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中考化学猜题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届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中考化学猜题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届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中考化学猜题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届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中考化学猜题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届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中考化学猜题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我省平和县特产水果—三红蜜柚,因外皮、海绵层、果肉均呈红色而得名,对预防坏血病有疗效,可知其含有丰富的营养素是A.维生素B.蛋白质C.油脂D.无机盐2.如图是物质的分类及部分转化关系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转化a一定是化学变化B.转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C.转化b中一定有元素的存在形态发生改变D.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转化c3.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7.62.00.20反应后的质量(g)3.2X5.80.4A.X=0.4B.丁一定是单质C.甲和乙是反应物D.反应中的甲、丙发生改变的质量比是11:144.为实现二氧化碳的绿色利用,科学家用固碳酶作催化剂设计了如下转化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CO B.固碳酶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发生变化C.X的化学式为CH2 D.该过程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5.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开始于A.对燃烧现象的深入研究 B.对空气组成的研究C.用原子—分子论来研究化学反应之后 D.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之后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元素本质的区别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B.海绵能吸水,说明分子间有间隔C.符号“Cu”既能表示该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该种物质D.Na和Na+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7.下列化学符号表示两个分子的是()A.2H B.2CO C.SO42﹣ D.SO28.分别向50gFeSO4溶液和50gZnSO4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Mg粉恰好完全反应。随Mg粉消耗,Mg粉与溶液中FeSO4~ZnSO4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请根据信息并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反应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FeSO4>ZnSO4B.反应后所得两溶液中溶质质量不相等C.反应后,两溶液底部析出金属的质量:Fe>ZnD.反应后,若FeSO4和ZnSO4对应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A、B,则A<B9.焊接铁轨时的化学方程式为2Al+X2Fe+Al2O3,则X的化学式为()A.Fe3O4 B.Fe2O3 C.FeO D.FeO210.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 B.称量固体C.点燃酒精灯 D.检查气密性11.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A.氧化物:冰、干冰、四氧化三铁B.复合肥:磷酸二氢铵、尿素、硝酸钾C.人体中的微量元素:钙、铁、硒D.天然材料:羊毛、棉线、塑料12.以下实验,仅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压缩空气 B.加热砂糖C.铁的锈蚀 D.粉尘爆炸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金额将普遍下降。新标准还对电池性能、能耗水平有了更加细致的规定,鼓励厂商研发生产能量密度更高的电池、更好的电控技术、更轻量化的车身。请回答问题:目前车企探索实现车身轻量化的三大方向是:A.碳纤维复合材料B.铝镁合金C.先进高强钢,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①_____填字母)。钢的含碳量为②_____锰钢因其具有③_____(写两点)的优良性能,常用于制造地铁钢轨、挖掘机铲斗等。新能源汽车的磷酸铁锂电池将逐渐被三元锂电池取代。磷酸铁锂电池的正极材料是LiFePO4,LiFeP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①_____,用外接电源给电池充电时发生的能量转化是②_____。锂是一种活泼金属,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理和氢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_____。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可以减少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烟尘、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_____。的排放,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14.征服原子——揭开原子的神秘面纱伟大的科学家费曼说:“假如只允许把人类的科学史压缩成一句话,它就会是——一切东西都是由原子构成”。人类在探索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历史长河中,充满了智慧。1803年,近代化学之父,英国科学家道尔顿(DaltonJ)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道尔顿原子论”:一切物质都由原子构成,原子很小、呈圆球状、不可再分……但由于受当时实验条件限制,道尔顿无法用事实证明自己的观点。1811年,意大利化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有些物质也是由分子构成,原子的基本工作形式是分子。1897年,汤姆森通过实验发现了___________,进一步发展了原子、分子论。汤姆森主要是纠正了“道尔顿原子论”_________中的观点。1911年,卢瑟福又通过实验,推测原子是由_________构成,并提出了沿用至今的现代原子结构理论。道尔顿的原子论,不是事实的归纳,而是思维的产物,体现了直觉和想象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在科学研究中,像汤姆森和卢瑟福这样.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的过程叫做____。原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粒,为了帮助人们理解原子的结构,这三位科学家都运用了_________来表达他们的理论成果。15.如图为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A、B、C、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C粒子的符号为_____。由A元素和B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3)该硒原子的中子数是________。16.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2)40℃时,若将40g乙(不含结晶水)放入16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该溶液是▲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3)40℃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20℃,析出晶体(均不含结晶水)的质量关系是:m(甲)▲m(乙)(填“﹥”、“﹦”或“﹤”)。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用装置A制备一瓶氧气,其制备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氧气可用C装置收集,还可以用____装置收集(填写装置编号),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当导管口气泡________冒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内。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填空。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收集装置应选用_____(填序号)。如图H,将红热的铁丝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化学方程式为_____。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收集装置若选E,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则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进入。反应结束,要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得到氯化钙固体需要用到上述的_____装置(填序号)。下图是二氧化碳制备和性质的微型实验装置图。试管中反应发生后,a处的实验现象是_____,b处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用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中和73g的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请计算(1)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5%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需要水_____克。(2)当a为80g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解析】

三红蜜柚属于水果,水果富含维生素。故选A。【点睛】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糖类、脂肪、维生素、蛋白质、水、矿物质。2、A【解析】

转化a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比如过滤可以将固体物质和溶于水中的物质分开。故选A.3、B【解析】试题分析:A、X=7.6+2+0.2﹣3.2﹣5.8﹣0.4=0.4,正确;B、甲乙质量减少,是反应物,丙丁质量增加,是生成物,丁不一定为单质,错误;C、甲乙质量减少,是反应物,正确;D、反应中的甲、丙发生改变的质量比是:(7.6﹣3.2):(5.8﹣0.2)=11:14,正确;故选B。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4、D【解析】A、该反应方程式缺少条件,故错误;B、固碳酶是催化剂,故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错误;C、由图可知,X的化学式为C2H4,故错误;D、该过程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正确。故选D。5、C【解析】试题分析: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开始于用原子—分子论来研究化学反应之后。故选C.考点:基本常识6、C【解析】A、不同种元素本质的区别是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不同,故错误B、海绵能吸水,与分子间有间隔无关,故错误C、Cu是元素符号,既能表示铜这种物质,又能表示铜元素,还能表示1个铜原子.故正确D、因为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而Na和Na+的化学性质不同,说明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故错误故选C7、B【解析】

A、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H可表示2个氢原子;B、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CO可表示2个一氧化碳分子;C、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SO42﹣表示的是硫酸根离子;D、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SO2可表示1个二氧化硫分子。故选B。8、D【解析】

A、反应前,溶液质量相等,硫酸锌质量大于硫酸亚铁质量,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FeSO4<ZnSO4,说法不合理;B、反应消耗镁相等,反应后所得两溶液中硫酸镁溶质质量相等,说法不合理;C、每24份质量的镁分别置换出56份质量的铁和65份质量的锌,反应后,两溶液底部析出金属的质量:Fe<Zn,说法不合理;D、由B、C可知,反应后,溶质质量相等,和硫酸亚铁反应后溶液质量更大,若FeSO4和ZnSO4对应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A、B,则A<B,说法合理。故选D。9、B【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的原子个数有铁原子2个、铝原子2个、氧原子3个;反应前的原子个数有铝原子2个,X中含有铁原子2个、氧原子3个,故X的化学式是Fe2O3。故选:B。10、B【解析】

A、倾倒液体时:瓶盖倒放在实验台,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选项A错误;B、使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应遵守“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和易潮解的性质,应该放在小烧杯或表面皿中称量,选项B错误;C、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酒精灯,应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选项C正确;D、简易装置气密性检查:连接装置,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加热,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产生,说明装置的气密性好,选项D正确。故选B。11、A【解析】

A、氧化物的组成特点是含有两种元素,并且,其中一种必须是氧元素;冰是水的固体、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四氧化三铁,都是氧化物,故选项正确;B、复合肥中含有氮、磷、钾中的两种或三种,尿素中只含有三种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C、铁、硒是人体中的微量元素,钙是人体所需的常量元素,故选项错误;D、塑料是有机合成材料,故选项错误。故选A。12、A【解析】

A、压缩空气过程中只是气体体积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B、加热砂糖过程中有碳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铁的锈蚀过程中有氧化铁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粉尘爆炸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等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BC0.03%~2%硬度大、韧性好+2电能转化为化学能2Li+H2O=2LiOH+H2↑含铅化合物【解析】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与合金,锂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锂和氢气。【详解】(1)目前车企探索实现车身轻量化的三大方向是铝镁合金先进高强钢,故选BC,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与合金,所以铝镁合金和高强钢属于金属材料,钢的含碳量为0.03%~2%之间,锰钢的硬度大、韧性好。(2)LiFePO4中锂元素显+1价,磷元素显+5价,氧元素显﹣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5)+(﹣2)×4=0,x=+2;用外接电源给电池充电时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锂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锂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3)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可以减少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烟尘、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含铅化合物的排放,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点睛】组成化合物的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14、电子原子不可再分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推理模型【解析】(1)汤姆森通过实验发现了电子。汤姆森主要是纠正了“道尔顿原子论”中原子不可再分的观点。卢瑟福通过实验,推测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2)在科学研究中,像汤姆森和卢瑟福这样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的过程叫做推理。原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粒,为了帮助人们理解原子的结构,这三位科学家都运用了模型来表达他们的理论成果。15、ADO2-Al2S345【解析】

(1)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属于同一种元素,由图可知,A、D两种粒子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C粒子的质子数是X,最外层电子数也是X,则该粒子是核内有8个质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结构的氧离子,符号可表示为:O2-;

(2)由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A的质子数是16,属于硫元素,化合价为-2价,B的质子数是13,属于铝元素,化合价为+3价,形成的化合物为硫化铝,化学式为:Al2S3;

(3)从图中可以得知硒的原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原子序数=34,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9,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该硒原子的中子数是79-34=45。

故答案为:(1)AD;O2-;

(2)Al2S3;

(3)45。16、(1)20(2)20%不饱和(3)>【解析】

(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在20℃时甲乙相交,即20℃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2)40℃时,乙的溶解度为40g,即100g水中能溶解40g乙达到饱和状态,那么40g水中可溶解16g乙物质,将10g乙(不含结晶水)放入4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属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3)由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可知,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即各100g饱和溶液中含甲更多,20℃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那么降温至20℃甲析出的晶体较多。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铁架台锥形瓶D连续均匀将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若木条火焰熄灭,则说明气体已经收集满【解析】

(1)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铁架台,仪器b的名称是锥形瓶;(2)A装置未固固加热型,试管口放了一团棉花,此装置常用于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3)氧气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当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内,故填:D;连续均匀;(4)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若木条火焰熄灭,则说明气体已经收集满,故填:将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若木条火焰熄灭,则说明气体已经收集满。18、蒸发皿2KMnO4K2MnO4+MnO2+O2↑G3Fe+2O2Fe3O4BCaCO3+2HCl═CaCl2+H2O+CO2↑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aCD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O2+Ca(OH)2═CaCO3↓+H2O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解析】

(1)据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是蒸发皿;(2)试管口放一团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