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 965-2018 环境空气 一氧化碳的自动测定 非分散红外法(正式版)_第1页
HJ 965-2018 环境空气 一氧化碳的自动测定 非分散红外法(正式版)_第2页
HJ 965-2018 环境空气 一氧化碳的自动测定 非分散红外法(正式版)_第3页
HJ 965-2018 环境空气 一氧化碳的自动测定 非分散红外法(正式版)_第4页
HJ 965-2018 环境空气 一氧化碳的自动测定 非分散红外法(正式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环境空气一氧化碳的自动测定非分散红外法Ambientair—Automatic—Non-dispersiveinfraredspectrometrymethod 1适用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方法原理 14干扰和消除 15试剂和材料 16仪器和设备 27分析步骤 28结果计算与表示 39精密度和准确度 310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411注意事项 4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环境空气中一氧化碳的自动测定方法,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自动测定环境空气中一氧化碳的非分散红外法。本标准为首次发布。本标准由环境监测司、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本标准起草单位: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本标准验证单位:哈尔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鞍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和青岛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本标准生态环境部2018年8月31日批准。本标准自2018年9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环境空气一氧化碳的自动测定非分散红外法警告:一氧化碳为有毒气体,操作过程中应防止泄漏,按要求做好防护工作。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自动测定环境空气中一氧化碳的非分散红外法。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空气中一氧化碳的自动测定。当使用仪器量程为0~50μmol/mol时,本方法仪器检出限为0.07mg/m³,测定下限为0.28mg/m³。本标准的质量浓度指参比状态(298.15K,1013.25hPa)下的浓度。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HJ193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₂、NO₂、O₃、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安装验收技术规范HJ654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₂、NO₂、O₃、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663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818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₂、NO₂、O₃、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运行和质控技术规范3方法原理样品空气以恒定的流量通过颗粒物过滤器进入仪器反应室,一氧化碳选择性吸收以4.7μm为中心波段的红外光,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红外光吸光度与一氧化碳浓度成正比。4干扰和消除4.1水蒸气会对测定产生干扰,可通过冷却或窄带滤光器去除。4.2当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碳质量浓度为610mgm³时,产生的干扰相当于0.2mg/m³的一氧化碳,如有必要,可用碱石灰去除。4.3一般情况下,环境空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对一氧化碳测定无干扰。当环境空气中甲烷质量浓度为326mg/m³时,产生的干扰相当于0.6mg/m³的一氧化碳。5试剂和材料5.1零气:由零气发生装置产生,也可由零气钢瓶提供,零气的性能指标应符合HJ654附录A的要求。如果使用合成空气,其中氧的浓度应为合成空气的(20.9±2)%。5.2标准气体:有证标准物质,单位为μmol/mol。5.3滤膜:材质为聚四氟乙烯,孔径≤5μm。26仪器和设备6.1进样管路:应为不与一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的聚四氟乙烯、氟化聚乙烯丙烯、不锈钢或硼硅酸盐玻璃等材质。6.2颗粒物过滤器:安装在采样总管与仪器进样口之间。过滤器除滤膜外的其他部分应为不与一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的聚四氟乙烯、氟化聚乙烯丙烯、不锈钢或硼硅酸盐玻璃等材质。仪器如有内置颗粒物过滤器,则不需要外置颗粒物过滤器。6.3一氧化碳测定仪:性能指标应符合HJ654的要求。一氧化碳测量系统见图1。图1一氧化碳测量系统示意图7分析步骤7.1仪器的安装调试新购置的仪器安装后应依据操作手册设置各项参数,进行调试。调试指标包括零点噪声、最低检出限、量程噪声、示值误差、量程精密度、24h零点漂移和24h量程漂移,调试的检测方法和指标按照HJ193执行。7.2检查仪器运行过程中需要进行零点检查、量程检查和线性检查,检查方法按照HJ818中附录B执行。如果检查结果不合格,需对仪器进行校准,必要时对仪器进行维修。仪器维修完成后,应进行线性检查,并对仪器进行重新校准。3一氧化碳的质量浓度按照式(1)进行计算:复测定:相对误差分别为1.0%~18%、0.3%~4.3%和-2.2%~1.7%;相对误差最终值为8.6%±12%、2.0%±3.0%和1.4%±9.2%。410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10.1仪器零点检查、量程检查、线性检查、流量检查、校准的频次和指标按照HJ818执行。10.2颗粒物过滤器的滤膜支架每半年至少清洁1次;滤膜一般每2周更换1次,颗粒物浓度较高地区或浓度较高时段,应视滤膜实际污染情况加大更换频次。10.3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