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文旅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探析_第1页
河源市文旅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探析_第2页
河源市文旅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探析_第3页
河源市文旅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探析_第4页
河源市文旅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探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III摘要河源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发展文旅产业旅游具备得天独厚的优越性。为顺应旅游消费者以及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寻求文旅产业发展道路,河源市运用客家文化节、古道定向比赛等活动积极提升河源文化旅游的影响力。一系列活动的投入也收获了优良的成绩,文化旅游发展更加得到体现。但也因此产生了不少问题,例如历史文化与当代发展碰撞产生文化遗迹、遗址的破坏、开发模式单一化等问题,限制了河源文旅产业的进一步开展。近年来,众多学者对该主题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是逐渐与当前发展态势产生一定的偏差,对当下现状凸显的问题还需要做进一步研究。本论文首先对河源市文旅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解,包含背景情况、当前基本态势和产业特点,其次结合现状挖掘出河源市文旅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剖析问题,从资源开发、产业模式、资金投人、秩序管理等方面出发,针对性地提出相应改善问题的建议。关键词:文旅产业河源特色品牌差异化发展

AbstractHeyuanisendowedwithprofoundhistoricalandculturaldepositsandhasuniqueadvantagesindevelopingculturalandtourismindustry.InordertomeettheneedsoftourismconsumersandthedevelopmentofTheTimes,theauthorkeepsseekingthedevelopmentpathofculturaltourismindustry,andactivelypromotestheinfluenceofculturaltourisminHeyuanthroughHakkaculturalfestival,ancientroadorienteeringcompetitionandotheractivities.Theinvestmentinaseriesofactivitieshasalsoyieldedexcellentresults,andthedevelopmentofculturaltourismhasbeenmorereflected.However,manyproblemshavearisenasaresult,suchasthecollisionbetweenhistoricalcultureandcontemporarydevelopment,whichleadstothedestructionofculturalrelicsandsites,andthesimplificationofdevelopmentmode,whichlimitsthefurtherdevelopmentofculturaltourismindustryinHeyuan.Inrecentyears,manyscholarshavedonealotofresearchonthistopic,butithasgraduallydeviatedfromthecurrentdevelopmenttrend,andfurtherresearchisneededontheproblemshighlightedbythecurrentsituation.FirsttriponthedocumentofHeyuancity,thispaperindustrydevelopmentpresentsituationofunderstanding,containsthebackground,thecurrentbasicsituationandthecharacteristicsoftheindustry,secondlyexcavatedHeyuancity,combinedwiththestatusquo,problemsexistinginthedevelopmentoftourindustry,analyzestheproblems,fromresourcedevelopment,industrypattern,money,ordermanagement,putsforwardcorrespondingSuggestionstoimprovetheproblem.Keywords:CulturaltourismindustryHeyuanThecharacteristicbrandDifferentiateddevelopment

目录TOC\o"1-3"\h\u16015一、引言 117449(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120256(二)文献综述 25338二、近年来河源市文旅产业开展现状 38701(一)河源市文旅产业发展的背景及意义 326890(二)河源市文旅产业基本概况 327701三、河源市文旅产业发展过程中凸显的问题 711954(一)文化旅游资源尚未得到最优开发,缺少整合 717518(二)文旅融合模式仍处于浅层,视野过于局限化 826639(三)缺乏资金支持,管理机制缺失 96499(四)专业人才匮乏,科技融合度不高 104271四、进一步促进河源市文旅产业发展的对策 1010525(一)加大文化考量力度,深度挖掘资源合理布局 1117488(二)鼓励多模式开展文化旅游,打出国际品牌 1126352(三)设立专项资金,健全相关机制加强管理力度 1232083(四)设立先进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市场科技投入 1328308五、总结 1312292参考文献 1417406致谢 16PAGE16 河源市文旅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探析一、引言(一)选题背景及意义文化和旅游产业被称作“绿色朝阳产业”,作为第三产业新模式,文化旅游策动的旅游产业产生的经济效益显著。2019年,文旅产业已拥有6万亿的市场,成为拉动新经济增长的领头羊之一,为促使其发展党中央、各地方加强对产业进行规划,各地省区市陆续发布重点文旅项目计划以促产业发展。同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求正视旅游业的发展壮大问题,再次为文旅产业投资发挥催化作用。近年来文旅融合趋势得到加强发展,文化活动与经济项目呈现出共为一体的态势。十九大报告强调需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进程,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旅游是旅游业的分支,开展文旅产业促其兴盛即是促进现代化服务业发展,国家对文旅产业的重视也由此得到展现。文化与旅游部的创建,是对文化资源进行统筹的方式,在此基础上加以运用和开发,指引文旅产业的发展方向,对文旅产业进行动态观察。同时,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阶段,转变经济结构要求加快发展服务业,增强以内需消费拉动力量,加大国民闲暇需求的释放程度能够改善民生,这些为文旅产业提供关键的发展机遇[1]。一方面,自文旅产业兴起以来,城市的文化得到更好的弘扬,城市形象得到更好的打造。另一方面,发展文旅产业既是传承民族文化、遗产文化以及展现城市独特的文化韵味的重要途径,亦是带动地区的经济增长的一大助力。近年可见,文旅产业的发展越备受国家重视。相应观之,应中央要求及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地域、城市正视产业的发展,加快打造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经济成为了必然。具体表现为各大中小城市加紧创新发展的步伐以符合文旅产业发展趋势,逐步演变旅游的形式,融入城市文化、历史人文资源、事件等元素丰富文化旅游的内涵。当前,在环境日渐开放的情形下,河源市的旅游市场获得了迅速增长。一方面,为促进文旅产业的发展,加快文旅产业融合,逐步转变旅游模式,如融合人文资源的苏家围景区、东水镇大坝村、南园古村等旅游景区的开发,边旅游边传承传统文化,旅游的作用从感官体验转变到文化体验、情感体验中来。另一方面,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越来越多的人拥有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追求身心愉悦及精神富足。文化交流日渐普遍,通过外出\t"/item/%E6%97%85%E6%B8%B8/_blank"游览、\t"/item/%E6%97%85%E6%B8%B8/_blank"观光、\t"/item/%E6%97%85%E6%B8%B8/_blank"娱乐的旅行活动成为游客了解当地文化的一种重要的社会行为。但在文旅产业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的过程中,其在探索中必会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人文资源缺乏保护引发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契待改善。正确分析河源市文旅产业发展问题及如何改善问题现状是本论文研究的重难点。(二)文献综述本论文全面分析了河源市文旅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过程中参考运用了文献分析法、旅游学理论汇总得出文旅产业发展的现状及需要面对的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关改善的方法和建议。张力(2019)在《城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开启新局面》[2]指出文旅融合齐备着推进遗产保护、经济繁荣、文化理解力进步、文明互相借鉴交流的作用。从文化保护、经济增长、文化繁荣开展角度考虑,组织开展文化旅游显得不可或缺。范周(2019)在《文旅融合的理论与实践》[3]指出新时代的文旅融合发展模式能促进自身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新兴产业出现,同时激发企业创造活力,满足旅游者日渐个性多样、高端的文化消费需求。李雪(2018)《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路径》[4]指出文旅融合需要政府引导、市场驱动、产业互动、科技创新、人才多重保障条件,宏观上要与当地情况结合、与城市形象相适应,微观上要做到要素互相渗透,以技术作为基础,利用市场优势组成发展路径。刘治彦(2019)在《文旅融合发展:理论、实践与未来方向》[5]中指出将文化变成旅游资源,能够让文化距离时代与人民更近,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又对民族性格、人民精神塑造和教化的产生积极的作用。由此观之,有关文旅产业发展的研究众多学者成果颇丰,体现出本研究方向有较多的理论基础的支撑,也反映文旅产业的发展对社会发展、经济增长、文化传承传播的重要性。但是目前研究借鉴源于其他城市文旅融合发展状况以及河源市某一景区的针对性研究,有关河源市总体文旅产业现状发展及问题缘由的研究成果还有所缺失。因此,本论文对河源市文旅产业现状和现存问题进行系统剖析,对缓和问题以促进文旅产业在河源市发展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二、近年来河源市文旅产业开展现状(一)河源市文旅产业发展的背景及意义河源又名“槎城”,拥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作为一个旅游的城市,河源市拥有丰富的文化和人文资源,是客家聚居地之一,并享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美誉,具有丰富的客家风土人情、人文历史。“百越”时期,江浙一带地区的越民迁徙到此开启岭南文明的先河,秦一统后,因战乱迁徙,南迁难民逐渐与本土土著文化、风俗习惯相互同化,渐而生成今客家文明源远流长。旅游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重要形式之一,旅游的精髓又需贯穿文化得以体现,河源地域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并非偶然。河源文化旅游优势体现在地理位置、交通分布状况、行业竞争潜力以及已有的经济优势等,都极大促进了产业的发展[6]。河源市交通网日益密布、旅游城市逐渐被外界所知等条件下,越是加快了文旅产业的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由市场需求变化产生的,属于跨行业旅游范畴,其相对于其他种类的旅游而言,区别在于其具有强烈的地域性、互动性、民族性等特征,作为一种综合性产业,其又涉及经济、教育、文化等各方面,散发着独有的魅力。近年来,河源市举办东坡文化节、河源红色文化旅游节、槎城民俗节等一系列活动,很大程度促进文旅产业的发展。2008年始,河源市就市旅游业作出未来发展前景规划,力争城市旅游中的生态示范区,积极创建旅游项目,鼓励文创类旅游项目开展。文旅产业的结合下,共同产生的经济效益愈加明显。2018年,全市接待总人数为3586.74万人次,同比增长12%,总体收入达到316.82亿元,同比增长16.1%。而由旅游业增长一方面带动的酒店住宿、餐饮业、零售业等商贸服务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增大了对相关人员的需求,直接或间接促使从事旅游业的人数不断增加,2017年从业旅游业的基数已超45万人。可见,旅游业已成河源市经济的新增长点,再经由“文化+旅游”的创新以及全域旅游观念纳入各有关部门规划下,旅游融入地方特色文化增添了旅游的灵魂,又使河源的经济在原有的增长状态下得到更高的刷新。(二)河源市文旅产业基本概况近年来,河源市政府、旅游局等部门积极打造落实涵盖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产品,将地区文化资源、地域风情、文化历史与旅游实现结合,促进市旅游业的发展,以此作为经济新增长点。展现河源市的文化底蕴,丰富本土文化内涵,开拓国内外客源市场,促进经济持续增长。1、河源文旅产业现状河源市是东江流域客家文化的聚集地,也是岭南文明重要起源地之一,拥有众多的文化古迹和遗址。目前河源有众多沉淀着厚重历史文化的旅游项目,如独具河源客家风韵的旅游区、文旅活动以及非遗项目等,这些文旅项目的创办共同驱动河源经济增长。2019年国庆七天黄金假期,河源市总共接待游客276.33万人次,同比增长5.95%,期间实现旅游总收入193284.86万元,同比增长6.83%。同年,举办的历时3天的河源客家文化旅游周活动,结合“河马”、客家美食展、客家菜展、“非遗非集市”文化创意展、文艺巡演等一系列活动,弘扬河源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并展示人文魅力的同时,该文旅周创下经济收入超1000万的记录,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此外,河源市文旅产业项目比比皆是,主要景点如表1所示:表1河源主要文化旅游景点项目客家民俗风情苏家围客家乡村旅游区(国家4A)、黄龙岩畲族风情旅游区(国家3A)、兴隆民俗文化村、万绿湖客家风情馆等人文历史阮啸仙故居、龙川佗城风景区(国家3A)、东江画廊(国家4A)、南园古村旅游区、林寨古村、河源恐龙博物馆、龙川细坳古驿道等非遗龙川木偶戏、紫金花朝戏、忠信花灯、紫金龙凤寺等资料来源:河源市政府可见,文旅景点的增加促成旅游业的加快发展,经济获得增长。特别体现这一点的是近几年河源市接待的旅游消费者的人数及旅游收入都有明显的上升。另外,自2010年河源市承办第23届以“古邑情·客家亲”为主题的世客会以来,外界对河源客家文化的认可度及地位得到提高,吸引了更多人前来感受体验河源客家风情,对后续几年的旅游量稳定打了一剂强心针。河源市统计公报显示,2010年河源市游客首次突破千万,增加到1065.6万人次。8年内,截至2018年,游客人数增长3倍不止,增长率高达237%。由此可见,河源市承办世客会极大促进了本土所含文化的传播,为文化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广泛的客源基础。从河源市体育局获悉,2018年文旅体结合的“河马”参赛人数总计15000名,受此推动影响下,河源市游客量达3586.74万人,与河源市住宿设施接待的游客人数一致,比上年番涨了131%,该文创体类比赛的举办进一步带动了商旅行业发展,推动了旅游业总收入的增长,促进河源当地经济发展。近年来河源市旅游人次态势渐涨并趋向平稳,如表2,图1所示:表22014-2018河源市旅游接待总人次年份20142015201620172018全市接待总游客(单位:万人次)2201.472536.812855.033201.033586.74增长率15.4%15.2%12.5%12.1%12.0%资料来源:河源市旅游局图12014-2018年河源接待总人次及增长图河源文旅产业的发展壮大促使旅游收入增长,拉动着地域经济攀升。近年数据显示,河源市旅游收入提升迅速,2015年收入增长明显的原因是乡村文化旅游增加致使民宿需求的大量增加带动旅游的收入,乡村民宿是文旅发展催化下演变开来的。5年内数据统计显示,旅游经济持续实现正增长,2018年旅游收入破300亿,创收316.82亿的新值,同比增长16.1%,是继2015年破200亿以来达到的又一新高度。表32014-2018河源市旅游总收入年份20142015201620172018旅游总收入(单位:亿元)177.01211.01237.76272.86316.82增长率15.9%19.2%12.7%14.8%16.1%资料来源:河源市旅游局图2河源旅游总收入及增长图(2014-2018年)2、河源文旅产业的特点2018年,全域旅游初次由政府颁发文件正式推广开来后,河源文化旅游的进一步从中发展需展现独特的风采,必有其自身特点:其一,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河源素有“客家古邑”的称谓,自秦朝就有先民迁徙定居,承载着2000多年历史底蕴的厚重文化,也坐拥数多历史人文古迹,文化无不透露着中原客家系的人文精神及风俗习惯。河源被称为“中华恐龙之乡”名副其实,现河源恐龙博物馆藏有恐龙蛋化石17000多枚、恐龙骨骼化石10多具;龟峰山上始建于南宋的龟峰塔及明代的龟峰古刹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朝岭南四大古邑之一的“千年古县”佗城文物荟萃,拥有80多处的古历史建筑和遗迹,历史厚重的南越王庙、越王井、南山古寺、司马第等皆位于此;具有“中国最美古村落”佳誉的林寨古村,还留存着中国当前最大的四角楼古堡……这些历史遗迹及建筑见证着河源文化文明的延续与传承,见证着现今城市的繁华发展及文化交流传播。另外,河源市拥有独特的风俗习惯,也有民间艺术传承千年演变而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连平忠信花灯、龙川花朝戏、和平采茶戏、马灯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增添了文化的色彩。其二,乡村文旅市场活跃。河源市的村落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民风淳朴,拥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独具特色的文化和本土特产,备受游客青睐。2019年开办乡土文化节、畲族板栗节等活动展示传统民间风俗风气、传统工艺及乡村土特产的特色,独特的风俗加上特色美食,吸引游客前来体验。游客在此体验乡村乐趣及畲族风情,感受本土文化气息。另外,民宿的兴起又成为乡村文旅市场扩大的诱因之一,东源双江梨花屋舍、东源县康禾镇“康汇·酒坊”民宿等特色民宿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其三,红色资源游优势明显。河源是中国革命策源地之一,这片地区蕴含着光荣的红色传统。阮啸仙故居、苏区革命遗址群等红色经典群集在此。据有关部门统计,2019年国庆假期游中,红色经典景区游客人数达到了2600人次。2019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第3站在河源市东源县义合镇进行,活动地点分别是“南中国的画里乡村”苏家围和客家古村落——下屯村,拥有革命前辈遗留下来的文化景点,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吸引着参赛者前来感受。苏家围更是有特色民俗风格的客家围屋,建于明清时期的古宅仍现存有18栋,充分展现了历史民俗风韵。另外,赛事举办期间,开展了“文化与自然遗产日”的非遗演出,推出“土特产”产品展,以特色本土赛事为基础,同时结合客家特色美食及民俗风情,赋予革命资源新活力。三、河源市文旅产业发展过程中凸显的问题河源文旅产业其经济发展态势增长显然。在文化资源及自然资源上,自身拥有先天的优势,但在其发展文化旅游时产生着问题还有待改进。(一)文化旅游资源尚未得到最优开发,缺少整合河源市作为一个古色古香的城市,在文化旅游上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具有独特的客家文化及革命红色文化,是发扬客家传统文化习俗、唱响革命经典文化、缅怀先烈以及弘扬爱国主义的精神寄托。比方佗城、苏家围两处客家文化浓厚的地带,对历史传承的有着独特意义。又如阮啸仙故居、革命历史纪念地等对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利用文化资源开发旅游业是既普遍又极具有经济意义的形式,历史遗迹的开发更易吸引游客,最大程度整合资源并加入新内容有利于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而过度开发会破坏历史建筑原有形态,原住民的迁出会引起原有文化流失[7]。进一步发展文化旅游就注定有文化内容的开发,历史文化资源众多的古城,如今面临一些居民迁入与迁出影响着原汁原味的历史、影响着正统文化的传承,就如佗城景区,随着游客的“打扰”,土著居民免不了迁出,又由于经济带动作用下吸引了外部居民迁入落户,冲击了原有的文化,使当地文化失去了其原先的魅力。另外,现今传统古村落建筑以及古历史建筑承受着当前建筑文化及技术的冲击,一是古建筑修葺复原的资金需求大,二是修复的程序也比现代建筑更加繁杂。闲置不理、任其发展的管理形式反而更容易破坏建筑原有结构形态,流失原先建筑的“古韵味”。针对古城历史文化游开发,鉴别历史建筑及文物价值显得尤为重要,未深度开发引发开发失败的问题值得引起思考[8]。古城镇的开发是对物质层面、文化留存的挖掘,开发古城镇离不开建筑和文物这些物质载体的作用。对古建筑和文物鉴别不及时、不细致、不全面,不去挖掘更深层次的历史意义、历史故事细节、以及包含在内的优秀文化精神,这些缺乏深度文化开发是浅层次的、短效的,不利于保护的同时也阻碍了旅游的发展。(二)文旅融合模式仍处于浅层,视野过于局限化首先,河源市文旅产业结构不够完整,产业化不足,模式单一,文旅产业链未得到充分的拓展,未实现市场良好驱动,大体上仍处于传统上的观赏体验。河源市文旅活动主要展现在主题公园、旅游节庆等用娱乐游玩的形式感受文化,限于浅层次的观光和感受。局限化的发展目光,短期吸引高人流量、简单化的活动展示,游客切身体验、得到当地文化熏陶的程度不高。以博物馆的开放为例,博物馆给游客带来认知及体验的主要还是传统上的文物、器具等简单陈列展示并加以文字图片简介,若馆内有配备多媒体设施的,大部分时间成为摆设未得到最大化利用。另一种与博物馆收藏品不同的、不能以具体形式保存下来的非物质文化,其最重要的传承及唱响的形式是以本地居民的参与为前提,如工艺技艺、传统习俗、文化戏剧展示等,以此才能让游客置身其中、参与其中的同时深刻体会独特的民风民俗、文化,没有当地人的参与,不能充分地让游客认识到真正的非遗文化。文化游模式选择不恰当、形式简单,将影响产业长远化的健康发展。其次,地方特色结合程度较低,国际化视野较窄。一方面,目前文化游线路已实现浅层“嵌入式”发展,即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除了让游客在原定路线开展计划内的活动外,融入一些“惊喜”内容,例如比赛过程中加入的非遗展演活动、本地美食品购展等,增添不少文化旅游的乐趣。但这种线路内容的扩展只是把本地特色简单加入集中进来,即单纯参入感,不能实现特色结合。旅游路线缺乏创新,还需进一步的计划开拓。另一方面,国际旅客资源开发水平远低于境内旅客。据河源市旅游局统计资料显示,2018年河源市游客接待涵盖3586.74万人次,其中国内游客就占有99.8%,共计3578.31万人次,同比上涨12.1%,国际游客仅为8.43万人次,同比增长10%。因而可知,河源市旅游业国际市场的开发水平较低,文旅品牌知名度在国外不高。此外,在文旅产品上,产业链的承接不强悍、不够完善,比如文化旅游产品形式主要体现在土特产品上,几乎每项活动的举办都有“土特产”的参与,但是缺乏相关景点特色纪念品的支持。文旅产业链对接不齐,往往不利于河源市打响特色文旅品牌。(三)缺乏资金支持,管理机制缺失1.资金紧缺阻碍产业长效发展不论推进任何一项产业发展,都免不了资金的支撑。河源市历史文化开发较早,但景点的管理、项目的建设等主要依赖政府的独扛,资金状况紧缺,投入发展十分有限。与同是富含客家文化的梅州相比,河源起步虽早,但文旅产业的竞争意识相对薄弱、市场嗅觉不够灵敏,发展后劲不足。产业发展的一大矛盾是缺少企业及其他部门对景点项目的资金投入与旅游设施服务亟待维护升级的矛盾,迫使产业陷入了发展滞缓期。2.缺乏双面规范化管理发展文化游也意味着游客增加,而游客剧增就有市场,开拓市场就能促进收入水平的提高。因此,文化旅游项目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感受体验,而市场的存在无异于激发了相关产业从业人员蜂拥而上,经济的发展容易操之过急,产生内外部人员秩序混乱,对景区品牌维护、可持续性发展极其不利。一是对游客层面的监管缺乏,外来人员产生的秩序问题。例如景区内随手丢垃圾、古建筑遗址上刻字破坏、古城镇内喧嚷无序打破原住民生活环境等,这些在大众化旅游过程中衍生出一幕幕的劣态,无不是对外部人员监管不到位的体现;二是景区内部秩序及人员管理,商家占用道路乱摆乱放成为常态,哄抬物价、变相低价、妨碍交通揽客、欺骗游客时有发生,导游串通“黑店”商家强买强卖等乱象仍然隐秘存在,存在物价局、旅游监察等部门监管不充分的现象在景区内肆意妄为。凡此种种,不管是内部还是外部的原因,皆损害了景区的形象。(四)专业人才匮乏,科技融合度不高1.企业人才素质偏低,高端专业型人才匮乏文旅产业日渐起色,受地区发展局限,河源市教育水平及广度与大中城市有很大差距,进入行业的门槛相对较低,越往郊区,旅游业的相关从业人员越多由本地人组成,从业人员知识文化水平、业务服务水平、综合素质等参差不齐,尤其是在涉及民风民俗特色文化游中,在没有通过专业化培训及未充足构建当地文化知识体系的情况下,从业人员提供的旅游服务不够优良、考虑不周、服务不到位的情况广泛存在。2.总体科技含量较低,智能设备投入不够广泛在科技层面,融入科技的设备较于传统设备来讲,打破时空限制,让游客身临其境得到更深体验,因其本身作为更具新奇性、科教性、趣味性的替代品,赋予了设备更大的吸金功能。旅游通过融合网络、信息等新技术,能增强游客的旅游体验,打造出新的旅游产品,这对吸引消费者来说十分重要[9]。河源目前有部分科技融合研究成果,总体上服务智能化水平不高。就如河源恐龙博物馆内投入的科技,形成一种以恐龙化石、古墓考古研究为重点类型的探险型科技旅游,充分展现河源市特色的珍贵博物馆旅游资源,吸引游客参与其中,产生经济效益同时利于科普教育。但总体上来看,河源科研研究投入的规模较小,力量薄弱,很多文旅项目缺乏科技投入,尚未实现文化“活”起来。四、进一步促进河源市文旅产业发展的对策河源文旅产业凸显的一系列问题中,若不加以改善,将会成为产业长效可持续繁荣发展的绊脚石。因此,为进一步发展河源市文旅产业,采取相关积极措施对目前窘境进行改观。(一)加大文化考量力度,深度挖掘资源合理布局古城古建筑、革命红色遗址类历史结合程度高的文化旅游是极具魅力的,发展好的前提是做好保护与布局规划、修复工作,再谈及开发、广度深入。第一步是在已开发的景区,做好保护工作,包括保护原有风貌、做好原住民迁出和外部人员迁入落居人数衡量规划。在“人”这一方面,景区当地住民的生活场景最能反映出以往历史风俗,实施适当的奖励鼓励原住民留在原古城古镇,保护原有风俗习惯。在“物”这方面,具有沧桑历史感的古建筑更应使其体现在“古旧”上。将现代城市与历史文化两种风貌有机结合起来,在建设现代城镇的同时修缮和保存历史文化,可以提高文化旅游的竞争力[10]。在保护历史风韵前提下,可以运用现代3D技术按原风格结构、建筑材料等对古建筑进行复原,这样有利于修葺历史建筑,提升文旅竞争力。第二步是加强对地区的文化考量力度,开发文化旅游的地区应与文物局等单位做好联系工作,一方面可以考究遗址、古村落等区域的文化含量,测定文物、遗址历史价值,循序渐进地对开展景区建设做好准备,如对景区和历史文化内容、民间流传的故事传说的整合与弥补,完善相关历史资料、流传于民间的人物故事等的收集整合工作;另一方面通过考量,文物遗址更有利于受到相关部门单位的保护,更方便后续开发。(二)鼓励多模式开展文化旅游,打出国际品牌文化旅游不可拘泥于传统发展模式,需要从简单模式转变到多样化上来。激励文旅产业进行模式创新,多样化发展。一方面,目前初步实现文化旅游“嵌入式”的发展模式还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可以进一步对文旅项目进行环环相扣,使文化旅游不再局限于短期旅游节庆等单一形式。例如,在举办文旅项目比赛或游戏活动时,可以结合旅游项目文化内容设计相关历史文化考题关卡,奖品设为神秘的具备文化内涵的小物件,这不仅激发了参赛者的挑战分子、增加活动的趣味性,还使其在求知过程中更深入地了解文化。同时,大型活动离不开拉赞助,文化传播也可以由赞助商助一臂之力。承办单位通过与赞助方协商策划指定赞助物品加入展现,潜移默化的让参赛者感受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创新多元化文旅产品也是文旅模式的一部分。文旅产品都具有特别的文化身份,其将文化美景与旅游者连接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11]。多形式发展文旅需要再拓宽文旅产品市场高端产业链,例如“土特产”外包装设计、以景点融合的文旅纪念物品等。除此之外,加强博物馆人造历史景观再现、文旅产业园建设等项目路线开发模式对促进文旅产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第二,结合本地特色,走差异化发展之路,打造新型旅游产品提高知名度,吸引国外消费者。旅游城市自身的品牌形象的塑造和加强是带给旅游消费者旅游新感觉的要素之一[12]。自23届世客会成功举办后,客家文化得到了国际认可,再加之特色品牌宣传达到一定高度后,能达到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的作用,从而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河源市文化资源特色总多,有客家民俗、美食也有少数民族文化,有恐龙化石也有大片地热资源,有景色优美的万绿湖也有饱含历史文化的古都村落,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红色革命遗迹也有五彩斑斓的民间工艺等,只有把河源拥有的特色资源与文化旅游结合起来,打造出与众不同的文旅产品,走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才能更好地打造地区品牌。例如,河源市独具特色的“墟日”,可以借此融入文化旅游中,举行墟日客家美食产品展,把墟日客家传统服饰展、墟日传统戏曲巡演以及墟日与传统民间技艺、工艺表演等等涵盖地域特色的内容相结合起来,可以实现品牌知名度拓展。另外,“夜城市”能使一个城市充满神秘色彩,不论是对国内游客还是国外消费者都极具吸引力。河源市的独特魅力、文化气息在夜间活动易于得到体现,打破白天黑夜的限制融合本地文化内涵的同时,吸引国际游客参与。(三)设立专项资金,健全相关机制加强管理力度项目的开发、服务设施的维护和升级改造,都需要一大笔资金的投入扶持。保证资金充足的条件包含两部分,一是要增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品牌加盟入驻,二是要设立专门资金用于保障旅游服务设施正常运行。2018年美的置业进驻河源万绿湖开发的项目中包括文旅产业项目,2019年各省市区发布的各省重点文旅项目名单中显示,河源康泉养生旅游度假区建设文旅项目获65亿元的投资,将极大促进文化旅游项目的扶持与打造,同时也加快了全域旅游的建设,河源市文旅项目也争夺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但以上投资为极少数,因此,鼓励企业加大对的支持力度,文旅产业的资金问题更加宽裕。秩序上,景区治理应该得到加强。对于旅游消费者来说,旅游放松身心不等于由其“放纵”行为,景区文明还需要加强规范,做好相关保护景区的内容宣传,条件许可下做好监控设施配备工作进行监督,对举报不文明行为的人给予奖励,对行为不规范的游客进行批评教育,严重者罚款等方式强制要求个人遵守景区文明规则;对于商家与导游来说,保证其对游客提供优良服务的“良心”十分重要,景区对商家做好统计信息工作,可为消费者建立完善24小时举报与投诉服务,核实无误,程度轻者给与警告,再者罚款,过者由工商部门吊销营业资格,旅游部门取消导游资格等,起到警示作用,以此达到井然有序。(四)设立先进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市场科技投入负责提供文化旅游服务的人群的培养导游、解说员、其他衍生行业的接待员、管理人员等景区必不可少的工作人员对游客旅游体验的作用非常大,可能影响游客对景区的整体服务水平的总体感受和综合评价。介于从业人员上,文旅产业对个人素质品德、文化学识、服务能力等都需要有更高的要求。合理调整薪资福利范畴,吸引外部会运用多语言(包括方言)、网络技术等专业高端人才从业,提供人才保障下,组织开展员工定期培训,补充当地文化知识内容,便于为旅游者提供优质的服务。科技的运用可以使旅游者从各个感官上得到更加真实的体验,能够更好地进行历史文化回顾。就如,博物馆的文化传承作用可通过当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好得到呈现[13]。博物馆可以运用大数据、共享平台、声色等技术使游客获得更直观的旅游体验。除此之外,众多文旅项目也可融入现代科技,杭州千岛湖水下古城文化科技主题乐园,是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带来旅游新体验,馆内投入了VR飞行影院、VR跳伞等十余台VR设备,使千岛湖的文化在加入现代化技术后得到了更好的展现。因此,要在游客身上更充分地展现河源市文化,就需要加大文旅市场中的科学技术的投入。五、总结在国家积极政策指引下,河源文旅产业具有难能可贵的发展升级的机遇。在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秀丽风光的优势下,早期多年的探索开发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文化旅游发展态势逐渐明朗开来。即使经济发达程度有所欠缺,对文旅产业开发竞争意识也近几年才开始转变,但经过努力打造地方标识,知名度从国内也逐步影响到国外,彰显了河源市独特的地域文化旅游的独特魅力,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国际游客流量。但是,还需要对河源市发展文化旅游显现出来的问题进行深刻认识与剖析。历史沉淀过程中,河源保留传承下来的文化是相当辉煌的,发展潜力是无穷的,但发展面临的观念模式落后、视野局限、文化修护、资金人才等问题使其陷入长期发展困境,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