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样骨瘤的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_第1页
骨样骨瘤的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_第2页
骨样骨瘤的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_第3页
骨样骨瘤的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_第4页
骨样骨瘤的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骨样骨瘤的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目的评价平片、CT、MRI对骨样骨瘤的诊断价值;

探讨骨样骨瘤的介入治疗。

2

影像诊断3检查方法X线平片CTMRI4影像分析内容(1)瘤巢的位置、大小及有无钙化或骨化;(2)瘤巢周围的骨质硬化和骨膜反响;(3)瘤巢周围软组织肿胀,骨髓水肿,关节腔积液。4/30/2024荆医影像中心-吴文泽5材料与方法

18例骨样骨瘤均摄平片,其中16例行CT检查,4例行MRI检查;18例均行常规平片检查,其中2例加摄高千伏或断层摄影。其中16例行CT检查,采用pickerPQS型螺旋CT,层厚2~3mm,间隔2mm;其中4例行增强CT扫描。其中4例行MRI检查,采用GE0.5TSignaContour超导MR仪,常规SE列横轴位T1WI、T2WI,有时辅以矢状位、冠状位扫描,其中2例行Gd-DTPA增强扫描。4/30/2024荆医影像中心-吴文泽8临床资料本组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42岁,平均24岁,其中10~30岁16例,占89%。临床主要病症为局部疼痛,其病程缓慢,常于发病后6~24个月就诊,疼痛初呈间歇性,逐渐变为持续性剧痛,尤以夜间为甚。服用水杨酸类药物疼痛可缓解。近关节的病变,因疼痛使关节活动受限。关节内的骨样骨瘤患者有时缺乏典型病症,其表现类似关节炎。4/30/2024荆医影像中心-吴文泽9结果病变部位:本组18例,发生于股骨6例、胫骨4例、肱骨2例、脊柱2例、桡骨1例、坐骨1例、髌骨1例、距骨1例。病灶12例位于骨皮质内,其余发生在松质骨、骨膜下,其中2例位于关节囊内。骨样骨瘤典型表现为瘤巢及周围反响性骨质硬化,依病变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诊断准确性:平片92.9%,CT为100%,MRI为83.3%。4/30/2024荆医影像中心-吴文泽10平片18例显示瘤巢及其周围反响性骨质硬化,2例漏诊,其中2例加摄高千伏或断层摄影显示瘤巢。瘤巢大小一般为5~12mm。瘤巢呈边缘清楚的圆形低密灶10例;瘤巢中心部钙化6例;瘤巢呈高密度骨化影2例;典型“牛眼征〞;瘤巢周围明显骨质增生硬化13例;轻微硬化3例;2例瘤巢与瘤周骨硬化间有一环状透亮影。4/30/2024荆医影像中心-吴文泽11CT16例均清楚显示瘤巢及周围骨质硬化,瘤巢为圆形、类圆形低密灶,中心部可见不规那么钙化或大块状骨化,周围见低密度晕环;4例行增强扫描,瘤巢明显强化。3例见瘤巢周围软组织肿胀呈稍低密度改变,肌间脂肪间隙不清。4/30/2024荆医影像中心-吴文泽12MR4例显示瘤巢及周围骨密度硬化,瘤巢在T1WI呈低信号,在T2WI上呈低、中或高信号。瘤周骨质硬化在T1WI、T2WI上均为低信号。2例行Gd-DTPA增强后瘤巢明显强化,其钙化或骨化区无强化。2例关节囊内骨样骨瘤显示长T1长T2关节腔积液。2例显示骨髓水肿。4/30/2024荆医影像中心-吴文泽13结论瘤巢是确诊骨样骨瘤的关键;X线平片仍然是诊断骨样骨瘤的重要检查方法;CT是显示瘤巢的最正确方法;MRI能敏感地显示瘤巢周围骨髓内及软组织的炎性水肿,但可能造成误诊,结合平片或CT可作出准确诊断。4/30/2024荆医影像中心-吴文泽14左股骨骨样骨瘤4/30/2024荆医影像中心-吴文泽15右桡骨骨样骨瘤4/30/2024荆医影像中心-吴文泽16A4/30/2024荆医影像中心-吴文泽17AB左距骨骨样骨瘤4/30/2024荆医影像中心-吴文泽184/30/2024荆医影像中心-吴文泽19BA4/30/2024荆医影像中心-吴文泽20左坐骨支骨样骨瘤4/30/2024荆医影像中心-吴文泽21T1CT平片4/30/2024荆医影像中心-吴文泽224/30/2024荆医影像中心-吴文泽23骨髓水肿4/30/2024荆医影像中心-吴文泽24

4/30/2024荆医影像中心-吴文泽25有学者认为这种疼痛与病灶产生的前列腺素有关。骨样骨瘤的瘤巢中可分泌高值的前列腺素F2,其产物具有血管扩张以及降低痛觉感受器阈值的作用,患者血液中的前列腺素明显升高,为正常人的100~1000倍。前列腺素引起瘤巢内的血管扩张充血,张力增高,压迫瘤巢内的无髓神经纤维导致剧烈疼痛,而强烈抑制前列腺素作用的水杨酸类药物能迅速缓解疼痛。骨样骨瘤疼痛的病因与机制:4/30/2024荆医影像中心-吴文泽26骨样骨瘤的分期与病理:骨样骨瘤开展过程分三个阶段:即初期、中期、晚期〔成熟期〕。初期镜下见成骨纤维及母细胞为主,伴有丰富的血管,但骨质形成稀少;瘤巢体积较小,仅可为CT扫描显示,本组2例平片漏诊。中期那么形成骨样组织较多;因有不同程度的钙盐沉积,瘤巢中心出现钙化斑影,此为典型表现,本组6例。成熟期以网织骨为主要成分。表现为高密度骨化影2例。4/30/2024荆医影像中心-吴文泽27分型根据瘤巢部位骨样骨瘤分为:骨皮质型、松质骨型、骨膜型;皮质型:瘤巢位于骨皮质,周围骨质硬化广泛,以瘤巢所在处最明显,甚至遮蔽瘤巢,本组2例采用高千伏摄影或断层显示。松质骨型:瘤巢位于松质骨,周围仅有轻微的硬化环。

骨膜型:可发生于骨膜内、骨膜下或骨膜外,病灶可被膜化骨壳包绕,邻近皮质硬化及软组织肿胀。

4/30/2024荆医影像中心-吴文泽28X线表现骨样骨瘤的影像学表现多具特征性,瘤巢确实定是诊断骨样骨瘤的关键。瘤巢一般位于病变中心,常为单个瘤巢,偶见2个以上的瘤巢。半数以上巢内发生钙化或骨化,形成“牛眼征〞。4/30/2024荆医影像中心-吴文泽29CT表现4/30/2024荆医影像中心-吴文泽30MRI表现MRI能敏感地发现病变的存在,尽管能多方向观察,但对于瘤巢确实定仍不如CT。瘤巢在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低、中或高信号,这与骨样骨瘤开展的3个阶段有关。骨样组织为主者一般在T1WI呈中等信号,在T2WI呈高信号,内部钙化或骨化为低信号。增强后瘤巢有明显强化,尤其是以骨样组织为主、血管丰富的病灶。MRI显示瘤巢周围骨髓腔水肿,软组织肿胀,对炎性水肿的显示明显优于X线和CT。4/30/2024荆医影像中心-吴文泽31反响性骨硬化瘤巢周围的反响性骨硬化随所在骨而异。发生于长骨骨干或骨端骨皮质时,瘤巢周围常有广泛的骨膜反响骨,骨皮质增厚硬化,有时整个骨干均显示增粗硬化。发生于脊柱、股骨颈等松质骨者,瘤巢周围仅有轻微骨致密环,骨硬化不明显。4/30/2024荆医影像中心-吴文泽32鉴别诊断

(1)单发性内生软骨病:为圆形密度减低区,周围仅有薄层硬化,亦无骨样骨瘤的特殊性疼痛和压痛。(2)应力性骨折:当骨折处的骨质增生及骨膜反响明显时,需注意与骨样骨瘤鉴别。有特殊劳损史,骨折好发部位有助鉴别,关键是骨折线确实定,MRI多方向观察有一定优势。4/30/2024荆医影像中心-吴文泽33鉴别诊断(3)骨皮质脓肿:有较明显的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和反复发作的病史,无骨样骨瘤规律性疼痛。骨膜新生骨较骨样骨瘤少,破坏区不及骨样骨瘤规整,内无钙化或骨化,CT、MRI上中心局部强化不明显,周围呈环状强化。(4)硬化性骨髓炎:双侧骨皮质对称性增厚硬化,外表光滑,一般无脓肿和死骨,亦无透亮的“瘤巢〞。疼痛常呈间歇性,服用水杨酸类药物无效。4/30/2024荆医影像中心-吴文泽34鉴别诊断(5)良性骨母细胞瘤:骨样骨瘤与良性骨母细胞瘤同属于良性骨肿瘤,关系密切,组织学上也难以区分,但在临床、X线及预后上二者却有区别。骨样骨瘤临床上开展缓慢,疼痛剧烈,瘤巢多小于2cm,周围骨质硬化明显,无恶变倾向。而良性骨母细胞瘤开展较快,疼痛较轻,病灶多大于2cm,呈囊状破坏透亮区,内有钙化或骨化,多无骨膜反响,有恶变倾向。4/30/2024荆医影像中心-吴文泽35内生软骨瘤4/30/2024荆医影像中心-吴文泽36骨母细胞瘤4/30/2024荆医影像中心-吴文泽37

介入治疗4/30/2024荆医影像中心-吴文泽384/30/2024荆医影像中心-吴文泽39材料与方法

4/30/2024荆医影像中心-吴文泽40一般资料本组4例,男3例,女1例。年龄12~31岁,发病时间1~3.5年。发病部位:股骨2例、胫骨近端1例、肱骨髁上1例。均有典型的疼痛(夜间疼痛加剧)病史。4例经X线片及CT、MRI证实,呈典型的CT表现,骨干皮质增生硬化,中间有透亮的瘤巢,瘤巢大小在0.8~1.2cm之间,反响性骨硬化明显。其中皮质型2例,骨膜下型1例,松质骨型1例。4/30/2024荆医影像中心-吴文泽414/30/2024荆医影像中心-吴文泽42穿刺包1个、Ackermann针、4mm直径骨钻针、导引针、套管针。4例患者的CT扫描装置为美国Picker公司PQS螺旋CT机。4/30/2024荆医影像中心-吴文泽434/30/2024荆医影像中心-吴文泽444/30/2024荆医影像中心-吴文泽454/30/2024荆医影像中心-吴文泽464/30/2024荆医影像中心-吴文泽474/30/2024荆医影像中心-吴文泽48结果4/30/2024荆医影像中心-吴文泽49

讨论4/30/2024荆医影像中心-吴文泽504/30/2024荆医影像中心-吴文泽51CT导引下经皮切除骨样骨瘤适应证:为经X线检查和C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