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外校2022年中考化学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外校2022年中考化学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外校2022年中考化学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外校2022年中考化学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外校2022年中考化学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2019年3月30日18时许,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发生森林火灾,着火点在海拔3800余米左右。3月31日下午,扑火人员在转场途中,受瞬间风力风向突变影响,突遇山火爆燃,多名扑火人员失去联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消防员所佩戴的头盔使用一种特殊的塑钢材料制成的,其中的钢材属于金属材料B.消防员的防火服是由一种新型的耐火纤维制成的,这种纤维具有隔水透气的优点C.消防员戴的含石棉成分的手套必须具有很好的隔热效果D.消防员所穿的由天然橡胶制成的靴子具有耐磨,不易老化的特点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粉笔折断 B.棉纱织布 C.木材燃烧 D.汽油挥发3.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除杂、鉴别、分离所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所用试剂或方法A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杂质石灰石水或稀盐酸B除去BaCl2溶液中的Ba(OH)2加适量的稀硫酸后过滤C鉴别NH4Cl溶液和KCl溶液NaOH溶液D分离C和CuO的固体混合物加水溶解后过滤A.A B.B C.C D.D4.如图中的四个图象分别表示四个变化中的数量关系,下列说法与图象不相符的是A.将足量的碳酸镁和氧化镁固体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B.将盐酸逐渐加入氧化铜中,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相等C.向氢氧化钠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D.t2°C时等质量的a、b、e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3°C,所得溶液中溶剂最少的是a的溶液5.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O2CO2+2H2O,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A.X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C.X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D.X属于有机化合物6.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A.2N:两个氮元素B.CO2: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C.:表示1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D.S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7.小红同学梳理了以下知识:①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故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灭火;②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属于单质;③在置换反应时,元素化合价一定会改变;④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⑥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1个 B.2个 C.3个 D.4个8.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测定溶液的pH B.稀释浓硫酸 C.干燥氢气 D.检验溶液的酸碱性9.如图中所示的示意图与对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水稀释B.向足量的不同金属中分别滴加等量的相同稀盐酸C.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D.两份等体积的5%过氧化氢溶液,向其中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10.下列叙述,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A.酒精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B.实验室制取氧气:分解反应C.氧化汞分解:分解反应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氧化反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甲同学和乙同学分别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A所示,反应前,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刻度盘的中间;两种物质反应后,托盘天平的指针______(选填“向左”、“向右”或“不”)偏转,原因是______。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B所示,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______。两位同学通过交流反思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______装置中进行。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选填序号)。①原子种类②分子种类③原子数目④分子质量⑤分子数目⑥原子质量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为测定实验室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小红同学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废液中其他成份不与铁粉发生反应。请计算:反应后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_g。该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将其称为“石灰三角”。酸雨会腐蚀建筑材料石灰石,酸雨形成的原因是______。生石灰是一种干燥剂,原因是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熟石灰吸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写出熟石灰的一条用途_____。14.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了解有关水的一些知识。请你回答:(1)如图是电解水实验装置。在实验过程中,试管1产生的气体是_____,写出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2)水厂生产自来水常用适量的氯气消毒,以杀死有害细菌,氯气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常温下能溶于水,溶解的氯气部分与水起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次氯酸能杀死水里的病菌,也能使有机色素褪色。①有些不法商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出售,为辨别真伪,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A石蕊试液B氯化钡溶液C硝酸银溶液D硫酸铜溶液②某同学用滴管将饱和氯水加入到含有酚酞试液的烧碱溶液中,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红色褪去的原因有两种:一是_____,二是_____。(3)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填序号)。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C使用含磷洗衣粉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暑假,同学们在帮忙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一瓶石灰水试剂瓶瓶壁和瓶塞周围有一些白色粉末.为了弄清楚白色粉末的成分及形成原因,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对白色粉末成分的猜想和成因分析:白色粉末的成分形成的原因可能是CaCO3石灰水与空气中CO2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可能是_______暑假气温较高,溶质的溶解度降低或溶剂蒸发,石灰水中的溶质结晶析出经过反复思考,同学们认为白色粉末还可能是__的混合物.设计实验:甲同学取白色粉末装入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水、振荡,发现有白色固体不溶解,于是他得出粉末中一定有CaCO3的结论.乙同学查阅了溶解性表(如下图),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严密,理由是:__.OH﹣Cl﹣CO32﹣NO3﹣Ca2+微溶不溶为了得出较严密的结论,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结论取上述试管中的上层清液,滴加1~2无色酚酞试液____往上述试管中的残留的固体中加入稀硫酸__白色粉末中__(“有”或“无”)CaCO3由上述实验可知白色粉末的成分是:__(3)交流与反思①通过上述实验的探究,同学们向实验室提出保存、使用易变质的溶液时的下列建议,合理的是__.A.密封保存B.使用前,临时配制C.禁止使用这种试剂②实验室清洗装石灰水试剂瓶内壁上的白色粉末时,可用稀盐酸,请写出其中可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一个即可):__.16.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想证明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虽然无明显现象,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试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并得出有关结论。探究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当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色。根据上述实验中颜色变化,可确定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探究上述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烧杯中的硫酸是否过量:根据上述反应过程中溶液变成无色,不能确定稀硫酸是否过量。同学们又分别选取氯化钡溶液、紫色石蕊试液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判断并分析: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一取样,滴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_____稀硫酸过量方案二取样,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_____稀硫酸过量上述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_____(填“方案一”或“方案二”)。另外一个实验方案错误的原因是_____。若请你再设计一个确定稀硫酸是否过量的实验方案,你选用的药品是_____,实验现象及结论是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D【解析】

A、消防员所佩戴的头盔使用一种特殊的塑钢材料制成的,其中的钢材是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A正确;B、消防员的防火服是由一种新型的耐火纤维制成的,这种纤维具有隔水透气的优点,故B正确;C、为了方便救火和消防员的安全,消防员戴的含石棉成分的手套必须具有很好的隔热效果,故C正确;D、由天然橡胶制成的靴子具有不耐磨,易老化的特点,故D错误。故选D。2、C【解析】

A.粉笔折断,B.棉纱织布,D.汽油挥发,均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木材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3、C【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是错误的操作,因为氧化钙和水或盐酸反应;B选项错误所选试剂错误,加入的硫酸会与氯化钡反应;C选项是正确的操作;D选项是错误的操作,二者都不溶于水;故答案选择C考点:物质的鉴别4、C【解析】

A、将足量碳酸镁和氧化镁固体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时,由于产生的氯化镁取决于盐酸,而盐酸中的氯离子是相等的,所以生成的氯化美也相等。但是由于碳酸镁的相对分子质量大,所以应该消耗的碳酸镁固体多,氧化镁少,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B、盐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n点时完全反应,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相等,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C、向氢氧化钠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立即产生白色沉淀硫酸钡(硫酸钡不溶于稀硫酸),该选项对应关系错误;D、t2℃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a的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小,降温到t1℃时溶剂质量不变,因此所得溶液中溶剂最少的是a的溶液,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故选C。5、D【解析】试题分析:由X+2O2CO2+2H2O可知,左边4个氧原子;右边4个氧原子,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根据元素守恒,两边的原子种类和个数应该相等,所以左边还差了1个C和4个H,那么X的化学式就是CH4。A、X的化学式就是CH4,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错误;B、X的化学式就是CH4,相对分子质量为12+1×4=16,错误;C、X的化学式就是CH4,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4)=3:1,错误;D、CH4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正确。考点: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的应用的知识。6、B【解析】

A.2N中的“2”表示两个氮原子,故错误。B.CO2中的“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故正确。C.中的“2”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错误。D.S2-中的“2”表示一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故错误。

故选:B。7、C【解析】①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故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灭火,正确;②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但是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一定属于单质,比如O2和O3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错误;③在置换反应时,有单质参加反应,也有单质生成,故元素化合价一定会改变,正确;④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比如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也生成盐和水,错误;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正确;⑥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可能是硫酸钡,也可能是氯化银,错误。故正确的有①③⑤,共有3个,故选C。8、B【解析】

A、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测定溶液的pH值,不能将试纸插入溶液中,以免污染溶液,故选项错误;B、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杯壁缓慢倒入水中,并有玻璃棒不停搅拌,使溶解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故选项正确;C、用浓硫酸干燥气体,为了使气体与浓硫酸充分接触,应该“长管进、短管出”;故选项错误;D、取少量待测液与试管中,滴入2-3滴石蕊溶液,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以免污染溶液,故选项错误;故选:B。9、C【解析】

A、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因此初始时的pH应大于7,选项A错误;B、足量的镁铝铁与等量的相同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量由盐酸的用量决定,因此,三种金属最终产生的氢气质量应相同,选项B错误;C、开始加入氢氧化钠时,消耗原溶液中的硫酸,无沉淀,故开始沉淀质量为0,当硫酸被消耗完后,氢氧化钠开始和硫酸铜反应,产生蓝色沉淀,故沉淀质量在某一时刻增加,当硫酸铜被消耗完以后,沉淀质量便不再改变,选项C正确;D、过氧化氢溶液用量相同,无论是否加入催化剂,最终能产生的氧气质量应相同,图中所示最终产生的氧气质量不相同,选项D错误。故选C。10、B【解析】

基本反应类型包括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详解】A、酒精在空气中燃烧:该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不符合题意;B、实验室制取氧气: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另处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符合题意;C、氧化汞分解:分解反应,该反应没有配平,汞原子反应前后个数不相等,不符合题意;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氧化反应不是反应的基本类型,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向右生成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反应后左侧质量减少不变密闭①③⑥【解析】

(1)反应前,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刻度盘的中间;两种物质反应后,生成氢气逸散到空气中,不能称量到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使反应后的质量比反应前少,托盘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2)乙同学设计的实验中没有涉及到气体,能够称量到反应前后所有物质的质量总和,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3)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为了能称量到气体物质的质量,一定要在密闭装置中进行(4)化学反应过程是旧的分子分成原子,然后原子再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所以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①原子种类③原子数目⑥原子质量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0.29.8%【解析】

根据氢气的质量求出硫酸中溶质的质量,结合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求出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即可。【详解】(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完全反应后,容器中的物质的质量差,就是生成氢气的质量,氢气的质量为:100g+10g-109.8g=0.2g;(2)解:设废液中硫酸的质量为x解得x=9.8g废液中硫酸质量分数为:答:废液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8%。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CaO+H2O=Ca(OH)2Ca(OH)2+CO2=CaCO3↓+H2O改良酸性土壤或作建筑材料【解析】

(1)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故填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2)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aO+H2O=Ca(OH)2。(3)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a(OH)2+CO2=CaCO3↓+H2O;氢氧化钙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还可用作建筑材料,故填改良酸性土壤或作建筑材料。14、氧气2H2O2H2↑+O2↑C烧碱被反应掉产生的次氯酸使红色褪B【解析】

(1)由电解水实验装置图可知,在实验过程中,试管1产生的气体是电源的正极产生的气体,较少是氧气,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H2↑+O2↑。(2)①A、纯净水的酸性很弱,接近中性,遇石蕊没有明显的变化,不会鉴别出来,不符合题意;B、自来水中的物质与氯化钡不反应,所以氯化钡溶液检验不出是不是自来水,不符合题意;C、硝酸银溶液中有Ag+,可以与自来水中的Cl-反应,生成AgCl白色沉淀,所以可以用硝酸银溶液来检验到底是自来水还是纯净水,符合题意;D、自来水中的物质与硫酸铜溶液不反应,所以硫酸铜溶液溶液检验不出是不是自来水,不符合题意。故选C。②红色褪去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烧碱被反应掉,二是产生的次氯酸使红色褪。(3)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污染水体,不利于保护水资源,不符合题意;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能防止水体污染,利于保护水资源,符合题意;C、使用含磷洗衣粉,会污染水体,不利于保护水资源,不符合题意;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会污染水体,不利于保护水资源,不符合题意。故选B。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Ca(OH)2+CO2=CaCO3↓+H2OCa(OH)2CaCO3和Ca(OH)2的混合物Ca(OH)2微溶于水(或可能是氢氧化钙)溶液变红白色粉末中有Ca(OH)2产生气泡有CaCO3和Ca(OH)2的混合物ABCaCO3+2HCl=CaCl2+H2O+CO2↑(或Ca(OH)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