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真题和答案_第1页
2015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真题和答案_第2页
2015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真题和答案_第3页
2015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真题和答案_第4页
2015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真题和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d......wd......wd...2014年11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卷册一:职业道德、理论知识第一局部职业道德〔第1~25题,共25道题〕一、职业道德根基理论与知识局部〔第1~16题〕(一)单项选择题(第1~8题)1、关于道德标准,正确的说法是〔〕。〔A〕道德标准就是像法律那样制约人的行为的一整套制度体系〔B〕道德标准是做人的准那么,标准个人行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C〕从时间上看,道德标准比法律产生得略晚〔D〕道德标准与法律标准作用的范围是基本一样的2、关于职业道德,正确的说法是〔〕。〔A〕职业道德建设有助于提高企业凝聚力,但无助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B〕职业道德建设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无助于降低生产成本〔C〕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提高职业技能,增强企业竞争力〔D〕职业道德建设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但不会提高企业服务质量3、?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的我国职业道德建设标准是〔〕。〔A〕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艰辛奋斗、服务人民、促进开展〔B〕爱岗敬业、老实守信、办事公正、服务群众、奉献社会〔C〕以人为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进和谐〔D〕文明礼貌、勤俭节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开拓创新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A〕为人民服务〔B〕爱国主义〔C〕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共同开展5、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是〔〕。〔A〕老实守信〔B〕爱岗敬业〔C〕树立理想〔D〕职业纪律6、以下选项,符合一般从业人员职业标准要求的是〔〕。〔A〕男服务员要留胡须,以保持男性的阳刚之气〔B〕女服务员要梳时尚发型,以展示新女性的时代形象〔C〕男服务员要定时理发,以保持面部和头型的整洁〔D〕女服务员要浓墨重粉,以凸显女性的魅力7、关于办事公平公正,正确的说法是〔〕。〔A〕只要本着公平公正的心处理问题,就能够做到公平公正〔B〕每个人都有他对公平公正的看法,因此事实上的公平公正是不存在的〔C〕对犯错误的当事人做出均等处分是公平公正的核心〔D〕公平公正是按照原那么办事,处理问题合情合理,不徇私情8、关于勤劳与节省,正确的说法是〔〕。〔A〕勤劳的人当然节省,反之亦然〔B〕勤劳有助于节省品质的形成,节省有助于勤劳品质的升华〔C〕节省不利于生产繁荣,勤劳无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D〕勤劳与节省不应该是现代从业人员的道德品质(二)多项选择题(第9~16题)9、企业文化的功能有〔〕。〔A〕中和功能〔B〕整合功能〔C〕调和功能〔D〕导向功能10、员工处理与领导的关系,对比妥当的做法有〔〕。〔A〕领导安排的工作不能做时,要如实讲明原因〔B〕尊重领导的隐私,领导的隐私权高于一切〔C〕对领导有意见,不管在何种场合,要敢于当面指出来〔D〕维护领导的威信,一般不越级汇报工作11、文明礼貌的具体要求有〔〕。〔A〕仪表端庄〔B〕声音响亮〔C〕举止潇洒〔D〕待人热情12、职业技能的构成要素色括〔〕。〔A〕体力〔B〕智力〔C〕知识〔D〕技术13、对劳动合同认识正确的有〔〕。〔A〕劳动合同在理论上是完美的,但在现实中基本上是一纸空文〔B〕劳动合同是企业持续稳定犮展的重要保障〔C〕劳动合同是受法律保护的〔D〕劳动合同是员工的卖身契14、“精益求精〞所包含的职业道德要求有〔〕。〔A〕提高技能〔B〕老实守信〔C〕爱岗敬业〔D〕团结互助15、关于自由,正确的理解包括〔〕。〔A〕自由就是排除一切外在束缚〔B〕自由的前提是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C〕自由需要以遵守道德和法律为前提〔D〕由于对事物认识能力的不断增强,人的自由不断扩大16、关于职业道德修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职业道德修养是员工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的过程〔B〕职业道德修养是长期的、艰巨的过程〔C〕“慎独〞是职业道德修养的高尚境界〔D〕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是闭门思过二、职业道德个人表现局部(第17~25题)17、W女士体型富态,Q女士体型苗条,两人都对自己的体型十分在意,问题在于两人都觉得自己很胖。当W女士、Q女士同时在场的情况下,你会〔〕。〔A〕对她们说:“你们两人都不胖,你们的体型都恰到好处〞〔B〕对W说:“你确实胖〞,对Q说:“你为什么觉得自己胖呢〞〔C〕对两人说:“要是能够把W身上的肉匀一点给Q多好啊〞〔D〕对她们说:“体型重要,但身体安康和心理安康理更重要〞18、过马路时,遇到了红灯,但是大批的行人视而不见,强行闯红灯,交通协管员也没有了方法,如果你是行人当中的一员,你会〔〕。〔A〕随大溜,走过去〔B〕等待红灯变成绿灯时再过马路〔C〕快步走过去〔D〕提醒行人注意安全19、在本企业中,你认为员工之间的待遇存在差异,是因为〔〕。〔A〕能力不同〔B〕学历不同〔C〕资历不同〔D〕努力程度不同20、假设公司领导近来对你的工作有所不满,你想和领导谈谈,但你又没有时机接触领导,你会〔〕。〔A〕与领导沟通〔B〕给领导写封信说明〔C〕等待见面的时机〔D〕就按照这样做下去21、某少年经常沉溺于上网逃课,学习成绩日下,教师、家长苦口婆心奉劝无济于事。假设你是该少年的父母,你会采取的下一步措施是〔〕。〔A〕严厉体罚〔B〕无奈,放任自流〔C〕求助社会〔D〕求助专家22、扒手王某扒技“高超〞,一次,她遇一个外地来城就医的人,遂将其洗劫一空,结果导致病人因无人民币住院而亡。对于这件事,你的看法是〔〕。〔A〕与图财害命无异,应判以极刑〔B〕加强治安,打击扒手〔C〕教育为本〔D〕警察无用23、你相信以下说法中的〔〕。〔A〕金人民币不一定带来幸福〔B〕金人民币等同幸福〔C〕金人民币是幸福的源泉〔D〕金人民币有益于幸福24、你心目中的和谐企业是职工之间〔〕。〔A〕彼此客客气气,相敬如宾〔B〕不存在任何形式的矛盾和纠纷〔C〕有矛盾和纠纷产生,但很少,发生之后就过去了〔D〕相互间敢于批评,但批评完了,彼此之间的关系会更好25、假设你和几个同事关系很僵,总觉得这几个人有意和自己“过不去〞,你会〔〕。〔A〕向领导反映情况,请他帮助解决〔B〕另外找几个同事,和他们对着干〔C〕反思自己的做法有什么不妥,并加以改正〔D〕把这种局面当成是一场考验,绝不妥协退让第二局部理论知识(26~120题,共100道题,总分值为100分)一、单项选择题(26~85题,每题1分,共60分)26、两种劳动参与假说的前提,其观点是一样的,即〔〕的劳动力参与率与经济周期不存在敏感的反响性。根基P7〔A〕男性成年人〔B〕老年人〔C〕女性成年人〔D〕青年人27、以下关于社会保险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根基P31~32〔A〕社会保险不具有强制性〔B〕社会保险当事人不能自行选择保险工程〔C〕社会保险当事人不能自行选择是否参加保险〔D〕对劳动者而言,物质帮助权主要通过社会保险来实现28、劳动保障法不包括〔〕。根基P39〔A〕促进就业法〔B〕社会保险法〔C〕工作时间法〔D〕劳动福利法29、投入期企业不适宜采取的营销策略是〔〕。根基P87〔A〕快速掠取策略〔B〕缓慢渗透策略〔C〕快速渗透策略〔D〕树立产品形象30、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了第一个综合的权变模型。根基P125〔A〕赫塞〔B〕布兰查德〔C〕费德勒〔D〕明茨伯格31、在正常情况下,组织开发的重点是组织的〔〕。根基P176〔A〕协作能力〔B〕创新能力〔C〕竞争能力〔D〕开展能力32、〔〕不属于静态的组织设计理论的研究内容。P2〔A〕管理行为标准〔B〕组织的权、责构造〔C〕组织信息控制〔D〕部门划分的形式和构造33、模拟分权组织构造模式的主要缺点,不包括〔〕。P8〔A〕企业内部的价格体系不容易完全理顺〔B〕企业内部信息沟通较差,组织内纵向协调难度大〔C〕各专业分公司生产经营方案的目标和任务难以确定〔D〕各单位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显得对比困难而复杂34、〔〕是以成果为中心设计的部门构造模式。P21〔A〕直线职能制〔B〕网络型组织〔C〕多维立体组织〔D〕事业部制35、在进展组织构造调查时,需要调查的资料不包含〔〕。P25~26〔A〕管理业务流程图〔B〕组织战略图〔C〕工作岗位说明书〔D〕组织体系图36、一般来说,企业人员晋升方案的内容不包括〔〕。P47〔A〕晋升条件〔B〕晋升比率〔C〕晋升时间〔D〕晋升路径37、以下关于人力资源预测的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P56〔A〕人力资源预测能引导员工进展职业生涯设计〔B〕动态的组织条件下,人力资源预测非常必要〔C〕静态的组织条件下,人力资源预测并非必要〔D〕企业战略的设定必须以人力资源预测为根基38、以下关于德尔菲法的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P65~66〔A〕是一种定性预测方法〔B〕可用来预测部门人力资源需求〔C〕适合于对人力需求的长期预测〔D〕可用于人力供应的中期长期预测39、〔〕是先将公司的员工需求量与影响需求量主要因素之间的关系用数学模型表示出来,依此模型以及主要因素变量,来预测公司的员工需求。P69〔A〕计算机模型法〔B〕马尔可夫分折法〔C〕定员定额分析法〔D〕经济计量模型法40、定员定额分析法不包括〔〕。P70〔A〕构造定员法〔B〕比例定员法〔C〕效率定员法〔D〕劳动定额分析法41、〔〕具有测评标准刚性强,测评指标灵活等特点。P110〔A〕选拔性测评〔B〕考核性测评〔C〕开发性测评〔D〕诊断性测评42、在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设计中,〔〕构造是将需要测评的员工素质要素进展分解,并列出相应的工程。P115〔A〕平面〔B〕立体〔C〕横向〔D〕纵向43、飞行员选拔标准来自于对飞机驾驶工作本身的直接描述,这种选拔标准是〔〕性标准。P118〔A〕效标参照〔B〕能力考核〔C〕常模参照〔D〕素质考核44、在素质能力测评中,最常使用的差异量数是〔〕。P132〔A〕均值〔B〕中位数〔C〕方差〔D〕标准差45、在面试的〔〕,面试考官应消除应聘者的紧张情绪,创造轻松、友好的气氛。P154〔A〕关系建设阶段〔B〕导入阶段〔C〕核心阶段〔D〕确认阶段46、在面试的〔〕,面试考官会进一步校对核心阶段所获得的信息。P156〔A〕关系建设阶段〔B〕导入阶段〔C〕准备阶段〔D〕确认阶段47、围绕与工作相关的关键胜任能力的面试问题属于〔〕。P164〔A〕压力性问题〔B〕知识性问题〔C〕行为性问题〔D〕经历性问题48、在员工招聘通常使用的群体决策法,其特点不包括〔〕。P173~174〔A〕决策人员的来源广泛〔B〕群体决策的主观性髙〔C〕决策人员不是唯一的〔D〕运用了运筹学的原理49、〔〕不适合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法进展人员选拔。P178〔A〕人力资源主管〔B〕技术研发人员〔C〕销售部门经理〔D〕公关部门经理50、企业在制定培训规划时,必须到达的要求不包括〔〕。P215~216〔A〕系统性〔B〕标准化〔C〕先进性〔D〕有效性51、在制定培训规划时,培训需求分析的内容不包括〔〕。P216〔A〕企业战略分析〔B〕企业组织分析〔C〕企业资源分析〔D〕企业人员分析52、〔〕不属于培训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要求。P255〔A〕价值性〔B〕相关性〔C〕有效性〔D〕普遍性53、培训的印刷材料中,工作任务表的作用不包括〔〕。P256〔A〕强调课程重点〔B〕提高学习效果〔C〕关注信息反响〔D〕节约培训时间54、在选择确定培训评估对象时,新开发课程评估的侧重点不包括〔〕。P287〔A〕培训需求〔B〕课程设计〔C〕受训人员〔D〕应用效果55、在培训效果评估的层级体系中,第二级评估是〔〕。P293〔A〕行为评估〔B〕学习评估〔C〕反响评估〔D〕结果评估56、对培训效果进展学习评估时,不宜采用的评估方法是〔〕。P294〔A〕笔试法〔B〕心得报告〔C〕提问法〔D〕行为观察、57、培训成果评估的重要指标不包括〔〕。P295~298〔A〕技能成果〔B〕情感成果〔C〕绩效成果〔D〕学习成果58、培训效果的问卷调查评估不适用于〔〕。P302〔A〕了解学员偏爱的学习方法〔B〕让学员清楚了解自己的差距和缺乏〔C〕检查培训目标与工作任务的匹配度〔D〕评价学员在工作中对培训内容的应用情况59、以〔〕为根基的绩效指标体系,能清楚地说明组织或员工在考评期内所完成的工作任务及其对组织奉献的大小。P323〔A〕实际投入〔B〕工作行为〔C〕实际产出〔D〕工作方式、60、〔〕的目的是寻求新的和异想天开的解决所面临难题的途径与方法。P328〔A〕关键事件法〔B〕要素图示法〔C〕个案研究法〔D〕头脑风暴法61、绩效指标体系的设计程序包括:①工作分析;②理论验证;③修改调整;④指标调查。正确的排序是〔〕。P329〔A〕①③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③〔D〕①④②③62、没有绝对的零点,只能做加减运算的绩效考评标准量表是〔〕。P334〔A〕比率量表〔B〕等距量表〔C〕等级量表〔D〕名称量表63、〔〕是测量水平最高的绩效考评量表。P335〔A〕比率量表〔B〕等距量表〔C〕等级量表〔D〕名称量表64、KPI作为绩效指标与考核标准的结合体,它必须具备的特征是〔〕。P338〔A〕定性化、结果化〔B〕定性化、行为化〔C〕定量化、结果化〔D〕定量化、行为化65、提取关键绩效指标的方法不包括〔〕。P339~340〔A〕问卷调查法〔B〕目标分解法〔C〕关键分析法〔D〕标杆基准法66、〔〕不能纠正绩效考评中的晕轮误差。P363〔A〕建设准确的考评标准体系〔B〕建设完善的数据处理系统〔C〕对考评者进展适当的培训〔D〕建设严谨的工作记录制度67、进展360度考评前要对考评者进展培训,培训的内容不包括〔〕。P374〔A〕沟通技巧〔B〕反响评价结果的方法〔C〕考评实施技巧〔D〕绩效考评指标的设计68、可以在快、准、全三个方面满足客户要求的薪酬调查方式是〔〕。P411〔A〕企业之间相互调查〔B〕问卷调查〔C〕委托中介机构调查〔D〕访谈调查69、〔〕是指由工作性质和特征相似的假设干职系构成的岗位群。P427〔A〕职系〔B〕职组〔C〕职门〔D〕职等70、〔〕能对比准确地反映工作的质量和数量特征,有利于贯彻“同工同酬〞的原那么。P444〔A〕岗位薪酬制〔B〕绩效薪酬制〔C〕技能薪酬制〔D〕提成薪酬制71、〔〕工资不属于技能薪酬制的范畴。P447~448〔A〕技术〔B〕根基能力〔C〕薪点〔D〕策略能力72、影响企业工资水平的企业外部因素不包括〔〕。P454~455〔A〕劳动力市场〔B〕行业特征〔C〕当地法律法规〔D〕所处地域73、应该使员工间的工资差距最小化的工作团队类型为〔〕。P453〔A〕平行团队〔B〕穿插团队〔C〕流程团队〔D〕工程团队74、以〔〕为导向的薪酬构造易使员工只重视眼前效益,不重视长期开展。P457〔A〕绩效〔B〕行为〔C〕工作〔D〕技能75、企业进展工作岗位评价就是要保证工资的〔〕。P462〔A〕外部竞争性〔B〕合法性〔C〕内部公平性〔D〕经济性76、当企业的企业年金缴费不超过工资总额的〔〕时,企业缴费可以从成本中列支。P492〔A〕4%〔B〕5%〔C〕6%〔D〕7%77、确定工资指导线水平应考虑的相关因素不包括〔〕。P523〔A〕社会劳动生产率〔B〕企业经营状况〔C〕劳动力市场价格〔D〕人工成本水平78、集体工资协议签订后〔〕内,由企业将工资协议一式三份及说明,报送当地〔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P527〔A〕10日〔B〕15日〔C〕20日〔D〕30日79、劳动力市场价位信息的采集主要是通过〔〕取得的。P531〔A〕经济普查〔B〕问卷调查〔C〕人口普查〔D〕抽样调查80、对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相关信息的采集方法,错误的说法是〔〕。P531〔A〕两次调查时间间隔为两年〔B〕按国家劳动行政和统计主管部门的要求进展统计调查〔C〕调查范围包括市行政区域内的各行业所有城镇企业〔D〕调查内容为上一年度企业中有关职业在岗职工全年收入及有关情况81、在安全生产责任制中,〔〕在各自岗位上承当严格遵守劳动安全技术规程的义务。P533〔A〕工人〔B〕企业法定代表人〔C〕总工程师〔D〕分管安全卫生的负责人82、劳务派遣单位的注册资本不得少于〔〕。P510〔A〕50万元〔B〕100万元〔C〕200万元〔D〕300万元83、以下关于劳动争议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P541〔A〕只有存在劳动关系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劳动争议〔B〕是否遵循法律标准和合同标准是劳动争议的实质〔C〕权利争议通常是因订立、变更劳动合同所引起的〔D〕不存在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可能成为劳动争议的当事人84、以下关于劳动争议调解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P544~545〔A〕调解委员会的调解是独立的程序〔B〕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是群众性组织〔C〕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调解是独立程序〔D〕调解委员会劳动者代表由工会成员担任或由全体员工推举产生85、劳动争议仲裁实行一个裁级〔〕裁决制度。P548〔A〕一次〔B〕两次〔C〕屡次〔D〕无限二、多项选择题(86~125题,每题1分,共40分)86、实证研究方法的特点包括〔〕。根基P3〔A〕目的在于认识客观事实〔B〕结论具有客观性〔C〕以某种价值判断为根基〔D〕结论具有主观性〔E〕主要目的在于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服务87、我国劳动法律渊源的类别,主要包括〔〕。根基P33~34〔A〕正式解释〔B〕劳动法律〔C〕地方性劳动法规〔D〕劳动规章〔E〕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88、风险型决策方法包括〔〕。根基P68〔A〕收益矩阵法〔B〕决策树法〔C〕线性规划法〔D〕微分法〔E〕敏感性分析法89、按测验目的不同,心理测验可分为〔〕。根基P133〔A〕描述性测验〔B〕诊断性测验〔C〕综合性测验〔D〕预测性测验〔E〕个体性测验90、多维立体组织构造的管理组织机构系统包括〔〕。P6〔A〕产品利润中心〔B〕专业成本中心〔C〕地区利润中心〔D〕部门网络中心〔E〕服务网络中心91、组织构造爆破式变革的具体表现有〔〕。P27〔A〕新设一个部门〔B〕两家企业合并〔C〕企业组织构造的整合〔D〕局部改变某个科室的职能〔E〕从职能制构造改为事业部制构造92、影响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人口环境因素有〔〕。P49〔A〕人口的性别比例〔B〕劳动力队伍的构造〔C〕劳动力队伍的数量〔D〕劳动力队伍的质量〔E〕社会或本地区的人口规模93、影响企业人力资源活动的法律因素有〔〕。P49〔A〕户籍制度〔B〕劳动力市场价位〔C〕最低工资标准〔D〕当地社会风俗〔E〕政府有关的劳动就业制度94、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其核心局部包括〔〕。P51〔A〕人力资源费用的控制〔B〕人力资源需求预测〔C〕人力资源信息的收集〔D〕人力资源供应预测〔E〕人力资源供需综合平衡95、企业人力资源内部供应预测的方法包括〔〕。P89~92〔A〕回归分析模型〔B〕人力资源信息库〔C〕马尔可夫模型〔D〕经济计量模型法〔E〕管理人员接替模型96、员工素质测评标准表示的形式包括〔〕。P113〔A〕评语短句式〔B〕客观语句式〔C〕方向指示式〔D〕主观提问式〔E〕设问提示式97、员工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横向构造包括〔〕。P115〔A〕构造性要素〔B〕行为环境要素〔C〕时间性要素〔D〕工作绩效要素〔E〕空间性要素98、面试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P152~154〔A〕制定面试指南〔B〕准备面试问题〔C〕确定评估方式〔D〕培训面试考官〔E〕统计面试结果99、在进展行为描述面试时,考官应重点关注的关键要素有〔〕。P165〔A〕情境〔B〕目标〔C〕行动〔D〕结果〔E〕经历100、无领导小组讨论法包括〔〕等多种类型。P177~178〔A〕无情境性讨论〔B〕不定角色的讨论〔C〕情境性的讨论〔D〕指定角色的讨论〔E〕无主题讨论101、无领导小组讨论法的特点有〔〕。P178~179〔A〕具有人际互动效应〔B〕讨论题目易于设计〔C〕讨论过程生动真实〔D〕被试难以掩饰自我〔E〕易于进展客观评价102、现代培训按其性质可以分为〔〕等层次的培训。P244〔A〕经历培训〔B〕知识培训〔C〕技能培训〔D〕观念培训〔E〕思维培训103、在培训课程设计文件中,内容大纲应包括〔〕。P249〔A〕班级规模〔B〕教学顺序和活动〔C〕课件意图〔D〕课程和绩效目标〔E〕教学资源104、敏感性训练的目标一般包括〔〕。P275〔A〕更新受调者的价值观念〔B〕更好地理解群体活动过程〔C〕更好地洞悉自己的行为〔D〕提高受训者的抗压能力〔E〕通过群体活动培养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05、培训前效果评估的内容包括〔〕。P288〔A〕培训环境评估〔B〕培训需求的整体评估〔C〕培训方案可行性评估〔D〕培训对象知识和工作态度评估〔E〕培训对象工作成效及行为评估106、在选择确定培训评估形式时,应主要以〔〕为依据。P289〔A〕评估目的〔B〕评估的实际需要〔C〕评估对象〔D〕评估形式的特点〔E〕评估人员107、培训效果反响评估的具体方法有〔〕。P294〔A〕访谈法〔B〕问卷调查法〔C〕提问法〔D〕综合座谈法〔E〕观察法108、品质特征型的绩效考评指标包括〔〕。P320〔A〕客户投诉率〔B〕进取精神〔C〕专业知识面〔D〕听写能力〔E〕商品销售量109、绩效考评指标是实施绩效考评的根基,其主要作用是〔〕。P323〔A〕有助于战略的落实和达成〔B〕有助于改善组织的内部管理〔C〕有助于指引员工行为朝正确方向转变〔D〕有利于企业绩效管理制度健全与完善〔E〕有利于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110、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设计方法包括〔〕。P325~328〔A〕要素图示法〔B〕经历总结法〔C〕个案研究法〔D〕比照分析法〔E〕问卷调查法111、战略导向的KPI体系的意义表达在〔〕。P336~337〔A〕KPI体系具有战略导向的牵引作用〔B〕KPI体系能自下而上地实现绩效管理目标〔C〕KPI体系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斗志〔D〕KPI体系是鼓励和约束企业员工的一种新型机制〔E〕KPI体系能够调动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112、综合型绩效考评方法包括〔〕。P361〔A〕合成考评法〔B〕直接指标法〔C〕日清日结法〔D〕关键事件法〔E〕图解式平价量表法113、绩效考评结果过于苛刻,对于组织和个体来说〔〕。P362〔A〕有利于激发员工们的斗志〔B〕容易增加工作压力〔C〕容易造成紧张的组织气氛〔D〕降低工作的满意度〔E〕有利于调发开工的创造性114、在薪酬调查中,与薪酬政策有关的信息包括〔〕。P409〔A〕新毕业学生的起薪点〔B〕薪酬水平地区差异的控制〔C〕员工异地调配时的薪酬处理〔D〕被调查企业在加薪时的百分比〔E〕公司的加班与工作轮班方面的薪酬政策115、员工薪酬满意度调查的内容包括〔〕。P422~423〔A〕对薪酬水平的满意度〔B〕对薪酬构造的满意度〔C〕对薪酬差距的满意度〔D〕对薪酬调整的满意度〔E〕对精神鼓励的满意度116、年薪制中基本薪酬的决定因素有〔〕。P452〔A〕市场工资水平〔B〕员工平均薪酬水平〔C〕企业经济效益〔D〕员工绩效考评结果〔E〕生产经营规模117、企业薪酬制度设计的基本原那么包括〔〕。P459~461〔A〕互动性原那么〔B〕等级化原那么〔C〕竞争性原那么〔D〕经济性原那么〔E〕合法性原那么118、薪酬标准档次的调整包括〔〕。P482〔A〕“技变〞晋档〔B〕“学变〞晋档〔C〕“龄变〞晋档〔D〕“职变〞变档〔E〕“考核〞变档119、企业在制定薪酬方案时,需要预测的薪酬信息包括〔〕。P489〔A〕企业未来一年的工资增长率〔B〕员工在未来一年增薪的额度〔C〕员工在未来一年增薪的时间〔D〕员工在未来一年增薪的调资类型〔E〕当地劳动力供求状况与工资水平120、〔〕不是劳务派遣现象的表达术语。P507〔A〕人才租赁〔B〕劳动派遣〔C〕劳动租赁〔D〕劳动力派遣〔E〕劳动输出121、工资指导线包括〔〕。P524〔A〕高线〔B〕预警线〔C〕低线〔D〕基准线〔E〕下线122、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按〔〕等多种标准反映平均水平。P524〔A〕高位数〔B〕年工资收入〔C〕中位数〔D〕月工资收入〔E〕低位数123、劳动安全卫生保护费用包括〔〕。P535〔A〕教育培训费〔B〕人工成本费〔C〕工伤保险费〔D〕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定期检测费用〔E〕劳动安全卫生保护设施建设费用124、〔〕是处理职业危害的预防与治理关系应遵循的原那么。P536〔A〕安全第一〔B〕奖惩清楚〔C〕以人为本〔D〕预防为主〔E〕防重于治125、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应当符合的条件包括〔〕。P559〔A〕属于受诉调解委员会管辖〔B〕符合申请调解的时效规定〔C〕有明确的被申请人、具体的仲裁请求和理由〔D〕属于国家有关劳动争议处理法规规定的劳动争议〔E〕申请人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单位与劳动者2014年11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卷册一:职业道德、理论知识?参考解答第一局部职业道德一、职业道德根基理论与知识局部〔一〕单项选择题题号12345678答案DCBAACDB〔二〕多项选择题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BCDADADCDBCACBCAC二、职业道德个人表现局部题号171819202122232425答案第二局部理论知识一、单项选择题〔第26-95题〕题号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AACDCACBDB题号36373839404142434445答案DDDDAACADA题号46474849505152535455答案DCBBCCDDCB题号56575859606162636465答案DDBCDCBADA题号66676869707172737475答案BDCBACBCAC题号76777879808182838485答案ABADAACACA二、多项选择题〔第86-125题〕题号8687888990答案ABABCDEABEABDABC题号9192939495答案BEBCDEACEBDEBCE题号96979899100答案ACEABDABCDABCDABCD题号101102103104105答案ACDEBCDEBDEBCEBCDE题号106107108109110答案BDABDEBCDABCABCE题号111112113114115答案ACDEAEBCDABCDEABCD题号116117118119120答案ABCECDEABCEABCDCE题号121122123124125答案BDEACEACDEDEBCE

2014年5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卷册二:专业能力简答题〔此题共3题,每题16分,共46分〕简述企业应对人力资源短缺的措施。〔15分〕P95企业的人力资源发生短缺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方案以应对短缺现象的发生。〔1〕将符合条件,而又处于相对充裕状态的人调往空缺职位。〔2〕如果高技术人员出现短缺,应拟订培训和晋升方案,在企业内部无法满足要求时,应拟订外部招聘方案。〔3〕如果短缺现象不严重,且本企业的员工又愿延长工作时间,那么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和和国劳动法?等有关法规,制订延长工时适当增加报酬的方案,这只是一种短期应急措施。〔4〕提高企业资本技术有机构成,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形成机器替代人力资源的格局。〔5〕制订聘用非全日制临时用工方案,如返聘已退休者,或聘用小时工等。〔6〕制订聘用全日制临时用工方案。总之,以上这些措施,虽是解决组织人力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但最为有效的方法是通过科学的鼓励机制,以及培训提高员工生产业务技能,改良工艺设计等方式,来调发开工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简述利用访谈法进展培训效果评估的具体步骤和应用范围。〔16分〕P302访谈法是通过访员和受访人面对面地交谈来了解某些特定情况的基本方法。利用访谈法进展培训效果评估,其程序和步骤如下:〔1〕明确所要采集的培训效果评估的信息。〔2〕设计访谈方案。访谈方案是评估人员在访谈中要提问问题的清单,与调查问卷的设计类似。〔3〕测试访谈方案。在访谈实施前进展依次测试,可以对访谈方案进展修改和完善,还可以提高访谈者的访谈技能。〔4〕全面实施。〔5〕进展资料分析,编写调查信息报告。简述提取关键绩效指标的程序与步骤。〔15分〕P341~345提取关键绩效指标的程序和步骤如下:〔1〕利用客户关系图分析工作产出。〔2〕提取和设定绩效考评的指标。〔3〕根据提取的关键指标设定考评标准。〔4〕审核关键绩效指标和标准。〔5〕修改和完善关键绩效指标和标准。综合题〔此题共3题,第1小题18分,第2小题18分,第3小题18分,共54分〕1、某煤业集团公司是一家特大型国有企业,全公司每年都需要选拔一批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水平和基层管理经历的后备人才,安排到培训中心进展一次为期四周的集中培训,然后再按照预定方案,采用面谈、笔试一级情境模拟等多种方法,对这批学员进展全面的素质测评,最终从中选出30位成绩优异者,安排到各个基层单位挂职锻炼。目前,这批学员的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已经完毕,专业测评人员将对素质测评数据资料进展处理。请结合本案例,答复以下问题:P131~132在素质测评过程中,导致测评结果出现误差的原因有哪些〔5分〕引起测评结果误差的原因包括:①测评的指标体系和参照标准不够明确。②晕轮效应。③近因误差。④感情效应。⑤参评人员训练缺乏。在处理素质测评结果时,经常采用的分析方法有哪几种〔7分〕员工素质测评结果处理的常用数理统计方法有集中趋势分析、离中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和因素分析等。在对素质测评结果进展集中趋势分析时,集中量数有什么作用常见的集中量数有哪些〔6分〕集中趋势分析是指在大量测评数据分布中,测评数据向某点集中的情况。描述集中趋势的量数,在数理统计学中叫集中量数,其功用有二:①它是一组数据的代表值,可以用来说明一组数据全貌的一个方面的特征,即它们的典型情况。②可以用来进展组间对比,以判明一组数据与另一组数据的数值差异。在素质测评中,最常使用的集中趋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