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教案_第1页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教案_第2页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教案_第3页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教案_第4页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一、教材分析和教学策略1、新旧教材对比:新教材过渡教材一、加成聚合反应以聚乙烯为例,介绍加聚反应及链节、单体、聚合度等概念思考与交流:从单体判断高分子化合物从高分子化合物判断单体在乙烯的性质中提及加聚反应,没有提及链节、单体、聚合度等概念二、缩合聚合反应以已二酸、已二醇的缩合聚合反应为例介绍聚酯的合成(线型结构)学与问:三官能团单体缩聚物的结构?缩聚物与加聚物分子结构式写法的不同无教材的要求与过渡教材不一样,如要求学生书写缩聚物结构式要在方括号外侧写出链节余下的端基原子和原子团,而加聚物的端基不确定,通常用横线表示。2、本节的内容体系、地位和作用本节首先,用乙烯聚合反应说明加成聚合反应,用乙二酸与乙二醇生成聚酯说明缩合聚合反应,不介绍具体的反应条件,只介绍加聚与缩聚反应的一般特点,并借此提出单体、链节(即重复结构单元)、聚合度等概念,能识别加聚反应与缩聚反应的单体。利用“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等栏目,初步学会由简单的单体写出聚合反应方程式、聚合物结构式或由简单的聚合物奠定基础。本节是在分别以学科知识逻辑体系为主线(按有机化合物分类、命名、分子结构特点、主要化学性质来编写)和以科学方法逻辑发展为主线(先介绍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再介绍有机合成,最后介绍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不断深入认识有机化合物后,进一步了解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明显可以看出来是《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第四节“有机合成”基础上的延伸。学习本讲之后,将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制取及性质。3、教学策略分析1)开展学生的探究活动:“由一种单体进行缩聚反应,生成小分子物质的量应为(n-1);由两种单体进行缩聚反应,生成小分子物质的量应为(2n-1)'由聚合物的分子式判断单体。2)紧密联系前面学过的烯烃和二烯烃的加聚反应、加成反应、酯化反应、酯的水解、蛋白质的水解等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同时特别注意官能团、结构、性质三位一体的实质。3)运用多煤体生动直观地表现高分子化合物合成的基本方法。二、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①能举例说明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②能说明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2、过程与方法了解高分子化合物合成的基本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掌握了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原理,人类是可以通过有机合成不断合成原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从而为不断提高人类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基础。(二)教学重点:通过具体实例说明加成聚合反应和缩合聚合反应的特点,能用常见的单体写出简单的聚合反应方程式和聚合物的结构式,或从简单的聚合物结构式分析出单体。(三)教学难点:理解加聚反应过程中化学键的断裂与结合,用单体写出聚合反应方程式和聚合物结构式;从聚合物结构式分析出单体。1加聚与缩聚反应的一般特点2、单体、链节(即重复结构单元)、聚合度等概念3、加聚反应与缩聚反应单体识别的4、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四)课时建议:课时(五)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复习]聚乙烯是一种生活中常用的塑料。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聚乙烯的合成方法。nCH?=CHw ►口出一强工[提问]从形式上来看,此反应有什么特点?属于什么反应类型?[生]由许多小分子通过加成反应变成一个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既属于加成反应又属于聚合反应,叫做加成聚合反应,简称加聚反应。[分析、讲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组成及有关概念的比较。填写下表:聚合反应nCHz=CHa ►口出一胡玉ch2=ch2单体CH?CH?链节n聚合度--CHs—高分子化合物,简称高分子,又叫聚合物或高聚物。n值一定时,有确定的分子组成和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链节的相对分子质量xn。一块高分子材料是由若干n值不同的高分子材料组成的混合物。[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思考,下表列出来了一些单体及它们的分子式,如何书写这些单体的聚合产物的结构简式?单体名称单体结构简式聚合物乙烯CH2=CH2丙烯CH2=CHCH3氯乙烯CH2=CHCl丙烯腈ch2=chcn

丙烯酸ch2=chcooh醋酸乙烯酯ch3cooch=ch2丁二烯ch2=ch—ch=ch2乙炔HC三CH(生分组书写合成上述聚合物的化学方程式。)[讨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上述能进行加聚反应的单体,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特征?加聚反应的特点是什么?[师生]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归纳总结出以下几点:加聚反应的特点:1、单体必须是含有双键、参键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例如:烯、二烯、炔、醛等含不饱和键的化合物。2、发生加聚反应的过程中,没有副产物产生,聚合物链节的化学组成跟单体的化学组成相同。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单体相对分子质量的整数倍。[提问]你知道下面两个聚合物由何种单体聚合而成的吗?CH土CH土CH2=CH[学生[学生]CH2=CHCl、[投影、讲解]由加聚聚合物推单体的方法一单体:一单体:ch2=ch2边键沿箭头指向汇合,箭头相遇成新键,键尾相遇按虚线部分断键成单键。--chJ-ch一单体:--chJ-ch一单体:CH2=CH-CH=CH2凡链节主链只在C原子并存在有C=C双键结构的高聚物,其规律是“见双键、四个0无双键、两个C”划线断开,然后将半键闭合,即双键互换。[探究练习]

1、写出下列单体聚合成聚合物的化学方程式ch2=chcich3-c=c也出CH2=C-CH=CH2ICH32、人造象牙中,主要成分的结构是I,比一叶L它是通过加聚反应制得的,则合成人造象牙的单体是( )(CH3)233OCH33、聚四氟乙烯可以作为不粘锅的内衬,其链节是( )FF FFA.卜FF FFA.卜F B.FF-:CH2-C-CH-CH旺4、下列单体中,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 匚七 的是ch£=c-ch=chch£=c-ch=ch£CH2-CH-CH=CH2IB.CH3D.CH3CH=CH2A.c.ch3ch=ch2A.c.ch3ch=ch2和ch2=ch2十强丁味5、有机玻璃(聚丙烯酸甲酯)的结构简式可用 匚口。匚七表示。设聚合度n为3000。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有机玻璃的单体和链节;

(2)求有机玻璃的相对分子质量;第二课时[复习]请同学们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乙酸与乙醇酯化反应2、两个甘氨酸分子形成二肽[投影]1、乙酸与乙醇酯化反应0CH3-C-O-H+H--O—CHs—CH3 *■并说明断成键的特点0CH3-C-0-CH3并说明断成键的特点0CH3-C-0-CH3+H20H£N-CH2-COOH+H-H-CHs-COOH0HIII+H£N-CH2-C-N-CH2-COOH+H2O[投影、讲解]乙酸和乙醇分别是一元酸和一元醇,如果用二元酸和二元醇发生酯化反应,就会得到连接成链的聚合物(简称聚酯):0 0 0 0nH-O-C-(CH£V>O-H4nHO(CH£)zOH-H-0-[c-(CHs)4-C-0(CHe)20^+[吁该反应与加聚反应不同,在生成聚合物的同时,还伴有小分子副产物(如:H2O等)的生成。这类反应我们称之为“缩聚反应”。[提问]上节课我们曾经分析、讨论得出加聚反应具有的特点是:1、单体必须是含有双键、参键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例如:烯、二烯、炔、醛等含不饱和键的化合物。2、发生加聚反应的过程中,没有副产物产生,聚合物链节的化学组成跟单体的化学组成相同。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单体相对分子质量的整数倍。那么,缩聚反应的特点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并做好记录。[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投影]缩聚反应的特点:1、缩聚反应的单体往往是具有双官能团(如一OH、一COOH、一NH2、一X及活泼氢原子等)或多官能团的小分子;2、缩聚反应生成聚合物的同时,还有小分子副产物(如H20.NH3、HC1等)生成;3、所得聚合物链节的化学组成与单体的化学组成不同;4、缩聚物结构式要在方括号外侧写出链节余下的端基原子或原子团(这与加聚物不同,而加聚物的端基不确定,通常用横线“一”表示。)如:0 0rll, ,IIH-0-fC-(CH£)4-C-0(CH2擢端基原子团 端基原子[提问]如果由一种单体或两种单体进行缩聚反应,生成小分子的物质的量应是多少呢?[学生探究]学生分组用球棍模型拼装或在纸上书画进行探究讨论:由一种单体或两种单体进行缩聚反应,生成小分子的物质的量应是多少。[教师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想进行探究。如:①由一种单体型匹©出)5四(6—羟基己酸)制肛1cle@出)5。理(聚—6_羟基己酸):nmol处£,比)5®中所含—cooh官能团(或—OH)的物质的量为:nmol,而在反应中,有一个端基(—COOH)是没有参与反应的,故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n-1)mol0 0②由两种单体…mol"一”--乙巴和nH0(CH2)£0H进行缩聚0 0i")一反应,nmol 4 中含一COOH的物质的量为2nmol,而在反应中,有一个端基(-COOH)是没有参与反应的,故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2n-1)mol。[练习]写出对苯二甲酸和1,4—丁二醇反应生成缩聚物的化学方程式。[投影]

0 0 0 0nH一口一1Txi +nH-0CCH2\-0-H ^一。一二C-OCCHz\-C-H+(£n-0HzO[学与问]教材P103,你能看出下列聚合物是由什么单体缩聚而成呢?仔细想想,判断缩聚物单体的方法是什么?0IIH-O-C[学生回答]00IIH-O-C[学生回答]II,方法是:在寻找单体是时,C和阿匚比)/H,方法是:在寻找单体是时,先看它的链节结构,分析它是通过哪一类有机化学反应缩合的;然后根据缩合反应中断键和成键的特点,逆向分析寻找单体。[投影、教师讲解]缩聚物单体的推断方法常用“切割法”,如下图示:0 0;H—0—C-^,>匚[0(。比)4-叶平补上一0H补上一H[课堂练习]下列化合物中CHz=C-CH=CHzch3ch3c. 一CH3CH2CH-COOHdCHKH=CH—CN。q. e.dCHKH=CH—CN。q. e.3f.HOB。叱产。H⑴可发生加聚反应的一个化合物是,加聚物的结构式为(2(2)可发生缩聚反应的一个化合物是,缩聚物的结构式为(3)可发生缩聚反应的两个化合物是缩聚物的结构式为[过渡]含有两个官能团的单体缩聚后生成的缩合聚合物呈现为线型结构?含有三个官能团的单体缩聚后生成的缩合聚合物会呈现什么样的结构?

[学生]高分子链间产生交联,形成体型(网状)结构。[教师]由不现体型的高聚物分子构成的材料,会呈现出不同的性能,我们将在后面学到有关知识。[课堂练习]下列高聚物经简单处理可以从线型结构变成体型结构的是A.[CHs-C-A.[CHs-C-CH—CHzCH3B.-二皿-C=CH-CH# 七出一部七C.Cl D. 门[作业]书后习题。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合格率》说课稿授课教师:冯彩萍一、说教材《合格率》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百分数》的第二课时,是学生在学习了小数的认识、分数的认识、百分数的认识以及熟练地掌握了通分的方法与技能后进行的学习,对于巩固百分数的意义及今后的百分数的进一步应用等有重要作用。教材中安排了“哪种罐头的合格率高”这一情境,让学生在求合格率的活动中体会什么是合格率,在求合格率的过程中掌握将小数、分数化为百分数这一技能,进一步感知百分数的好处及运用百分数,并且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二、说学情百分数的意义及其便于比较的优点是上节课刚学过的知识,学生学习得比较扎实,特别是读写百分数,学生做得特别的好。有了这一基础,引导学生从百分数的意义来说合格率的意义就水到渠成了;学生已经学习过“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分数应用题,很容易将方法迁移应用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三、说目标根据对新课程理念的把握、学情的了解及教学内容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三个目标:.知识与技能: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必要性,能正确地将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学习方法,理解合格率的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合格率,让学生感悟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习目标中,我只给出了知识目标,其余目标作为隐性目标。教学重点:理解百分率的意义及求法,能正确地将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教学难点:理解并归纳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四、说教法、学法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先学后教中的“两学两教”。辅之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主要通过微课视频的观看学习)。本课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有:自主发现法、合作交流法、自学尝试法等。.学生在自主探究解答例题,求两种品牌罐头的合格率时,主要采用自学尝试法,根据知识的迁移,学生能够正确求出产品合格率。.在总结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时,学生主要采用自主发现,合作交流的方法。首先让学生观察例题板书,想一想怎样把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采用了“兵教兵”的方法,达到了人人参与的目的。当然,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不同的学生所采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数学。五、说教学过程依据新的教学理念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本课的教学流程设定为:前提测评、揭示课题、出示目标、自主探究、尝试自学;拓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