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_第1页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_第2页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_第3页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_第4页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5-2006学年度四年教学课时方案周次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所用课时备注第一周2.13—2.171、2、3课7课时第二周2.20—2.244、园地一7课时第三周2.27—3.35、6课6课时第四周3.6—3.107、8、园地二7课时第五周3.13—3.17园地二、9、107课时第六周3.20—3.2411、12、园地三8课时第七周3.27—3.31园地三、13、147课时第八周4.3—4.715、16、园地四8课时第九周4.10—4.14园地四、复习7课时第十周4.17—4.2117、18、6课时期中考试第十一周4.24—4.2819、208课时第十二周5.1—5.5五一放假第十三周5.9—5.13园地五、21、226课时第十四周5.16—5.2023、24、园地六7课时第十五周5.23—5.27园地六、25、267课时第十六周5.30—6.327、28、园地七7课时第十七周6.6—6.10园地七、29、307课时第十八周6.13—6.1731、32、园地八8课时第十九周6.20—6.24复习第二十周6.27—6.30考试期末考试2005-2006学年度四年级语文教案设方案分第一单元胡斗玲A第二单元李涛第三单元李菊第四单元韦玲第五单元朱小利后边几个单元的教案因为时间关系,没有来得及整理,教师们都已经完成,稍后上传〔李菊的教案自己上传〕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人教版〕教学方案设计人:胡斗玲学生情况分析: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通过学习,要能到达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根底。这个根底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根底外,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特别是学生在低年级、中年级养成的学习习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所以说,四年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本班学生思维相当活泼,个性张扬,学习兴趣比拟浓,主动性较强。但是,孩子们根底知识的不牢固,学习习惯不够好,心浮气躁。上课时忙着各说各的,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对最根底的知识点不放在眼里,协作精神差,集体观念不够强,缺乏最根本的纪律观念……看来,教学的着眼点不应仅仅停留在语文教学上,更不能仅仅看孩子们的成绩,而应该从他们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开展。本册教材的根本结构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到达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到达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拟清楚、比拟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落实教学目标的根本措施:一、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

1、学生与文本对话

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对照文中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有意义的阅读。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揣摩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内容,到达和人物心灵沟通的境界。

2、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

作者写文章是和读者交流,学生边读书边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过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一致,读明白作者的想法。

3、学生与学习伙伴对话。

人教版教科书,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两个学习伙伴:一个是小林,一个是小东。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个想象成自己,另一个就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学习伙伴。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对话,能够进入学习情境,也能激发自己的想象,能通过学习伙伴的对话,碰撞出思维火花,从而点燃学习语文的热情。

4、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人有的感觉我有没有呢?别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教科书的编者就是用这样的阅读提示语,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环境,给学生一个心灵的启示,让学生去问问自己。教科书通过具体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了学习环境。最终使学生到达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而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二、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习也有一个根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能习得方法,慢慢找到学习规律。

人教版教科书有着自己的教科书话语表述系统,这是不同于教师教学的话语系统,同时又指导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而言,学生容易接受的是亲切的和自己交流的语言。人教版教科书在这一点尤其突出,“我想……”“我要……”“我一定……”,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设计,给学生更多关注,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指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表现在语文学科中,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人教版教科书给出了很好的答案。每个单元前都有“导语”,课与课之间有“链接语”,精读课文中“泡泡语”,有的导入学习活动,有的指导学习活动,有的提出学习目标,有的提示学习方式,能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努力把对学习的指导隐含在文字背后,不是指手画脚的说教,而是和风细雨的点拨。“教科书通过自己的表述方式,指引学生应该逐步建构起这样的语文学习过程。这个学习过程的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根底,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同时获得审美体验。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根底上领悟表达。理解内容是语文学习的根底,学会表达是语文学习的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慢慢学会学习。校本教研工程:本年级校本教研的专题是:提升阅读品味,激发习作兴趣。个人教改探索工程:加强语文实践,培养创新能力《课标》中十分强调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加强和提高,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动眼、动耳,主动进行听说读写思的根本训练。尤其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我们要致力于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通过想象扩大语文本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多元感受。

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第八册教学方案设计人:李涛学生情况分析经过上一学期的努力,四年级五班学生已根本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品读文章的方法,已有了一定的作文能力,且在学习课文时能不断地联系生活实际,从大的语文观的角度讲,确实是令人可喜的。但由于在教学中对差生的识字能力训练不够,致使局部孩子字词方面掌握得不够好,故在本学期的教学中,除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外,还将在字词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教材特点分析本册教材继续保持了围绕专题组织单元的特点,使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语文园地三者形成一个整体,更好的发挥陶情冶趣和训练阅读的功能。在继承上一册教材的特点的根底上,本册教材还结合专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栏目,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创造性空间和有意义的话题空间,同时加强了课内外的衔接,使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得到更紧密地联系。除以上特点外,本册教材更加注重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加大了背诵量。除背诵许多段落外,还安排了名言警句、诗句的积累与背诵。当然,本册教材也非常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常常以学习伙伴的方式提出问题,还安排了一些选作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由度,有利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因人而异,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了催化的作用。教材的根本结构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本册教学目标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全面到达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本册学习要到达的主要目标:1.认字200,会写200;累计认字2600个,会写2000个左右〔修订的课程标准,要求中年级累计认识2500个左右的汉字;会写1800个左右的汉字,减少了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不认识的字要想方法认识,如查字典〕。提高汉字书写的速度。中年段的识字、写字教学,往往被无视或重视不够,识字、写字教学应该作为小学语文的常规教学,但是,低、中、高不同的年段,处理识字、写字的方法要有所区别。2.会使用字典、词典〔修订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查字典、词典的方法: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学会默读〔修订的课程标准把原来在低年级的默读要求提到了中年级,即“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养成好的默读习惯应该从低年级开始,到了四年级,应该训练学生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6.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感受作品中生动的人物形象和语言〔语文园地中“我的发现”给予了方法的提示,如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与复述课文是互相联系的〕。7.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片段,诵读优秀诗文〔这是一项经常性的要求,在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情况下,可以多积累一些精彩的片段〕。8.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课外阅读要有一定的量的要求〔课程标准提出,中年级的阅读字数总量不少于40万字,教科书在第八组向学生推荐了《伊索寓言》《西游记》和其他寓言故事、民间故事,引导他们进行课外阅读〕。9.听话时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这是与阅读教学的训练目标相一致的,由读到说〕。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语文园地五、六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将口头表达和写下自己的感受、体会作为一项训练内容;语文园地八中的口语交际“推荐一本书”,一个要求就是谈对书的感想;此外,还涉及到了评价的标准,如语文园地四提出了表达“清楚、明白”的要求〕。10.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能把内容写清楚、写具体。能修改习作中有错误的句段〔整篇习作的修改,安排在高年级进行训练,中年级的习作训练,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句子的修改〕。尝试写读后感、读书笔记〔一些课文后安排了小练笔,要求学生写感受、写体会〕。四下教材在编排上,考虑到说写结合,说、写感受。而在五年级上册教材中,明确提出了写读后感的要求。因此,四下教材的相应安排为高年级写读后感做了一些铺垫。11.能在综合活动中,提出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初步学会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与运用〔高年级教材中每册安排了一个大的综合性学习单元,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搜集资料与处理资料的能力〕。个人教研专题如何从语文课堂和语文教材中挖掘写作素材

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语文第八册教学方案设计人:朱小利班级学生情况分析及改良提高措施:四年级第二学期是中年级关键的一个学期,学生即将进入小学高年级的学习,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通过学习,要能到达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级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根底。这个根底除了扎实的语文学习根本功,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四年级一班共有68名学生,大局部学生活泼可爱、好学上进,语文素养较好,根底知识掌握比拟牢固,学生喜欢学习语文,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稳中有升。有个别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差,慌张,好动,作业拖拉。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已明显有所改变,但还需要常抓不懈。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本学期的语文教学除了继续抓好常规教学以外,将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作为重点,继续以新课程理念为引导,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为支撑点和出发点,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良好的课堂听讲习惯、读书的习惯、写作的习惯。另外,转化后进生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有个别学生虽然有所进步,但还会出现反复,需要有耐心和信心。本学期教育教学的立足点将面向全体学生,从点滴抓起,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能力和素养。本册教材分析: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在保持上册编写体系的根底上,本册在专题内容上又有了新的变化。

一、教材根本结构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40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表达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局部。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二、教材的主要编写特点

本册是在四年级上册根底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是共同的,表达整套教材的一致性。现就本册几个主要方面作重点介绍。

〔一〕专题组元,整合教材

本册教材的编排方式仍然是专题组元型。专题内容新颖、丰富,内涵深刻,富有人文气息,同时也表达了语文学习的特点。比方,热爱生命专题,从对自然万物生命勃发的感悟,到对人的生命的尊重、救助,及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对学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大自然的启示专题,那么从生物、自然与人类的关系,给人类的启迪,提出对生存环境的思考,比前几册相关专题内容更深入,具有丰富的思考价值。

根据课标提出的教材要“防止繁琐,突出重点,加强整合”的要求,本册在编写中加强了整合性。主要表达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在本册八个单元导语中,提示学习内容,点明专题,布置学习的任务。在内容上,力求启发阅读兴趣,引导单元学习;在语言表达上,表达文学色彩,强调感染力。比方,第一单元,“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用诗一般的语言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画面,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2.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

为了表达单元整合,加强在精读与略读课文中间的联系。本册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安排有“连接语”,这段文字承上启下,内容突出,过渡自然,明确地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表达由精读到略读的阅读训练过程,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的整体感更强。3.单元学习活动的贯穿和整合。单元整合不仅在课文内容上,还表达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学习活动上。本册教材继续加强专题内学习活动的整合,力求设计的各项活动贯穿、严密。本册继续在每组课文后安排“词语盘点”,就本组课文所学生词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学生自查自测、复习稳固之用。从导语到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作文、日积月累、宽带网〔安排在第一、四单元〕、展示台〔安排在第三、六单元〕等,围绕专题内容,各项活动一以贯之: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复习、拓展、交流,整组教材乃至于全册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全面推进语文各项能力的训练。

〔二〕安排“综合性学习”,表达新课程理念。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着力点。本册教材继续安排两次综合性学习,一个安排在“大自然的启示”专题中,要求观察大自然现象或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交流从中的发现或得到的启发;也可以做做实验或搞搞小创造。一个安排在“田园生活”专题,了解乡村景物和人们的生活。编排方式是:导语点出活动的内容及要求;第一篇课文后具体提出活动方式的建议;“语文园地”中凭借“口语交际”、“习作”进行交流,在“展示台”中展示成果。随着学生主体活动能力的增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较之三年级,本册减去了“综合性学习提示”,在活动过程中,不再对学生作进一步提醒和促进。

根据教材的编排,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指导要着重抓好三个环节:一是通过布置,使学生明确任务,知道要做些什么,该怎么做;二是在学生自行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关心,该怎么做;二是在学生自行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关心、了解活动开展的情况,及时表扬好的做法,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三是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展示交流。

〔三〕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作为中年级的最后一册,本册仍然采用第一人称“我”的语言表达方式,继续强调自主学习意识。同时,为了表达文本交流,精读课文中仍然以泡泡的形式出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质疑问难能力。泡泡的内容大致有:引导学生理解词句及课文内容的;引导想象的;体会文章结构特点的;引导课外阅读的等等。

“我的发现”是自主学习方式的重要表达,在本册共安排8次。在内容安排上继续表达中年级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一些语言现象,初步掌握一些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分别是:认识排比句、养成留心观察和勤动笔的习惯、体会副词的表达效果、体会比喻句表达的感情色彩、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认识拟人句、了解双引号的作用、学习怎样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册精读课文一般安排三道题:第一题,引导朗读、背诵,重视语言的积累;第二题,侧重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第三题,加强词句训练。有的课文后设计了选做题。为了加强自主学习意识,本册仍以学习伙伴的语言方式,引导学生读书、思考、提问题、谈感受、讨论交流,以便让学生把自主学习化作经常的行动和习惯。本册在理解内容深度上、阅读方法的要求上,较前几册均有所提高。

〔四〕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习资源

根据课程标准精神,语文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和实践时机”。本册课后继续安排“资料袋”,在课文背景或相关知识上,增加了深度和广度。语文园地的“宽带网”安排在一、四组、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祖国五岳和五大淡水湖的资料以及了解有关战争给人类造成灾难的事实和英雄人物的事迹,拓展知识面。“展示台”安排在第三、六单元,作为综合活动的组成局部,交流认识大自然和感受农村生活的活动成果。“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古诗名句、谚语、成语等,“趣味语文”中的《说“信”》《趣联巧对》,“成语故事”中的《鹏程万里》《手不释卷》,集中安排以古代传统文化为主的内容,在趣味阅读、轻松记背中,积累语言,感受中华文化的优秀和博大精深。此外,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课外阅读,重点推荐《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和中国的民间故事。这些都为丰富学习、拓展学习开辟了资源空间。

三、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全面到达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的总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拟清楚、比拟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本学期个人教研专题:培养阅读习惯,扩大阅读量,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

西安小学教案体例(语文)2005至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__语文__学科教学工作方案设计人:陕西省西安小学韦玲学生情况分析及改良提高措施学生在学习语文方面,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的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语言文字的积累,在学习方法上也有了一定的积淀,同时他们也具备一定的欣赏美、区分美的能力,他们能够自主、合作、探究地进行语文学习,对学习语文的兴趣浓厚。但是作为十来岁的学生,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对真、假,美、丑的区分是十分有限的,加上他们的个人表现欲望十分强烈,自我控制能力差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教学时决定凭借教参,结合学生的阅读心理,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点,设计教学环节,确立教学重点、难点和目标,继续加强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循序渐进,减少学生的无效劳动,增强方案性,减少盲目性,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使课内外语文学习紧密联系,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使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努力使学生到达课内学,课外用,使语文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多得的好伙伴、成为学生前进过程中的挚友.教材整体分析本册语文教材,主要特点如下〔一〕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本册教材的编排方式仍然是按专题分组编写。专题内容新颖、丰富,内涵深刻,富有人文气息,同时也表达了语文学习的特点。比方,热爱生命专题,从对自然万物生命勃发的感悟,到对人的生命的尊重、救助,及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对学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大自然的启示专题,那么从生物、自然与人类的关系,给人类的启迪,提出对生存环境的思考,比前几册相关专题内容更深入,具有丰富的思考价值。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在本册8个单元导语中,提示学习内容,点明专题,布置学习任务。在内容上,力求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单元学习;在语言表达上,表达文学色彩,强调感染力。比方,第一单元,“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用诗一般的语言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画面,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向往之情。2.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为了表达单元整合,加强在精读与略读课文中间的联系。本册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安排有“连接语”,这段文字承上启下,内容突出,过渡自然,明确地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表达学习方法的迁移,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的整体感更强。3.单元学习活动的贯穿和整合。单元整合不仅表达在课文内容上,还表达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学习活动上。本册教材继续加强专题内学习活动的整合,力求设计的各项活动贯穿、严密。本册继续在每组课文后安排“词语盘点”,就本组课文所学生词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学生自查自测、复习稳固之用。从导语到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作文、日积月累、宽带网〔安排在第一、四单元〕、展示台〔安排在第三、六单元〕等,围绕专题内容,各项活动一以贯之: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复习、拓展、交流,整组教材乃至全册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全面推进语文各项能力的训练。〔二〕安排“综合性学习”,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着力点。本册教材继续安排两次综合性学习,一个安排在“大自然的启示”专题中,要求观察大自然现象或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交流从中的发现或得到的启发;也可以做做实验或搞搞小创造。一个安排在“田园生活”专题中,了解乡村景物和人们的生活。编排方式是:导语点出活动的内容及要求;第一篇课文后具体提出活动方式的建议;“语文园地”中凭借“口语交际”、“习作”进行交流,在“展示台”中以举出几个例子的形式展示成果。随着学生主体活动能力的增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较之三年级,本册不再编排“综合性学习提示”。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指导要着重抓好三个环节:一是通过布置,使学生明确任务,知道要做些什么,该怎么做;二是在学生自行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关心、了解活动开展的情况,及时表扬好的做法,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三是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展示交流。〔三〕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作为中年级的最后一册,本册仍然采用第一人称“我”的语言表达方式,继续强调自主学习意识。同时,为了表达文本交流,精读课文中仍然以泡泡的形式出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质疑问难能力。泡泡的内容大致有:引导学生理解词句及课文内容的;引导想象的;体会文章结构特点的;引导课外阅读的等等。“我的发现”是自主学习方式的重要表达,在本册共安排8次。在内容安排上继续表达中年级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一些语言现象,初步掌握一些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分别是:认识排比句、养成留心观察和勤动笔的习惯、体会副词的表达效果、体会比喻句表达的感情色彩、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认识拟人句、了解双引号的作用、学习怎样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本册精读课文一般安排三道题:第一题,引导朗读、背诵,重视语言的积累;第二题,侧重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第三题,加强词句训练。有的课文后安排了选做题。为了加强自主学习意识,本册仍以学习伙伴的语言方式,引导学生读书、思考、提问题、谈感受、讨论交流,以便让学生把自主学习化作经常的行动和习惯。本册在理解内容深度上、阅读方法的要求上,较前几册均有所提高。〔四〕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习资源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精神,语文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和实践时机”。本册课后继续安排“资料袋”,在课文背景或相关知识上,增加了深度和广度。语文园地的“宽带网”安排在一、四组,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祖国五岳和五大淡水湖的资料以及了解有关战争给人类造成灾难的事实和英雄人物的事迹,拓展知识面。“展示台”安排在第三、六单元,作为综合活动的组成局部,交流认识大自然和感受农村生活的活动成果。“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古诗名句、谚语、成语等,“趣味语文”中的《说“信”》《趣联巧对》,“成语故事”中的《鹏程万里》《手不释卷》,集中安排以古代传统文化为主的内容,在趣味阅读、轻松记背中,积累语言,感受中华文化的优秀和博大精深。此外,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课外阅读,重点推荐《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和中国的民间故事。这些都为丰富学习、拓展学习开辟了资源空间。总体教学目标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全面到达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拟清楚、比拟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研专题〔注明此专题研究属于哪一层次——学校、教研组、个人〕中年级语文教研组:提升阅读品味,激发习作兴趣。个人教研专题:巧设家庭作业,激发学习兴趣

第一单元教学方案设计人:胡斗玲单元教学内容:1、古诗词三首2、桂林山水3、记金华的双龙洞4、七月的天山语文园地一单元整体目标:1、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景观,激发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探索自然的欲望。2、引导学生从中学习怎样积累材料。3、学习文中优美的词句,积累语言,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4、能够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单元教材分析:本组课文是以“自然奇观”为专题编写的,所选课文都描写了自然界的美景、奇景,画面感很强。四篇课文中有三篇都是名篇,描绘生动、形象,语言相当精彩。根据本组课文的特点,学习本组课文,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揣摩、品味语言,从字里行间感受大自然的美。同时,要重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体会意境,想象画面,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单元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单元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课时划分:1、古诗词三首〔两课时〕2、桂林山水〔两课时〕3、记金华的双龙洞〔两课时〕4、七月的天山〔一课时〕语文园地一〔五课时〕1古诗词三首学习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感受诗词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和《望洞庭》。4搜集相关资料,激发学生积累古诗词的热情。学习重、难点:重点:背诵诗词,了解意思,想象意境,体会感情。难点:读诗词,想意境,感悟语言美。

教学设计思路:这三篇都是以写景为主的古诗词,语言凝练优美,描写生动逼真,使人读后不禁发出由衷的赞叹:大自然真是真是多姿多彩,令人神往。在教学本课时,以读为主,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深入研读,边读边想象画面,品味语言,学习作者表达情意的方法。教学方法:采取“像”、“读”、“议”、“诵”相结合,用音像激起兴趣,通过朗读激情,在讨论中品味语言,探讨作者的表达方法。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搜集有关诗人的资料。课时安排:两课时板书设计:独坐敬亭山鸟尽云闲两不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谈话激趣祖国的山水是如此的美丽。阅读本单元课文,我们将随作者做一次愉快旅行,体会他们对山水的热爱之情,同时,学习作者遣词造句的技巧和表达情意的方法。二、导入《独坐敬亭山》一千多年前,大诗人李白秋游安徽省的敬亭山,看到敬亭山的景色,李白感怀身世,自己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饱尝人间的心酸,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者自己,好似在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此时此刻,他觉得自己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因此写下本诗。学生自读课文,读通读顺,交流相关资料。三、初读理解帮助学生复习理解诗词的方法

〔1〕看插图晓大意〔2〕看注释联系上下文〔3〕查字、词典选解释。?用自己的画说说从插图看到了什么?强调“厌”的古今不同意。大致说出词意后,再读古诗,读流利读准确。四、感悟意境熟读〔回读〕古诗,创设意境:学生齐读古诗,并想象,如你是大诗人李白,在敬亭山,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找出与孤相同意义的词,让学生体会出李白的孤独并朗读出来。解决思考题:李白看到了: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想到了: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感情朗读:让学生读出“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幽静。五、学科拓展要求:

学生只要根本表达诗意,布局合理就可以了,不做太高要求。用自己手中的笔在白纸画出“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画面。作简笔画;背诵李白的其他诗歌。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导入指名背诵第一首诗。2.指名说诗句意思。1、学生自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描写潮来之前人和江的词句,了解到人很多,江很静。二、自主协作学习第二三首诗词1.初读感知。2.了解作者,理解诗题。3组织学生,指导教学。1学生互相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白居易的资料,教师补充。2根据注释理解诗题。3.理解诗句大意,同方法学古诗。4.品读悟哲理。5.熟读成诵。三、品味语言1、学完了课文,课文的语言确实很美,再读课文,划出自己认为美的句子。1、学生读课文,划句子。2、学生读划出的句子,并说明美的理由。3、师生共同品读,感受句子的语言美和形象美。四、积累1、老师说词语意思。2、进行词语运用练习。1、学生抢答。2、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汇报。3、师生共同评价。五、总结写作手法。作者表达方面,我们能向课文学习什么?3、教师总结:①善于观察,在观察时抓住特点。②按照一定的顺序把观察到的材料积累起来。③学着运用侧面描写。④注意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1、学生畅所欲言。2、学生边讨论边自由读,然后选派代表汇报。2桂林山水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知道桂林山水的特点,初步了解桂林山水形成的原因。

2、初步感受桂林山水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对推动当地社会开展的作用。

3、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提升学生的桂林山水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探索大自然的浓厚兴趣。

教学难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1、学生根据教师要求收集有关桂林山水特点的图片、文字资料。2、制作反映桂林山水成因的课件。教学设计思路:本课教学,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树立“教是为了学”的观念。在重视改良教法的同时,更要重视学法的指导;在让学生“学会”的同时,更要指导学生“会学”。本课教学,要重视语言文字的学习。抓好语言文字的训练,做到因道学文,以文悟道,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言文字课。课时安排:两课时板书设计:2桂林山水山:奇秀险水:静清绿围绕倒映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激情导入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着数不清的美景胜境。有一处非常特别,她的山水极为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她以雄奇秀逸的丰采,使每一位到这游览的人的心灵受到触动,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最美好的语赞美她,讴歌她。老师这儿就有一首诗,我给大家读读:诸峰如笋拔垢起,碧玉含翠竖云端。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在老师的描述中你们知道这是我国哪个著名的风景区了吗?〔板书:桂林山水〕

学生观看相关的音像及文字资料。三、精读理解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既然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欣赏桂林山水。漓江的水与别处的水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突出的特点?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显著的特点?归纳漓江水的特点自读课文,画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的。〔特点之一“静”。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特点之二“清”。课文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特点之三“绿”。课文用“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喻,从色彩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和“纯”。翡翠:绿色的硬玉,有光泽。无瑕:没有斑点,非常纯洁。〕归纳桂林山的特点自读课文,画出表达桂林山特点的三个词,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这些特点的。〔特点之一“奇”。课文从两方面描写。一是“拔地而起,各不相连”。一般的山脉逐渐高上去,且连绵不断,桂林的山却是从平地崛起,互不相连。二是“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罗列:排列。形态万千:各有各的样子。除了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教师还可补充介绍,有的像背着娃娃的妇女,有的像好斗的公鸡,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有的像捧书而立的书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罗汉……使学生感到桂林的山真是形态万千,目不暇接。〕〔特点之二“秀”。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写出“秀”的表现:郁郁葱葱,色彩明丽。屏障:起遮挡作用的东西,本课指桂林一带的山。〕〔特点之三“险”。课文用“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这一特点,并用“好似一不小心就会栽下来”的感觉,突出了桂林山的“险”。危峰兀立:即顶峰耸立。怪石嶙峋:指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四、再读品味示范朗读,以导学生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技巧。练习朗读,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的喜爱之情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导入播放桂林山水的音像资料自由诵读课文二、整体回忆本文分几个自然段?各段写了什么?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的内容和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有什么关系?〔第一段总的说人们赞美“桂林山水甲天下”,引起我们对桂林山水的向往,急于阅读下文。后三段讲作者荡舟漓江看到的景色。第二、三两段分别描述漓江的水,桂林的山,使读者对那里的山和水有深切的感受。第四段那么将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使我们读了在头脑中形成连绵不断的活动画面,深深感到桂林山水确实是天下第一。〕三想象意境,体悟感情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一种景象,体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四、学习写法小结写作方法:1.刚刚,我们和作者一起,按从近到远的顺序“欣赏”了桂林的山水,我们好象走进了什么地方?2.作者在漓江上乘舟欣赏桂林的山水。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写“水”,而要写大海和西湖的水?什么写“山”时,要先写泰山和香山?〔这里用比照的方法,更突出了桂林山水的特点。〕抓住重点文句品味语言美,体会语言的节奏美,读出桂林山水的景色美。通过读,品味精美佳句,想象文句以外的优美情景,体会桂林的美景。五、积累美文,运用语言指导背诵小组合作,背诵重点段。仿写第二自然段。3、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的11个生字,学会其中9个。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

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分清文章的主次,学习写作方法。4.

阅读与想像相结合,了解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5.

能根据自己所了解的双龙洞的特点,向别人介绍某一景点。6.

能概括地总结双龙洞的特色。

教学重点:1、了解外洞、空隙和内洞的特点.2、分清文章的主次内容并领会作者这样写的原因,从而学习其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1、由进内洞时作者的感觉体会空隙的特点.

2、

在领会作者写作目的的根底上,学习其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浙江金华双龙洞的资料,教师可准备有关双龙洞风景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谈话导入今天,我们将随叶圣陶爷爷去浙江金华的双龙洞游览!那是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出示课题)?二、自主读书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想想自己读了课文后感觉是什么?在旁边写上批注。3.把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引导学生在读课文时找出作者所游览的景点,并排列顺序.找出表示作者游览景点产生变换的语句,并体会其作用.三、学习第一二三自然段教师谈话:春末的一天,在浙江金华,作者踏上了去双龙洞的路途。一路上,春末的景致不断扑入作者的眼帘。我们也来感受一下山中的春色吧!作者沿途看到了什么?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些景物的?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学生在书中画出作者所看到的景物。请一位同学读一读第2自然段,你能不能用作者写出来的和没有直接写出来的颜色画出一幅明艳的画面。〔作者沿途看到了映山红、油桐、山、溪流。映山红繁多而茂盛,油桐花也很多,粉红色的山独具特色,溪流随着山势不断变化〕“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花儿在大自然中无拘无束,吸收阳光雨露,任其自然地生长,显示出它的本性姿态,而格外地有生机有灵气。作者有崇尚自然、赞美自然之意。讨论:溪流为什么会有宽、窄、缓、急的变化?溪声为什么会变换调子?溪流和双龙洞有什么关系?〔因为山势不断变化,有的地方宽,有的地方窄,有时山势高,有时山势低,有时平坦,有时陡峭,溪流从山上向下流,会随着山势的变化而时宽时窄,时缓时急。溪声也会时高时低,时断时续。溪流是从双龙洞中流出来的。〕四、课堂小结沿途景色已如此美丽,双龙洞位于其中,自然更值一游;沿途美景成了双成洞奇特景象的衬托;作者游兴很高,心情舒畅,借途中所见抒发对祖国河山的喜爱之情。。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句段,交流收集到的资料,自查课文中的字词掌握情况。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导入去双龙洞洞途和洞内的景致非常美的奇特,吸引中外游客,让我们跟着叶圣陶爷爷一起去游览,好吗?按游览顺序,全文可分几段?每段写了什么?讨论后确定:全文按游览的顺序可分为六段。第一段〔1〕交代了游览的时间及地点。第二段〔2、3〕介绍沿途所见景物。第三段〔4〕介绍外洞洞口及外洞。第四段〔5〕介绍孔隙。第五段〔6、7〕介绍由洞。第六段〔8〕游览完毕出洞。二、学习第四自然段内容去双龙洞的沿途景色如此迷人,那洞中景物一定更值得看,让我们和作者一道去玩赏,去领略吧!洞口是什么样子?外洞有什么特点?默读第三段,边读边标画;洞口:宽、像桥洞外洞:大、像大会堂三、学习第五六七自然段孔隙有什么作用?有什么特点?指导朗读。作者看到洞顶的双龙说“有点像”,到底像不像呢?内洞“奇”在何处?还可以把那些石钟乳、石笋想象成什么?讨论:引导写出概括出如下特点孔隙的作用:连接外洞和内洞。特点:小、窄、矮、〔这里本已有些颜色,用上“蜿蜒”形容,又可见其形态,再加上灯光摇拽,产生一种“像”的感觉,但由于它是自然状态的岩石,没有经过人二雕琢,不可能十分“像”,所以作者说“有点像”,可见用词严谨。〕让学生张开创造性的翅膀,尽情发挥想象力。四、学习第八自然断指名读,答复,作者是怎样出洞的?段意:我仰卧小船了洞。五、回忆延伸老师总结文章连段成篇的方法。通读全文,画出连接段与段的过渡句,体会其作用。4*七月的天山学习目标:1、认识生字新词。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词句并积累。4、感受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难点: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课前准备挂图:画有导游线路的小黑板;天山景物课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出示课题。七月的天山是个美丽的地方,请随作者一起去游览吧。配乐朗读,检查学生自主读书的效果。学生自主交流课前所查找的相关资料。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似乎是个向导,带着你游览,能看出导游线路吗?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词,初步感知新疆天山的美丽风光。三、合作学习。结合看画面,指导读好课文各个小节,让学生说说作者分别写了哪些景物。你觉得哪些语段、词句写的好?这段话或这一词语好在哪里?1、学生发表意见。2、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在四人小组里阅读交流,说出感受,请同学发表看法,不理解的可以请教老师。四、激发兴趣,课外延伸。在学生交流后,问他们是否喜欢读这样的游记,并让学生在课外自由选择读些这方面的书,也可以浏览互联网上的资料,鼓励学生多和老师、同学交流。摘抄优美词句〔指导摘录的格式,提醒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也要进行这样的摘录。〕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2.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练习修改习作。3.能一边读课文一边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4.积累对联,想想上联和下联两联字相同,意思却不同的趣味语文,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及优美的诗句。5.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学习收集资料。教学准备:1.词语卡片。2.学生用各种不同方式表现自己综合性学习的成果。课时安排:5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有人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是啊,峭壁深渊、怪石云海当然神奇,风雨雷电、花鸟虫鱼等平常的事物也有令人称奇的地方。让我们交流一下我们各自了解的自然景观吧。大家都了解了什么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交流一下。二、交流。1、教师提示要求:要说清这个自然奇观在哪里?奇在何处?最好能说出奇观是怎么形成的。2、全班交流〔要求与其他组内容不重复说〕3、全班评议。1、学生自由读要求,思考:本次交际的内容是什么?2、学生自由分组交流。3、学生推荐一名代表参加全班交流。生可以提问,也可补充,还可以讨论。四、总结、引导讨论。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所掌握的情况。五、延伸拓展。把今天我们交流的情况讲给父母听教学过程:第二、三课时〔习作〕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明确习作要求,自主选择习作内容。这一段时间,这个单元的课文让我们的视线始终停留在美丽的大自然上,通过调查,我们不仅了解了自然景观的环境状况,你一定想把它记下来是吧,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在上节课口语交际的根底上,仔细观察我们美丽的校园,写一篇习作。学生根据习作提示,确定自己想写的内容。二、自拟题目,自主习作。提醒:把材料想完全,把想法说清楚或把事情的过程想仔细再写。师巡视个别指导。要求:〔1〕语句通顺。〔2〕没有错别字。〔3〕有条理,有顺序。〔4〕有重点、清楚地介绍。1、学生自主交流。2、学生拟定草稿。三、修改习作。1、自读习作,初步修改;2、指名读习作,大家共同修改。教师参与评议。评议要点:〔1〕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2〕是否把意思表达清楚。1.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2.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3、选择不同内容习作,指名读,师生评议。4、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四、定稿,抄习作。要求:字迹工整,书写端正、整洁,无错别字。教学过程:第四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我的发现。1、出示对话,让学生思考:这段对话告诉我们什么?2、说说自己的发现。3、总结。边读边想象,能在头脑中形成画面。二、日积月累。1、学生自由读,思考: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吗?2、引导背诵:抓住对联的特点。1.读读认认。2、小组比赛,说说发现了什么?3、读读背背:〔1〕自己练习读对联。〔2〕指名读。4、男女生比赛读。5、背诵。6、抄写。教学过程:第五课时〔趣味语文〕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好读书,不好读书。1、思考:这样读有什么意思?哪种读法更有道理?2师生小结。1.学生试着读,看应该怎么读。2.学生反复读,分析每种读法的意思。3.学生收集其它这样的例子。二、词语盘点。1.读读写写、2.读读记记、3.听写词语。第二单元教学方案设计人:李涛教学内容:第五课:中彩那天第六课:万年牢第七课:尊严第八课:将心比心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学习本单元的生字词。交流、理解本单元含义较深的句子和段落。阅读本单元课文,联系实际,感受蕴含在文章中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设计:如今,知识已成为全人类关注的焦点,没有知识,就没有方法在社会中立足。正因为有这样的观点,导致整个社会出现“重知识,轻做人”方面的倾向。而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有关做人方面的内容,作为教师,有责任以次为契机,不但把本单元所涉及到的一些道理,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也应该以这几篇课文为起点,向学生推荐《读者文摘》这本杂志,让学生在阅读中拓展知识,学会做人。第五课中彩那天教学目标:通过查字典、共同交流的方式,让学生记住字的结构,并了解字义。熟读课文,掌握文章的表达方法。联系实际,交流、体会“一个人只要活得老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的含义。教学重难点:体会“父亲”的做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师准备:相关的拓展文章和相关的事情材料。学生准备:准备辩论的材料。教学思路设计:以在《法律在线》栏目中听到的故事为切入点,让学生以道德的准那么谈论中国一彩民的做法与文章父亲做法的不同,让学生在比拟中提高道德认识。同时也将准备采用辩论会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板书设计:中彩那天:我家最富有的日子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真实故事引入前不久,我国某城市一彩票销售员趁帮别人买彩票之机,冒领奖金。听故事谈感受学习课文内容读课文,用线勾画出自己最感动的句子和自己不理解的句子。自由阅读勾画,也可以写感受也可以采用四人小组阅读的方式。谈论真实感受帮助学生分析,体会,提高认识。交流反驳谈重点句段出示“一个人只要活得老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交流反复阅读反复体会写感受教给学生写读后感的写法。谢读后感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辩论会出示辩题:《父亲做得对》。选择甲方和乙方人员辩论准备辩论教师推荐相关文章推荐《读者文摘》通过投影选读文章学生推荐相关文章倾听读文章检查字词掌握情况帮助学生记字词记忆书写字词布置作业题目:父亲是好样的写短文第六课万年牢〔阅读课文〕学习目标:认识本课8个生字。通过对课文的研读,体会父亲做事认真,做人实在的高尚品质。教学重点:反复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万年牢”的含义教师准备:相关拓展性文章学生准备:反复阅读课文教学思路设计:“万年牢”是课文留给读者的第一个悬念,也是文中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所以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以次为出发点,以此为教学过程,也要以此为归结点,进行朗读分析,并在不断的理解中提升学生的做人理念。教学课时:一课时板书设计:万年牢第一次认真仔细第二次认真实在第三次做可靠的人产品质量好才赢得顾客,做事讲认真、讲实在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阅读课文生意成功的人最讲究的是什么呢?勾画感受最深的内容,也可以写简短的感受提出不懂的问题帮学生理解课文提问题,通过全班的探讨解决问题重点剖析“万年牢”是什么意思?课文几处出现“万年牢”,各是什么意思?四人小组交流全班讨论写法指导为什么把父亲做糖葫芦的过程写得非常详细?讨论,交流学习字词借助字典帮学生分析字词记忆书写字词作业布置找出感受最深的一段话,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受写话训练第七课尊严学习目标:通过查字典的方法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注意从内容中体会思想,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描写父亲言行的词句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难点:从描写父亲言行的词句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教师准备:搜集相关的文章学生准备:搜集相关的文章教学思路设计:本文讲了石油大王在苦难中与普通人的区别,使学生意识到人必须有尊严。要使学生具有这样的思想意识,光靠说教是不行的,必须让学生在相关的活动中去认识〔如可以组织辩论会等形式〕,必须让学生在反复的联系实际中去体会,从而提升生存理念。板书设计:尊严逃难的年轻人————石油大王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激发阅读兴趣你想成功吗?本文可以让你知道成功的秘诀。读课文勾画感受最深的句子交流感受倾听,点拨谈感受挖掘深层内容这个逃难的人与我们有什么不同?提示:可以从神态和对话以及动作中进行感受找出些年轻人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谈这个年轻人的特点。深层认识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有什么高声品质。可以从课文入手,谈论有关尊严的话题。深层情感培养他成功了吗?谈论成功的秘诀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辩论会出示辩题:成功要从尊严开始可以参考自己往日的经历,也可以找一些名家的故事进行辩论自由辩论字词互动教师点拨,巡查,帮学生解决问题同桌互查字词掌握情况互相推荐文章读文章,倾听读文章,倾听作业布置联系实际谈尊严写话一段话第八课将心比心〔阅读课文〕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反复朗读课文课文难点:培养学生“将心比心”的做事方法教师准备:相关文章学生准备:相关文章教学思路设计:这篇文章思路清晰、朴实感人,通过两个相关联的事情使人悟出了“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这样的道理,作为教师除让学生感悟这种写作思路外,更应注重做人道理的培养,尤其是让学生通过写话深层次的理解将心比心的作用。板书设计:将心比心〔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阅读课文和学生一起读勾画出令自己感动的句子理清课文思路课文写了几件事?这几件事之间有什么关联?详略安排如何?分析,谈论理解课文从课文哪些地方使你感受到“将心比心”所带给别人的温暖?反复读,交流,分析联系实际你是一个宽容的人吗?你有将心比心的意识吗?联系实际剖析自己,培养将心比心的换位思考意识。布置作业〔写感受〕小练笔:宽容的母亲写话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学习以诚恳的态度、真诚的语言与他人交流,懂得真诚待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学会在合作中说真话,告诉别人心里话。积累有关诚信的词语及古诗文名句。激发学生待人诚恳、讲信用的思想情感。课前准备让学生排练一个小品:一学生在校园里乱扔垃圾,另两个学生据理劝导。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创设情景,引入话题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例如:别人有事情找你父母,父母不在家;班上的一个同学病了,好几天不能来上课;有的同学在校园里随地吐痰等等,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事情呢?1、刚刚几位同学表演的小品,你看了后有什么样的话想说?2、〔在学生自由发言的根底上揭示“以诚待人”的交际主题〕想一想,平时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这样的事情,如果有,你是怎样对待的?讨论交流个人准备后,在小组内交流。先由一名学生举一具体的事例,再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然后对这一做法作评价。接着,其余学生轮流发言。各小组选派一位学生准备在班上交流。班级交流:对参与交流的学生作适当的鼓励和评价,并随机标准其语言。提建议:在讨论和交流的根底上,让学生概括成几条明确简要的建议,一一写在黑板上,然后做归纳整理,再在条文前加上几句关于以诚待人的“前言”,形成一份建议书。课后抄录并张贴在教室里面。第二、三课时〔习作和我的发现〕读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说说小东说了习作上的哪些好经验。归纳过渡:习作除了留心观察周围,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写下来之外,还可以把自己心里想的事情,或者想对别人说的话写下来。明确本次习作要求,启发思路阅读习作提示。让学生明确:写的是自己想说的心里话,要真实,不说假话。思考表达的内容。先要想好,最想对谁说自己的心里话,再考虑要说的话,可以是欢心的事情,也可以是烦恼的事情、难受的事情……学生酝酿交流、师生个别谈话:根据习作要求,学生自行酝酿,指名个别交流,启发学生的习作思路。教师随机与个别学生轻声交谈。学生动笔。相互交流,修改。第四课时〔日积月累〕一、学生自读。生质疑,教师释疑。〔参照《名句精华》利用投影帮助学生学习〕逐句自读。说说自己能读懂的句子,提出不理解的句子。教师释疑。读、背诵。第五课时〔趣味语文〕联系本单元《中彩那天》等课文,指出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读。师生共同举出生活中的事例,理解“自信、守信、诚信”等等。选取其中的一个带有“信”的词,再根据这个词语的意思,写一个事例。

西安小学语文学科教案体例第四单元教学方案设计人:韦玲教学内容战争,一个多么残酷的字眼!面临战争,人们期盼和平。本组课文围绕“战争与和平”这一专题,选取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外两个小英雄的故事和两篇以孩子的眼光关注国际局势、表达对和平渴望的课文;并安排了与此相关的“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等语文实践活动,还选编了“资料袋”、“阅读链接”、“宽带网”等有关战争与和平的资料。本组教材的内容直面惊心动魄的战争年代,倾吐了孩子们对和平的呼唤。通过本组教材的学习,学生的心灵一定会受到震撼,经受洗礼。13、夜莺的歌声14※、小英雄雨来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语文园地四教学目标本组的四篇课文的内容不同,风格不同,前两篇课文生动有趣,后两篇课文情感浓烈。四篇课文又有许多共通之处,如每篇课文中有许多句子蕴含着丰富的意义,抒发了深厚的情感。因此,教学本组时,要帮助学生在把握每篇课文主要内容的根底上,重点理解那些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中要切实把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情感作为本组训练的重点。单元教材分析教学时,不仅要立足本组教材,利用教材提供的优秀作品,也要注意采用多种方法,链接教材以外的丰富材料,帮助学生真切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缅怀那些为和平英勇战斗的英雄们,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单元教学小结13、夜莺的歌声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寂静、盘问、口哨、埋伏、凝神、鬼子、汉子、烧毁、木屑、蘑菇、呻吟、宛转”等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体会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教学难点: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是教学难点。教学设计思路:课文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进行记叙,以空行为标志,写了三局部内容:先写“小夜莺”以歌声引诱敌人上勾,再写“小夜莺”在为敌人带路途中以歌声为游击队员传递敌情,最后写战斗结束后“小夜莺”在村边小路旁继续吹奏着宛转的歌声。“小夜莺”的歌声自始至终贯穿着整篇课文,危险中充满勇敢镇定,紧急中充满智慧机敏,一个勇敢机智的小英雄形象活脱脱地出现在读者面前。学习课文时:一要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受到热爱祖国,仇恨法西斯的教育。二要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体会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教学时,先放手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此根底上,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最后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或讲、演故事。教学准备:查阅关于王二小的故事,搜集有关苏联卫国战争的资料。看小说《卓娅与舒拉的故事》一书。教学时数:2课时板书设计吸引敌人13.夜莺的歌声麻痹敌人首尾照应歼灭敌人︱小男孩—机智勇敢、热爱祖国课时教案第四单元第13课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思路效果反思一、揭示课题二、初读课文三、自学合作四、检查自学情况五、课堂练习1、引题想侵略别人,自己被全部被消灭了,还不知道是怎么落入了抵抗组织巧妙地设下的陷阱中。不信,我们一起学习这一课《夜莺的歌声》。1、默读课文,想想讲了一件什么事2、介绍时代背景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相互协作,检查生字读音。3、借助字典、辞典等工具书,理解新词语:垂头丧气、盘问、轻蔑、凝神等1、指名读课文,集体正音。指导读准确:钉在等多音字。2、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喜欢的地方,多读几遍,说说为什么喜欢。1、熟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最后一段话和开头一段,有什么关系?2、练习生字组词:屑〔〕埃〔〕削〔〕挨〔〕蠢〔〕碗〔〕春〔〕宛〔〕莺〔〕旷〔〕鹃〔〕矿〔〕鹰〔〕蘑〔〕捐〔〕磨〔〕1、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3、和同桌说一说,看到课题,猜测到课文给我们讲述什么故事么?1、自由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给我们讲述了一件什么事?2、同桌相互交流自己搜集到的相关背景。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多读几遍,直到把课文读通读顺。2、小组合作,把读课文时,不理解的词语,多读几遍,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3、把含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读不准的地方,相互订正。1、认真听同学读课文,把他们读得好的地方或者有问题的地方,作出标记,然后指出。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找出自己喜欢的地方,读出感情来。1、认真熟读课文。2、利用组词的方式,来区别生字的字音和字形,记住本课的生字。课时教案第__四___单元第__13___课第___二____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思路效果反思一、简介时代背景,导入二、揭题、审题三、整体感知四、理解课文五、稳固,总结1、自由介绍时代背景。2、导入课文。通过预习,请问:课文中真的是指夜莺鸟的叫声吗?1、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课文中写到夜莺歌声的句子。2、出示句子。读句子,思考夜莺的歌声有什么作用?〔一〕1、读“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寂静。”歌声有什么作用?2、从哪儿可看出小男孩是有意让敌人发现的呢?3、指名分角色读军官和孩子的对话,思考:小夜莺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儿体会到的?理解“刚刚一开火,……就都跑了。”“野兽”实际指什么?4、再分角色齐读对话。〔二〕过渡:由于孩子巧妙的答复了德国兵的盘问,德国兵觉得他只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了他的话,并且让他带路。路上,小男孩又唱起了夜莺的歌。1、指名读句子“他有时候学……”,此时,他学夜莺唱是为了什么?2、他还用了哪些方法麻痹敌人?3、齐读第二局部。〔三〕夜莺是怎样向游击队传递情报的呢?1、小声自由地读课文第三局部,边读边思考,用自己的话来答复。2、读“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歌声的作用是什么?3、从“如果我们……不要忘了……”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4、分角色齐读课文,体会歌声的作用。5、孩子的举动,以及巧妙地对付德国军官的问话,都表达了小男孩的机智勇敢。孩子面对凶恶的敌人,难道他不害怕吗?〔四〕1、指名读最后两局部。2、德国兵被消灭后,小孩为什么又坐在原来的地方,他在望什么?3、齐读“从孩子的嘴里……”,这歌声有什么作用?与哪里相照应?读。1、找出文中其他相照应的地方。2、文章为什么以“夜莺的歌声”为题?3、总结:文章从开头到结尾都贯穿着“歌声”,它是文章的线索。机智勇敢的小男孩用歌声把敌人吸引到河边,用歌声麻痹敌人,把敌人带进树林,用歌声把情报传递给游击队。协助游击队歼灭敌人后,歌声又在河岸边响起。这歌声,歌唱了小男孩的机智勇敢,也歌唱了小男孩的爱国主义精神。1、同桌相互介绍时代背景2、板书课题,齐读1、思考:“夜莺”指的是谁?“夜莺的歌声”什么意思?1、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课文中写到夜莺歌声的句子。2、思考夜莺的歌声有什么作用?1、读“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寂静。”歌声有什么作用?2、思考:从哪儿可看出小男孩是有意让敌人发现的呢?读第2、3自然段。3、分角色读军官和孩子的对话,思考:小夜莺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