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上)开学化_第1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上)开学化_第2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上)开学化_第3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上)开学化_第4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上)开学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浙江省衢州一中高一(上)开学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3分)我国自行研制出的闪烁晶体材料BGO,其化学式为BixGe3O12,被应用于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著名实验中.其中铋(Bi)、锗(Ge)元素化合价分别为+3、+4价,则x值为()A.4B.3C.2D.1考点: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各选项中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化学式为BixGe3O12,其中铋(Bi)、锗(Ge)元素化合价分别为+3、+4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3)×x+(+4)×3+(﹣2)×12=0,则x=+4价;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关键要把握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这一规律.2.(3分)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科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钢丝球洗涮铝锅B.用活性炭除去冰箱里的异味C.室内烤火放一盆水,防止CO中毒D.用水浇灭着火的油锅考点:碳族元素简介.专题:化学应用.分析:A.铝表面的致密氧化物薄膜具有保护性;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C.CO不易溶于水;D.油的密度小于水且二者不互溶.解答:解:A.铝属于亲氧元素,极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阻止进一步被氧化,如果用钢丝球洗涮铝锅,会破坏致密的氧化物薄膜,故A错误;B.活性炭疏松多孔导致其表面积较大,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故B正确;C.CO有毒且不易溶于水,所以室内烤火放一盆水,不能防止CO中毒,故C错误;D.油的密度小于水且二者不互溶,所以用水不能浇灭着火的油锅,应该用锅盖盖住,隔绝空气,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明确物质的性质即可解答,会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现象,学以致用,题目难度不大.3.(3分)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的是()(1)浓硫酸(2)浓盐酸(3)纯碱(4)烧碱(5)生石灰.A.(1)(4)(5)B.(1)(3)(4)(5)C.(1)(2)(5)D.(1)(3)(5)考点:浓硫酸的性质.专题:氧族元素.分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烧碱具有吸水性、生石灰具有吸水性,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浓硫酸、烧碱、生石灰具有吸水性,所以这三种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减少,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了解常见物质的性质,浓硫酸和生石灰因为具有吸水性而作干燥剂,题目难度不大.4.(3分)下列物质按照酸、碱、盐、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盐酸、纯碱、硫酸亚铁、生石灰B.硫酸、熟石灰、硝酸钾、五氧化二磷C.氢硫酸、消石灰、干冰、硫酸铜D.硝酸、苛性纳、碱式碳酸铜、熟石灰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分析:酸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指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解答:解:A、盐酸属于酸、纯碱属于盐、硫酸亚铁属于盐、生石灰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B、硫酸属于酸、熟石灰属于碱、硝酸钾属于盐、五氧化二磷属于氧化物,故B正确;C、氢硫酸属于酸、消石灰属于碱、干冰属于氧化物、硫酸铜属于盐,故C错误;D、硝酸属于酸、苛性钠属于碱、碱式碳酸铜属于盐、熟石灰属于碱,故D错误.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物质的分类方法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各种物质进行正确的分类.5.(3分)常见金属R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3AgNO3═3Ag+R(NO3)3,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后溶液质量一定增加B.该金属可能是铁C.R的活泼性比Ag弱D.R表面有固体析出考点: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R和银离子发生置换反应说明R的活泼性大于Ag,根据R的硝酸盐化学式知,R在化合物中显+3价,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R和Ag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大小未知,所以无法确定反应后溶液质量变化,故A错误;B.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亚铁离子显+2价,故B错误;C.R和银离子发生置换反应说明R的活泼性大于Ag,故C错误;D.R和银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Ag单质,所以R表面有固体析出,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金属活动性强弱判断,明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是解本题关键,易错选项是B,注意发生置换反应时铁生成亚铁离子而不是铁离子,为易错点.6.(3分)你认为下列实验数据不合理的是()A.用pH试纸测得某河水的pH值为6.24B.用托盘天平称得氧化铜粉末的质量为11.5gC.用10ml量筒取8.5ml的溶液D.测得某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90.5%考点:计量仪器及使用方法;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pH试纸是一种粗略的测定溶液酸碱度的试纸,记录数据精确到整数值;B.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g;C.10mL量筒可以精确的0.1mL;D.称量时精确到0.1.①铁粉如果有气泡,表明盐酸已经过量②pH试纸如果pH<7,表明盐酸已经过量③硝酸银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④紫色石蕊试液如果溶液变成红色,表明盐酸已经过量A.①B.②C.③D.④考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实验方案设计.专题:物质检验鉴别题.分析:A.盐酸过量时与Fe反应生成氢气;B.盐酸过量时溶液显酸性;C.无论盐酸是否过量,溶液中均存在氯离子;D.盐酸过量,溶液显酸性.解答:解:A.铁会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只要有气泡产生,说明酸过量了,故A正确;B.pH试纸测出的PH值小于7,说明溶液显酸性,盐酸就过量了,故B正确;C.盐酸即使不过量,中和反应生成的氯离子也会与硝酸银生成沉淀,故C错误;D.紫色石蕊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存在氢离子,也就可以证明盐酸过量,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为高频考点,把握NaOH与盐酸恰好中和后溶液为中性,若盐酸过量显酸性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3.(3分)汽车尾气是大气污染主要采源之一.2012年起我市所有机动车必须取得“环保合格标志”后方能安检.“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部分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如图所示为其中的某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则()A.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丁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C.乙和丙由相同的元素组成D.反应前后共有三种分子考点:球棍模型与比例模型.专题:物质的组成专题.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方程式,根据方程式分析有关的问题.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甲、乙分别是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生成物丙、丁分别是二氧化碳和氮气,反应的方程式是:2NO2+4CO4CO2+N2,由此可知:A、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生成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的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A错误;B、丁是氮气,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故B错误;C、乙是一氧化碳,丙是二氧化碳,由相同的元素C、O组成,故C正确;D、反应前后有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气四种分子,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通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判断出参加反应的物质,继而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问题可解答,难度不大.14.(3分)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30℃时,向100克水中加入25克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B.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10℃,变成不饱和溶液C.B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20℃,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D.30℃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考点: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分析:A、根据30℃时,A物质的溶解度进行分析;B、根据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10℃,溶解度减小,会析出晶体考虑;C、根据B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20℃,会析出晶体,溶质减少进行分析;D、根据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考虑.解答:解:A、30℃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20g,是在3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20gA物质,所以30℃时,向100克水中加入25克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还有5g溶质没有溶解,故A正确;B、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10℃,溶解度减小,会析出晶体,仍然是饱和溶液,故B错误;C、B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20℃,会析出晶体,溶质减少,溶剂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减少,故C正确;D、30℃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加入溶质、降低温度等方法,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溶解度曲线的理解和应用,同时考查了溶质的质量分数,难度不大,注意图象中坐标轴代表的意义.15.(3分)稀土有“工业维生素”的美称.近期地质学家在浙江西北部发现了巨型稀土矿.其中含有一种元素钪,钪呈银白色,质软,易溶于酸.一般在空气中迅速氧化而失去光泽.主要存在于极稀少的钪钇石中.可用于制特种玻璃及轻质耐高温合金等.以下关于钪的说法中错误的()A.钪是一种金属元素,产量较少B.钪的化学性质不活泼C.银白色和质软是钪的物理性质D.稀土矿是一种混合物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专题:信息给予题.分析:A.钪是一种金属元素,主要存在于极稀少的钪钇石中,产量较少;B.钪易溶于酸,在空气中迅速氧化而失去光泽;C.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为物理性质;D.稀土矿含有多种物质,是一种混合物.解答:解:A.钪是一种金属元素,主要存在于极稀少的钪钇石中,产量较少,故A正确;B.钪易溶于酸,在空气中迅速氧化而失去光泽,钪的化学性质活泼,故B错误;C.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为物理性质,颜色、硬度都属于物理性质,故C正确;D.稀土矿含有多种物质,是一种混合物,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以稀土矿中元素钪为载体,考查学生阅读能力、金属的性质、化学基本概念等,比较基础.16.(3分)有一在空气中暴露过的KOH固体,经分析测知含H2O3.12%,K2CO36%,其余为KOH.取此样品mg溶于100g98%的硫酸里,残酸需加ngKOH才刚好中和完全.由此可知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到多少克固体?()A.14.2mgB.174gC.gD.无法计算考点: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专题:守恒法.分析:K2CO3和KOH都能与硫酸反应生成K2SO4,过量的硫酸再用KOH中和又生成K2SO4,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K2SO4,蒸干溶液得到固体产物为K2SO4,根据硫酸根守恒守恒n(K2SO4)=n(H2SO4),再根据m=nM计算K2SO4的质量.解答:解:K2CO3和KOH都能与硫酸反应生成K2SO4,过量的硫酸再用KOH中和又生成K2SO4,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K2SO4,蒸干溶液得到固体产物为K2SO4,根据硫酸根守恒守恒n(K2SO4)=n(H2SO4)=100g×98%÷98g/mol=1mol,所以m(K2SO4)=1mol×174g/mol=174g,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的有关计算,关键清楚反应过程,利用原子守恒解答简化计算,注意守恒思想的运用.17.(3分)现有铁、氧化铁、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等五种物质,存在着如图所示的相互反应或转化关系(图中“一”表示物质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下列判断合理的是()A.丙可能是碳酸钠溶液B.丁可能是氢氧化钙溶液C.乙必须通过置换反应转化为铁D.甲和丁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考点:无机物的推断.专题:推断题.分析:结合物质的性质判断:根据下列图示解答,铁氧化铁硫酸氢氧化钙碳酸钠铁﹣﹣不会反应会反应不会反应不会反应氧化铁不会反应﹣﹣会反应不会反应不会反应硫酸会反应会反应﹣﹣会反应会反应氢氧化钙不会反应不会反应会反应﹣﹣会反应碳酸钠不会反应不会反应会反应会反应﹣﹣解答:解:物质之间的性质如下表所示:铁氧化铁硫酸氢氧化钙碳酸钠铁﹣﹣不会反应会反应不会反应不会反应氧化铁不会反应﹣﹣会反应不会反应不会反应硫酸会反应会反应﹣﹣会反应会反应氢氧化钙不会反应不会反应会反应﹣﹣会反应碳酸钠不会反应不会反应会反应会反应﹣﹣可知能与其它物质都反应的为硫酸,即丁为硫酸,由转化关系可知乙为氧化铁,可与CO、Al等反应生成Fe,甲可能是氢氧化钙,也可能是碳酸钠,题中只有A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以及转化特点,在解此类题时,先根据转换图中的现象,推出各种物质,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判断,难度不大.18.(3分)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是MnO4﹣颜色,而不是K+的颜色,他设计的下列实验步骤中对结论证明没有意义的是()A.观察氯化钾溶液没有颜色,表明溶液中K+无色B.在氯化钾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振荡,静置后未见明显变化,表明锌与K+不反应C.将高锰酸钾晶体加热分解,所得固体质量减少D.在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振荡,静置后见紫红色褪去表明MnO4﹣为紫红色考点: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专题:物质检验鉴别题.分析:要证明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是MnO4﹣的颜色,而不是K+的颜色,就要在溶液中实验,解答:解:A、氯化钾溶液中有K+,但没有颜色,故表明溶液中K+无色,有意义,故A错误;B、在氯化钾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振荡,静置后未见明显变化,表明锌与K+不反应,但是可以和高锰酸根之间反应,有意义,故B错误;C、加热高锰酸钾固体,质量减少,没有体现高锰酸根在溶液中的情况,故没有意义,故C正确;D、在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振荡,静置后见紫红色褪去,表明MnO4﹣为紫红色,有意义,故D错误.故选C.点评:该题属于信息题,主要考查同学们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要在深入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解答.二、非选择题(共46分)19.(4分)现有下列四组溶液:①KNO3、NaCl、NaOH、H2SO4;②Na2CO3、HCl、石蕊试液、KOH;③NaOH、H2SO4、NaCl、酚酞试液;④K2CO3、H2SO4、Cu(NO3)2、BaCl2.(1)上述四组溶液中都含有Cl﹣,实验室鉴定Cl﹣用HNO3、AgNO3(填试剂名称或化学式);(2)不用其它试剂就可以把组内四种溶液区分开来的是哪几组?②③④(用序号表示).考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实验方案设计.专题:物质检验鉴别题.分析:(1)鉴定Cl﹣用稀硝酸和硝酸银;(2)不用其它试剂就可以把组内四种溶液区分开,先观察试剂的颜色,再结合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及不同现象来鉴别.解答:解:(1)取溶液少许,先加入硝酸,无现象,再加硝酸银溶液,如果生成白色沉淀,则可说明原溶液中存在Cl﹣,故答案为:HNO3、AgNO3;(2)①NaOH、H2SO4反应生成水无现象,其它物质之间不反应,不能鉴别,故不选;②石蕊试液呈紫色,首先被鉴别出来,然后把石蕊试液向其他三种物质中滴加,变蓝的是氢氧化钾和碳酸钠,变红色的为氯化氢,然后用鉴别出来的氯化氢向氢氧化钾和碳酸钠中滴加,有气体生成的为碳酸钠,故不加其他试剂即可被鉴别出来,故选;③四种物质相互滴加,变红色的为氢氧化钠和酚酞,无色的为硫酸和氯化钠,再在变红的物质中加入硫酸或氯化钠,红色褪去的就是硫酸,另一个则是氯化钠;再来鉴别酚酞和氢氧化钠,取少量的硫酸放入试管,再在里面加入一滴(酚酞标为A)再加入量稍多的氢氧化钠)溶液会变红,若在里面加入一滴(氢氧化钠标为B)再加入量稍多的酚酞则溶液不会变红,可鉴别,故选;④蓝色溶液可知为硝酸铜,然后用硝酸铜向其他三种溶液中滴加,无沉淀的为硫酸和氯化钡,有沉淀生成的为碳酸钾;然后用碳酸钾向硫酸和氯化钡中滴加,有气体生成的是硫酸,有沉淀生成的是氯化钡,故不加其它试剂就可鉴别,故选;故答案为:②③④.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别,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之间的反应及反应中的现象为解答的关键,侧重离子检验及物质检验的考查,注意现象相同不能鉴别物质,题目难度不大.20.(4分)进行固体熔化实验时常用的药品是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O),该物质属于纯净物(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其中硫代硫酸根的化合价是+2价.考点: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根据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和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进行计算和判断.解答:解:纯净物含固定的分子组成,故硫代硫酸钠晶体属于纯净物;根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进行计算:设S的化合价为x,则(+1)×2+2x+(﹣2)×3=0,解得x=+2,故答案为:纯净物;+2.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类型的判断及化合价的计算,判断化合价可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来计算.21.(4分)由Na2S,Na2SO3,Na2SO4组成的混合物中,已知S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O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a%).考点: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专题:分析比较法.分析:由各物质的化学式可知,钠元素与硫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1,故混合物中钠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是定值46:32=23:16,根据S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Na元素的质量分数,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ω(Na)﹣ω(S).解答:解:由各物质的化学式可知,钠元素与硫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1,故混合物中钠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是定值46:32=23:16,S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所以Na元素的质量分数是a%×,故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a%﹣a%×=(1﹣×a%),故答案为:(1﹣×a%).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的计算、质量分数计算,难度中等,根据化学式判断混合物中Na、S元素的质量比是解题的关键.22.(6分)现实生活中,氨气多用作致冷剂及农用化肥,其实它还是一种清洁能源,在纯氧中可以完全燃烧,只生成水和氮气.最近,科学家用一种含钼的化合物作催化剂,在常温下就能完成氨的合成,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得液氨有望取代液氢成为新一代绿色能源.(1)N2+3H2═2NH3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化合反应.(2)请你根据下表信息分析用NH3取代H2的优点:性质名称颜色、气味熔点(℃)沸点(℃)25℃水中溶解度(g/L)标况下密度(g/L)NH3无色、刺激性﹣77.7﹣334560.6942H2无色、无味﹣259.2﹣2530.00150.0899①由于NH3比H2沸点高,所以更易液化,便于储存和运输.②NH3泄漏时易发现是因为有刺激性气味,同时它易溶于水,便于处理.考点:氨的物理性质.专题:氮族元素.分析:(1)根据化合反应的特点:由多种物质变为一种物质的反应;(2)①沸点高易液化容易储存;②根据氨气的物理性质考虑.解答:解:(1)反应物有两种,生成物是一种,所以为化合反应,故答案为:化合;(2)①沸点高易液化容易储存并且便于运输,故答案为:液化;②由于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所以泄漏后容易觉察到,故答案为:有刺激性气味.点评:本题考查氨气的性质,难度不大,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化合反应的特点,熟悉氨气的性质.23.(8分)科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在用一定浓度的硫酸溶液处理废金属材料(主要是生铁、镀锌铁皮)时,溶液发烫并闻到了刺激性气味,这种反常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思考.从组成物质的元素角度分析,他们猜测气体可能是SO2、CO、CO2、H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该气体的成分,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查阅资料:Ⅰ.SO2、CO2都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CaSO3难溶于水;Ⅱ.SO2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并使它褪色,上述其它气体不能.实验探究:(1)甲同学为了验证处理废金属材料产生的气体中是否含有CO2,把它直接通入澄清石灰水,并观察实验现象.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做法不合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SO2+Ca(OH)2═CaSO3↓+H2O.(2)同学们设计了一套合理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铁架台已略去).请你从下列试剂中选择所需药品并完成实验(药品可重复选用):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浓硫酸,无水硫酸铜,碱石灰(假设每步反应都是完全的)①写出E装置中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无水硫酸铜.②若观察到B(填装置序号)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原气体中有CO2;③若观察到D装置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E中的无水硫酸铜变蓝,F中的石灰水不变浑浊现象,证明原气体中有H2无CO.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专题:物质检验鉴别题.分析:(1)二氧化硫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根据气体中可能含有二氧化硫分析;(2)要检验水的存在用无水硫酸铜;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用澄清石灰水,但要首先除去二氧化硫.解答:解:(1)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钙沉淀,也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化学反应式是:SO2+Ca(OH)2═CaSO3↓+H2O,所以甲同学的做法不合理,故答案为:SO2+Ca(OH)2═CaSO3↓+H2O;(2)①E装置中试剂的名称应该是无水硫酸铜,可以检验经过D装置后有无水生成,从而检验氢气的存在;故答案为:无水硫酸铜;②要证明原气体中有CO2,首先装置A中的试剂应该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可能存在的二氧化硫,因为二氧化硫也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然后在装置B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所以要观察到B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原气体中有CO2.故答案为:B;③D装置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说明有还原气体存在,E中的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有水生成,继而说明混合气体中含有氢气;再就是F中的石灰水不变浑浊,说明没有二氧化碳生成,就是说混合气体中没有一氧化碳.就可证明原气体中有H2无CO,故答案为:D装置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E中的无水硫酸铜变蓝,F中的石灰水不变浑浊.点评:做好本题应该了解二氧化硫、无水硫酸铜可以检验水的存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一氧化碳和氢气具有还原性等性质,看似复杂的题目更需要同学们静心思考,方可迎刃而解.24.(10分)在一次研究性学习中,老师拿出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中回收的氯化钠溶液,请同学们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并给试剂瓶贴上标签.经过讨论,大家决定利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测定:(1)蒸发结晶法:取一定量得氯化钠溶液,将其倒入蒸发皿中,加热蒸发(如图一),得到食盐晶体,多次测量计算所需的各个物理量后,数据如下表所示:蒸发皿的质量蒸发皿的质量+食盐溶液的质量蒸发皿的质量+食盐晶体的质量28.8克48.8克30.7克计算用该方法测得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化学沉淀法:取20克氯化钠溶液,倒入烧杯中,然后用胶头滴管向其中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7%的硝酸银溶液,边滴边搅拌(如图二),反应完全时,共消耗硝酸银溶液34.2克,计算该方法测得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通过上述测量,请你在标签上填上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并写出你选填这一数据的理由.考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专题:实验题.分析:(1)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100%;(2)根据硝酸银的质量可求出消耗的氯化钠的质量,从而求出氯化钠的质量分数;(3)根据两种测量方法各有利弊分析判断.解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