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CC与PCB互联焊点热疲劳特性研究_第1页
LTCC与PCB互联焊点热疲劳特性研究_第2页
LTCC与PCB互联焊点热疲劳特性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TCC与PCB互联焊点热疲劳特性研究标题:LTCC与PCB互联焊点热疲劳特性研究摘要: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发展和应用,LTCC(低温共烧陶瓷)与PCB(印制电路板)之间的互联焊接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互联焊点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热疲劳现象,这对电子产品的可靠性和寿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对LTCC与PCB互联焊点的热疲劳特性进行研究,旨在为改善互联焊接技术提供指导和参考。引言:随着电子产品的迅猛发展,尤其是移动通信、无线网络和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电子器件的密度、功能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电子器件中,焊接技术是实现高密度连接的关键环节。LTCC与PCB的互联焊接技术具有体积小、连接性好、耐高温等优点,因此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然而,由于LTCC与PCB具有不同的材料特性,焊点在高温环境下易发生热膨胀不一致,导致焊点出现应力集中,进而引起热疲劳,最终影响电子器件的可靠性和寿命。因此,研究LTCC与PCB互联焊点的热疲劳特性对于改善焊接技术和提升电子产品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主体:1.LTCC与PCB材料特性分析:介绍LTCC和PCB材料的特性,包括热膨胀系数、热导率、机械强度等。重点分析两种材料的差异性,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2.焊接工艺分析:介绍LTCC与PCB互联焊接的工艺流程和常用焊接方法,如电烙铁焊接、热压焊接等。分析各种焊接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焊点的可靠性和抗热疲劳能力。3.热疲劳测试方法:介绍热疲劳测试的常用方法,包括热冲击试验、热循环试验等。比较不同测试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来研究LTCC与PCB互联焊点的热疲劳特性。4.实验研究:制备LTCC与PCB样品,并进行热疲劳实验。通过改变温度、循环次数等参数,观察焊点的破坏情况,并分析热疲劳寿命。同时,探究焊接厚度、焊接材料等因素对焊点热疲劳特性的影响。5.结果与讨论:分析实验结果,得出LTCC与PCB互联焊点的热疲劳特性。讨论不同因素对焊点热疲劳寿命的影响,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以提高焊点的可靠性和寿命。结论:本研究通过对LTCC与PCB互联焊点热疲劳特性的研究,得出了焊点热疲劳与温度、循环次数等因素的关系,揭示了焊接厚度、焊接材料对焊点热疲劳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和讨论,提出了改进焊接工艺和材料选择的建议,以提高焊点的可靠性和抗热疲劳能力。这对于改进LTCC与PCB互联焊接技术,提高电子产品的可靠性和寿命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1.Wang,K.,Lü,Y.,Wei,J.,&Luo,K.(2016).Investigationontemperatureeffectofflip-chipsolderjointreliabilityconsideringthecoefficientofthermalexpansion(CTE)mismatch.MicroelectronicsReliability,66,1-7.2.Kim,D.S.,Cho,M.S.,Lee,H.S.,&Choi,H.M.(2020).Experimentalstudyofthefatiguelifeofsolderjointsconsideringthecoefficientofthermalexpansioninflip-chipBGAassembly.MicroelectronicsReliability,103,113540.3.Tong,H.,Mao,F.,Li,Y.,Chen,T.,&Tao,R.(2018).ImpactofsolderjointthicknessonthefatiguelifeofSn-3.0Ag-0.5Cusolderinterconnects.IEEETransactionsonComponents,PackagingandManufacturingTechnology,8(1),43-51.4.Zhang,X.,Sheh,S.,Psota,E.T.,&Zhang,D.(2019).ThermalcyclingfatigueofSnCu/Niinterconnectionsforceramic-substratechi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