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及以下冷缩电缆特性技术规范_第1页
35kV及以下冷缩电缆特性技术规范_第2页
35kV及以下冷缩电缆特性技术规范_第3页
35kV及以下冷缩电缆特性技术规范_第4页
35kV及以下冷缩电缆特性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FORMTEXT点击此处添加ICS号FORMTEXT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T/CECT/CECFORMTEXTXXXXX—FORMTEXTXXXX额定电压35kV(Um=40.5kV)及以下冷缩电缆附件技术规范Technicalrequirementsofcoldshrinkaccessoriesforcross-linkedpolyethylenepowercablesforratedvoltagesupto35kV(征求意见稿)FORMTEXTFORMDROPDOWNFORMTEXT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实施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发布T/CECXXXXX—201XPAGEPAGEII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24额定电压和导体最高温度 35使用环境条件 36技术要求 37试验 48检验规则 69标志、包装、储存及运输 6附录A(资料性附录)附件主体部分的结构参数要求 7附录B(规范性附录)硅橡胶、三元乙丙橡胶绝缘材料和半导电材料的主要性能要求 8附录C(资料性附录)冷缩附件安装配套材料明细 10附录D(规范性附录)安装用硅脂润滑剂的主要性能要求 12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适用于的户内终端、户外终端和接头。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56标准电压GB/T269润滑油和石油酯锥入度测定法GB/T311.1—2012绝缘配合第1部分:定义、原则和规则GB/T507绝缘油击穿电压测定法GB/T5654液体绝缘材料工频相对介电常数、介电损耗因数和体积电阻率的测量GB/T7325润滑油和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法GB/T14315电力电缆导体用压接型铜、铝接线端子和连接管GB/T12706.2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2部分:额定电压6kV(Um=7.2kV)到30kV(Um=36kV)电缆GB/T12706.3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3部分:额定电压35kUm=40.5kV)电缆GB/T12706.4-2008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4部分:额定电压6kV(Um=7.2kV)到35kV(Um=40.5kV)电力电缆附件试验要求GB5582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GB12464普通木箱JB/T8503.1额定电压6kV(Um=7.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预制装配式附件第1部分:终端JB/T8503.2额定电压6kV(Um=7.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预制装配式附件第2部分:直通接头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冷缩附件coldshrinkaccessories预制附件在常温下,用专业设备扩张至规定尺寸,并用骨架支承;抽掉骨架后,附件自行收缩到预定尺寸的电缆附件。3.2预制附件premouldedaccessories以具有电场应力控制作用的预制橡胶元件作为主要绝缘件的电缆附件。3.3终端termination安装在电缆末端,以保证与该系统其他部分的电气连接并保持绝缘至连接点的装置。3.4户内终端indoortermination在既不受阳光直接照射又不暴露在气候环境下使用的终端。3.5户外终端outdoortermination在受阳光直接照射或暴露在气候环境下或二者都存在的情况下使用的终端。3.6接头joint连接两根电缆形成连续电路的附件。3.6压接crimpedconnection通过施加压力导致电缆导体上圆管变形或改变几何形状的一种永久连接方法。额定电压和导体最高温度4.1额定电压本标准中电缆附件的额定电压U0/U(Um)标示见表1。在电缆和电缆附件的电压标示U0/U(Um)中:U0—电缆和电缆附件设计用的导体对地或金属屏蔽之间的额定工频电压;U—电缆和电缆附件设计用的导体之间的额定工频电压;Um—设备可使用的“最高系统电压”的最大值(见GB/T156)。表1额定电压额定电压U/kV相对地电压U0/kV最高系统电压Um/kV108.712201224352640.54.2导体最高温度电缆附件正常运行时导体允许的长期最高温度和短路时导体最高温度应与电缆一致。使用环境条件5.1正常使用条件本标准中规定的冷缩电缆附件适用于在下列环境条件下使用:a)周围环境空气温度:(-40~+40)℃b)海拔不超过1000m。5.2特殊使用环境(适用于户外终端)5.2.1对周围环境空气温度高于40℃的设备,其外绝缘在干燥状态下的试验电压应取本标准的额定耐受电压值乘以温度修正因数KT。KT=1+0.0033(T-40)式中:T——环境空气温度,℃。5.2.2对于海拔高于1000m但不超过4000m处的户外终端的外绝缘水平应进行海拔修正,修正方法见GB/T311.1—2012的附录B。技术要求6.1一般要求6.1.1冷缩附件主体部件的主要结构参数宜符合附录A的规定。6.1.2冷缩附件主体与电缆绝缘层配合要求6.1.2.1冷缩附件主体与电缆绝缘层配合不仅要满足产品性能要求,又能便于安装。为便于抽出塑料螺旋支撑环,冷缩附件主体扩后尺寸与电缆绝缘之间的间隙宜控制在12mm以上;为满足产品性能要求,在考虑冷缩附件主体扩张后收缩形变10%的前提下,冷缩主体收缩后的尺寸与电缆绝缘之间配合过盈量宜控制在3mm以上。6.1.3冷缩附件采用的硅橡胶、三元乙丙橡胶绝缘材料和半导电材料的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6.1.4户外终端和户内终端外绝缘最小爬电距离应符合表2的要求。表2户外终端和户内终端外绝缘最小爬电距离额定电压U/kV外绝缘最小爬电距离/mm户外终端户内终端1037224020744480351256810建议:采用规定需要达到的污秽等级的要求,不要有具体的数值限制。6.2配套材料要求6.2.1冷缩终端、接头部件及安装材料应配套供应,配套材料明细参见附录C。6.2.2安装用的硅脂润滑剂性能要求应符合附录D的规定。6.2.3导体连接金具应符合GB/T14315中的规定,铜铝过渡连接管的直流电阻应不大于相同长度相同截面积铝导体直流电阻的1.2倍。6.2.3终端接地线、接头过桥线应采取镀锡编制铜线,其推荐截面积按表3规定选取,也可按与电缆金属屏蔽层截面积相一致的原则选取。当接头金属屏蔽层截面积大于电缆金属屏蔽层时不需要安装接头过桥线。安装用铜网屏蔽截面应不小于电缆金属屏蔽层的截面。表3接地线、过桥线最小截面积电缆导体截面积/mm2接地线、过桥线截面积/mm2铜铝35及以下50及以下1050~12070~15016150~400185~50025500~800630~1000356.2.4当用户有要求时,应提供相应的接头保护盒或机械保护层,接头保护盒或机械保护层应符合JB/T8503.2的规定。6.2.5恒力弹簧应要有足够的抱紧力,安装后,绕包的恒力弹簧有效圈数大于3.5圈,材料须选用无磁或微磁不锈钢材质,小规格恒力弹簧建议宽度不小于15mm,厚度不小于0.3mm;大规格恒力弹簧建议不小于20mm,厚度不小于0.5mm。试验7.1试验要求a)用于试验的电缆应满足GB/T12706.2和GB/T12706.3的要求,其额定电压值应与被试附件的最大适用额定电压相同;b)试验电缆附件中的布置和数量应满足GB/12706.4-2008中图1和图2的要求。7.2安装和连接a)终端和接头应采用制造厂提供的材料等级、数量及润滑剂等,并应按照制造厂说明书规定的方法进行安装。b)终端与接头应干燥、清洁,电缆、终端和接头都不应经受可能改变被试组合试样的电气或热火力学性能的任何方式处理。7.3试验方法及要求a)除非特殊试验另有详细规定,试验应在环境温度(20±15)℃下进行;b)工频试验电压的频率应为49Hz~61Hz范围,波形应基本为正弦形,电压值以有效值表示。c)电缆附件的试验分型式试验、例行试验及抽样试验,电缆附件试验应按GB/12706.4-2008中第8章的要求进行试验,由于该标准中未对电缆附件的出厂例行试验及抽样试验的项目及要求进行规定,建议明确抽样试验及例行试验项目及要求,由于10kV-35kV电缆附件用量相当大,且冷缩附件试验为不可修复试验,产品不可能全检,建议抽检,参考要求如下:10kV、20kV、35kV终端及接头主体抽样试验要求检验项目电压等级10kV20kV35kV工频耐压试验39kV,不击穿、不闪络54kV,不击穿、不闪络117kV,不击穿、不闪络局放放电试验1.73U0,≤5PC冲击耐压试验±95kV,不击穿、不闪络±125kV,不击穿、不闪络±200kV,不击穿、不闪络工频耐压试验(4h)4U0,不击穿、不闪络注:每批次产品抽取比例不低于2%7.4出厂试验要求产品应由制造厂的质量检验部门按出厂检验项目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每件出厂的产品应附有产品检验合格证书。用户有要求时,制造厂应提供产品的试验报告。7.5型式试验要求7.5.1产品型式试验的样品,是在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两台。试验其中任一台,任一项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则加倍抽取试样,对不合格项进行复检,如合格则判合格,如仍不合格则判不合格。7.5.2产品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再次进行型式试验:a)新产品鉴定定型时;b)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c)材料、工艺有较大变化时。7.6结果评定7.6.1按7.3进行试验的所有试样,应满足全部试验程序的要求。如果任一试验样品未满足要求,则应拆除,按7.6.2和7.6.3提供的检查判定,并记录检查结果。7.6.2如果一个附件由于安装或试验程序错误而不符合要求,应宣布该试验无效,而不否定该附件。应在新安装的试样上重复整个试验程序。7.6.3如果除附件任何部分以外的电缆击穿,则该试验应被宣布无效,而不否定该附件。可用新的附件重新试验(按该试验程序从头开始试验)或者修复电缆后重新试验(从中断的时刻开始继续试验)。检验规则电缆附件产品应按7.3规定进行出厂例行试验、抽样试验和型式试验。8.2产品应由制造厂商的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每件出厂的附件产品应附有产品的检验合格证书。用户要求时,制造厂商应提供产品的工厂试验报告或(和)型式试验报告。8.3产品应按表3规定的试验项目进行验收。8.4电缆附件的到货检验宜按表5规定的抽样试验项目进行试验。标志、包装、储存及运输9.1每个出厂的附件产品应带有明显的标志,标志内容如下:a)制造厂名称;b)产品名称、型号;c)额定电压:kV;d)生产日期及编号;e)存储的环境要求和存储有效期。9.2附件产品的包装方式可根据产品特点而定,对各种预制橡胶绝缘件、带材等应有相应防水、防潮等密封措施;对易碎、怕压部件或材料应有相应的防压、防冲击的包装措施,并在包装物外部明显位置标出相应的字样或标记;易燃部件或材料应有防火标志。9.3包装箱可采用木箱或纸箱。木箱应符合GB12464要求。装箱时在箱内应装入装箱清单。零部件可分开包装。外包装箱表面上须注明:a)制造厂名称;b)产品名称、型号;c)额定电压:kV;d)适用电缆导体材料,截面;e)净重(产品),毛重(产品加包箱);f)包装箱外形尺寸;g)生产日期与出厂编号;h)收、发货单位名称和地址(站、港);i)“小心轻放”、“怕湿”、“防震”。9.4运输和储存9.4.1产品运输过程中不得将包装箱倒置及碰撞。9.4.2产品应贮存在清洁干燥和阴凉处,不得在户外或阳光下存放。9.4.3储存期应不超过相应配套材料和配套件的存储日期。

(资料性附录)

附件主体部分的结构参数要求A.1冷缩户外终端、户内终端的高度和接头的长度应符合表A.1的规定。表A.1冷缩附件的尺寸要求电压等级U/kV冷缩附件的尺寸要求户外终端高度/mm户内终端高度/mm接头长度/mm10≥250≥175≥36020≥300≥200≥39035≥400≥350≥480因每个公司的结构、所有材料及设计水平高低不一,不建议对产品外形尺寸进行规定,而应对产品的关键技术标准进行控制;考虑到有的公司终端产品按高海拔要求设计,故建议不要限制最大值。A.2冷缩户外终端、户内终端的高度和接头的质量应符合表B.2的规定。建议取消。表A.2户外终端、户内终端和接头的质量要求电压等级U/kV冷缩附件的质量要求户外终端/kg户内终端/kg接头/kg102035B.1户外终端图B.2户内终端以上两图建议取消内部结构,保留外形图,确保标准的中性立场图B.3接头

(规范性附录)

硅橡胶、三元乙丙橡胶绝缘材料和半导电材料的主要性能要求B.1冷缩附件用硅橡胶绝缘材料和半导电材料的主要性能要求应符合表B.1的规定。表B.1硅橡胶材料的性能要求序号项目单位性能指标试验方法绝缘橡胶半导电橡胶1老化前机械性能1.1抗张强度N/mm2≥5.0≥5.5GB/T528-19981.2断裂伸长率%≥450≥3001.3抗撕裂强度N/mm≥20≥151.4硬度邵氏A≤45≤551.5压缩永久变形%≤10≤102空气烘箱老化后机械性能(老化条件:135oC±3oC,7d)2.1抗张强度变化率%≤±30≤±302.2伸长率的变化率%≤±30≤±303电气性能(室温下)3.1体积电阻率(23oC)Ω·cm≥1.0×1015≤1.0×1033.2tan—≤4.0×10-3—3.3介电常数—2.8~3.5—3.4抗漏电痕迹—1A3.5—3.5短时工频击穿电场强度kV/mm≥20—注明:B.2冷缩附件用三元乙丙橡胶绝缘材料和半导电材料的主要性能要求应符合表B.2的规定。表B.2三元乙丙橡胶材料的性能要求序号项目单位性能指标试验方法绝缘橡胶半导电橡胶1老化前机械性能1.1抗张强度N/mm2≥6.0≥10.01.2断裂伸长率%≥400≥2501.3抗撕裂强度N/mm≥20≥301.4硬度邵氏A65751.5压缩永久变形%30302空气烘箱老化后机械性能(老化条件:135oC±3oC,7d)2.1抗张强度变化率%±30±302.2伸长率的变化率%±30±303电气性能(室温下)3.1体积电阻率(23oC)Ω·cm≥1.0×1015≤1.0×1033.2tan—≤5.0×10-3—3.3介电常数—2.5~3.0—3.4抗漏电痕迹—1A3.5—3.5短时工频击穿电场强度kV/mm≥22—

(资料性附录)

冷缩附件安装配套材料明细C.1冷缩终端安装配套材料明细见表C.1。表C.1冷缩终端安装配套材料明细表序号名称性能参数数量三芯单芯1冷缩终端3个1个2密封管3支1支3冷缩指套1个04恒力弹簧2个2个5铜编织线16mm21m25mm21m25mm21m35mm21m1根1根6铜编织线10mm21m1根1根7填充胶1包1包8密封胶70g2包1包9相色带红、黄、绿1m/卷3卷1卷10橡胶带灰,3m/卷2卷1卷11半导电带1m/卷2卷1卷12PVC带5m/卷2卷1卷13硅脂10g3支2支14砂带240、400各2m1组1组15清洁巾1片/包9包6包16卷尺1m1个1个17创可贴2片2片18安装工艺1份1份注:表中配置材料的数量为最低配置。每个公司的结构和材料及安装工艺方式不同,没有办法对配套材料及数量进行统一,建议取消,或者只保留产品安装过程中所必须用到的材料。C.2冷缩接头安装配套材料明细见表C.2。表C.2冷缩接头安装配套材料明细表序号名称性能参数数量25-95120-185240-400500-800三芯单芯1冷缩接头3个1个2防水胶带卷卷3铠装带1个4橡胶手套双双5恒力弹簧6个2个6恒力弹簧2个2个7填充胶2支1支8铜编织线10mm2,1m3根1根9铜编织线10mm2,3m1根010铜网3m3条1条11PVC带7m/卷3卷1卷12半导电带5m/卷3卷1卷13硅脂20g5支2支14清洁巾1片/包24包9包15砂带240、400各2m3组1组16卷尺1m1把1把17创可贴2片2片18安装工艺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