩石,风化后的沉降量较大,同时还可能产生渗透破坏与变形,而级配的控制也不可能完全避免土层中的空隙在强夯后消失,故强夯时需要更大的能量,强夯分层厚度应进一步降低,分层厚度应通过试验确定,试验时应开挖探槽,直接观察了解孔隙的消除情况。由于强夯加固深度并不随着能级的增高而按比例增长,高能级、超高能级强夯施工设备体积较大且笨重,行走不便。对于高填土场地,设备运行转移难度大,故高填土地基强夯不宜采用高能级和超高能级,宜采用能级较低的分层强夯加固法,高能级和超高能级强夯适用于处理一次性回填处理的厚度大的填土地基。3对于石灰岩等较硬岩石,强夯不可能将岩块击碎,只能靠级配严格夯实挤密,同时这类地基也不易产生泥化、风化,分层厚度可参考本规程表4.4.7的数据。4易软化、泥化岩石填土地基宜采用强夯法,当填土地基遭受雨水长期浸泡,地基高度饱和,岩块软化泥化严重时,可采用强夯置换法处理。4.4.9埋深较大的溶洞、土洞,且地下水流动性较大时,可在DDC桩、碎(砂)石桩的填料中掺入固化剂,固化剂可选用水泥等水硬性材料。4.4.12广西区常见膨胀土有泥岩、粉砂质泥岩及其风化物(黏土)、冲积成因膨胀性黏土等;红黏土通常有弱~中等胀缩性。采用强夯或强夯置换法处理后,膨胀土地基强度均有所提高,同时可减弱膨胀土层胀缩性;其中强夯置换工艺可使膨胀土的胀缩性稀释,其加固效果更佳;还可掺入石灰等改性材料对膨胀土进行强夯或强夯置换法处理。由于强胀缩性膨胀土的强夯或强夯置换法处理经验不多,为慎重起见,对强胀缩性膨胀土应通过试验确定强夯或强夯置换法的适用性。4.5孔内深层强夯法4.5.1、4.5.2孔内深层强夯法(DDC法)处理各类软弱地基时,以动力固结为手段,采用无机材料,如无机无毒的固体土、砂、石料、碎砖瓦、工业废料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等为填料,达到节约钢材、水泥,降低成本,保护生态环境,具有绿色工程技术效应的特征。4.5.3DDC法施工前应根据场地条件和工程设计要求等综合因素,确定成孔方式、设备选型,通过试验性施工确定设计、施工和工艺参数。4.5.4DDC法成孔方法可采用钻孔、掏孔,也可采用重锤冲孔或交替进行,它的核心是达到引孔将强夯重锤放人孔中,以便填料强夯,进行深层的地基处理。4.5.5DDC法桩端与一般桩基础一样,宜置于性状较好的土层上。本技术成桩时采用孔内强夯挤扩,对桩端土层有挤密加固的作用。当桩端没有较好的土层时,可采用DDC法加固改良桩端土层,如置入干硬性混凝土、碎石、建筑垃圾等材料,通过夯击形成桩端加固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设计时应通过试夯和检测确定加固效果。4.5.6DDC法将强夯引入到地基深处,用异型重锤对孔内填料自下而上分层进行高动能、超压强、强挤密的孔内深层强夯作业,使孔内的填料沿竖向深层压密固结的同时对桩周土进行横向的强力挤密加固,使桩体获得串珠状、扩大头和托盘状,有利于桩与桩间土的紧密咬合,增大相互之间的摩阻力。经DDC处理后,地基整体刚度均匀,承载力可提高2至9倍;变形模量高,沉降变形小,不受地下水影响,地基处理深度可达30m。但限于机具及技术条件,故对处理地基深度、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作出限制。目前DDC向“大、深、高”发展,即桩径大——可达2000mm以上,处理深度深——可达40m以上,形成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高——可达600kPa以上。工程界已出现“孔内深层超强夯法(SuperDownholeDynamicConsolidation)简称SDDC”的概念。SDDC是DDC技术的发展和延伸,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SDDC技术是在综合了重锤夯实、强力夯实、钻孔灌注桩、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灰土桩、碎石桩等地基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吸收其长处,抛弃其缺陷,集高动能、超压强、强挤密各效应于一体,适用于软弱土层的地基处理。SDDC技术是通过特种重锤冲击成孔、机械(大直径钻机、旋挖钻机、机械洛阳铲等)引孔或冲孔与引孔相配合施工至预定深度,形成桩体填料的通道,然后采用特种重锤自下而上分层填料强夯或边填料边强夯,形成高承载力的密实桩体和强力挤密的桩间土共同组成具有较高承载力的复合地基。DDC桩与SDDC桩主要区别见表4.4.6。表4.4.6DDC与SDDC桩区别项目DDC桩SDDC桩桩径(mm)400~800800~3000挤密的范围桩径的2~2.5倍成孔直径的2.5~4.0倍处理最大深度(m)3040以上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600可大于6004.5.7地基处理宽度应根据桩型和地基处理的具体情况而定。对于柔性、半柔性的加固桩,布桩时要超出基础底面边缘一定范围,超出范围值可根据地基处理、工程类别、岩土特性而定。其目的在于增强地基土的整体稳定性,防止基底下被处理的土层在附加应力作用下产生侧向变形。原天然土层越软,加宽范围应越大。对于采用刚性桩处理的地基,可不超出基础以外范围。4.5.8褥垫层是协调桩土共同作用,调整受力和沉降的构造层。4.5.9表4.5.9是对成孔方法、孔径、桩径、桩间距的限定。它的成孔方法有钻孔、掏孔、挖孔及冲孔。无论哪种方法均可为地基处理造成一个深层强夯的通道,以达到孔内深层强夯的目的,成孔直径可大于锤径也可小于锤径。桩中心距的确定与地基处理的目的和地基土层的特征有关,尤其是夯后直径的大小,它不但与设计动能有关,而且与地基土的构造有关。在动能及填料相同时,其直径随天然地基土层的软硬变化而变化。天然地基强度越低则桩径越大,使桩型成一个不等径的串珠状,达到处理地基刚度均匀的目的。表4.5.9中四项技术特征都是相互关联的,夯后的桩径可达到成孔直径的2.5倍~4.0倍。4.5.10DDC法处理地基的用料广泛,凡是能填人孔内的材料,在高动能、超压强的夯锤作用下,均可达到设计目的。由于用料品种不一,其质量控制、测试方法,宜用两种检测方法确定,应根据不同的用料采用不同的方法测试。4.5.11DDC法可夯成各种桩体,根据孔内填料,如土桩、砂桩、碎石桩、灰土桩、三合土桩、水泥土桩、生石灰桩、粉煤灰桩、碴土桩等。表4.5.11对各种桩的用料、含水量、粒径、配比等仅作了原则的限定。工程中应根据设计和施工中地基处理的目的、岩土工程的特征、材料的供应、雨水的影响而定。DDC法既可夯造单组分的素土桩,也可夯造两种混合材料、三种或三种以上的混合材料的多组分的桩种。其粒径的限量是根据一般设备动能压强所定。在特殊条件下,只要孔径能放入所需的粒径,超压强动能锤可将其在孔内予以粉碎,砸人孔底,挤入桩周。配比的限定是根据工艺设备和成桩的技术特征而定,对活性材料是以装载机斗容量配合搅拌,只要按其配比,装载机几次翻倒搅拌和高动能的压强挤扩即可将材料粉碎搅拌均匀。含水量限定是达到活性材料胶化的一个重要因素,DDC法对其低位和高位都作了限定。对于素土桩含水量应越低越好,碴土桩的含水量无论高低均可能使用。4.5.12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压缩模量、变形模量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通过工程进行原位测试。尤其对碴土桩处理的杂填土地基,其复合地基压缩模量只能由原位测试得出变形模量,再换算压缩模量进行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应遵照本规程和参考有关国家现行标准进行估算,应按直桩、串珠和扩大头部分分别计算。计算参数应采用地质勘察报告的提供值或通过试验确定。桩(扩大头、串珠)端阻力特征值、和侧摩阻力特征值的取值均大于勘察报告提供值的2.0倍~2.5倍,主要是考虑孔内强夯施工工艺的特点,施工时对周围土体产生强挤密作用。挤密的范围一般为桩径的2.0倍~2.5倍,挤密后桩间土侧摩阻力有较大提高。桩周围土性改良程度一般根据现场试验确定,当无现场资料时,可参考本规程建议值估算。孔内深层强夯施工对侧摩阻力和端阻力的提高影响因素较多,如施工工艺、填料、地质情况,夯击能量等,各种因素对侧摩阻力、端阻力影响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4.5.13工程正式开工时,应根据设计要求、设备选型、工艺标准和地基土层特征,先做工程设计检验的试验性施工。经设计认可后方可正式施工。4.5.14根据土层物理力学性能,优先采用钻孔、掏孔的成孔方法。如土层内含有块石或松散土层时,可采用冲击成孔或机械挖孔。对特殊土层(如冲孔困难)也可改为机械挖孔或以两锤落距不大于150mm的方法控制成孔深度,即可达到处理深度的要求。5施工5.3施工机具5.3.1目前大量使用的设备有两种:一是履带式起重机起重臂直接悬挂夯锤;二是履带式起重机加装门架支撑装置的强夯设备。强夯施工时,由于夯锤脱离脱钩器时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力,所以强夯适用的起重机类型宜为机械传动式,液压传动式起重机抗冲击性较差,不适合用作强夯设备,但目前国内机械传动的起重机最大起重量为50t左右,因此国内强夯设备,特别是较高能级的强夯设备大多需要加装门架支撑来提升起重机的起重能力,同时,加装支承结构强夯设备还具有以下的优点:1以门架和起重机组成三点承重结构,稳定性好,安全性、可靠度高;2适合我国国内现有起重机械装备水平,用较小起重量的机械便可起吊较重的夯锤,经济性好,节约能源;3强夯时夯击的落点好,重叠性好。加装门架支撑装置的强夯设备选型可参考表5.3.1。表5.3.1加装门架支撑装置强夯设备选型参考值能级(kN·m)锤重(kN)落距(m)门架高度(m)门架断面(mm)起重机起重量(kN)起重臂长度(m)1000100~1506.67~1018.8600×600150202000150~20010~13.318.8600×600150-200203000150~20015-2023.8700×7002002540002002023.8700×7002502550002502023.8700×700320256000250~30020~2423.8~26.8800×80036025~287000300~35020~23.323.8~26.8800×80040025~288000350~40020~22.823.8~26.8800×80050025~281000050020241000×1000500255.3.3夯锤应根据土质情况、置换深度、加固要求和施工设备确定。夯锤质量一般为l0t~60t,为满足超高能级单击夯击能要求,夯锤质量可达100t以上。5.3.5当夯锤磨损严重时,锤的质量应予折减或更换。5.4施工程序5.4.11应清理平整施工场地,当地表土松软机械无法行走时,宜铺设一定厚度的碎石或矿渣垫层。5当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时停夯,向坑内填料至坑深的1/3-1/2,如此重复直至满足规定的夯击击数及控制标准,从而完成一个墩体的夯击。5.4.2点夯时,各点之间每遍夯击应“由内而外采用间隔跳夯或隔行跳打”的方式进行,不得采用排夯。夯击点的夯击顺序应在强夯设计文件中进行详细说明。5.4.3如果满夯为一遍完成时步骤7~9略去。5.4.8强夯(半)置换法、DDC法填料强夯过程中,必须按照设计工艺规定的标准、数量、击数以及落距等要求施工,它是保证质量的重要环节,必须严格遵守。填料必须按设计要求在现场配制,可由装载机进行拌和;填料的质量、配比、搅拌均匀性应符合设计要求,填料有机物含量不应超过10%~25%。5.4.9对于桩顶高出500mm~1000mm的处理,如施夯能达到设计质量,这一预留高度则在基础施工时予以挖除捣实;如采用大能量强夯,且桩顶属膨胀松散区,可用强夯机的低锤低压夯实。5.5施工质量控制与监测5.5.1由于强夯施工过程中容易造成夯点变位,所以应及时复核。5.5.2本条要求施工过程由专人监测,是由下列原因决定的:1若落距未达到设计要求,将影响单击夯击能。落距计算应从起夯面算至落锤开始时的锤底高度;2强夯置换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施工记录和填料计量记录,并应对照规定的施工工艺对每个墩进行质量评定。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补夯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夯击击数、夯沉量和填料量对加固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应严加监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