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_第1页
大黄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_第2页
大黄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_第3页
大黄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_第4页
大黄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黄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概述】大黄为常用中药材,历史悠久,为泄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的要药。驰誉于国内外,深受世人瞩目,为我国传统出口中药材之一。本品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米Pal米atu米L,唐古特大黄Rheu米tanguticurn米axi米.exBalf.或药用大黄Rheu米officinaleBaill的块根。主产于青海、甘肃、宁夏、四川、陕西等省的广大地区。野生家种均有。【生长环境】野生大黄多生于海拔2000〜3700米气候冷凉的高寒地区,生于林缘、灌木丛、山坡草地。栽培大黄多在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种植。种子生命力强达3〜4年,播种当年或第2年形成叶簇,每年3月中旬至4月返青,第3年5〜7月开花结果,6月下旬至8月中旬果实成熟,11月地上部枯萎,生长期240天左右。【种植技术】1、气候、土壤:栽种大黄,宜选择高寒阴湿地带和多雨雾的气候,高度应在1400〜2500米的北向或西北向阴坡,倾斜度为25℃~3℃,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腐殖质土,或沙质壤土为佳;其次是较深的灰棕色土壤。不宜于黏重土质或过于粗松的土地,否则块根长不肥大或根系分歧较多,品质疏松。大黄不宜连作,宜与党参、马铃薯、菜子等轮作。2、种植方法:(1)种子繁殖:选择3年生,无病虫害的健壮植株,6〜7月抽出花茎时,应在花茎旁设立支柱,以免花茎被风折断,以及所结的种子被风摇落。四川地区较温暖,大黄在7,月中、下旬待种子饱满变硬即可采摘。甘肃地区较寒冷,大黄须在10月间,待种子部分变为黑褐色而未完全成熟前(熟透易于落粒),将种子剪下阴干或晒干,再选其饱满成熟的种子供播种用。种子宜储于通气的布袋中,挂于通风干燥处,勿使受潮,影响发芽率;但不可储于密闭器中。(2)芽茎繁殖:在大黄收获时,采取母株根茎之芽或有芽的侧根栽植,其分离或切割的伤口,容易腐烂,应涂以草木灰。用芽茎繁殖可以缩短种植时间,且品质优良,不易变种,但难获大量种芽扩大栽培,因此可因地制宜,两种办法同时采用。3、育苗与苗地管理:苗床多选择于山间向阳的腐殖质与生荒地,及时开荒整地,除去杂草石砾,挖地耙细,修整苗床,作成140厘米宽的高畦,并视土壤肥瘦酌量施以堆肥或人畜粪作为基肥,然后播种。播种又分秋播和春播2种,春播于3月初进行,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定植;秋播于当年7月下旬,8月上旬采种之后立即进行,育成苗后,于翌年7〜8月定植。播种方法,撒播条播均可。如条播,行距23〜27厘米,开浅横沟播种其中,覆盖以草木灰,厚度以不现种子为度,并盖以藁草,防止鸦鹊啄食种子。如果土壤干燥,播种后应适当浇水,以促进种子的发芽。种子发芽后,除去盖草,并注意浇水和施2〜3次稀薄的粪水,促进幼苗生长。幼苗过于稠密时,须间苗拔草,保持10〜13厘米远1株,才能获得壮苗。幼苗在初冬的地上叶片枯萎时,应用草或落叶完全盖好,避免冻坏,到翌年春季解冻,幼苗开始萌发之后,才能揭去。每667平方米需要种5千克左右。四川和甘肃宕昌等地育苗1年即可移栽,但文县地区需2年才能移栽。4、整地移栽:栽地一般选择荒地,越高越好;栽培党参和菜子的熟地种植大黄也好。如用生荒地,可在移栽前1个月将地里杂草铲除烧灰,然后深翻35厘米左右,充分碎土;熟地亦应翻地1〜2次。周围修沟排水,然后挖穴,穴深17厘米以上,株行距各68厘米左右,穴内可施少许堆肥或草木灰,作为基肥。春播的于翌年3月,秋播的于翌年7月将幼苗或根芽移栽穴内。每667平方米需种苗1500〜2000株,能够栽的幼苗、块根有中指粗壮为宜,并需剪去幼苗的侧根及主根的细长部分,这样,便于定植,又能增进品质。然后将幼苗直栽于穴内,每穴1株,覆以细土或草木灰,压紧根部。如土壤过分干燥,栽后浇水定根。【栽培管理】1、中耕施肥:大黄栽后1〜2年植株尚小,杂草容易滋生,除草中耕的次数宜多,至第3年植株生长健壮,能遮盖地面抑制杂草生长,每年中耕追草2次就可以。大黄为耐肥植物,施肥是提高大黄产量的重要条件之一,而且能增强有效成分的含量,一般在移栽时每667平方米施草木灰500〜700千克,或人粪尿200千克,堆肥1000〜1500千克。以后每年结合中耕除草施肥2〜3次,每次施用桐枯50〜75千克或人粪尿1000千克。第1、第2年秋季每667平方米施磷矿粉30〜40千克。四川药农常以垃圾灰渣、杂草落叶堆于根际,既有肥效,又可防冻。2、割花茎:大黄抽出花茎时,除留种的部分花茎之外,应及时用刀割去,不使其开花,以免消耗养分。花可做饲料。3、壅土防冻:大黄根块肥大,不断向上增长,故在每次中耕除草施肥时,结合壅土于植株四周,逐渐做成土堆状,既能促进块根生长,又利排水,若能与堆肥和垃圾壅植株四周,效果更好。在冬季叶片枯萎时,用泥土或藁草堆肥等覆盖6〜10厘米厚,防止根茎冻坏,引起腐烂。4、防治病虫害:(1)病害:①根腐病:雨季发生。防治方法:选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方种植,忌连作,经常松土,增加透气度;并进行土壤石灰消毒,拔除病株烧毁。②叶斑病:防治方法:于发病初期,每7〜10天喷1次1:1:100的波尔多液,共喷3〜4次。(2)虫害:①蚜虫:又名腻虫、蜜虫,属纲翅目蚜科。以成虫、若虫为害嫩叶。防治方法:冬季清理园地,将枯株和落叶深埋或烧毁。发生期喷50%杀螟松1000〜2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每7〜10天喷1次,连续4〜5次。②甘蓝夜蛾:以幼虫为害叶片,造成缺刻。防治方法:灯光诱杀,或在发生期掌握幼龄阶段,喷90%敌百虫800倍液或50%磷胺乳油1500倍液,7〜10天1次,连续2〜3次。③金花虫:以成虫及幼虫为害叶片,造成孔洞。防治方法:用9%敌百虫800倍液或鱼藤精8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1次,连续2〜3次。④蛴螬:又名白地蚕。以幼虫为害,咬断幼苗或幼根,造成断苗或根部空洞;白天常可在被害株根部或附近土下10〜20厘米处找到害虫。多用毒饵诱杀。【收获与加工】一般定植后2〜3年即可收获。栽培时间过久,根茎易被虫蛀发生腐烂。收获是冬末秋初大黄叶片枯萎时进行,用锄头挖出根块,勿使受伤,除尽泥土,用刀削去地上部分,根块头部的顶芽必须全部挖掉,以防干燥期间产生糠心(即内部松弛变黑)。将鲜大黄用刀削去侧根,洗净泥土,晾干水气,用磁片刮去粗皮,大的纵切两半,长者横切成段,用细绳从尾部串起,挂在阴凉通风处阴干。修下的大黄侧根,径粗在4厘米者,可将粗皮刮去,切成10〜13厘米的节,与大块大黄一起干燥。名“水根大黄”,亦一同供药用。又四川块黄是将鲜大黄刮去粗皮之后用刀横切成6〜10厘米厚的磴子,用无烟煤烘烤或用太阳晒干。但是切忌急干,一定要其慢慢干燥,才不致造成黑心或糠心。最好是半干的时候将其发汗2〜3次,这样才能表里干燥一致,可以提高品质。其发汗方法将其取下堆于木桶或屋角中,上面盖稻草或麻袋,一昼夜后,其表皮又将发软,然后再行烘烤,2天以后再行发汗。如采用太阳晒时,则应昼晒夜堆,加以覆盖,若遇天气不好,则应摊开,久雨不晴,须用火烤,以免腐烂。【药材形状】1、蛋结:形状多削成蛋形。表面黄棕色,可见类黄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