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500题_第1页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500题_第2页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500题_第3页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500题_第4页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500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0PAGE19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500题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A.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2.首次以中央决定的形式阐明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及内涵是在()上。A.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B.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C.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3.()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科学发展观,是同()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A.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5.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6.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7.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8.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把()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以经济发展为中心;C.以人的发展为中心9.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A.基本前提;B.根本依据;C.时代背景10.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所追求的发展,就是要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A.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B.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自主发展;C.科学发展、有序发展、和平发展1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国2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战胜()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A.自然灾害;B.“非舆”疫情;C.经济危机1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A.人本主义;B.以人为本;C.以人的发展为中心13.()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B.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C.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4.社会进步的最高目标是()。A.人的解放;B.人的自由发展;C.人的解放和自由而全面发展1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A.历史过程;B.社会结果;C.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1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按照()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A.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利益问题;B.共同建设、共同享有,个人利益问题;C.共建共享,共同致富问题17.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增强改革措施的()。A.针对性,科学性;B.科学性,协调性;C.科学化,针对性18.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上来。A.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C.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长期利益19.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在分析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时,提出了“两个没有变”,一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二是()没有变。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基本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20.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审议通过了()。A.《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B.《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C.《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按照()、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个人利益问题;B.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利益问题;C.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共同致富问题22.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根本途径是()。A.坚持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B.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C.推进政治体制改革23.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A.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B.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C.全面建设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24.科学发展观,是(),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A.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B.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C.立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25.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A.密切联系群众;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确保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6.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首先是要提高()。A.拒腐防变的能力;B.抵御风险的能力;C.领导发展的能力;27.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目的就是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A.富强民主文明;B.富强民主文明和谐;C.富强民主文明幸福28.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是()。A.解决人民内部矛盾;B.改善人民生活;C.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第一章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29.()是当代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的中心内容。A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3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A.奠定了主权国家的基础;B.提供了前提条件;C.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31.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初步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B.《论十大关系》;C.《目前我们的形势和任务》32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是()。A.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B.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C.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33.毛泽东在()著名文献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B.《论十大关系》;C.《目前我们的形势和任务》34.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A.共建共享;B.共同富裕;C.共产主义3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点是()。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坚持改革开放;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36.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具有内在的联系性,其中最基本的是()。A发展生产力;B提高人民生活水平;C增强综合国力3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A.“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38.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A.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B.公有制和按劳分配;C.公有制占主体和共同富裕39.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的关系。A.精神文明建设;B.改造自然;C.人口、资源、生态环境40.()是社会主义的生命。A.人民民主;B.无产阶级专政;C.民主集中制41.我党提出“立党为公”中的“公”的意思是()。A.全体党员的利益;B.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C.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A.国内生产总值;B.人均国内生产总值;C.国民生产总值;4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B两手抓,两手都要硬;C.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44.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A.速度、比例和效率的统一;B.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C.科技、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45.作为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促进作用的是()。A.党的先进性;B.党的纪律;C.党内民主46.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在论述文化建设方面,首次明确把文化作为()提出来。A.国家硬实力;B.国家软实力;C.社会发展推动力47.实现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A.经济发展方式;B.经济增长方式;C.经济集约方式48.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A.提高自主创新能力;B.提高经济整体素质;C.提高国际竞争力4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A.加强教育;B.改善民生;C.反腐倡廉50.科教兴国战略形成的理论依据是()。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改革开放的迫切需要;C.世界性科技革命对我国的影响51.当前我国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A.合理利用社会资源,避免资源浪费;B.节约使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C.大力发展循环经济52.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由我国的人口众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基本国情决定的。A.相对丰富;B.相对不足;C.相对匮乏53.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A.发展战略;B.发展模式;C.发展观54.()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B.社会主义荣辱观;C.社会主义共同理想55.人类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A.以发展解决矛盾的持续过程;B.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C.以改革促和谐的稳定过程56.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A.《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B.《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C.《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57.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A.全面性;B.可持续性;C.协调性58.下面哪一项不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社会主义荣辱观;C.人类有益文明成果59.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经验。A.发展的办法;B.建设的办法;C.化解矛盾的办法60.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后面临的首要问题是()。A.国家的发展问题;B.政权建设问题;C.执政能力建设问题61.()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A.生产关系的变革;B.生产力的发展;C.领导集团的意志62.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A.中国特量大幅跃升,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A.总体小康;B.全面小康;C.完全小康116.又好又快发展是()的本质要求,是在经济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A.科学发展观B.可持续发展观;C.五个统筹117.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保障发展的(),坚持以人为本,使发展成果由广大人民共享,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出现两极分化。A.普惠性;B.协调性;C.持续性118.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提高发展的(),低投入、高产出,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防止增长代价过大。A.普惠性;B.效益性;C.持续性119.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实现发展的(),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防止发展不能永续。A.普惠性;B.效益性;C.持续性120.我国当前农村贫困人口已从两亿五千万减少到()。A.八千多万;B.五千多万;C.两千多万121.目前,我国需求结构中()。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使得居民生活不能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而同步提高,导致国内市场规模受限,生产能力相对过剩。A.投资率偏高、消费率较低;B.投资率偏低,消费率较高;C.投资和消费都不足第三章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122.以人为本,就是以()为本。A.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C.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123.我们所提倡的以人为本,主张()。A.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B.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C.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124.最全面表现以人为本精神的做法是()。A.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B.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坚持在全体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C.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坚持在全体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125.科学发展观认为,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都要体现()这个核心。A.安定有序;B.以人为本;C.经济快速增长126.“以人为本”中的“本”的意思是()。A.全体党员的利益;B.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C.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27.军队()建设是统一的整体,必须全面加强、协调推进。A.年轻化、现代化、正规化;B.年轻化、精炼化、职业化;C.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128.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A.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B.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全体党员的利益;C.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利益129.(),是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最高理想和根本宗旨的集中概括。A.解放思想,与时俱进;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C.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30.党的根本建设是()。A.组织建设;B.思想理论建设;C.作风建设131.人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A.目的,条件;B.动力,保障;C.要求,前提132.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坚持的观点有()。A.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B.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竭诚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C.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竭诚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133.坚持(),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具体体现和最终目的。A.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B.党的根本宗旨;C.党的先锋队性质134.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尊重人民群众的(),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A.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B.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C.积极性和创造性135.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上,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A.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B.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C.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136.衡量社会进步程度的根本标志是(A.人的发展状态;B.经济发展水平;C.社会和谐程度137.“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A.全体党员;B.统治阶级集团;C.最广大人民群众138.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包括()。A.全面满足人的需要、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全面发挥人的才能;B.全面满足人的需要、全面提高人的素质;C.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全面发挥人的才能139.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包括()。A.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B.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一切归人民共享;C.一切为了人,一切归人民共享140.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要全面贯彻()的方针,积极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帮助人们干好事业的社会氛围,充分激发各方面的创造活力。A.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B.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C.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141.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是()。A.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B.加强作风建设;C.强化战略思维142.现阶段,要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应从哪些方面入手?()A.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B.要从做好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的工作入手;C.要从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切实做好保障义务教育的工作入手143.国家的昌盛、人民的富裕,说到底是()。A.国防实力问题;B.经济实力问题;C.国家安全问题;144.()是民生之本。A.教育;B.就业;C.劳动145.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在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时要逐步提高哪两个比重?()A.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B.合法收入在居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C.财产性收入在居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146.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必须按照()原则选拔干部。A.德才兼备、注重实绩;B.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c.德才兼备、群众公认147.()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A.清正廉洁;B.执政能力;C.先进性148.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是()。A.党的基层组织;B.群众组织;C.共青团149.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的关系。A.效率和公平;B.竞争和公平;C.自由和平等第四章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150.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A.以人为本;B.全面协调可持续;C.统筹兼顾151.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发展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是()的发展,即又好又快的发展。A.以人为本;B.全面协调可持续;C.统筹兼顾152.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冶建设、文化建设和()。A.生态建设;B.党的建设;C.社会建设15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深化了我们党对()的认识。A.经济建设规律、政治建设规律、文化建设规律、社会建设规律;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C.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157.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全面发展,以()为中心。A.经济建设;B.政治建设;C.人的全面发展158.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什么?()A.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B.人民当家作主;C.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59.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A.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B.人民民主专政;C.保证人民当家作主160.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是()。A.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B.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C.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161.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要坚持()的有机统一。A.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B.坚持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与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的有机统一;C.坚持经济基础变革与上层建筑改革的有机统一162.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表现在()。A.统筹兼顾、科学谋划;B.总揽全局、协调各方;C.科学谋划、总揽全局163.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自强不息;B.爱国主义;C.诚实守信164.时代精神的核心是()。A.改革创新;B.与时俱进;C.解放思想165.推进文化创新,要坚持()。A.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B.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在文化企业做大做强的基础上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C.经济效益优先,兼顾社会效益166.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什么?()A.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B.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67.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要求我们做到()。A.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B.弘扬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C.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168.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要大力弘扬()的思想。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B.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C.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169.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的重点是什么?()A.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B.增强诚信意识;C.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170推进文化创新的方向是()。A.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B.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C.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171.推进文化创新的方针是()。A.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C.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172.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是()。A.推进社会建设;B.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C.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统筹兼顾协调发展17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坚持和完善()的分配制度。A.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B.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并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C.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74.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应做到()。A.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B.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C.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175.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环境,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进步,极大地促进了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人们思想活动的()越来越强。A.独立性、创新性、现代性和差异性;B.独立性、选择性、创新性和自主性C.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176.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A.政府应根据经济发展整体规划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市场主要在促进就业、调节分配等方面发挥作用B.对市场干预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应当完全让市场决定资源配置C.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增强经济的活力和效率;同时又要充分发挥政府宏观管理和调控的作用,注重克服市场的缺陷和不足,解决市场不能解决的问题177.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或(2006年至2010年)》,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的主要举措是()。A.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B.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快科技教育发展和人才开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C.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现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外向型经济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178.社会进步是通过协调发展来实现的,是()的结果。A.改革、发展、稳定有机统一;B.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协调发展;C.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179.实现市场配置资源制度化的前提条件是()。A.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B.政府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C.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180.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走()的文明发展道路。A.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B.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C.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181.建设生态文明,主要途径和目标是()。A.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B.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C.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18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是什么?()A.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既重视经济增长指标,又重视环境资源指标;B.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C.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183.我国现阶段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抓好的战略任务是什么?()A.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B.发挥市场的杠杆作用,建立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C.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184.应当怎样认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之间的辩证关系?A.生产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活富裕是生产发展的结果,生态良好决定着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可持续程度B.生产发展是根本途径,只有生产力极大发展之后,国家才能有足够的财力物力促进人民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C.由于我国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国家应当把主要精力从发展生产转移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保护生态环境上来185.当前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的重点是()。A.制定大气环境质量达标规划和改善目标,加快老污染源的限期治理,关停不能稳定达标的重污染企业;B.加强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严禁向江河湖海排放工业污水C.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186.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说到底是()的问题。A.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B.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C.防治污染、建设良好生态187.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原则是()。A.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B.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C.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188.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方面,其任务是()。A.控制人口增长;B.提高人口素质;C.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189.应当怎样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A.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B.发展是硬道理,改革和稳定都要服从和服务于发展C.改革是动力,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建立和完善影响发展和稳定的体制机制;第五章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90.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A.统筹兼顾;B.全面协调可持续;C.以人为本191.统筹兼顾的基本内涵是什么?()A.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B.既要建设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又要建设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C.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192.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思想,即()。A.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B.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C.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19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五个统筹”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等“三个统筹”,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党关于统筹兼顾的思想。A.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B.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C.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194.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就是要()。A.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B.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C.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195.统筹城乡发展应贯彻的方针是()。A.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B.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C.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196.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引导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营造城乡各类经济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B.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C.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等197.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重要的是()。A.引导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营造城乡各类经济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B.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C.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有效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198.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求各地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A.发展有比较优势的能源和制造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立现代市场体系B.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C.相互促进、优势互补199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什么?()A.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B.形成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互动机制C.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200.在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中,中西部地区的优势是什么?()A.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优势;B.资源、市场和劳动力优势;C.资源、资金和政策优势201.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政府职能应更多地放到()等方面。A.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B.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C促进协调发展、加强制度建设、建设和谐文化、激发社会活力202.下列说法与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不相符合的是()。A.经济是社会的基础,经济增长就是社会发展的代名词B.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社会发展C.促进整个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整合,保证低收入人群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203.最先提出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文献是()。A.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意见》B.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C.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204.推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就是要()。A.把环境效益置于评价体系的首位B.充分考虑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C.在我国杜绝污染企业的生存与发展205.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首先就是要遵循自然规律,其原因在于()。A.人类始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永远不能征服自然.B.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之后,人们需要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C.如果违背自然规律,过度掠夺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环境,就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206.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求我们做到()。A.经济发展不能再对水、大气和土壤等资源造成污染B坚持开发优先,在经济进一步发展之后再来强化对森林、湿地、江河、海洋等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C发展经济要尊重自然规律,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能力和承受能力207.截至2007年底,我国的进出口总额已位居()位。A.世界第二;B.世界第三;C.世界第四208.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要()。A.修改国内法律法规中与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不一致的地方,实现与国际接轨B.在对外开放中求得发展,在不断发展中扩大开放C.使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向外资全部开放209.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思想,是()提出来的。A.邓小平;B.江泽民’C.胡锦涛210.标志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崭新阶段的事件是()。A加人世界贸易组织B.发起成立上海经济合作组织C.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211.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目的是()。A.进一步调动地方促进科学发展的积极性B.加强中央权威,维护法律尊严与统一C.既维护中央的统一领导,又更好地发挥地方积极性212.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职能定位分别是()。A.中央政府决定大政方针,地方政府贯彻落实B.中央政府承担整个国家的宏观管理职能,提供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同时履行对地方政府的监督职能和服务职能;地方政府承担中央宏观政策的执行职能和对本地区公共事务的相对独立的管理职能,提供地区性的公共产品C.中央政府负责宏观调控,地方政府负责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213.怎样准确把握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的关系?()A.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并重,优先考虑现实利益B.以现实利益为重,长远利益要建立在现实利益不断实现和积累的基础上C.以长远利益为重,现实工作必须为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214.下列关于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集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B.集体利益的实现要以保障大多数人利益为前提C.市场经济要求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国家和集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妨碍个人利益的实现215.把握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要求决策者()。A.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B.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利益的实现奠定物质基础C.努力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21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A.我国的发展和安全越来越受国际因素的影响B.我国发展的内外关联度进一步增强,各项工作的内外影响力进一步上升C.我国国际影响和营造外部环境的能力显著增强217.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要求我们()。A.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更好地处理我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B.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必考虑外部的风险和挑战C.把从战略高度运筹大国关系作为外交政策的基石218.关于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能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级领导干部需要关注国际形势,其他领导干部只需关注国内形势B.各级干部都要掌握国际社会的基本情况和有关国际问题的基本知识C.任何决策都要遵守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219.我们党处理国际事务的根本出发点和根本立场是()。A.始终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B.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察世界C.运用统筹兼顾方法,深刻认识国内大局和国际大局、内政和外交的紧密联系220.我国同世界各国发展经贸关系的出发点是()。A.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B.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增加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出口C.平等、互利、互惠221.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战略任务是()。A.积极培育和运用国家软实力,对内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增强国家亲和力和影响力B.积极主动地向世人介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C.展现改革开放、团结进取、平等友好、坦诚负责的良好国家形象222.树立新安全观要求我们注重维护()。A.非传统安全;B.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军事安全等多种安全;C.军事安全;223.建立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在于()。A.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B.不断深化多边安全合作,加强同各国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对话磋商C.发展大国间关系,妥善处理矛盾和分歧,努力构筑稳固和谐的大国关系格局224.宣传工作的“三贴近”是指()。A.贴近创新理论、贴近百姓生活、贴近困难群众B.贴近我国国情、贴近改革开放、贴近群众生活C.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225.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着力推进、重点突破。A.处理好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同社会可承受程度的关系B.兼顾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关系C.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226.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基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其目的是()。A.到问题最突出、条件最艰苦、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地方去了解实情B.通过调查研究,从中发现和把握规律性的东西,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解决好本地区本部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C.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227.关于调查研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调查研究就是要听会下的、听群众的,看问题和困难比较多的地方B.重视不重视调查研究、会不会调查研究,应该成为衡量一个领导干部政治思想是否成熟、工作作风是否扎实、工作方法是否科学的重要标志C.各级领导要带头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每年抽出一定的时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228.人民群众利益表达的主渠道是()。A.各级干部调查研究;B.新闻舆论;C.信访229.建立和完善群众利益诉求引导机制要求()。A.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破产关闭企业职工、高校毕业生、进城务工和被征地农民、退役军人的就业和安置工作B.引导群众合理、合法地实施利益诉求C.最大限度地控制新闻媒体的负面报道230.保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仅要事事落到实处,而且要()。A.建立和完善保护群众利益的制度机制B.建立健全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和有效的运行机制,认真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C.根据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确定政府工作的重点任务和目标,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第六章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231.从总体上看,我国还处于工业化的()阶段。A.低级;B.中级;C.中高级232.2006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A.35.9%;B.40.9%;‘C.43.9%233.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我国城镇化率到()年可望达到60%左右,届时将会超过世界平均水平。A.2010;B.2020;C.2030234.目前世界城市化率已经超过(),发达国家一般都在80%以上。A.50%;B.55%;C.60%235.()年世界城市化率将超过60%。A.2010;B.2020;C.2030236.(),从根本上决定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的限度。A.生产力的落后状况;B.技术的落后状况;C.民主建设的落后状况237.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的重要思想,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A.邓小平;B.江泽民;C.胡锦涛238.()以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严重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A.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B.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C.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239.()年9月,邓小平首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A.1978;B.1980;C.1982240.以()为标志,我们党开创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发展新时期,找到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A.“文化大革命”的结束;B.改革开放;C.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241.()以来,我们党在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科学判断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和时代发展特点的基础上,不断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A.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B.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C.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242.()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发展的新阶段新要求,提出了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A.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B.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C.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243.()报告提出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A.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B.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C.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44.()的论断,不仅是对我国基本国情的科学概括,也是对我国现阶段社会性质的科学判断,它是认识和解决我国当前一切重大问题的基本立足点,是制定党的纲领、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A.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B.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245.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代化建设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现在,()的目标已经提前实现。A.第一步;B.前两步;C.全部246.()根据新的形势,进一步细化了第三步的战略目标,提出了到2010年、建党10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100周年的发展目标。A.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B.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C.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47.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A.初步;B.完全;C.尚未248.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和()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各个领域的改革在继续推进。A.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B.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C.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249.我国农村除列入低保的()多万贫困人口外,还有几千万人处于低水平温饱状态。A.2000;B.5000;C.8000250.我国列入城市低保范围的贫困人口有()多万人。A.1500;B.2000;C.4000251.由于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农村发展保持良好势头。A.有所减少;B.大幅减少;C.全部取消252.2006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才刚刚超过()美元。A.1000;B.1600;C.2000253.()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A.2004年;B.2005年;C.2006年254.至2007年底,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A.40%;B.50%;C.60%255.2005年东中西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24905元、11930元、()元。A.7809;B.8290;C.9280256.2006年,我国居民消费率降到(),成为历史上的最低点。A.52%;B.36%;C.24%257.我国现有的13亿人口的形成就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先是上个世纪()年代的超常规增长,后来是70年代末开始的人口计划生育。A.50、60、70;B.60、70;C.70258.我国人口还在以年均800万~1000万的速度增长,预计到本世纪中叶将达()。A.14亿;B.16亿;C.18亿259.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的快速增长。A.8.7%;B.9.7%;C.10.4%260.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是2002年的()倍。A.1.5;B.2;C.2.5261.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改革开放开始时的()美元,达到现在的2000多美元。A.126;B.168;C.226262.即使到2020年,按7%至8%的年均增长率计算,考虑到人口增长等因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接近4500美元,这与1999年的上中等收入国家()美元的平均水平仍有差距。A.4900;B.5000;C.5200263.()明确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A.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决议;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C.《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264.()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以此为基础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A.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B.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C.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265.()再次强调我国仍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指出了把握这一基本国情的极端重要性,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进程、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A.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B.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C.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66.我国有13亿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2%;人均耕地面积为1.39亩,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A.40%;B.50%;C.60%267.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005年是2.23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的比例约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位于世界110名之后。A.5%;B.10%;C.12%268.按世界银行标准,我国贫困人口数量居世界第()位。A.一;B.二;C.三269.我国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利用资源的情况是:消耗每吨能源实现的GDP为世界平均水平的()。A.30%;B.40%;C.50%第七章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270.()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A.党的基本纲领;B:党的基本路线;C.党的基本方针27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A.兴国之要;B.立国之本;C.强国之路272.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坚持改革开放273.我们党第一次把对现代化建设目标的认识从富强、民主、文明三大目标扩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大目标是在哪次会议上?()A.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B.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C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7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核心是()。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B.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坚持人民民主专政275.如何评价四项基本原则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作用?()A.四项基本原则决定、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四项基本原则是团结稳定的环境和秩序的保证;有四项基本原则作保证,才有统一意志和统一行动B.四项基本原则决定、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有四项基本原则作保证,才有统一意志和统一行动C.四项基本原则是团结稳定的环境和秩序的保证;有四项基本原则作保证,才有统一意志和统一行动276.四项基本原则是(),是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A.兴国之要;B.立国之本;C.强国之路277.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A.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278.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A.基本纲领;B.基本路线;C.基本方针27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A.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矛盾B.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8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它是()。A.从新中国成立到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B.从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到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C.从20世纪50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281.对外开放是()。A.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长期的政策B.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全面的开放C.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长期的政策;全面的开放28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必须()。A.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理直气壮地运用人民民主专政,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左”的僵化思想B.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理直气壮地运用人民民主专政,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左”的僵化思想;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内容C.理直气壮地运用人民民主专政,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左”的僵化思想;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内容283.邓小平曾指出,改革是()。A.决定中国命运的一着;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B.决定中国命运的一着;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C.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284.我国对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关于这些探索,最全面准确的说法是()。A.毛泽东曾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分为不发达社会主义与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使用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B.毛泽东曾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分为不发达社会主义与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使用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正式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使用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正式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285.“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的关系包括如下几个方面()。A.改革开放为四项基本原则提供了新的时代内容;四项基本原则为改革开放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两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B.是确保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两大支柱;改革开放为四项基本原则提供了新的时代内容;四项基本原则为改革开放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C是确保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两大支柱;改革开放为四项基本原则提供了新的时代内容;四项基本原则为改革开放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两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286.改革开放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A.兴国之要;B.强国之路;C.立国之本28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这样几层含义()。A.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制度缺乏客观必然性;尚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需要补资本主义的课;尚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尚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88.()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进行了新的论述,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础。A.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B.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C.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289.关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原因,最准确的说法是()。A.党的基本路线反映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决定的;它是党的代表会议通过并写进了决议的B.党的基本路线反映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决定的C.党的基本路线反映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它是党的代表会议通过并写进了决议的290.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A和平与发展;B战争与革命;C科技与创新291.邓小平在视察南方谈话中指出: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A.科技;B.文化;C.经济292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互相依存和互相促进的,稳定是()。A.前提;B.目的;C.动力293.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放在首位的是()。A.组织建议;B.思想建设;C.作风建设294.邓小平曾指出,决定中国命运的一着是()。A.惩治腐败;B.发展生产力;C.改革开放295.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中最具有远见卓识的伟大创举,最富有实践效应的重要内容是()。A.提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B.建立经济特区;C.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296.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的基本要求有()。A.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民主集中制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民主集中制297.我国的国体是()。A.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298.()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A.解放思想;B.改革开放;C.科学发展299.我国的改革是()。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B.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C.仅限于经济体制改革300.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指()。A.是否有利于社会稳定、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B.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C.是否有利于社会稳定、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301.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A.改革开放;B.快速发展;C.与时俱进302.改革开放使我国成功实现了哪两大历史转折?()A.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从工业化到信息化;B.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C.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城镇化到国际化303.改革开放是(),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A.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B.促进当代中国发展的重要因素;C.推动当代中国进步的重要原因304.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A.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路线;B.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305.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的基本路线。A.以社会建设为中心;B.两手抓,两手都要硬;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306.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反对一切“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A.激进主义;B.“左”;C.机会主义307.改革开放处在攻坚阶段,就是要()。A.按照发展是硬指标、改革是软任务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B.以更大的决心加快推进改革,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C.放慢改革开放步伐,防止出现大的失误308.加快推进社会建设,必须优先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A.教育;B.经济;C.科技309.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就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收入”。A.灰色;B.劳动;C.财产性310.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的开放战略。A.互利共赢;B.优势互补;C.求同存异311.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A.改革开放;B.快速发展;C.与时俱进312.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A.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B.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C.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313.改革开放作为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B.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打破一个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C.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破一个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314.《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160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A.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与统治阶级的意志相符合B.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C.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与统治阶级的意志相符合315.新时期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第八章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16.()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A.社会和谐;B.共同富裕;C.经济发展3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A.政治协商;B.民族区域自治;C.党的领导318.()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取向。A.司法公正;B.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C.人民幸福31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A.民生问题;B.缩小贫富差距;C.建设先进文化320.()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基本保障。A.加快经济发展;B.改善人民生活;C.加强法制建设321.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是()。A.满足社会公共需要;B.增加国库收入;C.满足国家基本建设322.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应该实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A.累进式;B.平均式;C.综合与分类相结合323.()是实现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安全阀”。A.社会保障制度;B.国家安全制度;C.市场准入制度324.为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社会保障,要发挥()的重要作用。A.商业银行;B.大型企业;C.商业保险325.社会建设的重点是()。A.社会保障;B.医疗保险;C.改善民生326.社会管理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是()。A.以人为本;B.协调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摩擦和冲突;C.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327.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28.()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A.社会和谐;B.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C.人民幸福329.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发挥人民()精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A.艰苦奋斗;B.团结一致;C.首创33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扩大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A.均等化;B.现代化;C.私有化331.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坚持把()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A.体育;B.医疗;C.教育332.加强教育工作,应该把()放在首要位置。A.思想道德素质;B.身体素质;C.文学素养333.推进教育改革创新,要推进教育教学与()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A.课外活动;B.技能培养;C.生产劳动334.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必须促进以()带动就业。A.发展;B.创业C.创新335.实现社会和谐,必须把()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A.改善民生;B.扩大就业C.促进发展336.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必须大力发展()密集型产业。A.资金;B.技术;C.劳动337.以()带动就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重大方针。A.发展;B.创业;C.创新338.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要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政策,运用财税、金融政策,放宽()限制。A.市场准入;B.环保标准;C.资格认证339.要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要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制度。A.技能培训;B.就业援助;C.就业指南340.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进一步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参与分配的制度。A.数量;B.质量;C.贡献341.目前我国许多分配不公问题产生于()领域A.初次分配;B.再分配;C.垄断行业342.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A.入股分红;B.资本利息;C.劳动报酬343.要正确运用()手段,使过高收入者的一部分收入由国家集中用于再分配。A.财政;B.价格;C.税收344.坚决取缔非法收入,要引入竞争机制,规范()收入。A.私营企业;B.集体企业;C.垄断行业345.要促进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规范化,完善()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A.社会统筹;B.社会参与;C.社会募捐346.把解决住房问题摆在重要位置,要加快建立适应全体居民需要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特别要健全()制度。A.经济适用房;B.廉租房;C.集资房347.创新社会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要坚持()。A.科学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48.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要完善()。A.司法制度;B.律师制度;C.信访制度349.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活动,改革和加强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A.严打;B.平安创建;C.和谐建设350.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要坚持以()为中心。A.文化建设;B.经济建设;C.社会建设351.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要坚持把()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A.加强社会保障事业建设;B.推进医疗体制改革;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52.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决定上层建筑A.经济基础;B.社会存在;C.社会意识353.社会主义基本()为社会和谐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使社会和谐从理想的追求变为现实的可能。A.社会制度;B.文化制度;C.经济制度354.社会和谐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方面的根本要求。A.经济发展;B.价值取向;C.文化建设355.构建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A.科学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56.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着力点是()。A.不断改善人民生活;B.加快经济体制改革;C.促进文化制度改革第九章继续深化改革开放357.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沿着()的改革方向,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A.社会主义和谐社会;B.社会主义先进文化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58.()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A.改革开放;B.和谐社会;C.市场经济359.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A.社会和谐;B.改革开放;C.市场经济360.()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A.社会和谐;B.改革开放;C.市场经济361.()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A.旧民主主义;B.资本主义;C.新民主主义;362.以()为开端,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当地展开了。A.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B.中央工作会议;C.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363.以()为标志,我们党开创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发展新时期,找到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A.社会和谐;B.改革开放;C.市场经济364.邓小平在()开幕词里,首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A.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B.中央工作会议C.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365.()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A.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B.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C.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366.()明确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B.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C.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367.()制定了我国跨世纪发展战略,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A.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B.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C.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