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同名4441)_第1页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同名4441)_第2页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同名4441)_第3页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同名4441)_第4页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同名444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Page1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背景知识与单元线索:1、“中国近代史”:1840-19492、基本线索:①中国遭受外来侵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1840-1901):包括四次战争及五个不平等条约。②中国各阶级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的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包括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③图示旧民主主义革命示意图1840184218511856185818601864189418951900190119111919侵略战争鸦片第二次甲午八国联战争鸦片战争战争军侵华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示意图191919211924192719311934193619371945194619481949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五四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南昌红军七七日本三大运动成立(一大)国共合作起义九一八长征事变投降战役考点1鸦片战争一、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1、背景①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英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战争必然性)②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A、鸦片走私原因:在正常的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英国为扭转贸易逆差B、中国禁烟原因:(注意教材P50资料回放中林则徐给道光皇帝上书的材料)“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C、禁烟运动最高潮:虎门销烟(1839),成为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③逻辑关系示意图英:工业革命开拓市场正常贸易扭转逆差财路再堵商品激增寻求原料入超赔钱走私鸦片借端开战中:自然经济、闭关锁国禁烟销烟④鸦片战争的性质:是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驳斥英国学者的“通商战争)2、战争经过①战争起止标志:开始:1840年6月,英舰侵入广东海面挑衅,战争爆发结束:1842年8月,英舰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投降3、结果及影响①《南京条约》内容:割香港岛;赔2100万银元;五口通商;协定关税。②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考点2.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原因:(1)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入侵。(2)国内市场的扩大2、表现:3、影响:考点:开眼看世界考点3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1、背景①英法等国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②战争性质:同样是一场为了掠夺市场和资源而进行的非正义的侵略战争③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目的与性质相同。2、过程①第一阶段(1856—1858):广州—天津,签订《天津条约》,侵略沿长江向内陆地区。②第二阶段(1859—1860):天津—北京,火烧圆明园(强盗式侵略本质),签订《北京条约》3、影响概括: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表现:丧失了大片领土——《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俄国强占北方大片领土主权受到严重侵害——侵略势力向内地渗透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方便对清政府最高统治者的控制(注意区别《辛丑条约》完全成为工具)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指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等农民起义4、关于香港香港岛香港岛①1842年《南京条约》割占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香港九龙司地方一区②“新界”③5、1858《天津条约》: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开放十处通商口岸;赔英法巨额白银;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外国军舰和上船游弋长江各口岸。6、1860《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考点4: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一、背景1、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阶级矛盾空前激化2、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斗争目标阶级属性斗争手段二、革命经过1、上升期(1851-1856)金田起义(1851)——起义爆发永安建制(1851)——分封诸王,初步建立政权定都天京(1853)——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军事全盛(1856)——夺取清朝半壁江山2、由盛转衰的关键——天京变乱(1856)——体现农民阶级局限性3、保卫战时期(1856-1864)重建领导核心:军事——陈玉成李秀成;内政——洪仁玕4、失败①失败的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②失败的根本原因:农民阶级局限性三、《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1、《天朝田亩制度》(1853)①内容:A、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原则,平均分配土地B、按“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原则,平均分配劳动产品②目标: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③性质: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④评价:A、革命性—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指平均分配土地)B、空想性—体现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指平均分配劳动产品)既有革命性又有空想性的根本原因——小农经济的社会地位⑤结果:没有实施(根本原因是绝对平均,无法实现)2、《资政新篇》(洪仁玕1859)①内容:政治上以法治国、公众选举官吏经济上发展工商业,文化上开设新式学堂②特点: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③结果:没有实施(根本原因是不具备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考点5:洋务运动1、原因:内忧外患2、概况:①时间:19世纪60至90年代;②代表人物:洋务派在中央以奕䜣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③主张及目的:洋务派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其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3、内容:①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19世纪60~70年代)代表: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制造总局。②以“求富”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19世纪70~90年代)目的: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代表: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③筹划海防(19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中国出现了近代海军。④发展近代教育:目的: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成就: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到1896年达20多所。还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开近代教育的先河。作用:为中国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4、评价: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刺激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民用工业的兴办,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是近代化的开端考点6: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1、背景①日本明治维新后进入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但国内市场狭小,急于向外寻求出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必然性),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②清政府消极避战,力主议和,故清政府的腐朽是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③战争爆发的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战争特点:战火由朝鲜半岛燃起并最终波及到中国)2、战争过程①战争开始标志:1894年7月,日本舰队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②几个著名战役:平壤战役—失败后战火烧到中国境内黄海海战—虽有损失主力尚存,但因避战失掉黄海制海权辽东半岛之战—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3、结果及影响①《马关条约》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赔军费2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投资建厂,免内地税。②影响: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促使他们争相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1898由德国强占胶州湾开始),企图将中国变为列强的殖民地——民族矛盾激化,促使义和团运动爆发。4、关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阶段性特点第一次工业革命后(19C40T)—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为商品输出服务—如《南》中协定关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19C70T)—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为资本输出服务—如《马》中开设工厂5、关于义和团运动①兴起原因:民族危机的加深②口号:“扶清灭洋”——反帝不反封,笼统排外。③性质:农民反帝爱国运动④作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⑤失败的根本原因:农民阶级局限性;失败的直接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考点7:维新思想考点8、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1、背景①根本原因:列强企图变中国为殖民地②直接原因: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2、战争经过①1900年6月战争爆发,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在廊坊附近遭到义和团和爱国清军的阻击,被迫退回天津。②8月占领北京后,慈禧携光绪帝西逃,联军统帅瓦德西将司令部设在紫禁城。3、结果及影响4、《辛丑条约》)①内容:赔偿各国白银共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和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以上。②影响: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考点9:辛亥革命(广义)一、概念1、广义的辛亥革命:指清末开始产生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和革命运动开始至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为止的所有资产阶级革命活动。2、狭义的辛亥革命:指1911年爆发武昌起义开始至中华民国成立前的革命活动。二、背景1、社会基础: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清政府“新政”和“预备立宪”失败)2、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经济决定政治)3、思想基础:革命知识分子队伍壮大,把西方资产阶级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革命的思想武器,在上海和日本东京形成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两个阵地。4、组织基础: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的建立①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②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是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③同盟会纲领与三民主义驱除鞑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政府统治民族主义前提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创立民国核心民权主义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创立民国核心民权主义资产阶级土地纲领平均地权补充民生主义资产阶级土地纲领平均地权补充民生主义5、军事基础:同盟会成立后领导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其中以黄花岗起义最著名6、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爆发三、武昌起义1、时间:1911年10月10日2、特点:以新军为主要力量进行的起义,获得成功3、作用:很快影响到全国,使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为中华民国成立创造条件四、中华民国和《临时约法》1、中华民国成立①时间:1912年1月1日,定都:南京,国旗:五色旗②政府:南京临时政府(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政府),临时大总统:孙中山③标志:近代共和政体的确立)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春)①内容: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主权在民(或人民主权)思想,具有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的进步意义国内各民族平等、国民有若干自由、有选举和被选举权——体现自由平等思想三权分立及责任内阁制——体现分权与制衡原则,目的在于限制袁世凯专权②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③评价: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四、辛亥革命的结局1、袁世凯篡权①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宣布退位诏书,清朝覆灭②辛亥革命失败的标志: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2、辛亥革命的性质和历史意义(教材P65最后一段)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最大功绩),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推翻“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3、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失败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4、失败的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诞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导致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无法领导革命取得成功(经济决定政治)5、启示: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考点10:新文化运动考点1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社会性质革命性质革命任务主力领导阶级奋斗目标前途指导思想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人民群众资产阶级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三民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无产阶级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1、五四运动背景:⑴国际背景①一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乘机加紧侵略中国②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⑵国内背景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②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奠定了阶级基础③新文化运动中的一批先进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赞成社会主义,积极准备走俄国人的道路⑶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经过:⑴第一阶段:中心,主力军⑵第二阶段:中心,主力军历史意义: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历史条件:⑴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的队伍不断壮大⑵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⑶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成立:⑴中共“一大”:①召开时间、地点②内容③历史意义⑵中共“二大”:3、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国民革命的开端--国共合作的实现⑴背景:①中共在开展工人运动的实践中深感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统一战线②1923年召开的中共三大,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