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_第1页
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_第2页
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_第3页
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_第4页
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投标方案目录TOC\o"1-3"\h\u5651第一章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 1219352第一节项目背景分析 1222486一、康复服务定义 1217062二、康复服务的主要内容 1220937三、残疾人康复服务方式 1331514第二节残疾人康复服务现状 1627308一、残疾人康复服务发展现状 1719024二、残疾人康复服务存在的问题 193463三、康复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195608第三节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现状 2323908一、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现状分析 238453二、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规范提升建议 245138第二章项目整体服务方案 287308第一节项目整体设想及策划 2819440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2823105二、康复服务内容 2913575第二节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原则及内容 3016890一、基本原则 3030719二、工作内容 3124899三、实施步骤 3323987四、其他要求 3628953第三节项目的组织实施计划 3718547一、项目的组织实施安排 3719126二、项目的实施进度计划 3713355三、项目实施的内部保障机制 3819327第三章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 3923829第一节组织机构概况 3927024一、组织概况 3926777二、组织结构图 421404第二节人员配备及部门职责 442695一、康复部工作职责 4411067二、康复部各岗位职责 4512501三、财务部职责 5517243四、安保部职责 5621115五、档案部职责 5832499六、办公室职责 598757第四章项目人员管理及培训 6123524第一节整体培训方案 6111299一、总体目标 6119567二、原则与要求 6123973三、培训分类 629254四、员工培训操作流程 6512520第二节培训组织程序 7115811第三节人员培训 7710355一、培训管理 77351二、培训方式 7824709三、培训计划 806275四、培训内容 8030379五、培训实施 8130329第五章康复机构规划建设标准 8225134第一节建设指导原则及内容 8228641一、指导原则 8223998二、康复机构管理和职能 8229434第二节建设标准 8327588一、总则 836425二、选址和规划布局 8318028三、规模和功能 8326924四、机构管理 8424758第三节各类康复机构建设要求 8531464一、听力残疾康复机构建设 852383二、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建设 8826836三、肢体残疾(脑瘫)儿童康复机构建设 911288四、孤独症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建设 9312119第四节机构管理制度 9626140一、行政管理 9618789二、业务管理 9620143三、信息管理 978078四、人事管理 9738五、财务管理 9817524六、设备管理 9826175七、后勤管理 984589八、安全管理 991059九、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995228十、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建设 1036851十一、康复业务场所要求 10324153第六章项目拟投入的设施设备 10523347第一节物资装备计划 10527523一、物资配备目标 10519692二、物资装备的原则 10515572三、残疾儿童康复训练设备的组织 1063870第二节残疾儿童主要康复设备清单 10722252一、康复运动区 1075487二、认知、言语、作业疗法区 10925169三、感觉统合疗法区 11217373四、水疗、熏蒸区 11325166五、理疗区 11410920六、康复评定区 11524518七、行政办公用品 11627229八、护卫、消防装备计划 1163958九、清洁工具 11718819第七章康复服务训练方案 11830594第一节视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方案 1184223一、视力残疾相关概述 11830281二、视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要求 1209628三、康复训练的目标与内容 12423745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方案 12829283五、视力残疾儿童的评估 1358444第二节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方案 1399381一、智力残疾儿童相关概述 1394478二、康复服务要求 14312518三、康复服务训练方案 14630855四、智力残疾儿童评估 16426889第三节肢体(脑瘫)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方案 17122152一、相关概述 17120841二、康复服务要求 17521846三、肢体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方案 17828622四、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方案 18625048五、康复训练评估 19627349第四节听力语言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方案 2002114一、相关概述 20017856二、康复服务要求 20220258三、康复训练方案 2069179四、康复训练内容 20828609五、康复训练评估 2126092第五节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方案 21832426一、相关概述 21826241二、康复服务目标及原则 22027993三、康复服务要求 2228874四、康复服务方案 22522105五、康复训练评估 23627866第八章质量及承诺保证措施 24120315第一节服务质量保证体系 24117855一、总体要求 2416416二、康复服务质量保障体系 2432836第二节服务承诺 244717一、投诉处理 24515681二、卫生清洁 24518492三、公共秩序 24523225四、公共设施日常维护 2458616五、设备管理 24618332六、消防系统 24617323七、给排水系统 24711054八、供电系统 24812612第二节影响康复服务质量提升因素 24914868一、康复专业人才紧缺 2497070二、康复医学科功能未到位 24923424三、社区中缺少康复服务 2499488四、临床康复科研素质不高 25018604第三节康复服务质量保证措施 25018719一、康复服务质量管理社会化 25031110二、康复服务质量管理制度化 2501351三、康复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化 25116532四、康复服务质量信息及时化 251363五、康复服务质量控制过程规范化 25131582六、树立良好医德医风,优化现有学科体制 25123054七、加快康复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524757八、寻找多种途径培养康复人才 25231919第九章档案管理 2533842第一节档案资料管理工作要求 253785一、档案资料管理工作内容及要求 2543835二、档案资料过程管理 25414187第二节档案管理职责及制度 2563139一、康复服务档案管理员岗位职责 25619249二、档案管理制度 2577737三、档案保密制度 25823831四、档案借阅制度 259586五、档案鉴定销毁制度 2604157六、档案统计制度 26017648第三节档案管理的意义及内容 26117828一、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档案形成的意义 26130673二、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档案管理的内容 26321083第四节档案管理具体措施 2661469一、档案的构建与分类 2668197二、利用档案做好研究工作 26631635三、做好档案保密工作 26721162四、构建和落实档案借阅制度 2675462五、加强组织管理 2689710六、残疾儿童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 2686400七、构建电子化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档案 2691317第十章应急事件处理预案 2715333第一节应急疏散预案 27115580一、制定应急疏散预案的目的 2711334二、应急预案管理主体及职责 27122987三、应急疏散小组及职责 27218003四、应急物资准备方案 27510325第二节应急事件处理制度 2786189一、目的 2788445二、适用范围 27928601三、职责 27912657四、程序 27926161第三节应急工作原则 2813879一、总体原则 28124531二、应急处置原则 28126521第四节各类应急事件处理预案 2823478一、火灾处理应急预案 2829122二、水浸/跑水应急预案 29018854三、突发停电应急处理预案 29424207四、停水应急预案 2993239五、电梯困人应急预案 30430425六、高空坠物应急预案 30827140七、地震应急处理预案 3123502八、防疫应急处理预案 31813279九、防汛(暴雨)防强风应急处理预案 32413227十、扫雪除冰应急预案 32911101十一、触电应急处理预案 33213428十二、有限空间事故应急预案 3362140十三、停车收费系统故障应急处理预案 34216401十四、门禁道闸系统使用异常应急处理预案 34415320十五、交通意外应急处理预案 34826685十六、发现可疑物品、爆炸物品应急处理预案 35210896十七、发生盗窃、抢劫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35622785十八、护理行为过失应急预案 36018850十九、康复意外紧急处理预案 36112113二十、发生自杀或企图自杀应急处理预案 3625434二十一、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3679618二十二、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救援处置程序 36922918二十三、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救援处置程序 369温馨提示:本方案目录中的内容在word文档内均有详细阐述,如需查阅,请购买后下载。说明一、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详情可见本文第一章。二、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项目整体服务方案”详情可见本文第二章。三、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详情可见本文第三章。四、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项目人员管理及培训”详情可见本文第四章。五、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康复机构规划建设标准”详情可见第五章。六、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项目拟投入的设施设备”详情可见本文第六章。七、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康复服务训练方案”详情可见本文第七章。八、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质量及承诺保证措施”详情可见本文第八章。九、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档案管理”详情可见本文第九章。十、如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要求“应急事件处理预案”详情可见本文第十章。编制依据一、项目招标文件、补遗及设计文件等相关资料。二、国家现行技术规范、标准及有关的技术资料、规范、规程及技术标准。三、依照有关主要法律、法规:(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二)其他法律法规。四、行业规范、标准。(以下内容根据招标文件及项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第一章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第一节项目背景分析一、康复服务定义康复服务是指在政府领导下,通过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充分利用现有的康复资源,针对残疾人的基本康复需求而提供的经济、有效、及时、方便的综合性服务,旨在帮助广大残疾人改善参与社会生活的自身条件,实现全面康复的目标。二、康复服务的主要内容康复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康复医疗、训练指导、心理疏导、知识普及、残疾人及其亲友培训、辅助器具服务和咨询、转介服务等多个方面的内容。1.康复医疗服务根据残疾人的功能障碍状况、康复需求及家庭经济条件,依托康复医疗机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主(站)和有条件的农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采取直接服务、家庭病床和入户指导等形式,为残疾人提供低偿或无偿的诊断、功能评定、康复治疗、康复护理和转诊服务等。2.训练指导服务在康复医疗机构、基层康复站或残疾人家庭,为需要进行康复训练的残疾人制订训练计划、传授训练方法、指导使用矫形器和制作简易训练器具、评估训练效果。3.心理疏导服务通过了解、分析、劝说、鼓励和指导等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方法,帮助残疾人树立康复信心,正确面对自身残疾,鼓励残疾人亲友理解、关心残疾人,支持、配合康复训练。4.知识普及服务为残疾人及其亲友举办知识讲座,开展康复咨询活动,发放普及读物,传授残疾预防知识和康复训练方法。5.辅助器具服务根据各类残疾人的需要,提供辅助器具信息、选购、租赁、使用指导和维修等服务。6.咨询、转介服务掌握当地康复资源,根据残疾人在康复医疗、康复训练、心理支持、辅助器具以及在全面康复领域等方面的不同康复需求,联系有关机构和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咨询转介,做了登记,进行跟踪服务。三、残疾人康复服务方式(一)康复服务方式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依托社区康复训练服务网络,根据残疾人的不同康复需求和实际条件,采取集中、分散、上门指导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向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康复服务的主要途径有:1.机构康复服务为福利院、敬老院、残疾儿童寄托所、康复机构等单位较集中的残疾人提供服务。2.延伸服务医疗单位、康复机构、社区服务中心等向周边地区残疾人提供有计划的辐射服务,如家庭病床、包户服务等。3.残疾人工作者经常性服务为残疾人提供服务,是残疾人工作者的职责和义务,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及时有效地提供直接或转介服务。4.融入其他部门的服务利用卫生、民政、教育计生、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开展的活动,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5.利用社会公益活动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通过“助残日”、“爱耳日”、“爱眼日”、“精神卫生日”、“碘缺乏日”等活动提供康复服务。6.组织人员不定期上门服务组织小分队、指导小组深入社区、家庭,为残疾人提供灵活多样的康复服务7.利用传媒提供的康复服务利用电视、广播、热线电话、杂志、报刊墙报、宣传读物、音像制品等多种渠道,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二)康复需求调查由县(市、区)残联牵头,协调卫生、民政、教育、统计、妇联、计生等部门,负责组织和指导康复中心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工作。对参加调查的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入户调查内容、表格填写和统计汇总等方面的知识和方法;街道、乡镇残联组织医务人员、教师、志愿者、残疾人工作者、社区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人员,深入残疾人家庭进行康复需求调查,掌握残疾类别、残疾程度和康复需求等情况,认真做好登记工作。要求筛查出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占当地残疾人总数的X%以上(即康复需求筛出率为X%)。(三)社区康复资源调查开展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的地区,要了解和掌握当地现有的康复资源,包括隶属各部门和社会兴办的医院、康复机构、特教学校、幼儿园、心理咨询部门、福利院(所)和残疾人辅助器具供应等单位数量、分布、业务范围、设备设施、技术人员等情况,以有效利用资源,满足残疾人对康复训练服务的实际需要。(四)向残疾人提供康复医疗服务根据残疾人的功能障碍状况、康复需求及家庭经济条件,在康复医疗机构、基层康复站或采取家庭病床、上门服务等形式为残疾人提供低偿或无偿的诊断、功能评定、康复治疗、康复护理、家庭康复病床和转诊服务等。(五)向残疾人提供训练指导服务向残疾人提供训练指导,主要是指根据残疾人的功能障碍状况、康复需求和家庭条件等情况,在康复医疗机构、基层康复站或残疾人家庭,由康复人员对残疾人进行功能评定,制定训练计划,指导并开展康复训练,评估训练效果,同时指导正确使用矫形器,制作简易康复训练器具等。(六)向残疾人提供心理疏导服务通过谈心、劝说、开导等方法,解除或减少残疾人的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障碍,使其能够正确面对自身残疾,树立自信、自强的信念和生活的勇气;鼓励残疾人走出家庭,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文艺、体育和其他各种社会活动;帮助残疾人解决家庭面临的各种困难,融洽家庭关系,使残疾人的亲属理解、关心残疾人,并积极配合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第二节残疾人康复服务现状残疾人康复服务权作为残疾人的一项基本权利应得到充分落实与保障,但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健全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在现阶段国家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大力开展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背景下,残疾人康复服务相关研究理应得到重视。通过梳理我国残疾人康复服务的发展现状,发现并总结目前我国残疾人康复服务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在借鉴国际康复服务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残疾人康复服务的相关政策建议,进一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一、残疾人康复服务发展现状(一)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的快速发展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起步于新中国成立后,在改革开放后得到进一步发展。XXXX年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完成后,国家对残疾人基本情况和需求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为明确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目标与方向。与此同时,残疾人康复服务作为保障残疾人人权,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构面也被纳入了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规划之中。此后,康复服务项目逐步丰富,残疾人受益范围日益扩大,服务机构与从业人员不断增多,残疾人康复服务需求意识也呈现提升趋势。(二)康复服务项目地与覆盖面不断扩大我国组织化、规模化的残疾人康复服务经过近XX年的发展,现已形成重点工程与社区康复相结合,残疾康复与家属培训同步推动的残疾人康复服务新格局,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我国康复服务项目不断充实与丰富,康复服务覆盖人群和范围也不断扩大。1.残疾康复服务项目不断增多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有限,因此在残疾人康复服务起步阶段,国家仅能从残疾人实际需求出发开展有限的三项抢救性康复工作,即白内障复明手术、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手术和聋儿听力语言训练。随着经济发展、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社会保障力度加大,残疾人康复服务项目随之扩展。XX期间,我国康复服务已由最初的三项发展成为包含有精神病防治康复、智力残疾康复、辅助器具适配与供应服务、视力残疾康复、肢体残疾康复、听力语言残疾康复等六个类别若干项目在内的覆盖各类残疾人的社会化康复服务体系。康复服务内容进一步丰富,除为残疾人本人提供的康复服务项目不断增多以外,还开辟了残疾人家属康复培训等新领域。2.残疾人康复覆盖面逐步扩大受康复资源不足、残疾人自身经济条件有限等因素制约,我国康复资源在城乡之间以及不同群体中分布不均,城市低收入残疾人和农村残疾人享受的康复资源有限。因此,《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中提出了“实施重点工程与提供普遍服务相结合”的要求,国家在集中力量推进重点康复工程的同时,把社区康复作为普及残疾人康复服务、改善残疾人贫困问题的一种战略加以实施。为促进城乡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开展,近年来,从中央到各级地方政府对社区康复体系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逐步加大,更为关注城市贫困残疾人和农村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三)康复组织体系的发展与完善自XXXX年广泛联系各类残疾人,协助政府开展残疾人康复、就业以及教育等工作的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组建伊始,我国康复服务组织体系经过近XX年的发展,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不断变革与完善,逐步形成了囊括有组织管理网络、专业技术指导网络以及专业服务提供网络在内,以政府为主导、社会为基础、有关部门与残疾人联合会各司其职的组织体系。二、残疾人康复服务存在的问题1.康复机构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康复机构建设还没有纳入社会规划建设大盘子,还没有形成康复网络,特别是乡、村康复机构不健全,有的没有发挥作用。2.康复工作人员、残疾人工作者缺乏实际经验和应用技术,康复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的不够,制约了康复工作的开展。3.总体工作不规范,大部分没有建档立卡,而建档立卡的,大多填写也不准确、不翔实。4.加大康复工作宣传力度,使“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意识和理念深入人心,形成全社会的共识。5.城区社区康复资源还没有充分利用。6.康复经费短缺,制约了康复工作的开展。7.残疾预防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三、康复工作的对策与建议根据XX市康复工作的实际和日益扩大的残疾人康复需求状况,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康复工作的认识与领导,把残疾人康复工作当作残疾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通过不断创新,逐步形成康复工作规范化、日常化,力争达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康复工作的长效机制。1.进一步加强康复机构建设,把康复工作纳入社会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险大盘子康复工作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永恒主题。要做好康复工作,必须加强康复机构建设,逐步健全康复网络。一是加大力度,协调工作,建县残疾人康复中心,成为XX市康复工作的龙头。二是建立县、乡、村、户四级联动机制,依托县、乡、村卫生院建站布点,形成康复服务网络,即县培训、乡指导、村服务、家庭训练。做到立足乡镇,服务到户,训练到人。2.整合社会资源,构建立体医疗网络要针对康复工作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的特点,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整合社会资源,逐步建立“康复不出村,常规治疗不出乡镇,康复手术不出县”的立体康复网络。把各种康复诊室、针灸、推拿、按摩等纳入社会康复资源,把康复融入传统医学之中,同时开展教育、职业康复等方面的服务,以满足各类残疾人的多元化康复需求。3.进一步探索把残疾人康复纳入城乡基层卫生服务的新路子要在社区建设和农村乡镇卫生改革过程中,进一步把残疾人康复融入城乡卫生服务计划,纳入全科医疗卫生服务内容,使其与预防、医疗、保健教育等融为一体,与城乡服务站同建一个结构适宜、功能完善、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经济有效的工作体系。4.加强康复队伍建设,加大康复知识普及力度由于康复工作处于初创阶段,尤其在农村,知识少,技术缺,直接影响康复质量和效果。因此,一方面要立足长远,选定康复员。农村要结合乡村医疗改革,选定经过培训的,考试合格的,由卫生部门认定并发给乡村医疗执业执照的医生担任康复员,并加大培训力度,尽快提高业务素质,同时,还要加强对基层残联专兼职人员的培训,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另一方面,采取举办培训班,散发康复资料,利用广播、电视讲话等各种形式,大力普及康复知识,将残疾人康复知识纳入健康教育之中,发放康复知识和康复训练科普读物,使康复对象能掌握简单的康复方法,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5.进一步加大资金争取力度残疾人康复的每一项工作都需要经费支持,我们要加大力度,多方筹集资金。一是在机构建设上,采取投资主体多元化,以财政投入为主,以社会投入为补充,以社会福利型康复机构为骨干,以社区康复为基础,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各类康复机构,形成康复服务载体公有和非公有共存,政府行为、社会运作并举的康复网络。二是在具体康复工作中,要多作细致工作,争取财政支持,保证康复资金足额到位。三是发挥残联社会化工作优势,多方筹集资金。6.积极协调卫生健康、妇幼、公安、交警等部门,加大宣传力度,以减少和预防残疾的发生,一是开展妇幼保健服务和新生儿筛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以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的发生。二是协调卫生部门加强执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建设,合理用药,使药物致残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三是加强与交通公安部门的联系,加大交通法规宣传的力度,逐步形成人人遵守法律法规的守法意识,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的发生,以减少事故致残的可能。康复工作是残疾人事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残疾人补偿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残疾人的基本需求。帮助残疾人提高社会参与能力、实现人的价值,康复一个,解放一家,惠及一片。因此,我们要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发展的观念统揽全局,用务实的观念扎实工作,用创新观念促进发展,牢牢树立科学发展观,为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努力。第三节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现状我国残疾儿童数量庞大,受统计口径和路径等因素影响,基本数据差距较大。依次为:多重残疾、肢体残疾、言语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和精神残疾。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残疾儿童的绝对人数在世界上是最多的。康复实践表明,0-6岁是各类残疾儿童康复的黄金时期,这一年龄阶段的康复训练的效果最佳,因而被称为抢救性康复。因此,探讨残疾儿童的康复服务现状分析与规范提升有其特殊意义。一、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现状分析1.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服务机构数量少,服务人数有限目前,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机构数量少,加之听障儿童与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通常需要一对一式的专业训练,师生比较高,实际上能够得到康复训练的残疾儿童数量很少。2.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服务机构绝大多数集中在城市尤其是省会等大城市中,县一级的机构较少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服务机构不仅数量少,而且绝大多数集中在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中,县一级的机构较少。在县一级,即便有特殊儿童的服务机构,也常常因为资金问题、设施设备问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问题等面临发展的困境,而残疾儿童的家长对这些机构的信任度往往较低,他们宁愿背井离乡带着孩子到大城市中的机构进行训练,进一步加大了治疗和康复训练费用,其中有的家长为了陪同孩子做训练不得不丢掉工作,给残疾儿童家庭造成难以承受的经济负担。3.民办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服务机构获得的政府支持单薄、发展不够充分受政策和观念等因素的影响,除了个别民办非营利机构外,绝大多数的民办非营利机构从政府那里得到的支持较少,运营经费短缺是这些机构所当前和今后面临的最大难题。同时,康复医疗人力资源的供给不足也是制约民办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服务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此外,部分公办儿童康复训练服务机构的设施与设备投入仍然不足。主要面临着场地空间资源狭小、缺少治疗与训练急需的康复设备器材问题。二、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规范提升建议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的重要部署,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意见》,持续改善残疾儿童康复状况、减轻残疾儿童家庭负担,进一步规范提升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质量,促进残疾儿童全面发展。现就0-6岁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规范提出以下建议。(一)孤独症谱系障碍、智力障碍儿童康复服务规范建议1.目前部分康复服务机构内儿童康复科未配置保育员等康复辅助工作人员,建议督导专业康复服务机构配齐配全专业技术人员,同时兼顾好康复支持服务人员的配备。2.建议康复服务机构内儿童康复场所规模要求、安全与应急等应参照康复中心相关管理条例办法规定,同时要强化对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及支持服务人员的相关培训工作。3.建议康复服务机构内儿童康复科配置保育员等康复辅助工作人员应持有“托幼机构从业人员健康合格证”,并由其所在的康复服务机构体检科出具体检报告。4.康复服务机构内的教师岗位资质应为幼儿教师资格,目前部分教师持有的都是小教资质,建议适度降低教师岗资质门槛。5.残疾儿童康复类别分为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康复服务机构有住院儿童和门诊儿童两类,其中每类儿童中既有半天上幼儿园的、又有半天做训练的,建议明确界定全日制与非全日制。6.部分康复服务机构服务环境、场地总面积和人均面积达标有困难,建议统筹考虑降低相关要求。7.康复服务机构实现在岗教师与在训儿童人数配比达标存在困难,建议相关部门加速扩增康复服务机构相关教师岗位,保证康复训练质量。8.儿童全日制服务每天的训练总时间和分项时间要达到规定的时间,压力较大。一方面,仅靠资助经费,每月大概XXXX元,折合科室训练内容,所给予的训练时间达不到;另一方面,享受救助儿童再加自费训练项目,课程时间安排加到一起也很难达到规定的时间,建议放宽康复训练的时间限制。9.儿童康复训练每年训练时间不少于X个月,。如果可以分别累计,那因生病等原因中间有间断,一年内达不到X个月,建议将下一年训练延续累计到够X个月时间。10.建议明确界定康复服务机构融合活动的方式,内容等。11.部分康复服务机构儿童康复科室内为儿童开展评估的工具较为有限且评估次数较少,建议帮助康复服务机构尽快规范评估工具的种类、使用及合理科学的次数。(二)低视力儿童康复服务规范建议1.建议提高视力康复服务机构准入门槛,从业人员严格专业技术职务与岗位匹配标准,全面规避风险,深度把控医疗康复质量。2.建议能放宽低视力儿童的康复救助年龄限制条件。3.建议将康复服务机构的视力康复科业务属于门诊康复纳入医保。4.当前,低视力儿童救助经费补助标准相对偏低,建议进一步加大救助的经费投入力度。(三)肢体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规范建议1.建议严格把控康复治疗技术人员的学历限制,康复治疗技术人员应为大专及以上学历,康复治疗学专业,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2.康复场地设置方面,作为三级康复机构,场地设置较紧张,要达到各个训练室的面积要求确实比较困难,建议适度缩减有关面积要求。3.目前,康复服务机构内训练档案均已采用电子档案,纸质版的训练档案如无保存必要,建议将用于档案存储管理的房间用于开展康复训练。4.康复训练月汇总表中除所列的康复训练外,实际康复训练过程中大多数患儿还需要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各种器械及理疗等,这些训练内容是否也要列入汇总表中,建议给予明确的规定。第二章项目整体服务方案第一节项目整体设想及策划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着力保障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需求,努力实现残疾儿童“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使残疾儿童家庭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二)工作目标通过挖掘和利用康复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探索出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的管理模式、经济实用的康复技术、科学有效的评估系统,建立起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工作的长效机制,使广大残疾人在基层直接享受康复训练与服务的工作得到稳定持续发展。1.听力语言残疾儿童为X名聋儿重建听力,植入人工耳蜗并提供X学年的康复训练经费 (包括配发人工耳蜗产品X套,XXXXX元术前检查、手术及术后X次调机费,术后X学年XXXXX元康复训练经费);为X名贫困聋儿配发助听器(包括为每名受助人提供X台全数字助听器,免费验配和X年内的调试;提供X学年XXXXX元康复训练经费);为XX名已佩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的聋儿每人提供X学年XXXXX元康复训练经费。2.肢体残疾儿童为X名肢体残疾儿童实施矫治手术并提供康复训练经费、装配矫形器。3.脑瘫儿童为X名脑瘫儿童提供康复训练经费、装配矫形器,给予每人XXXXX元的康复训练和矫形器装配补贴。4.孤独症、智障儿童为X名孤独症儿童和X名智障儿童每人提供XXXXX元康复训练经费。5.辅助器具为X名残疾儿童装配假肢矫形器,每人补贴XXXXX元;其中零部件及材料费占X%,制作费(诊断评估、制作和适应性训练)占X%。为XX名残疾儿童适配辅助器具,每人补贴XXXX元;其中产品购置费占X%,评估适配费(残疾现状评估、辅助器具适配、家长培训、适配教材等)占X%。二、康复服务内容(一)视力残疾儿童:眼科手术(包括白内障、青光眼、斜视、眼睑疾病、角膜疾病、结膜肿瘤疾病等)、低视力视功能训练、低视力助视器验配。(二)听力残疾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助听器适配、听觉言语康复训练。(三)言语残疾儿童:发声功能和嗓音、言语康复训练及辅助器具适配。(四)肢体残疾儿童:矫治手术(包括术后调整外固定、外固定拆卸)、康复训练(包括术后外固定佩戴中和拆除后的康复治疗、运动功能、转移功能、认知能力、言语交流、日常生活能力、社会参与能力等)及辅助器具适配。(五)智力残疾儿童:认知、语言交往、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领域的康复训练。(六)孤独症儿童:认知、情绪及行为管理、社交能力、生活自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等领域的康复训练。第二节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原则及内容一、基本原则1.以残疾儿童的基本需求为重点从残疾人基本康复需求出发,兼顾多样性康复需求,紧紧围绕覆盖面广、时效性强、残疾人迫切需求的康复项目开展工作。同时创造条件逐步满足残疾人高层次、多样性的康复需求。2.坚持社会参入与卫生院相结合的社会化工作方式以卫生院为主导,各卫生服务站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协调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共同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3.实施重点残疾人群(儿童)康复与社会力量相结合通过社区与家庭康复,提供基础性康复服务。努力实现残疾儿童逐渐康复。4.因地制宜,开拓创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拓展康复服务新领域,积极引进高新技术,提高康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满足残疾人的康复新需求。二、工作内容通过综合的医疗措施,对残疾人进行治疗、辅助、训练、辅导,来补偿、提高或者恢复残疾人的功能,增强其能力,以消除或减轻残疾造成社会后果,从而改善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自身条件。(一)康复服务1.康复医疗服务为残疾人提供诊断、功能评定、康复治疗、康复护理、家庭康复病床和转诊服务等。2.训练指导服务为需要进行康复训练的残疾人制订训练计划,传授训练方法,指导使用矫形器和制作简易训练器具,评估训练效果。3.心理支持服务通过了解、分析、劝说、鼓励和指导等方法,帮助残疾人树立康复信心,正确面对自身残疾;鼓励残疾人亲友理解、关心残疾人,支持、配合康复训练。4.知识普及服务为残疾人及其亲友举办知识讲座,开展康复咨询活动,发放普及读物,传授残疾预防知识和康复训练方法。5.用品用具供应服务根据残疾人的需要,提供用品用具的信息,代购、租赁、出借、使用指导等服务。(二)康复训练重点开展肢体残疾、脑瘫儿童和智力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1.肢体康复训练对象为偏瘫、截瘫、截肢、儿麻后遗症、骨关节疾病等运动功能障碍者。训练内容包括:运动功能训练、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训练三个方面。2.脑瘫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对象为14周岁以下,由于脑损伤或脑发育障碍所致的以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为主要表现的残疾儿童。训练内容包括:运动功能、姿势矫正、语言交往和生活活动四个方面。3.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对象为14周岁以下,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智力发育低于同龄儿童平均水平,同时伴有明显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困难的儿童。训练内容包括运动、感知、认知、语言交往、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六方面的能力训练。三、实施步骤(一)准备阶段1.建立工作指导小组。成立工作指导小组,在政府的协助下开展工作。2.制订方案、计划。制订工作方案,拟定工作计划、制度和职责等。3.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统一思想,明确任务,讨论并通过实施方案。4.配置人员、场地。(1)本中心配备X名专职康复指导员。(2)本中心作为工作场所,统一挂牌、统一标志、统一上墙资料。(3)本中心配备训练服务场所,统一挂牌、统一标志、统一上墙资料。(二)实施阶段1.建立完善康复训练与服务体系。(1)组织管理网络由中心主任,中心医生为成员,负责日常工作。主要职能负责组织康复对象的康复需求调查,综合利用社区资源,建立基层康复站,组织康复对象开展康复训练,为康复对象提供康复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主要负责社区康复的具体工作和康复计划的实施。(2)技术指导网络以本中心为依托,设立康复服务组,组长由本中心主任担任。其主要职责是对社区的康复工作进行管理、指导。康复员由本中心医生担任。负责指导帮助本街道残疾人进行家庭康复。(3)训练与服务网络建立以残疾人家庭为基础、社区康复站为骨干、康复服务指导机构为依靠的康复训练服务网络。将残疾人康复训练服务网络建设纳入公共卫生工作议程,综合协调、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层力量,依托医疗预防保健网、社区服务网、镇村组织网、残疾人组织机构、福利企事业单位,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地建立各类社区康复站。组织相关人员,深入残疾人家庭进行残疾人状况调查和康复需求调查,纳入当地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对需要康复训练与服务的残疾人建档立卡,提出康复建议,落实安排,做好康复训练、咨询转介等工作。2.组织培训,统一思想,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1)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主要包括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的目的、意义、工作原则、工作方式、工作内容、管理方法、基础的康复训练常识以及康复训练与服务用表的填写、使用说明等。(2)康复指导人员的业务培训主要包括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的方法,康复服务的内容、方法和要求等,并使其掌握功能评定、训练计划的制定、训练技术、训练档案和评估标准的使用,以及训练器具应用等知识。(3)服务站康复员的业务培训主要包括区分残疾的程度、残疾人的心理、残疾人康复需求的确定、康复服务的内容,传授科学规范的康复训练和评估的方法及如何规范填写表卡等。3.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要利用会议、黑板报、宣传窗、广播等形式,对开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活动的意义、内容及康复需求调查等情况进行广泛宣传。通过宣传,形成政府支持、社会参与、残疾人及其家庭积极参加的社会康复氛围。4.调查摸底、建档立卡抽调人员,组织精干的康复需求和康复资源调查组,根据调查的项目,对持有残疾人证的残疾人家庭的康复需求及康复中心内的康复资源进行调查,并建档立卡。5.筛选康复需求人员,确定康复训练对象根据调查掌握的康复需求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按照需求确定训练、服务项目和措施。6.提供训练与服务(1)对筛选的康复训练对象进行功能评估,制订康复训练计划,实施康复训练,做好康复训练档案的记录。(2)对掌握的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康复医疗训练指导、心理支持、知识普及、用品用具供应、转介咨询的康复服务,做好康复服务的记录。(3)对康复中心内的康复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提供优惠周到的服务。(4)制订相关的优惠政策。对由于经济等因素不能得到康复训练和服务的,但需要康复和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要提供优惠或无偿的服务,使社区内各类康复需求的残疾人能及时有效地得到重点康复和基础康复服务。四、其他要求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2.加强宣传教育,做好残疾预防在经常性宣传的基础上,要利用“爱耳日”、“爱眼日”和“精神卫生日”等特定时机,开展特定专题的重点的宣传,增强广大群众的残疾预防意识,自觉接受针对出生缺陷、地方病、麻风病、药物中毒、意外伤害等致残因素的预防性干预措施,减少残疾发生率。本中心的康复人员,在对残疾人及其家属开展康复服务时,要对服务对象进行“一对一”的针对性宣传教育,传授康复方法,提高残疾人自我康复意识。要建立健全出生缺陷早期干预,预防和减少常见、重大出生缺陷和先天残疾的发生。积极倡导早期干预和早期康复训练,预防残疾程度的加重。3.残疾人及其家属对康复服务满意率调查,残疾人及其亲友康复知识知晓率不低于X%。第三节项目的组织实施计划一、项目的组织实施安排(一)项目组织实施机构及相应的管理文件项目组织实施机构为XX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对于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的竞标项目,我司有专门的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XX康复中心招标项目管理规定》,对投标文件的制作非常严谨、审核非常严格,也充分本着为客户利益着想的目的,将标书中的服务方案设计的更合理、更规范,并保证投标文件的保密性。我司非常重视此次项目,专门组织相关人员针对本次项目的特点制定了《关于XX残疾儿童康复服务项目的管理办法》,对如此庞大的项目进行详细分工,写明了项目负责小组的成员及各自的职责,并制定了具体步骤,责任落实到岗到人,把风险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二、项目的实施进度计划1.根据招标文件中的说明,服务有效期为XXXX年X月X日零时起至XXXX年XX月XX日24时止。2.投保前,我司将分类整理出需要进行康复服务的残疾儿童类型,针对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康复训练措施,并上门宣传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以及演练康复训练的相关作法。3.我司将于每月XX日前向XX政府监督管理处报送上一月的有关XX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相关进度。4.专门为XX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建立服务档室,根据档案的信息提供高质量服务,并定期进行回访,了解后续康复情况及对我中心康复服务的建议与意见,及时进行改善和提高。5.与投保单位的财政部门做好沟通,在合同中详细说明保费收取的方式我们也将充分尊重和理解贵方财政部门的财政计划,信任投保方作对我司的各项承诺。三、项目实施的内部保障机制内部建立XX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的全程绿色通道,进行一条龙服务,由康复部负责整个标书的设计、制作到完成、执行都由我司的市场部根据《XX康复中心招标项目管理规定》进行监督管理,保障项目在公平、公正的情况下顺利的实施。第三章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第一节组织机构概况一、组织概况XX市残疾儿童康复中心于XXXX年XX月投入使用,主要为X—X岁的脑瘫、听障等残疾儿童提供以日托、亲子训练等方式的康复训练与康复教育服务,并为X—X岁儿童提供学前融合教育服务。服务内容涵盖了X—X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和教育、康复评估、听力检测、助听器验配、耳模制作、社区康复指导、家长培训以及康复咨询和转介等内容。中心成立以来共为XXXX余人次的残疾儿童提供了服务,康复教育有效率达100%,显效率达X%以上,充分发挥了“康复一人,影响一家,辐射一片”的社会效益,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肯定和残疾人及其家属的广泛好评。经过XX年的探索、实践与总结,中心分别建立起促进残疾儿童全人发展引导式教育模式和听力语言康复教育教改模式,即“以康复技术为支撑,学前教育为基础,康复工程、康复干预及家庭参与”的全面康复模式。1.脑瘫儿童康复服务对象是因脑部中枢神经受损而导致运动功能障碍的儿童以及运动发育迟缓的儿童。自XXXX年起,部门采用能促进脑瘫儿童“知、行、意”全人发展的引导式教育体系开展康复工作,引导式教育成为部门的特色康复模式,中心于当年正式被认定为“全国脑瘫儿童康复引导式教育培训实习基地”、XXXX—XXXX年连续多年多次承办全国脑瘫儿童引导式教育基础培训班,承担全国XX个省市康复机构脑瘫儿童康复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与指导带教任务。XXXX年X月正式被认定为“全国脑瘫儿童康复引导式教育示范中心”,并获得“长江新里程计划(第二期)脑瘫儿童康复与残疾预防项目”先进单位,是XX省首家一级肢体残疾儿童康复机构。近年来,参加引导式教育康复的脑瘫儿童有XX%能回归普通学校入读,并积极融入主流社会。2.听力障碍儿童康复服务对象是传音系统或感音神经系统受损而导致耳聋的听觉与言语障碍儿童。部门以学前教育为基础,配合听力干预、听能管理、听觉言语康复、言语矫治等专项技术,帮助听觉言语障碍的儿童建立良好的聆听能力,习得语言,发展认知与语言表达能力,为日后融入普通幼儿园及小学的生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心于XXXX年被评为广东省首家一级听力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并在XXXX年承担广东省听障儿童“全面康复”教育教改试点机构任务,XXXX年协办“全国基层康复机构管理人员教改培训班”,向来自全国、省市聋儿康复机构的学员介绍东莞听障儿童康复经验。近年来,“毕业”离开中心的听障儿童(除多重障碍儿童),XX%可以回归到普通的小学或幼儿园就读,并且能够较好地适应学校的生活与学习。3.学前融合教育于XXXX年X月开办,是XX省首家试点开展学龄前幼儿融合教育工作且同时招收脑瘫、听障、智障、孤独症四类特殊儿童的综合型融合教育部,设有三个年龄段X个班XXX个学位,其中特殊儿童学位X个。融合教育部设有资源教室和专职资源教师负责融合教育工作,开展融合教育体系研究与探索的工作。创办以来,特殊儿童生活和学习情况良好,与普通儿童的相处非常融洽,融合教育工作成效显著。我园先后承办第一届全国融合教育研讨会、承担XX市幼儿教育研究会学前融合教育研究部推广任务,迅速成长为XX市乃至XX省融合教育的先锋,在全国掀起了开展融合教育的高潮,为特殊儿童回归主流社会带来了福音。二、组织结构图(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绘制)附工作人员资历表姓名性别年龄职务职称学历参加工作时间从事相关年限相关资格证书编号在服务期和已完项目情况合作单位项目名称项目规模开始、完成日期是否在服务期项目质量(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填写)第二节人员配备及部门职责一、康复部工作职责1.部门名称:2.部门级别:3.岗位设置:X人4.管辖人数:X人5.部门职责:(1)参与制定XX康复中心残疾儿童康复工作年度计划及其他康复项目工作计划。(2)负责XX康复中心残疾儿童康复政策保障体系和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3)组织协调XX康复中心残疾儿童康复办成员单位开展残疾儿童康复工作。(4)开展各类残疾儿童的康复需求调查,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数要占残疾人总数的X%以上,掌握残疾人儿童的康复需求情况,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档案,录入残疾儿童康复信息,以便为残疾儿童提供更好的康复训练与服务。(5)建立辅助器具服务中心。负责残疾儿童辅助器具评估、适配、审批、指导等服务工作;指导辅助器具服务站开展工作。(6)开展残疾儿童居家与社区康复服务工作,开展康复训练与指导。(7)组织开展残疾儿童康复业务培训,负责残疾儿童家庭培训、管理指导工作。(8)建立精神残疾儿童日间康复照料站,组织开展康复训练活动。(9)负责精神残疾儿童免费服用精神类药品的审批工作。(10)负责审批精神残疾儿童、智力残疾儿童入住康复机构工作。(11)负责残疾儿童少年康复补助的审批、补助金发放等工作。(12)组织开展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做好指导、训练、评估工作。(13)指导助残社会组织进行规范化建设,负责助残社会组织的管理、指导与评估工作,建立健全社会化的康复工作体系,确保其为残疾儿童提供切实有效的康复训练与服务。(14)做好残疾儿童宣传与预防工作,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康复知识普及和宣传工作,提高广大群众的康复意识。(15)负责残联康复工作报表统计、汇总工作。(16)对康复中心康复工作进行检查指导、考核验收。二、康复部各岗位职责(一)康复部主任职责1.岗位名称:康复部主任2.岗位级别:3.岗位设置:X人4.管辖人数:X人5.岗位职责:(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本科室医疗、教学、预防、人才培养、考核及行政管理工作。抓好科室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医德、纪律教育。充分利用科室人、财、物资源,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根据院长任期目标和医院改革总体方案,制定主任任期目标和本科室改革计划,组织全科人员实施院呈下达的各项定量定标要求,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定期接受院领导综合考评检查。(3)组织制定本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并督促检查本科室人员执行;加强安全医疗教育,组织或参加本科室总查房、重大抢救、院外会诊及疑难病例,死亡病例讨论,定期检查门诊,住院医疗、护理质量;严防并及时处理科室医疗差错事故。(4)领导和组织全科人员运用国内处先进经验,开发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科研学术活动、积极推广科研成果,提高科研水平。(5)制定本科室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考核制、奖惩制、以及培训计划,组织对各科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考评,合理安排本科人员专业进修,外语学习及院外活动。重视培养技术骨干及新生力量,不拘一格大胆选拔人才。(6)每月定期召开科务会议,讨论决定科室重大问题,检查各项任务完成情况和各级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总结、布置工作。(7)为适用改革需要,积极探索本科室医疗、科研同步改革的新格局。定期研讨本科室改革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组织制定本科室及所属单位及各级人员奖金,劳务费的分配原则,并审核与协调其分配方案。(8)副主任协助主任做好分管的工作及委托的临时性工作,并及时向主任汇报。副主任除应履行本职责外,还应努力履行本人相应技术职务的岗位职责。(二)康复科主任医师职责1.岗位名称:康复科主任医师职责2.岗位级别:3.岗位设置:X人4.管辖人数:X人5.岗位职责:(1)在科主任领导下,指导全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训与理论提示工作。(2)定期查房,并亲自参加指导急、重、疑、难病例的抢救,组织特殊疑难和死亡病例的讨论会诊。(3)指导本科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做好多项医疗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基本功训练。(4)担任教学和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5)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指导临床实践,不断开创新技术,提高医疗质量。(6)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7)指导全科结合临床开展科学研究工作。(8)完成领导交办的临时医疗任务。(9)副主任医师在主任医师指导下,参照主任医师职责执行。(三)康复科主治医师职责1.岗位名称:康复科主治医师职责2.岗位级别:3.岗位设置:X人4.管辖人数:X人5.岗位职责:(1)在科主任领导下,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负责本科事实上范围的医疗、预防、教学、科研工作。(2)按时查房,具体帮助和指导住院医师进行诊断、治疗及特殊诊疗操作。(3)掌握病员的病情变化,病员发生病危、死亡,医疗事故或其它重要问题时应及时处理,并向科主任汇报。(4)参加值班、门诊、会诊、出诊工作。(5)主持病房的临床病例讨论及会诊、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医疗文件,决定病员出(转)院、出(转)科、审签出(转)院病历。(6)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常规,经常检查本病房的医疗和护理质量,严防差错事故。(7)组织本组医师学习与运用国内外先进医疗技术,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做好资料积累,及时总结经验。(8)担任临床教学、指导进修,实习医师工作。(9)完成领交办的临时医疗任务。(四)康复科总住院医师职责1.岗位名称:康复科总住院医师职责2.岗位级别:3.岗位设置:X人4.管辖人数:X人5.岗位职责:(1)在科主任及主治医师指导下,协助科主任做好科内各项业务和日常医疗行政管理工作。(2)带头执行并检查督促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贯彻执行,严防差错事故发生。(3)负责组织和参加科内疑难、危害病人的会诊,抢救和治疗工作。带领下级医师做好查房和巡视工作。(4)协助科主任和主治医师加强对住院、进修实习医师的培训和日常管理工作。(5)组织病房出院及死亡病例的总结讨论,做为死亡率,治愈率、院内感染率,病床周转率,临床利用率及医疗事故,差错的登记、统计、报告工作。(6)负责节假日排班及书写、登记科室各种文件。(五)康复科医师职责1.岗位名称:康复科医师职责2.岗位级别:3.岗位设置:X人4.管辖人数:X人5.岗位职责:(1)在科主任领导下,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分管病床、担任值班、出诊、抢救等床前工作,新毕业的医师实行3年24小时住院医生负责制。(2)按时完成检诊、查房、医疗文件的书写和治疗工作,对危重病应加强监护,积极抢救,并及时向上级医生汇报。(3)随同上级医生查房,做好查房前准备,并记录上级医师的指示。经上级医生同意,做好出(转)院工作。(4)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常规,亲自操作或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各种检查和治疗,严防差错事故。(5)经常巡视病房,按时、准确记录病情,并做好交接班工作。(6)认真学习,运用国内外先进医学技术,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参加科研工作,并进行经验总结。(7)参加临床教学,根据情况指导进修,实习医生工作,修改其书写的文件。(8)随时了解病员的思想、生活情况,征求病员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意见,做好病员的思想工作。(9)完成领导交办的临时医疗任务。(六)康复科主管技师职责1.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本科的技术、下级技师的培养和科研工作。2.参加科室业务工作,并检查科内的业务质量,协助解决业务上的复杂疑难问题。3.开展科研指导进修,实习人员的学习,做好科内各类人员技术培养,4.协助科主任制定科研规划,督促实施,学习使用国内外新技术,不断改进检查方法。(七)康复科技师职责1.在主管技师领导下及护师的指导下工作,服从分配,完成工作任务。2.在科主任领导和主管技师指导下进行工作。3.指导技士进行工作,核对检查结果。负责特殊检查技术的操作和特殊试剂的配制、鉴定、检查,严防差错事故。4.负责药品、贵重器材的管理和材料的请领、报销等工作。5.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不断开展新项目,提高业务质量。6.负责临床教学,搞好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7.负责开展对本专业的质量控制工作。(八)运动治疗室师职责1.在康复科指导下,开展本治疗室范围内的治疗工作。2.制定本治疗室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定期汇报交流。3.指导治疗师进行运动治疗工作,针对不同疾病和病人得病时间的长短,采取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4.做好初次评定、中期评定、末期评定工作。5.随访,对回归家庭的病人进行回访工作。6.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不断开展新项目,提高业务质量。7.负责临床教学,搞好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8.负责开展对本专业的质量控制工作。(九)感觉统合训练师职责1.对专业有完整的掌握,并不断学习提升专业程度,以便以解决患者和患者家属的更多更深层问题。2.扎实基本专业,能详细叙述感觉统合概念及感统失调表现和原因,还有训练原理和方法。3.训前准备好相应训练计划的教案,适合当前年龄段,规划好当次训练的重难点,内容设计要有目的性且精彩新颖有吸引力。4.训前进行过课,可与其他治疗师讨论或顾问互动完成,对训练内容和操作细则进行优化。5.做好与治疗师的沟通,交待训前准备和互动配合完成训练目标。6.记录当次治疗学员考勤(到位,迟到,请假,旷课)及相关考勤管理(电联了解情况和要求)。7.记录所有学员整体突出表现,以同年龄段作为参考标准。8.训练后要与患者家属沟通讲述患者当次训练的表现情况。(十)引导式教育师职责1.在康复科的指导下,开展引导式教育相关工作。制定引导式教育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2.协助引导式教育老师,督促按时完成工作计划与目标任务。3.认真学习,运用国内外先进教育教学经验,做好资料积累,及时总结经验。4.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防差错事故。5.关心了解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征求儿童家长对引导式教育工作的意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十一)言语治疗师职责1.对言语能力进行检查总评估,如构音能力检查、失语症检查、听力检查、吞咽功能检查等。2.对由神经系统病损、缺陷引起的言语交流障碍(如失语症、呐吃等)进行言语训练,制定康复治疗方案。3.协助治疗师进行发音构音、无喉言语(食管音、人工喉发音)训练。4.负责监督检查诊疗室的整洁、安静,定期进行消毒。5.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严格查对制度,严防差错事故。(十二)辅具适配师职责1.在医科主任指导下工作,服从分配,完成工作任务。2.及时登记患者信息,完成患者汇总资料文件的书写,以示备查及归档工作。3.指导技士进行工作,核对检查结果。负责特殊检查技术的操作和特殊器具的鉴定、检查,严防差错事故。4.定期清点、整理辅具,保证器具种类齐全。5.开展本学科研究和技术革新,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6.负责技师教学,搞好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7.负责开展对本专业的质量控制工作。(十三)理疗师职责1.坚守工作岗位,执行中心各项规章制度。2.保持理疗室清洁、整齐、安静,工作人员态度和蔼、热情服务3.按医生的医嘱及疾病的种类确定理疗种类及疗程。凡来理疗的伤病员,必须持医师的理疗单,方可理疗,并做好登记工作。4.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病人在理疗过程中,工作人员不得离开理疗室,并向病人交待注意事项,治疗中认真观察病人反应,发现异常,及时处理。5.发生和理疗仪器的损坏,及时对仪器保养、维修,充分利用、发挥资源的潜能,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6.对理疗效果应及时反馈临床医生。(十四)融合教育训练师职责1.负责人在集体活动中注意和保护儿童的理性思维。2.注意孩子们心理发展的细微变化,注意关心和引导他们。3.定期与训练室老师进行学术交流,组织讨论分析,提高教育训练水平。4.开展患儿心理卫生调研分析工作,合理制定教育训练方案。5.指导本训练室人员进行融合教育训练,做好资料累积、及时总结。6.负责融合教育训练室的整洁,安静。维护教学秩序,做好沟通交流工作。三、财务部职责1.负责康复中心财政计划、预算、决算的编审工作;2.负责财务管理及各种财务资料凭证、账簿、报表工作;3.负责办理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工作;4.负责本康复中心残疾人各项政策性经费补贴的发放工作;5.负责单位的预算内、预算外、市各项政策补贴的日常帐务处理;6.负责固定资产卡片登记及信息维护工作;7.负责各镇(街道)工作性经费的拨付;8.财务档案装订工作。四、安保部职责(一)部门职责安全保卫部是XX康复中心安全、保卫、消防管理工作的职能机构,在康复中心院长领导下开展工作,其主要职责是:1.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安全、保卫、消防工作的政策、法规和标准。2.负责制订XX康复中心有关安全保卫方面的规章制度,健全相关组织网络,并定期主持召开专业性例会,部署落实相关工作,协调解决存在问题。3.负责组织开展安全、保卫、消防思想教育活动,增强广大员工的安全和遵纪守法意识,做好安全保卫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提高安全保卫人员的综合素质。4.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安全、保卫、消防工作的大检查,并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5.负责处理安全、消防、施工及生产现场等事故,做好事故处理全过程的具体落实工作。6.负责维护XX康复中心正常生活、生产秩序,建立安全保卫工作档案。指导和督促XX康复中心各部门做好日常安全保卫工作。7.负责XX康复中心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资质取证等工作。8.参与调解处理内部职工纠纷,及时排查、掌握和妥善处理各类内部矛盾,有效预防各类矛盾激化。9.对XX康复中心治安及重点部位、消防器材、易燃易爆物品实行专人管理,严格制度,定期检查。(二)保卫部长职责1.负责本部门全部工作。并主持制定、实施本部门的工作计划;2.负责康复中心的安全生产管理及治安保卫工作,代表康复中心全面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能、保卫管理、监察、综合治理等工作;3.负责组织康复中心安全生产及治安保卫工作等规章制度的制定;4.负责组织、教育、培训、宣传等活动;5.负责组织康复中心内部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和治安等方面的检查、监察工作;6.负责组织对康复中心所属各单位安全生产情况进行考核;7.负责康复中心各类事故处理,对事故相关负责人提出处理意见报告;8.负责主持召开康复中心安全保卫工作会议;9.负责贯彻上级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的方针政策,组织和培训安全保卫人员学习国家政策法规及业务知识;10.分析安全生产及治安形势及时反馈信息(三)安全保卫部安全主管职责1.参与编制康复中心的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应急预案;2.参加各类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督促制定安全防范措施,杜绝发生重复性事故,并监督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3.负责对康复中心员工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宣传普及安全知识,并对有关培训进行考核、归档管理;4.负责康复中心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培训事宜办理及上岗操作证的办理工作;5.负责康复中心消防安全工作,做好消防器材的配备、维检和登记工作;6.负责康复中心员工劳动保护用品发放工作,并建立发放台帐;7.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五、档案部职责1.负责XX康复中心各类档案的统一管理,负责对康复中心的技术资料实行业务管理,并根据康复中心经营管理的需要编制各种检索工具,积极开展档案的提供利用工作。2.贯彻执行《档案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制订本企业档案管理制度。3.负责检查、指导各部门档案人员和有关人员做好归档资料的积累、整理工作,提出XX康复中心专、兼职档案员的业务培训和考核计划,会同有关部门、单位搞好各类档案的鉴定、销毁、移交工作。4.做好各类档案的管理和统计工作,编制各种专题目录、索引及汇编资料,办理档案的借阅手续,负责档案的复制、修裱及档案库房安全措施的落实,确保档案的完整和安全。六、办公室职责1.负责XX康复中心各项会议的筹备、记录,做好会议精神落实的督查工作;2.负责XX康复中心对外联络、接待及内部的综合协调工作;3.负责XX康复中心的组织、人事、党务、工资、档案、统计、考勤及印章管理工作;4.负责统筹、协调、承办各类残疾人工作会议;5.负责人大建议、政协提案的答复及区委区政府督查件、督查通知单的督办工作;6.负责XX康复中心规章制度的制定完善和机关综合性文稿的起草工作;7.负责文件的收发、登记、传阅、催办、归档和机要保密工作;8.负责XX康复中心公务车辆调度、管理及日常维修工作;9.负责电子政务工作;10.负责统筹管理中心内部安全生产、后勤等工作;11.负责XX康复中心自动化设备及软件的维护、管理工作;12.负责人事工作;13.负责老干部工作;14.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第四章项目人员管理及培训第一节整体培训方案一、总体目标1.加强XX康复中心高管人员的培训,提升经营者的经营理念,开阔思路,增强决策能力、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能力。2.加强XX康复中心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完善知识结构,增强综合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执行能力。3.加强XX康复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技术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增强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能力。4.加强XX康复中心操作人员的技术等级培训,不断提升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增强严格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5.加强XX康复中心员工的学历培训,提升各层次人员的科学文化水平,增强员工队伍的整体文化素质。6.加强各级管理人员和行业人员执业资格的培训,加快持证上岗工作步伐,进一步规范管理。二、原则与要求1.坚持按需施教、务求实效的原则。根据XX康复中心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和员工多样化培训需求,分层次、分类别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培训,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培训质量。2.坚持自主培训为主,外委培训为辅的原则。整合培训资源,建立健全以XX康复中心培训中心为主要培训基地,临近院校为外委培训基地的培训网络,立足自主培训搞好基础培训和常规培训,通过外委基地搞好相关专业培训。3.坚持康复中心+院校的联合办学方式,业余学习为主的原则。根据康复中心需求主流与相关院校进行联合办学,开办相关专业的专本科课程进修班,组织职工利用周末和节假日集中授课,结合自学完成学业,取得学历。4.坚持培训人员、培训内容、培训时间三落实原则。XX年,高管人员参加经营管理培训累计时间不少于XX天;中层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业务培训累计时间不少于XX天;一般职工操作技能培训累计时间不少于XX天。三、培训分类(一)新员工培训1.新员工培训是指对新入职员工进行的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康复中心文化、康复中心组织结构、相关人事制度、基本工作知识以及职业发展教育等方面。2.新员工培训是由办公室利用康复中心内部培训师资,统一组织、实施和评估。(二)部门内部培训1.部门内部培训是指各部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利用内部培训师资对员工开展的有关业务知识和岗位技能的交流与经验分享。2.部门内部培训由各部门定期或不定期自行组织实施,定期向办公室汇报。(三)部门交叉培训1.部门交叉培训是指利用康复中心内部培训师资,在相关业务部门之间开展的与工作内容相关的知识、技能的交流培训。2.部门交叉培训由办公室负责协调相关部门资源,统一组织、实施、控制和评估。(四)通用类外部培训1.通用类外部培训是指利用外部培训师资组织开展的全员适用的通用类知识、技能和态度培训。2.通用类外部培训由综合管理部人力资源负责统筹策划、内容设置、组织实施和评估工作。(五)专业类外部培训1.专业类外部培训是指利用外部培训师资开展的与业务、技术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包括不同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方法及评估手段等。2.专业类外部培训是由办公室负责计划制定、实施和评估工作。(六)短期教育1.短期教育指员工参加的企业外部的高等院校、行业协会或专业机构等单位组织的不超过三个月的短期学习。短期与适用于少数员工快速学习专业知识,是康复中心培训的补充形式之一,也是对员工很好的激励方式之一。2.康复中心派出学习和个人自修两种,本规定主要指康复中心派出学习,关于个人自修由康复中心另行规定。(七)长期教育1.长期教育指员工参加的企业外部的高等院校、行业协会或专业机构等单位组织的超过(包含)三个月的长期学习。通过外部资源实施的长期教育,适用于少数员工系统学习专业和管理知识,是康复中心培训的补充形式之一,也是对员工很好的激励方式之一。2.长期教育分康复中心派出学习和个人自修两种,本规定主要指康复中心派出学习,关于个人自修由康复中心另行规定。(八)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1.高层管理人员是指对康复中心战略决策有重要影响的人员,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