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5017-1986港口门座起重机技术条件-PDF解密_第1页
JT-5017-1986港口门座起重机技术条件-PDF解密_第2页
JT-5017-1986港口门座起重机技术条件-PDF解密_第3页
JT-5017-1986港口门座起重机技术条件-PDF解密_第4页
JT-5017-1986港口门座起重机技术条件-PDF解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标准港口门座起重机技术条件本标准适用于港口装卸用的吊钩、抓斗两用门座起重机及其派生机型。1.1门座起重机应按GB3811—83《起重机设计规范》的A7~A3类进行设计,并符合GB6067-851.2门座起重机工作环境,温度为一20℃~+45℃;最大相对湿度95%(有凝露)。超出上述工作环境,1.3门座起重机应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进行制造和安装,并符合本标准2技术要求2.1主要性能参数的允许偏差主要性能参数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的要求。起升范围+0.05H下降深度h(轨面以下),m十0.05h最大幅度Lmx,m+0.015Lma最小幅度Lmin,m一0.015Lm起升速度(满载)v.,m/min变幅速度(满载平均速度)ve,m/min士0.1ve旋转速度(满载旋转稳定速度)u,r/min士0.1w运行速度(空载)v,m/min士0.1vr2.2对主要构件和零件的材料要求2.2.2金属结构件的主要构件及用普通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的主要零件。在不同条件下,其材料应符合表2的规定。钢号A3F、A3、C3应符合GB700—79《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的规定;16Mn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1986-06-16批准1987-01-15实施表2工作环境温度不低于一20℃钢号A3FA3冲击值αv,N-m/cm²≥70(常温时)≥30(-20℃时)2.2.3焊接卷筒,其材料应不低于GB700-79中的A3钢。2.2.4滑轮的材料:焊接:应不低于GB700一79中的A3钢;铸铁:应不低于GB976—67《灰铁铸件分类及技术条件》中的HT20—40铸铁,GB1348—78《球墨铸铁件》中的QT40—17球墨铸铁;铸钢:应不低于2.2.5车轮的材料应不低于GB699-65《优质碳素结构钢钢号和一般技术条件》中的45号钢或2.2.6齿轮的材料应不低于GB699—65中的45钢或GB979-67中的ZG451钢。2.2.7主要受力轴及联轴器的材料应不低于GB699—65中的35号钢。2.2.8吊钩材料应采用GB699—65中的20号钢。采用其它优质钢材时,其常温冲击值和断面收缩率应不低于20号钢规定的值。2.3对焊缝的要求2.3.1焊缝必须符合GB985—80《手工电弧焊焊接接头的基本型式与尺寸》和GB986—80《埋弧焊焊2.3.3钢结构的焊缝质量检验分为三级。各级检验项目、数量和方法见表3。级别1外观检查全部检查外观缺陷及几何尺寸超声波检查或X射线检查(指对接焊缝)当超声波检查后还需X射线检查时,则抽检焊缝长度的2%,至少应有一张底片2外观检查检查外观缺陷及几何尺寸超声波检查或X射线检查(指对接焊缝)3外观检查检查外观缺陷及几何尺寸重要焊缝的探伤检验必须达到GB3323-82《钢焊缝射线照相及底片等级分类法》和CB”827—802.3.4未注焊缝高度的角焊缝,其焊缝高度应不低于被焊接件中较薄的连接件的板厚的80%。2.3.6所有重要焊缝的焊接工作,必须由考试合格的焊工进行,并打上焊接者的代号印记。2.4对结构件的要求2.4.1结构件制造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序号检查项目简图允许偏差1构件的直线度a.垂直方向b.水平方向a.与与二Lb.2梁的上拱度偏差LLF为图纸规定的拱度3箱形梁(工字梁)两端的扭曲度C>20000~300004箱形梁(工字梁)腹板的垂直度(此值在筋板或节点处测量)5a.工字梁翼缘板的平面度b.箱形梁(工字梁)上翼缘板的水平倾斜度Aa.Ab.BB(f值在筋板处测量)(f”值在筋板处测量)JT5017—86594序号检查项目简图允许偏差6相配梁高度差引B但不大于10(△H在筋板处测量)7a.筋板(隔板)相对位置偏差b.筋板(隔板)对箱形梁(工字粱)腹板或真缘板的垂直度a.b.8简体圆度偏差国简加工D为名义直径;δ为圆简壁厚圆简对接CCδ为圆筒壁厚9箱形梁(工字梁)腹板的波浪度ffδ用1m平尺检查a.在受压区1/3H的区域内:f≤0.7δ,但在相邻筋板间凹凸不超过一处b.其余区域内:序号检查项目简图允许偏差箱形梁(工字梁)真缘板的波浪度全长LS用1m平尺检查f≤3全长a.操纵室围壁波浪度b.机器房围壁波浪度c.棚顶波浪度d.平台波浪度平尺用1m平尺检查贯通筋板错位量a.桁架复杆轴线对理论轴线的偏差b,复杆的直线度c.桁架节距偏差a.支座耳板垂直度b.支座开挡尺寸偏差f刘法兰面角变形偏差2.4.2凡影响产品外观质量和产品性能的切割面,不得低于CB*3123—82《轧制钢材气割面质量标JT5017-862.4.3门架跨度S的误差要求不大于,门架四支点对角线误差不大于图1。2.4.4起重臂直线度要求:a.垂直纵剖面内的下挠度不大于起重臂总长的b.水平纵剖面内的旁弯度不大于起重臂总长2.4.5高强度螺栓联接:2.4.5.1用于联接金属结构件的高强度螺栓、螺母、垫圈应符合GB1228~1231—84《钢结构用高强度2.4.5.2高强度螺栓的联接施工,必须严格按照工艺规程进行。2.5对主要零部件的技术要求2.5.1.1组装在门座起重机上的吊钩组,应保证起重机在装卸作业时不发生钩挂舱口的现象。2.5.1.2锻造吊钩表面应光滑、无皱折沟痕和裂纹等表面缺陷。2.5.1.325t以下吊钩必须以两倍额定负荷值(32t吊钩试吊60t、40t吊钩试吊70t)进行10min吊2.5.2.1滑轮直径与钢丝绳直径之比起升、变幅滑轮(包括卷简)大于30倍;其它为20~25倍。2.5.2.2滑轮槽底直径允许偏差见表5。0~+2.50~+3.00~+4.02.5.2.3滑轮槽底部半径允许偏差见表6。2.5.2.4滑轮外径允许偏差见表7。2.5.2.5滑轮槽内侧跳动量见表8,指示器测量位置应距滑轮最外缘10mm处。2.5.3钢丝绳及接头:2.5.3.1钢丝绳的钢丝韧性号使用GB1102—74《圆股钢丝绳》中的特号或1号。2.5.3.2钢丝绳禁止接长使用。2.5.3.3各种形式钢丝绳接头都应进行拉力试验或模拟拉力试验。mm允许偏差△R18~22.426~290~+1.00~+1.50~+2.00~+3.0mm滑轮外径D₁允许偏差AD₁mm滑轮外径D₁槽内侧跳动量公差径压缩1/3为妥。连接处承载能力应不低于钢丝绳破断拉力的80%。钢丝绳直径,mm绳卡最少数量>19~32>32~38>38~44>44~56345672.5.3.3.2用编结连接时,编结长度应不小于钢丝绳直径的15倍,并且不得小于300mm。连接处承载能力不得小于钢丝绳破断拉力的75%。2.5.3.3.3用楔块、楔套连接时,楔套应用钢材制造,连接处承载能力不得小于钢丝绳破断拉力的用铝合金套压制法连接时,应以可靠的工艺方法使铝合金套与钢丝绳紧密牢固地贴合。连接处承载能力应达到钢丝绳的破断拉力。2.5.3.4钢丝绳旋转接头:2.5.3.4.1旋转接头不得有裂纹存在。2.5.3.5钢丝绳用压板固定在卷筒上时,其数量不得少于3块;固定在卷简侧壁上时若用一块板固定时,单块压板长度不少于6倍绳径。采用楔块固定时,钢丝绳必须贴紧楔块的圆弧段并将其确实楔紧。两圈半以上的钢丝绳(压绳部分除外)。2.5.4制动轮与制动器:2.5.4.1钢制制动轮的制动面应热处理,其表面硬度应为HRC45~55,深2mm处的硬度不低于HRC40。2.5.4.2制动轮上不得有裂纹,成品制动轮的制动面上不得有影响使用性能的铸造缺陷,也不得焊补。2.5.4.3直接安装在轴上的制动轮,安装后其径向圆跳动和端面圆跳动分别不低于GB1182~1184—80《形状和位置公差》中的9级和10级(端面圆跳动在和联轴器的结合面上测量)。2.5.4.4制动器各铰点应转动灵活。动带的铆钉头应埋入制动带厚度的一半以上。2.5.4.6装配后的制动瓦与制动轮的接触面积应不小于总面积的70%。2.5.5.1减速器齿轮副的精度等级应符合JB179—83《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的8—8—7级。2.5.5.2齿部不得有影响使用性能的铸造缺陷,也不得焊补。2.5.5.4一对相啮合的齿面热处理硬度:小齿轮不低于HB241;大齿轮锻件不低于HB190,铸件不低于HB179;两者的硬度差应为HB25~90(硬齿面齿轮副例外)。2.5.5.5装配好的减速器应转动灵活,无渗漏现象。2.5.5.6减速器以不低于工作转速作无负荷运转时,在无其它外音干扰的情况下,在壳体剖分面等高线上,距减速器前后左右1m处测量噪声不得大于85dB(A)。2.5.5.7减速器在正常润滑条件下,以工作转速无负荷正反向各运转2h后,轴承处温升不超过45℃。2.5.6开式齿轮副(包括齿轮齿条副)精度等级应不低于JB179—83中的9—8—8级。2.5.7.1车轮踏面直径的精度不低于GB1801~1802—79《公差与配合》中的h9级。2.5.7.2车轮踏面和轮缘内侧面应热处理,要求硬度HB300~380,淬硬层深度不小于15mm?。2.5.8对液压系统及其元件的要求:2.5.8.2对主要液压元件(油缸、油泵、阀2.5.9外购机电配套产品、零件必须有产品合格证书及相应的技术文件。2.6对主要部件的安装要求2.6.1齿轮联轴器和弹性联轴器的两个半联轴器的相对端面圆跳动和相对径向圆跳动公差为0.2mm;测量A₁、A₂、A₃、A₄四个点(见图3和图4)。2.6.2行走台车同一台车上的两个车轮相对车架中心线的偏差不大于1mm,见图5。2.6.3.1转柱式回转支承下支承中心与上支承环水平轮轨道中心偏差不大于支承高度h₁图6。2.6.3.2定柱式回转支承中,上支承中心与下支承水平轮轨道中心偏差不大于支承高度见图7。2.6.4滚动轴承式回转支承应符合JB2300—84《回转支承》的标准。2.6.5各种回转支承与驱动齿轮运转时应平稳无敲击噪声,齿轮副齿面接触率沿齿高不少于30%,沿齿长不少于40%。2.6.6滑轮系统的安装:2.6.6.1滑轮端面对支座的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得大于土2mm。2.6.6.2钢丝绳与滑轮槽偏角不得大于4°。2.6.6.3钢丝绳与卷筒轴垂直的平面的偏角不得大于4(指单层缠绕卷筒)。2.6.7电缆卷简的安装:2.6.7.1电缆卷简的安装精度,应符合表10的要求,测量方法见图8。检查项目测量方法允许偏差,mm卷简与轨道的平行度用铅锤和钢卷尺测量A~H各点至轨道的距离士56012.6.7.2电缆卷筒应装设有效的导缆设备,必须保证起重机在运行过程中不发生卡住电缆的现象。2.6.8司机室应保证视线良好,并符合JT5020—86《港口装卸机械司机室》的标准。2.7电气设备2.7.1一般要求2.7.1.1港口门座起重机用电气设备。所选电器元件应符合GB1497—79《低压电器基本标准》中有关规定。2.7.1.2起重机电气设备的选择和设计,应符合GB3811—83的有关规定。2.7.1.3电气设备的安装、施工及验收的一般原则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2.7.1.4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良好。用500V兆欧表测量电动机、电阻器的绝缘电阻,冷态时不低于1MQ,热态时不低于0.5MQ;控制柜、操纵台等成套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一次回路不低于1MΩ,二次回路不低于0.5MQ;单独的电器元件的绝缘电阻不低于1.5MQ。2.7.1.5设置于室外的接线箱、分线盒等必须为水密型。所有填料函均要用防水填料密封。2.7.1.6设置于室外的电动机、电磁阀组件、限位开关、按钮等均宜选用防水型。凡非防水型的必须有2.7.1.7所有连接导线两端要有与原理图及配线表相一致的明显的编号(标明线号、线束号、去向等)。2.7.1.8靠近电阻箱、发热元件、照明灯头等部位的连接导线加套石棉套管或乙烯涂层玻璃丝套管。2.7.1.9港口门座起重机的内部电压损失:额定起重量为10t及10t以下的,其允许内部电压损失为2.5%;额定起重量在10t以上的,允许内部电压损失为3%。电缆卷筒电缆的电压损失不属于起重机内部电压损失。2.7.2电线电缆2.7.2.1电线和电缆应采用铜芯多股线。除电气设备内部采用塑料绝缘导线外,外部连线均宜采用橡胶绝缘导线。2.7.2.2电线或电缆的最小允许截面:a.动力回路不小于2.5mm²。b.控制及照明回路不小于1.5mm²。c.检查回路及电话线不小于1mm²。d.电子装置、弱电回路、信号回路等特殊场合不作规定。但在装有电子设备的控制柜内,最小导线截面不得小于0.2mm²。2.7.2.4各机构电动机必须独立配线,不得用公共回路。2.7.2.5导线的连接和分支点应设接线箱或分线盒。2.7.2.6固定敷设的电缆其弯曲半径不得小于5倍电缆直径,移动敷设的电缆其弯曲半径不得小于8倍电缆直径。在有机械损伤或油污侵蚀、化学腐蚀的场合,电线或电缆必须有防护措施或穿管保护。穿线钢管加保护电缆的护口。每根管子的90°弯头不得超过两处。管子弯曲半径应大于10倍管子直径。2.7.2.7电缆卷筒的电缆进出口应有良好的密封措施。滑环箱必须有良好的防水性能。2.7.2.8电缆放缆终点开关动作可靠,当开关动作切断行走电动机电源后,卷简上至少保留两圈电缆。2.7.2.9电缆导向轮半径,不得小于电缆直径的10倍。2.7.3中心集电器2.7.3.1滑环表面粗糙度不低于Y。2.7.3.2滑环表面不得有密集形蜂窝状气孔,整个滑环表面的砂眼(直径小于1mm,深度小于0.5mm)不多于5个,并且分布在每一炭刷长度内不多于两个。2.7.3.3每块炭刷与滑环的接触面积不小于炭刷面积的80%。2.7.3.4炭刷对滑环的接触压力应达到0.018~0.025MPa。6022.7.4.1选型:除辅助机构外,港口门座起重机应选用起重冶金专用系列电动机或符合起重机要求的其它类型电动机。2.7.4.3外壳防护包括防止人体触及内部带电机体或旋转部件,防止外部固体异物或液体进入电动机2.7.5电阻器2.7.5.1起动加速用电阻器一般按重复短期工作制选择,电阻器各级电阻的接电持续率,可按不同接入情况选用不同值。同一电阻元件在不同接电持续率时有不同允许电流值,选用元件的允许电流值应不小于电动机额定电流。2.7.5.2常串级电阻(包括直流电动机的电枢回路电阻)按长期工作制选择。2.7.5.3各级起动电阻选用值与计算值允差±5%。2.7.5.4电阻器全部采用敞开自然冷却型。如安装在易于触碰的场合应有防护措施。2.7.5.5四箱及四箱以下电阻器允许直接叠装。四箱以上需用安装支架,箱间距离为80mm。2.7.6.2安装于室外的控制柜应采用防喷型结构,否则必须有防雨水措施。2.7.6.3控制柜内宜设照明装置和防潮空间加热器。2.7.6.5柜体内有明显的接地标志螺钉,接地螺钉必须是镀锌件或铜质件。柜体必须用螺栓与底座紧2.7.6.7每个接线端子每侧接线不得超过两根。2.7.6.8500V及以下的交直流母线及其分支线,其不同极的裸露载流部分与未绝缘的金属体之间的电气间隙和漏电距离应符合表11的要求。2.7.6.9操纵台为左右两臂操作型,操作手柄布置一般为左操作台控制旋转、变幅;右操作台控制起类别电气间隙,mm控照2.7.7照明2.7.7.1起重机各区域的照度要求如下:a.司机室、机器房50lx;b.主要扶梯及通道出入口20lx。2.7.7.2固定式照明装置的电源电压不超过220V。严禁用机体或接地线作照明回路零线。2.7.7.3可移式照明装置(安全局部照明灯)的电源电压不超过36V。禁止用自耦变压器直接供电。机上应配有220/36V、250VA以上的安全灯变压器作为安全灯电源。安全灯带保护外罩,橡套软电缆2.7.7.5机上照明灯具均用防振型或有防振措施。室外和潮湿场所的照明灯具选用防水型。2.7.8接地地干线。2.7.8.5单个低压电气设备的接地支线用铜裸线的最小截面为4mm²,用绝缘导线时为2.5mm²。2.7.8.6可开启的控制柜柜门必须以软导线与接地金属构件可靠地连接。2.8安全保护装置2.8.1超载限制器:门座起重机必须装设超载限制器,当吊重超过1.1倍额定起重量时,超载限制器自动切断起升动作2.8.2各行程终点限位开关必须灵敏可靠,保证各动作行程达到终点位置时切断该动作的电源,同时2.8.3门座起重机应设置幅度指示器以指示吊具正确的幅度位置,并在吊具接近最大和最小幅度位置2.8.4运行台车应设置防碰装置,在起重机相互碰撞前或与轨道终端挡块碰撞前切断行走电源,以防2.8.5运行台车应设置清扫轨道推板,以便运行时能将轨道上少量较小的石块等杂物推离轨道。2.8.6门座起重机应设置风速报警器,应能准确在风速16m/s时报警。2.8.7门座起重机应设置夹轨器。防爬楔或锚定设备等装置,应能防止非工作时大风吹动起重机。2.8.8门座起重机必须设置有效的滑轮罩,防止在吊重工作中钢丝绳脱离滑轮。2.8.9门座起重机的钢丝绳卷简必须设置有效的防止钢丝绳脱离卷简槽的装置。2.8.10门座起重机必须在臂架停放最高点设置红色障碍标示灯。并保证夜间长明。电源不受停电影2.9涂漆要求2.9.1涂漆前的钢材表面必须进行除锈处理,其质量等级应达到CB°3092-81《船体除锈标准》中的手工方式除锈为t2级;化学处理和抛(喷)丸(或其它磨料)方式除锈为b2级。2.9.3油箱内表面涂耐油磁漆。2.9.4损坏的漆膜应进行补漆,其除锈和涂层厚度应符合2.9.1款和2.9.2款。2.9.5重要封闭箱形构件内部至少涂一层防锈底漆。JT5017—866043.1试验时风速不大于8m/s。3.2新产品必须在制造厂内进行总装试车。批量定型产品可不必在制造厂总装试车,但在使用单位总装完成后,必须有制造厂人员参加试车验收工作。有关性能参数。3.3.2起重机空载时进行两个机构以上的联合动作试验,各机构动作应灵敏可靠。两个机构以上的联合动作试验,起重机各部分应无异常现象。3.4.2静载试验:起重机臂架处于垂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