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资料的收集_第1页
考古资料的收集_第2页
考古资料的收集_第3页
考古资料的收集_第4页
考古资料的收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古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考古资料的收集考古资料的收集考古调查考古发掘声音2-1-1考古调查:近现代考古学的主要工作之一是进行田野发掘,而考古调查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考古发掘作好准备。只有经过调查,才能选定发掘的地点和对象,并确定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发掘。考古调查本身也是考古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考古调查获得的有关古代遗物、遗迹的信息,对考古学的宏观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考古调查涉及查阅文献、实地勘察等一系列的具体步骤,并要作好文字、绘图、照相等记录工作,必要时还须采集标本、实行钻探等。近年来,航空照相、卫星照相等遥感技术在考古调查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声音2-1-2在考古调查中,作好文字记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左图就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在调查时所填写的《遗址调查表》。声音2-1-3图片2-1-120世纪下半叶以来,空中摄影已被越来越多地使用于考古调查中。约1000年前,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查科大峡谷曾是阿那萨吉文化的重要中心,上图是空中拍摄的普韦布洛·班尼托村遗址的全貌,村中房屋多达700间。在峡谷中分布的阿那萨吉村落中,这是最大的一个。声音2-1-4图片2-1-2考古发掘:考古发掘的对象是在考古调查的基础上,经过认真、仔细的选择后确定的。整个考古发掘工作就是将埋没在地下的遗物和遗迹揭露出来。发掘过程中,难免对遗物和遗迹造成破坏,所以发掘工作最基本的准则是将这种破坏降低到最低限度。要做好发掘工作,必须懂得地层学的原理,根据层位关系来揭露地下文物。具体的发掘方法大致可分居住址发掘和墓葬发掘两类。不同的发掘对象,所采用的发掘方法也有所不同。在发掘过程中,必须做好文字、绘图、照相等记录,必要时还应制作模型,以便在研究是可依据记录以及所揭露的遗物、遗迹探究其原来的状况。声音2-1-5文化层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地层”这一名称是从地质学借用的。在人类居住的地点,通常都会通过人类的各种活动,在原来天然形成的“生土”上堆积起一层“熟土”,其中往往夹杂人类无意或有意遗弃的各种器物及其残余,故称“文化层”。如果后一代的人类居住在同一地点,又会在已有的“文化层”上堆积另一“文化层”。由于长期延续,文化层越堆越厚,层次越来越多。如果没有经过扰乱,上层的年代必然比下层的年代为晚。这样,文化层的堆积便构成了这一居住址的编年历史。人类的活动是复杂的,所以文化层的堆积情形也往往是十分复杂的。考古工作者在发掘时,必须恪守地层学的原则,使用各种技术和手段,从错综复杂的层位关系中将居住址的历史井然有序地揭露出来,而不致发生错乱或颠倒。这就要求考古工作者必须具有细致、谨慎的工作态度,采用严密、妥善的发掘方法。在墓葬的发掘中,地层学的重要性虽然不如居住址的发掘,但墓葬与居住址的文化层之间,墓葬与墓葬之间,乃至墓葬本身的各部分之间,也往往存在层位关系。声音2-1-6文化层堆积示意图右面的示意图展示了文化层形成的过程。A为未居住时的原生地貌;B为第一次居住期间的状况;C为第一次居住废弃后的堆积;D为第二次居住期间的状况;E为第二次居住期废弃后的堆积。声音2-1-7图片2-1-3考古发掘现场左图是1935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发掘现场的工作照片。从山石土坡上划出的方位线可以看出,发掘工作正依据地层学的原理,层层揭露。声音2-1-8图片2-1-4考古工作者正在从事的田野发掘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