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配套课件:3.9 祝福(粤教版必修3)课件_第1页
高二语文配套课件:3.9 祝福(粤教版必修3)课件_第2页
高二语文配套课件:3.9 祝福(粤教版必修3)课件_第3页
高二语文配套课件:3.9 祝福(粤教版必修3)课件_第4页
高二语文配套课件:3.9 祝福(粤教版必修3)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语文配套课件:3.9祝福(粤教版必修3)课件20%的人享受了世界上80%的爱情,甚至办掉全世界80%的结离婚手续。这20%的人总在爱和被爱,而余下80%的人只好寻寻觅觅,苦苦追求。20%的人历经人生80%的大喜大悲,体验80%的精彩和跌宕,而80%的人更多地在COPY平淡的日子。20%的人可以实现80%的心愿,而80%的人只能实现20%的心愿。20%的人可以实现80%的好处,留下可怜的20%让那80%的人打破头颅地抢做一团。就是请一顿饭,都是20%的客人吃了80%的好菜。不信,你请一顿试试。何其不幸,8020定律就这样作用于一个人身上。这哪里是有没有绝对公平的问题,根本就是绝对的不公平啊!轮到自己的时候,8020定律通常是这样的——20%的人倒足80%的霉,或者80%的人伸着脖子看着人家20%的好运气,空悲切。其实,8020定律早已被中国古人用另一句话表达过,那就是——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

修身名句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

赏读:孔子说:“人能够把道(规律)光大,而不是道来支配人、左右人。”

巧言乱德。——《论语·卫灵公》

赏读:孔子说:“花言巧语足以败坏道德。小事情不会忍耐,便会坏了大事情。”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赏读:孔子说:“(考察一个人时)许多人都厌恶他,一定要认真地考察;许多人都喜爱他,也一定要认真地考察。”

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赏读:孔子说:“(我对)人人都进行教育,没有(贫富、贵贱、地域、年龄等)区别。”知识卡片1.作家作品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等,中篇小说《阿Q正传》。

2.写作背景《祝福》发表于1924年。是鲁迅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故事叙述的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黑暗现实。农民问题是鲁迅这一时期一直在探索的问题。而辛亥革命后,旧中国农村的黑暗是空前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赶跑了皇帝,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真正完成,中国仍然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下,封建的思想观念和礼教仍然顽固地束缚着广大农民,尤其是妇女,她们更是受尽了剥削和压迫,承受着难以想象的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重压。

五四运动提出了“民主、科学”“打倒封建礼教”的口号,妇女解放问题也成了这个时期鲁迅探索的主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鲁迅的小说《祝福》应运而生了。在小说中,鲁迅深刻地揭露了封建文化思想的流弊和余毒。3.审美视窗世纪伟人——鲁迅他是中国文坛的匕首,他是中国革命的先驱。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用自己的一杆锐笔,割断贪婪狂妄者的白日梦;他用自己的一腔热血,浇醒千千万万的沉睡者的爱国心。

把生命献给中国,让世界为之景仰。矮矮的身躯,创造出崇高的事业,瘦削的肩膀,承载着千年的使命!从狂人的眼睛里,我们读出了历史的沉重;从阿Q的身影中,我们体会到变革的艰难;从坟头的花环上,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从铁屋的呐喊中,我们听清了奋进的声音!你在孤独中呐喊,你在市声里彷徨,采一片朝花为自己送行,荷一杆长戟向黑暗进攻!大星陨落,天地同悲;巨著行世,千秋共仰。预习作业1.字音识记(1)悚然(

)

(2)芒刺(

)

(3)踌躇(

)(4)俨然(

)(5)形骸(

)(6)山墺(

)(7)驯熟(

)(8)讪讪(

)(9)草窠(

)(10)唾弃(

)(11)渣滓(

)(12)歆享(

)(13)醴(

)(14)鄙薄(

)(15)陈抟老祖(

)(16)捺上花冠(

)答案(1)sǒng

(2)máng

(3)chóuchú

(4)yǎn

(5)hái(6)ào

(7)xùn

(8)shàn

(9)kē

(10)tuò

(11)zhāzǐ

(12)xīn

(13)lǐ

(14)bǐbó

(15)tuán

(16)nà答案

(1)烟霭/和蔼(2)谬种/绸缪(3)蹙缩/蹩脚(4)聘礼/驰骋/伶俜/娉婷(5)煊赫/渲染/寒暄/喧哗(6)惴惴不安/瑞雪/端正/揣测3.词语释义

(1)百无聊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沸反盈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寻死觅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走投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少不更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天有不测风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精神无所依托,感到非常无聊。(2)形容人声喧嚣杂乱。(3)企图自杀。多指用寻死来吓唬人。(4)无路可走,比喻处境极端困难,找不到出路。(5)指人年纪轻,经历的事不多,缺少经验。(6)比喻灾祸是无法预料的。4.近义辨析(1)变幻·变换“变幻”指变化不定;无规则地改变。“变换”指变动,更换。例句:①蒲松龄笔下的那些狐仙,真是________莫测。②两个老朋友不断________着话题,谈了整整一个晚上。(2)单是·但是单是:即单纯是,单单是。但是:用在后半句话里表示转折,往往与“虽然、尽管”等呼应。例句:①设立国庆的目的,是希望在每年的这个时候,国人都能够对国家有所感恩,在享受国泰民安的幸福时,应学会追忆,________随着经济的发展一味地强调休闲,代替了纪念,终于使国庆节在一些人眼里,只剩下了“购物、旅游的黄金周”。②商场中不打折的往往都是所谓的“新品”,且不论其究竟是否真为新品,________那毫无商榷余地的“一口价”就值得消费者冷静斟酌。答案(1)①变幻②变换(2)①但是②单是结构图示主旨归纳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重点突破

本文在叙述方法上有什么特点?这种叙述方法有什么作用?提示(1)本文在序幕以后就写出了故事的结局,这是采取了倒叙手法。小说将祥林嫂的悲惨结局在开始就呈现在读者面前,为读者设置了一系列悬念:祥林嫂过去是什么人?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为什么又会在死前提出那样奇怪的问题?使读者急于追根溯源探求原委。(2)倒叙手法的作用:在情节上:把祥林嫂悲惨的结局放在开头,巧妙地设置了悬念,使读者急于探求事情的原委,有一定的吸引力。在内容上:把祝福的景象和祥林嫂的死连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突出反封建的主题。

作者是怎样用倒叙手法安排小说情节的?

情节内容序幕结局开端发展高潮尾声提示序幕——“我”回到鲁镇。结局——“我”听到祥林嫂的死讯。开端——祥林嫂外逃到鲁镇帮佣。发展——被劫被迫改嫁,后丧夫失子,再到鲁家。高潮——捐献门槛,未能赎罪,被逐,沦为乞丐。尾声——“我”见到鲁镇“祝福”场景及感受。

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有何变化?填写下表,并分析这些肖像描写的作用。衣着打扮脸色眼睛神态初到鲁镇再到鲁镇死前相遇提示(1)衣着打扮脸色眼睛神态初到鲁镇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顺着眼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再到鲁镇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手脚已没有先前那样灵活,记性坏的多,死尸似的脸衣着打扮脸色眼睛神态死前相遇头发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提着竹篮,竹篮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2)这些肖像描写展示了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发展过程,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法对妇女的摧残与迫害:第一次虽贫困,但对生活抱有希望;第二次已经走投无路,对生活失去了希望;第三次对生活已经彻底绝望。

你认为祥林嫂是一个怎样的女人?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加以形容,然后概括。提示文中能够用来形容的词语很多,如“乞丐”、“讨饭的女人”、“谬种”、“寡妇”、“勤快”、“悲惨”、令人“烦厌”……总之,小说中的祥林嫂是一个生活在封建社会最下层的劳动妇女,她勤劳能干,但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社会,她被践踏,被迫害,被摧残,讨人烦厌,终究成为一个乞丐,直至绝望地离开人世。祥林嫂的悲剧深刻揭示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控诉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在祥林嫂的问题上,鲁四老爷一共开过六次口,有两次说的却不完整,请根据上下文发挥想象力补全。提示a.祥林嫂被抢时:“可恶,然而……”可恶:卫婆婆抢的举动给自己带来了麻烦。然而:祥林嫂私自出逃为封建礼教所不容,婆婆作主抢回,理所当然。b.紧接着,午饭之后,卫婆婆又来时:“可恶,然而……”可恶:卫婆子先荐人后劫人有损鲁家体面。然而:要找像祥林嫂这样勤快有力的劳动力是不容易的。

小说描写了几次“祝福”?分析这几次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内容作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提示小说三次写到了“祝福”。这年底的“祝福”,作为一个时间标志,把祥林嫂的人生悲剧串联了起来,形成了清晰的发展脉络。作者巧妙地把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几次重大变化,都集中在鲁镇“祝福”这一特定场景中。有关“祝福”的描写,不但表现了祥林嫂悲剧的典型环境,而且也印下了祥林嫂悲惨一生的足迹。第一次,鲁镇上各家准备“祝福”的情景。交代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揭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预示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第二次,描写鲁四老爷家祝福。推动情节发展,增强人物的真实性与感染力。第三次,结尾通过“我”的感受来描写祝福景象。天地圣众“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气氛与祥林嫂的死形成鲜明对比,深化主题,首尾呼应,小说结构更加严谨。

本文既然是一出悲剧,为何还以“祝福”为题?提示(1)小说起于祝福终于祝福,中间一再写到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密切相关。(2)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是在祝福的欢乐气氛中展开的,鲜明的对照深化了小说的主题。(3)所谓“祝福”只是人们的一厢情愿。其实像祥林嫂这样的处在封建思想和制度压迫下的劳动人民哪有“福”可“祝”?又岂能“祝”来幸福?以“祝福”为题有反讽之意。

考点链接小说标题的作用标题对于一篇小说,尤其是小小说,往往是“照亮读者眼睛的灯笼”,往往会起到摄人心魄的作用。在考题中,对小说标题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如下两个方面:一、小说标题的含意(双重或多重)1.表面意义与真实意义。2.指代意义与比喻意义。3.一语双关,双层含义。二、小说标题的用意(原因、作用、效果、好处)1.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2.概括故事情节,暗示比喻象征,揭示小说主旨。3.结构线索,组织全文;寄托情感,深化主题。4.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1.文本审美(1)巧妙的倒叙式结构。《祝福》的结构是以祥林嫂的悲惨遭遇为主体安排的。开头的“序幕”和最后的“尾声”揭示了女主人公祥林嫂所生活的典型环境。然后采用倒叙的方法,先写祥林嫂的悲惨结局,把祝福景象与祥林嫂的惨死连在一起,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2)沉郁的色调传达出悲哀的感情。《祝福》中描写祝福景象的文字,蒙上了一层灰暗的色彩,乐景不乐,叫人只觉得沉郁。这种高超的语言艺术,很值得欣赏。(3)肖像描写洗练传神,含蓄隽永。小说多处描写祥林嫂的外貌,特别是对她的眼睛作了精心的刻画,用以说明她的身份、性格、精神状况和不幸遭遇,展示她那每况愈下的苦难历程,从而有力地表现了小说的主题。小说三次集中的外貌描写显示了人物不幸的遭遇和内心的创痛,给人广阔的想象空间,填补了片断之间的空白。(4)人物语言高度个性化。《祝福》中“我”的话跟鲁四老爷的不同:“我”的话活像一个新派人物,鲁四老爷的话活像一个讲理学的老爷。卫老婆子的话跟柳妈的不同,卫老婆子的话活像一个“中人”,柳妈的话活像一个好寻开心的市井女人。2.写作迁移【角度】

倒叙手法题目:请你运用倒叙手法写一段记叙文的开头,100字左右。【示例】

昏黄的灯光下,妈妈依旧在不停地拧着螺丝。一下,又一下,每一次的拧紧都用上了全身的力气。三轮车架下的妈妈,两鬓已经布上了银丝,眼角的皱纹好似一条条深深浅浅的沟壑,粗糙的脸颊在灯光下愈加显得苍白,一双枯树皮似的手在不停地用力、用力……看着妈妈这用着力的双手,那一幕幕的往事从脑海里汩汩地浮现出来。【漫漫古典情】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