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回忆是泛黄的纸飞机_第1页
【原创】回忆是泛黄的纸飞机_第2页
【原创】回忆是泛黄的纸飞机_第3页
【原创】回忆是泛黄的纸飞机_第4页
【原创】回忆是泛黄的纸飞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回忆是泛黄的纸飞机

——有关每个年代的童年记忆拾趣班级学号姓名你用什么魔法施向了那些放学后匆匆赶回家的小脚?语文课本动画片无论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或是最新的00后,你可以不成认所谓的代沟,你可以讨厌所谓的分类,但是有关记忆里的一些旧事物是那样清晰地刻着时代的印迹,也许只有与你同龄的人才会被触动那根心弦——那是我们可以不用面对烦恼的岁月。以前我们爱你、恨你,现在?嗯,有点想你1动画片50年代艰难起步初步开展60年代“探民族风格之路”70年代低潮80年代再掀波澜90年代大潮汹涌,佳片寥寥至今探寻新出路250年代1949年后,动画电影得以恢复,自此一直到“文革”前,中国出产了很多优秀的动画影片,是中国动画电影的第一次辉煌期。当时我们的拍摄技术、特技水平没有美国、苏联的动画片高,全部都是手工画,但是坚持发扬民族文化,拍出了很多有自己特点的影片。剪纸动画、折纸动画、木偶动画也充分发挥中国剪纸、皮影、折纸、木偶等民间文化的特点,同时开掘民间故事题材,由形到神都带有浓郁的中国味。3

1955年

《神笔》1956年

《骄傲的将军》

1957年

《拔萝卜》

1952年

《小猫钓鱼》

1955年

《东郭先生》1958年

《火焰山》1958年

《三毛流浪记》

木偶1958年

《猪八戒吃西瓜

》剪纸1959年

《三只蝴蝶》

木偶

460年代可以说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是中国动画的一个高潮。也是民族风格成熟的阶段。动画片《大闹天宫》上下集〔1961、1964〕在造型、设景、用色等方面借鉴了古代绘画、庙堂艺术、民间年画的特色,又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艺术融入,描述了家喻户晓的孙悟空,使这一形象跃然银幕,化无形为有形,“挖掘各种艺术表现手段;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国外评论说:“《大闹天宫》不但具有一般美国迪斯尼作品的美感,而且造型艺术又是迪斯尼式的美术片所做不到的,即它完全地表达了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是动画片的真正杰作。”5说起中国动画电影的辉煌历史,《大闹天宫》总是作为“标志性作品”而被津津乐道。这部动画长片在上世纪80年代轰动了欧美各国,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创下了中国美术片输出的最高纪录,几乎成为外国人心目中中国动画片的代名词。

这样一部堪称经典的作品,却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简陋的条件下,完全用手工制作出来的。一部优秀的动画片,从形象、背景、动作到情节,对设计水平的要求都很高。“这些作品在国内外频频获奖,不少影片在国外公映已经是文革后的事情,比方《大闹天宫》、《牧笛》,依然获得轰动效应。外国观众对如此具有中国特色的影片非常感兴趣。”——严定宪〔《大闹天宫》的八名原画创作者之一〕61960年

《小蝌蚪找妈妈》

水墨

1960年

《聪明的鸭子》

折纸1963年

《牧笛》

水墨770年代处于“文革”时期,动漫行业开展陷入低谷,这时期的动画作品未能将民族风格继续深入开展,对中国动画片风格形成产生影响。81972年

《放学以后》

动画

1972年

《万吨水压机战歌》

剪纸

1973年

《不差半分毫》

剪纸

1973年

《小号手》

动画

1973年

《东海小哨兵》

1974年

《带响的弓箭》

剪纸

1974年

《小八路》

木偶

1975年

《出发之前》

剪纸

1975年

《大潮汛之夜》

动画

1975年

《渡口》

动画

1975年

《骏马飞腾》

木偶

980年代1979年后的十年,公认是中国动画的第二个黄金时期。《哪吒闹海》、《金猴降妖》、《天书奇谭》等动画长片问世,《鹿铃》、《鹬蚌相争》、《山水情》等水墨动画片诞生,另外《三个和尚》、《雪孩子》等200多部动画短片也在这个时期产生。这段时期动画制作比‘文革’前更成熟,从人物塑造、故事编排的手法到拍摄技术运用,都更进一步。但是中国特色这个传统一直没有变。到1980年代后期,系列动画片开始出现,《黑猫警长》、《阿凡提》、《葫芦兄弟》等动画片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开始成为动画界的新宠。“动画短片一般都是放在正式电影的前面放的。后来电影院放映的场次多了,就取消了电影前的短片。这时候电视机开始进入家庭,动画片很适应电视的要求,很快就开展起来了。”严定宪说。

这一时期除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外,全国还有20多家动画片制作单位,长春、北京、南京、福建等地都开始创作各类型的动画作品,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独家制作”的垄断局面已经不再。这段时期动画制作比‘文革’前更成熟,从人物塑造、故事编排的手法到拍摄技术运用,都更进一步。但是中国特色这个传统一直没有变。101979年

《哪吒闹海》《哪吒闹海》是中国第一部宽银幕动画长片,严定宪说。这部影片会聚了包括15名原画在内的近30位主创人员,花四个月时间拍摄完成。“我们还是突出中国特色,用了《封神榜》的故事片段,不过去掉了‘回魂托梦’之类的糟粕,突出哪吒和龙王的矛盾,代表了正义与邪恶的斗争,将哪吒塑造成为民除害、勇于自我牺牲的少年英雄,形象很感人。”严定宪说。

此时的拍摄技术比《大闹天宫》时已经进步不少,“影片里,哪吒出生时莲花苞晶莹剔透光辉闪烁、深海龙宫景色变幻多端,这些镜头都运用了不少特技手段,在当时来说效果是非常漂亮的。”但在造型艺术上严定宪还是坚持中国韵味:“电影里有100多个海涛、海水的镜头,全部用国画里画浪花的手法,完全不同于迪士尼动画里海水的样子,不少观众看完后说,一看就是中国的海水。”111980年

《三个和尚》

动画

1983年

《天书奇谭》

动画

1983年

《老鼠嫁女》

剪纸

1279-88年

《阿凡提的故事》系列片

木偶1984年

《三毛流浪记》

动画84-87年

《黑猫警长》故事系列片86-87年

《葫芦兄弟》系列片

剪纸86-87年

《邋遢大王奇遇记》系列

1390年代进入1990年代后,中国动画业开始市场化道路,之前一直沿用的“统购统销”的方案经济模式被打破,开始“自负盈亏”的市场经济模式,动画创作成为一项产业。

如果说现在做动画是在生产商品的话,我们那时候〔制作《大闹天宫》〕那么是在追求艺术。这是由不同的时代决定的。——严定宪

1489-90年

奇异的蒙古马(两集)

89-91年

葫芦小金刚系列片

89-92年

舒克和贝塔系列片

92-93年

特别车队

93-94年

红鼻子

共2集

93-94年

隐身探长

共2集

90-94年

魔方大厦系列

共10集

93-95年

十二生肖系列片

共13集

95-96年

自古英雄出少年

96-97年

快乐家家车

共46集

97-98年

大红鹰系列片

共28集

97-98年

猩猩探长系列片

共10集

1989~1992年的《舒克和贝塔》就是动画连续片潮流的开始,随后就有大家熟悉的《蓝皮鼠与大脸猫》、《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海尔兄弟》等。这一时期可以与《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动画相提并论的经典之作明显减少。15至今

中国当代的高水平动画人才出现断层。而新一代动画人虽然很多,但也缺少真正的成功人士。中国动画在国际市场上黯然失色。国内很多动画人从事动画外包产业,让中国动画制作的人才流失。大多动画的人设粗糙,剧情平淡。仅有《喜羊羊》、《秦时明月》等少数几部引人入胜的动画。

16从1994年走向市场至今,国内的动画业扩张迅猛。从创作单位数量到从业人数都在十几年内有了十倍、二十倍的增加。去年我国生产的动画片总长度4万分钟,今年可能到达6万分钟,是十年前的100多倍。”制作科技不断开展,动画市场、动画产业链开始形成,是目前国内动画业的动向。近几年来,各地政府重视、扶持,动画的3个卫星频道、9个生产基地、4个研究基地都开展迅速,去年还在杭州举行了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在迅猛开展的同时,中国动画业的问题同样突出。“每年这么多的作品,真正意义上的经典作品少之又少。20年前的动画作品不多,但几乎每一部都能让观众记住,而且直到今天还有艺术生命力。”向产业转变的中国动画片怎样在商品与艺术品间找到平衡点,并创作出独立的风格,还需要我们更多的思考和努力。17语文课本50年代:毛主席像太阳60年代:满纸阶级斗争70年代:课本变工具书80、90年代:课本春天来了新世纪:人文化人性化1850年代“毛主席,像太阳,他比太阳更光亮。小兄弟,小姐妹,大家一齐来歌唱:太阳太阳永远光亮,我们跟你永远向上。”这是建国后第一套小学教材中的第一篇课文内容。那时的小学语文课文很简单,常常开篇就是毛主席祝词,课本内容中关于毛主席的很多,如《八角楼上》、《毛主席在花山》、《毛主席尊敬老师》、《毛主席小时候是怎样学习的》。由于当时处于新旧两时代交接时期,教材形式上还有着旧的特色。比方课本自左向右翻阅,采用旧时的竖行排版方式,印刷为繁体字。建国后期的课本文章不多,许多课文分成几课讲述,选材多从政治角度考虑。如在大跃进期间,人教版小学课本一年级第一课是这样的:“爷爷六岁去放羊,爸爸六岁去逃荒。今年我也六岁了,公社送我上学堂。”这一时期,教育部正式把“国语”改为“语文”,制定了《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修正草案)》,“语文”这两个汉字正式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专有名词。192060年代“毛主席教导我们:在现在世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阶级,属于一定政治路线的。”这是60年代中期编写的小学三年级数学课本第一课的课文开头。记者在这本书页已经发黄的课本上看到,每一页都在讲阶级斗争。一道数学练习题的标题是“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题目先要上一段政治课,然后用一段很大的背景材料:“在万恶的旧社会,土地大多数被地主、富农霸占着,广阔的贫苦农民没有土地……”足足一页的政治课内容过去了,才切入到正式的数学问题:家里有多少地,每年收多少粮食,要给地主交多少租,借了多少高利贷,过了多久就翻了多少倍……212270年代“最高指示:学习马克思主义,不但要从书本上学,主要还要通过阶级斗争、工作实践和接近工农群众,才能真正学到。”记者在重庆图书馆里查找到的每一本文革期间出版的课本,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每一课的开头都是“最高指示”,封面大多为红色毛主席像,毛主席语录占了课本的大局部内容,完全像一本红宝书,也被称为“红色课本”。到了文革后期,国家不设统一的课程标准和教学方案、教学大纲,也不使用统一的教材,组织了“革命委员会”的省、市,自定课程,自编教材,课本内容越来越“革命性”,片面地强调联系实际。如上海、辽宁等地取消了物理、化学、生物课程,改成了“工业生产知识”和“农业生产知识”等;物理教材简化为“三机一泵(拖拉机、柴油机、电动机、水泵)”,生物教材简化为“三大作物”(稻、麦、棉)等。232480、90年代“冰雪融化,种子发芽,果树开花,我们来到小河边,来到田野里,来到山岗上。我们找到了春天。”对于每一个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孩子来说,小学语文第一课《春天》的这些内容是再熟悉不过的了。那时,数学教材终于回归科学本身,但语文课本还保有一些过去年代的明显特征,多数还是跟红色年代相关,如《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刘胡兰》、《飞夺泸定桥》。但纯粹政治的内容终于从教材中消失,在小学一年级的课文中,大多是像《小燕子》、《桃花苹果花海棠花》、《泉水小溪江河湖海》这样的课文,从大自然的景象开始,引导学生们进入知识的殿堂。优美散文、励志文字、革命故事成为这一时期课文选择的主流,像《狼牙山五壮士》、《谁是最可爱的人》、《小桔灯》、《背影》、《荷塘月色》、《生命的意义》、《海燕》等课文成为这一代人共同的经典记忆。2580年代的小学语文课本2690年代的小学语文课本

27新世纪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分别是当前使用的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一年级第一册“识字”和“课文”两个局部的第一课,古体韵律诗成为学生们识字和阅读的第一个老师。这册教材大局部课文内容富有时代气息、人文色彩和情感因素,不再空洞而乏味,每篇课文都讲述着一个有趣的故事,配上精美的图画,它更像一本充满童趣的童话书。比方《我多想去看看》表现了少年儿童对祖国的热爱,《自己去吧》表达了对独生子女主动锻炼、大胆实践的企盼,《借生日》、《平平搭积木》赞扬了儿童关爱他人、敬爱父母的美好心灵,《爷爷和小树》《小熊住山洞》蕴含着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教育因素。更大的一个变化是从2001年的课改开始,国家放开了教材的编纂权。过去的教材是围绕教学大纲,必须使用人教版教材,现在各个出版社都可以编写教材,各地也可以选用不同的教材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