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支撑钢混框架结构技术规程规范要求_第1页
免支撑钢混框架结构技术规程规范要求_第2页
免支撑钢混框架结构技术规程规范要求_第3页
免支撑钢混框架结构技术规程规范要求_第4页
免支撑钢混框架结构技术规程规范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0.3免支撑钢混框架结构的设计、制作、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22.1.2节点域钢组件jointsteel2.1.3梁端钢组件steelcomponentattheendofb2.1.4柱侧钢组件steelcomponentatthesid2.1.5柱端钢组件steelcomponentatthee2.1.6钢组件连接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precastconcreteframestructureswithfa、fa,——钢板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fc、fck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标准值;ftk——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fy——钢筋的屈服抗拉、抗压强度;μ——摩擦力系数。3M弯矩设计值;Muk——正截面受弯承载力;N轴向力设计值;Sd——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σct——混凝土的法向拉应力。A——截面面积;Hn——柱的净高度;x——受压区高度。β1——受压区混凝土等效矩形应力图受压区高度系数;η——连接系数;43材料与钢组件3.1.1免支撑钢混框架结构中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指标和耐久性要求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有关规定进行确定。预制构件的混凝土3.1.2免支撑钢混框架结构中钢筋的力学性能指标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3.1.3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的框架梁、柱的纵向受力钢筋,其抗拉强度实测3.1.4钢组件的钢材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3.1.7接缝灌浆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3.2.1节点域钢组件的设计应符合);3箍筋构造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4抗剪键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的有关1—腹板连接板;2—抗剪键;3—加劲肋;4—端板;5—内腹板;6—底板;7—螺栓连接孔;8—箍筋;9—预制柱纵筋;10—预制柱身图3.2.1节点域钢组件构造示意61—腹板连接板;2—抗剪键;3—加劲肋;4—端板;5—内腹板;6—底板;7—螺栓连接孔;8—箍筋;9—预制柱纵筋;10—预制柱身图3.2.1节点域钢组件构造示意);7dsds(a)仅腹板外伸连接式钢组件(b)腹板、翼缘均外伸连接式钢组件1—外伸腹板;2—翼缘;3—梁外伸纵向受力钢筋;4—孔洞;5—栓钉;6—箍筋;7—混凝土梁身;8—槽孔或圆孔;9—梁纵向受力钢筋双面焊图3.2.2梁端钢组件构造示意Ld—钢筋直径;L—焊接长度;b—焊缝宽度;S—焊缝高度图3.2.2预制梁纵向受力钢筋与钢组件焊接示意);3钢组件锚筋、锚板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8(a)预制中柱柱侧钢组件(b)预制边柱柱侧钢组件1—槽孔或圆孔;2—外伸腹板;3—加劲钢板;4—锚板;5—锚筋;6—柱侧外伸钢筋图3.2.3柱侧钢组件构造示意钢组件截面每侧缩进尺寸不宜大于100mm,且不宜小于60mm,钢组件3钢组件可采用埋入式[图3.2.4(a)]或端板式[图3.2.4(b)]或整4钢组件外边缘至混凝土柱身边缘或二次灌浆层边缘的距离不宜小于20mm且应满足保护层的要求图3.2.4设置抗剪键,抗剪键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9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的有关规定,钢组件的承载力计算尚应符合本规程第(a)预制柱埋入式钢组件(b)预制柱端板式钢组件(c)预制柱整体式钢组件1—矩形钢管;2—矩形钢管埋入部分;3—抗剪键;4—预制柱;5—抗剪栓钉;6—钢组件端板;7—加劲肋;8—钢组件壁板图3.2.4预制柱端钢组件构造示意4设计基本规定4.1.1当预制梁采用全预制形式时,预制梁与预制柱可通过梁端钢组件与节点域4.1.2当预制梁采用叠合形式时,预制梁与预制柱宜通过梁端钢组件与柱侧钢组4.1.3当采用较大跨度免支撑楼板时,预制梁与预制柱宜通过节点域钢组件和梁4.1.4对于异形柱框架结构,宜通过梁端钢组件和表4.2.1免支撑钢混框架结构房屋的最大适用高度抗震设防烈度0.20g0.30g最大适用高度(m)60504030注: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的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顶部分。表4.2.2高层免支撑钢混框架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宽比抗震设防烈度最大高宽比4434.2.3免支撑钢混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和抗震措施应1丙类建筑: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抗震等级应按表5.1.3确定;当建筑场地为Ⅰ类时,除6度地区外,可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表4.2.3中8度对应的抗震等级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表4.2.3免支撑钢混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抗震设防烈度抗震等级高度(m)>24>24>24跨度小于四三三二二一跨度不小于三二一注:接近或等于高度分界时,可结合房屋不规则程度及场地、地基条件确定抗震等级。4.2.4免支撑钢混框架结构的建筑形体及结构布置的规则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4.2.5免支撑钢混框架结构需要设置防震缝时,防震缝宽度应4.2.7免支撑钢混框架结构的楼盖应具有良好的水平刚度和整体性,可采用预应板刚度和承载力的措施或设置钢水平支撑等措4.3.1免支撑钢混框架结构的作用及作用组合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建筑结构4.3.2免支撑钢混框架结构可按照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结构分析,其内力和4.3.3免支撑钢混框架结构整体分析中可假定楼盖在其自身平面内为无限刚性;4.3.4进行整体结构弹性内力和变形计算时,对于现浇楼盖和装配整体式楼盖,4.3.5当非承重墙体采用填充轻质砌块、填充轻质墙板或外挂墙板时,免支撑钢混框架结构的自振周期折减系数可取0.8~1.0;结构计算中不应计入非承重墙体4.3.6免支撑钢混框架结构在风荷载或多遇地震标准值作用下,按弹性方法计算5.1.1钢组件板件间焊接应采用全熔透焊缝,焊5.1.2节点构造应符合结构计算假定,当构件在节点偏心相交时,尚应考虑附加5.1.3柱端钢组件的防火、防腐处理应分别满足国家现行标准《建筑钢结构防火5.1.4上、下层柱的连接可采用钢组件灌浆连接和钢组件(a)钢组件灌浆连接(b)钢组件螺栓连接1—上层柱;2—下层柱;3—柱底钢组件;4—柱顶钢组件;5—加劲肋;6—法兰板;7—抗剪键;8—灌浆料图5.1.4上、下层柱的连接5.1.5预制梁柱的连接可采用柱侧钢组件与仅腹板外伸连接式梁端钢组件连接(a)柱侧钢组件与仅腹板外伸连接式梁端钢组件连接(b)梁柱节点钢组件与腹板、翼缘均外伸连接式梁端钢组件连接1—混凝土柱身;2—混凝土梁身;3—柱端钢组件;4—梁端钢组件;5—机械连接或焊接;6—螺栓连接;7—梁柱节点钢组件;8—焊接;9—连接区域箍筋;10—后浇混凝土图5.1.5预制梁柱连接构造示意5.1.6预制梁柱的钢组件连接区域后浇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预制构件的混凝5.2.2预制柱的纵向受力钢筋和箍筋配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通用2当采用端板式钢组件时,箍筋加密区应从混凝土柱身端部起算[图5.2.2起算,同时在加劲肋上方钢组件区域设置箍筋,箍筋间距与箍筋加密区相同[图(a)采用埋入式钢组件(b)采用端板式钢组件1—埋入式钢组件;2—端板式钢组件;3—整体式钢组件;4—混凝土柱身图5.2.2预制柱箍筋加密区示意3箍筋直径、面积配筋率分别不应小于梁端箍5.2.5梁柱连接接缝的纵向钢筋连接宜根据接头受力、施工工艺等要求选用机械5.2.6梁柱连接接缝截面的受弯承载力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5.2.7梁柱连接竖向接缝的受剪承载力设计Vu=0.07fcAc1+1.65Asdff+As2CrCvfy2uEVuEAc1fcfyAsdAs2CrCvd2VuE=0.04fcAc1+1.65Asdfcfy+As2CrCvfy2 叠合梁端截面后浇混凝土叠合层截面面积,当采用全预制—— 垂直穿过结合面所有钢筋的面积,包括叠合层内的纵向钢—— —— fy2——锚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不应大于300N/mm2。1—混凝土柱身;2—混凝土梁身;3—柱端钢组件;4—梁端钢组件;5—后浇混凝土图5.2.7梁柱连接竖向接缝位置示意5.2.8梁柱节点核心区抗震受剪承载力验算和构造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5.2.9梁柱节点采用钢组件与腹板、翼缘均外伸连接式梁端钢组件连接,宜采用5.2.10梁柱节点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验算ΣMpjs之ηΣMpbs(5.2.10-1)Ψ(Mpbs1+Mpbs2)/Vp<(4/3)fyv(Mbs1+Mbs2)/Vp≤(4/3)fv/YRE(5.2.10-3)Vfbfβ=bftf/hj1/tw(5.2.10-7)Mpjs、Mpbs——分别为梁柱节点钢组件、梁端钢组件的全塑性受弯Vfyv——钢材的屈服抗剪强度(N/mm2取钢材屈服强度fv——钢材的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Ψ——折减系数,抗震等级三、四级应取0.6,一、二级hb1、hj1——分别为梁端钢组件翼缘厚度中点间的距离和梁柱hb、hj——分别为梁端钢组件截面高度和梁柱节点钢组件截tw——梁柱节点钢组件的十字形腹板厚度(mmtf——梁柱节点钢组件的端板厚度(mma——β——(a)梁端钢组件截面计算参数(b)梁柱节点钢组件截面计算参数图5.2.10梁柱节点域承载力和稳定性验算参数示意1—混凝土柱身;2—混凝土梁身;3—梁端钢组件;4—梁柱节点钢组件图5.2.10预制梁梁端钢组件端部计算截面示意Mu≥ηbjMpbs式中:M——梁与柱连接的极限受弯承载力(N·mmMpbs——梁端钢组件的全塑性受弯承载力(N·mmV);VGb——梁在重力荷载代表值);ηbj——梁与表5.2.11梁与柱连接系数5.3.1钢组件与混凝土柱身连接处,钢组件除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震调整系数,材料强度取标准值,轴力取考算Mcsuk相同的值;(a)埋入式连接(b)端板式连接12(c)整体式连接1—钢组件;2—混凝土柱身;3—抗剪键图5.3.1钢组件与混凝土柱身连接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验算截面示意5.3.2当采用埋入式钢组件时,混凝土柱身端部截面的剪力由钢组件承担;当采5.3.3上、下层柱采用钢组件灌浆连接时,连接节点承):N(e_L/2+x/3)≤Abni(L_c0_x/3)ftbσx=maxLσmax+σminσmax=+≤fgσmin=-(5.3.3-4)Mcj=Mccu(5.3.3-5)N——Mcj——Mccu——x——ni——Ab——ftb——σmax——σmin——fg——L——c0——c4——混凝土柱身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受弯承载力设计值(N·mm计算时考虑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材料强偏心距,按Mcj/N计算,当e≤L/63时,可不进行验算法兰板底的假想最大拉应力,当全截面受压时为法兰板NeL/2L/2σAcPσminσmax x/3 L0c0 x/3 L0图5.3.3-1法兰灌浆连接螺栓计算简图ⅡⅠⅡⅠ图5.3.3-2连接节点弯矩计算截面示意式中:MNMcjx、Mcjyt≥5Mmax/fa(5.3.4-1)x(5.3.4-3)McjxxnMcjyynNΣmixiΣniyiMcjxxnMcjyynNΣmixiΣniyin0..-——按单个螺栓的受拉承载力设计值均布到法兰板对应区域););——钢组件高强度螺栓连接绕x轴、y轴的地震作用组合弯矩xi——第i列螺栓至y轴的距离(mmxn——离y轴最远的螺栓至y轴的距离(mmyi——第i排螺栓至x轴的距离(mmyn——离x轴最远的螺栓至x轴的距离(mma1——法兰板区格内加劲板边长(mm对角部区格取两个加1——法兰板区格内柱壁边长(mm对角部区格取两个加劲表5.3.4-1均布荷载作用下法兰弯矩计算系数mb—中间区格a1/b1a1/b1>2.00表5.3.4-2均布荷载作用下法兰弯矩计算系数mb—角部区格a1/b1a1/b1hhS1hhS1S2S2 B(a)受拉侧BS22αNcmax2σaσ(b)受压侧法兰加劲肋焊缝计算示意σf1 σf1wσf32t)≤ftwt)≤fvwσf2≤ftw σf2wσf3σf3焊缝、受拉侧水平对接焊缝长度方向的拉应力τf1、τf2——分别为平行于受拉侧、受压侧竖向对接焊缝长度方向B——加劲肋的宽度(mmhS1S2Nc,maxmaxae1e2fvwftw););););——受压侧区格内法兰板底反力的合力(N),计算法兰——受拉侧偏心距,取螺栓中心至矩形钢管外壁的距离2加劲肋的厚度不宜小于6mm;且当加劲肋仅底部与法兰板焊接时,加劲5.3.6上、下层柱采用钢组件灌浆连接时,法兰板间的构造和开孔构造应符合下):435435A21A45351—调平螺母;2—上层柱矩形钢管;3—下层柱矩形钢管;4—开孔法兰板;5—抗剪键图5.3.6钢组件灌浆连接局部构造示意):(a)层间连接(b)楼层连接图5.3.7柱与柱连接1—上柱;2—下柱;3—二次灌浆区;4—柱端钢组件;5—连接钢筋(端部车丝6—紧固螺母;7—梁5.3.8钢组件螺栓连接预制柱节点,连接处的受弯承载力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计算连接处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混凝土取梁、柱5.3.9柱端水平接缝的剪力可由接缝间的摩擦力来承担,当摩擦力不足时,可在VN——μN——μ——A——wafa——fc——fy——Asd——V),5.3.10预制柱连接的极限承载力Mu≥ηbjMcuaV≥ηcjΣMcua/HnMjjVjηcj——预制柱连接的极限受弯承载力(N·mm——预制柱连接的极限受剪承载力(N);3埋入式柱脚和外包式柱脚的埋置深度不应小于钢组件长132323636(a)外包式柱脚(a)外包式柱脚1246353(c)外露式柱脚1—混凝土柱身;2—矩形钢管;3—基础顶面;4—加劲板;5—锚栓;6—基础底板图5.4.1柱脚构造5.4.2当柱底不设钢组件时,可采用杯口式柱脚。预制柱与杯口基础的连接计算及构造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有关规5.4.3当无地下室时,对于多层建筑可采用外包式柱脚、埋入式柱脚、外露式柱5.4.4当仅有一层地下室且嵌固端位于基础顶部时,宜采用埋入式柱脚,也可采5.4.5当嵌固端以下有一层或一层以上地下室时,可采);1—嵌固端以上混凝土柱身;2—外包钢筋混凝土;3—矩形钢管;4—嵌固端;5—现浇梁图6.4.5嵌固端以下柱脚构造5.5.1主次梁节点宜按铰接设计,可采用钢牛腿、混凝土挑耳、牛担板或腹板、于100mm;支垫至次梁、钢牛腿或挑耳边缘的距离均不应小于15mm,次梁端3当采用钢组件连接[图5.5.1(d)]时,主梁沿次梁轴线方向162651627(a)钢牛腿连接(b)混凝土挑耳连接4A34A3199AA(c)牛担板连接34B34B122B44(d)钢组件连接1—预制主梁;2—预制次梁;3—构造纵筋;4—连接钢筋;5—钢牛腿;6—支垫;7—混凝土挑耳;8—牛担板;9—支承牛担板挑耳;10—牛担板栓钉;11—梁端钢组件;12—螺栓;13—加强筋;14—连接板图5.5.1主次梁节点构造围上方的混凝土内[5.5.2(b)],锚固长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92941(a)叠合板与混凝土梁身连接示意39246758AA39246758A5A-A(b)叠合板与梁端钢组件连接示意1—全预制梁;2—叠合板底板;3—后浇混凝土;4—垫板;5—梁端钢组件;6—槽钢;7—混凝土梁身边线;8—梁柱节点钢组件;9—构造钢筋;10—连接钢筋图5.5.2叠合板与全预制梁支座的连接构造示意5.5.3当采用叠合梁时,梁支座板端连接构造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6.1.1预制梁、预制柱的制作单位应具备保证质量要求的生产工艺设施,并应有6.1.2预制梁、预制柱安装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宜包括施工场6.1.3预制梁、预制柱的吊运、堆放、运输及安装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对预制构件的规定外,尚应采取防止钢组6.1.5免支撑钢混框架结构正常施工前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单元,进行首件、首段制作安装,并分别进行首件、首段验收,验收合6.2.1预制梁、预制柱用混凝土原材料和6.2.2预制梁、预制柱中钢组件的制作及质量检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6.2.3预制梁、预制柱中钢组件与钢筋的焊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6.2.4预制梁、预制柱的模具应设置保证钢组件位置准表6.2.5预制梁、预制柱的模具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项次检验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长度≤6m尺量平行构件高度方向,取其中偏差绝对值较大处>6m且≤12m>12m2截面宽度、高度尺量两端或中部,取其中偏差绝对值较大值3底模表面平整度22m靠尺和塞尺量4对角线差3尺量5侧向弯曲L*/1500且≤5拉线,尺量侧向弯曲最大处6翘曲L/1500对角拉线,尺量交点间距离值的2倍7组装缝隙1塞片或塞尺量,取最大处8端模与侧模高低差1尺量注:*L为模具与混凝土接触面中最长边的尺寸。6.2.6钢组件上螺栓孔的孔径及位置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6.2.7预制梁、预制柱在混凝土浇筑前,应进行隐蔽工程检查,检查项目应包括3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质量、接头面积百分率、搭6.2.8预制梁、预制柱的质量检验应包括模具、钢筋、钢组件、混凝土、构件成6.2.9预制梁、预制柱的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对已出现的一般缺陷,应按表6.2.10预制梁、预制柱的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预制梁长度<12m±5尺量≥12m±102预制柱长度±5尺量3钢组件轴线偏移3尺量4混凝土梁身或柱身截面宽度、高度±5尺量5表面平整度3靠尺、2m塞尺量测6侧向弯曲长度的1/750且不大于20拉线,尺量最大弯曲处6.2.13预制梁、预制柱交付的产品质量证明6.3.1预制梁、预制柱的安装与连接,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6.3.2预制梁、预制柱在全面吊装前宜先进行试吊;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机6.3.5楼板与预制梁、预制柱的连接构7.1.1免支撑钢混框架结构工程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7.1.2免支撑钢混框架结构子分部工程可划分为预制梁和预制柱、预制柱柱脚、7.1.3免支撑钢混框架结构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3有关安全及功能的结构检验和抽样检测结果应符合本规程及国家现行有7.1.4免支撑钢混框架结构子部分工程质量验收时,应2预制构件的质量证明文件、结构性能检验报告及7.1.5免支撑钢混框架结构子分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合格后,应将所有验收文件7.2.2钢组件的焊缝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7.2.3预制梁、预制柱的纵向受力钢筋与钢组件的焊接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7.2.4预制梁和预制柱的混凝土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且不应有影响结构性7.2.5预制梁和预制柱的表面应设置标识,标识应包括项目名称、编号、生产日7.2.6预制梁和预制柱的混凝土外观质量不应有一般缺陷,对出现的一般缺陷应7.3.1预制梁和预制柱的临时固定措施应7.3.2预制梁与预制柱连接方式、主次梁连接7.3.3连接螺栓的材质、规格、紧固质量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国家标准《钢检查数量和方法: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压强度、3d抗压强度、28d抗压强度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本规程第3.1.7行国家标准《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50448的有关规定随机抽取表7.3.7预制柱安装的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柱脚底座中心线偏移5吊线和钢尺量测连接处上下边缘偏移2基准点标高±5水准仪垂直度单层柱高度的1/1000,且不大于10经纬仪或全站仪量测柱全高35同层柱顶标高差5表7.3.8预制梁安装的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梁中心线偏移2钢尺量测顶面标高±5水准仪两端顶面高差长度的1/1000,且不大于10水准仪主次梁顶面高差2尺量倾斜度5经纬仪或吊线、尺量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河南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协会标准XXXXXXX-2024条文说明 48 49 50 52 52 52 53 53 53 54 56 56 57 57 57 58 59 59 59 594849503材料与钢组件3.1.4钢组件一般由钢板焊接形成,准试件采用尺寸为40mm×40mm×160mm的棱柱体,抗压强度的检验按现行国家标准《水),与柱侧钢组件采用仅腹板外伸连接时,由于预制梁端钢组件施工阶段发挥临时支撑的作用,在使用阶段不考虑其受力,预制梁端钢组件外伸长度与埋入长度应根据施工需要、结合与梁柱节点钢组件采用腹板、翼缘均外伸连接时,由于梁端破坏发生于混凝土梁端,预制梁端钢组件外伸长度与埋入长度应根据施工需要、结合梁柱51与梁柱节点钢组件采用腹板、翼缘均外伸连接时,构造形式与《装配式钢节点混合框架结构制柱侧钢组件施工阶段发挥临时支撑的作用,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考虑钢组件防火要求提出钢组件与根据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与验收规程》JGJ18给出了柱纵向受力钢筋与钢管搭接焊4设计基本规定建议该节结构体系条文说明中把结构节点的理论计算、结构实验演算报告、抗4.2.1免支撑钢混框架结构作为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一类,其最大适4.2.2高层免支撑钢混框架结构的高宽比限值与高层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相同,本条参考了现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对钢筋混凝土4.2.3免支撑钢混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与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相同,本条参考了国家现行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4.2.5免支撑钢混框架结构的防震缝宽度取值同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本条参考了国家现行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4.2.6为实现免支撑或少支撑施工,免支撑钢混框架结构的楼板和屋面板优先采4.3.2根据试验研究结果,免支撑钢混框架结构的节点做法可实现受力性能等同4.3.3~4.3.4这两条均参考现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4.3.5本条参考了现行行业标准《高层民用建535.1.1钢组件是将预制构件连接形成整体框架的关键要素,也是保证“强连接弱5.1.2通过合理的节点构造设计,使结构受力与计算简图中的刚接、铰接等假定5.1.4现行团体标准《装配式钢节点混合框架结构技术规程》T/CECS1354对钢5.1.5柱侧钢组件与仅腹板外伸连接式梁端钢组件连接构造为钢组件连接仅施工5.1.6预制梁柱连接区域施工时先将钢组件连接,然后在梁端后浇段内设置箍筋5.2.3为保证钢组件连接区域抗剪承载力设置箍筋,且保证钢组件与梁身、柱身5.2.6根据编制组完成的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结果,采用柱侧钢组件与仅腹板54钢筋不少于构件内钢筋并且构造符合《装配5.2.7本规程不考虑混凝土的自然粘结作用是偏安全的。取后浇层混凝土的受剪5.2.9梁柱节点钢组件与腹板、翼缘均外伸连接式梁端钢组件连接构造为梁柱节5.2.10本条参考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组合结构设5.2.11本条参考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相关规定保证梁柱连接截面不先于预制梁发生破坏,即保5.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