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标下体育学习评价标准和方法的研究_第1页
对新课标下体育学习评价标准和方法的研究_第2页
对新课标下体育学习评价标准和方法的研究_第3页
对新课标下体育学习评价标准和方法的研究_第4页
对新课标下体育学习评价标准和方法的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对新课标下体育学习评价标准和方法的研究摘要:新课标改革实施以来,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指标与标准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专家学者和广大体育教师。本人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从不同类型的学习评价方式着手,运用现代评价技术和科学的实验方法,对新课标下体育学习评价的标准化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期望能够建立一个统一、完整的体育学习评价标准,来全面、准确、有效的反映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关键词:学习评价,量化,评价指标,评价标准1.引言体育课程的改革也已进入一个非常阶段,由于新的体育课程在理念上的更新,课程空间扩张和学习领域拓展,所以广大教师在不断接受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同时,又面对着体育学习评价的变革。但是,新课标并没有提供一种现实的、可供操作的评价方案,而广大体育教师又不都具备教育科学研究的条件和能力,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有关评价的问题不断增加,特别是对评价的过程与结果、指标与权重、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等问题认识,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一个得到各方公认的结果。这使得“评价问题”已逐渐成为了影响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否成功的瓶颈问题,迫切需要解决。根据《课程标准》对体育学习成绩评价建议:“教师对体育学习成绩的评定——依据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度,行为表现和进步幅度等,考虑学生自我评定与组内互相评定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但是,无论是在《体育课程标准》中,还是在现有的各种有关新体育课程的实验教材与各类体育教学科研杂志中,都没有提供任何一则有关对体育学习目标达成度评价与测量的案例。因此,更不用说对进步幅度的增值(或增量)评价和综合评价的方案了。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到目前为止,由于体育学习领域的拓展,除对传统的体育知识和技能的评价方法外,我们还缺少一种能够对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领域的目标达成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或者说,我们还没有一把统一刻度的标尺,自然也就无法测量,确定学生在各个阶段的目标达成度和进步幅度,因此我做出了关于对新课标下体育学习评价标准和方法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索一种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体育学习评价模式,尝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能够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科学的和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体育学习评价的效度标准(以下简称:效标),以解决学生体育学习目标达成度的定量评价问题。同时,也希望能为同行们进一步研究体育学习的综合评价问题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评价案例。2.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查阅文献资料、调查、专家咨询和实验等综合研究方法。主要是针对体育新课程评价改革中所存在的效度和信度问题,在综合分析研究了国内外关于学习评价文献资料基础上,通过对本市部分体育教师的问卷调查,结合了有多年实践工作经验的教师和专家咨询意见;依据评价的一般原则和体育学习评价的特性分析,运用多种定量评价技术和测量方法,所建构的一套标准化的体育学习目标达成的评价标准和测量程序。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实践操作活动,来检验实验标准建构的科学性和实用性。3.研究结果3.1体育学习目标达成度评价的性质和特点有效的评价不仅取决于所用评价方法的技术含量,也取决于对评价东西的仔细描述,这两个方面同等重要。因此,要在选择或形成评价方法之前,应当具体说明测量目标的特性,即明确界定预期的学习目标。3.1.1体育学习目标达成度评价的性质体育学习目标达成程度的测量,是一种标准参照测验,它主要的目的是检测学生是否达到了体育《课程标准》所预制的水平学习目标,属定量评价的范畴。其次,标准参照测验强调对被测者测验目标和内容的掌握程度,而且这里的标准(即体育课程标准)实际上是外在的效度标准,因此能够很好地评估被测者的绝对水平。所以体育学习目标达成度的评价,实质是对学习水平的绝对评价。同时也是对学生的进步幅度(或程度)相对评价的基础。3.1.2体育学习目标达成度评价的特点与分类从体育学习的目标设置来看体育学习评价的分类,新的体育课程标准设置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五大学习领域。但从评价方法或测量特点来说,它又可以分成四类,一类是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和社会适应等方面行为表现的评价,二是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评价,三是对动作技能的评价;四对学生身体健康程度的评价。3.2体育学习目标的分类量化学习目标是期望从教学过程中获得的学习成果。它指导着教与学,向其他人传达教学意图,并提供评价学生学习的基础,指导评价方案的制定。但由于大部分学习目标比较概括。因此,我们在编制或选择评价工具之前,应当清楚地界定期望达到的学习成果。所以,把各类体育学习目标转化成具体的、可操作的,能确定教育价值判断和目标达成程度的评价内容与标准,为行为、知识、技能和健康目标确定一个统一的、可操作的定量指标,是有效的评价前提。3.2.1行为目标的量化—行为发生频率根据斯金纳(行为主义者)的操作学习理论,关于:“学习即反应概率的变化”的这一论述。我们将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能表现出来的态度、兴趣、情绪、交往与合作等各种外显的行为归为一类,统称行为类目标。它们的主要包括:运动参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三个学习领域的目标。其特点是,这些行为在所有的体育活动中都能或多或少地得到体表现。因此,我们不可能用其在某一次活动中的表现,来确定其整体对目标行为的具有(或达成)程度。比较客观(真实)的评价是运用目标核查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对各种行为发生频率的核查,并把这种行为的发生频率作为量化评价的指标,用百分比来量化各种行为目标水平,以相应的等级统一地评价学生对行为类目标的达成(或再对照学习目标的要求,确定其达标程度。操作示例:如:水平一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目标评价“初步掌握简单的技术动作”。评价内容:单个球类动作-原地运球。评价操作:A.确定目标等级为-初步掌握;标准分为3B.表现评价:某学生运球技术动作有几个小错误“基本正确—4”;熟练程度为“小停顿—4”,则其的动作掌握程度为80%C.评价结果:该学生的技能达标程度为4/3=125%。即完全达成“初步掌握简单的运球技术动作”的技能目标,并有更高的水平表现。3.5体能发展的相对评价和等级设置3.5.1体能发展水平的离差程度评价方法关于体能发展目标的评价。在目前阶段,我们认为比较合理的和现实的方法是采用“离差评价法”来评价学生的体能发展,以各时期能反映学生身体健康水平和运动能力的主要项目:如身体形态、器官功能、灵敏、速度、柔韧、力量、耐力等为指标,根据离差等级来判断学生身体健康水平和对体能发展目标的达成程度。3.5.2体能发展水平的离差程度与效度等级根据“掌握学习理论”和体育课程标准的设计意图--“体育学习目标它是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做到都能达成的目标”。因此我的理解是:达到中等体能水平以上的学生,即已达成《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体能发展目标,其达标程度为100%及以上。所以按此标准评价学生的体能,正常情况有75%以上的学生能达到中等以上的水平,它是符合体育课程标准的设置要求。另外,为了适应个别体育特长生和特困生,又设置了上上和下下等;“上上等”是指体能水平达到离差程度1.96S以上的学生,“下下等”是指是指体能水平达到离差程度-1.96S以上的学生。其次,为每个等级设置分值,是便于核定学生的综合体能等级。具体等级和效度标准设置如下:(详见表4)表4:体能发展水平的离差等级与效度标准量表(实验)等级分布(5%)10%15%50%15%10%(5%)离差程度(S)≥1.96S≥1.28S≥0.67S±0.67≤-0.67S≤-1.28S≤-1.96S体能等级上上上等中上中等中下下等下下达标程度125%120%110%100%90%80%75%标准分6.565.554.543.5综合评价(平均值)6.3分以上5.8~6.25.3~5.74.8~5.24.3~4.73.8~4.23.7分以下附:图表式体能等级量表下下下等中下中等中上上等上上下下下等中下中等中上上等上上等级3.544.555.566.53.5.3学生身体素质评价标准的设置示例关于具体的评价内容与标准的确定,可以参考新的《体育(与健康)》教材-人教版,学生身体素质评价表;还可参考《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评价内容与标准,如果《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没有的项目,可参考本地区(或本校)学生的平均体能水平。3.5.4体能发展目标评价的标准化操作程序(三)操作步骤:首先,依据体能的评价标准,确定评价项目的等级和标准分。然而,依据对身体素质的测试,确定其体能发展水平和离差程度。再根据离差程度,确定其达标程度。4.检验与分析4.1对实验班级学生成绩的抽样统计分析4.1.1实验数据统计列表表6:高二年级体育成绩统计分析表项目行为表现知识+技能体能水平整体达标备注权重0.200.2+0.30.31.0水平级差=40%进步系数=0.5平均达标16.439.725.481.6标准差2.124.873.28.29绝对达标82.0%79.5%84.7%81.6%相对达标102.4%99.4%105.9%102.0%注:1.水平级差=低水平标准得分-高水平标准得分(同一核查依据)2.进步系数=阶段学习时间/水平学习的总时间4.1.2统计分析本实验假设体育课程标准的水平级差为40%,学年进步系数为0.5。根据我所设立的标准化操作程序,通过对我校高二年级4个班级学生,共233人的实验研究,从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体育平均成绩和相对达标程度的统计说明,完全达成课程标准中年级教学要求,从学习成绩的分布看,离差程度为(-∞,-0.67S),整体达标低于76%的占学生总数25%.即有75%学生的相对达标程度在95%以上,符合“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做到都能达成的目标”的课程设计理念。4.2调查分析4.2.12005年9月对部分参加体育新课程培训活动的体育教师发放调查问卷32份,共回收、有效问卷29份。4.2.2A.共有27份答卷,占93.1%的教师认为本案等级和效度标准设置合理;B.共有25份答卷,占86.2%的教师认为本案能清楚地反映学习水平;C.共有26份答卷,占89.6%的教师认为本案操作不复杂;比较简便。5.结论与建议5.1结论通过检验分析证明,如果在新课标下建立一个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体育学习评价标准化体系,可以基本解决体育学习目标达成程度的定量评价问题。同时,也为学生进步幅度和综合成绩的评价奠定了基础。其次,由于评价的操作简便,使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对自己和同伴的学习评价中,既提高教学效率、又减轻了教师评价负担等,因而初步解决了体育学习评价中“难和繁”的问题。5.2实施建议第一,根据实践经在使用本案中所呈现的各类等级标准进行学习评价时,建议应用记录卡或单元学习卡,来收集和反馈各种过程性评价与行为目标的核查资料。同时,将知识与技能的考核评价融于各个教学单元中,并更多地采用小组互相评价,这样会大大减少因学习评价而带来的工作,进而提高教学的效率。第二,建议对评价资料采用信息化处理。从学习水平的绝对评价和进步等级的相对评价、体育学习成绩的综合评价和影响学生进步的主要学习因素的诊断评价等4个方面评价着手,建立学校学生体育学习学期终结评价数据库(Excel),并能为学生/家长、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提供各种形式的评估分析报告。如:教学评估分析报告、学生成绩报告单、成绩统计报告、数据统计分析报告等。参考文献:[1]季浏等,体育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2]胡增荦,学生学习评价变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