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评估服务房屋征收项目测绘实施方案_第1页
资产评估服务房屋征收项目测绘实施方案_第2页
资产评估服务房屋征收项目测绘实施方案_第3页
资产评估服务房屋征收项目测绘实施方案_第4页
资产评估服务房屋征收项目测绘实施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测绘技术依据 1一、规范规程 1二、数学基础 2第二节实施方案 3一、资料收集 3二、实地踏勘及编制技术设计书 3三、地籍测绘 5四、房产测绘 5五、入户权属调查 6六、权属绘制和数据整理 6七、建立数据库及数据公示 6八、异议复核 6第三节测绘工作流程与方法 6一、控制测量 7二、宗地调查 13三、建筑物、构筑物和地面附属物测量 24四、实地调查的工作程序 33五、提交地形图测绘成果数据 36六、数据公示 36七、异议处理 36八、检查验收 36第四节质量检查及保障措施 37一、成果质量控制要求 37二、成果质量检查要求 38第五节测绘周期承诺 40一、测绘周期计划 41二、周期进度细化说明 41三、影响工期问题的因素分析 42四、保证测绘周期的措施 43五、本项目测绘周期保障措施 43第一节测绘技术依据一、规范规程l.《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主席令[2007]第62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主席令[2004]第28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256号);4.《土地登记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40号);5.《土地调查条例》(国务院令第518号);6.《土地调查条例实施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45号);7.《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17号);8.《地籍调查规程》(TD1001-2012);9.《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2000);10.《关于房屋建筑面积计算与房屋权属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建住房[20021]74号;11.《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2010);12.《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GB/TB17160-2008);13.《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14.《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18316-2008);15.《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范》(CH1016-2008);16.国家和市相关管理部门发布的相关政策文件。二、数学基础(一)平面坐标系统1980国家大地坐标系;XX2000城建坐标系。(二)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三)投影方式采用任意中央子午线3°分带的高斯-克吕格投影,边长归算至平均高程面或抵偿高程面。(四)比例尺地籍图测绘比例尺为1:500。(五)计量单位长度单位采用米(m),面积计算单位采用平方米(m2),面积统计汇总单位采用平方米(m2),均保留2位小数。第二节实施方案一、资料收集收集国土部门的已有控制点成果、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城镇地籍调查成果、房管所相关房产所有权资料以便此次生产的各类资料符合规范要求。二、实地踏勘及编制技术设计书根据资料收集情况,通过实地踏勘工作编写技术设计书。设计书包含如下内容:(一)基本情况简要说明登记区的位置、面积、交通、行政区划及自然、地理、人文、社会经济、土地承包的基本情况。(二)目标任务说明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登记颁证的主要目标及任务。(三)工作部署:说明整项工作的组织、计划及安排情况。(四)经费保障:说明经费的来源情况。(五)资料收集:详细说明基础控制资料、各种图件、资料的收集情况。(六)实地测绘:应用GNSS-RTK和全站仪采用解析法实地测量项目区内的构筑物和各类土地。(七)权属绘制和数据整理:根据入户调查资料把权属绘制完成,形成相应的调查地籍图和表册。(八)面积量算汇总:说明地块面积的计算和面积汇总方法等。(九)数据公示:对项目范围内的建筑物按照一户一档(含被调查人户口信息、身份证明、房产权属资料、房产现状照片、土地权属资料等)要求进行建立电子数据和纸质资料,按甲方要求对测绘成果进行公示。(十)质量保障措施。三、地籍测绘应用GNSS-RTK和全站仪以土地权属为基础,对每宗土地进行权属界限位置的测量,计算宗地面积,从而形成一整套基础资料和地理参考系统。它包括地籍控制测量、界址点线测量、地籍图测绘、面积测算、土地信息的动态监测和地籍变更测量,以及在规划开发时的有关测量工作。四、房产测绘由于本项目的房屋用地文件齐全有效、周边权属简单清晰,房产调查的重点应放在房屋调查方面。房屋调查的内容包括房屋坐落、产权人、产别、层数、所在层数、建筑结构、建成年份、用途、墙体归属、权源、产权纠纷和他项权利等基本情况,以及绘制房屋权界线示意图。五、入户权属调查根据《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入户实地进行宗地面积、位置、形状、权属和空间分布的调查以及附属物和建筑物装修、装饰、装潢情况进行调查登记,由居民进行确认。对存在争议的宗地,待争议解决后再调查。对调查的建筑物均摄制照片以便汇总查阅。六、权属绘制和数据整理根据入户调查资料把权属绘制完成,形成相应的调查地籍图和表册。七、建立数据库及数据公示对项目范围内的建筑物按照一户一档(含被调查人户口信息、身份证明、房产权属资料、房产现状照片、土地权属资料等)要求进行建立电子数据和纸质资料,按甲方要求对测绘成果进行公示。八、异议复核对调查、测绘成果有异议的部分进行相关复核和解释工作。第三节测绘工作流程与方法一、控制测量当地若已经建立了能够满足本次测绘的独立坐标系则使用其作为本次测绘的首级控制,若不能够满足本次测绘则需要建立测图首级控制网。(一)四等GPS控制网布设要求1.四等GPS控制点应根据项目现场相邻点对须通视,点位应选择优良,埋设稳固,易于长期保存,通行方便有利于观测和使用;2.四等GPS控制点标石为单层标石,标志为不锈钢钉,标石埋设见附图1;3.控制点应离开大功率无线电发射设备和强烈干扰卫星信号的物体。点位周围障碍物的高度角应≤15°。4.四等GPS点用GPS01、GPS02、GPS03、GPS04、GPS05、GPS06命名。(二)四等GPS控制网观测计算1.四等GPS控制网采用四台以上GPS接收机观测;2.观测基本要求:卫星高度角≥15°,有效观测卫星数≥4,观测时段长度要求静态≥60分钟,平均重复设站次数≥2,数据采样率≤30秒,GDOP值≤6,当GDOP值偏大时应适当延长观测时间。3.作业前应做卫星星历预报保证有效的同步观测,天线高量取正确;4.观测手簿应在现场认真记录各项观测要素,星组变化时应作记录。失锁时应在备注栏中说明,记录字体字迹要清晰、工整、美观,不得涂改、转抄;5.基线解算及平差计算采用随机软件TrimbleGeomaticsOffice(TGO)1.6中文版在微机上进行计算。基线处理及平差计算方法可参照四等GPS的要求进行,四等GPS观测数据及各项限差均严格按《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四等要求执行。6.观测数据的剔除率不得超过10%,观测后应及时解算基线,并作同步环、独立环及复测基线边长的检核,基线向量的弦长中误差按下列公式计算:σ=±(mm)7.同步环的坐标分量相对闭合差≤±mm,环线全长相对闭合差≤±mm;8.异步环的坐标分量相对闭合差≤±mm,环线全长相对闭合差≤±2σmm;9.复测基线的边长较差≤±2σ(mm);10.上述各项检核符合要求后,首先进行WGS-84系的三维无约平差,平差后基线向量的改正数的绝对值应满足:V△X≤±σV△Y≤±σV△Z≤±σ11.当达不到上述要求时,应剔除粗差基线,至直符合要求;12.在三维无约束平差的基础上,在坐标系下进行二维约束平差,在二维约束平差后,最弱边相对中误差应满足≤±1/45000的要求;如达不到要求,则应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原因,是否存在起算数据与GPS网不兼容,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直至符合要求。坐标成果取位至1mm。(三)图根控制1.图根点密度图根点是地形图测绘的平面和高程依据,1:500数字化地形图图根点密度不得少于64点/,每幅图应不应少于4个图根点(含高等级控制点),除图幅未满之外,每幅图中埋石点数不应少于2个(含各等级控制点在内)。图根点标石混凝土规格为10Cm×18Cm×40Cm,造埋规格见附图三。标志中心为φ10mm,长度为15Cm,顶面刻有“十”字形的钢筋,钢筋顶面应高出标石顶面5mm。2.常规图根控制测量(1)图根导线的观测要求:水平角观测垂直角观测距离观测测回数测回数垂直角较差、指标差较差(″)测回数1对向1测回≤±25123(2)图根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导线长度m平均边长m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方位角闭合差(″)对向观测高差较差(m)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mm)90080≤±1/4000≤±40≤±0.4×S≤±40(3)常规图根控制施测方法图根点在三、四等GPS控制点和一、二级控制点的基础上进行加密,主要采用光电测距极坐标法施测。当采用测角精度不小于5″全站仪布设图根导线时,平面与高程同时观测,图根导线一般不超过二次附合,个别困难地区可附合三次,特殊地区由于图根导线无法附合时,可布设为支导线,但边数不超过3条,支导线长度不超过450m,最大边长不超过160m。当采用极坐标法进行加密图根点时,测绘1:500地形图边长一般不宜超过200m;边长不宜超过定向边长的三倍。用此法布设的点不得超过图根点总数的30%。3.RTK图根控制根据地形测绘需要,选取一定数量的高等级控制点,进行合理的参考站选择设计。一般采用单参考站RTK测量,在通信条件困难时,也可以采用后处理动态测量模式进行测量。RTK图根控制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规定。等级相邻点间距离(m)点位中误差(cm)边长相对中误差高程中误差(cm)起算点等级与基准站的距(km)测回数图根点≥±1005.0≤±1/4000平地丘陵:±5.0山地:±7.5四等及以上≤±6.02二级及以上≤±3.0(1)RTK图根控制观测及检核要求:①在用RTK观测图根控制点时15°以上的卫星数≥5,PDOP值<6.0。②开始作业和重新设置基准站后至少要在一个已知点上进行检核,在控制点上检核平面较差≤5.0cm,在碎部点检核时平面较差≤图上0.5mm;平地、丘陵检核高程较差≤10.0cm,山地检核高程较差≤15.0cm。③RTK平面控制点测量流动站观测时应采用三角架对中、整平。④RTK图根点测量,平面测量两测回间平面分量较差≤±2.0cm,垂直分量两测回间较差应≤±3.0cm,两测回结果取中数作为最后成果。(2)RTK参考站的设置要求:①采用单参考站时,用电台进行数据传输时,参考站宜选择在测区相对较高的位置,当测区中有多个参考站和流动站系统同时使用时,应按约定的工作频率进行数据链设置,以避免串频。若用移动通信进行数据传输时,参考站必须选择在测区有移动通信接收信号的位置。②地心坐标系与地方坐标系的转换关系应采用不少于3点的高等级起算点两套坐标系成果,所选起算点应分布均匀,且能控制整个测区。转换时应根据测区范围及具体情况,对起算点进行可靠性检验,采用合理的数学模型,进行多种点组合方式分别计算和优选。也可以在测区现场通过点校正的方法获取。测绘信③自设参考站如需长期和经常使用,宜埋设有强制对中的观测墩。④应正确设置随机软件中对应的仪器类型、电台类型、电台频率、天线类型、数据端口、蓝牙端口等。⑤应正确设置参考站坐标、数据单位、尺度因子、投影参数和接收机天线高等参数。(3)RTK流动站的设置要求①用测量手簿设置流动站的与当地坐标的转换参数、平面和高程的收敛精度,设置与参考站的通讯。②RTK测量流动站不宜在隐蔽地带、成片水域和强电磁波干扰源附近观测。③观测开始前应对仪器进行初始化,并得到固定解,当长时间不能获得固定解时,宜断开通信链路,再次进行初始化操作。④每次观测之间流动站应重新初始化。作业过程中,如出现卫星信号失锁,应重新初始化,并经重合点测量检测合格后,方能继续作业。二、宗地调查本项目以“权属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为原则,全面查清土地和房产使用状况。主要包括:1.土地权属状况。包括权属性质、权属来源、土地所有者名称、土地坐落及四至。2.土地用途。按主要用途确定的宗地地类。3.土地的权属界线。4.地上附着物。项目范围内的地上附着物的形状、范围、面积、性质等。(一)地籍勘丈地籍勘丈是地籍调查必须的组成部分,目的是勘丈每块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点、线、位置、形状,数量等基本情况。地籍勘丈一般应在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基础上进行。地籍勘丈成果经审核批准依法登记后,具有法律效力。(二)地籍勘丈内容1.土地权属址点及其他地籍要素平面位置的勘丈;2.基本地籍图绘制;3.面积量算。(三)地籍勘丈的基本精度要求类别界址点对邻近图根点点位误差/cm类别界址点对邻近图根点点位误差/cm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cm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允许误差cm适用范围中误差允许误差一±5±10±10±10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二±7.5±15±15±15城镇街坊内部隐蔽的界址点及村庄内部界址点1.地籍铅笔原图的基本精度:(1)相邻界址点间距、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的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3mm。依勘丈数据装绘的上述距离的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3mm;(2)宗地内部与界址边不相邻的地物点,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勘丈,其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5mm;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4mm。2.基本地籍图应选用厚度为0.07mm、经过热定型处理变形率小于0.2‰的聚酯薄膜。图幅规格为40cm×50cm的矩形图幅或50cm×50cm的正方形图幅。3.基本地籍图分幅编号按图廊西南角坐标(整10m)数编码,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中间短线连接,当勘丈区已有相应比例尺地形图时,基本地籍图的分幅与编号方法亦可沿用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4.对于大片没有建筑物的空旷地带,可适当绘制等高线。5.比例尺为1:500的地籍图每幅图内至少应有埋石点数为3个。6.地籍勘丈方法:(1)解析法野外勘丈全部界址点,根据实测数据解算出界址点的点位坐标。一般采用解析交会法、极坐标法等方法施测。角度用不低于DJ6级经纬仪施测,距离用钢尺丈量或用电磁波测距仪施测。以全部界址点的解析坐标和解析边长为基础,勘丈其他地籍要素的几何图形,并依据宗地草图的有关数据检核后成地籍图。(2)部分解析法采用解析法勘丈街坊外围界址点和街坊内部分明显界址点的坐标,再用图解法勘丈街坊内部的宗地界址点及其他地籍要素的平面位置,以街坊外廓控制内部宗地。以解析法勘丈的界址点为基础展绘出徒坊,再依据图解法测定的宗地位置、形状,经宗地草图的丈量数据校核后装绘街坊内部,成地籍图。(3)图解法①利用图解法(包括图解交会法、截距法等)直接勘丈界址点和其他地籍要素平面位置,并根据宗地草图的丈量数据检核后,成地籍图;②利用反映现状的大比例尺地形图,经过纠正图纸变形误差后,实地补充勘丈界址点和其他地籍要素到图上,依据宗地草图丈量数据检核后,成地籍图。这种方法仅在暂不具备经济技术条件的个别地区可以采用,但精度必须满足要求。(四)基本地籍图绘制铅笔原图绘制精度:1.内图廓长度误差不得大于0.2mm,内图廓对角线误差不得大于0.3mm;2.图廓点、控制点和坐标网的展点误差不得超过0.1mm。其他解析坐标点的展点误差不得超过0.2mm。(五)着墨二底图绘制精度1.有解析坐标的界址点及地物点可依据其坐标在图上展绘,也可以进行透绘。2.展点精度与铅笔原图相同;3.透绘要素不得偏离底线。(六)基本地籍图的主要内容1.铅笔原图内容:各级行政界线,地籍平面控制点,地籍编号,宗地界址点及界址线,街道名称、门牌号,在宗地内能注记下的单位名称,河流、湖泊及其名称,必要的建筑物、构筑物,地类号,宗地面积。2.着墨二底图内容:除不注宗地面积外,其他与铅笔原图相同。(七)宗地图1.宗地图是土地证书和宗地档案的附图,一般用32开、16开、8开纸,从基本地籍图上蒙绘或复制,宗地过大或过小时可调整比例尺绘制。2.宗地图的内容包括:本宗地号、地类号、宗地面积、界址点及界址点号、界址边长;邻宗地号及邻宗地界址示意线等。(八)面积量算1.面积量算根据地籍勘丈三种方法可采用(1)解析法:1n采用下列公式计算P=-ΣXi(Yi+1-Yi-1)211n或P=-ΣYi(Xi-1-Xi+1)21式中:P表示宗地面积,单位:平方米;Xi,Yi-宗地第i个界址点坐标,m;n-宗地界址点个数。解析法计算面积必须独立两次计算进行检核。(2)部分解析法采用解析法求出每个街坊面积,用街坊面积数控制本街坊内各宗地面积之和。各宗地面积之和与街坊面积误差小于1/200时,将误差按面积比例分配到各宗地,得出平差后的各宗地面积。但边长丈量数据可以不改。完全用实测数据计算规则图形的宗地面积可以不参加平差。(3)图解法要求在聚酯薄膜原图上量算街坊面积(当采用其他材料的图纸时,必须考虑图纸变形的影响并给予改正),图面量算宜采用二级控制,即:①以图幅理论面积为首级控制,图幅内各街坊及其他区块面积之和与图幅理论面积之差小于±0.0025P(P为图幅理论面积)时,将闭合差按比例配赋给各街坊及其他区块,得出平差后的各街坊及各区块的面积;②用平差后的各街坊面积去控制街坊内丈量的各宗地面积,其相对误差不得大于1/100,在允许范围内将闭合差按比例分配给各宗地,得出平差后的宗地面积。但边长丈量数据可以不改。完全采用丈量数据计算宗地的面积可以不参加平差。2.在地籍铅笔原图上量算面积时,两次量算的较差应满足下式:△P≤0.0003M√P式中:P是量算面积,平方米;M是地籍铅笔原图比例尺分母;凡地块面积在图上小于5平方厘米时,不宜采用求积仪量算。3.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量算面积,均应独立进行两次量算。图上量算时,两次量算的较差在限差内的取中数。4.面积量算单位为平方米,计算取值到小数后一位。5.共用宗内,各自使用的土地有明显范围的,先划分各自使用界线,并计算其面积,剩余部分按建筑面积分摊。(九)主要精度1.界址点精度类别界址点对邻近图根点点位误差(cm)相邻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cm)适用范围中误差允许误差一±5±10±10集体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界址点;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界址点二±7.5±15±15困难地区集体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界址点;城镇街坊内隐蔽界址点2.地籍图的精度(1)相邻界址点间距、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中误差的绝对值不得大于图上0.3mm,较差允许误差的绝对值不得大于2倍中误差的绝对值。(2)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的绝对值不得大于图上0.4mm,较差允许误差的绝对值不得大于2倍中误差的绝对值。在丘陵、山区,中误差可按上述规定放宽一倍。(3)地物点的点位中误差的绝对值不得大于图上0.5mm,允许误差的绝对值不得大于2倍中误差的绝对值。3.地类图斑的精度明显地物界线在图上位移应不大于0.3毫米,困难地区或不明显地物界线的位移应不大于0.8毫米。4.工作流程和安排(见下表)组织准备:成立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组织专业队伍、人员培训组织准备:成立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组织专业队伍、人员培训业务准备:收集和分析已有各种图件和资料,技术设计书编写权属调查控制测量地籍要素测量其他地籍要素测量,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调查作业单位自检、互检、专检监理检查内业各类表格录入、属性检查、修改,完善调查表分类汇总统计,表格生成输出各种图件生成、编辑、输出成果资料整理、编写文字报告调查成果检查验收数据归档、备份和提交三、建筑物、构筑物和地面附属物测量内容:拆迁建筑物、构筑物和地面附着物定位测量。1.永久结构建筑,包括:砖木结构祖屋,砖瓦结构房屋,砖混结构房屋,框混结构房屋,钢结构(构架)房屋(大型厂房)等;2.临时建筑,包括:砖墙铁皮顶、油毡顶、石棉瓦顶房屋,铁皮房、棚,石棉瓦房、棚,油毡房、棚等;3.构筑物,包括:围墙、地坪、水泥涵管、护坡、挡土墙(加固坎)、加固水池(大口井)、水泥路面、沥青路面、加固排水沟等;4.地面附着物,包括:花池、花圃、手摇井、机井等;5.地面以下建、构筑物在现有测绘手段无法测量时,原则上不进行测绘。如被拆迁人能够提供建筑施工图的,可在现场抽样复核相符时采用施工图数据,并在测绘报告中进行说明。(一)技术要求1.一般规定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地面附着物现场测绘时,除量取其尺寸数据外,还需调查其结构、用途;对建筑物需采用数码照相机拍摄其不少于一个立面的全景影像;对构筑物、地面附着物拍摄其全貌影像,必要时还须拍摄其局部影像。所有拍摄的影像均须成像清晰,分辨率不低于800×600像素,同时将影像文件名称改为该测绘对象的测绘编号。测绘人员应在现场绘制测绘草图和记录调查信息。2.数据采集数据采集应使用经检定合格的钢卷尺、手持测距仪、全站仪等,边长取位至小数点后两位。圆形、弓形等不规则建、构筑物,可使用全站仪沿建筑边线实测若干点位坐标,再通过坐标绘制其测绘图,计算面积或长度。建、构筑物不同结构、用途的部位应分别采集其尺寸数据。相同边长度数据两次测量较差△D应满足如下要求:∣△D∣≤3㎝(D<10米时,D为实测边长);∣△D∣≤3㎝×D(10米<D≤30米时);∣△D∣≤10㎝(D>30米时)。3.内业数据处理建、构筑物以及地面附着物测绘图应在cass下按外业采集数据进行绘制,并标注边长、面积等数据。标注字体采用宋体字。房屋计全部建筑面积部位采用实线绘制,计一半建筑面积部位采用短虚线绘制,只标示建筑轮廓的用长虚线表示。临时建筑物按实线绘制,同时标注其结构名称和边长、面积等。构筑物、地面附着物按《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符号绘制,并标注其测绘编号和尺寸数据(长、宽、高、水平投影面积等)。4.测绘报告编制地界放点测绘报告以项目为单位编制,青苗分户测绘报告以自然村为单位编制,建、构筑物测绘报告私房以栋为单位编制,工业区以厂为单位编制。测绘报告文字、表格部分建议采用WORD编写,图件部分采用AutoCAD2004编绘。测绘报告采用A4幅面,如图件资料大小超过A4,则要求折叠至A4幅面进行装订。应按如下规则对测绘报告进行编号:项目名称拼音字母缩写+年度+报告类别码+顺序流水号。报告类别码规定为:地界放点报告为“J”,青苗分户测量报告为“L”,建、构筑物测绘报告为“F”,土石方等其他类型的测绘报告为“Q”。测绘报告式样见附件。(二)测量规定1.建筑结构类型规定计建筑面积的房屋建筑结构名称规定如下:砖木、砖瓦、砖混、框混、钢。计水平投影面积临时房屋结构规定如下:砖墙铁皮顶、砖墙石棉瓦顶、砖墙油毡顶、铁皮、简易结构。2.建筑面积计算规定房屋建筑面积测算严格按照《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2000)所列关于计算全面积、半面积和不计建筑面积的规定执行。不同建筑结构的建筑空间应分别计算建筑面积。当一幢建筑有多个权利人或有多种用途时,还应划分共有建筑空间计算面积进行分摊,分摊原则应按照《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2000)相关规定执行。3.水平投影面积计算规定已计算建筑面积(包括半面积)的建筑空间不得重复计算水平投影面积。层高小于2.2米的楼层、因屋顶造型形成的层高小于2.2米的室内建筑空间以及凸窗应计算水平投影面积,并在测绘图上注明边长、层高和投影面积。4.建筑物构件、附属物计算规定建筑物外墙面设置的建筑构件(装饰造型、空调板等)不进行测绘,也不在测绘图上表示。单幢建筑物附属设施,如:屋顶水箱、化粪池、与建筑物外墙一体的钢筋混凝土浇注的雨棚板等不进行测绘,也不在测绘图上表示。为多幢建筑公用的屋顶水箱、化粪池应按规定测绘其长、宽、高(深)或容积。室内二次装修加建的木质阁楼、钢木阁楼不做测绘。5.临时建筑物测绘规定有外墙、柱的临时结构房屋按外墙、柱外沿量取水平投影面积;无外墙的简易棚按顶盖外沿量取水平投影面积。6.构筑物测绘规定围墙提供长、宽(厚)、高数据。围墙、栅栏、门柱上的灯具按个/组提供数量。区分地面和路面,路面提供厚度、面积数据,地面提供面积。各种井盖、消火栓不需测绘查丈。大口井提供井深度、外径尺寸数据。水沟提供长、宽(内径)、高(内径)数据。挡土墙或护坡上顶、下底、高度数据,加固坎归类到挡土墙或护坡。工业管线等属于设备类地物不测绘查丈。市政设施、公共产权地物一般不测绘查丈。涵管提供直径和长度数据。水池提供长宽高并提供容积数据。电线杆需提供线杆长度。7.附着物测绘规定花坛提供长宽高数据。大面积苗圃、小树、幼树提供区域面积数据,不进行数量清点。停车场收费系统、压水井、电子眼、房屋上射灯、配电箱、有线电视信号箱、电信信号箱提供数量数据。机井提供数量,深度向被拆迁人调查后在测绘报告内注明,供评估参考。8.隐蔽工程测绘规定地下隐蔽工程原则上不进行测绘,直接由被拆迁人提供施工图纸、工程结算资料等给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当被拆迁人无法提供上述资料时要求测绘机构测量时,测绘机构应将情况说明、准备采用的测绘手段、技术依据以及费用预算报业主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三)精度指标《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2000)将房屋面积的测算精度分为三级,本工程按二级房产面积测量精度执行,它的适用范围在大城市的市区、中小城市的中心区的商品房、其他上市房屋。本工程的精度要求见表2表2

房产测绘精度要求精度类别等级限

差中误差界址点精度/m二±0.10±0.05房产面积精度/m二±(0.04√S+0.002S)±(0.02√S+0.002S)注:S为房产面积,单位为m2(四)仪器设备1.2"级全站仪;2.手持测距仪;3.钢卷尺;4.数码照相机;5.记录设备。(五)房产调查由于本项目的房屋用地文件齐全有效、周边权属简单清晰,房产调查的重点应放在房屋调查方面。房屋调查的内容包括房屋坐落、产权人、产别、层数、所在层数、建筑结构、建成年份、用途、墙体归属、权源、产权纠纷和他项权利等基本情况,以及绘制房屋权界线示意图。(六)房屋要素测量1.准备外业底图−−外业记录一般以建筑施工图为底图,记录前对电子版建筑施工图进行必要的整理,要求底图界线完整明确、图面简洁清晰;−−对于只有纸质建筑施工图的工程可以将复印件作为底图;−−对于无图纸的工程可以现场绘制底图,现场绘制底图以单线表示墙体;−−底图应以A4或A3幅面,对于占地面积较大,图形复杂的工程可适当增大幅面。2.外业实测建筑外围测量要求如下:−−建筑物外围测量需要测出各层范围线和各层上空范围线;−−建筑首层外围必须完整,不能因为建筑具有对称性或有相同单元拼接组合而成而省略;−−不得将外形不同的楼层数据记录在同一楼层草图中;−−如果楼层外部尺寸有变化,地上部分只需测量首层外部尺寸;−−如果楼座外部尺寸有变化,应在相应层测量退层或悬挑尺寸,并注明“其他尺寸同某层”;−−地下部分的外部尺寸可通过内部尺寸加设计外墙厚度的方法获得;−−现场无法实测的数据(如无孔洞的墙厚),可抄录设计数据并注明数据来源;−−对于屋顶为坡面且有不够2.20m的部位,现场找出2.20m线的位置,并测量其与相邻墙面的相对关系;−−对于层高不足2.20m的部分,应记录净空尺寸;−−对于空间、顶层附属用房要测量其相对位置。建筑内部测量要求如下:−−对于需要分户的工程,外业数据应能基本反映出建筑平面图;−−非标准层需层层测量;标准层测量其起止层,其中一层可采用检测通长的方法。记录草图要求如下:−−外业记录一般用红色签字笔记录,字头向北向西,靠墙注记,字迹工整,图面清晰;−−记录在室内的为内部尺寸,记录在室外的为外部尺寸,以米位单位;−−墙厚尺寸以厘米位单位,外围画圈,记录在墙体线上;−−适当测量内、外通长以避免误差过度积累,可用起止线显示通长两端;−−适当增加文字说明,如“所有阳台均封闭”、“飘窗落地”、“室外楼梯无上盖”、“空间”等;−−每张草图必须记录测量人、记录人、测量日期、仪器号、坐落、指北针和所测楼层。3.拍摄建筑物实景照片。由于房产测绘要求的数据太多,为防止遗漏,本工程要求对每个建筑要都要拍摄建筑物四面八方的实景照片,一则作业人员计算时利用,二则检查人员在检查时参考。(七)房产图绘制与房产面积测算1.房产面积测算。执行《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2000)第8条“房产面积测算”之规定。2.利用相关软件绘制分层平面示意图,计算各部位面积。本工程执行二级房产面积测算精度,作业中注意调尺分寸和限差。3.共有共用建筑面积分摊计算公式为:δSi=K×Si

,K=∑δSi

/∑Si式中:K为面积分摊系数;Si为各单元参加分摊的建筑面积,单位为平方米,δSi为各单元参加分摊所得的分摊面积,单位为平方米,∑δSi为需要分摊的分摊面积总和,单位为平方米,∑Si为参加分摊的各单元建筑面积总和,单位为平方米。出具报告书、房屋登记表和上传数据。四、实地调查的工作程序调查前准备。向土地权利人发送指界通知书,约定权利人现场出席指界。调查人员准备好土地权属材料、调查表、调查底图、界标、必要的仪器及工具、用具等。现场调查核实。由调查人员根据收集的权属证明材料、土地所有者出示的证明材料,结合土地或者房产权利人的指界情况。核实土地或房产所有者名称,宗地的界线、界址边长,面积,共有权情况等要求调查的内容。(一)土地和房产权属状况调查土地和房产权属状况调查包括权属性质、权属来源、所有者名称等。在调查时,应注意被调查单位与权源证明中单位名称的一致性。发现不一致时,需要对权属单位的历史沿革及其法律依据进行细致调查,并在调查表的相应栏目中填写清楚。(二)其他要素1.权属名称调查。权属名称是指土地所有者的全称。共有宗宗地要调查清楚全部权利人的名称。2.土地取得时间。土地取得时间指获得土地权利的起始时间。3.土地位置。调查核实宗地地理位置、宗地四至。4.共有权情况。调查清楚宗地共有权人数、独有或独自使用面积、共(有)用面积及分摊协议。5.其他情况。涉及宗地所有权的其他特殊情况的调查及说明。(三)调查成果的记载调查成果须按规定的格式记录于调查表中,作为征收和拆迁的重要参考。记录于调查表中的各项内容应齐全、完整、规范,能反应调查的过程及结果。调查表应使用黑色或蓝色墨水填写,严禁涂改,划改处须加盖划改人员印章,且不能连续划改。调查表原则上每个权利人填写一份。(四)施工组织我公司一旦有幸中标,将投入主要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调动所有资源,确保本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确保一次性验收合格。1.成立项目组织机构以公司为依托,以技术顾问团队为支撑,成立专门的项目工作组,下设生产计划部、外业调查部、测量部、内业工作部、资料档案部、质量检查部和后勤保障部等部门,具体负责本项目的实施。项目工作部将制定各部门的工作职责、质量要求及保证措施、进度管控方法及措施、后勤保障制度以及岗前培训等。2.工作组人员为了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本项目,公司拟安排专业技术20人团队,他们之中,高级职称有2人,中级职称有7人,测量技术员有11人,全部是专业学校毕业且年富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完全能够胜任本项目工作。3.仪器设备公司为本项目提供了充足的仪器设备(见下表),同时将根据工作进展情况,还可以增加设备的需要,我公司下属仪器设备公司,专门销售、检校测绘仪器,为公司测绘工作起到了仪器设备的保障作用。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制造商/生产厂商名称用途1测地型GPS6套中海达外业使用2全站仪4套拓普康外业使用3水准仪3套天宝外业使用4测距仪6台徕卡外业使用5打印机3台日本京瓷确权资料打印6Arcgis5套美国内业图形图像处理7南方CASS10套南方内业图形图像处理8微机10台戴尔内业图形图像处理9绘图仪2台惠普资料公示10工作用车2辆长安外业工作用车五、提交地形图测绘成果数据1.项目技术设计书;2.控制点点之记及控制点成果表;3.测绘成果,包含宗地图、房产图、测绘报告(按户提供);以上资料纸质、电子数据光盘各3份。六、数据公示对项目范围内的建筑物按照一户一档(含被调查人户口信息、身份证明、房产权属资料、房产现状照片、土地权属资料等)要求进行建立电子数据和纸质资料,按甲方要求对测绘成果进行公示。七、异议处理对调查、测绘成果有异议的部分进行相关复核和解释工作。八、检查验收按“二级检查,一级验收”的制度对所有成果资料进行检查验收后,再提甲方验收。具体流程如下:1.各阶段工作结束后,各作业小组应进行100%的自检互检,杜绝外业工作中的差、错、漏。2.外业工作完成后,应及时整理成果资料,装订成册提交院质检部门进行检查验收,并编写院级检查验收报告,待全部资料整理结束后,再提交甲方进行验收。第四节质量检查及保障措施一、成果质量控制要求我公司为通过IS0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测绘作业单位,建立有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提供的测绘成果承担质量责任,有专职质量检验人员,对作业过程进行现场监督和检查,处理质量问题,组织实施内部成果的质量检查工作,编写检查报告。按照项目的实际情况实行项目质量负责人制度,项目质量负责人对该项目的成果质量负直接责任。采用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用户在测绘合同中有特定需求的,按约定的标准执行,坚持先设计后生产,项目任务实施前,必须组织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学习项目技术设计书及有关的技术标准、操作规程。生产岗位的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按照技术设计进行作业,并对作业成果质量负责。制定完整可行的工序管理流程表,加强工序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有效控制影响成果质量的各种因素。生产作业中各工序成果必须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经作业人员自查、互检,如实填写质量记录,达到合格标准,方可转入下个工序。对检查发现的不合格品,应及时进行跟踪处理,作出质量记录,采取纠正措施。不合格品经返工修正后,必须重新进行质量检查直至合格,经过程检查的测绘产品,必须通过质量检查机构(检验人员)的最终检查,评定质量等级。二、成果质量检查要求检查验收制度是保证成果成图质量的重要措施,测绘成果实行两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自检互查是关键,公司对作业员提交的成果资料进行过程检查,在公司检查的基础上公司质检人员进行最终抽样检查。要求作业人员、各级质检人员、管理人员高度重视,严格按《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进行检查,把影响成果质量的差、错、漏问题消灭在生产第一线。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各工序测绘成果质量的全过程质量检查与控制措施是:1.生产作业人员做到自检互查,作业员提交的成果资料,必须是保证无原则性差、错、漏,并符合质量要求,检查比例为100%,严禁半成品提交作业单位检查。作业员对检查意见要逐条认真修改,检查人员对修改意见应进行复查,作业员对成果资料应签名负责;2.公司设专职检查人员,对产品进行过程质量检查控制,检查比例100%,公司检查人员对其检查过的成果资料应签名负责;3.公司质量检验部为公司级专职质量检验机构,对成果质量进行全过程监控及最终检查,并按《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对测绘成果进行质量评定,检查人员对其检查过的成果资料应签名负责;4.各级检查严格按照要求认真做好质量记录,以便质量状况有可追溯性和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并便于复查。5.各道工序经过层层把关,严格实行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必须保证成果质量,对测绘成果质量问题较多或存在较大质量问题的,责成返工处理,直至符合要求。任务接收或投标任务接收或投标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改进与完善生产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策划工程负责技术负责合同签订勘察测绘产品交付后期跟踪服务总工程师审定质检部检查审核作业队技术负责检查作业组自检、互检收集征求顾客意见作业施工技术方案设计生产材料配置人力资源配置组织、学习、培训整改措施反馈意见测绘资质管理体系运作流程图第五节测绘周期承诺现我公司针对本项目,郑重承诺:将严格按照招标人的服务期限,在中标签订合同后测绘项目180日历天内完成工作。并力争在招标人规定的时间内提前完成所有工作。一、测绘周期计划项目进度计划横道图项目进度计划横道图:工作日期工作内容180日历天XXXX测绘项目第日第日第日第日第日第日第日第日第日收集资料,现场踏勘编写技术方案书实地测绘入户权属调查权属绘制及数据整理数据公示异议复核公司内部自检资料归档检查验收二、周期进度细化说明自合同签订后,日历天内完成XXXX测绘项目测绘工作。1.收集资料,现场踏勘:个日历天。2.编写技术方案书:个日历天。3.实地测绘:个日历天。4.入户权属调查:个日历天。5.权属绘制及数据整理:实地测绘所占用工期的时间内,晚间进行内业绘制及数据整理。6.数据公示:个日历天。7.异议复核:在整个工期内分阶段、步奏复核。8.公司内部自检:实地测绘开始时至检查验收,全期公司质检部进行分部、分项质检。9.资料归档:个日历天。10.检查验收:分阶段向业主方,上级主管部门提出检查验收申请,最后进行整体项目检查验收。三、影响工期问题的因素分析XXXX测绘项目是由多个工序组成,其中外业作业,会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下面就可能遇到的影响工期的因素做如下分析:1.人的因素:权属人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及时进行指界。2.天气影响:外业施工周期较长,可能出现极端气候天气,外业实际工作时间会因此减少。3.疾病困扰:因参加本项目的施工人员大多来自外地,可能会对本项目的气候、水土产生不适现象,以致影响工期。4.仪器设备故障。5.人身安全因素:因项目所在地人员复杂,加之很多群众对拆迁政策理解不透,造成误解,可能在测绘过程中产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