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低温循环水余热利用工程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1页
《火力发电厂低温循环水余热利用工程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2页
《火力发电厂低温循环水余热利用工程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3页
《火力发电厂低温循环水余热利用工程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4页
《火力发电厂低温循环水余热利用工程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工作简况

1.1任务背景及意义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8年末

全国发电装机容量189967万千瓦,其中:火电装机容量114367万千瓦(含煤电

10.1亿千瓦、气电8330万千瓦);水电装机容量35226万千瓦(含抽水蓄能2999

万千瓦);核电装机容量4466万千瓦;并网风电装机容量18426万千瓦;并网太

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7463万千瓦。2018年全国电力装机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2018年全国电力装机结构图

其中火电机组结构持续优化,逐渐向着大容量和热电联产的方向发展。30

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比例从1995年的27.8%增长至2018年的80.1%,热电联

产机组占比从2000年的13.3%提高到了2018年的43.6%。但火电机组普遍能效

低下,纯凝机组综合热效率只有38%左右,即使是热电机组,综合热效率也不超

过65%。大量汽机乏汽余热通过冷却塔直接排放至环境,存在巨大的冷端损失,

经测算这部分热量占一次能源总输入热量的30%以上。这部分热量品位低,难以

直接利用,这是限制热电机组能效提升的最大“瓶颈”之处。

我国的热电机组设计思维源自前苏联,传统供热设计方式是直接利用采暖抽

汽在热网加热器中直接加热热网水。但我国气候温度明显高于前苏联的气候温

度,热用户采暖所需的热网水温度较低,特别是采暖初末期,一般只有50-70℃;

而采暖蒸汽压力为0.2-0.5MPa,最高温度可达300℃以上;两者换热温差过大,

所造成的蒸汽做功能力损失十分严重。如何采用有效措施,在减少这部分做功能

力损失的同时减少热电厂的冷端损失,则至关重要。

采用低温余热利用技术尤其是热泵技术和低真空供热技术,可使火电厂的能

1

量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因此,低温余热回收利用技术自2011年起飞速发展,在

热电联产机组中得到广泛应用,累计已在几十个电厂投入运行,经济和社会效益

显著。其中利用吸收式热泵技术回收电厂低温余热的改造,对汽轮机本体基本没

有改动,同时实现了热泵系统与电厂原有系统的快速无缝切换,可靠性高,电厂

低温余热回收充分;利用低真空供热技术回收电厂低温余热,工程建设初投资较

低、占地面积较少、可全部回收低温余热;两种技术凭借各自的优势,具有广阔

的发展前景和应用价值。

目前已广泛实施应用的火力发电厂低温循环水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在工程建

设方面,行业内还没有相关的技术规范,因而火力发电厂低温循环水余热利用工

程技术规程的编制就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本标准具有填补该领域空白的意义。

本标准给出了火力发电厂低温循环水余热利用工程在可研、设计、实施、运

行等环节的技术内容和要求;适用于汽轮发电机组单机容量为50MW及以上的在

役、新建或扩建机组,其他容量等级的汽轮机组可参考本标准执行。

1.2任务来源

本规程是根据《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下达2018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

(修)订计划及英文版翻译出版计划的通知》(国能综通科技[2018]100号)任

务需求编制的,由电力行业节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牵头单位华电电力

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参与单位:山东大学、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相关科

技人员完成。

标准起草从2018年10月开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调研和资料收集及分析

2018年10月底组织技术人员对华电集团范围内所开展过的典型吸收式热泵

供热、低真空供热等火力发电厂低温循环水余热利用,如包头东华、华电(北京)

二热、青岛电厂、大唐哈一热等进行总结和技术调研,分析整理低温循环水余热

利用的设计资料及相关运行规程、验收、试验测试等资料。

第二阶段:标准初稿起草

为做好标准的制定工作,标准编写人员对包括吸收式热泵供热、低真空供热

等在内的火力发电厂低温循环水余热利用工程相关标准进行了研究分析,并针对

标准内容进行了多次集中讨论,于2020年4月初形成标准初稿。

2

第三阶段:公司内部意见征求

标准初稿确定后,在公司专业技术部门内征求意见,随后经过两次讨论、修

改,最后于2020年7月初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1.3编制单位、主要起草人

1)编制单位

编制单位为(略)。

2)主要起草人

(略)。

2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2.1标准编制原则

1)按照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的要求和规定,确定标准的组成

要素。

2)按照国家、行业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要求和规定制定

本标准。

3)在标准制定过程中遵循了以下几个原则:

a)保证标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b)保证标准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c)尽量与相关的标准、法规接轨;

d)充分考虑目前火力发电厂低温循环水余热利用工程的实际应用情况,使

本标准更简单、适用和便于推广。

2.2主要内容及其确定依据

本标准给出了火力发电厂低温循环水余热利用工程(简称为余热利用工程)

在可研、设计、实施、运行等环节的技术内容和要求,主要内容及其确定依据如

下:

1)标准题目的确定。“火力发电厂低温循环水余热利用工程技术规程”标准

的意义是针对火力发电厂低温循环水余热利用中应用广泛的“吸收式热泵技术”

或“采用热泵耦合低真空供热技术”涉及的工程计算规程进行规定和要求。具体

3

涉及热负荷的确定、系统设计、对吸收式热泵技术和热泵耦合低真空供热技术的

介绍等。

2)正文第1部分确定了标准适用范围。

3)正文第2部分列入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及本标准所涉及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

准。

4)正文第3部分对本标准中用到的术语和定义进行了规定。

5)正文第4部分从总体上对本标准制定的原则进行说明。明确了余热利用工

程的范围,在何种条件下采用哪种低温循环水余热利用技术,并明确了电厂所接

待供热面积的供暖基本热负荷应满足的条件。

6)正文第5部分对低温循环水余热利用工程的热负荷进行了确定,从资料收

集、计算基本规定(供暖期天数、室内环境温度、室外环境温度、供暖热负荷指

标、热负荷设计)、供暖设计热负荷、供暖基本热负荷、供暖平均热负荷、热负

荷曲线与热泵设计容量(热负荷曲线绘制、热泵设计容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

述。这些均是低温循环水余热利用工程热负荷确定工作时必不可少的环节。

7)正文第6部分对低温循环水余热利用工程的系统设计进行了确定,具体包

括驱动蒸汽系统(驱动蒸汽来源、蒸汽管道设计及布置、驱动蒸汽参数选取、驱

动蒸汽疏水系统)、热网循环水系统(热网水管道设计及布置、热泵热网水流量

选取、热泵热网回水温度选取、热泵热网供水温度选取、热泵热网水压力选取)、

低温水余热系统、乏汽余热系统、一次网补水系统(补水量及水源、设计补水压

力、热网水水质)、汽轮机组排汽背压、系统设计应注意的其它事项等内容。其

中驱动蒸汽系统、热网循环水系统和低温水余热系统(或乏汽余热系统)是低温

循环水余热利用技术最重要的三大系统,对它们的系统设计进行规定,是本技术

规程的重要内容。

7)正文第7部分对低温循环水余热利用工程的设备选型与布置进行了确定,

具体包括热泵设备选型(机组类型的确定、热泵容量的确定、驱动蒸汽参数、热

网水参数、余热水温度及流量、余热水侧工作压力和阻力等)、其他工艺设备选

型(疏水箱、疏水泵、补水泵、热网循环水泵等)、热泵房选址、热泵房内布局、

管道布置、

保温与防腐等内容。

7)正文第8部分对低温循环水余热利用工程的热工自动化进行了确定,包括

4

自动化水平、控制方式、系统设计和设备选择等内容。

8)正文第9部分对低温循环水余热利用工程的电气设备及系统进行了确定,

包括供电系统、交流不停电电源(UPS)、二次线等内容。

9)正文第10部分对低温循环水余热利用工程的建筑、结构与供暖通风进行

了确定,重点是对热泵房建筑应满足的特点、尺寸、横向定位和纵向定位、建筑

防火、建筑构造、建筑布置与抗震、建筑设计进行了要求,同时对热泵房的结构

要求、荷载设计、地基与基础、热泵房供暖通风等给与了明确的规定。

10)正文第11部分对低温循环水余热利用工程的环境保护、劳动安全、职业

卫生及消防进行了简要规定。

11)正文第12部分对低温循环水余热利用工程的工程建设预算与财务评价进

行了规定。标准中明确要求余热利用工程建设预算应依据最新出版图书《电力工

程建设预算定额》进行编制,定额选用及取费标准应协调一致,对项目建设投资

概(估)算也做了相应的表格给与规范;同时对财务评价相关的评价指标、财务

评价报表模板等也进行了规定。

12)正文第13部分对低温循环水余热利用工程的调试与验收进行了规定。对

调试前需要做的各项准备工作、调试步骤、验收应符合的相关行业标准等进行规

定。

13)正文第14部分对低温循环水余热利用工程的运行管理进行了规定。具体

包括机组运行、溶液管理、真空泵管理、故障处理等内容。

14)给出资料性附录A“吸收式热泵技术”,对吸收式热泵的基本工作原理和

吸收式热泵回收不同类型汽轮机(湿冷机组、直接空冷机组和间接空冷机组)乏

汽余热的系统原理。让本标准的使用对象对吸收式热泵技术有更清晰和直观的认

识。

15)给出资料性附录B“热泵耦合低真空供热技术”,对热泵耦合低真空供热

技术的工作范围、低温热源水温度和汽轮机背压对热泵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

16)给出资料性附录C“主要城市气象参数、供暖热负荷指标、热负荷资料

统计表及财务报表”。其中全国主要城市气象资料按照标准GB50736选取,不同

建筑物的供暖热负荷指标按照标准CJJ34选取,热负荷资料统计表及财务报表结

合标准编制单位近些年多个工程项目经验进行总结提炼。

17)给出资料性附录D“吸收式热泵技术回收汽轮机低温循环水余热工程计

5

算实例”,以便对本标准更好的理解。

18)给出资料性附录E“吸收式热泵机组运行异常现象及处理方法”,以便对

本标准更好的理解。

3与现行法律、法规、政策及相关标准的协调性

本标准的编制尽量做到了与现行相关标准协调一致,不与现行的有关法律、

法规、政策冲突。

本标准规范性引用国家标准18个,行业标准28个。

4贯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