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刘伟观后感_第1页
感动中国刘伟观后感_第2页
感动中国刘伟观后感_第3页
感动中国刘伟观后感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第第页感动中国刘伟观后感“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抓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这是无臂钢琴王子刘伟在第一届中国达人秀夺冠舞台上说过的励志名言;“埋怨命运解决不了问题,所以埋怨也没有用,不如花这个大事多睡一会儿或做一些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又是刘伟在“2022年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上说的触动我灵魂的又一句励志名言。

刘伟的独特经受和强大的内心世界让许多人记住了他的名字。刘伟诞生在北京一般人家,10岁时因一场可怕的事故而被截去双臂。12岁的他在康复医院的水疗池学会了游泳,两年后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夺得两枚金牌;16岁他学习打字;19岁学习钢琴,一年后就达到相当于用手弹钢琴的专业7级水平;22岁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一分钟打出了233个字母,成为世界用脚打字最快的人;23岁他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舞台,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男孩的奇迹。

当我看完刘伟用奋斗演绎精彩、用幻想点亮人生的故事,不禁为之深深震撼!也从中体会到胜利的路上,并不是只有鲜花和掌声,更有荆棘和艰辛。只要有幻想,并为之努力,就肯定会有奇迹。

面对刘伟,我显得如此渺小。刘伟虽身为残疾人,但他身残志不残,用顽强的毅力克服了很多连我们这些正常人都无法克服的困难,成为生活的强者。刘伟这位感动中国人物,带给我的是顽强中的感动!想到自己常常埋怨上学太累、作业太多,不愿多做一道题、不禁脸红、感到惭愧!我作为拥有健全双手、健壮身躯的同学,莫非还有什么理由可以躲避学习呢?我是一个健康的同学,应当珍惜拥有的一切,更应当学习刘伟那份毫不气馁、永不放弃的精神。

当我写完这篇观后感时,耳边再一次响起主持人念道刘伟评为感动中国的颁奖词:“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伤,他依旧固执地为幻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信任自己。”我想我会以刘伟为榜样,要向刘伟一样保持一颗顽强的心灵,我会用“努力”作为我的隐形翅膀,拿出百分百的决心,战胜自己,战胜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成为一名优秀同学。因为只要努力,肯定可以的!

颁奖词: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

11年前,这位成都中学的化学老师辞掉工作,告辞妻子与刚诞生的女儿,作为一名志愿者来到甘孜州康定县塔公乡支教,每个月仅有300多元的生活补助。成都少了一个我这样的老师,没有任何损失;但对藏区的孤儿而言,我的到来或许能转变他们的命运。这是采访中胡忠的朴实话语。

福利学校海拔3800米,甘孜州13个县、4个民族的143名孤儿被支配在这里寄宿制读书。除了上课,胡忠每天早晨5点多打开校内广播,叫大家起床、做操,平常要照看他们的生活起居。一听说哪里有孤儿,他立马骑着摩托赶过去接人。久而久之,当地百姓把胡忠叫作菩萨老师。

丈夫离家的前两年,谢晓君都是利用假期过去探望,教音乐的她间或还客串几回代课老师。2022年,谢晓君报名支教,在旁人不解的目光中,她抱着女儿,与丈夫在福利学校会师。从盆地到高原,适应的过程布满了委屈。刚来的几个月,3岁的女儿整晚咳嗽,谢晓君也因缺氧头疼,无法入睡。尽管也会埋怨,但不服输的性格让她迎难而上,既然来了,说什么也不能打退堂鼓。

通过自学伴侣寄来的教材,谢晓君尝试过音乐老师以外的4种角色--数学、生物、生活老师以及图书管理员,顶替离开的支教同行。这里只有老师适应孩子,只要对孩子有用,我就去学。2022年,谢晓君调去了位置更偏、条件更苦的学校木雅祖庆。她把工作关系转到康定县,许诺一辈子待在这儿。

这两位老师让我们知道:人最大的富庶在于爱和信念的坚持,他们用生命提携了孤儿的成长,在一个物质繁盛的时代里,他们仍旧让世界信任:真爱至上,精神无敌。

采访中我们听到了最朴实的语言:我们做的事情很平凡,只是尽了一名老师的本分而已。都认为我们在支教很苦。其实,我们收获的是特别大的满意感和幸福感。孩子们都是一张白纸,只要倾注全部的爱心,那张白纸就会成为最美的图画。进一步感受到了他们为了祖国的训练事业而无私奉献的精神。

全家人含着热泪看着感动中国颁奖会,这鲜活的人和事让孩子想到了学校课本中的《幻想的力气》一课,这对支教的夫妇,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老师的宏大,用自己的力气在无声地影响着、感染着身边的人,带动着人们去关怀训练,关怀孩子,为祖国的将来真挚奉献。我想,此刻,肯定有许多的人,同我们一样,在思考着:我该怎么做,又该做些什么

今日我校组织老师观看了《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我被里面的每一个主角感动着,有坚守雪域高原的支教者胡忠、谢晓军,有坚守肝胆事业的医者吴孟超,有一生奉献清廉履职的好书记杨善洲,有奋力救下坠楼婴儿的“最美妈妈”吴菊萍,有苍穹中最亮的星朱光亚,有跨越海峡、跨越偏见的盼望之翼张平宜,有孝心感动天地的孟佩杰,有身残志坚的刘伟,有烤羊肉串的爱心巴郎阿里木,有两袖清风的公安部高官刘金国等。他们感动了中国,感动了每一位中国人,同样也感动着我们,接受这样一场心灵的盛宴,的确值得回味。

在这些深深感人的事迹中,我最受触动的还是这坚守雪域高原支教12年的四川老师胡忠、谢晓君夫妇。面对荣誉,胡忠、谢晓君夫妇虚心地说:“我们只是平凡人,做的也是很平凡的事情,不值得大家这样追捧。”

2000年,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化学老师胡忠和音乐老师谢晓君夫妇的女儿诞生了。孩子8个月了,胡忠对妻子说,国庆大假我们去甘孜塔公草原旅游吧,也好给孩子断奶。

2022年,成都市训练局选拔一批老师到甘孜州支教,谢晓君马上递交了申请,最终如愿以偿到了西康福利学校。第一年,她担当的是音乐老师、自然老师、图书管理员和生活老师。

如今,作为校长的胡忠,身份却仍是志愿者。长年的高原生活,谢晓君落下了背痛的顽疾,而刚刚40岁出头的胡忠已是头发花白。获评感动中国人物后,成都市训练局表示将尽快解决胡忠的公办老师身份。

“爱心是幸福的源泉。我们信任,爱心会传递下去,力气会越来越强,甚至可以转变一个地区的命运。”获评感动中国人物后,胡忠和谢晓君动情地说,他们会连续坚守在高原,把这份爱连续下去。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杜玉波这样评价胡忠、谢晓君:他们的高原红,是阳光的沉淀,也是心中澎湃的热血在脸上的体现,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新奇最健康的红润。这一票我要表达向他们的敬意和赞美。

推选委员于丹说:这两位老师让我们知道:人最大的富庶在于爱和信念的坚持,他们用生命提携了孤儿的成长,在一个物质繁盛的时代里,他们仍旧让世界信任:精神无敌。

胡忠、谢晓君夫妇把生存定位在一种精神的信仰,而不仅仅是舒适地活着,人珍贵的就是这种信仰,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品”,人长得再帅再美丽都无法抵抗“品”字看看这些感动中国的人,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