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酒店弱电智能化-设计方案_第1页
某酒店弱电智能化-设计方案_第2页
某酒店弱电智能化-设计方案_第3页
某酒店弱电智能化-设计方案_第4页
某酒店弱电智能化-设计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酒 店弱电安装工程设计说明书目录第1章系统综述7第1.1节、概述7第1.2节、智能化系统实施的目的7第1.3节、智能化系统简述7酒店综合布线系统7酒店有线电视系统8酒店视频监控及防盗报警系统8酒店计算机网络系统8酒店一卡通系统8酒店背景音乐系统8楼宇自动控制系统8酒店客房控制系统8酒店总统套房CEO套房系统8酒店系统集成系统9酒店机房监控系统9酒店GPS时钟系统9酒店信息查询及发布系统9酒店PDA点菜系统9第2章酒店综合布线系统10第2.1节、系统概述10第2.2节、综合布线系统简介10第2.3节、投标范围11第3章酒店有线电视系统12第3.1节、系统概述12第3.2节、系统结构12第3.3节、有线电视的设计13标准及标准13设计依据13设计范围13设计目标13设计概述13第3.4节、系统功能14第4章酒店视频监控及防盗报警系统15第4.1节、系统概述15第4.2节、系统机构图16第4.3节、系统原理简述16第4.4节、系统前端设备局部〔监控接入层〕17前端摄像机17摄像机云台及支架18摄像机防护罩18立杆和室外机箱18视频编码器〔EC〕18第4.5节、系统管理平台局部〔控制管理层〕19系统管理平台的构成19系统管理平台业务流程19第4.6节、系统存储局部〔视频应用层〕22监控系统模式选型:基于存储设备的数据集中存储模式22存储子系统选型:海量集中存储模式24存储子系统数据管理方案26存储子系统可靠性方案27第4.7节、系统实现功能28第4.8节、系统特点介绍28开放、标准、先进的系统架构29高质量、可靠的运营管理30高清、舒适的图像质量30可靠、平安的海量存储30智能便利的管理维护31灵活丰富的接入方式31电信级的设备高可靠性31全系统时钟同步32最大程度的投资保护32平台标准和开放性32第4.9节、系统产品介绍35视频管理效劳〔VideoManagerService〕36媒体分发效劳〔MediaSwitchService〕41客户端软件〔ClientService〕42ISC3000/ISC3100集成监控中心46室内/外智能高速一体化快球摄像机54高清晰彩色固定半球型摄像机55高清晰彩色电梯专用飞碟型摄像机56第5章酒店计算机网络系统57第5.1节、概述57第5.2节、根底网络平台建设57第5.3节、酒店网络效劳特色71第5.4节、便利的管理与维护86第6章酒店一卡通系统89第6.1节、概述89第6.2节、需求分析89第6.3节、设计原那么及依据91第6.4节、各子系统功能说明92第7章酒店背景音乐系统112第7.1节、数控楼宇网络公共播送系统概述112第8章楼宇自动控制系统134第8.1节、工程简介134第9章酒店客房控制系统156第9.1节、概述156第9.2节、系统组成156第9.3节、功能与特点156第10章酒店总统套房CEO套房系统168第10.1节、系统概述168第11章酒店系统集成系统184第11.1节、工程概况184第11.2节、需求分析184第11.3节、设计依据及原那么184第11.4节、设计目标186第11.5节、系统设计187第11.6节、集成系统的特点与功能196第12章酒店机房监控系统203第12.1节、概述203第12.2节、需求分析203第12.3节、设计依据及原那么204第12.4节、系统设计205第12.5节、CM-DESK系统介绍215第13章酒店GPS时钟系统222第13.1节、系统简述:222第13.2节、该系统特点:222第13.3节、系统构成:223第13.4节、设备性能及系统参数:226第14章酒店信息查询及发布系统230第14.1节、系统概述230第14.2节、用户需求分析231第14.3节、数字媒体发布系统详细设计231第14.4节、系统功能、特点232第14.5节、DSS网络拓扑图243第14.6节、设备参数及功能简介244第15章酒店PDA点菜系统250第15.1节、概述250第15.2节、业务流程250第15.3节、无线点菜+触摸屏点菜方案253第15.4节、账单打印模式254第15.5节、后厨业务与电脑结合257第16章结束语261第1章系统综述第1.1节、概述*********由*********投资新建位于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工程建筑层数为地下2层,地上30层,建筑高度99.25m〔实际为101.050米〕,一类高层建筑,建筑面积约4.17万平方米地上D栋独立塔楼局部用裙楼相连其中1~3层为酒店裙房4~30层为酒店客房地下两层主要为后勤用房厨房停车场和设备房地下机动车位约140辆整个楼宇配备了8台电梯该楼是集酒店办公商务等多功能一体化的现代化大楼。第1.2节、智能化系统实施的目的智能建筑〔IntelligentBuilding〕是社会信息化与经济国际化的必然产物,是传统建筑物与现代信息技术控制技术的有机集成建筑物的智能化程度取决于所采用的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结构与集成技术。建筑智能化的目的是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图像显示技术和结构化综合布线技术以最优化的设计结合现代化的效劳与管理方式给人们提供一个投资合理而又幽雅舒适、便利快捷、高度平安的环境空间。大楼智能化系统是建成“*********”的基石,它的建成将使*********通过内部高速度高流量信息网络使业务拓展到各地真正感受信息化时代带来的高效益高回报;并为*********的高效率管理和日益增长的业务提供功能强大的现代化平台;同时提楼盘形象,增加楼盘品质。第1.3节、智能化系统简述根据使用方的要求结合投资情况本着实用先进可靠经济平安可开展性的设计原那么,我们围绕上述局部系统进行了大楼的智能化系统设计,现简述如下: 酒店综合布线系统本次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内容只包含管道敷设及接线盒预埋,其余由营运商完成。 酒店有线电视系统酒店设独立的卫星电视接收及有线电视分配系统主要用于接收国际/国内的经济、金融信息、娱乐节目。系统采用双向传输方式,共487个有线电视插座。 酒店视频监控及防盗报警系统前端摄像机共设置188台楼层设置175台彩色半球地下室及一层设置6台室内彩色快球、在室外设置2台室外快球、在电梯轿箱设置5台电梯专用摄像机,采用H3C公司的酒店IP智能监控终端。 酒店计算机网络系统分为内网与外网系统主要设备采用H3C网络产品共配置核心交换机4〔内网2台、外网2台〕、楼层交换机30台〔内网10台、外网30台〕。 酒店一卡通系统系统采用深圳旺龙一卡通产品共设置消费系统1套考勤管理系统2套电梯管制系统3套、巡更系统5套、门禁管理8套、及一卡通平台建设 酒店背景音乐系统系统主要设备采用ITC数控网络播送系统喇叭与消防系统喇叭共用本次设计只包含中心机房设备及施工。 楼宇自动控制系统主要设备采用霍尼韦尔公司WEBs楼控系统共监控889个监控点其中:空调系统341个、冷热源系统75个、给排水系统138个、变配电系统135个,系统接口4套等。 酒店客房控制系统主要设备采用金日顺客房控制系统,包含317个标准客房、27套套房。 酒店总统套房CEO套房系统主要设备采用美国快思聪客房控制产品对总统套房及CEO套房进线多场景控制管理。1.3.10酒店系统集成系统主要设备采用深圳共济IBMS产品,管理楼宇自控系统集成、消防系统集成、矩阵切换系统集成硬盘录象系统集成防盗报警系统集成门禁管理系统集成停车场管理系统集成、巡更系统集成接口。1.3.11酒店机房监控系统主要设备采用深圳共济机房监控产品,分别对:配电房监控系统、UPS监控系统、温湿度监控系统消防监控子系统新风监控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安防门禁系统、入侵报警系统进行监控。1.3.12酒店GPS时钟系统主要设备采用烟台“星河”GPS酒店时钟系统,共配置4台模拟子钟,3平方米12时区世界时间子钟。1.3.13酒店信息查询及发布系统主要设备采用北京鸿合盛视信息查询及发布产品,前端共设置22寸液晶显示屏9台、42寸液晶显示屏1台及42寸等离子触摸屏1台。1.3.14酒店PDA点菜系统主要设备采用千里马PDA点菜系统产品共设置PDA 60个1块LT500-G触摸屏。第2章酒店综合布线系统第2.1节、系统概述布线技术是信息传输架构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更新程度常常对信息传输产生直接影响随着结构化布线技术从三类五类超五类六类等结构化布线系统以布线快捷管理便利提升性能高稳定性好可靠性强等特点而被大家广泛接受和采用。尤其是作为计算机网络应用的硬件平台结构化布线系统成为大楼智能化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局部。第2.2节、综合布线系统简介综合布线系统〔GCS〕又称开放式布线系统,是一种在建筑物和建筑群中综合数据传输的网络系统是整个智能楼宇的神经脉络综合布线系统采用结构化的方法把建筑物内部的语音交换智能型处理设备及其它广义的数据通信设施相互连接起来并采用必要的设备同建筑物外部数据网络或局线路相连接其系统包括所有建筑物与建筑群内部用以交连以上设备的电缆和相关的布线器件。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可以划分成6个子系统:1.工作区子系统2.水平布线子系统3.干线子系统4.设备间子系统5.管理子系统6.建筑群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工作区布线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或软线组成它包括装软线适配器和连接所需的扩展软线并在终端设备和I/O之间搭桥。水平布线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是整个布线系统的一局部它将干线子系统路延伸到用户工作区水平布线子系统与干线子系统的区别在于水平布线子系统总是处于一个楼层上,并端接在信息插座或区域布线的中转点上。管理子系统管理子系统由交连互连和配线架和信息插座式配线架以及相关跳线组成管理点为连接其它子系统提供连接手段交连和互连允许你将通信线路定位或重定位到建筑物的不同局部,以便能更容易地管理通信线路。干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是整个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的一局部它提供建筑物的干〔馈电线电缆的路由通常由垂直大对数铜缆或光缆组成它的一端端接于设备机房的主配线架上另一端通常端接在楼层接线间的各个管理分配线架上。建筑群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将一个建筑物中的电缆延伸到建筑群的另外一些建筑物中的通信设备和装置上它是整个布线系统中的一局部〔包括传输介质〕并支持提供楼群之间通信设施所需的硬件其中有导线电缆光缆和防止电缆的浪涌电压进入建筑物的电气保护设备。设备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由设备间中的跳线电缆适配器组成它把中央主配线架与各种不同设备互连起来如PBX网络设备和监控设备等与主配线架之间的连接。通常该子系统设计与网络具体应用有关,相对独立于通用的结构布线系统。第2.3节、投标范围此工程仅包含管道敷设及接线盒预埋,其余局部由营运商完成。第3章酒店有线电视系统第3.1节、系统概述有线电视是相对无线电〔开路电视而言的一种新型的播送电视传播方式。它是从无线电视开展而来的一种高科技的实用技术。有线电视在国内外的迅速发展是经济开展和播送电视技术进步的标志。有线电视之所以能迅速开展是因为它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1〕.有线电视改变了节目的传送方式,收视质量得到了良好的改善;2〕.有线电视的传送方式可以大量节省开支;3〕.有线电视能实现卫星与电视的紧密结合。第3.2节、系统结构为满足观众对电视节目接收效果不断提高的要求有线电视系统的技术产品也在不断的开展创新光纤用于有线电视系统工程上主要原因是在于大功率光发射机和高灵敏度的光接收机研制成功特别是易于同轴电缆系统接〔即兼容〕的AM-VSB〔调幅-残留边带〕传输的系统的研制成功。由光纤电视台送来射频电视信号由传输线路送到电视终端从而满足高性能收视节目的需求。光纤电视引入卫星电视引入

分配放大器和分支器

电视机电视机电视机光纤电视系统原理图在有线电视分配网络中通过分区分片布设分支分配器可以实现节目的流向控制。各主要部件功能是:线路放大器:以其对信号的增益来抵消传输电缆对信号的衰减量;分配器:分配电视信号并保持线路匹配的装置;分支器:从干线〔或支线〕上取出一小局部信号传送给终端电视。第3.3节、有线电视的设计 标准及标准GB6510—86《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BJ《民用建筑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标准》DB51/T46—91《有线电视系统设计安装调试验收规程》 设计依据《*********楼层平面图》《*********总平面图》 设计范围本方案包括*********楼内的电视点位的布放和前端放大器和分支器等设备和线路的安装。 设计目标〔1〕整个有线电视系统传输容量不低于80个频道;〔2〕光纤电视节目信号源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引进;〔3〕传输图像质量按国家标准要求大于4级;〔3〕给出详细线、器材配置及设计说明。 设计概述本方案主要通过分支器和分配器将从放大器出来的电视信号分区分片进行信号的流量控制,从而完成*********楼内有线电视系统的设计,将光纤电视信号和B栋的卫星信号通过本电视传输系统,来满足*********客人高性能收视节目的需求。第3.4节、系统功能当引入光纤电视网及B栋的的卫星电视节目信号以后可满足*********酒店客人收看丰富电视节目的需求。第4章酒店视频监控及防盗报警系统第4.1节、系统概述酒店出入人员比较繁多,外地客人又占绝大局部,保护客人的人身和财产平安非常重要任何的平安问题都直接影响到酒店的声誉为了让客人信赖酒店的平安保护能力,酒店必须建设健全的平安防卫制度和根底设施酒店的视频监控系统就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安防系统。当酒店设置了周全、科学的监控摄像头,对潜在的犯罪分子是一种威慑,对酒店的客人带来强烈的平安感。然而传统的模拟视频监控系统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不少问题:摄像头到监控中心需要很长的视频线,布线本钱高而且工程复杂摄像头数量较多时,摄像头无法统一管理和控制历史图像的回放质量低,清晰度不能满足要求历史图像的查找和检索困难前端探头发生告警时,监控中心不能进行联动提示及定位视频数据存储在普通硬盘中没有任何保护功能一旦硬盘损坏数据完全丧失H3C公司针对酒店提供的平安监控解决方案不同于传统的模拟视频监控系统,是采用最先进最成熟的IP技术构建的IP智能监控系统,特点如下:提供完善的“监、控、存、查”及复杂的联动告警功能,加强酒店的保安工作;无论摄像头数量多少,都能够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IP监控系统共用根底网络平台,减少布线工程〔只需要末端进行少量布线〕监控图像的存储支持RAID5保护,当一块硬盘发生损坏时,插入新硬盘后,可以自动恢复数据,可靠性高,使用高枕无忧历史图像的回放质量可以和实时图像质量相同,实现高清晰的回放历史图像可以方便地按照名称、时间段等条件检索和取证监控中心采用allinone设备,集成度高,使用起来方便,管理起来轻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H3CIP智能监控解决方案是少数完全符合公安部平安工程建设标准的方案可以保证将来将酒店的监控网络平滑地融入公安系统的社会治安监控网络!采用H3C公司的酒店IP智能监控方案有助于酒店更容易部署视频监控系统并且监控图像更清晰控制更容易存的更可靠查的更便利可以帮助酒店提高安保水平,给客人带来平安感,最终提升酒店的品牌。第4.2节、系统机构图第4.3节、系统原理简述其主要工作原理为:安装在前端的摄像机把图像信号摄入后,视频信号经MPEG-2或H.264视频编码器转换为IP网络信号,通过铺设到位的网线传输至各处分控中心。编码器支持双流经编码后一路UDP实时组播视频流传输到由数字解码器组成带有矩阵切换控制功能的数字视频矩阵控制前端的摄像机控制矩阵图像上电视墙实时图像格式为D1〔分辨率为720×576〕或4CIF〔分辨率为704×576,同时在经授权的专网用户可通过客户端接受实时组播视频流另一路是ISCSI存储流直接送入存储设备存储设备挂在总控中心专网内的授权电脑可通过局域网远程查看录像资料并可以截取或备份,录像资料保存的时间决定SAN存储设备硬盘容量。通过视频监控管理软件和报警接口软件系统可以响应区域联网报警系统区域联网报警系统的用户报警后区域联网报警主机通过报警接口软件自动调用相关图像到大屏或主监视器显示。总控中心监控系统的大屏幕可以显示监控图像、计算机网络信息、GIS系统等各种信息,作为各种信息的综合显示平台。系统工作流程逻辑示意图如下:第4.4节、系统前端设备局部〔监控接入层〕系统每个前端均由摄像〔云台摄像机或固定枪机立杆室外机箱视频编码器〔EC〕、专用电源等设备组成。 前端摄像机摄像头能够把活动景物的光信号转变为图像的信号它是电视监控系统中最主要的信号源。*********前端摄像机分布为:在楼层国道设置彩色半球摄像机175台、地下室及一层设置6台室内彩色快球在室外设置2台室外快球在电梯轿箱设置5台电梯专用摄像机。 摄像机云台及支架云台不仅起到支撑和安装摄像机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扩大了摄像机的视野范围云台可以使摄像机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任意转动和俯仰因而在某种意义上它起到了变一台摄像机为多台摄像机的作用。云台可分为手动式和电动式两种。在监视系统中,电动式云台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电动云台多是由中心控制室通过摄像机遥控单元来进行控制的电动云台是—种以微电机为动力,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摄像机在水平方向做0°~350°转动和在垂直方向做0°~±90°俯仰的一种机械装置。电动云台分为交流和直流云台两种类型。 摄像机防护罩用于监控系统的摄像机特别是置于室外的摄像机一年四季全天候进行工作环境条件变化无常有时需要在相当恶劣的条件下工作例如风沙雨雪冰雹雾高温等为了保证摄像机工作的可靠性延长其使用寿命必须给摄像机配装具有多种特殊性保护措施的外罩称为防护罩一般防护罩的功能是防尘防雨雪风霜自动调节温度等根据需要还可以附加防爆防砸防腐蚀防冲击防烟雾防辐射等一些特殊的功能。另外为了防止阳光直射摄像机,还应加装防阳光直射的遮光罩。 立杆和室外机箱立杆和室外机箱是前端监控点的物理支柱室外环境的恶劣加上各种不可预测的天气情况这都要求室外立杆一定要具有良好的牢固度室外机箱内需安装光端机和专用UPS监控电源等设备,并留有空间余量,所以室外机箱在保证防雨耐高温的同时,要具有很强的防撬性能。 视频编码器〔EC〕视频编码器采用H.264/MPEG2/MPEG4编码算法,支持D1分辨率;编码芯片采用支持高码流的ASIC或DSP芯片,视频编码器控制单元需支持ISCSI协议,设备可以设置目标地址,支持时钟同步及远程管理等功能。第4.5节、系统管理平台局部〔控制管理层〕 系统管理平台的构成系统管理平台由以下单元构成:视频编码器〔EC〕视频管理效劳器(VM)视频视频管理效劳器〔DM〕视频解码器〔DC〕视频监控客户端〔VC〕 系统管理平台业务流程实况业务高清晰度全数字监控系统采用了高质量的音视频压缩算法视频编码为4Mbps及其以上MPEG2/4算法系统可实现了高质量的DVD画〔720*576D1格式和立体声效果。音视频采用混合编码声音和图像的传送完全同步采用了专用的硬件编解码芯片音视频的传送时延小于300ms。实况业务实现过程:EC、DC、VC加电启动完成后,应当马上进行向VM注册;注册成后,进行周期性的保活消息上报;如果注册失败,那么重新发送注册消息,直到注册成功为止。摄像头采集图像后,由EC编码器进行A/D转换,编码压缩为高带宽(4Mpbs以上)、高分辨率(D1格式)的视频媒体流数据,使用组播报文的形式发送到视频监控专网。由专网对IP报文的复制、转发功能,实现对组播报文的传播。接收端的DC(解码器)只要使用IGMP申请对应的组播组,就可以接收到特定摄像头的组播媒体流数据经过解码器的解码然后进行D/A转换就可以将现场图像实时的复原到监视器上。如果不使用DC,也可以通过VC〔软终端〕,接收组播媒体流,通过计算机的软解码,直接显示到计算机的显示器上。轮切业务轮切业务基于实况业务,是对多路实况进行轮询查看的业务。轮切业务实现过程:在VM上,针对DC进行轮切配置,指定DC轮切的多路摄像头,以及每个摄像头需要逗留的播放时〔一般在3-10s左右轮切方案可以设置为方案执行或者是立即执行。VM根据事先配置好的轮切方案,将轮切命令周期性的下发到指定的DC上,由DC根据接收到的切换指令决定当前需要接收的摄像头场景实况从而在监视器上循环显示多路摄像头的实况场景。存储业务存储的目的,是为了将来在任何需要的时候,都可以清晰的调阅历史录像。存储业务实现过程:在DM上按照实际情况配置存储设备IP-SAN然后根据各EC的存储方案配置存储资源。EC启动后向VM注册VM向DM获取该EC的存储方案连同注册成功信息一起返回给EC。摄像头采集图像后,由EC编码器进行A/D转换,编码压缩为高带宽(4Mpbs以上)、高分辨率(D1格式)的视频媒体流数据使用单播报文以iSCSI流的形式发送到视频监控专网,目的地址为DM分配给该EC的IP-SAN地址。EC将媒体流信息写入P-SAN,同时,每隔一定时间,建立媒体流检索信息,DM定期检查各IP-SAN上的检索信息,记录到DM效劳器上的数据库中,以备回放查询。回放业务回放业务实现过程:VC启动后,向VM注册,VM返回注册成功。在VC的监控地图上选择要作回放操作的摄像头,并设置好要求回放的时间段。VC通过VM向DM请求该摄像头上述时间段的检索信息,DM查询自己的数据库,根据数据库的记录,DM通过VM返回给VC:当前时间段的媒体流记录情况。VC根据检索到的媒体流时间段记录信息,对有媒体流存储的时间段,向VM请求播放VM接收请求后将请求转发到DMDM为VC分配initiatornameVC通过此initiatorname即可读取IPSAN中存储的历史数据,显示到VC的显示器上,实现回放功能。根据回放情况,用户可以在回放的时候进行快进〔按照2x、4x、8x〕、单帧播放、后退、进度条前后拉动等常见操作。VC多画面业务VC客户端上可以实现多画面的显示多个画面之间的操作相互独立比方可以显示多路实况可以显示多路回放也可以局部画面显示实况局部画面显示回放VC根据所配置的计算机性能的不同,可以支持4画面、6画面、9画面等显示方式。其他业务EC码率更新、DM存储资源更新EC码率更新由VM向EC发送Set命令修改EC的码率参数EC回应OK成功后,VM向DM发送Notify消息,通知DM,EC的码率已被更新。DM存储资源更〔或者存储方案更新在M上修改了存储资源/存储方案上报给VM,即可。辅助业务:终端注册、告警、保活、配置轮询终端(EC、DC、VC)等,启动后,必须向VM发起注册,注册成功后,才能接入到视频监控专网,进行工作。在设备正常运行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任何异常终端将异常信息保存到本地也可以将异常向上汇总到VM或者由VM主动向终端发起查询当VM管理的域内设备出现故障时VM需要及时的向V〔告警台上报故障信息故障可能来源于VM自身也可能来源于域内的设备。终端注册成功后需要周期性的向VM发送保活保活是为了保证终端与VM效劳器之间的通讯正常,类似设备之间的心跳检测,默认10s进行一次保活确认。VM主动发起的配置轮询是为了保证VM上记录的配置与EC/DC上实际的配置一致。配置轮询的时候如果出现配置不一致将以VM记录的配置为准由VM记录轮询前的终端配置,然后将VM上记录的终端配置,下发到不一致的终端上,强制终端修改当前的配置。如果有重大的配置差异,VM将记录日志,并启动相关的告警提示。通过VC的监控键盘,控制当前摄像头的云台动作VC的计算机上外接RS323的串口监控专用键盘后可以通过专用键盘直接控制当前的摄像头的云台动作实现过程为键盘发出串口控制指令VC接收指令后将控制动作指令封装成IP报,通过IP网络,发到摄像头对应的EC码器,EC编码器收到控制报文后,将报文信息翻译成当前的云台动作,通过EC编码器的RS485串口,发送到对应的云台,由云台执行当前的动作。DC也可以接键盘的,工作原理与VC类似。时间同步系统支持域内全部设备均使用NTP效劳器作为时间同步来源的配置也支持域内设备根据VM的系统时间进行域内设备进行时间同步的机制VC与VM之间的时间同步通过保活消息完成;VC与设备间的时间同步,可以通过保活消息完成,也可以通过INFO消息进行指示。第4.6节、系统存储局部〔视频应用层〕此次数字视频监控系统中视频图像的存储时间为15天,同时要求图像质量清晰可辨通过比照CIF图像和D1图像的分辨率就可得知清晰的图像必须要使用D1格式保存。CIF:图像分辨率为352×288 D1:图像分辨率为720×576 监控系统模式选型:基于存储设备的数据集中存储模式监控数据对应的存储模式随监控模式之开展大致历经了从模拟监控的模拟录像带式存储、基于DVR的分布式存储,到基于IP网络、存储系统的全数字化集中存储三代开展历程。基于DVR的存储模式中将监控录像存储于分布式的DVR设备中利用其内置的IDE硬盘进行存储。该种监控模式面临如下问题:存储容量问题,导致监控画质清晰度降低,事后监控、取证的效果难以保证:DVR的存储容量小于2T常常被迫采用低画质质量换空间的做法画质降低后导致事后的调查取证困难即使调用出历史监控录像也常因画质不清晰而无法到达预期效果另外由于低容量原因必须缩短监控录像的存储周期无法长期保存与存档。监控数据平安性较低:DVR设备一般采用低端的IDE等硬盘并且无RAID保护常因硬盘故障导致录像数据丧失监控系统运行的连续性监控数据的平安性不高历史录像的调阅取证无法保证。突发事件实时监控困难:当有突发事件发生时而有大量远程客户端需同时监控事发当地的监控录像时会由于DVR存储设备的支撑能力有限导致众多客户端无法登陆DVR而无法实时监控DVR可支持的远程监控链路数量一般低于6路因此无法满足突发事件的并发远程监控需求,因而无法支撑时间的远程决策支撑业务需求。日后维护中,故障率偏高,维护性工作量大:大量DVR分散部署于多个地点,硬盘故障率较高,分散的管理与维护的工作量大。设备扩容的兼容性风险:DVR设备的兼容性较差,厂商的私有协议、非标准协议较多,日后系统的扩容存在兼容性风险。业务模式风险:监控录像分散存储于各个地点的DVR中属于分散性的监控模型从业务模式上未能做到监控数据的集中,无法解决监控数据集中与统一管理等业务需求。随着监控业务的开展在监控系统中监控录像数字化并进行集中存储逐渐成为主流应用模式采用专业存储设备进行集中监控与存储的数字化集中监控模式有如下优点:监控画质清晰:由于采用专业海量存储设备存储监控录像,不受到DVR设备的最大2T容量限制,可根据实际业务需要提高画质质量实现高清晰的监控可选D1MPEG4MPEG〔DVD〕等多种不同清晰度监控画质实时监控画质复原历史监控画质完全相同并可支持高清到达清清楚楚监控事后取证准确精准支撑决策的监控效果真正实现监控系统部署的意义。事后取证保障业务可靠性高,监控数据平安性高:采用专业存储设备集中存储监控录像保障监控数据平安系统平安存储容量不受限制,无限扩展,监控录像保存周期可随需延长。存储系统采用企业级SATA硬盘,其平安性远高于IDE硬盘可保障监控数据的平安性事后监控调阅调查有充分保障。硬盘可实现RAID保护,并采用热备盘进行二级保护,进一步保障监控数据的平安性。标准开放性高:存储系统多采用标准化协议,系统兼容性风险较低。维护简便,集中管理:在统一监控模式下可统一监控整个监控系统的设备运行状态实现集中管理另外由于采用专业存储设备降低了分布式DVR带来的维护工作量大数据丧失频繁等问题,降低了日常维护工作量。集中监控模式:从业务模式上,采用了全集中的监控数据存储,统一监控管理。将来也可在集中数据根底上,建设图像分析等业务系统。 存储子系统选型:海量集中存储模式本次监控系统建议采用基于存储设备的数据集中存储模式海量集中存储存储架构分为以下三种DAS〔DirectAttachedStorage,直接外挂存储:通过SCSI〔mallComputerSystem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等I/O总线连接存储设备和应用效劳器的存储架构。该存储设备由应用效劳器独享。SAN〔StorageAreaNetwork,存储区域网络:通过网络方式连接存储设备和应用效劳器的存储构架对外提供〔bock级的存储数据共享。这个网络专用于主机和存储设备之间的互访,数据可以通过SAN在多个效劳器和多个存储设备之间高速传输。NA〔NetworkAttachedStorage网络附加存储一种文件共享效劳,由专用的效劳器通过专有文件系统管理存储空间对外通过NF〔NetorkFileSystem网络文件系统或者CIF〔CommonInternetFileService,公共因特网文件效劳等文件共享协议提供文件级的访问功能NAS支持不同的操作系统共享同一个文件。在流媒体应用的系统架构及扩展上,SAN及NAS系统优于DAS系统。SAN〔StorageAreaStorage,存储区域网〕是一个高效的子网,目前构建存域网SAN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用传统的FibreChannel协议,叫做FC-SAN,目前主要工作在2Gbps速率上2006年将逐步升级到4Gbps另一种是在以太网根底上使用基于TCP/IP的iSCSI议,叫做IP-SAN,目前主要工作在1Gbps率,明年将全面升级到10Gbps.IP-SAN并不需要使用专门的iSCSI交换机效劳器端和存储端的软件或硬件协议将SCSI指令打包装入TCP/IP包,普通的以太网交换机即可传输。而已被业界淘汰的DAS直接连接的方式那么更不能满足目前和将来的需求。使用DAS方式会导致设备管理数据管理的大问题设备的升级扩容调整数据平安管理都非常困难尤其是用户的数据已经放到存储设备中之后业务又不允许中断这样的管理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当用户的应用和数据量到达一定的水平就必须考虑将分散在各种平台上的数据整合(consolidate到一个统一的平台进行统一管理一方面提升数据和设备的使用效率,一方面大大降低维护和管理本钱。存储技术的开展大致经历了SCSI、FC、IP三代技术过程:SCSI磁盘阵列为第一代存储设备,基于SCSI协议,是基于SCSI总线架构的存储设备设备的容量一般为几TB级目前仍在少量双机应用系统中采用。FC磁盘阵列为第二代存储设备,基于FC令牌环协议,是基于FC环路架构的存储设备,设备的容量一般为数十TB级。目前仍有广泛使用。IP存储为第三代存储设备基于ISCSI协议主要是基于IP全交换架构的存储设备,设备的容量可接近无限扩容,到达数千TB级〔PB级。目前在大型数据中心中为主要有广泛使用。IPSAN是基于高速以太网的SAN架构,通过iSCSI〔InternetSCSI,Internet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协议来实现存储数据在效劳器和存储设备之间高速传输它继承了IP网络开放高性能高可靠性易管理可扩展性强自适应性强的优点实现存储网络与应用网络的无缝连接,并提供了优良的远程数据复制和容灾特性。另外由于多路摄像头的监控数据为并发实时写入对于带宽持续写性能控制器处理性能也有较高要求。存储设备的控制性能、持续读写带宽也需随着容量的扩展,同步提升以满足监控系统的带宽性能需要选型设备不可有内部带宽性能的瓶颈。 存储子系统数据管理方案本次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中,采用基于ISCSI编解码器直接写入IP存储系统的集中监控模式。在该模式下,监控录像数据从ISCSI编解码器,经由IP网络,直接写入IP存储系统中。采用多控制器的IP存储系统搭建开放的海量数据中心满足数据读写的性能、容量等需求。由于多路摄像头的监控数据采用直接写入存储方式,而监控录像是按照时间自动切割为假设干文件的存储系统需提供专用的数据写入管理软件,配合监控软件进行检索查询否那么大量监控文件的管理难度相当高,检索速度也相当缓慢。基于ISCSI编解码器直接写入IP存储系统的集中监控模式下,除了搭建海量数据中心外,还需提供专门的视频监控数据管理DM软件,实现监控录像数据的集中管理、检索与调阅此种集中监控的方式区别于DVR/DVS+流媒体效劳器的存储的方式以下图为这两种主流存储管理的系统结构图: 存储子系统可靠性方案RAID0RAID0也称为条带〔stripe将据分成一定的大小顺序的写到阵列的磁盘里,RAID0可以并行的执行读写操作,可以充分利用总线的带宽,理论上讲,一个由N个磁盘组成的RAID0系统它的读写性能将是单个磁盘读取性能的N倍且磁盘空间的存储效率最〔100%RAID0有一个明显的缺点不提供数据冗余保护一旦数据损坏,将无法恢复。RAID1:RAID1成为镜像〔mirror〕,它将数据完全一致的分别写到工作磁盘和镜像磁盘因此它的磁盘空间利用率为50%在数据写入时时间会有影响但是读的时候没有任何影响,RAID1提供了最正确的数据保护,一旦工作磁盘发生故障,系统自动从镜像磁盘读取数据,不会影响用户工作。RAID5RAID5用一个盘的容量做为数据校验用但是数据校验的信息被均匀的分散到的阵列的各个磁盘上这样就不存在并发写操作时的校验盘性能瓶颈阵列的磁盘上既有数据也有数据校验信息数据块和对应的校验信息会存储于不同的磁盘上当一个数据盘损坏时系统可以根据同一带区的其他数据块和对应的校验信息来重构损坏的数据但是要用一个硬盘的容量做数据校验使用一个硬盘的容量做热备所以要损失两块硬盘容量来提高数据可靠性。RAID10RAID10是RAID1和RAID0的结合也称为RAI〔0+1先做镜像然后做条带化既提高了系统的读写性能有提供了数据冗余保护RAID10的磁盘空间利用率和RAID1是一样的,为50%。RAID10适用于既有大量的数据需要存储,有对数据平安性有严格要求的领域,比方金融,证券等。需要一半的容量来保证数据可靠性。根据以上不同可靠性保证的方法,我们推荐用户采用RAID5来做实时数据的存储,其中一块硬盘做热备,一块硬盘做数据校验用。采用RAID10来做为重要备份数据的存储。第4.7节、系统实现功能监控中心可通过网络获取实时图像资源和历史图像数据。大楼分会聚节点可用办公管理计算机〔对硬件设备有要求〕通过客户端应用软件可实时播放本辖区实时〔有用户权限管理。大楼分会聚节点可用办公管理计算机通过客户端应用软件可点播播放存储图像,下载图像数据文件。在用户权限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实时监控其他楼层分会聚节点辖区图像实况。在用户权限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可点播播放其他楼层分会聚节点辖区存储图像,下载图像数据文件。在用户权限许可的情况下可以控制云台摄像机,高速快球摄像机等第4.8节、系统特点介绍H3CiVS解决方案适合大规模、高品质监控需求的解决方案,它既能够满足客户在图像质量、可靠存储的需求,同时又能够满足可管理、可维护的电信级高质量IP监控平台需求华三公司所具备的业界一流的研发解决方案提供和技术效劳综合实力可以为大型、专业网络监控系统建设提供长期坚实的技术保障。 开放、标准、先进的系统架构1、简洁、开放的全IP结构H3CiVSIP智能监控解决方案,充分整合了IP网络、视频、储、信令等领域的技术采用开放的架构标准的技术实现整个体系架构分为接入层媒体交换层管理控制层视频应用层层次清晰由于IP承载协议的开放性iVS系统间的各个模块可以有机的通过IP协议结合起来并可以与外部模块进行良好的兼容iVS可以提供标准的API接口与第三方上层应用及相关业务系统进行联动同时控制信令采用SIP协议,也可以方便地实现与其它IP监控系统进行控制信令的互联互通。2、控制与承载相别离iVS方案借鉴NGN(下一代通讯网络架构将信令控制与媒体流交换别离的先进理念引入视频监控系统系统管理效劳器只处理信令流媒体流通过网络或专用流媒体服务器的处理交换以分布式的形式分发出去防止了由于媒体流处理的性能压力而造成的核心管理效劳器瓶颈问题,从而可以实现监控规模的无限制扩展。VM是iVS方案的管理中心和控制中心VM的授权用户可以在任意一台PC管理客户端上完成全网的设备管理资源调度及业务控制所有对监控设备的管理和控制都必须经过VM进行,但是业务流的媒体处理并不需要通过VM进行,所有监控视频流由IP网络直接承载及交换正是iVS监控方案采用了业务承载和控制相别离的机制使得整个系统具备很高的性能和可扩展性,尤其适合大规模、专业监控应用。3、创新的双流别离设计iVS方案根据网络监控中对实时流和存储流的需求差异,创新性的在全系列编码器产品中采用了实时流和存储流分别输出的双流设计其中实时流支持单组播存储流支持iSCSI标准的TCP单播流。iSCSI标准技术的支持,使得编码器到IPSAN盘阵间的端到端〔P2P〕连接成为可能既满足实时流低延时大收敛比的访问需求又满足了存储流高可靠性海量分布式存储的需求防止了传统方案媒体效劳器转发存储流的性能瓶颈问题优化了系统的整体并发处理性能。从而防止了传统“DS+流媒体方案”中由流数据转文件系统所引“哑铃效应提升了系统性能和稳定性此外H3C推出电信级的媒体效劳器在该设备上实现视频流的分发及iSCSI块存储,从而减少编码器对iSCSI的依赖。4、标准化的实现H3CiVSIP监控方案所采用的技术全部遵循相应的国际/国内标准。1监控控制信令符合SIP标准SIP具备更强的支持能力已经成为运营商“3111标准”推荐的控制信令标准,可以方便的和其它多媒体系统互通。2〕图像编码:完全符合国际标准,包括H.264BaseLineProfile和H.264MainProfile,同时支持MPEG4和MPEG2国际标准,图像格式标准化完全通过国际通行的第三方公司Tektronix测试仪器的严格测试。3〕存储技术:完全符合国际iSCSI标准,充分支持端到端的IPSAN。各项标准技术的采用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护用户的投资。 高质量、可靠的运营管理iVS解决方案提供完善丰富的运营管理支撑手段。可以提供强大统一的根底视频业务管理平台软件可以根据系统规模进行网络的优化规划无论是视频终端存储管理平台和网络传输系统自身还是统一的网络管理平台都可以提供丰富的QoS保障手段,可以充分整合H3C自适应网络平安特性通过执行入侵检测病毒防范端点平安访问、信息加密虚拟专网存取控制端口识别和防火墙等保护手段保证运营管理的高度安全。无论是硬件冗余设计和环境适应能力还是软件操作系统可靠性所有设备都可以满足运营管理高可靠性要求同时通过对标准以太网EPON无源光网络SFP数字光纤网络的支持满足运营管理标准接入技术多样化的需求。 高清、舒适的图像质量iVS解决方案支持完全符合国际标准的MPEG2MPEG4和H.264编码方式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从CIF标准清晰度到D1高清晰度的多种格式,完全遵守国际标准可以保证系统互连互通的根本业务需求同时便于今后开展各种图像增值应用业务支持MPEG2标准最高达8Mbps码流MPEG4最高可达4Mbps,H.26〔BP可提供3Mbps编码方式。 可靠、平安的海量存储iVS方案支持网络存储和本地存储两种高可靠存储模式。网络存储模式下采用了IP-SAN作为监控数据存储设备可以在分布式部署的同时实现集中管理跨域共享平滑扩容兼容互通等而当网络故障时本地编码器通过内置缓存保存故障期间图像信息,通过IPSAN存储和本地缓存结合实现高可靠海量网络存储。而基于块数据的检索技术可以满足回放检索〔秒级〕的速查需求当系统网络不支持网络存储时,iVS方案的ER系列编码器支持本地高可靠海量存储ECR采用NAS架构支持RAID5保护持热插拔最大8块7200转750GB企业级SATA硬盘兼容不同容量规格硬盘实现本地海量高可靠存储所有资源可以被中心统一资源管理,同时支持远程IPSAN备份。同时远程编码器可以通过NAS方式将音视频流存储到ECR的磁盘阵列中,从而实现视频数据的集中存储和管理。 智能便利的管理维护iVS将IP网管及业务控制平台的技术应用至IP监控系统,彻底改变传统监控只能依靠人工进行系统管理和维护的局面,.实现编解码、存储、网络传输和业务软件〔服务器四大平台的统一管理支持分级分域的管理灵活的用户权限管理自动的设备批量配置全网设备的统一拓扑视图拓扑自动发现管理全网设备状态管理故障自动告警及定位管理和GIS地图功能。EC/ECR系列编码器支持远程配置和管理可以远程改变图像制式亮度编码图像分辨率、带宽、码流格式等参数,便于远程管理及维护。 灵活丰富的接入方式支持Ethernet、SFP、EPON、XDSL等多种接入方式。编码器支持双网口、SFP光纤接口和EPON无源光网络接口,方便用户选择组网方案。如在光纤资源充足的接入点,采用SFP接口1000兆数字光纤接入充分利用现有IP网络在光纤资源紧张的地方采用EPON无源光网络,大幅减少光纤数量;降低系统综合本钱和线路本钱。在某些监控点,可通过外置Modem实现ADSL/ADSL2+、G.SHDSL等方式接入,满足不同规模监控点的接入需求。 电信级的设备高可靠性采用电信级器件和制造工艺充分满足高风险等级场所的高可靠性监控需求编码器产品针对室外恶劣环境使用设计温度范围广长时间工作范围0-65℃防雷等级到达了正负4KV,冲击电流3KA的通流量要求,静电到达了正负8KV的要求,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MTBF〕>500,000小时,指标远远高于一般厂商产品。支持醇酸树脂绝缘涂覆保护技术到达防潮防霉防盐雾侵蚀的1级户外防护等级要求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全系统时钟同步不但所有管理效劳器之间时间自动同步,监控媒体终端上还有OSD叠加视频时钟,也和系统管理效劳器同步这个功能在视频监控管理和事件发生后查找证据上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 最大程度的投资保护iVS解决方案采用了标准化统一的IP平台标准化的图像编解码方式最大限度保证了系统互连互通需求保证了未来图像增值应用方便可扩展也保证了系统最根本的视频设备投资完善的运管管理手段大大降低了人力本钱和管理本钱优化和高可靠性的系统架构与设备进一步保证了系统后期设备维护本钱的降低高品质高可靠和连续的业务保证能力在保护投资有效性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了平安事件导致的损失。包括EPON、SFP等多种灵活接入模式,保证了系统规模不断扩大时,线路建设本钱得到合理的控制。 平台标准和开放性1、基于SIP的系统控制信令SIP(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会话初始协议是IETF制订的,用于多方多媒体通信。按照IETFRFC3261的定义,SIP是个基于文本的应用层控制协议,独立于底层传输协议TCP/UDP/SCTP,用于建立、修改和终止IP网上的双或多方多媒体会话。SIP协议借鉴了HTTPSMTP等协议支持代理重定向及登记定位用户等功能支持用户移动通过与RTP/RTCPSDPRTSP等协议及DNS配合SIP支持语音视频数据、E-mail、状态、IM、聊天、游戏等。SIP协议可在TCP或UDP之上送,由于SIP本身具有握制,可首选UDP。目前SIP协议已经成多媒体通讯、3G、NGN的核心协议。所以数字视频监控专网应该采用SIP协议作通讯控制主协议。对于视频监控领域的特殊应用,可以利用SIP协议良好的扩展性进行扩展媒体描述可以通过SDP进行控制和功能可以通过XML进行扩展。2、基于RTSP的回放控制信令实时流协议RTSP(RealTimeStreamingProtocol)是由RealNetworks和Netscape共同提出的,该协议定义了一对多应用程序如何有效地通过IP网络传送多媒体数据。RTSP在体系结构上位于RTP和RTCP之上它使用TCP或RTP完成数据传输HTTP与RTSP相比,HTTP传送HTML,而RTP传送的是多媒体数据。HTTP请求由客户机发出,效劳器作出响应;使用RTSP时,客户机和效劳器都可以发出请求,即RTSP可以是双向的。实时流协〔RTSP应用级协议控制实时数据的发送RTSP提供了一个可扩展框架使实时数据如音频与视频的受控点播成为可能数据源包括现场数据与存储在剪辑中数据。该协议目的在于控制多个数据发送连接,为选择发送通道,如UDP、组播UDP与TCP,提供途径,并为选择基于RTP上发送机制提供方法。对于历史图像的回放控制,应该采用标准的RTSP协议。3、基于H264,MPEG-2/4,G711,G722的媒体编解码天网工程视频监控系统中视频编解码器宜采用H.264MPEG-2/4M-JPEG视频编解码标准。公安专用平台中重要目标和报警图像应该具有D1〔704×576〕格式的图像分辨率;公安专用平台中一般的图像数据应该具有CIF〔352×288〕格式的图像分辨率;共享平台的大客户使用应该具有D1/CIF的分辨率,小商户和个人经过Internet进行访问时,可以以CIF/QCIF〔176×144〕格式的图像分辨率。主要支持的分辨率:1)QCIF〔PAL:176x144,NTSC:176x120〕2)CIF〔PAL:352x288,NTSC:352x2403)HalfD1/2CIF〔PAL:704x288,NTSC:704x2404)D1〔PAL:704x576,NTSC:704x480数字视频监控专网中音频编解码器宜采用G.711/G.722音频编解码标准其中音频编码器必须支持G.711或G.722,解码器必须同时支持G711和G722。G.711是采用A率或µ率量化的LOG-PCM的编码。G.722是一种子带ADPCM编码采样率为16k采用给上下两个子带分配不同的bits。提供的编码后的码率为16kbits/s,24kbits/s,32kbits/s。MPEG-4的协议要求MPEG-4的档次和级别提供了ISO/IEC14496中句法和语义的定义子集,以便于解码器能对指定的比特流进行正确解码MPEG-4的一个档次是对整个比特流语法限制的子集,一个级别那么是对该比特流参数的限制集。采用MPEG-4标准的视频编码器应为MPEG-4简单档次〔SimpleProfile〕或高级简单档次〔AdvanceSimpleProfile〕的编码器。根本系统至少应支持ISO/IEC14496-2中规定的简单档次的级别L3:即MPEG-4SP@L3。系统最高可支持到高级简单档次的级别L5:即MPEG-4ASP@L5。H264的协议要求H.264的档次和级别规定了比照特流的限制要求因此也限制了解码比特流的能力。档次和级别还可用于指导不同解码器间的互操作性。每个档次都规定了一个算法特征和限制的子集任何遵守某个档次的解码器都应该支持与其相应的子集。视频编码比特流必须支持H.264视频标准的根本档次〔BaselineProfile,应支持到主档次〔MainProfile4、基于RTP/RTCP的媒体封装语音比特流宜采用标准的RTP协议进行打包音频载荷数据应为整数个音频编码帧。视频数据比特流应该采用标准的RTP协议进行打包:MPEG-4的RTP载荷格式应符合RFC3016和RFC3640协议中的相关规定。H.264的RTP载荷格式应符合RFC3984协议中的相关规定。2、二次开发接口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是一个根底视频业务分发网络,它是后继增值业务的根底平台,后继将作为各种业务的综合承载因此这个平台需要提供丰富的业务接口供各种业务系统进行融合和开发。华三公司iVS智能监控系统具有良好,全面的二次开放接口,根本结构如下:第三方开发接口开放接口分为四类:基于SDK的软件开放接口基于SOAP的WEBService接口进行开发基于SDK提供的将WebService进行了封装的COM组件进行开发基于SDK提供的.net类库进行开发基于SDK提供的java类库进行开发基于SDK提供的Active-X控件进行开发。基于前端硬件的合作开放目前可以基于EC,ECR,DC进行合作设计,以提供前端智能图像分析等功能。基于IP通讯协议的对接开发目前可以通过公开内部私有控制协议的方式进行深入合作,协议基于《H3CVMP通讯控制协议V3.2标准SIP接口整个提供以标准SIP协议为蓝本可以支持以SIP协议进行互通实现根底的业务功能。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和视频会议、IP等系统进行对接。第4.9节、系统产品介绍 视频管理效劳〔VideoManagerService〕VM5000视频监控管理效劳器是华三公司推出的新一代基于IP网的视频监控管理效劳器是华三公司iV〔IPVideoSurveillanceIP智能监控解决方案的核心组件。VM5000采“监控管理效劳器+Linux架构的系统平台满足专业监控对高性能高可靠性的要求,如以下图所示:VM5000产品照片VM5000可以与华三公司的其他监控产品,包括EC系列视频监控体终端、视频数据管理效劳器DMServer、DC系列监控解码终端、及IPSAN存系统等配合组网,形成强大的IP智能监控解决方案。VM是iVS方案的管理中心和控制中心VM的授权用户可以在任意一台PC管理终端〔VC,VideoClient〕上完成全网的设备管理、资源调度及业务控制。整个系统的逻辑关系如以下图所示:VM对于系统的逻辑结构产品功能特点VM5000视频管理效劳器的主要功能包括支持摄像头控制系统设备的集中管理编/解码器的配置下发等多点控制业务。视频管理效劳功能特点:、权限管理VM5000对用户权限进行分级分域分设的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屏蔽非法用户的连接保证了数据的平安性同时在实现了合理的管理权限的划分的根底上减少了维护的工作量。、GIS电子地图效劳VM5000支持视频监控系统区域内GIS电子地图并在地图上标注摄像机的具体布置,向VC8000视频管理客户端提供GIS电子地图下载效劳〔每次登录后可刷新。、控制信令转发VM5000能够进行客户端权限判断,转发VC8000视频管理客户端发出的云台控制命令从而实现云台的控制,并且能够转发编解码器控制命令,控制硬件编/解码器的开播和停播、以及组播的灵活切换。、系统日志记录VM5000记录所有功能操作、异常情况的日志,并提供多种检索、查询方案。、全系统时钟同步在iVS8000视频监控系统中VM5000视频管理效劳器和系统其它组〔包括编解码器数据管理效劳器每隔单位时间自动接收NTP效劳器发送的时间戳用以同步自身的时间。该功能在视频监控管理和事件发生后查找证据上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数据库管理VM5000采用成熟可靠的数据库技术把用户信息以及用户权限信息各种设备相关信息保存在数据库中并且实现了数据库备份功能这就保证了系统的信息不会丧失。保证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可控的数据存储VM5000允许为每一路摄像机制定存储方案摄像机采集的视频数据只在存储方案规定的时段进行存储从而节省大量的存储资源此外VM5000还会对摄像机的存储方案执行状态进行检查当检查到摄像机未按方案存储数据时VM5000会及时向视频管理服务器告警,通知管理员进行故障排除。、集中式存储资源管理iVS8000部署了大量的摄像机和IPSAN〔StorageAreaNetwork,存储区域网络〕存储设备,存储资源的总容量属PB级。如果静态地从每台存储设备中为每个摄像机分配存储资源整个配置会非常复杂而且很容易出错VM5000实现了对存储资源的整合和集中管理动态的为摄像机分配存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在初始配置阶段系统中所有的IPSAN和NAS〔NetworkAttachedStorage,网络附加存储〕存储设备都必须注册到VM5000,VM5000会自动获取这些存储设备的容量,并把这些资源整合成一个大的存储资源池再根据最优策略为摄像机进行资源分配以充分利用各存储设备的存储资源。、平安的数据访问在iVS8000视频监控系统中,存放在IPSAN存储设备中的视频数据涉及到隐私或敏感信息必须严格控制视频管理客户端对视频数据的访问权限防止非法的数据访问。每一次点播回放操作前VM5000都要对用户进行权限认证,只有在权限认证通过之后,VM5000才为视频管理客户端分配相应摄像机数据的读权限当视频管理客户端回放结束时VM5000会立即取消视频管理客户端对视频数据的访问权限这样有效防止了未授权用户对资源的非法访问。、快速精确的视频数据检索在点播回放视频数据之前首先需要确定摄像机在指定时间段内是否存储了录像数据这个过程就是视频数据检索视频数据检索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检索等待时间是衡量视频监控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VM5000解决了传统视频监控系统中检索时间长的问题,提供了快速的视频数据检索功能。当视频管理客户端检索数据时,VM5000可以在毫秒级的时间内返回数据的实际存储状态。、直观、方便的管理iVS8000部署有大量的IPSAN存储设备数量众多的存储设备为日常管理维护带来了很大的困难VM5000作为存储设备管理的门户它从复杂的存储设备管理信息中提取出与视频监控业务相关的信息实现了对系统内存储设备的简单管理用户日常管理中看到的只是某个摄像机对应的存储资源是否工作正常面向的不再是磁盘RAIDiSCSI协议等专业的存储管理对象,降低了系统的管理维护难度。VM5000提供了基于Web的用户界面,用户可通过该界面实现VM5000的日常管理维护。VM5000在Web提供了双语支持〔中文、英文,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语言平台。、快速的故障设备更换由于海量存储的需要,在iVS8000中需要大量的IPSAN存储设备。任何设备都有故障的时候如何在存储设备发生故障时快速反响恢复故障这也是衡量视频监控系统健壮性的一个重要指标。VM5000提供了故障设备更换功能,能够在IPSAN存储设备发生故障时,使用一台备用设备来替换使用在替换中最大限度的保证存储设备配置的一致性使得在替换完成后,无缝接替故障设备的工作,保证了此后业务的正常运行。一台存储设备进入iVS8000系统时需要保证存储设备上配置的干净性即不存在无用的配置信息干扰正常业务运行当一个存储设备从iVS8000系统中注销后VM5000可对该设备进行配置去除用户需要使用该设备替换故障设备时把用户从繁琐的配置工作中解脱出来。、可靠的设备状态管理软件的运行依赖于硬件环境当硬件工作不正常时将引起软件的运行异常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严重的会导致系统崩溃。VM5000定期对硬件设备的运行状〔包括了电源电压风扇转速CPU温度主板温度,CPU和内存占用率等〕进行监视。当监测到其值超过了指定的阈值,发送告警信息给VM同时在Web上可看到清晰的系统告警信息使得用户可在第一时间发现设备状态的异常,及时对设备进行维护,增强了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完善的数据备份方案视频数据在IPSAN上是以一个周期循环覆盖的,也就是说经过一段时间前期的数据将被覆盖而这些被覆盖的数据中有比较重要的数据是需要被保存下来供日后使用的。此时数据备份的重要性尤其凸显了出来。VM5000提供了多渠道的备份支持从IPSAN到NAS的备份从NAS到NAS的备份、VC的本地图像文件到NAS的备份在NAS根底上以文件的方式保存数据可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容量,在有限的空间里保存最多的数据量。数据被备份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备份的数据设置案例信息可方便对备份数据的检索。用于需要调用某个备份文件时,可通过输入关键字来查找符合条件的案例信息,从而找到关联的文件。备份的数据是以域为根底进行集中管理的在多域环境中VM5000只能备份自己域下的数据,有效的规划了各域的工作权限,防止非法的数据访问。、多域/可扩展性VM5000采用国际标准IP传输协议,图像编码和传输协议均采用国际标准MPEG-2/MPEG-4协议,终端设备扩容简单方便,可灵活增减。为开发多种业务应用效劳器提供通用接口VM5000支持和其他VM8000和VM5000组网以适应更大规模的组网需要。 媒体分发效劳〔MediaSwitchService〕MS8000媒体管理效劳器是我公司IP智能控解决方案的一个重要组件。其主要功能是提供实时视音频媒体流的转发、分发功能,以及立时数据的VOD点播功能。MS8000的硬件平台为标准的机架式效劳器采用经过优化的高性能Linux操作系统。多台媒体管理效劳器可分布式部署实现设备间的负载均衡和故障保护满足专业监控的高可靠性要求,同时可实现系统业务能力的平滑扩展。MS8000内置Web效劳器,用户可通过Web界面非常直观地进行管理维护。MS8000产品照片媒体分发效劳器的功能有:实时音视频流的转发:媒体分发效劳器可接收编码媒体终端发出的实时音视频流,转发给解码媒体终端进行解码播放媒体分发效劳器能够接收组播媒体流或单播媒体流,发送组播媒体流或单播媒体流,可适应不同的网络状况,方便系统组网。实时音视频流的分发媒体分发效劳器可把接收到的一路媒体流分发给多个解码媒体终端进行解码播放即使编码媒体终端的上行接入带宽缺乏也可实现多用户同时浏览同一路视频源。针对组播单播等多种网络情况下进行实时音视频流的转发可适应不同的网络状况,提高视频监控系统的网络适应能力;例如组播转化为单播,单播转化为组播。基于标准RTSP协议进行音视频历史数据VOD点播过程控制,可快速精确定位视频数据,支持各种VCR功能〔快进、暂停、拖动等;支持NTP协议的客户端模式,可同步NTP效劳器的时钟,保证全网时钟同步;基于Web的用户管理界面,直观、简单、易操作。音视频历史数据VOD点播如果客户端需要访问编码媒体终端端到端写入到IPSAN中的音视频历史数据可通过媒体分发效劳器进行VOD点播媒体分发效劳器和客户端之间使用标准的RTSP协议进行播放过程控制。 客户端软件〔ClientService〕VC视频管理客户〔以下简称VC是我公司面向IP视频监控系统开发的客户端管理软件,是数字视频监控运营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中的重要组件。VC向用户提供图形化的操作和显示界面。用户在监控中心通过VC集中控制营业网点到监控中心的图像声音的切换接收存储过程维护时由超级管理员在监控中心通过VC远程集中管理各终端,包括设备的参数配置,做到整个系统的统一管理和维护。VC界面示意图1客户端软件提供了功能强大的“实时监控”处理能力能实时调看任意一个监控点的电子地图并显示活动的图像信息另有操作指示小图标用来帮助用户更快更好的完成工作。VC界面示意图2客户端软件提供平安的密码登录保护机制并可确定不同用户的系统使用权限对用户权限进行分级分域分设备控制通过访问控制功能可以有效地控制屏蔽非法用户的连接保证了数据的平安性合理的管理权限的划分大大减少了系统维护工作量。客户端软件配有丰富的媒体播放业务功能包括灵活实用的实时监控点播回放功能,可根据用户自身需求选择使用的录像的存储与播放、屏幕抓拍以及本地下载功能,满足了用户的各种需求。、基于Windows的软件系统客户端软件是基于Windows平台的客户端软件全图形化界面操作简单符合用户常用的操作习惯并提供了相关操作的联机帮助此外客户端安装简便维护和升级也都十分简单。、集成所有子模块于一体客户端软件集中管理和操作整个监控管理效劳系统。客户端无需再安装其它软件,就可以进行数据设置信息查询实时监控和本地下载监控视频信息点播回放历史视频信息远程控制云台和摄像头配置轮切方案并能接受显示设备故障时上报的告警信息。、全方位的云台控制功能客户端进行实时播放时管理员还可以同时通过云台控制摄像头管理员可以给每一台摄像头配置用户权限和预置位除此之外管理员还可设置云台控制的优先级指定用户对特定摄像头的控制权,禁止其他用户抢占摄像头。VC的控制功能子界面图、提供直观易用的设备操作树功能用户通过客户端界面左侧的[设备操作树]窗口可以方便快捷的获取设备信息并根据需要完成对设备的简单配置和控制,具体功能包括:1.可以迅速锁定特定的域以及特定域下的摄像头,并查看摄像头的当前状态;2.支持模糊查找,方便用户进行搜索与定位;3.窗口隐藏功能,用户可以在不需要显示[设备操作树]窗口时,将其最小化。VC管理界面、完整的电子地图显示与快捷操作系统的GIS地图功能支持电子地图的根本操作功能包括导航图功能测量地图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显示鼠标焦点在地图上的位置的经纬度。客户端支持在本系统单元区域内GIS地图上标注摄像头的具体位置并动态获取摄像头信息,支持可视化状态监视,将摄像头状态用图标表示在地图上。客户端用户可以使用搜索功能定位到GIS地图上的指定摄像头进行实时监控点播或历史回放,非常方便用户的操作。、告警处理控制中心提供视觉可感知的各种告警信息,报告类似视频丧失的情况。、支持媒体播放业务客户端支持丰富的媒体播放业务包括实时监控点播回放屏幕抓拍和本地下载等。客户端提供多画面处理器的控制与操作,用户通过模拟的屏幕操控面板可以方便、快捷的进行播放、停止、翻开存储方案、选择本地录像等操作。、主要硬件和软件规格介绍软件功能介绍业务分类描述媒体播放业务实时监控点播回放录像的存储与播放屏幕抓拍本地下载远程控制业务远程控制锁定功能远程控制解锁功能抢占远程控制关系释放远程控制关系轮切配置业务用户可以通过轮切方案的配置,对有操作权限的摄像机配置轮切方案实现按设定时间设定次序在一个屏〔Screen〕内切换显示每个摄像机正在拍摄的场景。GIS地图业务用户在GIS地图功能下可以进行GIS地图的各种操作,如导航图功能,支持显示鼠标焦点在地图上的位置的经纬度功能等。除此之外还支持在本系统单元区域内GIS地图上,点击摄像头并实时动态播放该摄像头所监控的视频信息的功能。、PC配置CPU工作频率不小于3.0GHz备注:根本系统使用3.0GHz,根据需要可升级至3.6GHz。内存至少512M,推荐1G以上硬盘推荐配置80G ISC3000/ISC3100集成监控中心ISC是IntegratedSurveillanceCenter〔集成监控中心〕的简称,是H3C公司iVS3000商业监控解决方案中监控中心的核心组件包括ISC3000集成监控中心主机和ISC3100集成监控中心辅机两款产品。ISC3000主机可以为HC公司的系列编解码器提供网络视频存储和点播转发效劳,可以对这些设备进行日常监控管理解码输出控制和报警接收处理同时内置的编解码和I/O端口可以实现中心日常监控所需的人机界面及自我防护监督功能ISC3100辅机那么用于扩展主机的存储、备份、点播和流转发能力。ISC具备最大管理前端500台编码器1500路摄像机的能力主机最大扩展接入31台辅机单机最大提供8个盘位6TB的存储空间总共可为前端编码器提供192TB的网络存储空间。同时多个ISC之间支持相互问,支持局域网、广域网、VPN等多种组网方式,满足不同客户灵活组网需求。、产品特点高度集成AllInOne创造性的将企业级IP监控中心常用的网络存储〔NVR、日常监控、系统管理和自我防护四大组成局部12项功能模块集成在一台设备上,通过模块优化和集成开发,大幅提升系统运作效率。高性价比ISC集成监控中心主机加辅机可以取代传统网络监控中心的NVR网视频录像机、流媒体效劳器、VOD视频点播效劳器、监控终端、可视对讲、中心编码器、解码器、报警控制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