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_第1页
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_第2页
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_第3页
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_第4页
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专题立意以近代化概念为核心,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中国史与世界史的联接。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近代化的含义、指导学生梳理史实,从近代化的角度来整合中国近代史,把握1840—1949年中国近代化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理解制约中国近代化的不利因素、获得中国近代化的启示。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年表、材料、设问引导学生学习探究,掌握历史学习的一些基本方法:如史料学习法、思辨学习法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获得中国近代化的启示,增强学生对祖国命运的关注,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民族责任感.专题复习的基本步骤课前:学案设计梳理专题显性知识课堂:选择角度探究专题历史内涵课后:配套训练强化学生答题能力内容第一阶段(1840--1860)中华文明的拐点

第二阶段(1860--1895)现代化艰难起步

第三阶段(1895--1919)现代化的整体发展

第四阶段(1919--1927)现代化新发展

第五阶段(1927--1949)现代化新道路的实践

政治经济思想世界历史社会生活阶段特征学案设计知识梳理设计理由:一、学生形状:新教材强调知识的专题性,学生通史意识非常薄弱:表现:1、学生对时间信息不敏感2、对历史事物先后顺序不清楚3、对历史阶段性特征不透彻二、新课程高考卷直接考查时间或者利用时间信息解题的试题很多试卷总题量涉及时间的题量2007年广东卷2517(68%)2008年广东卷2513(52%)2008年江苏卷2014(70%)三、《09年浙江省文综测试卷》(历史部分)基础性记忆类选择题有6题24分(凸显通史思维,回归历史本色)。有联系、结合阶段特征地识记的题是:14题18题21题23题对历史发展线索和阶段特征的理解:19题22题四、历史是内容极其丰富且相互联系的多面体,“横看成岭侧成峰”,以表格形式来梳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历史发展的多个侧面及其线索,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地看待历史的思想意识和思维能力。

五、表格由学生课前完成(以大事年表形式),这本身就是一个对知识进行归类整理的一个过程学案设计专题探究角度的选择1、近代化概念;3、阶段特征阐释2、尝试用各种历史观去分析4、通史下的专题分析:5、适当关注区域史教学

6、新材料新知识平台7、和世界历史的联系8、周年热点问题引领教学组织教学拓展教学(从横向看表格)(从纵向看表格)谢谢,请多指正!祝大家好运!狭义而言,中国现代化不是一个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它是落后国家采取高效率的途径,通过有计划地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经验,带动广泛的社会改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并且,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是与中国走向衰败、沦为半殖民地以及各种革命运动连绵不断的过程重叠在一起的。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与革命化,实质上都是中国现代化总进程中旧体制向新体制转变的特殊形式。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主题:反侵略,求独立(政治)反专制,求民主(政治)创实业,求富强(经济)学西学,求进步(思想文化)近代化概念和多种史观现代化史观认为:现代化进程一般指在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下,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主要包括经济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文化的科学化、大众化等。2006──2008三年的高考:近代化问题占了总题量的27.4%,占了总赋分的18%;学案【例1】(14分,2007年广东省高考历史第29试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中国近代化研究的重要准则。【材料二】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做解释。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3分)(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5分)(3)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影响。(6分)近代化概念和多种史观“这是对现代化史观运用得很明显的一道历史试题,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第一次明确告诉学生:可以用不同的评判标准来看待历史事件。”------广东黄牧航老师《史学观念的转变与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中史参》2008.3)阶段特征阐释划分五阶段的理由:二、要注意理清晚清时期、民国时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等时间概念与近代化历程的关系。一、重视这几个时间:1840、1860、1895、1919、1927内容第一阶段(1840--1860)第二阶段(1860--1895)第三阶段(1895--1919)第四阶段(1919--1927)第五阶段(1927--1949)第四阶段(1919--1949)1919年近代化的新发展:首先,体现在无产阶级成为近代化的重要角色;其次,近代化的政治内容由实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转变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再次,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为政治民主化的新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三、历史的阶段特征比历史的阶段分期重要第一阶段

中华文明的拐点

(1840--1860)政治: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三元里抗英、太平天国运动经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社会。思想: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有识之士“开眼看世界”、

世界(整体史观):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社会生活上:服饰的变化、饮食结构的变化、住宅的变化;

1840—1860年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下,中国社会在不自觉地孕育着进步因素,虽然传统自然经济根深蒂固专制势力仍很强大,广大的中国人思想仍然僵化,近代化的历程也并没有真正开始,但中华文明出现新的拐点。

政治:中国社会开始一步步沉沦,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国人民开始了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经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新的经济因素尚初在萌芽状态。从世界角度看:中国经济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思想:中国被迫与西方列强接触,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中国的落后开始主张向西方学习,开启了民智,专制势力仍很强大,广大的中国人思想仍然僵化。阶段特征阐释社会生活上:外国生活方式开始进入中国近代化概念和多种史观学案【例3】请评价近代“通商口岸”的设置从革命史观——从现代化史观——从整体史观——从文明史观——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明显标记;

它是中国工业基地、技术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对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发挥带头作用;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化工业文明的窗口,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政治:甲午战争、《马关条约》、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经济:洋务运动、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著名企业;思想:“师夷长技”“中体西用”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社会生活:

1865第一艘轮船、1866邮政、1877有线电报、1882电话、铁路的发展(课后题)、1873《昭文新报》、近代教育开始起步阶段特征:中国社会进一步沉沦,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中国工业近代化起步,主角是地主阶级洋务派,近代化运动集中在经济方面。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近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这一阶段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产生;社会生活上,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在生活中逐渐推广。政治近代化尚未提上议事日程。

从世界角度看,中国经济进一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第二阶段现代化的艰难起步

(1860--1895)第三阶段现代化的整体发展阶段

(1895—1919前)政治: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维新变法运动;立宪派领导了立宪运动和保路运动;辛亥革命:中国同盟会、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袁世凯窃取政权,北洋军阀统治,孙中山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思想:维新变法思想、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主共和,实业救国;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陈独秀鲁迅蔡元培等思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社会生活:中山装;婚姻风俗的变化、丧葬礼俗的变化、其他社会风俗的变化。1896上海放映电影1906无线电报,维新运动时期的报纸《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民国成立后通俗性报刊的活跃,民国时期的电影阶段特征: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成为近代化的主角,他们将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变革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最突出是在政治领域开创性地建立了共和制,经济上在“实业救国”的浪潮下,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经济近代化在甲午战后到一战期间有了长足的发展,思想文化的近代化也有突破,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化转型。社会生活,世俗文化方面正式进入“中西合璧”阶段

第四阶段现代化新发展(1919--1927)政治:1919五四运动、1921中共“一大”、1922“二大、1925孙中山北上、国共合作、国民革命(1924—1927)。经济:思想: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为中国社会的变革提供了科学理论。

世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国山东问题、《九国公约》社会生活:1926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阶段特征阐释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中国无产阶级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成为近代化的主角,中国共产党成立制定民主革命纲领,领导工农运动发动国民革命,开创中国近代化的新纪元,近代化进入全新阶段。第五阶段现代化新道路的实践

(1927--1949)政治:南京国民政府统治1927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土地革命、1934红军长征、1935遵义会议、1937全民族抗战、1945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946全面内战爆发时间和粉碎国民党进攻、三大战役、渡江战役;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经济: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从外国人手中夺回“关税主权”,进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经济领域近代化的进程。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历程;官僚资本主义经济(1927---1949)新民主主义经济(1927--1956)思想:毛泽东思想(工农武装割据)世界: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日本侵华、第二次世界大战社会生活:1928近代第一座全国性广播电台阶段特征阐释1927年开始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近代化艰难进行,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近代化有所发展,抗战时期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被打断,抗战胜利后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近代化事业推入绝境。本阶段近代化重点在政治领域:中国共产党担负起领导近代化的历史任务,1949年中国人民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新中国,为现代化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阶段特征1840—1860年中国社会在不自觉地孕育着进步因素,虽然传统自然经济根深蒂固专制势力仍很强大,广大的中国人思想仍然僵化,近代化的历程也并没有真正开始,但中华文明出现新的拐点。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中国近代化起步,主角是地主阶级洋务派,近代化运动集中在经济方面。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成为近代化的主角,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最突出是在政治领域开创性地建立了共和制,经济上在“实业救国”的浪潮下,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经济近代化在甲午战后到一战期间有了长足的发展,思想文化的近代化也有突破,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化转型。社会生活,世俗文化方面正式进入“中西合璧”阶段

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1919年中国无产阶级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共产党成立制定民主革命纲领,领导工农运动发动国民革命,开创中国近代化的新纪元27年开始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近代化艰难进行,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近代化有所发展,抗战时期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被打断,抗战胜利后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近代化事业推入绝境;中国共产党担负起领导近代化的历史任务1949年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新中国,为现代化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阶段特征阐释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特点:3、复杂性: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相互交叉、同步进行

2、曲折性:受帝国主义与封建传统、封建利益的阻挠,在艰难中曲折行进

1、“中国特色”:经历器物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层面的变革,最后是精神层面的变革

启示?第三阶段(1895—1919前)政治: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中国同盟会、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孙中山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思想:维新变法思想、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主共和”“实业救国”,民主科学、陈独秀鲁迅蔡元培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主要史实。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社会生活:中山装婚姻风俗的变化、丧葬礼俗的变化、其他社会风俗的变化。1896上海放映电影1906无线电报,维新运动时期的报纸《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民国成立后通俗性报刊的活跃,民国时期的电影阶段特征:学案【例2】材料:中国革命发轫与甲午以后,盛于庚子,而成于辛亥。革命之目的,非仅仅在于颠覆满洲而已;-----得从事于改造中国。政治方面,有专制制度过渡于民权制度;经济方面,由手工业的生产过渡于资本制度的生产。循是以进,必能使半殖民地的中国,变成独立的中国,以屹立于世界。请回答:根据材料结合表格(所学知识)分析甲午战后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是如何加速的?知识运用:阅读材料:所谓的近代化,是指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观念等方面的变化。材料一:中国经济现代化必须抓住机遇,我们在历史上曾经错失三次机遇,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次是1842—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材料二:有学者认为近代史上中国曾经有三次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机遇,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时期,第二次是国民革命、北伐战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第三次是抗战胜利后,但都与机遇擦身而过。材料三:中国经济现代化曾发生两次进程中断,1937年—1945年工业化水平倒退,约到1952年才恢复到1936年的水平,1960—1977年工业化水平倒退。----------《中国经济现代化报告,2005》典型例题请回答:⑴材料一认为中国经济现代化在历史上曾经错失三次重大机遇,请分别说明错失的原因⑵阅读材料二请分别说明近代中国三次失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机遇的原因⑶“中国经济现代化还曾发生两次进程中断”,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其中断的原因知识运用:(1)第一次,封建专制制度和闭关政策;自然经济的阻碍。第二次,封建顽固势力的镇压;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阻挠。第三次,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的包围和封锁;中国“左”倾的政治运动和经济政策。

(2)第一次,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帝国主义支持北洋军阀窃取胜利果实,实行封建专制独裁,辛亥革命的民主成果荡然无存。第二次,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叛变革命,建立起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政府,实行一党专政,民主政治无从谈起。第三次,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坚持独裁内战方针,撕毁政治协商决议,发动全面内战,建立民主政治的希望彻底破灭。

(3)第二次世界大战,文化大革命英国工业革命发生在1763年前后,1825年英国议会解除机械出口限制,工业革命向欧洲大陆扩散。1793年,也就是工业革命开始后的第30年,英国国王乔治派使者访华,请求建立外交关系。当时的清朝皇帝乾隆,拒绝与英国建立外交关系,使中国工业化的起步晚了约70年。政治上: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历程

内容第一阶段(1840--1860)第二阶段(1860—1895)第三阶段(1895--1919)第四阶段(1919--1927)第五阶段(1927--1949)政治1840鸦片战争1842《南京条约》、1856第二次鸦片战争、三元里抗英、1851太平天国运动1894甲午战争、黄海海战、1895《马关条约》、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1900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辛丑条约》;1898维新变法运动;1911辛亥革命;1905中国同盟会、1911武昌起义、1912中华民国、清帝退位、191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袁世凯窃取政权北洋军阀统治、孙中山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1919五四运动1921中共“一大”1922“二大国民革命、1925孙中山北上国共合作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27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土地革命、1934红军长征、1935遵义会议、1937全民族抗战1945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946全面内战爆发时间和粉碎国民党进攻、三大战役、渡江战役;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通史下的专题分析:(从横向看表格)注意引导学生归纳专题主题,注意民主革命与近代化的关系学案【例4】材料一:中国户口不下四万万,果能成立议院,联络众情,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合四万万之众如一人,----------故议院者,大用之则大效,小用之则小效也。-------------郑观应《盛世危言·议院上》政党发起人所占席数国民党宋教仁392共和党黎元洪176民主党汤化龙25统一党程德全24材料三:1949年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政务院领导人物构成表(单位:人)职务党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政务院主席副主席委员总理副总理政务委员共产党1329126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0327026材料二:1913年国会主要党派构成统计表通史下的专题分析:请回答:⑴材料一体现了中国近代哪一政治派别的什么主张?有什么影响?⑵根据材料二指出,民国初年中国政治出现什么新局面?分析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⑶结合材料一二,概括指出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政治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当时民主政治没有实现的主要原因。⑷材料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民主制度建设中的什么创举?据上表概括中央人民政府的构成特点,并指出新中国政权的实质。⑸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感悟。

[命题意图:]本题以近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来命题,意在揭示近代以来几代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民主政治进行了长期不懈艰难的努力,中国近代民主政治的建设历程曲折而又充满希望,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历史的选择,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1、早期维新派;议会政治。

促进维新变法运动发展;当时没有实施。2、民国初年出现政党政治活跃的局面。原因: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袁世凯控制内阁;民族资产阶级希望通过议会方式,限制袁世凯,维护民主制度。3、趋势:从专制走向民主。原因: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4、创新: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特点: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多党合作;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体现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原则。实质:人民民主专政。5、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民主政治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国近代民主政治起步晚,发展艰难;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中国的民主政治不可能实现;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才可能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经济上: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经济中国自然经济(1840--1956)开始解体;外国资本主义(鸦片战争后--1949)的入侵洋务运动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著名企业人物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历程;官僚资本主义经(1927---1949)新民主主义经济(1927--1956)内容第一阶段(1840--1860)第二阶段(1860—1895)第三阶段(1895--1919)第四阶段(1919--1927)第五阶段(1927--1949)通史下的专题分析:从浙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中国近代化历史注意分析中国近代多元化的经济结构及其影响.适当关注区域史教学,主要体现在命题素料与历史背景、问题情景取自本省乡土适当关注教材中所提及的“浙江历史”材料一1887年,他(严新厚)在宁波北门外湾头,创设了通久源机器轧花厂。初创时,资本五万两,从日本购入蒸汽发动机、锅炉和四十台新式轧花机,雇佣工人三、四百人,并聘用日本工程师和技师。……到一八九七年,据九月二十一日《中外日报》,该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所有前次所用女工,不敷工作,因此招募女工,……闻近日女工向该厂报名者颇多”,这表明该厂发展较为顺利,以后续有扩大。——摘自《浙江近代史》材料二(通久源纱厂)纺纱机器现经安妥,开工在即,外洋机器厂派洋人二名来甬(宁波),已为该局雇佣。……宁波道台已批示慈溪县的仁乾及其他华商商号,准其建立一个火柴厂制造火柴。他们准备暂时雇佣日本工匠……这是一个新创举,可使中国在这种一向被外国入口货独占的行业中,今后也可分得一分利润。这工厂将设于偏僻的处所,不至于使城市中人觉得讨厌或影响健康。——摘自《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材料三1897年4月,湖广总督张之洞上奏,在概述数年以来中国新式工业兴办情况后,接着指出:“洋商见我工商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纱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推押与洋商者。以后华商有束手之危,洋商成独揽之势。”张之洞此奏是对全国情况的综论,具有普遍性,文中又点浙江,可见问题较为突出。——摘自《浙江通史》近代浙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关注区域史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97年“该厂发展较为顺利,以后续有扩大”的原因。宁波是中国近代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自然经济解体较早;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什么?除此之外还有哪些阻力?西方列强经济侵略,对技术和市场的垄断;本国封建势力和一些陋习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民族工业起阻碍作用。(3)从材料可以看出,近代浙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在全国具有普遍性吗?为什么?民族工业要健康发展根本出路在哪?主要在纺织、火柴等轻工业领域。这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普遍现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落后,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榨,因此只有在轻工业领域有所发展,重工业为外国资本所垄断。必须取得民族独立。关注区域史

“宁波帮”形成于明朝,崛起于鸦片战争后的上海,至辛亥革命后达到鼎盛。近代中国工商业的风风雨雨,留下了“宁波帮”浓墨重彩的一笔。1916年孙中山先生曾对“宁波帮”企业家作过高度评价:凡“吾国各埠,莫不有甬人事业,即欧洲各国,亦多甬商足迹,其影响与能力之大,固可首屈一指者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诸多商帮中,不仅有“山西帮”的晋商,也有“安徽帮”的徽商,他们经商的共同特点是注重与官府的关系,依仗特许权从事垄断性经营,成就发财之梦想,而后起之秀的“宁波帮”则摒弃了前两者结托官府、单靠商业的缺陷,引进西方工商理念走上了开拓创新的实业之路,从而迅速崛起并闻名于世。

材料二浙东学派,从南宋到明清,经过永嘉学派、永康学派、金华学派,从叶适,到王阳明,到黄宗羲,一脉相承,形成了一整套的经济思想和经济伦理。比如“永康学派”的代表人物陈亮提出的“义利兼顾”的思想……余姚人王阳明进一步提出“四民异业而同道”的经济伦理,到了黄宗羲更是明确地提出了著名的“经世致用”、“工商皆本”的思想。——王耀成《宁波帮的经营理念》

材料三鸦片战争后,宁波崇商敬贾的社会风气愈益浓烈。清末民初人士张原炜指出:“海禁弛而互市起,商业更为世重。大商豪贾,俨然与操国柄者相息消,势位骒隆,才者益以起。”宁波以商起家者衡宇相望,甚至出现了“满路皆商贾,穷愁独缙绅”的世情。

材料四为了阻止外国商船北上,乾隆帝曾经试图提高宁波等港口的关税,但是令他惊讶的是,英国商船宁愿多交关税也要去浙江贸易。愤怒之下,1757年乾隆帝断然决定:以后只准洋商在广州一地贸易。(1)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宁波帮与晋商、徽商在经营理念上的差异。(4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浙东学派代表人物黄宗羲的君主政治观和经济发展观,并分析其思想产生的根源。(4分)(3)联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宁波帮“崛起于鸦片战争后的上海,至辛亥革命后达到鼎盛”的具体原因。并概括指出以宁波帮为代表的浙江商人的特点。(7分)

晋商和徽商依仗特许权,进行垄断性经营。(2分)宁波帮利用西方经商理念,投资实业,开拓创新。(2分)君主政治观: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臣平等。经济发展观: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2分)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2分)原因:受经世致用和工商皆本思想影响;对外开放早,受西方工商思想影响;民族危机的刺激和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一战和辛亥革命的影响;宁波帮开拓创新的创业精神;宁波崇商敬贾的社会风气等。(答出两点得4分,其余酌情给分)特点:讲信用,敢创新;团结;具有现代商业意识。(3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思想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有识之士“开眼看世界”(新思潮的萌发)、“师夷长技”“中体西用”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思想孙中山三民主义民主共和实业救国陈独秀李大钊等的民主和科学马克思主义孙中山新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工农武装割据)内容第一阶段(1840--1860)第二阶段(1860—1895)第三阶段(1895--1919)第四阶段(1919--1927)第五阶段(1927--1949)思想上: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通史下的专题分析:注意分析: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和特点,归纳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主题。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成为当时近代中国社会最深刻最重要的时代主题,成为近代爱国主义最核心的内容。通史下的专题分析:内容第一阶段(1840--1860)第二阶段(1860—1895)第三阶段(1895--1919)第四阶段(1919--1927)第五阶段(1927--1949)社会生活服饰的变化、饮食结构的变化、住宅的变化;

1865第一艘轮船1866邮政1877有线电报1882电话铁路的发展(课后题)1873《昭文新报》近代教育开始起步中山装婚姻风俗的变化、丧葬礼俗的变化、其他社会风俗的变化。1896上海放映电影1906无线电报维新运动时期的报纸《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民国成立后通俗性报刊的活跃民国时期的电影1926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1928近代第一座全国性广播电台社会生活的近代化从文明史的角度看,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一面是老百姓的桌上餐和身上服的变化。《指导意见》: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它的特点也是时代造就的,学会用唯物史观看问题。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是以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为前提的,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例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初,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以同文馆、电报学堂、武备学堂、水师学堂、自强学堂等命名的学堂相继创办,其间还有150多人被派赴外国留学。材料二:中国近代以来留学生情况统计简表阶段留学方向和群体人数留学生代表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拓荒阶段:留美幼童学生群1872年起4批共120人唐绍仪、詹天佑福州船政学堂留欧学生群1877年起4批共80余人严复、马建忠甲午战争到民国初:觉醒、救亡、革命阶段涌向日本的留学群至少22000人以上宋教仁蒋介石鲁迅陈独秀留欧美学生群辛亥革命前至少600人孙中山蔡元培竺可桢民初到20世纪20年代末:自由发展阶段:留美学生群推算达5362人茅以升闻一多梁思成赴法勤工俭学学生群共计有1700人以上周恩来聂荣臻邓小平留苏的政治家群总计在1600人左右刘少奇邓小平叶剑英留日学生群当在20000人以上郭沫若苏步青李大钊留欧学生群当在5000人以上徐悲鸿李四光朱德------周棉著《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形成、发展、影响之分析与今后趋势之展望》新材料新知识平台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教育变革的历史背景,并简要评价这一改革。(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末留学生留学的主要地区,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留学活动的积极影响。(3)根据材料二指出民国初年留学方向有什么新动向?出现这种新的动向对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参考答案:(1)鸦片战争后产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洋务运动兴起,迫切需要近代人才。培养了一批翻译、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人才;但单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没有改变教育制度。(2)日本。积极影响:学习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倡导资产阶级改良、革命,加速了清朝的灭亡;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的近代化进程。(3)留学苏联。加快马克思主义传播,为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培养大批人才。新材料新知识平台[命题意图:]本题以中国几代留学生的命运为主题命题。面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挑战,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对建设祖国的重任,一代代中国留学生怀着救国、强国、富国之梦,远赴重洋,去学习先进技术、制度和思想,去汲取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试题提供了众多新材料,构建了一个新的知识平台,分析题目试题考查“历史背景”“留学的主要地区”“留学方向的新动向”“主要作用”“积极影响”这也其实就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西学东渐”的过程。[知识拓展]积极影响:(多种史观解答)(1)近代化史观角度:促进中国经济、政治、科技、教育、外交等近代化(2)全球史观角度:使中国抛弃自大思想,由被动融入世界到主动融入世界(3)文明史观角度:吸收了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使中华文明更加多元化(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格致汇编·互相问答》摘要

提问人籍贯提问内容回答要点某君广州请问照相新法。详细介绍某君烟台西人饮苦酒(啤酒),言能补身,不知用何料何法制成,能否多饮?发表专文详细介绍友人金华西国如何治疗烧伤、烫伤?介绍具体方法友人上海美国近有人以电线传声,数十里之远能闻知何人言语,此事甚奇而不可解,何理?中国人能造否?传声电器,新发明,不久之新法,介绍原理。材料二早在19世纪末,随着西方商品对民众生活模式的冲击,趋洋附西的倾向就在时势的流变中推动着生活习俗的演变。“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重楼曰洋楼,采轿曰洋轿,挂灯名洋灯,火锅名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例题]材料三请回答:(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晚清到民国初年社会生活中所反映出来的历史现象。(不得照抄原文)(7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现象的经济、思想文化原因。(4分)(3)你如何看待晚清到民国初年社会生活中的这些变化?(2分)[命题意图:]近代以来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习俗开始受西方影响,晚清到民国初年社会生活中的这些变化是中国社会近代化的重要表现;是历史的进步(是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参考答案:.(1)人们开始认识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知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在生活中逐渐推广;生活习俗受西方影响,旧的生活陋俗逐步革除;(4分)(若学生全面回答材料中中国人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及社会习俗变化的具体表现,可同样给分。)中国兴办铁路事业;(2分)崇洋风气浓厚。(1分)(2)资本主义的发展;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向国人介绍西方科技,不断传播民主、自由、平等思想。(4分)(3)是中国社会近代化的重要表现;是历史的进步(或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2分)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和西方走了不同的道路,有学者认为,西方近代的变革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才是器物方面的变革,而中国近代的变革顺序却是正好相反的。请回答:⑴依据15—19世纪上半期西方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阐述西方变革的发展历程⑵联系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的有关史实说明中国近代的变革顺序。扼要分析导致中西方变革顺序相反的原因⑶你认为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应如何对待外来的优秀文明成果?和世界历史的联系

思考:中国近代化道路的中国“特色”及其原因(?)[命题意图:]进一步理解制约中国近代化的不利因素、获得中国近代化的启示。(1)A.15-16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使人们逐渐摆脱了教会的束缚和控制,推动了欧洲向近代社会的转变;(4分)B.18世纪的启蒙思想使人们进一步摆脱了封建专制和宗教愚昧的束缚,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2分)C.英法美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2分)D.18世纪中期起,工业革命迅速扩展,大机器生产方式确立,欧美国家相继实现工业化。(2分)(2)A.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展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2分)B.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先后爆发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结束了专制制度,但真正的民主共和没有实现;(4分)C.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爆发了要求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2分)

A.列强对中国的入侵,打断了中国社会正常的发展进程。(2分)

B.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2分)(3)A.要善于学习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1分)

B.要立足于中国国情,反对全盘西化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