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3870-2020地理空间数据共享和交换基本规范_第1页
DB32T3870-2020地理空间数据共享和交换基本规范_第2页
DB32T3870-2020地理空间数据共享和交换基本规范_第3页
DB32T3870-2020地理空间数据共享和交换基本规范_第4页
DB32T3870-2020地理空间数据共享和交换基本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35.240.70

A75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3870—2020

地理空间数据共享和交换基本规范

Basicspecificationforsharingandexchangeofgeospatialdata

2020-10-13发布2020-11-13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2/T3870-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苏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江苏省测绘资料档案馆。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自然资源部测绘标准化研究所、徐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南通市自然资源

和规划局、江苏省公安厅大数据局、北京捷泰天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南通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信息中

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根林、徐建新、张磊、孙海萍、陆天馨、翟晓彤、陈文军、徐建荣、尹鹏程、

李宗桦、曾祥鑫、史潇、张嵘。

1

DB32/T3870-2020

地理空间数据共享和交换基本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理空间数据共享和交换的术语和定义、共享和交换的总体要求、地理空间数据基本

要求、共享和交换的基本流程等相关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跨地区(市、区)、跨行业间地理空间数据的共享和交换。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60-201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13923-2006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14911-2008测绘基本术语

GB/T16820-2009地图学术语

GB/T19710-2005地理信息元数据

GB/T20258-2019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

GB/T21063.4-2007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4部分:政务信息资源分类

CH/T1007-2001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

IETFRFC2396-1998统一资源标识符通用句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地理空间数据geospatialdata

用来表示地理实体的位置、形状、大小和分布特征诸方面信息的数据,适用于描述所有呈二维、三

维和多维分布的关于区域的现象。

[GB/T14911-2008,定义2.62]

3.2

地理空间数据集geospatialdataset

按照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在计算机内的地理空间数据及其附件材料的集合。

1

DB32/T3870-2020

3.3

地理空间数据提供者geospatialdataprovider

提供地理空间数据的部门、单位或个人,本标准简称“提供者”。

3.4

地理空间数据使用者geospatialdatauser

使用地理空间数据的部门、单位或个人,本标准简称“使用者”。

3.5

地理空间数据共享和交换geospatialdatasharingandexchange

地理空间数据在提供者与使用者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接收、获取和利用的行为。

3.6

地理空间数据共享交换平台geospatialdatasharingandexchangeplatform

将有关部门、单位或个人提供的地理空间数据按统一标准进行集成、整合,并在法规、政策的框架

下进行共享、交换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载体,本标准简称“共享交换平台”。

3.7

地理空间数据共享交换服务单位geospatialdatasharingandexchangeservicedepartment

负责建设、管理和维护共享交换平台,对区域内有关部门、单位或个人提交的地理空间数据进行接

收、处理、集成、整合、发布,提供地理信息共享和交换服务的单位机构,本标准简称“共享交换服务

单位”。

3.8

矢量数据vectordata

以坐标或有序坐标串表示的空间点、线、面等图形数据及与其相联系的有关属性数据的总称。

[GB/T16820-2009,定义5.13]

3.9

栅格数据rasterdata

将地理空间划分成按行、列规则排列的单元,且各单元带有不同“值”的数据集。

[GB/T16820-2009,定义5.14]

3.10

三维数据three-dimensionalmodeldataongeographicinformation

能够反映相关地理要素在立体空间中的位置、几何形态、表面纹理及其属性等信息的数据集。

2

DB32/T3870-2020

3.11

地图瓦片maptile

根据一定的格网划分规则,对确定地理覆盖范围的地图进行分块形成的若干栅格图片或矢量数据单

元。

3.12

数据编目datacataloging

按照一定的规则,对数据进行目录分类和编码的过程。

3.13

唯一标识码uniqueIngredientIdentifier

用于标识或命名一个地理空间数据集并可能指出该数据确定性质,而且在数据库中唯一的一组字符

代码。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规范。

WMS网络地图服务(WebMapService)

WFS网络要素服务(WebFeatureService)

WFS-G地名地址要素服务(WebFeatureGazetteerService)

WMTS网络地图切片服务(WebMapTileService)

WCS网络覆盖服务(WebCoverageService)

WTDS三维场景服务(WebThreeDimensionalService)

CSW网络目录服务(CatalogServiceWeb)

5总体要求

5.1共享和交换范围

由政府投入产生或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各类地理空间数据,其他单位或个人也可将

合法拥有的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共享和交换。

5.2共享和交换方式

5.2.1离线方式

通过对光盘或磁盘进行拷贝和对纸质文件进行复制,实现数据共享和交换。

离线方式适用于不同网络环境下、需要签收确认或对非数字化文件进行共享和交换的场合。

5.2.2在线方式

3

DB32/T3870-2020

通过网络在线调用、访问数据服务接口的方式或在线上传、下载的方式,实现数据共享和交换。

在线方式适用于网络连通环境下、对数字化文件或服务接口进行共享和交换的场合。

5.3时效性要求

提供者应在完成地理空间数据生产或更新之日起3个月内提交数据。

共享交换服务单位应在收到符合本规范的地理空间数据之日起1个月内完成数据整合。整合工作完

成之日起7日内完成数据发布工作。

根据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需要,提供者应及时向共享交换服务单位提供地理空间数据并提供相应的

技术服务。共享交换服务单位也应及时向使用者提供地理空间数据或数据服务。

5.4安全保密要求

地理空间数据的共享和交换应严格遵守国家、省级相关保密要求。涉密信息不得在非涉密载体、网

络中进行存储、处理和传递。需要在非涉密载体、网络中存储、处理、传递和使用有关地理空间数据时,

应按国家规定进行保密技术处理,并通过省级以上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审查。

6地理空间数据的基本要求

6.1数据分类

6.1.1按部门分类

应按照政府部门职责和分管业务领域以及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分类。部门分类表

见附录A。

6.1.2按主题分类

应按照地理空间数据的内容属性或主题特征进行分类。主题分类表见附录B。

6.1.3按数据类型分类

应按地理空间数据的数据结构进行分类,具体可分为:矢量数据、栅格数据、三维数据、地图瓦片、

表格数据等。

6.2时空基准

经共享交换平台处理并发布的地理空间数据,应采用统一的时空基准,符合以下要求:

—大地基准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时间基准中日期采用公历纪元,时间采用北京时间。

6.3数据组织

地理空间数据集是数据共享和交换的基本单元。数据集应包括空间数据和数据说明。其中,空间数

据具体的形式可以是文件或数据库;数据说明包括地理空间数据的元数据、数据字典、附件等内容。地

理空间数据集的文件组织结构见图1。

地理空间数据集一级目录的命名格式为:“提供者名称_数据名称_提交时间”。提供者名称应填写部

4

DB32/T3870-2020

门、单位或个人的全称,参见附录A填写;数据名称格式为【主题类型】+【数据类型】+【自定义名称】,

其中,主题类型和数据类型参考附录B和6.1节填写,自定义名称由提供者根据数据的实际情况自行命

名;提交时间格式为YYYYMMDD,YYYY表示年度,MM表示月份,DD表示日期,不足补零,若无填零。地

理空间数据集二级目录分别命名为:“空间数据”和“数据说明”。

图1地理空间数据集的文件组织结构

6.4数据格式

根据6.1.3的数据分类,提供者应按表1规定的常见格式提交数据。因缺乏地理空间数据处理环境而

无法按照规定格式提交数据的,则由共享交换服务单位将其它数据格式转换为表1规定的格式后再进行

共享和交换。

表1数据类型和数据格式

数据类型数据格式

.SHP、.GDB、.DWG、.DGN、.DXF、.TAB、.MIF、.KML、.MDB、.UDD、.UDB、.WT、.WL、.WP

矢量数据

栅格数据.TIF(GEOTIFF格式)、.IMG、.GRD、.DEM、.BIL、.BMP、.JPG、.PNG等

地图瓦片.JPG、.PNG、.BUNDLE/BUNDLX、.JSON(GEOJSON格式)、.BUF(GEOBUF格式)等

.LAS、.PCD、.TXT、.GDB、.TIN、.3DS、.MAX、.DXF、.OBJ、.X、.WRL、.XPL、.CACHE、

三维数据.MPT、.OSGB/OSG、.JPG、.PNG、.IMG、.TIF、.GRID、.CGR、.DWG、.RVT、.DGN、.FBX

表格数据.XLSX、.XLS、.CSV等

6.5元数据

地理空间数据的元数据包括数据标识信息、数据覆盖信息、数据限制信息、数据参考系信息和数据

分发信息等内容。应采用含有属性信息的矢量数据格式记录元数据,其中矢量数据的图形数据应记录地

理空间数据的覆盖范围信息,矢量数据的属性数据应记录地理空间数据的元数据项和元数据值。元数据

项的填写内容和要求见附录C。

6.6数据字典

5

DB32/T3870-2020

矢量格式的地理空间数据应提交相应的数据字典文件。数据字典结构采用列表形式,描述的内容包

括要素名称、要素描述、要素属性表、备注等信息以及属性值域说明表。其中,要素属性表包括属性名

称、属性描述、数据类型和值域、属性值域或示例、约束/条件、备注。数据字典格式表结构见附录D。

6.7附件

附件中存放与地理空间数据集相关的文档资料、图片资料、音频资料和视频资料。

7共享和交换的基本流程

地理空间数据共享和交换的基本流程分为数据提交、数据整合、数据发布和数据共享4个环节,见

图2。

图2共享和交换的基本流程图

7.1数据提交

7.1.1在线提交

提供者通过在线方式提交地理空间数据集,在线提交的流程为:

a)提供者通过共享交换平台在线提交申请,上传并在线提交地理空间数据集;

b)共享交换服务单位对提交的地理空间数据集的数据组织和内容进行规范性检查;

c)共享交换服务单位对于符合要求的地理空间数据集进行下载,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地理空间

数据予以退回,提供者应重新提交数据。

7.1.2前置机提交

前置机提交适用于网络定期连通或专线通道的环境下,支持文件和数据库两种形式。

提供者通过前置机提交变化频繁的数据以及自动化更新要求较高的数据,在指定的时间周期内上

传,前置机提交的流程为:

a)提供者通过共享交换平台在线提交申请,配置部门内部参与共享交换的前置机,并将前置

机连接到共享交换平台;

b)提供者通过前置机定期或实时上传并在线提交地理空间数据集;

c)共享交换服务单位对提交的地理空间数据集的数据组织和内容进行规范性检查;

d)共享交换服务单位对于符合要求的地理空间数据集进行数据下载,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地理

空间数据予以退回,提供者应重新提交数据。

6

DB32/T3870-2020

7.1.3离线提交

提供者将纸质文件副本或拷贝在移动介质中的数字化文件,由专人送达共享交换服务单位,进行数

据线下提交,离线提交的流程为:

a)提供者通过离线方式向共享交换服务单位提交申请,并离线提交地理空间数据集;

b)共享交换服务单位对提交的地理空间数据集的数据组织和内容进行规范性检查;

c)共享交换服务单位对于符合要求的地理空间数据集进行数据拷贝;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地理

空间数据予以退回,提供者应重新提交数据。

7.1.4服务注册

提供者采用在线方式将数据资源发布成通用的服务接口,并在共享交换平台中进行服务注册,提供

数据资源在线共享的服务模式,服务注册的流程为:

a)提供者通过共享交换平台在线提交申请,填写服务地址、服务内容、服务空间参考、服务

调用测试代码等基本的服务元数据信息,完成在线提交服务注册申请;

b)共享交换服务单位对提交的服务注册申请进行检查与审批,检测提供者填写的服务元数据

信息,检查评估数据服务的质量;

c)共享交换服务单位对于符合要求的服务注册申请应通过审批,并在共享交换平台中进行服

务登记;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服务予以退回,提供者应重新注册服务。

7.2数据整合

7.2.1数据处理

共享交换服务单位应对提供者提交的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完整性、逻辑一致性、空间精度、时间精度、

属性精度、图形或影像质量、附件质量等要素检查。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数据,制定合理的数据预处理技

术方案;对于符合要求的数据,开展相应的数据整理入库工作,数据处理的流程为:

a)共享交换服务单位通过共享交换平台对提供者提交的地理空间数据集进行质量检查;

b)对于质检不通过的数据,共享交换服务单位通过处理工具集按需进行处理。预处理工具集

包括目录整理、格式转换、坐标转换、脱密处理、空间化处理等;

c)对于质检通过的数据,共享交换服务单位通过共享交换平台对元数据进行整理和提取,形

成待入库的数据集;

d)共享交换服务单位通过共享交换平台完成数据入库。

7.2.2数据编目

按照6.1确定的数据分类规则,确定参与共享和交换的地理空间数据的分类代码,编制数据的唯一

标识码。

(1)数据唯一标识码构成

数据唯一标识码由分类代码、年份、顺序码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之间用字符“-”隔开,其形式

见图3。

a)前四位表示部门分类代码,其中第一位用大写罗马字符表示一级部门类;第二、三位用2位阿

拉伯数字表示二级部门类;第四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扩展码,默认为“0”。本标准采取两级分

类法分为2个一级类,66个二级类,分类代码及名称见附录A;

7

DB32/T3870-2020

b)中间四位表示主题分类代码,其中第五、六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一级主题类;第七位用大写罗

马字符表示二级主题类;第八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扩展码,默认为“0”。本标准采取两级分类

法分为13个一级类,65个二级类,分类代码及名称见附录B;

c)最后两位表示数据类型分类代码,“01”代表矢量数据,“02”代表栅格数据、“03”代表三维

数据、“04”代表地图瓦片、“05”代表表格数据;

年份采用四位阿拉伯数字表示数据生产或更新的年份。

顺序码采用六位阿拉伯数字表示,数值范围从000001到999999。

XXXXXXXXXX-XXXX-XXXXXX

分类代码年份顺序码

图3数据唯一标识码构成图

(2)扩展原则

可根据实际情况对部门分类、主题分类和数据类型分类进行代码扩展,扩展的分类代码应分别符合

数据唯一标识码构成的编码规则。

(3)数据编目流程

数据编目的流程见图4。

图4数据编目流程图

确定数据所属分类代码,选择数据生产或更新年份,编制数据的顺序码,最终生成数据唯一标识码。

7.3数据发布

7.3.1数据目录发布

共享交换服务单位应通过共享交换平台发布目录服务,提供数据目录内容查询、检索、目录导航、

目录下载和目录订阅服务,以及目录服务接口等。

7.3.2数据文件发布

共享交换服务单位应通过共享交换平台发布参与共享和交换的地理空间数据文件,提供数据的查询

检索、快速浏览和数据下载服务。

当参与共享和交换的地理空间数据文件有更新时,共享交换服务单位应将数据更新情况及时反馈给

数据使用者。

8

DB32/T3870-2020

7.3.3数据服务发布

数据服务提供者在完成服务注册后,必须经过发布才能够录入到共享交换平台的服务资源目录中,

被服务使用者访问和调用,以获得相应的数据服务资源。

共享交换服务单位应通过共享交换平台将整合后的地理空间数据发布成相应的地理信息服务,使用

者可以通过共享交换平台进行在线调用。

共享交换服务单位应针对不同类型的数据发布相应的地理信息服务,发布的服务类型见表2。

表2数据服务发布类型

数据类型应发布的服务

矢量数据WMS、WMTS、WFS、WFS-G

栅格数据WMS、WMTS、WCS、WTDS

地图瓦片WMTS

三维数据WTDS

7.4数据共享

7.4.1在线共享

在网络连通环境下,使用者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使用共享和交换的地理空间数据,一种是通过接口在

线调用数据,另一种是在线下载地理空间数据集,在线共享的流程为:

a)使用者可通过共享交换平台对地理空间数据元数据和具体内容进行查询检索;

b)使用者可通过共享交换平台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数据浏览;

c)使用者可通过共享交换平台对数据和服务进行信息订阅,对使用者订阅的数据和服务,共

享交换服务单位应当在数据和服务更新后,将数据和服务的更新情况及时推送给使用者;

d)使用者可通过共享交换平台对查询检索的感兴趣数据和服务在线提交使用申请;

e)共享交换服务单位或数据提供者对使用申请进行审批;

f)对于符合要求的使用者,共享交换服务单位或数据提供者通过共享交换平台进行数字版权

保护(数据加密、数字水印等)或服务授权,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使用者进行使用申请退回;

g)使用者可通过共享交换平台在线下载地理空间数据集;

h)使用者可在其业务系统中以接口方式在线调用共享交换平台发布的数据服务。

7.4.2离线拷贝

在网络不连通的情况下,使用者可以通过移动介质离线拷贝地理空间数据集,离线拷贝的流程为:

a)使用者可线下提出数据使用申请;

b)共享交换服务单位或提供者对使用申请进行线下审批;

c)对于符合要求的使用申请,共享交换服务单位或提供者通过共享交换平台提取需要的数据集,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退回使用申请;

d)使用者可通过移动介质将提取的地理空间数据集进行物理拷贝。

7.4.3反馈及改进

9

DB32/T3870-2020

使用者在使用共享交换平台的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可向共享交换服务单位反馈,共享交换服务单

位应针对用户反馈的问题及时回复与改进。

10

DB32/T3870-2020

AA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部门分类与代码表

表A.1部门分类与代码表

代码名称代码名称

A省级部门A34江苏省机关事务管理局

A01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A35江苏省林业局

A02江苏省教育厅A36江苏省国家保密局

A03江苏省科技厅A37江苏省档案局

A04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A38江苏省新闻出版局

A05江苏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A39江苏省能源局

A06江苏省公安厅A40江苏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

A07江苏省国家安全厅A41江苏省林业局

A08江苏省民政厅A42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

A09江苏省司法厅A43江苏省知识产权局

A10江苏省财政厅A44江苏煤矿安全监察局

A11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A45江苏省地震局

A12江苏省自然资源厅A46江苏省气象局

A13江苏省生态环境厅A47江苏省通信管理局

A14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A48江苏省邮政管理局

A15江苏省交通运输厅A49江苏省烟草专卖局

A16江苏省水利厅A50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

A17江苏省农业农村厅A51国家税务总局江苏省税务局

A18江苏省商务厅A52江苏省海事局

A19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A53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江苏监管局

A20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B设区市

A21江苏省退役军人事务厅B01南京市

A22江苏省应急管理厅B02无锡市

A23江苏省审计厅B03徐州市

A24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B04常州市

A25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B05苏州市

A26江苏省广播电视局B06南通市

A27江苏省体育局B07连云港市

A28江苏省统计局B08淮安市

A29江苏省医疗保障局B09盐城市

A30江苏省信访局B10扬州市

A31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B11镇江市

A32江苏省人民防空办公室B12泰州市

A33江苏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B13宿迁市

11

DB32/T3870-2020

BB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主题分类与代码表

表B.1主题分类与代码表

代码名称代码名称

1基础地理06G气候资源

01A定位基础06H其他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01B水系7环境与生态

01C居民地及设施07A生态环境

01D交通07B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

01E管线07C地质环境

01F境界与政区07D湿地

01G地貌07E野生动植物

01H植被与土质07F荒漠化和沙化

01I其他基础地理07G森林生态

2基础地质8灾害与灾难

02A岩石08A洪涝灾害

02B地层08B旱灾

02C地质构造08C海洋气象灾害

02D水文地质/岩溶地质/工程地质08D地震灾害

02E区域地质调查/地质图08E地质灾害

02F地球化学08F森林与草原灾害

02G固体矿产普查与勘探08G生物灾害与生物入侵

02H其他基础地质08H灾难事件

3基础覆被08I其他灾害

03A土地利用9经济与社会

03B土地覆被09A人口

03C土壤覆被09B经济

4海洋基础地理09C社会

04A领海与定位基础09D世界经济

04B海底障碍物09E经济区划

04C航道及助航设施09F人口与社会管理区划

04D海底管线与设施09G区域规划与主体功能区规划

04E海上区界09H城市管理

5遥感监测10基础设施

05A卫星遥感遥测10A交通基础设施

05B航空遥感遥测10B能源基础设施

6自然资源10C水利基础设施

06A土地资源11综合自然地理

06B水资源11A综合自然地理

06C能源资源12综合人文

06D森林资源12A综合人文

06E草地资源13综合对地观测

06F海洋资源13A综合对地观测

12

DB32/T3870-2020

CC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元数据填写内容与要求

表C.1元数据填写内容与要求

数据长度矢量栅格地图三维表格

分类元数据项缩写名值域说明

类型(字节)数据数据瓦片数据数据

数据标识符DataIdent字符型50参照7.2●●●●●

数据名称DataName字符型50自由文本●●●●●

数据分类DataType字符型50自由文本●●●●●

所属项目DataProject字符型100自由文本●●●●●

数据摘要DataAbs字符型255自由文本●●●●●

数据格式DataFormat字符型50参照6.3●●●●●

标识

信息比例尺MapScale数值型8填比例尺分母●○○○○

分辨率ScaleDist数值型8单位为米○●●●○

采用技术规范或标自定义/国家或行

CodingNum字符型50●●●●●

准编号业标准编号

所有权单位OwnEntity字符型100自由文本●●●●●

生产单位FormDep字符型100自由文本●●●●●

生产时间FormDate日期型8YYYYMMDD●●●●●

参照GB/T

覆盖范围描述DataCoverage字符型255●●●●●

覆盖2260-2017

信息

数据源获取时间SourceDate日期型8YYYYMMDD●●●●●

填大地基准名称,

如“2000国家大地

大地基准CrsDatum字符型20●●●●○

坐标系”、“独立

坐标系”等

参考填高程基准名称,

系信高程基准CrsVert字符型20如“1985国家高程●●●●○

息基准”等

填投影名称,如“高

斯-克吕格投影”、

投影信息CrsProjection字符型20●●●●○

“横轴墨卡托投

影”“无”等

13

DB32/T3870-2020

数据长度矢量栅格地图三维表格

分类元数据项缩写名值域说明

类型(字节)数据数据瓦片数据数据

单位为度(゜),

参考中央子午线CenMerid数值型8如非投影数据填●●●●○

系信999

息“3度带”;“6度

分带方式MapZoning字符型20●●●●○

带”;“无”

“公开”、“内部”、

密级SecClass字符型10“秘密”、“机密”、●●●●●

“绝密”

限制

“不公开”、“指

信息

定政府部门”、“所

公开范围PubRang字符型20●●●●●

有政府部门”、“社

会公众”

DistributerNam

分发单位字符型100自由文本●●●●●

e

联系人PrsContact字符型30自由文本●●●●●

分发

信息联系电话DistributerTel字符型30自由文本●●●●●

通信地址DistributerAdd字符型255自由文本●●●●●

服务地址UrlLinkage字符型255在线访问的地址●●●●●

注1:“●”表示该数据类型必须填写此元数据项。“○”表示该数据类型不需要填写此元数据项。

注2:YYYYMMDD中,YYYY表示年度,MM表示月份、DD表示日期,不足补零,若无填零

14

DB32/T3870-2020

DD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数据字典格式说明表

D.1数据字典格式说明表

表D.1

要素名称要素的正式名称。

要素描述对要素形态、功能或特征等方面的描述,用于区分或界定要素。

属性表

数据类型和

属性名称属性描述属性值域约束/条件备注

字段要求

属性值域为该属性

项可能所取的范

规定属性项规定该属性项为地

围。属性项的取值

的数据类型理要素的必选属性

可以通过简单枚举

和字段宽度,或条件可选属性。

属性含义的解全部列出的,列出需特别加以说明

要素属性项的数据类型分当该属性项为要素

释,凡有计量的其全部取值,并用的内容。

名称。为字符型、整的必选属性时,用

必须标明单位。“/”分隔;不能通

型、长整型、字母“M”表示;为

过简单枚举全部列

浮点型、日期条件可选属性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