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电石炉净化巡检岗位操作规程_第1页
密闭电石炉净化巡检岗位操作规程_第2页
密闭电石炉净化巡检岗位操作规程_第3页
密闭电石炉净化巡检岗位操作规程_第4页
密闭电石炉净化巡检岗位操作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石炉净化巡检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职责负责电石炉气净化系统设备区域的管理工作;负责电石炉气净化系统的巡检工作;负责电石炉气净化系统设备的清扫工作;负责电石炉气净化系统的开车、停车及正常工作时设备的检查与维护工作;负责电石炉气净化系统的放灰工作;负责电石炉气干法净化系统点火、排空工作;负责属地责任区内的安全、人员管理、卫生清扫等工作;负责完成上级安排的其他工作。本岗位的工艺指标与操作指标工艺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工艺指标控制指标1炉压Pa-5〜+5-10〜+102过滤器入口温度℃180〜280180〜2603过滤器出口压力Pa50〜+10007004过滤后粉尘浓度mg/Nm3<2020

5冷却水流量m3/h30〜4030〜406氮气压力Mpa0.35〜0.40.35〜0.47CO%65〜8565〜858H2(焦炭)%0〜150〜159H2(兰炭)%0〜180〜1810N2%0〜200〜201102%<1%<1%3中间产物和本岗位成品的质量标准和规格电石炉气质量标准产品名称分析方式名称含量炉气多组气体分析仪02<1%H2<15%CO55〜85%C025〜10%4原辅材料和其他材料规格、性能4.1电石炉炉气的化学组成表1电石炉气的化学组成气体名称COH2C02CH4N202粉尘焦油含量(w%)60~800~45~180.36~80.5~1.5150g/Nm3微量4.2电石炉炉气所含粉尘的化学组成表2电石炉炉气所含粉尘的化学组成气体名称CaOCSiO2R2O3其它含量(w%)35~4520~305~1010~15104.3公用工程规格表3公用工程规格序号名称项目单位指标1动力电电压V3802氮气压力Mpa0.4~0.63压缩空气压力Mpa0.6本岗位的工艺流程图及本岗位和上、下游的关系工艺流程图见附件一本岗位和上下游的关系上游关系本岗位上游工序是电石生产工序,本岗位将电石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电石炉气除尘,同时通过沟通中控净化工调节净气风机和粗气风机的频率使电石炉保持微正压。下游关系本岗位下游工序是电石炉气输送工序,本岗位将除尘降温后的电石炉炉气输送至烘干窑工序,进一步利用。生产操作方法与要求开车开车前的准备第一次启动净化系统装置前必须按照炉气净化装置试车方案(加油、通气等)进行单机试车和空载联动试车,从第二次开始就只要现场检查设备有无异常现象;6.1.1.2联动空载试车合格后将所有单机停下来,开机前必须再检查一次现场设备,检查前切断电源;6.1.1.3检查完毕后用氮气置换,置换方案如下:6.1.1.4检查确认净化进气电动阀门关闭、排空阀打开、送气阀关闭;检查确认三个过滤器入口、出口手动阀门处于打开状态;6.1.1.5确认氮气总阀打开,检查氮气压力是否正常;6.1.1.6确认刮板机氮气打开,对除尘灰输送线路进行氮气置换;6.1.1.7依次打开1#、2#、3#沉降室、1#、2#、3#过滤器氮气置换阀开始置换;6.1.1.8在系统设置的取样点取样分析,至氧含量W1.0%、一氧化碳W1.0%时置换合格,置换完成;6.1.2正常开车和系统开车操作6.1.2.1班长发出净化系统开车准备指令;6.1.2.2净化巡检人员检查系统氮气、压缩空气、循环水开关状态及开度大小是否合适;6.1.2.3净化巡检人员检查风机、卸灰电机油位;粗气、净气风机、各卸灰阀是否正常,可以启动;6.1.2.4净化巡检人员检查确认进气电动阀门关闭、排空阀处于开启状态、送气阀处于关闭状态;6.1.2.5净化巡检人员检查气体在线分析仪是否正常(高纯氮压力、各流量指示浮球位置);6.1.2.6净化巡检人员通知净化中控系统备妥,具备开车条件;6.1.2.7净化中控确认工控机画面显示正常,可执行操作;6.1.2.8净化中控将粗气风机、净气风机频率设置为5Hz启动;6.1.2.9净化中控通知班长打开离净化烟道最远处的炉门,让炉内烟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进入净化系统;6.1.2.10净化中控打开进气主烟道电动阀门;观察氧含量,当氧含量低于2%以下时,关闭炉门,净化系统开始运行;如氧含量长时间降不到2%以下时,将电石炉负荷提高,使电炉内呈正压,来降低氧含量,待氧含量降到2%以下,关闭炉门,净化启动开始运行。净化中控启动清灰、卸灰自动系统;待炉压调节稳定后,将粗气风机系统投入自动;净化系统开车完毕。6.2停车正常停车6.2.1.1班长发出净化系统停车指令;6.2.1.2净化中控操作、巡检现场确认排空阀为开启状态、送气阀为关闭状态;.3逐步降低粗气风机、净气风机频率至5Hz,同步增大荒气放散蝶阀开度;6.2.1.4关闭进气主烟道电动阀门;6.2.1.5巡检人员检查设备有无积灰现象,如有积灰,应使用氮气、铜锤对设备积灰进行清理,确保各仓室卸空,30分钟后关闭卸灰阀、刮板机;6.2.1.6刮板机停车后,净化巡检打开氮气进行置换,合格后关闭粗气、净气风机;6.2.1.7净化系统停车完毕。注:如净化装置长时间停车,要关闭进气烟道上的手动插板阀,打开氮气阀门,对系统充氮气进行置换,同样对净化设备进行清灰工作,大约置换半小时后,关闭刮板机、卸灰阀,不允许关闭排空阀和打开送气阀。再打开1#沉降室检修孔通过粗气、净气风机用空气置换,置换合格后停止风机,防止一氧化碳在停车后长时间滞留在设备中,发生爆炸。紧急停车6.2.2.1当出现以下异常情况时需采取紧急停车操作;6.2.2.2电石炉停炉;粗气烟囱、炉气水冷管及冷却水系统严重漏水或断水;氮气供给系统故障;控制仪表、仪器失灵需停电检修;过滤器过滤布袋严重烧损或穿孔;主要设备发生事故危及净化系统运行;意外事故如:发生系统着火、爆炸、烧伤、中毒、触电等人身事故;计算机运行机构发生严重故障需停机处理;供电设备或线路发生爆炸,产生火花必须停电抢修;空气中CO泄漏超限,即超过0.03mg/L时,立即停车。紧急停车操作步骤6.2.3.1净化中控工打开荒气烟道碟阀;6.2.3.2关闭水冷烟道总阀、关闭送炉气洗涤岗位的送气阀,通知巡检关闭手动插板阀;6.2.3.3通知值班调度、炉气洗涤岗位某号电石炉净化紧急停车;6.2.3.4按照停车步骤进行停车操作。停气、送气操作6.2.4.1净化系统向煤气柜送气:6.2.4.2现场确认净化装置三楼送气气动阀处于关闭状态,其余五个阀门(手动插板阀、原送气气动阀、气动眼镜阀、手动眼镜阀和原排空气动阀)均处于打开状态;6.2.4.3净化中控打开送气气动阀,同时应密切关注电石炉压和除尘器出口压力变化并进行调节;6.2.4.4净化中控确认送气气动阀完全打开后(观察电石炉压、除尘器出口压力大幅上升),关闭排空阀;6.2.4.5确认排空阀完全关闭后,送气操作结束。6.2.4.6净化系统停止送气:6.2.4.7净化中控打开排空阀;6.2.4.8确认排空阀完全打开后(观察电石炉压、除尘器出口压力大幅下降),关闭送气气动阀;6.2.4.9确认送气气动阀完全关闭后,通知净化巡检进行点火;6.2.4.10停止送气操作结束。异常现象及其处理措施表4异常现象及处理方法序号故障现象原因分析处理措施1粗气风机震动大1风机叶片结灰2叶片磨损动平衡破坏3地脚螺栓松动4风机超负荷运行1停机清灰2更换叶片3紧固地脚螺栓4控制好风机运行负荷

2布袋除尘器阻力大1除尘器温度控制偏低,焦油析出2反吹系统阀门开关不畅,反吹风机故障3布袋积灰严重1严格按要求控制布袋除尘器温度2检修卡顿反吹系统阀门,检修反吹风机3定期清理布袋3炉气含尘量超标1布袋破损2布袋有脱落,气体短路检查布袋运行情况,根据现场实际更换布袋4炉气含氧量超标1电石炉炉面负压,炉门未关好空气漏入2炉气管路有泄漏1通知电石炉关好炉门控制炉压2检查炉气管,并消漏5炉气氢含量超标1入炉原料含水超标2电石炉漏水1使用符合要求原材料2检查电石炉漏水情况6卸灰阀不工作电机烧坏或卡堵检查机械部8件或更换电机7刮板机不出灰电机故障或链条拉断检查电机,修复链条8布袋结焦1电石炉内漏水,造成炉气水分过高2炉气温度低1检查炉内设备是否漏水2提高布袋炉气温度9变频器不工作电气故障或系统保护不工作检查变频器设定值或检查电源正常操作巡检内容6.4.1各风机运行轴承声响、温度、通水/润滑及油封情况检查,电机有无异响;各运行机构(包括阀门、链板机、卸灰电机、布袋除尘器)有无异响及运行状况,观察链板机螺丝周围有无黑烟(如有黑烟则说明螺丝松动,无黑烟则表明正常);查看氮气、冷却水压力、流量是否正常;检查净化管线所有弯头处是否存在温差(上下有温差时说明管道下部存在大量积灰,用铜锤对管道经行敲打);检查所有法兰连接处有无漏气,净气管道是否漏气;布袋除尘器运行状况;过滤器顶部及链板机机尾旁安装的防爆膜有无破裂现象,刮板机机头、中间及机尾氮气阀门是否开启;各星形排灰阀是否工作正常,用手触摸若管壁发热则表明工作正常,若管壁冰凉则表明管内有堵塞现象,用铜锤敲打星形排灰阀上部溜管处,直至管壁发烫为止,使其正常工作输灰;粉尘仓内灰粉不得存满但也不能卸空,卸灰过程中要根据灰量的大小适度充入氮气帮助卸灰。一听:听粗气风机、增压风机、空冷风机和反吹风机运行时有无异常;听斗提机、刮板机有无异响;听各电磁阀有无气体外泄的声音。二看:看系统各处有无漏灰、漏气;看系统各处防爆膜有无破损和异动;看各风机降热风扇是否正常,运行是否存在震动。三摸:摸空冷器、过滤器的灰仓、灰斗温度;检测主管道上下是否存在明显温差。四敲:敲击堵灰或下灰不畅的灰仓、灰斗;敲击存在明显温差的通气管道。通过敲击的震动实现辅助下灰的目的,敲击时应注意力度和敲击点的选择;严禁敲打插板阀、星型卸灰阀的阀体,以防阀体漏气、变型;严禁敲打刮板机外壳,以防刮板机变型导致漏灰。五问:问净化中控岗位人员系统运行参数;问净化中控岗位人员敲打辅助清灰的效果;告诉净化中控岗位人员巡检是否发现异常及应关注的问题。原始记录要求记录要求全面性原始记录应全面反映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活动,每个生产过程,每个环节都应有原始记录,否则会产生生产过程的失调,系统的不稳定以及发生操作事故与安全事故。及时性原始记录要及时,传递快,能及时反映生产动态,掌握生产过程的变化,保证产品质量,防止事故的发生创造条件。准确性准确的填写原始记录,原始记录要真实可靠。适用性原始记录内容要符合实际要求,简明扼要,便于整理、便于分析。统一性在同工种、同工序、同岗位应统一原始记录便于分析。严肃性岗位填写原始记录时,要保证其整洁、清楚,字迹工整,不得随意涂改、复制。生产控制和分析表5生产控制一览表指标名称分析方式控制指标O2在线分析取样点引出管路<1%H2<15%CO55〜85%炉压进口管道上的压力传感器正压炉温进口管道上的热电偶<700℃进布袋仓温度进布袋仓管道上的热电偶220-280℃9交接班制度、巡回检查制度交接班制度交班前的准备.1认真检查岗位所属设备、管道、仪表、电气有无异常现象,保证处于良好状态。9.1.1.2本岗位所属范围的环境卫生及所属设备的清洁工作。9.1.1.3整理和清点需要交待的工具和有关物品。9.1.1.4做好操作记录及有关报表,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要求齐全、整洁、准确。交班9.1.2.1交班时要详细如实向接班者介绍生产操作设备运转、电气仪表、故障处理等情况,交待清楚上级批示及有关注意事项。9.1.2.2交班时一切设备及操作均由交班者负责,生产操作不正常或处于事故状态,由交班者处理正常后方可交班,必要时接班者可协助处理。9.1.2.3接班者因故迟到,交班者要继续工作不得擅离职守。9.1.2.4特殊原因确实无人接班,交接者应向有关领导汇报,得到上级同意后方可离开岗位。9.1.2.5下班后按时参加班后总结会,交流工作经验,讲评工作质量。接班9.1.3.1接班人员必须提前15分钟到达岗位,做好接班前的准备工作。到所属岗位进行巡回检查,详细查看生产操作、设备运转、电气仪表、安全、卫生以及故障处理等情况。认真查阅操作记录、交班记录、有关报表及领导的批示和命令。清点需要交接的工器具及物品。接班前必须严格按照七不交接标准进行交接。(即:设备发生故障,原因不明不交接;设备维护保养不合格不交接;原始记录资料不全、不准确不交接;工作场所不清洁,设备管道有跑、冒、滴、漏现象,能处理而不处理不交接;公共设施公用物品损坏未查明原因不交接;工具、设备零备件缺少、损坏不交接;生产运行情况不明不交接)9.1.3.6交接班双方意见有分歧时,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协商解决,重大原则问题汇报上级领导进行处理。9.1.3.7交接清楚后,双方在交接班记录上进行签字,交班者方可下班。9.1.3.8交班后,发生的一切问题均由接班者负责。巡回检查制度检查内容9.2.1.1查看本岗位工艺运行和工艺控制点的控制情况。9.2.1.2检查本岗位仪表运行情况和各种检测仪器的完好情况。9.2.1.3清点本岗位材料使用情况及产成品、工具的保管情况。9.2.1.4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不安全及安全隐患。9.2.1.5检查作业厂房、门窗、墙壁完好整洁情况。9.2.1.6巡查设备运转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汇报。检查形式依照岗位责任和设备分布情况,按规定的巡检路线进行检查。每小时必须巡检一次。巡检时,及时汇报检查情况,与中控及班长保持畅通的通讯联系。检查时必须认真、严格、细致、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上报并及时填写巡回检查记录。

10岗位安全分析与风险控制10.1岗位风险分析与控制见附件二系统名参数安全运行极限标准操作条件超出操作限值后果纠正或避免偏离的措施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设定值最大值最小最大最小最大炉气中02含量%01.5001无事故系统爆炸不处理立即系统停车,上报调度,检查电炉和净化系统漏气故障点,进行检修。炉气中H2含量%010068无事故系统爆炸不处理立即系统停车,上报调度,检查循环水系统漏水和净化系统漏气故障点,进行检修电炉压力Pa-100100-505100空气进入净化系统,有爆炸隐患。压力过大,系统有爆炸隐患通过调节净气风机和粗气风机的频率调节炉压。通过调节净气风机和粗气风机的频率调节炉压。10.2安全注意事项本系统有易燃易爆气体,有压力容器,操作工必须熟悉各岗位操作安全规程,并严格执行。充分理解CO、H2的主要性质和防爆防毒的知识,懂得自救和救护他人的方法。严格按照正确的劳保穿戴方式,穿戴劳保,禁止穿有鞋钉的鞋进入现场区域。巡检时必须两人同时巡检,携带CO报警仪,一人在前一人在后两人之间的距离保持在1-2m之间。工作时,袖口和裤脚都要扎好以免被卷入滚筒上造成机械伤害工作时,严格按照一人操作一人监护的原则。工作时必须注意力集中,禁止打闹说笑净化系统附近禁止堆放易燃物,爆炸物。操作工必须熟知本岗位系统所有管线、阀门及设备所处位置,以备事故状态能正确采取有效措施。现场操作工在巡检过程,要注意卸灰阀、刮板机和风机是否正常运行。一旦发生任何一项出现故障,应立即排除。如排除不了,应立即停车,通知专业人员进行修复,修复正常后,启动净化设备。如在一小时内能及时排除故障,可以不停净化设备进行排除,但在维修时必须佩带CO报警仪,要在安全员监护下进行作业,防止中毒。现场操作工必须1小时对设备巡检一次,如有积灰现象,巡检工人必须用喷吹和用铜棒敲打的办法进行排灰,待灰排空后才能离开现象。如以上方法无法排灰,应立即通知上级,停车进行处理。净化系统所有氮封只有在系统停车后才能关闭,否则任何关闭指令均为违章指挥,操作工有权拒绝指令。10.3岗位应急器材配置及使用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一氧化碳过滤式自救器。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他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工业卫生和劳动保护涉及到的有毒有害因素的性能及危害表6岗位毒害因素表名称危险性类别性能危害一氧第21类易燃气体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火灾、爆炸、化碳(有毒)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中毒11.2作业场所有毒有害因素允许接触限值表7毒害因素允许值名称危险性类别单位允许接触限值一氧化碳第21类易燃气体(有毒)ppm<10劳动保护要求安全帽戴安全帽时,必须系紧安全帽带,保证各种状态下不脱落;安全帽的帽檐,必须与目视方向一致,不得歪戴或斜戴。不能私自拆卸帽上部件和调整帽衬尺寸,以保持垂直间距和水平间距符合有关规定值,用来预防冲击后触顶造成的人身伤害。11.3.1.3严禁在帽衬上放任何物品。严禁随意改变安全帽的任何机构。严禁用安全帽充当器皿使用。严禁用安全帽当坐垫使用。安全帽必须有说明书,并指明使用场所以供作业人员合理使用。应经常保持帽衬清洁,不干净时可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用完后不能放置在酸碱、高温、日晒、潮湿和有化学溶剂的场所。使用中受过较大冲击的安全帽不能继续使用。若帽壳、帽衬老化或损坏,降低了耐冲击和耐穿透性能,不得继续使用,要更换新帽。防尘口罩使用前要检查部件是否完整,如有损坏必须及时整理或更换。止匕外,应注意检查各连接处的气密性,特别是送风口罩或面罩,看接头、管路是否畅通。佩戴要正确,系带和头箍要调节适度,对面部应无严重压迫感。复式口罩滤料要定期更换,以免增大阻力。劳保工作服上衣保持整洁,前排和袖口钮扣必须全部扣上,前排钮扣需扣至最上面一粒,袖口不允许卷起。不允许衣领内翻、竖起。裤子保持整洁,裤脚不允许拖地,裤管卷起以不露出脚腕和袜子为标准。不允许敞怀,裤子口袋外翻。劳保工作鞋保持工作鞋的清洁、卫生,穿戴工作鞋以提至脚后跟以上为标准。不允许随意拖穿工作鞋。护目镜正确佩戴护目镜,粉尘浓度三50mg/m3时必须佩戴护目镜;在现场作业时,有液体介质时必须佩戴护目镜。三废处理与环境保护岗位产生三废清单表8三废清单性质名称来源点气体电石炉炉气电石炉反应产生固体净化除尘灰净化除尘仓废气、废水排放标准,废水、固废收集、贮存、处置要求废气、废渣排放标准:(引自环评报告)表9废气排放及治理一览表

污染源名称/位置主要污染物处理后组成(mg/Nm3)处理措施排气筒数量/高度/直径备注电石炉气CO、C2H2等粉尘<30mg/m3CO:65〜85%H2:5〜10%焦油<10事故火炬8/33/0.2开停车或事故排放表10固体废物产生情况及治理措施一览表序号污染源综合利用、处置措施备注1电石炉炉气净化烟尘综合利用13设备仪表一览表表11设备仪器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规格型号及主要参数1旋风空冷器台102700X110002一级冷却器台102200X80003布袋除尘器台3LCDM130布袋处理风量:7800m3/h尺寸:DN2400X85004反吹风机台1RMZ120-500风量:7200m3/h全压:5000Pa功率:18.5kW(带变频)5粗气风机台1RMZ200-500Q=12500m3/h、P=5000Pa功率:37kW(带变频)61#冷却风机台1Y4-73N11DQ=60000m3/h、P=2200Pa功率:75kW(带变频)72#冷却风机台1Y4-73N9DQ=35000m3/h、P=2000Pa

功率:45kW(带变频)8净化风机台1Q=6500m3/h、P=8000Pa功率:75kW(带变频)9刮板输送机台1FUT200输送量:20m3/h10电动卸灰阀台6DN300功率1.5kW11中间灰仓台6DN1000(30m3)12提升机台1输送量:25m3/h13灰仓台102800X5730(30m3)14气体分析仪套1ULTRAMAT23(三气分析)采样探头15粉尘检测仪台1DT109E带吹扫单元和控制单元16料位计台5RF88D5B2C1-900-59014.附件一净化水冷烟道一级空冷仓二级空冷器三级空冷器排空点火一级过滤器粗气风机净气风机送炉气洗涤二级过滤器三级过滤器净化水冷烟道一级空冷仓二级空冷器三级空冷器排空点火一级过滤器粗气风机净气风机送炉气洗涤二级过滤器三级过滤器15.附件二工作(任务)具体工序描述风险及后果描述风险评级风险预警(等级)管控措施巡查净化各装置.人员中毒;.CO遇明火爆炸;橙II.人员携带报警仪双人巡检,确认设备管线是否存在CO泄漏现象;.发现CO泄漏,立刻撤离现场,同时通知中控;.通知检维修人员佩戴正压式呼吸器到现场进行查漏堵漏处理;.执行相对应的应急预案.防爆区域禁止携带非防爆物品进入.劳保穿戴齐全

1.造成烫伤;2.造成设备老化加速;蓝W.劳保穿戴齐全;.禁止直接接触管路设备;1.摔伤,死亡;黄III1.劳保穿戴齐全.设置安全护栏;.上下楼梯扶扶手;1.绞伤.绞死;黄III1.双人作业;2.旋转设备加装护罩;3.正确穿戴劳保用品、做到领口、袖口、下摆“三紧”。检查眼镜阀1、造成CO大量泄露橙II1.加强对眼镜阀气源及管路的巡检2.定期对阀门进行维护保养3.进入现场巡检要两人同行,携带便携式报警仪4.检修人员进入现场检修按照作业程序执行; 5.一旦发现CO泄露,立即撤离现场,通知中控停止送气,确保压力受控6.劳保穿戴齐全更换布袋粉尘入眼.口,造成腐蚀伤害,发生粉尘爆炸,职业病,CO中毒橙II1.严格执行作业管理程序和受限作业程序;2.佩带CO报警仪,劳保穿戴齐全3.确保专人监护清灰、和灰1.人员中毒;2.CO遇明火爆炸;橙II.人员携带报警仪,确认是否存在COM漏现象;.发现COM漏,立刻」撤离现场,同时通知现场司机及其他人员撤离现现场;.通知检维修人员佩戴正压式呼吸器到现场进行查漏堵漏处理;.劳保穿戴齐全人员烫伤、灼伤、呼吸道烫伤、甚至死亡、设备烧损橙II1.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2.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卸灰,并铜锤敲打确认卸灰情况;.严禁正对卸灰人孔及前下方;.严格按照小量多次疏通卸灰阀,盖好人孔盖后卸灰;.严禁没有任何防护措施擅自开孔和灰;.现场协调作业,有序安全进行1.绞伤、绞死黄III.劳保穿戴齐全;.双人作业;.旋转设备加装护罩;1.矽肺病蓝W.严格设备密封;.配套防尘劳保;

节点序号节点描述设计意图1炉气生产从电石炉净化管道到二级空冷仓出口降低炉气温度及初步除尘参数/引导词偏差后果原因保护措施风险分析建议措施风险等级泄漏完全1.导致人员烫伤1.法兰密封不合格或破损1.现场CO气体检测,每个楼层每台炉子设备分别有一个(AEC2302a)CO报警仪II1.现有管道及设备按特种设备要求制作2.导致设备烧毁2.管道焊接不合格2.设备投用前检查及投用时检查2.建立应急预案,具备急救措施,进行应急演练3.导致人员中毒3.管道冲蚀及腐蚀3.定期检测、更换管线法兰处密封垫,主要由车间检修员工来完成3.采购设备配件及时且符合质量要求3.管道断水炸裂4.进入现场佩戴CO报警仪部分1.导致着火或爆炸1.法兰密封不合格或破损1.现场CO气体检测,每个楼层每台炉子设备分别有一个(AEC2302a)CO报警仪III1.现有管道及设备按特种设备要求制作2.导致人员中毒2.管道焊接不合格2.设备投用前检查及投用时检查2.建立应急预案,具备急救措施,进行应急演练3.管道冲蚀及腐蚀3.定期检测、更换管线法兰处密封垫,主要由车间检修员工来完成3.采购设备配件及时且符合质量要求

4.管道断水炸裂4.进入现场佩戴CO报警仪温度偏高1.导致设备高温损毁1、炉气进口温度过高中控室有净化入口管道高温报警(中控室有高温报警、自动连锁)位号及图纸W1.增加循环水自动调节阀,随水温增高降低自动调节2.对下游净化设备造成影响2、循环水流量低2、定期检查及清理管道积灰3、电石炉料面红料多3、加强出炉,处理料面,降低炉气温度4、净化管道堵灰CO含量偏低原料车间生产线停车1.电炉负荷低无IV1.采用合格的原材料2.原材料质量差2.高负荷稳定生产偏高无严重后果无无/无流量偏大1.粗气风机功率无法处理造成冒荒气短时间内电石炉塌料无W2.进气口温度高,对本身设备及下游设备造成影响测电极时长时间拉负压偏小1.无法投净化电石炉负荷低无IV无2.使煤气柜CO不足,下游设备无法生产节点序号节点描述设计意图图号200917J-011102-0402从二级空冷仓出口到布袋仓出口清除炉气细小粉尘杂质参数/引导词偏差后果原因保护措施风险分析建议措施风险

等级泄漏完全1.导致人员烫伤1.法兰密封不合格或破损1.现场CO气体检测,每个楼层每台炉子设备分别有一个(AEC2302a)CO报警仪II1.现有管道及设备按特种设备要求制作2.导致设备烧毁2.管道焊接不合格2.设备投用前检查及投用时检查2.建立应急预案,具备急救措施,进行应急演练3.导致人员中毒3.管道冲蚀及腐蚀3.定期检测、更换管线法兰处密封垫,主要由车间检修员工来完成3.采购设备配件及时且符合质量要求3.管道断水炸裂4.进入现场佩戴CO报警仪部分1.导致着火或爆炸1.法兰密封不合格或破损1.现场CO气体检测,每个楼层每台炉子设备分别有一个(AEC2302a)CO报警仪III1.现有管道及设备按特种设备要求制作2.导致人员中毒2.管道焊接不合格2.设备投用前检查及投用时检查2.建立应急预案,具备急救措施,进行应急演练3.管道冲蚀及腐蚀3.定期检测、更换管线法兰处密封垫,主要由车间检修员工来完成3.采购设备配件及时且符合质量要求4.管道断水炸裂4.进入现场佩戴CO报警仪温度偏高1.导致布袋高温烧坏1、炉气进口温度过高开启空冷风机W1.电石炉处理料面,降低进口温度.增大循环水流量.定期检查及清理管道积灰2.对下游工序造成影响2、循环水流量低3.空冷降温效果差

4、净化管道堵灰偏低1.焦油等物质析出,布袋结焦1、电石炉负荷低,炉气进口温度低停止空冷风机W设定低温报警提示2.管道堵灰2、冷却设备管道过长3、循环水流量高压力(氮气)偏高1.喷吹管脱落1.进气阀门开度过大关小阀门III1.净化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