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风险与防范_第1页
事业单位财务风险与防范_第2页
事业单位财务风险与防范_第3页
事业单位财务风险与防范_第4页
事业单位财务风险与防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事业单位财务风险与防范提纲:一、事业单位会计的地位二、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潜在的风险种类(一)外部风险(二)内部风险(三)支付风险(四)核算风险(五)管理风险三、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特点(一)、客观性。(二)、不规则性。(三)、可变性。(四)、可预测性四、事业单位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分析(一)内外部控制环境难尽人意(二)政府预算约束严重弱化(三)缺乏严密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五、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对策1、确定事业单位会计地位,重视会计人才的培养2、加强内部控制3、合理确定风险控制目标4、强化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控制能力5、建立完善的财务会计制度和奖惩制度6、建立财务状况预警机制,加强财务风险预测7、正确处理风险管理与事业发展的关系六、结束语事业单位财务风险与防范内容提要:事业单位从其性质分为:文、教、卫、体、行政性公益性事业单位等等。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具有自己的特点,与企业财务风险相比,有着不同于企业经营活动财务风险的表现和特点。本文阐述了事业单位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并提出了防范这些风险的措施。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风险特点原因对策一、事业单位会计的地位事业单位会计的地位问题,关系到事业单位会计的性质、目标和原则,也关系到其法规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我认为有进一步加以明确的必要。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过程中,事业单位会计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资金来源渠道的多样化,事业单位的非营利性等特征要求必须建立相对独立会计分支体系,严格控制现金流,使事业单位会计企业化,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二、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潜在的风险种类(一)外部风险由于事业机制。再加上对事业单位外部的财务法律法规和管制度不熟悉,单位法人意识和经济责任意识不强,对所作出决策的不健全,缺乏适合事业单位的市场体系(如职业管理者对经济后果考虑不周,对市场竞争的残酷性和风险性估计不足),政府主管部门委托人角色不到位,对事业单位防范风险的措施不力。某些决策方领导人的授权不清,事业单位职责权限不明,有时还受到政府主管部门及各级政府的行政干预。造成严重的非经营性亏损,经营管理资产大量流失和损失。(二)内部风险事业单位资产普遍存在浪费与流失严重,利用效率低的现象。与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但落实力度不够有关,不仅降低了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制约了财务管理效率的提高,也削弱了财务监管的控制力度,最终导致了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信息从产生、传递到审核等全过程的管理缺失,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下降,其真实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无法得到保障,影响信息使用者的有效决策,增大了决策失误的风险,这也是财务风险的隐患所在。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增加也与其对财务人员的建设缺失有关。一些财务人员认为进了事业单位就是拿到了铁饭碗,不会失业,因此疏于对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另外,事业单位对财务人员的道德建设重视不够,作为财务人员,其道德水平对财务活动的有效开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我国现阶段对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认识不足,投入也较为有限,使得财务人员的道德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财务管理活动的要求,存在偏离财务管理制度,甚至违规从事财务活动的风险隐患。(三)支付风险主要是来自于部门预算改革的制度性缺陷。实行部门预算,通过调整和优化预算经费支出结构,希望借助财政支出管理方式的改革来解决预算经费间相互挤占的固有矛盾。而实际上,在预算指标的安排上,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专项经费“结构分散、个个不足”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在保稳定、保发展的工作压力下,挤占专项经费,弥补资金缺口,确保预算收支平衡成为不得已的选择,财务部门也因此承担着极大的违规支付风险。(四)核算风险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制度在不断更新与完善,财务人员受自身素质和培训条件的限制,在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政策、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核算水平等方面落后于制度更新的步伐。财务人员在运用新的会计政策、采用新的会计处理方法上往往容易出现偏差,从而引起会计核算质量的下降,因核算错误形成的财务管理失误进而造成违规处罚的现象屡见不鲜。(五)管理风险主要是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造成了财务管理活动中的死角与盲区。制度落实的力度不够,降低了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监督措施的不到位,削弱了财务监管的控制力。管理手段更新不及时,制约了管理效率的提高。这些最终导致了对会计信息由产生、传递、审核等全过程的管理不到位,造成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障,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受到影响,影响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增大决策失误的风险。三、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特点(一)客观性。财务活动存在着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不确定性因素,因而财务风险的发生有其客观必然性。(二)不规则性。财务风险是否发生、何时发生以及发生的范围和程度等完全是不确定的,对财务活动的日益复杂性和多样性,财务治理者还不能完全了解和全面把握,由此带来了财务风险的不规则性。(三)可变性。事业单位自身处于变化发展之中,相应的财务活动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在一定条件下,财务风险有的激化、有的消亡、有的减少、有的改变,表现出一定的环境适应性和自我应变能力。(四)可预测性财务风险产生和发展是有规律的,随着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的进步,对财务风险的发生时间、范围和程度进行科学的预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风险的发生,并最大限度地降低财务风险的破坏性。四、事业单位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分析(一)内外部控制环境难尽人意从外部环境来看。一是国家机构改革后,政府管理的缺位。国资委成立后,没有及时明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归属及管理方式,各单位按照各自方式管理经营其资产,这部分资产处于“监管真空”。正是这种国家投资、无人负责的体制,导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普遍存在利用效率低、浪费与流失严重的状况。二是随着各项改革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事业单位将面临诸如财务状况的总体失衡风险、国有企业的连带责任风险等。从内部环境来看,因外部环境变化导致重大风险的责任在于决策者对风险控制与防范的认识不足。而当内部环境恶化时,造成内部控制失控。缺乏严密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随着控制环境日趋复杂和多样化,内控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事业单位作为财政拨款单位,其财务是消耗性的纯支出型财务。财务管理的大收支模式,要求对支出实施严格控制。由于我国目前仅有《预算法》对财务支出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其他适应新体制的相应制度尚未建立,造成财务支出有章难循、无章可依、缺乏有效的制度规范。在管理体制上,单位财务支出管理方法落后,经费不足与损耗浪费并存,预算控制缺乏刚性,从而给财政资金运作带来了潜在预算失控的风险。(二)政府预算约束严重弱化近年来,由于控制环境的影响,财务风险的发生呈上升趋势。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不同于企业的财务风险,其特殊性主要源于财务治理的特殊性即财务治理的重心是预算治理,预算具有导向作用。就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其发展和建设只能建立在财力许可的范围之内,不能“寅吃卯粮”,更不能“负债经营”。然而事实上,众多决策者难以抵抗外部机遇带来的快速发展的诱惑,片面夸大发展而不顾财力地展摊子,上项目,将企业运营中的“负债经营”思想引进政府的预算编制和执行中,势必造成隐性赤字预算。这种由预算约束弱化、治理层决策失误造成的经济责任风险,已成为当前财务风险防范中的重中之重。(三)缺乏严密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随着控制环境日趋复杂和多样化,内控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事业单位作为财政拨款单位,其财务是消耗性的纯支出型财务。财务治理的大收支模式,要求对支出实施严格控制。由于我国仅有《预算法》对财务支出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其他适应新体制的相应制度尚未建立,造成财务支出有章难循、无章可依、缺乏有效的制度规范。在治理体制上,单位财务支出治理落后,经费不足与损耗浪费并存,预算控制缺乏刚性,从而给财政资金运作带来了潜伏预算失控的风险。五、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对策(一)确定事业单位会计地位,重视会计人才的培养事业单位会计的适用范围是应该而且可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过去事业单位的范围较广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一些单位逐步由社会性、公益性为主转向营业性、开发性,资金供给的自给率不断提高,经营的目的和单位的性质实际上发生了变化。事业单位的发展从近期看有如下的趋向:有些单位,如大多数的中小学和高等学校、基础理论的科研院所、国家重点兴办的文艺团体、图书馆、博物馆等,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公益性,主要由国家财政供应资金,以社会效益为目的,这些单位就应该按事业单位进行登记注册,实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而有些单位,如会计师事务所、应用型、开发型科研院所、民办的文艺团体、体育场馆等,具有较强的营业性、开发性,而且以营利为目的,这些单位不妨按企业进行登记注册,实行企业会计制度。(二)加强内部控制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各单位遇到的新财务风险问题不断出现,与之相适应应当不断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程序应当明确;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应当明确;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应当明确。各单位还应该建立单位内部稽核制度、内部牵制制度、内部审计制度。内部稽核制度和内部牵制制度的建立应该结合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一并考虑,但两者是不同的,前者的主要内容包括:稽核工作的组织形式和个体分工;稽核工作的职责、权限;稽核工作的程序和基本方法等。后者的主要内容包括:内部牵制制度的原则,包括机构分离、职务分离、钱账分离、账物分离等;对出纳等岗位的职责和限制性规定;有关部门或领导对限制性岗位的定期检查办法。内部审计则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一个单位内部经济活动和管理制度是否合规、合理和有效的独立评价机构,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对其他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在制定内部控制有关规定时,要明确单位负责人应负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使单位由上而下共同执行内部控制要求,从而推动内部控制的健康发展。还可以在事业单位内部推行法人经济责任制,将责任风险直接与决策层挂钩。经济责任制即按领导分工予以纵横监控,规定职责,相应授权,从而实现各尽其职、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控制目的。单位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授权批准以便进行控制。在授权批准控制时,一定要明确授权批准的范围、授权批准、权限、授权批准责任和授权批准程序。同时要把授权批准权限的分解和审批额度的分配与核算管理制度的建立、财务公开性制度的建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防止滥用职权审批情况的出现。(三)合理确定风险控制目标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控制应达到这样三个目标:一是操作性目标,即财务活动的资金核算、资产管理、项目实施、内部监督、队伍建设等主要工作环节在运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