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EA 23-2021 城市深层排水隧道工程技术标准_第1页
T-CMEA 23-2021 城市深层排水隧道工程技术标准_第2页
T-CMEA 23-2021 城市深层排水隧道工程技术标准_第3页
T-CMEA 23-2021 城市深层排水隧道工程技术标准_第4页
T-CMEA 23-2021 城市深层排水隧道工程技术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市政工程协会发布中国市政工程协会团体标准Technicalstandardofurbandeep-burieddrainage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城市深层排水隧道工程技术标准(邮政编码100037)3中国市政工程协会团体标准2021年第008号(总第023号)准,编号为T/CMEA23—2021,自2022年2月18日起实施。中国市政工程协会2021年12月16日4根据中国市政工程协会文件《关于同意<城市排水深隧工程技术标准〉立项的函》(中市协(2018)第70号)的批复,基于国内工程实践的调研与经验总结,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有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规定;4总体设计;5工艺设计;6结构设计;7附属设施设计;投资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使用中如发现有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寄送解释单位(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经济开发区创业路70号,邮编:430058),以便修订时参考。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参编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公司5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6窦涛董志超韩凯航任新建张伟刘剑影李玲孙成山¹周雅屠文锋冯维力刘启龙刘欢包鹤立沈碧辉彭文峰徐洪岩孙成山²祁萍徐柯锋7陈容文孙晓峰姜正璟邵卫信邹哲王恒栋杨京生8 2 3 44.1一般规定 44.2系统设计 44.3空间设计 54.4断面设计 5 7 75.2预处理系统 7 8 5.5深层排水隧道泵站 9 6.1一般规定 6.2结构上的作用 6.3地下结构设计 6.4结构构造要求 6.5防水设计 256.6防腐设计 27 7.2通风及除臭系统 277.3电气与照明系统 2897.4监控与报警系统 307.5标识系统 328施工及验收要点 34 348.2预处理构筑物施工 358.3竖井施工 368.4盾构法隧道施工 388.5顶管法隧道施工 398.6矿山法隧道施工 418.7泵站施工 428.8附属设施工程 438.9施工监测 44 489.1一般规定 489.2运行控制 489.3设备设施维护 509.4安全预警与应急管理 51验收划分 本标准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59 63 2 3 4 4 4 5 5 7 75.2Pre-treatmentsystem 7 8 8 9 6.6Anti-corrosion 267AncillaryFacilitie 27 287.4MonitoringandAl 30 328Constructionand 34 348.2ConstructionofPre-treatedStruct 35 36 38 41 42 43 448.10KeyPointsofConstr 489.1GeneralRequire 9.3EquipmentandFacilitiesMaint 9.4SafetyWarnin 51 52ExplanationofWordingThisStand 58ListofQuotedStandards 59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 12埋设于城市行政区地表以下深层及次深层地下空间的隧道,用于调蓄、输送雨水或污水的隧道,亦称深层排水隧道。主要用于城区污水转输、雨季污染控制及排涝安全保障等。按隧道的使用功能分为污水输送隧道、雨水排放隧道、合流调蓄隧道和复合2.0.3雨洪排放隧道stormwatertun用于转输上游汇水区域雨水、减轻下游浅层雨水系统排涝压2.0.4合流调蓄隧道Rainwater-sewageconfluenceandstorage洪涝控制、污染控制、交通等两种及以上功能兼顾的地下隧道直通地表的竖直通道,可作为工作井或用于通风、吊2.0.7衬砌lining一种为防止围岩变形或坍塌沿隧道洞身周边修建的永久性支33.0.4城市深层排水隧道工程结构设计,应根据建(构)筑物3.0.7城市深层排水隧道施工影响范围内存在重要建(构)筑44.1.1在建筑物密集、地下管线复杂、地下空间紧张且存在54.2.6污水输送隧道、合流调蓄隧道和复合功能隧道宜设计除4.2.7深层排水隧道应进行清疏浅层预处理未拦截的垃圾、砂砾和沉积淤泥清疏设计,隧道清疏可采用人4.2.8重大的或复杂的深层排水隧道工程各系统组成的联系宜4.3.1深层排水隧道线路宜与道路、铁路、轨道交通、河道平4.3.2深层排水隧道平面线路应由竖井和地面建(构)筑物位置以及选用的隧道施工设备转弯半径等限制因径不宜小于5倍的隧道内径或隧道过流断面(最大)净宽,转角4.3.3深层排水隧道坡度应根据现场条件、使用功能和清疏维护流速需求,经水力计算和浪涌分析后确定,坡度宜采用4.3.4深层排水隧道的纵断面设计应考虑地质条件、施工方法4.4.1深层隧道应结合排水功能和施工方法确定隧道断面形状,4.4.2断面尺寸应通过水力计算确定,流量应考虑满足转输和4.4.3断面内部净高应根据隧道清疏维护方式确定。采取人工清疏方式时,隧道净高不宜小于2.4m;当采取机械车辆进入隧64.4.4断面内部净宽应满足设备运输和清疏维护要求,采取人工清疏方式时,隧道净宽不宜小于1.2m,当采取机械车辆进入75.1.2深层排水隧道系统的设计流量,应结合相关规划与国家5.1.3各入流或汇流节点的处理构筑物不应少于2个(格),并5.1.4深层排水隧道系统的运行水位高度的选择应满足浅层排水系统接入要求,保证系统在设计工况下正常运行,并宜为远期5.1.5深层排水隧道应根据输送介质采用相应的耐腐蚀设计,5.1.6深层排水隧道泵站宜按远期规模设计,水泵机组应按近5.1.7抽送产生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气体的泵站,应设置单独的构(建)筑物,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1.8深层排水隧道的泵站供电宜按一级负荷设计,预处理站供电应按二级负荷设计,其余附属设施供电应不低于二级负荷。5.1.9对暂时不具备雨污分流改造条件的地区,在深层排水隧道前端应设置污水截流或调蓄设施,并应采5.2.1预处理系统的设计,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85.2.2用于径流污染控制、径流峰值消减的进水系统,应设置5.2.4格栅宜结合工艺流程设置粗格栅、细格栅、精细格栅等5.2.5沉砂池应去除粒径0.2mm及以上的砂粒。5.3.1竖井设计应满足消能、转输、通风5.3.2竖井宜由连接结构(进水部件)、垂直下沉竖井(井筒)以及消能除气室(底舱)组成。5.3.3竖井底板应能减缓水流冲击力,5.3.4竖井设计应采用水力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并宜采用比例1Q=AV2A——水流有效断面面积(m²);v——流速(m/s);R——水力半径(m);91隧道在满流(工况)时应为0.75m/s;2隧道在非满流(工况)时应为0.6m/s;3当深层排水隧道采用压力流时,排水隧道的设计流速宜5.4.3隧道最大设计流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5.4.4深层排水隧道系统设计应对各种典型工况下的设计流速、1污水输送隧道泵站的设计流量,应按泵站进水总管的最2雨水输送隧道泵站的设计流量,应按泵站进水总管的设3合流隧道泵站的设计流量,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室外排1雨水泵的设计扬程应根据设计流量、设计工况下前池水2污水泵和合流泵的设计扬程,应根据设计流量工况下前5.5.3深层排水隧道泵站的数值分析与模型试验应符合下列1泵站进出水系统应采用三维流动数值计算模拟分析,并1泵站应结合深层排水隧道的布局、综合利用的要求进行2位于地下深层空间的泵站应通过合理选址,与前端深层排水隧道及末端排放水体(或处理单元)有效衔接;变配电和变频设备间、电气自控间、通风设施、冷却设施和管理用房等建(构)筑物及设施;5泵站与铁路、高压输电线路、市政管道、公路之间的距6泵站的电源应结合城市变电站设施的情况合理选取外接1泵站主体部分及附属设施宜在竖向分层中布置,合理利2泵站的进水、配水应进行水力流态分析,合理优化断面3水泵机组的设备选型应结合流量、扬程的需求,经论证4水泵机组的布置和维护通道,应满足设备安装、运行和1宜选用同类型水泵,水泵台数不应少于2台,不宜大于8台;当水量变化区间较大时,可配置同类型不同规格的水泵,2污水输送深层隧道的泵站和合流调蓄功能深层隧道的泵站应设置备用泵,当工作泵台数不大于4台时,备用泵宜为1台;工作泵台数不小于5台时,备用泵宜为2台;水泵主要部件库存备用不宜少于1套;雨洪排放型深层隧道的泵站宜根据防洪4排水隧道末端应设置排空泵,排空时间应满足泵站前池5泵站应根据设备需要配套设置供水系统、供油系统及强6泵站主泵机组应根据需要配置冷却系统、油路系统、电1泵站前端与深层排水隧道连通,宜在两者之间设置进水2流入泵站进水前池的雨水、污水均应通过格栅等预处理4进水前池的池底根据需要可设集水坑,倾向坑一侧的坡度不宜小于10%,应设冲洗装置和清泥设施;5泵站出水池应结合后续构筑物合理设置,可通过闸(堰)6泵站出水设施应避免水泵突然关停状态下的出水倒流工8泵站出水设置的出水口和护坡结构不应影响航道,水流1泵站的供电系统设计应结合泵站周边区域电力资源实际2泵站负荷等级及供电方式应根据工程的性质、规模和重3泵站供电系统应单独接入生活用电,并与泵站生产用电4泵站主电动机及主要电气设备选择、功率补偿、机组启地装置、照明等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泵站设计规范》GB502655泵站自控系统应结合地下空间,实现设备旁控制与远端6泵站应合理设置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自动控制与信号系统、通信系统等,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泵站设计规范》5.5.9深层排水隧道泵站的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应符合下列1泵站的通风方式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泵房布置形式、2泵站地下部分应采用机械通风方式,地面建筑部分宜采3泵站地下检修通道应保证其通风换气的频率,且应设置4泵站通风设施宜结合构筑物结构形式及设备空间合理5泵站地面层及以上部分的通风设计应按国家现行有关工1泵站前端为敞开口的前池时,则应设置除臭收集管及除2泵站构筑物的臭气风量宜根据构筑物的种类、散发臭气2供水系统应满足其对水质、水压和流量的要求,取水点应不少于2个,如供水条件受限时亦可采用“单取水点+水3泵站内部宜结合地下空间设置收水边沟,并集中汇集后1泵站应结合地下空间与地面建筑设置单独的消防系统,2泵站地下空间消防设施应结合电气设备防火要求布置自3泵站地面建筑部分的消防设计按现行有关工程建设的国1泵站应根据空间布置设置起重设备和维修通道,垂直吊2当起重机位于地下空间时,宜选择左右极限边界小、起3起重机应采用轻级、慢速的工作制,并应配置防止竖向4泵站应设置检修通道及检修爬梯,起重机的两端应设置5起重机的运行应采用上下联动方式,应配备对讲及双操6泵站上下电梯及楼梯等其他附属结构按现行国家标准《风机、压缩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的有关规定执行。6.1.2城市深层排水隧道结构设计安全等级与使用年限应符合1竖井、隧道结构等使用期间不可更换的结构构件,安全等级应为一级,设计使用年限应不低于100年;安全等级应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应不低于50年;3临时结构宜根据其使用性质和结构特点确定安全等级与6.1.3城市深层排水隧道结构应分别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6.1.4城市深层排水隧道工程耐久性设计宜按现行国家标准6度时应进行抗震设计,抗震设计宜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地下结6.1.6地下工程防水应采取与其相适应的防水措施。防水设计6.1.7工程材料应根据结构类型、受力条件、使用要求和所处6.1.8地下结构的净空尺寸应满足工艺的需要,并应满足使用6.2.1在地下结构上的作用,可按表6.2.1进行分类。在决定作用的数值时,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表6.2.1地下结构作用分类永久作用地层压力地表或地下水的压力(侧压力、浮托力)结构上部和破坏棱体范围内的设施及建筑物压力混凝土收缩及徐变影响预加应力固定设备重量地基下沉影响可变作用基本可变作用内水荷载及其动力作用内水荷载引起的侧向土压力运行时的内水压力其他可变作用温湿度变化影响续表6.2.1偶然作用地震作用2.施工作用包括设备运输及吊装荷载,施工机具、施工堆载,相邻隧道3.本表中所列作用未加说明时,可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或根据实际情况6.2.2地层压力应根据结构所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埋6.2.3岩质隧道的围岩压力应根据围岩分级,按现行行业标准《水工隧洞设计规范》SL279的有关规定确定。矿山法的初期支护,应计及100%的土压力作用;二次衬砌结构,应与初期支护共同分担的土压力,分别按最大、最小侧压力两种情况,与其他荷载进行最不利组合计算。6.2.4当土质隧道采用盾构或顶管法施工时,应按下列方法和1)隧道竖向压力,宜根据所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2)竖向荷载应结合地面及临近的其他荷载对竖向压力的1)隧道土压力宜按静止土压力计算;2)荷载计算应计及地面荷载和破坏棱体范围的建(构)6.2.5当土质隧道采用顶管法施工时,土压力计算方法和原则可依据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的有关规定执行。6.2.6当竖井采用明挖法施工的基坑支护时,应按下列方法和1)竖向土压力宜按计算截面以上全部土柱重量计算;2)竖向荷载应结合地面及临近的其他荷载对竖向压力的1)施工期间作用在支护结构主动区的土压力,宜根据变形控制要求在主动土压力和静止土压力之间选择;在支护结构的非脱离区或给支护结构施加预应力时,应2)明挖法结构长期使用阶段或逆作法结构承受的土压力3)明挖法的围护结构应计及100%的土压力作用;二次衬砌结构,应与围护结构共同分担的土压力,分别按最大、最小侧压力两种情况,与其他荷载进行最不利4)荷载计算应计及地面荷载和破坏棱体范围的建(构)6.2.7作用在地下结构上的水压力,应根据施工阶段和长期使1水压力可按静水压力计算,并应根据设防水位以及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可能发生的地下水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两种情3在黏性土地层中计算侧向水、土压力,在施工阶段应采4水压力标准值的相应设计水位,应根据勘测部门和水文5地表水或地下水对结构的浮托力,其标准值应按最高水6.2.8设备区的计算荷载应根据设备安装、检修和正常使用的实际情况(包括动力效应)确定,重型设备尚应依据设备的实际6.2.10结构温度变化的影响应根据所处地区的气温条6.2.11构筑物内的水压力应按设计水位的静止水压力计算;隧道内水压力作用应取满流、非满流及空载三种不同的受力包络6.2.12施加在结构构件上的预加应力标准值,应按预应力钢筋降差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6.3.1地下结构设计应控制竖井开挖和隧道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量,预测可能对周边影响范围内建(构)筑物和地下管线产生的危害,依据不同建(构)筑物按国家现行有关工程建设的标准有关规定或通过计算确定其允许产生的沉降量和次应力,并提出6.3.2深层排水隧道结构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地下结构应按施工阶段和正常使用阶段分别进行结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对于钢筋混凝土结进行裂缝宽度验算;偶然荷载参与组合时,可不验算结构的裂缝2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最大计算裂缝宽度允许值,应根据使用要求和所处环境等因素确定;处于一般环境中的结构,按荷载准永久组合并计及长期作用影响计算时缝宽度允许值不应大于0.2mm;处于侵蚀环境等不利条件下的3计算简图应符合结构的实际工作条件,反映围岩与结构1)当采用双层衬砌时,应根据两层衬砌之间的构造型式2)当受力过程中受力体系、荷载形式等有较大变化时,宜根据构件的施作顺序及受力条件,按结构的实际受4结构设计应按最不利情况进行抗浮稳定性验算,应按现施工期抗浮稳定安全系数应不小于1.05,使用期抗浮稳定安全系5隧道结构应进行横断面方向的受力计算,当遇到下列情2)结构直接承受建、构筑物等较大局部荷载时;4)地震作用下的小曲线半径的隧道、刚度突变的结构和6.3.3当温度变形缝的间距较大时,应计及温度变化和混凝土6.3.5装配式构件尺寸的确定应能使构件制作、吊装、运输以1竖井断面形式应根据工艺使用要求、工程环境条件、施2当隧道结构采用盾构法施工时,施工竖井断面应符合下1)始发井沿隧洞走向尺寸不宜小于12.5m,且应大于盾构主机长度3m;2)接收井的平面内径尺寸应满足盾构接收、解体的要求,竖井垂直隧洞走向、内径尺寸应大于盾构机外径3m,3当隧道结构采用顶管法施工时,施工竖井断面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沉井与气压沉箱施工规范》GB/T51130的有关规定1基坑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和工程环境保护要求等确定基2基坑工程应根据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基坑深度、沉降和变形控制要求,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支护形式、地下水3基坑工程应进行抗滑移和倾覆的整体稳定性、基坑底部土体抗隆起和抗渗流稳定性及抗坑底以下承压水的稳定性检算,1)隧道衬砌可采用标准环或通用环管片形式,并宜采用3)衬砌环宽宜为800mm~2000mm;6)衬砌环的分块,应根据管片制作、运输、盾构设备、1)第四纪地层中的浅埋结构及通过流变性或膨胀性围岩3当顶管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时,结构设计应符合下列1)钢筋混凝土顶管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50,抗6.3.14二衬结构应进行配筋,厚度不宜小于250mm,并在拱6.4.1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结构类别、环境条件和耐久性要求等,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GB/T50476、现行行业标准《水工混凝土耐久性技术规范》DL/T5241、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标准》1应采取可靠措施,变形缝两边的结构不得产生影响正常2变形缝的形式和间距的确定应根据围岩条件、施工工艺、使用要求以及运行期间相对于结构施工时的内部温度变化等,按6.4.3现浇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横向分段浇筑的施工缝位置及间距,应结合结构形式、受力要求、施工方法、气象条件及6.5.1城市深层排水隧道结构的防水等级宜采用二级,附属结6.5.2城市深层排水隧道应以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为主,以接缝防水为重点,辅以防水层加强防水,并应满足结构使用要求。6.5.3深层排水隧道及附属构筑物结构应采用防水混凝土,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设计抗渗等级应符合表6.5.3的规定。工程埋置深度H(m)设计抗渗等级续表6.5.3工程埋置深度H(m)设计抗渗等级7.1.1城市深层排水隧道工程应设置通风除臭系统、电气与照7.1.2预处理站区建筑布置宜集中、多层布置;在满足运行、管理、消防、卫生等条件下,应利用地下结构上部顶板及内部落差的地段,宜采用全覆盖(地下)或半覆盖(半地下)绿化7.2.1污水输送型、合流调蓄型及复合功能排水隧道应设置通7.2.2深层排水隧道系统预处理站及末端枢纽泵站等与外界大7.2.3一般工作人员区域通风换气应12次/h,非工作人员区域通风换气应3次/h~6次/h。7.2.4除臭系统应采取负压运行方式收集臭气,经管道收集并7.2.5除臭集中处理方法的选择应结合臭气浓度、去除程度等7.2.7除臭系统应保证隧洞沿线周边地区的环境空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的有关规定,7.2.8用于确定深层排水隧道除臭系统设备尺寸的通气量,应7.2.9臭气收集风管的制作与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的有关规定;除臭装置等的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工程施工规范》GB51221、现行行业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臭气处理技术7.2.10通风除臭系统的运行宜通过系统传感器远程控制,可根据水深和其他条件进行自动调节和改变进气量,7.3.1供电系统应以工程所在地区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规划为7.3.2深层排水隧道泵站负荷等级及供电方式应根据工程的性7.3.3变配电所位置应根据工程情况合理选择,当位于地下时2对潮湿、凝露等危害应有防护措施,宜加设机械通风、3电气设备防护等级应适应地下环境的使用要求,应采用7.3.4正常运行情况下,用电设备端处电压偏差允许值宜符合1电动机应为±5%额定电压;2照明方面,在一般工作场所为±5%额定电压;对于远离变电所的小面积的工作场所,难以满足上述要求时,可以+5%~-10%额定电压;3其他用电设备当无特殊规定时宜为±5%额定电压。7.3.5泵组的启动方式应经过计算确定,枢纽提升泵站泵组宜7.3.6当采用并联电力电容器装置作为无功补偿3补偿后的功率因数以及变电所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无功补1应在主变压器或进线处装设专用计量柜,柜内用于计量3测量仪器仪表装置的设计和电能计量仪表装置的配置,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装置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7.3.8隧道结构、竖井及其附属建(构)筑物地上部分的防雷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有关7.3.9隧道结构、竖井及其附属建(构)筑物的接地应符合下1各电气系统的接地宜采用共用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2金属构件、电缆金属套、金属管道以及电气设备金属外3接地系统除应符合本节规定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7.3.10隧道结构、竖井及其附属建(构)筑物应设置正常照1各区域照明标准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2在出入口、疏散走道等场所应设置应急照明,应急照明3在变电所、中控室等场所应设置备用照明,备用照明照4灯具应采取防水防潮的节能型光源,并应能快速启动点5安装高度低于2.2m的照明灯具应采用24V及以下安全电压供电;当采用220V电压供电时,应采取防止触电的安全措7.4.2监控与报警系统的组成及其系统架构、系统配置应根据7.4.3城市深层排水隧道工程监控中心应根据规划、所属区域7.4.4监控与报警系统应设置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安全防范7.4.5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应对环境参数进行监测与报警,并1设备集中安装地点、人员出入口、变配电间和监控中心2安全防范系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和《出入口控制系统1应设置固定语音通信系统,根据管理需求可设置无线通2监控中心、变配电所、设备间以及其他重要设备用房应设置固定语音通信终端,当固定语音通信系统兼作消防电话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1应结合不同保护对象的特点及相关监控设施设置火灾自2监控中心、变配电所等配套用房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1应满足城市深层排水隧道工程监控管理、信息管理、现场巡检、安全报警、应急联动等要求,应将各子7.4.11监控与报警系统中的非消防设备的仪表控制电缆、通信线缆应采用阻燃线缆,消防设备的联动控制线缆应采用耐火7.4.12监控与报警设备防护等级不宜低于IP7.4.14监控与报警系统的防雷、接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0174和《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7.5.1深层排水隧道主节点处应设置标识牌,并应标明工程建7.5.2设备旁边应设置设备铭牌,并应标明设备的名称、基本7.5.3深层排水隧道各节点、灭火器材设置处等部位应设置带1应在地面设置标识设施,标明设施名称、功能、准确位3地面标识的布设位置、布设间距及地面标识桩(牌)的7.5.5深层排水隧道地下(内部空间)标识应符合下列规定:2隧道内部标识的类型包括里程标记、警示标记,与空间3隧道地下(内部空间)标识的布设位置、布设间距、标记(牌)的具体样式及材料,应综合考虑隧道内部的空间环境特8.1.1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技术、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体系,8.1.2施工单位开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对危险性较大的施工方案必须按规定程序审批后执行。对于1现场地形、地貌、建(构)筑物、各种管线、其他设施7在地表水水体中或岸边施工时,应掌握地表水的水文和8.1.5施工临时设施应根据工程特点合理设置,并有总体布置8.1.6深层排水隧道工程所用主要原材料、半成品、构(配)8.1.7在质量检查、验收中使用的计量器具和检测设备,应经8.1.8深层排水系统工程应采取信息化施工,并宜配置远程监8.1.9深层排水隧道的地下结构物的防水、防腐蚀施工及验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1各分项工程应按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分项工程2相关各分项工程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所有隐蔽分项3设备安装前应对有关的设备基础、预埋件、预留孔的位4工程应具有完整的施工质量验收依据和质量验收记录,2与已完成结构衔接施工前,应调正预留钢筋;施工中,3污水输送隧道、合流调蓄隧道的污水及污泥处理构筑物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工程施工规范》8.2.2预处理构筑物的满水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8.3.1竖井工程基坑(槽)开挖前,应根据围护结构的类型、8.3.2当遇有可能产生相互影响的桩基施工、基坑开挖、边坡8.3.3竖井结构作为工作井时,必须满足井壁支护以及顶管(顶进工作井)、盾构(始发工作井)推进后坐力作用等施工要2宜尽量避开现有构(建)筑物,减小施工扰动对周围环8.3.4当竖井地下部分采用沉井法施工时,沉井的施工应符合2)井格内设置人行爬梯、工作平台;3)安装井内取土机械设备,封闭井壁预留孔洞;4)沉井测量划线,测量初始值;5)检查井内水位下降及排水效果,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1)挖土应分层、均匀、对称进行,先中心后四周,同步2)下沉过程中应分阶段保持一定的下沉速率,下沉到距3)下沉系数较大时应先挖中间部分,保留刃脚周围土体,6)炮震助沉;7)抽水助沉(仅适用于旱地挖土下沉)。5沉井的施工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8.3.5地下水控制宜选择降水、隔(阻)水及组合的地下水控井点类别土层渗透系数(m/d)降水深度(m)1单级轻型井点2多级轻型井点6~12(由井点层数而定)3喷射井点4电渗井点5管井井点6深井井点3受工程周边建(构)筑物、管线、道路等影响或政策规定不允许降水的地区,可采取隔(阻)水方法;4井点管安装后,可进行单井、分组试抽水;根据试抽水8.3.6混凝土的浇筑应在模板和支架检验合格后进行。当采用8.3.7混凝土结构底板及顶板应连续浇筑,不宜留置施工缝。8.3.8当竖井采用预制拼装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应符合下列1预制构件安装前,应复验合格;当构件上有裂缝且宽度2预制构件和现浇结构之间连接处防水应按设计要求进行3当预制构件采用螺栓连接时,螺栓的材质、规格、拧紧8.4.1盾构法排水隧道施工前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盾构法隧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46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1施工机械进场后应对机械进行检查,大型专用设备还应2测量工作交桩后,施工单位应组织复验;复验合格后应1施工测量应包括地面控制测量、联系测量、隧道内控制2测量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踏勘,收集相关测量资料,办理测量资料交接手续,并应对既有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测和3施工前,应根据周边环境、地面控制网、盾构进入隧道方式、贯通长度和贯通精度,以及盾构配置的导向系统的精度、4同一隧道贯通区间内始发和接收工作井所使用的地面近5隧道贯通后应分别以始发和接收工作井的隧道内近井控6地面施工测量控制点应埋设在施工影响的变形区以外,8.4.3在深层排水隧道施工中,根据地质条件限制,盾构机宜1隧道防水应包括管片自防水、管片接缝防水和特殊部位3隧道渗漏水处理、接缝处理及特殊部位防水应符合现行8.4.5隧道内水平运输可采用有轨、无轨或连续皮带机等运输8.5.1顶管管节材质除应根据设计要求、用途、材料特性及工1钢管应考虑防腐要求,钢管的外防腐和内防腐应根据设2钢管管节钢承插口接头可采用橡胶密封垫止水,地下水3排水隧道管节接头宜选用双胶圈的橡胶密封圈;在含有1洞门土体加固方式应根据场地条件与周边自然环境等因8.5.4顶管机的选择、中继间的设置、减阻措施的选用和顶管8.5.5顶管顶进过程应连续进行,如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暂8地层、邻近建(构)筑物、管线等的变形量、变形速率8.6.1隧道施工前,应根据隧道长度、跨度、工期、地质和自8.6.2围岩自稳能力差的隧道浅埋段,可选择地表降水、地表8.6.4矿山法隧道的开挖作业要根据不同围岩条件和开挖面,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的有关规定;同时,开挖断面尺寸的1开挖断面尺寸除符合设计要求外,也要预留变形量,开2制定的监测方案应对监测围岩变形和地表沉降等情况作3开挖后应及时施作初期支护,分部开挖时,应在初期支1注浆工艺配备的机具设备、注浆材料及浆液配比的选择2超前支护施工后应及时观察支护效果,为下一工序创造1采用复合式衬砌的隧道,在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宜2防水板铺设应超前二次衬砌施工1~2个衬砌段长度,3每个施工段(块)的混凝土宜一次性连续浇筑完成。8.6.9采用矿山法施工的深层排水隧道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086和《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8.7.1泵站施工测量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8.7.2深层排水隧道泵站除应符合本标准第8.3节的有关规定1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与质量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2泵房地下部分的混凝土及砌筑结构工程的施工及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3泵房地面建筑部分的结构工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及其相关专业规范的4泵站内与泵房有关的进出水构筑物、其他单体构筑物以及管渠等工程的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5预制成品管铺设的管道工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给水8.7.3泵房施工应制定高空、起重作业及基坑、模板工程等安8.7.4泵站工程的施工及质量验收除应满足本标准规定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利泵站施工及验收规范》GB/T510338.8.1电气及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前,应结合土建工程的施工计划、机械设备安装情况,编制电气及电话仪表工程的施工1土建工程应已具备安装条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不应小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的75%;4起重运输机械应具备使用条件,所需各种工具、仪器均5与设备安装相关的设备安装布置图、安装图、基础图、6施工前应对结构净空尺寸、柱子墙面的垂直度、轴线、预埋件及预留孔(槽)等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应进行处理。8.8.3安装设备、零部件和主要材料应符合工程设计的要求和8.8.4设备就位、垫铁、灌浆、附件安装、单机等应符合设备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的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工程施工规范》GB51221的有关规定。8.8.7深层排水隧道工程的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除应符合本标8.9.1监测单位应编制监测方案,监测方案应经建设方、设计8.9.2监测信息应及时进行处理、分析和反馈,发现影响工程8.9.3深层排水隧道系统的竖井、工作井的监控量测项目及监测点布置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1支护结构和周围岩土体监测点的布设位置和数量应根据施工工法、工程监测等级、地质条件及监测方法的要求等综合2支护结构监测应在支护结构设计计算的位移与内力最大部位、位移与内力变化最大部位及反映工程安全状态的关键8.9.4盾构法、矿山法隧道穿越段监测点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1监控量测项目应按表8.9.5选择,穿越水系和建(构)筑类别监测项目必测项目隧道变形测量选测项目管节内力地层与管节的接触应力2地表沉降观测应沿线路中线按断面布设,当顶管隧道埋深小于2倍洞径时,纵断面监测点间距宜为3m~10m,横断面间距宜为50m~100m,监测的横断面宽度应大于变形影响范围,监测点间距宜为3m~5m。对特殊地段,地表沉降观测断面和8.9.6监测方法应根据监测对象和监测项目的特点、工程监测等级、设计要求、精度要求、场地条件和当地工程经验等综合8.9.7监测频率应根据施工方法、施工进度、监测对象、监测8.9.8深层排水隧道实施动态监测,监测主要方法及频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8.10.1预处理站、竖井、泵站及附属构筑物结构的施工质量检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8.10.2沉井制作的模板、钢筋施工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进行质量验收;封底结束后,底板与井墙交接处的渗漏验收8.10.3泵站结构的施工除符合本标准规定外,还应符合现家标准《水利泵站施工及验收规范》GB/T51033及《泵站设备8.10.4采用盾构法施工的深层排水隧道质量验收除符合本标准规定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盾构法隧道施工及验收规范》8.10.5采用顶管法修建的深层排水隧道质量验收除符合本标准8.10.6采用矿山法施工的深层排水隧道质量验收除符合本标准准》GB/T50299及现行行业标准《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1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检验项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2自密实混凝土工程质量验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3钢筋分项工程验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8.10.8电气及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应符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和《通风与空调工8.10.10仪表工程的施工及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化8.10.11电气设备、照明、接地施工安装施工及质量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筑电气照明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617和《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的有关规定。8.10.1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8.10.13起重设备安装施工及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起重8.10.14深层排水隧道功能性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给水8.10.15深层排水隧道功能性试验前,宜先完成隧道渗水观测8.10.16深层排水隧道功能性试验涉及水压作业时,应有安全9.1.4城市深层污水输送型、合流调蓄型隧道系统的地表完善准《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的有关规定;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的有关规定;噪声控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9.1.5预处理设施、泵站移交前,应先完成构筑物结构施工验9.1.6预处理设施及泵站维护作业前应先完成构筑物内的气体4通过液位计、流量计在线监测进水水位和进入入流竖井5采用视频影像方式监控栅渣清除,并由每班人工巡视,1水量调度应以进水量和排水量控制为主,应符合下列1)满水状态隧道启动应以小流量启动出流水泵,出流水泵运行稳定后逐步提升系统流量,应监测竖井内的水2)排水隧道的入流总水量与出水总水量应保持一致,满管流状态的排水隧道最大水量偏差宜控制在10%以内,非满管状态的排水隧道最大水量偏差宜控制在30%以内;3)应调节排水隧道的运行流量,避免入流竖井水位波动4)排水隧道停止运行时,应缓慢、平稳减小运行流速;当每小时进水量低于隧道容积的1%时,方可停止进5)主排水隧道与支排水隧道的实际进水流量比例应与设计核算的结果相匹配;当实际流量与设计流量不匹配时,可在主隧道或支隧道处汇流点前端采取压力调节6)当进水水量超过设计溢流水位线时,应及时截排处理;应小流量启动出流水泵,出流水泵运行稳定后逐2淤积情况宜对流速、液位差及流量进行监控,通过计算3淤积冲刷的次数应综合考虑冲刷压力、流量及时间的9.2.3水泵开启数量可通过入流竖井、隧道内流速和泵站前池1宜采用智慧水务系统对运行数据进行规律分析,判断城2所有设备的操作和控制参数的修改均应在智慧水务系统1地面巡检宜采用周期性分区巡检的方式;应根据隧道淤2巡检频次及周期应根据排水隧道的运行工况、周边环境3隧道内巡检可利用智能机器人全线检测淤积和结构内壁9.3.1城市深层排水隧道的维护应包括设施维护、检测、大中4定期检查监控设备的各项技术参数及传输线路质量,处6排水隧道内淤积应优先通过前端预处理和定期冲刷进行2功能检测的周期宜为1年~2年进行一次,结构检测的周期宜为5年~10年进行一次;3功能检测可采用CCTV检测、声呐检测、潜水检测和水2隧道附属设施存在重大病害,其运行质量或功能不能满3隧道附属设施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或使用寿命,经评估后4隧道附属设施因技术升级等原因,需改变原有功能、增1进行安全和风险评估,制订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及预警2实时监控并记录隧道系统中的气体、水质、水量和水压1根据隧道系统运行安全和突发事件可能造成影响的程度4制定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规范性)城市深层排水隧道工程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划分A.1城市深层排水隧道可分为污水输送隧道、雨洪排放隧道、A.2城市深层排水隧道构筑物工程和隧道工程的单位(子单位)、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的划分应符合表A.1和分部(子分部)灰土地基、高压喷射注浆地基、注浆地基、水泥土搅拌桩地基、1.按不同(不设检验批时);土)、混凝土灌注桩(成孔、钢搅拌桩支护、高压喷射注浆支小导管(制作、安装、注浆)、分部(子分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静力压桩、筑分项工程视需要可设置检劲钢(管)结构钢筋、模板、混凝土、预应力、装、钢结构安装(焊接、栓接等)、防腐层(基面处理涂装)、劲钢(管)结构(管)柱的就位与对中,劲钢(管)柱与柱基的连接,梁、板与柱的节点,劲钢(管)柱防属分部(子分部)防水防水混凝土、水泥砂浆防水层、板防水层、金属板防水层、膨润喷支护、复合式衬砌、排水工程、注浆、防水保护层项可按变置、施工作业面、标高等分为若干个附属工程现浇混凝土结构(钢筋、模板混凝土)、钢制构件(现场制作、安装、防腐层)、细部结构土)、砌体结构、钢结构(现场制作、安装、防腐层)、工艺辅司主体结构工程的“现浇混凝土结构”附属(子)分部、分项工程划分同主体土建工程备、泵房设备、沉砂池设备、沉淀池设备、鼓风工程 检验批电气设工程 屏、控制盘(柜、箱)、不间断电源、电缆桥架、电缆线路、电地装置、防雷设施及等电位联单位(子单分部(子分部)备、泵房砂池设备、自动控锁及保护装置、监控设备等检验批调蓄池等单体构筑物)分部(子分部)隧道区间基坑支护、地基加固、土方开挖、洞门 结构(模板、钢筋、混凝土)、防水、土体加固(旋喷、搅拌、冷冻、注浆等)续表A.2单位(子单分部(子分部)隧道区间管片 管片模具、管片钢筋、管片成品、 盾构掘进、管片拼装、壁后注浆、仰拱(底板)和填充、拱墙衬砌、架、管棚(制作、安装、注浆)、超前小导管(制作、安装、注浆)、土体加固(旋喷、搅拌、冷冻等)土、底板混凝土、仰拱混凝土、防水与防腐水、涂料防水层防水、注浆防水、盲管(沟)、防腐材料内部结构隧道区间加固 同一连续加固段且洞门 洞口开挖、洞门及挡土墙、钢筋、模板、混凝土回填、洞口防护、分部(子分部)隧道区间洞身同一围岩隧道延米支护管棚同一围岩隧道延米同一围岩隧道延米仰拱(底板)和填充、拱墙衬砌、同一围岩不大于5防水及每个洞口施工缝、涂料防水层、防水板、不大于5筑段隧道区间(每座) 钢筋、底板混凝土)制和区间需要进行划分井区间的顶管 口、顶管隧道、隧道防水、隧道内二次衬砌和防腐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电力装置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T500《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城镇污水处理厂臭气处理技术规程》CJJ国市政工程协会2021年12月16日以2021年第008号公告批准 68 70 724.1一般规定 724.2系统设计 724.4断面设计 74 745.2预处理系统 745.3竖井 755.5深层排水隧道泵站 75 786.1一般规定 786.2结构上的作用 796.5防水设计 796.6防腐设计 79 7.1一般规定 7.2通风及除臭系统 7.3电气与照明系统 7.4监控与报警系统 82 858.1一般规定 8.3竖井施工 8.5顶管法隧道施工 8.6矿山法隧道施工 8.9施工监测 8.10施工验收要点 88 899.1一般规定 9.2运行控制 9.4安全预警与应急管理 901.0.1城市深层排水隧道工程需在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同时,兼顾城市管网所能承受的运行能力以及现状配套设置,统筹兼顾3)深层空间:主要布置公用设施干线、轨道交通线路和盖岩体厚度应大于2~2.5倍的塌方高度h₀,通常在I~Ⅲ级围岩采用2h₀,IV~VI级围岩采用2.5h₀。2)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埋深小于3B(B为矿山法隧道毛洞宽度)的为浅埋隧指出,超浅埋隧道是指拱顶覆土厚度(H₃)与结构跨度(D)之比(覆跨比)H₂/D≤0.6的隧道;浅埋隧道是指0.6<H₂/D≤1.5的隧道;深埋隧道是指4)本标准亦参考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3.0.1城市深层排水隧道是地下30m~60m城市地下空间建设3.0.2设计应符合政府部门批准的国土空间规划和城市排水工程规划,从全局出发,根据规划年限、工程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正确处理近期和远期、排放和利用的关系。3.0.3城市深层排水隧道工程是大型市政工程,有大量的维护3.0.5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和业标准《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中对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勘探、取样的操作规程,原位测试的适用方3.0.6一般情况下,市政工程勘察可按三个阶段划分,即可行差异,因此应根据工程的特定条件充分与建设方及设计方沟通,3.0.7工程周边的环境对象的重要性程度可根据环境对象重要性、相关规范、破坏后果或风险评估进行确定,也可参考如下1重要建(构)筑物一般是指文物古迹,近代优秀建筑物,4重要地下管线是指雨污水干管、中压以上煤气管、直径规划区内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主要包括城市道路4.1.1城市深层排水隧道是浅层地表排水系统的补充,适用于4.1.2污水输送型深层排水隧道适用于既有浅层污水收集系统的区域,其管线布置宜结合道路;合流调蓄型深层排水隧道适用4.1.4城市深层排水隧道与道路、管网、泵站、轨道交通及污水系统建设应同步配套消防、供电、照明、监控与报警、通风、4.2.2预处理设施主要包括格栅和沉砂池等,用于减少进入深4.2.3常用的竖井结构包括涡旋式竖井、螺旋坡道式竖井、折4.2.4隧道泵站其功能为辅助排涝(雨水)或将隧道(合流)调蓄的污水提升输送至下游构筑物,比如污水处理厂等处理4.2.8城市深层排水系统各组成部分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需要针对各种可能的运行工况,研究各环节可能出现的不利现象及其相互影响,从系统上优化隧道方案,对4.4.2断面尺寸应通过水量和水力计算确定。其中污水隧道尺寸应根据隧道转输量确定,雨水输送隧道、雨污合流输送隧道尺1汇水面积超过2km²的雨水隧道,应考虑降雨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和管网汇流过程,采用数学模型法计算雨水设计2收集合流污水或初期雨水的雨污合流隧道,应收集不少于20年的历史降雨数据,并采用数学模型法计算调蓄规模和输4.4.3深层隧道的清疏维护应以机械清疏为主,人工清疏作为4.4.5隊道的复合功能不同时出现时,应选取按隧道的不同功能单独计算得出的隧道尺寸最大值;隧道的复合功能同时出现5.1.1深层排水隧道输水方式主要按排水隧道的动压类型分类。无压重力流输送方式为满流或非满流,隧道内水流相对稳定,对各入流点流量变化适应性较强,但重力流隧道埋深较大,末端泵站扬程相对较高。有压重力流输送方式:通过隧道首末端压差满流输水,其末端泵站扬程相对较低,对各入流点流量变化适应性5.1.2深层排水隧道系统的设计流量尚应考虑远期合流系统提5.1.7关于抽送产生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气体的深隧泵站必须设计为单独的构(建)筑物的规定,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为:3与其他建筑物有一定的防护距离,防护距离及安全距离5.1.8本条对一级负荷应由两个电源供电作了较明确的规定,即两个电源不能同时损坏,因为只有满足这个基本条件,才可能维持其中一个电源继续供电,这是必须满足的要求。5.2预处理系统5.2.3为控制进入预处理系统或隧道系统的流量及水位,要求5.2.5预处理系统设计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的要求,并应避免隧道淤积,减小隧道后期的清5.3.1竖井有入流竖井、排气及检修竖井。入流竖井的主要作用是将介质水流从浅层转输系统输送至深层隧道系统。竖井结构应能有效消除水流的动能及势能,去除水流夹带的空气。竖井的设置主要是依据深隧工程施工工艺、施工机械要求,同时结合深5.3.2竖井结构宜根据深隧系统的输送介质类型合理确定,常5.3.4要求竖井设计采用水力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在有条件时5.5.3本条结合国内外同类项目实践经验,是对深层排水隧道程的数值模拟计算和分析,重点计算、分析最大水锤压力、最低负压、水泵最大倒转转速、最大倒泄流量、最大转矩等最不利工2对泵站水泵主机单机进行振动风险及降噪模拟分析,通5.5.4本条是对深层排水隧道泵以利于施工、运行安全、管理方便,并预留有适当的安全距离,1水泵机组常用泵型有干式离心蜗壳泵、斜流泵、潜水2合理设置水泵出水构筑物,若2台以上水泵并联运行合5.5.7本条是对深层排水隧道泵站进水、出水的规定。1深层排水隧道泵站应在所有入流竖井之前设置格栅等预2泵房进水前端设置紧急事故(超越)排出口,应充分论证其可行性和安全性。污水深隧泵站和合流深隧泵站若设置事故3深层排水隧道泵站进水可采用环形进水或中间进水,配水宜采用流道或管道方式,泵站进出水宜采用三维流动数值模拟4为避免出水对河道及岸线的冲刷,出水口流速宜小于5当2台或2台以上水泵合用一根出水管时,每台水泵的出水管上均应设置检修阀(闸阀),并在检修阀和水泵之间设置止回阀。当水泵出水管与压力管或压力井相连时,出水管上必须安装止回阀和检修阀(闸阀)。雨水泵房的出水管出口末端宜设6深层排水隧道泵站若出水直接排入水体,则应与排入水体的防洪排涝水位相结合后确定泵站出水水位;若出水直接排入后续处理构筑物,则应结合后续处理工艺配水的水位要求,合理7泵站出水直接排入水体时,需要保持一定的防洪安全距离,出水池需要与排放水体的地形、地貌、水位结合进行设置。排水出口应进行防洪影响专项论证,尤其涉及江、河等重点水体时,其排水出口的具体设置要求应经相关职能部门5.5.9本条第2项中的泵站地下部分局部重要设施如中控室、变配电间等对温度、湿度要求比较高的位置宜采用空气调节装5.5.13起重设备的起重量应根据设备最重吊运部件和吊具的总重量确定。起重机的提升高度应满足机组安装和2隧道勘察布孔应在隧道边线外侧3m~5m(水域6m~置及不同施工工艺和变形计算的要求,基坑6.1.5竖井、排水隧道等地下结构应加强抗震措施,即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8度时,应提高一度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抗震措施应进行专门研究。6.1.7主要受力结构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必要时也可采用6.2.7对可能出现的最高和最低水位,对地表水位宜按1%频率统计分析确定;对地下水应综合考虑近期内变化及构筑物设计基准期内可能的发展趋势确定;当取最高水位时,相应的准永久值系数对地表水可取常年洪水位与最高水位的比值,对地下水可取平均水位与最高水位的比值;内水压力计算应考虑由于地面水6.2.11当对构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预加应力为不利作用一级:防水层耐用年限为25年,不允许渗水,围护结构无二级:防水层耐用年限为15年,不允许漏水,围护结构有三级:防水层耐用年限为10年,有少量漏水,但不得有线四级:防水层耐用年限为5年,有漏水点,但不得有线流或6.6.2鉴于深层隧道结构的特殊性和重要性,需要在其设计基准期内满足不间断排污运行的要求,其衬砌结构发生变异或者劣7.1.1为不影响周边居民日常工作生活,响应国家环保要求,城市深层排水隧道工程应设置通风除臭系统,雨洪排放型深层隧道工程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经过专家论证后可不设除臭系统,但需保证排放气体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7.2.4本条规定各臭气产生单元除臭的设计要求。常用的除臭方法有干介质洗涤器(活性炭吸附)、化学法(光化电离)、生物处理法(生物过滤、生物洗涤)等。7.2.5深层排水隧道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臭气物质主要是硫化氢、甲烷等,为防止污染空气和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应根据设施的现场条件、周围环境条件和臭气浓度等采取相应7.2.7本条规定除臭系统的达标要求。对环境要求较高的地区,7.2.8本条规定除臭系统通气量设计标准,参照深层排水隧道工程设计内涝防治标准对应的降雨量重现期,除臭系统处理的气7.3.1本条规定了供电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设计应考虑的内容。供电系统设计应以项目所在地的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规划为依据,是指在设计中应收集并考虑本地区电力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规划等有关资料。主接线既要考虑工程初期投资,又要考虑后期7.3.2深层排水隧道泵站容量较大,一旦停活和工厂生产造成不良影响,其供电负荷等级应根据泵站的重要7.3.3本条主要从节能、施工和安全运行等方面规定了变电所位置选择的条件。由于变电所经常与其他构筑物共建且位于地7.3.4电气设备端电压的电压偏差直接影响到设备功能的正常发挥和使用寿命。本条电压偏差的规定主要参照了现行国家标准7.3.5一般情况下,主电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