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分离连接器用接线端子》规范要求_第1页
《可分离连接器用接线端子》规范要求_第2页
《可分离连接器用接线端子》规范要求_第3页
《可分离连接器用接线端子》规范要求_第4页
《可分离连接器用接线端子》规范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T/CASMESXXXX—XXXX可分离连接器用接线端子本文件规定可分离连接器用接线端子的产品代号和表示方法、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35kV及以下的插入式可分离连接器用,压接型铜及铜铝过渡的接线端子(以下简称“端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317.3电力金具试验方法第3部分:热循环试验GB/T3190—2020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5231—2022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GB/T14315—2008电力电缆导体用压接型铜、铝接线端子和连接管GB/T26125电子电气产品六种限用物质(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的测定GB/T32791铜及铜合金导电率涡流测试方法3术语和定义GB/T14315—2008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产品代号和表示方法4.1代号4.1.1按类型分压接型接线端子…………………………D4.1.2按材料特征分铜 T铜铝过渡 TL4.1.3按结构特征分 C O4.2产品表示方法4.2.1产品型号由产品类型、材料特征的代号组成。产品用型号、导体标称截面积表示,其构成示意如下:导体标称截面积/mm²结构特征代号材料特征代号类型代号2T/CASMESXXXX—XXXX5技术要求5.1外观5.1.1端子内外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应不大于1.6μm,表面应光洁平滑,无裂纹、毛刺、尖角、锐边、折叠等表面缺陷;端子板部应平整。5.1.2铜产品表面应镀锡,镀层应均匀,色泽一致,无脱皮;铜铝产品表面应经过酸洗处理。5.2尺寸5.2.1铜接线端子(Ⅰ型)5.2.1.1铜接线端子(Ⅰ型)形状如图1。图1铜接线端子(Ⅰ型)5.2.1.2铜接线端子(Ⅰ型)尺寸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铜接线端子(Ⅰ型)尺寸积dDL1L2L3WSL+0.30注:UNC-2B指的是美国统一螺纹UN系列中的粗牙螺纹。5.2.2铜接线端子(Ⅱ型)5.2.2.1铜接线端子(Ⅱ型)形状如图2。3T/CASMESXXXX—XXXX图2铜接线端子(Ⅱ型)5.2.2.2铜接线端子(Ⅱ型)尺寸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铜接线端子尺寸积φdDL1L2WSL+0.305.2.3铜铝过渡接线端子(Ⅰ型)5.2.3.1铜铝过渡接线端子(Ⅰ型)形状如图3。图3铜铝过渡接线端子(Ⅰ型)4T/CASMESXXXX—XXXX5.2.3.2铜铝过渡接线端子(Ⅰ型)尺寸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铜铝过渡接线端子(Ⅰ型)积dDL1L2L3WSL径+0.30注:UNC-2B指的是美国统一螺纹UN系列中的粗牙螺纹。5.2.4铜铝过渡接线端子(Ⅱ型)5.2.4.1铜铝过渡接线端子(Ⅱ型)形状如图4。图4铜铝过渡接线端子(Ⅱ型)5.2.4.2铜铝过渡接线端子(Ⅱ型)尺寸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铜铝过渡接线端子(Ⅱ型)尺寸积φdDL1L2WSL+0.305T/CASMESXXXX—XXXX5.3化学成分接线端子用材料的化学成分应符合以下要求:a)铝材的“Al”元素含量应不低于99.6%;b)铜材的“Cu”元素含量应不低于99.9%;5.4电气性能5.4.1产品的导电率应不小于97%IACS。5.4.2产品经压接与导体连接后应进行电气性能试验,其电气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a)导线接续处两端点之间的电阻应不大于同样长度导线的电阻;b)导线接续处的温升应不大于被接续导线的温升。5.5机械性能5.5.1产品经压接与导体连接后,其机械性能应满足表5的规定。表5机械性能要求1铝2铜5.6环保性能产品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表6的要求。表6有害物质限量mg/kgmg/kgmg/kgmg/kgmg/kgmg/kg6试验方法6.1外观6.1.1表面粗糙度用表面粗糙度仪在产品的内表面及外表面各取三个点进行检测。6.1.2表面质量采用目测法检查产品。6.2尺寸采用精度为0.01mm的量具进行检测。6.3化学成分6.3.1铝材按GB/T3190规定的方法进行。6.3.2铜材按GB/T5231规定的方法进行。6.4电气性能6.4.1导电率按GB/T32791规定的方法进行。6.4.2电气性能试验按GB/T2317.3中第6章和第7章规定的方法。6.5机械性能6T/CASMESXXXX—XXXX按GB/T14315—2008中5.4的规定进行,试验时间应不少于1min。6.6环保性能按GB/T26125中规定的方法进行。7检验规则7.1组批同一规格,同一生产日期的产品为一个组批。7.2检验分类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7.3出厂检验7.3.1每批产品出厂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7.3.2出厂检验项目按表7的规定执行。7.3.3全检项目的检验结果若有不合格的,可退回修整后重新检验,若仍不合格则判定该只产品不合格。7.3.4抽检样品应在全检项目合格的产品中抽取,抽样项目的样本方案按以下公式计算:当4≤n<500时:当500≤n≤20000时:当n>20000时:式中:n——产品批量;P——抽样数量,单位为个。7.3.5试样经抽样检验全部符合要求时,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抽样结果发现有一只以上同项目不符合或发现一只或一只以上不同项目同时不符合时,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抽样结果发现有一只试样一项实验不符合要求时,则在同批产品中随机加倍抽取样品,针对不符合项进行复检,检验结果全部符合要求时,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反之,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表7检验项目1 √√2√ √3√ √4 √5--√6--√7 √8 √7.4型式试验7.4.1如有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试验:a)产品结构、原材料、生产工艺有重大变更时;7T/CASMESXXXX—XXXXb)产品停产一年后,又重新投产时;c)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检验时。7.4.2型式检验样品应从出厂检验合格产品中随机抽取,抽样数不得少于10件,其中外观质量及尺寸项目检验抽取3只,其他项目检验的样品量应满足各项目检验所需最少的样品数。7.4.3型式检验项目按表7的规定执行。7.4.4型式检验全部项目符合要求时,则判定该批次型式检验合格,反之则判定该批次型式检验不合格。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8.1标志产品的标识应清晰可辨。8.2包装8.2.1包装物外表面应具有以下标志:a)制造商名称;b)产品型号、规格;c)注意事项标记“小心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