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修心得:肠镜诊疗应知的那些事儿_第1页
进修心得:肠镜诊疗应知的那些事儿_第2页
进修心得:肠镜诊疗应知的那些事儿_第3页
进修心得:肠镜诊疗应知的那些事儿_第4页
进修心得:肠镜诊疗应知的那些事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进修心得:肠镜诊疗应知的那些事儿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是国内规模最大、学术力量最雄厚的肿瘤学医教研基地之一,其内镜科各种内镜设备及配件齐全,布局合理、日常开展消化内镜诊疗病例数多,更重要的是在徐国良主任带领下的内镜团队技术精湛,对肿瘤的内镜诊断、评估,良性肿瘤以及早期癌的内镜治疗,尤其是对于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内镜处理,都具有独到的水平。很荣幸,在医院及科室领导的支持和大力鼓励下,本人于2015年8月1日至2015年10月31日在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内镜科顺利完成为期三个月进修学习,进修的科目为消化内镜(胃、肠镜),在学习过程中,本人很快融入内镜科这个大家庭中,开展日常消化内镜操作学习,但由于本人为胃肠外科医生,无内镜操作基础,学习一度遇到较大困难,高晓燕、罗广裕教授,林世永医生等带教老师给了我很多鼓励,不厌其烦的向我讲解消化内镜操作各项要点,并针对我个人具体情况,建议我从相对容易的胃镜操作入手,再学习肠镜操作,不能操之过急。果然,在学习胃镜过程中,逐渐熟练内镜的操控,融会贯通,使得之后学习肠镜操作时,难度大大降低,学习进度得到带教老师及一起进修的同行高度认可。为期3个月的进修生活转眼已经结束,收获颇多,故而感觉时间过得真快,期间掌握了胃、肠镜的基本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熟悉了解胃、肠镜相关的治疗适应症和禁忌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较好地完成了进修的学习任务,未发生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收获令我受益匪浅并将受益终身。在多数医院胃肠镜操作为消化内科医生执行的今天,本人以一个胃肠外科医生的身份参与到胃肠镜操作诊疗活动中去,换了个角度了解胃肠镜诊疗,顿觉耳目一新,往常的一些想法,现在想来甚是幼稚,起码缺乏全面了解,想必早已给人留下无知印象。通过初步的进修学习,感觉关于肠镜诊疗,以下事儿虽小,但不一定为所有医务工作者甚至胃肠外科医生所熟知,有必要将自己的粗浅认知及感受说说。一、肠镜为什么只有130cm长?是不是越长越好?大肠是指从盲肠到肛门之间的肠管,如果伸展开大约有1.5~1.8m长,收缩状态下大约长70~80cm。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肠镜长度规格有130cm、150cm、170cm。由于现在流行单人操作法采用轴保持短缩法(如图1),插入长度一般在80cm内即可达到回盲部,有些甚至40-50cm即可达到回盲部,所以选择130cm肠镜就足够了。过长的镜身使肠镜灵巧性消失,旋转镜身时变得困难,同时影响右手对镜身头端所处状态的感觉。就像玩具蛇一样(如图2),只有取直镜身,保持镜身自由度,才能对肠镜掌控自如,镜随心动。图表SEQ图表\*ARABIC1轴保持短缩法图表SEQ图表\*ARABIC2二、肠镜下是如何定位病变所处肠段的?既然大肠伸展与收缩状态下长度波动范围如此之大,那肠镜检查时是如何定位病变所处肠段的,首先了解一下大肠的走行:如图3所示图表SEQ图表\*ARABIC3在取直镜身,肠镜不结襻情况下,从肛门口到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为15-20cm(A-B),到乙状结肠降结肠交界处为30cm(A-C),到脾曲为40cm(A-D),到肝曲为60cm(A-E),到盲肠为70-80cm(A-F),可据此距离定位肠段。在无法判断是否完全取直镜身时,尚可根据大肠的镜下形态来判断所处位置(如图4),当然,肠镜下的定位受各种因素的限制,不能完全准确,临床尚需结合诸如大肠造影、腹部CT等影像学资料来精准定位。图表SEQ图表\*ARABIC4大肠镜下形态特征三、进镜困难不等于技术差?回盲部进镜率和息肉检出率是评价肠镜检查医师水平的重要指标,但不是所有肠镜检查都可以进镜至回盲部,除外检查医师本身技术水平、肠道准备好坏及肿瘤所致肠腔狭窄程度等因素,尚有很多其他客观因素可影响插镜难度。图表SEQ图表\*ARABIC5手术及炎症的影响图表SEQ图表\*ARABIC6憩室对进镜的影响所以对于初学者来说,一般选择中年强壮男性患者,最好是做过乙状结肠或左半结肠切除的患者来检查,较易上手,并结合体位的转换,辅助手法压迫,方可顺利完成结肠镜检查。四、单人操作肠镜的优势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学者Waye等创立了结肠镜单人操作法,随后传至日本并得到推广应用。结肠镜单人操作法左手操作控制部旋钮,右手推进镜身,能更充分地发挥内镜本身的灵活性,术者对内镜能有较好的感知性,能更加准确地观察病变的细微结构,配合旋转等技巧使被检查者的不适进一步减少,能提高内镜医生的技术水平,使EMR/ESD等内镜单人操作成为可能,同时也大大地节约人力资源,而成为当今国际结肠镜操作的主流。除了一些凹陷型病变或是不容易再找出的小息肉,肠镜检查一般是在退镜时观察病变情况,退镜观察的细致程度与病变发现率成正相关,一般要求退镜时间不少于10分钟(也有说6分钟)。由于肠道解剖与内镜本身特性,肠道存在较多观察不良或观察特别不良的地方(如图7),如升结肠受深大皱褶遮挡,直肠受Houston瓣遮挡,背侧均无法观察,适当反镜观察(见),可减少漏诊,但不是所有肠段适合反镜,不是所有内镜医生能够反镜操作。另外,槽糕的肠道准备也是导致漏诊的常见原因。图表SEQ图表\*ARABIC7肠镜检查盲区图表SEQ图表\*ARABIC8升结肠反镜观察图表SEQ图表\*ARABIC9直肠反镜观察八、无痛肠镜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安全?抛开镇静药本身对循环、呼吸系统影响不说,使用镇静药或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